目录
- 370 第三百七十章 鸟语花香(第二更)
- 371 第三百七十一章 失踪悬案(第三更)
- 372 第三百七十二章 案件调查(第一更)
- 373 第三百七十三章 案件发展(第二更)
- 374 第三百七十四章 扑所迷离(第三更)
- 375 第三百七十五章 犯人落网(第一更)
- 376 第三百七十六章 事情经过(第二更)
- 377 第三百七十七章 城市魅力(第三更)
- 378 第三百七十八章 (240张月票加更)
- 379 第三百七十九章 堤坝决口(第一更)
- 380 第三百八十章 各种安排(第二更)
- 381 第三百八十一章 防洪建设(第三更)
- 382 第三百八十二章 疏散撤退(第一更)
- 383 第三百八十三章 抢险救洪(第二更)
- 384 第三百八十四章 各自撤退(第三更)
- 385 第三百八十五章 分头行事(第一更)
- 386 第三百八十六章 恐怖射杀(第二更)
- 387 第三百八十七章 私下用刑(第三更)
- 388 第三百八十八章 胆战心惊(第一更)
- 389 第三百八十九章 变相审讯(第二更)
- 390 第三百九十章 打道回府(第三更)
- 391 第三百九十一章 (270张月票加更)
- 392 第三百九十二章 出人意料(第一更)
- 393 第三百九十三章 各自回家 (第二更)
- 394 第三百九十四章 扑所迷离(第三更)
- 395 第三百九十五章 书信(第一更)
- 396 第三百九十六章 暗中调查(第二更)
- 397 第三百九十七章 概不承认(第三更)
- 398 第三百九十八章 事情闹大(第一更)
- 399 第三百九十九章 各自立场(第二更)
- 400 第四百章 新的证据(第三更)
- 401 第四百零一章 证据不实(第一更)
- 402 第四百零二章 告一段落(第二更)
- 403 第四百零三章 十年长短(第三更)
- 404 第四百零四章 出然成亲(第一更)
- 405 第四百零五章 各自离开(第二更)
- 406 第四百零六章 陛下驾崩(第一更)
- 407 第四百零七章 寰姬回唐(第二更)
- 408 第四百零八章 寰姬回京(第三更)
- 409 第四百零九章 (第四更,还昨日欠的一更)
- 410 第四百一十章 进宫上朝(第一更)
- 411 第四百一十一章 伉俪情深(第二更)
- 412 第四百一十二章 出殡下葬(第三更)
- 413 第四百一十三章 暗中选拔(聖慈打赏和氏璧一枚加更)
- 414 第四百一十四章 出宫养老(第一更)
- 415 第四百一十五章 整顿内庭(第二更)
- 416 第四百一十六章 一掌拍飞(第三更)
- 417 第四百一十七章 (KEPPRA打赏和氏璧一枚加更)
- 418 第四百一十八章 降职发配(第一更)
- 419 第四百一十九章 受惊过度(第二更)
- 420 第四百二十章 法制改革(第三章)
- 421 第四百二十一章 变革失败(第一更)
- 422 第四百二十二章 效仿青州(第二更)
- 423 第四百二十三章 明争暗斗(第三更)
- 424 第四百二十四章 皇亲国戚(第一更)
- 425 第四百二十五章 皇族势力(第二更)
- 426 第四百二十六章 不消就打(第三更)
- 427 第四百二十七章 各中安排(第一更)
- 428 第四百二十八章 人言可畏(第二更)
- 429 第四百二十九章 欺上瞒下(第三更)
- 430 第四百三十章 不受控制(第一更)
- 431 第四百三十一章 幸灾乐祸(第二更)
- 432 第四百三十二章 运送补给(第三更)
- 433 第四百三十三张 人口问题(第一更)
- 434 第四百三十四章 补给物资(第二更)
- 435 第四百三十五章 修桥铺路(第三更)
- 436 第四百三十六章 移交大权(第一更)
- 437 第四百三十七章 不辞而别(第二更)
- 438 第四百三十八章 落叶归根(第三更)
- 439 第四百三十九章 莫名其妙
- 440 第四百四十章 熊的缘分
- 441 第四百四十一章 后事谜团
- 442 第四百四十二章 外藩一
- 443 第四百四十三章 外藩二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百八十章 各种安排(第二更)
第三百八十章 各种安排(第二更)
薛福说道:“我们大人名叫薛董麟,是胜光十四年考取的功名。因为族里有薛宰相在朝京为官,所以我家大人自愿外放到了江南,八年前才调到丐州的。我家大人为人低调,性子要强从来不会求助于族里,兢兢业业的在丐州为官。往年黄河也会发生水患,以前的大人还会过问一下。三年前新上任的知府大人上任后从来就没有理会过,出了事也都是能压就压的,好在这两年也没有出过什么大事。”
“可是今年从入夏开始雨水就多了,丐州黄河与汉水的交汇处,有几处河堤有些松动。一早修建河堤的张大人就有提过今年要重修加高堤坝,可是今年是知府大人到了要挪动的年头,他不想因为修筑河堤的事再向朝廷要钱。”
寰姬打开账册随意的翻了一遍。
寰姬问道:“看账册上的内容,朝廷可没有少拨修河堤的钱款。”
薛福心下一惊,心道:“青州官员的夫人都这样厉害,随意翻看了一下账册,就能看出出入银钱的多少,难怪御史老爷要带着夫人出门。”
薛福继续说道:“大人明鉴,知府大人为了上下打点,其实是挪用了修河堤的银子的。我家大人虽为长史,但是并不得知府大人的喜欢,所以平日也只是做自己应分的事。我离开的时候,黄河那处河堤已经有了缺口,听说下游已经开始淹水了,好在下游的百姓都习以为常,一早的就逃了出来。我们大人怕丐州与汉口交汇处决堤,如今正在日夜的加固呢。我家大人不想让河堤决口的真相被隐藏,这才让小的带着账册、名单上京告状的。”
寰姬赶忙问道:“也就是说,如今河口只是小地方出现决堤,还不是非常严重对吗?那丐州知府人呢?“
薛福一脸的鄙视的说道:“河堤出现缺口时,知府大人连夜带着妻儿就逃了。他族叔是江南道布政司,岳父是江南道督查史,估计这会他们正在想怎样的封锁消息呢。”
寰姬气的说道:“真是胆大妄为,竟然敢欺上瞒下置百姓死活于不顾。”
薛福抬头看了一眼这个气势十足的女人,又看了一眼一脸平静的大人说道:“请大人和夫人看在我家老爷一心为百姓的份上照看我家少爷,我家老爷这些年为了百姓,一直和夫人分隔两地,年过四十才有这一根独苗苗,如果大人能把他送去京师的薛宰相家,薛家上下都会对您感激不尽。”
这可是天大的好处,论你御史身份再高也不会高过宰相吧。
寰姬问道:“你家老爷和薛董伟是什么关系?”
薛福说道:“我家老爷是董伟少爷的堂兄,是薛家董子辈年龄最长的。”
寰姬:“放心把孩子放在这,稍后我会让人把他送走,只是你放心我们?”
薛福说道:“小人已经打探过了,大人是青州府衙的官员,听闻青州府衙无贪官,小人相信大人和夫人。小人要回去找老爷夫人,如果不是为了这些证据和小少爷,薛福宁可死在丐州。”
寰姬说道:“如今你还是留在这里吧,丐州到底最后如何谁也说不好,等这边的百姓安顿好了,青州的救灾物资过来了,我们一同去丐州。”
其实这些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寰姬调来了五十艘船的泥沙、五百只小船和五万唐军水兵。
那些船已经从青州、福州、广州等地出发了,加以时日就能到达荆州。
而陛下的赈灾物资也应该很快就能到。
青州运来的粮草走脽水到襄州,在由襄州改走汉水到荆州。
荆州下游的黄河发水,汉水上游还是可以行船的。
寰姬让人安排了薛福二人的住处,李庚悄悄的让人仔细的调查了薛福二人的来历。看他说的是否属实,毕竟这二人的来历太好查了,写一封信去京师问问薛董伟就都清楚了。
房间内,寰姬脱下了长裙,换了一身农民穿的短打。虽然没有男装好穿,但是也比长裙强。
王玉阳:“坝上我带人去,你在城内主持大局。”
寰姬心中感动,“你是不放心我对吗?”
王玉阳:“恩。”
寰姬笑道:“谢谢,那你自己小心。”寰姬没有拒绝,城中需要有人主持大局,她两头跑不现实。而其他人除了王玉阳以外,没有一人懂防洪的。
寰姬:“注意休息,我们只要尽力、问心无愧就好。”
王玉阳抱了抱寰姬,把头窝在她颈中点了点头。
在一行官员的震惊中,王驸马破天荒的参与了这次的防洪准备,他亲自带人去了堤坝监工。
王驸马对于他们来说那就是神人,第一个就是有胆量娶寰姬公主;第二个就是他除了寰姬公主外,其他事情一概不理;第三就是他谪仙的气质,博学多才,熟悉他的人都为他可惜。
顾沅带着医疗小队在城内外建了十几个难民营,生病的全都隔离开,由难民组成的医护人员看护。
李庚带了一多半的人跟着王玉阳去了坝上,王玉阳不善言语,寰姬不放心,所以让他跟着。
寰姬带来的三十名官员各司其职,清点粮草的清点粮草;调查丐州知府的就四处查访丐州百姓;就连荆州知府都带人亲自去维持城内的秩序。
王玉阳等官兵离开荆州城去堤坝后,寰姬找来了知府和剩下的十几名朝廷官员开了个小会议。
寰姬:“难民会越来越多,我们不能白白的养着他们。”
荆州知府说道:“大人啊,如果不发粮食,要是灾民暴动了,那可就是大事啊。”
顾沅坐在寰姬一旁纹丝不动。
一名官员说道:“坐一边听着,不懂不要乱说。”
荆州知府马上闭上了嘴,这上头坐的可是寰姬公主啊,她身边的女官可是寰姬公主面前的第一红人,身边跟随的全都是皇上钦点的达官贵人,说不定哪个就有身家背景,他可是一个都不敢得罪。
“可是今年从入夏开始雨水就多了,丐州黄河与汉水的交汇处,有几处河堤有些松动。一早修建河堤的张大人就有提过今年要重修加高堤坝,可是今年是知府大人到了要挪动的年头,他不想因为修筑河堤的事再向朝廷要钱。”
寰姬打开账册随意的翻了一遍。
寰姬问道:“看账册上的内容,朝廷可没有少拨修河堤的钱款。”
薛福心下一惊,心道:“青州官员的夫人都这样厉害,随意翻看了一下账册,就能看出出入银钱的多少,难怪御史老爷要带着夫人出门。”
薛福继续说道:“大人明鉴,知府大人为了上下打点,其实是挪用了修河堤的银子的。我家大人虽为长史,但是并不得知府大人的喜欢,所以平日也只是做自己应分的事。我离开的时候,黄河那处河堤已经有了缺口,听说下游已经开始淹水了,好在下游的百姓都习以为常,一早的就逃了出来。我们大人怕丐州与汉口交汇处决堤,如今正在日夜的加固呢。我家大人不想让河堤决口的真相被隐藏,这才让小的带着账册、名单上京告状的。”
寰姬赶忙问道:“也就是说,如今河口只是小地方出现决堤,还不是非常严重对吗?那丐州知府人呢?“
薛福一脸的鄙视的说道:“河堤出现缺口时,知府大人连夜带着妻儿就逃了。他族叔是江南道布政司,岳父是江南道督查史,估计这会他们正在想怎样的封锁消息呢。”
寰姬气的说道:“真是胆大妄为,竟然敢欺上瞒下置百姓死活于不顾。”
薛福抬头看了一眼这个气势十足的女人,又看了一眼一脸平静的大人说道:“请大人和夫人看在我家老爷一心为百姓的份上照看我家少爷,我家老爷这些年为了百姓,一直和夫人分隔两地,年过四十才有这一根独苗苗,如果大人能把他送去京师的薛宰相家,薛家上下都会对您感激不尽。”
这可是天大的好处,论你御史身份再高也不会高过宰相吧。
寰姬问道:“你家老爷和薛董伟是什么关系?”
薛福说道:“我家老爷是董伟少爷的堂兄,是薛家董子辈年龄最长的。”
寰姬:“放心把孩子放在这,稍后我会让人把他送走,只是你放心我们?”
薛福说道:“小人已经打探过了,大人是青州府衙的官员,听闻青州府衙无贪官,小人相信大人和夫人。小人要回去找老爷夫人,如果不是为了这些证据和小少爷,薛福宁可死在丐州。”
寰姬说道:“如今你还是留在这里吧,丐州到底最后如何谁也说不好,等这边的百姓安顿好了,青州的救灾物资过来了,我们一同去丐州。”
其实这些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寰姬调来了五十艘船的泥沙、五百只小船和五万唐军水兵。
那些船已经从青州、福州、广州等地出发了,加以时日就能到达荆州。
而陛下的赈灾物资也应该很快就能到。
青州运来的粮草走脽水到襄州,在由襄州改走汉水到荆州。
荆州下游的黄河发水,汉水上游还是可以行船的。
寰姬让人安排了薛福二人的住处,李庚悄悄的让人仔细的调查了薛福二人的来历。看他说的是否属实,毕竟这二人的来历太好查了,写一封信去京师问问薛董伟就都清楚了。
房间内,寰姬脱下了长裙,换了一身农民穿的短打。虽然没有男装好穿,但是也比长裙强。
王玉阳:“坝上我带人去,你在城内主持大局。”
寰姬心中感动,“你是不放心我对吗?”
王玉阳:“恩。”
寰姬笑道:“谢谢,那你自己小心。”寰姬没有拒绝,城中需要有人主持大局,她两头跑不现实。而其他人除了王玉阳以外,没有一人懂防洪的。
寰姬:“注意休息,我们只要尽力、问心无愧就好。”
王玉阳抱了抱寰姬,把头窝在她颈中点了点头。
在一行官员的震惊中,王驸马破天荒的参与了这次的防洪准备,他亲自带人去了堤坝监工。
王驸马对于他们来说那就是神人,第一个就是有胆量娶寰姬公主;第二个就是他除了寰姬公主外,其他事情一概不理;第三就是他谪仙的气质,博学多才,熟悉他的人都为他可惜。
顾沅带着医疗小队在城内外建了十几个难民营,生病的全都隔离开,由难民组成的医护人员看护。
李庚带了一多半的人跟着王玉阳去了坝上,王玉阳不善言语,寰姬不放心,所以让他跟着。
寰姬带来的三十名官员各司其职,清点粮草的清点粮草;调查丐州知府的就四处查访丐州百姓;就连荆州知府都带人亲自去维持城内的秩序。
王玉阳等官兵离开荆州城去堤坝后,寰姬找来了知府和剩下的十几名朝廷官员开了个小会议。
寰姬:“难民会越来越多,我们不能白白的养着他们。”
荆州知府说道:“大人啊,如果不发粮食,要是灾民暴动了,那可就是大事啊。”
顾沅坐在寰姬一旁纹丝不动。
一名官员说道:“坐一边听着,不懂不要乱说。”
荆州知府马上闭上了嘴,这上头坐的可是寰姬公主啊,她身边的女官可是寰姬公主面前的第一红人,身边跟随的全都是皇上钦点的达官贵人,说不定哪个就有身家背景,他可是一个都不敢得罪。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