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52 第三百五十二章 一波未平
- 353 第三百五十三章 各种心思
- 354 第三百五十四章 (150张月票加更)
- 355 第三百五十五章 谁是谁非
- 356 第三百五十六章 细节推敲
- 357 第三百五十七章 真相大白
- 358 第三百五十八章 (180张月票加更,第一更)
- 359 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之蜜糖(第二更)
- 360 第三百六十章 个中道理(第三更)
- 361 第三百六十一章 全是浮云(第四更)
- 362 第三百六十二章 出入青州(第一更,请支持正版)
- 363 第三百六十三章 皆是不同(第二更,请支持正版)
- 364 第三百六十四章 青州学院(第三更,请支持正版)
- 365 第三百六十五章 (210张月票加更,第一更)
- 366 第三百六十六章 宴请官员 (第二更)
- 367 第三百六十七章 学校惹事(第三更)
- 368 第三百六十八章 请旨回京(第四更)
- 369 第三百六十九章 钦点出行(第一更)
- 370 第三百七十章 鸟语花香(第二更)
- 371 第三百七十一章 失踪悬案(第三更)
- 372 第三百七十二章 案件调查(第一更)
- 373 第三百七十三章 案件发展(第二更)
- 374 第三百七十四章 扑所迷离(第三更)
- 375 第三百七十五章 犯人落网(第一更)
- 376 第三百七十六章 事情经过(第二更)
- 377 第三百七十七章 城市魅力(第三更)
- 378 第三百七十八章 (240张月票加更)
- 379 第三百七十九章 堤坝决口(第一更)
- 380 第三百八十章 各种安排(第二更)
- 381 第三百八十一章 防洪建设(第三更)
- 382 第三百八十二章 疏散撤退(第一更)
- 383 第三百八十三章 抢险救洪(第二更)
- 384 第三百八十四章 各自撤退(第三更)
- 385 第三百八十五章 分头行事(第一更)
- 386 第三百八十六章 恐怖射杀(第二更)
- 387 第三百八十七章 私下用刑(第三更)
- 388 第三百八十八章 胆战心惊(第一更)
- 389 第三百八十九章 变相审讯(第二更)
- 390 第三百九十章 打道回府(第三更)
- 391 第三百九十一章 (270张月票加更)
- 392 第三百九十二章 出人意料(第一更)
- 393 第三百九十三章 各自回家 (第二更)
- 394 第三百九十四章 扑所迷离(第三更)
- 395 第三百九十五章 书信(第一更)
- 396 第三百九十六章 暗中调查(第二更)
- 397 第三百九十七章 概不承认(第三更)
- 398 第三百九十八章 事情闹大(第一更)
- 399 第三百九十九章 各自立场(第二更)
- 400 第四百章 新的证据(第三更)
- 401 第四百零一章 证据不实(第一更)
- 402 第四百零二章 告一段落(第二更)
- 403 第四百零三章 十年长短(第三更)
- 404 第四百零四章 出然成亲(第一更)
- 405 第四百零五章 各自离开(第二更)
- 406 第四百零六章 陛下驾崩(第一更)
- 407 第四百零七章 寰姬回唐(第二更)
- 408 第四百零八章 寰姬回京(第三更)
- 409 第四百零九章 (第四更,还昨日欠的一更)
- 410 第四百一十章 进宫上朝(第一更)
- 411 第四百一十一章 伉俪情深(第二更)
- 412 第四百一十二章 出殡下葬(第三更)
- 413 第四百一十三章 暗中选拔(聖慈打赏和氏璧一枚加更)
- 414 第四百一十四章 出宫养老(第一更)
- 415 第四百一十五章 整顿内庭(第二更)
- 416 第四百一十六章 一掌拍飞(第三更)
- 417 第四百一十七章 (KEPPRA打赏和氏璧一枚加更)
- 418 第四百一十八章 降职发配(第一更)
- 419 第四百一十九章 受惊过度(第二更)
- 420 第四百二十章 法制改革(第三章)
- 421 第四百二十一章 变革失败(第一更)
- 422 第四百二十二章 效仿青州(第二更)
- 423 第四百二十三章 明争暗斗(第三更)
- 424 第四百二十四章 皇亲国戚(第一更)
- 425 第四百二十五章 皇族势力(第二更)
- 426 第四百二十六章 不消就打(第三更)
- 427 第四百二十七章 各中安排(第一更)
- 428 第四百二十八章 人言可畏(第二更)
- 429 第四百二十九章 欺上瞒下(第三更)
- 430 第四百三十章 不受控制(第一更)
- 431 第四百三十一章 幸灾乐祸(第二更)
- 432 第四百三十二章 运送补给(第三更)
- 433 第四百三十三张 人口问题(第一更)
- 434 第四百三十四章 补给物资(第二更)
- 435 第四百三十五章 修桥铺路(第三更)
- 436 第四百三十六章 移交大权(第一更)
- 437 第四百三十七章 不辞而别(第二更)
- 438 第四百三十八章 落叶归根(第三更)
- 439 第四百三十九章 莫名其妙
- 440 第四百四十章 熊的缘分
- 441 第四百四十一章 后事谜团
- 442 第四百四十二章 外藩一
- 443 第四百四十三章 外藩二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百六十二章 出入青州(第一更,请支持正版)
第三百六十二章 出入青州(第一更,请支持正版)
就这样寰姬一行人浩浩荡荡的离开了云梦山。
寰姬的丫头婆子、账房管事们都非常的开心,大家伙终于要回家了。他们中有些人都要以为以后会一直留在云梦山这个荒无人烟的地方了呢。
管事们高兴的在临走之前还教了王家人一些记账、查账的方法,都是出自赵氏记账法。
而赵氏记账法就是李青家的赵发所创,如今赵发在李青地界那也是响当当的人物,他的记账法已经被朝廷征用,很多家族也都花钱去青州学习。
一行人高高兴兴往洛州城走,洛州城是去青州的必经之路,而洛州城的人已经先行一步离开了。
白雪年纪大了,寰姬平日是不让它驮重东西的,尤其是走远道。
原本她是不打算带白雪到王家的,只是她不知道自己会在王家呆几年,白雪又还能活几年。更重要的是寰姬很民主,白雪不愿意独自留在青州,她只好走哪带哪。
白雪知道他们是要回青州了,很是高兴,不停的‘恩啊、恩啊’的叫着。
寰姬也非常的高兴,白雪蹬蹬的跑到寰姬面前,它想驮着主人回青州去。
可是寰姬担心路途遥远不想累到白雪,一人一驴就这样僵持着。
最后王玉阳把两个儿子放在筐里,挂在白雪背上,由白雪驮着走。
白雪见是小主人,这才打着响涕走了。
寰姬对于白雪很是无奈,知道这都是她惯得,可是白雪陪了她十年,如今老了,她想让她自在的活着,谁料脾气竟然越来越大,都敢和她对着干了。
出然乖乖的坐在筐里四周的看着,出清调皮的一会转身看前面,一会回头看后面。吓的怜秋紧紧的跟着,嘴里还埋怨着姑爷,也不怕孩子掉出去。好在两个孩子都很聪明,竟然知道外面危险,都没有往外爬。
寰姬和王玉阳手牵手走在白雪的最后面,对两个孩子都很放心。
此次跟随的还有十个王家直系子弟,年纪从十五岁到二十五岁不等。二十岁以内的五人是特殊生,二十岁以上的是自考生。而带队的是四长老、六长老和七长老。
他们要在青州城呆上三年,大长老觉得既然是交易,王玉阳已经被带走了,那王家人就应该去青州了,谁知道日后会不会有什么变动。
他哪里知道他今日的这个决定,日后会让他后悔的差点吐血三升。
他们走的不快,十天的路程,他们一行人才到了青州地界,
王玉明是王玉阳的堂弟,与王玉坤同岁,平日里很是高傲,自认为自己是除王玉阳之外的第一人。
此次对于王玉坤继任家主之位很是不满,他以为王玉阳退去家主之位,应该是他继任才对。
这件事长老们已经解释过了,可是王玉明对于用家主之位换取青州学院的名额很是不削。
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前家主夫人的关系了,他虽然不知道前家主夫人娘家是哪个李家,但是也隐约感到,她同青州有着不浅的关系。
***
一行人很容易的就进了青州,除去王家的人,其他人都是有青州身份牌的。
因为有青州人做担保,王家人很快的办好了短期的青州居住牌。
一路上看到最多的就是山林和小树林。
王玉明说道:“青州也不过如此,这风景还不如云梦山呢?”
王玉明不知道的是,这里原本只是荒郊野外,出去深山老林,那些小树林都是后来种植的,而溪流也都是人工挖掘过来的,这里压根就不是天然的山林。
又走了半日,他们转过了一座山,他们看到了大片开垦的农田,农田成阶梯状,高处到处都是可见的水车。
水车把水灌到竹筒里,再由竹筒引水到地里,地的四周都是沟渠,农田的水就由沟渠灌溉到田里。
如今已经开春了,这里到处可见在劳作的农民,他们一个个都干劲十足的,不用想也知道,这个冬天他们过的很好。
四长老说道:“看这情景,不说是家家有牛,也差不多了。”
其他人这才留意到了地里的牛,这一幕让第一次来到青州的王家人看傻了眼,这青州也太富裕了吧。
再看看农民的衣服,虽有补丁,但是却没有破烂不堪的。
王玉明回过神来,他看向与他同行的王家人,不削的说道:“京师比这繁华多了。”
六长老说道:“看事要用心,一路我们走来,你可看到沿街行乞之人?”
王家的孩子们议论纷纷,王玉刚问道:“难道青州富裕的连乞丐都没有了吗?”
一个青州的掌柜的笑道:“我们青州没有乞丐,而且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就是金子掉在地上,放上个几日都无人拾起,最后被人拾起也会送去府衙。”
王玉明满脸的不信,但是却没有反驳。
他们是夜里到青州城的,王玉明说道:“被我说中了吧,我就说按照这个速度,我们到了青州城,城门都已经关了。”
王家的孩子有些已经躺在马车上睡着了。
四长老瞪了王玉明一眼,因为天黑,王玉明很显然没有看到。
寰姬在马车上和孩子们已经睡了一觉了。
就连白雪都上了它自己的平板车,在板车上假寐。
领队的在城门下喊道:“哪位兄弟值夜,我们是青州府衙的,能否开个门行个方便?”
城楼上的人喊道:“是李达兄弟吗?”
带队的正式李达,李达喊道:“正是,正是。”
城楼上的人喊道:“兄弟稍等。”
过了一会城门就开了,只见一小队人先跑出来确认,一见真是李达,那人说道:“我们一早就收到了消息,程大人让我们在此守候,生怕你们进不来。”
说着还看了看马车出来的几个陌生人。
李达点了点头,“小姐有客人,我先送他们去客栈,回头咱们兄弟聚聚。”
几句客道话,马车就被放行了。
王家来的少爷们都不小了,很多事自然知道,他们互相看了一眼,心下明白,看来前家主夫人的来头比他们想象中的还大啊。
寰姬的丫头婆子、账房管事们都非常的开心,大家伙终于要回家了。他们中有些人都要以为以后会一直留在云梦山这个荒无人烟的地方了呢。
管事们高兴的在临走之前还教了王家人一些记账、查账的方法,都是出自赵氏记账法。
而赵氏记账法就是李青家的赵发所创,如今赵发在李青地界那也是响当当的人物,他的记账法已经被朝廷征用,很多家族也都花钱去青州学习。
一行人高高兴兴往洛州城走,洛州城是去青州的必经之路,而洛州城的人已经先行一步离开了。
白雪年纪大了,寰姬平日是不让它驮重东西的,尤其是走远道。
原本她是不打算带白雪到王家的,只是她不知道自己会在王家呆几年,白雪又还能活几年。更重要的是寰姬很民主,白雪不愿意独自留在青州,她只好走哪带哪。
白雪知道他们是要回青州了,很是高兴,不停的‘恩啊、恩啊’的叫着。
寰姬也非常的高兴,白雪蹬蹬的跑到寰姬面前,它想驮着主人回青州去。
可是寰姬担心路途遥远不想累到白雪,一人一驴就这样僵持着。
最后王玉阳把两个儿子放在筐里,挂在白雪背上,由白雪驮着走。
白雪见是小主人,这才打着响涕走了。
寰姬对于白雪很是无奈,知道这都是她惯得,可是白雪陪了她十年,如今老了,她想让她自在的活着,谁料脾气竟然越来越大,都敢和她对着干了。
出然乖乖的坐在筐里四周的看着,出清调皮的一会转身看前面,一会回头看后面。吓的怜秋紧紧的跟着,嘴里还埋怨着姑爷,也不怕孩子掉出去。好在两个孩子都很聪明,竟然知道外面危险,都没有往外爬。
寰姬和王玉阳手牵手走在白雪的最后面,对两个孩子都很放心。
此次跟随的还有十个王家直系子弟,年纪从十五岁到二十五岁不等。二十岁以内的五人是特殊生,二十岁以上的是自考生。而带队的是四长老、六长老和七长老。
他们要在青州城呆上三年,大长老觉得既然是交易,王玉阳已经被带走了,那王家人就应该去青州了,谁知道日后会不会有什么变动。
他哪里知道他今日的这个决定,日后会让他后悔的差点吐血三升。
他们走的不快,十天的路程,他们一行人才到了青州地界,
王玉明是王玉阳的堂弟,与王玉坤同岁,平日里很是高傲,自认为自己是除王玉阳之外的第一人。
此次对于王玉坤继任家主之位很是不满,他以为王玉阳退去家主之位,应该是他继任才对。
这件事长老们已经解释过了,可是王玉明对于用家主之位换取青州学院的名额很是不削。
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前家主夫人的关系了,他虽然不知道前家主夫人娘家是哪个李家,但是也隐约感到,她同青州有着不浅的关系。
***
一行人很容易的就进了青州,除去王家的人,其他人都是有青州身份牌的。
因为有青州人做担保,王家人很快的办好了短期的青州居住牌。
一路上看到最多的就是山林和小树林。
王玉明说道:“青州也不过如此,这风景还不如云梦山呢?”
王玉明不知道的是,这里原本只是荒郊野外,出去深山老林,那些小树林都是后来种植的,而溪流也都是人工挖掘过来的,这里压根就不是天然的山林。
又走了半日,他们转过了一座山,他们看到了大片开垦的农田,农田成阶梯状,高处到处都是可见的水车。
水车把水灌到竹筒里,再由竹筒引水到地里,地的四周都是沟渠,农田的水就由沟渠灌溉到田里。
如今已经开春了,这里到处可见在劳作的农民,他们一个个都干劲十足的,不用想也知道,这个冬天他们过的很好。
四长老说道:“看这情景,不说是家家有牛,也差不多了。”
其他人这才留意到了地里的牛,这一幕让第一次来到青州的王家人看傻了眼,这青州也太富裕了吧。
再看看农民的衣服,虽有补丁,但是却没有破烂不堪的。
王玉明回过神来,他看向与他同行的王家人,不削的说道:“京师比这繁华多了。”
六长老说道:“看事要用心,一路我们走来,你可看到沿街行乞之人?”
王家的孩子们议论纷纷,王玉刚问道:“难道青州富裕的连乞丐都没有了吗?”
一个青州的掌柜的笑道:“我们青州没有乞丐,而且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就是金子掉在地上,放上个几日都无人拾起,最后被人拾起也会送去府衙。”
王玉明满脸的不信,但是却没有反驳。
他们是夜里到青州城的,王玉明说道:“被我说中了吧,我就说按照这个速度,我们到了青州城,城门都已经关了。”
王家的孩子有些已经躺在马车上睡着了。
四长老瞪了王玉明一眼,因为天黑,王玉明很显然没有看到。
寰姬在马车上和孩子们已经睡了一觉了。
就连白雪都上了它自己的平板车,在板车上假寐。
领队的在城门下喊道:“哪位兄弟值夜,我们是青州府衙的,能否开个门行个方便?”
城楼上的人喊道:“是李达兄弟吗?”
带队的正式李达,李达喊道:“正是,正是。”
城楼上的人喊道:“兄弟稍等。”
过了一会城门就开了,只见一小队人先跑出来确认,一见真是李达,那人说道:“我们一早就收到了消息,程大人让我们在此守候,生怕你们进不来。”
说着还看了看马车出来的几个陌生人。
李达点了点头,“小姐有客人,我先送他们去客栈,回头咱们兄弟聚聚。”
几句客道话,马车就被放行了。
王家来的少爷们都不小了,很多事自然知道,他们互相看了一眼,心下明白,看来前家主夫人的来头比他们想象中的还大啊。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