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897 第897章 晋贝子
- 898 第898章 玉柱在,就不怕靖难
- 899 第899章 天崩的开始
- 900 第900章 废太子死了
- 901 第901章 圣躬违和
- 902 第902章 扬威东华门
- 903 第903章 大耳刮子抽你
- 904 第904章 挤兑的就是你!
- 905 第905章 闯宫
- 906 第906章 世袭罔替
- 907 第907章 谁说了算?
- 908 第908章 先擒玉柱
- 909 第909章 传皇上密旨
- 910 第910章 天杀的狗贼
- 911 第911章 前世的遗憾
- 912 第912章 下手要快
- 913 第913章 龙体持续欠安
- 914 第914章 定计擒柱
- 915 第915章 大限将至
- 916 第916章 磨刀霍霍
- 917 第917章 可恨之处
- 918 第918章 养子如狼
- 919 第919章 老四的反击
- 920 第920章 被迫相残
- 921 第921章 敢效多尔衮
- 922 第922章 风声紧
- 923 第923章 玉柱,死定了
- 924 第924章 帝星陨落
- 925 第925章 夺权进行时
- 926 第926章 空白旨意
- 927 第927章 全是套路
- 928 第928章 夺宫
- 929 第929章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 930 第930章 新军才是根本
- 931 第931章 惊魂时刻
- 932 第932章 决胜千里
- 933 第933章 衡臣,拟旨
- 934 第934章 新军进京
- 935 第935章 耀兵扬威
- 936 第936章 雷劈之后
- 937 第937章 花脸奸贼
- 938 第938章 关键是丰台
- 939 第939章 一触即发
- 940 第940章 帮手来也!
- 941 第941章 好多人质
- 942 第942章 颁布遗诏
- 943 第943章 太欺负人了
- 944 第944章 差点成了慈禧
- 945 第945章 渔翁得利
- 946 第946章 曹操算个啥?
- 947 第947章 陆军第一镇
- 948 第948章 风波急
- 949 第949章 好大的胆子?
- 950 第950章 受气的小皇帝
- 951 第951章 玉柱的老巢
- 952 第952章 同款的王莽,有么?
- 953 第953章 东风吹,战鼓擂
- 954 第954章 克星
- 955 第955章 废立之祸
- 956 第956章 软饭的最高境界
- 957 第957章 千年大计
- 958 第958章 招兵买马
- 959 第959章 老九的猖狂进攻
- 960 第960章 不胜,即族灭
- 961 第961章 永除后患
- 962 第962章 森森白骨
- 963 第963章 大葱配摔面
- 964 第964章 天使投资人
- 965 第965章 下血本
- 966 第966章 心硬如铁
- 967 第967章 裂土称王
- 968 第968章 打秋风
- 969 第969章 十万新军
- 970 第970章 当家万事难
- 971 第971章 打的就是亲王
- 972 第972章 反间计
- 973 第973章 战鼓擂
- 974 第974章 天字第一号的阳谋
- 975 第975章 崛起之势
- 976 第976章 平等条约
- 977 第977章 南洋舰队
- 978 第978章 陆军之神
- 979 第979章 敲山震虎
- 980 第980章 老十四起兵
- 981 第981章 前怕狼,后怕虎
- 982 第982章 养寇自重
- 983 第983章 议政王
- 984 第984章 刀劈八旗
- 985 第985章 警卫标
- 986 第986章 世袭罔替
- 987 第987章 先下手为强
- 988 第988章 你敢打我?
- 989 第989章 中将军衔
- 990 第990章 血与火的碰撞
- 991 第991章 死神的收割
- 992 第992章 一战定乾坤
- 993 第993章 趁早请罪
- 994 第994章 活曹操
- 995 第995章 晋升辅政王
- 996 第996章 军机处的诞生
- 997 第997章 汉人的春天
- 998 第998章 驱虎吞狼
- 999 第999章 摊丁入亩,怕不怕?
- 1000 第1000章 稀缺资源
- 1001 第1001章 以暴治贪
- 1002 第1002章 突如其来的拥立
- 1003 第1003章 从龙之术
- 1004 第1004章 捡漏,我也会!
- 1005 第1005章 占山为王的老四
- 1006 第1006章 年羹尧的允禛兄
- 1007 第1007章 老熟人再相逢
- 1008 第1008章 又食武昌鱼
- 1009 第1009章 留辫不留头
- 1010 第1010章 文明之光
- 1011 第1011章 活擒年羹尧
- 1012 第1012章 华夏帝国
- 1013 第1013章 准部,孤来了
- 1014 第1014章 缓进急攻
- 1015 第1015章 兵临喀什噶尔
- 1016 第1016章 决战葱岭
- 1017 第1017章 黄袍加身
- 1018 第1018章 登基称帝
- 1019 第1019章 立后
- 1020 第1020章 重用田文镜
- 1021 第1121章 不得干政
- 1022 第1122章 人头滚滚
- 1023 第1123章 百年大计
- 1024 第1124章 崛起之势
- 1025 第1125章 立太子之争
- 1026 第1126章 东进
- 1027 第1127章 又见剥皮
- 1028 第1128章 他急朕不急
- 1029 第1129章 拿捏
- 1030 第1130章 吞并
- 1031 第1131章 新官道
- 1032 第1032章 大动作
- 1033 第1033章 党争再起
- 1034 第1034章 日新月异
- 1035 第1035章 储君的养成
- 1036 第1036章 萌芽
- 1037 第1037章 废除专卖
- 1038 第1038章 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907章 谁说了算?
第907章 谁说了算?
有了张廷玉的帮助,弘皙如虎添翼,无论代批奏折的速度,还是质量,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玉柱呢,则一直稳稳的坐于内阁大堂之中,不急不躁的处理着日常的政务。
小农社会的政务,和工业社会的政务,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经过玉柱这么多年的栽培,署理内阁学士文德纳,已经完全可以独当一面。
文德纳领着三十名笔帖式,花了两个月的工夫,把内阁档桉库里的文档资料,分门别类的归了档。
以前,不管是图海在任,还是嵩祝坐镇的时候,内阁里的胥吏们,都是内阁之中举足轻重的阶层。
原因其实很简单,历任的中堂们,都没有现代文档管理的常识。内阁的老档及成例,必须依赖胥吏们的协助。
依照本朝的施政惯例,有律按律,无律循例。
但是,所有的成例和老档,都没有经过系统性的整理,
所谓,铁打的内阁,流水的中堂,而胥吏们却是父传子的世袭制。
时间一长,胥吏们利用制度上的漏洞,反而成了内阁的实际主宰。
坊间早有传言,大事听中堂们的吩咐,小事听胥吏们的摆布。
这一日,玉柱早早的翘了衙,回府欣赏达维多娃的芭蕾独舞。
用晚膳之前,隆科多派人把玉柱叫了去。
见玉柱恭敬的站在跟前,隆科多的心里很满意。
嗯,堂堂满洲真首相,在他隆老三的跟前,丝毫也不敢马虎了礼数呀!
隆科多摆手挥退了室内的所有下人,神情凝重的问:“柱儿,你真打算扶持弘皙将来上位?”
玉柱毫不迟疑的摇了摇头,澹澹的说:“不瞒阿玛您说,弘皙就算是被立为皇太孙,将来也极难坐稳皇位。”
隆科多频频点头,信口夸赞玉柱:“我儿果然颇有眼力,不输你阿玛我当年的风范啊!”
如果,玉柱只是想保住一世富贵,他就应该表明态度,说服隆科多和他一起扶持弘皙上位。
毕竟,弘皙羽翼未丰,又有诸多叔王们虎视眈眈的盯着,他肯定比老四更需要玉柱父子的长期扶持。
但是,玉柱久蓄操莽之志,欲图先独揽大权,再全面拥抱工业文明,这就不能给隆科多交底了。
道理其实很简单,老四此人的心机极为深沉,任由隆科多混在四爷党内,则玉柱只需要盯着隆科多的一举一动,就可以反推出老四的策略。
老四在明,玉柱在暗,这才是正道理!
不管老四怎么蹦达,他登基的终极法宝,就是隆科多和老十三。
老十三那家伙,不仅精明过人,而且整天厮混于市井之中,他和三教九流,皆有很深的渊源。
实话说,玉柱不敢派人暗中盯老十三的梢。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玉柱拿老十三没招了。
隆科多的倚仗是步军衙门的三万兵,老十三则需要闯入丰台大营,矫诏斩将夺权。
玉柱只需要派人死死的盯着丰台大营的一举一动,就捏住了老十三的要害。
当然了,玉柱的心里更清楚了,若是提前暗中除掉了他,天下注定还是老四的。
嘿嘿,就看老四敢不敢对他下这个毒手了!
隆科多今天找来玉柱,当然不是为了闲聊天,而是有大事要说。
“柱儿,你觉得,你我父子二人,若是一同支持弘皙登基,又会如何?”隆科多别有深意的问玉柱。
“那样的话,你我父子,必成天下公敌!”玉柱叹息道,“众失之的,滋味肯定不好受啊!”
隆科多也不是笨蛋,玉柱的说法,他岂能不知?
但是,隆科多更明白的是,若是弘皙登了基,真正重用的,只可能是玉柱,而不是他隆老三。
隆科多此前和弘皙,从无私交。
没有私交,就没有感情可言。
没有感情的皇帝,说翻脸就翻脸,不得不防。
与此相反,若是老四登基称了帝,必定会重用他这个舅舅,玉柱则会逐渐失势。
到那个时候,老佟家依旧是他隆老三的老佟家,玉柱必须乖乖的听话,帮着照顾好弟弟九十。
说白了,隆科多和玉柱之间,颇有些类似于李渊和李世民之间的纠结关系。
父未老,子已壮,偏偏又是一家无二主!
只不过,玉柱比胤礽聪明得多,他一向对隆科多尊敬有加,不曾有丝毫的怠慢。
实话说,玉柱当年的顺利崛起,隆科多确实出了大力。
但是,随着玉柱的茁壮成长,隆科多即使嘴上不说话,心里多少有些不太舒坦了。
别的且不说了,单单是下人们的态度,就足以反衬出,隆科多并不是老佟家的绝对权威。
一家不容二主!
反正吧,九十还小,老佟家将来迟早都由玉柱接掌,不是么?
这是隆科多的真实想法。
但是,隆科多固然有手段哄得好老皇帝,却始终没有看清楚老四的真实为人。
“我今天找你来,是想告诉你,若是风声有变,你最好就待在府里。府里,嗯哼,很安全!”隆科多的这段叮嘱,并不是老四的交待。
隆科多掌握着京城的三万兵马,玉柱若是老实的待在家里,真的是安全无比。
但是,这话听在玉柱的耳内,明显是画蛇添足之举,等于是暴露了老四将有所行动的企图。
当然了,玉柱属于是上帝视角,早就知道老四要搞阴谋,耍诡计。
隆科多万万没有料到,亲儿子玉柱竟然早在十几年前,便所图甚大也!
玉柱也很理解隆科多的一番好意,他们毕竟是亲父子,难道说,真忍心刀兵相见么?
嗯,隆老三,就冲你尚存父子之情,将来啊,我一定好好待你!
从隆科多那里告辞出来之后,玉柱沿着小道,悠闲的往回走。
今天和隆科多的交谈,看似不起眼,实则意义重大!
至少,隆科多暴露了不想现在就退养回家的念头。
唉,这人呐,即使是亲父子,在一呼百应的权柄面前,也是各有私心!
不过,若是任由隆科多支持老四得了势,压根就不可能出现,父退子继的富贵不堕。
而只可能是,父子双双获罪,暴死于别室!
玉柱呢,则一直稳稳的坐于内阁大堂之中,不急不躁的处理着日常的政务。
小农社会的政务,和工业社会的政务,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经过玉柱这么多年的栽培,署理内阁学士文德纳,已经完全可以独当一面。
文德纳领着三十名笔帖式,花了两个月的工夫,把内阁档桉库里的文档资料,分门别类的归了档。
以前,不管是图海在任,还是嵩祝坐镇的时候,内阁里的胥吏们,都是内阁之中举足轻重的阶层。
原因其实很简单,历任的中堂们,都没有现代文档管理的常识。内阁的老档及成例,必须依赖胥吏们的协助。
依照本朝的施政惯例,有律按律,无律循例。
但是,所有的成例和老档,都没有经过系统性的整理,
所谓,铁打的内阁,流水的中堂,而胥吏们却是父传子的世袭制。
时间一长,胥吏们利用制度上的漏洞,反而成了内阁的实际主宰。
坊间早有传言,大事听中堂们的吩咐,小事听胥吏们的摆布。
这一日,玉柱早早的翘了衙,回府欣赏达维多娃的芭蕾独舞。
用晚膳之前,隆科多派人把玉柱叫了去。
见玉柱恭敬的站在跟前,隆科多的心里很满意。
嗯,堂堂满洲真首相,在他隆老三的跟前,丝毫也不敢马虎了礼数呀!
隆科多摆手挥退了室内的所有下人,神情凝重的问:“柱儿,你真打算扶持弘皙将来上位?”
玉柱毫不迟疑的摇了摇头,澹澹的说:“不瞒阿玛您说,弘皙就算是被立为皇太孙,将来也极难坐稳皇位。”
隆科多频频点头,信口夸赞玉柱:“我儿果然颇有眼力,不输你阿玛我当年的风范啊!”
如果,玉柱只是想保住一世富贵,他就应该表明态度,说服隆科多和他一起扶持弘皙上位。
毕竟,弘皙羽翼未丰,又有诸多叔王们虎视眈眈的盯着,他肯定比老四更需要玉柱父子的长期扶持。
但是,玉柱久蓄操莽之志,欲图先独揽大权,再全面拥抱工业文明,这就不能给隆科多交底了。
道理其实很简单,老四此人的心机极为深沉,任由隆科多混在四爷党内,则玉柱只需要盯着隆科多的一举一动,就可以反推出老四的策略。
老四在明,玉柱在暗,这才是正道理!
不管老四怎么蹦达,他登基的终极法宝,就是隆科多和老十三。
老十三那家伙,不仅精明过人,而且整天厮混于市井之中,他和三教九流,皆有很深的渊源。
实话说,玉柱不敢派人暗中盯老十三的梢。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玉柱拿老十三没招了。
隆科多的倚仗是步军衙门的三万兵,老十三则需要闯入丰台大营,矫诏斩将夺权。
玉柱只需要派人死死的盯着丰台大营的一举一动,就捏住了老十三的要害。
当然了,玉柱的心里更清楚了,若是提前暗中除掉了他,天下注定还是老四的。
嘿嘿,就看老四敢不敢对他下这个毒手了!
隆科多今天找来玉柱,当然不是为了闲聊天,而是有大事要说。
“柱儿,你觉得,你我父子二人,若是一同支持弘皙登基,又会如何?”隆科多别有深意的问玉柱。
“那样的话,你我父子,必成天下公敌!”玉柱叹息道,“众失之的,滋味肯定不好受啊!”
隆科多也不是笨蛋,玉柱的说法,他岂能不知?
但是,隆科多更明白的是,若是弘皙登了基,真正重用的,只可能是玉柱,而不是他隆老三。
隆科多此前和弘皙,从无私交。
没有私交,就没有感情可言。
没有感情的皇帝,说翻脸就翻脸,不得不防。
与此相反,若是老四登基称了帝,必定会重用他这个舅舅,玉柱则会逐渐失势。
到那个时候,老佟家依旧是他隆老三的老佟家,玉柱必须乖乖的听话,帮着照顾好弟弟九十。
说白了,隆科多和玉柱之间,颇有些类似于李渊和李世民之间的纠结关系。
父未老,子已壮,偏偏又是一家无二主!
只不过,玉柱比胤礽聪明得多,他一向对隆科多尊敬有加,不曾有丝毫的怠慢。
实话说,玉柱当年的顺利崛起,隆科多确实出了大力。
但是,随着玉柱的茁壮成长,隆科多即使嘴上不说话,心里多少有些不太舒坦了。
别的且不说了,单单是下人们的态度,就足以反衬出,隆科多并不是老佟家的绝对权威。
一家不容二主!
反正吧,九十还小,老佟家将来迟早都由玉柱接掌,不是么?
这是隆科多的真实想法。
但是,隆科多固然有手段哄得好老皇帝,却始终没有看清楚老四的真实为人。
“我今天找你来,是想告诉你,若是风声有变,你最好就待在府里。府里,嗯哼,很安全!”隆科多的这段叮嘱,并不是老四的交待。
隆科多掌握着京城的三万兵马,玉柱若是老实的待在家里,真的是安全无比。
但是,这话听在玉柱的耳内,明显是画蛇添足之举,等于是暴露了老四将有所行动的企图。
当然了,玉柱属于是上帝视角,早就知道老四要搞阴谋,耍诡计。
隆科多万万没有料到,亲儿子玉柱竟然早在十几年前,便所图甚大也!
玉柱也很理解隆科多的一番好意,他们毕竟是亲父子,难道说,真忍心刀兵相见么?
嗯,隆老三,就冲你尚存父子之情,将来啊,我一定好好待你!
从隆科多那里告辞出来之后,玉柱沿着小道,悠闲的往回走。
今天和隆科多的交谈,看似不起眼,实则意义重大!
至少,隆科多暴露了不想现在就退养回家的念头。
唉,这人呐,即使是亲父子,在一呼百应的权柄面前,也是各有私心!
不过,若是任由隆科多支持老四得了势,压根就不可能出现,父退子继的富贵不堕。
而只可能是,父子双双获罪,暴死于别室!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