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890 第890章 血腥绞杀
- 891 第891章 下手太毒了
- 892 第892章 黑吃黑的祖宗
- 893 第893章 血偿
- 894 第894章 一条大鱼
- 895 第895章 挖根的毒计
- 896 第896章 霸气十足
- 897 第897章 晋贝子
- 898 第898章 玉柱在,就不怕靖难
- 899 第899章 天崩的开始
- 900 第900章 废太子死了
- 901 第901章 圣躬违和
- 902 第902章 扬威东华门
- 903 第903章 大耳刮子抽你
- 904 第904章 挤兑的就是你!
- 905 第905章 闯宫
- 906 第906章 世袭罔替
- 907 第907章 谁说了算?
- 908 第908章 先擒玉柱
- 909 第909章 传皇上密旨
- 910 第910章 天杀的狗贼
- 911 第911章 前世的遗憾
- 912 第912章 下手要快
- 913 第913章 龙体持续欠安
- 914 第914章 定计擒柱
- 915 第915章 大限将至
- 916 第916章 磨刀霍霍
- 917 第917章 可恨之处
- 918 第918章 养子如狼
- 919 第919章 老四的反击
- 920 第920章 被迫相残
- 921 第921章 敢效多尔衮
- 922 第922章 风声紧
- 923 第923章 玉柱,死定了
- 924 第924章 帝星陨落
- 925 第925章 夺权进行时
- 926 第926章 空白旨意
- 927 第927章 全是套路
- 928 第928章 夺宫
- 929 第929章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 930 第930章 新军才是根本
- 931 第931章 惊魂时刻
- 932 第932章 决胜千里
- 933 第933章 衡臣,拟旨
- 934 第934章 新军进京
- 935 第935章 耀兵扬威
- 936 第936章 雷劈之后
- 937 第937章 花脸奸贼
- 938 第938章 关键是丰台
- 939 第939章 一触即发
- 940 第940章 帮手来也!
- 941 第941章 好多人质
- 942 第942章 颁布遗诏
- 943 第943章 太欺负人了
- 944 第944章 差点成了慈禧
- 945 第945章 渔翁得利
- 946 第946章 曹操算个啥?
- 947 第947章 陆军第一镇
- 948 第948章 风波急
- 949 第949章 好大的胆子?
- 950 第950章 受气的小皇帝
- 951 第951章 玉柱的老巢
- 952 第952章 同款的王莽,有么?
- 953 第953章 东风吹,战鼓擂
- 954 第954章 克星
- 955 第955章 废立之祸
- 956 第956章 软饭的最高境界
- 957 第957章 千年大计
- 958 第958章 招兵买马
- 959 第959章 老九的猖狂进攻
- 960 第960章 不胜,即族灭
- 961 第961章 永除后患
- 962 第962章 森森白骨
- 963 第963章 大葱配摔面
- 964 第964章 天使投资人
- 965 第965章 下血本
- 966 第966章 心硬如铁
- 967 第967章 裂土称王
- 968 第968章 打秋风
- 969 第969章 十万新军
- 970 第970章 当家万事难
- 971 第971章 打的就是亲王
- 972 第972章 反间计
- 973 第973章 战鼓擂
- 974 第974章 天字第一号的阳谋
- 975 第975章 崛起之势
- 976 第976章 平等条约
- 977 第977章 南洋舰队
- 978 第978章 陆军之神
- 979 第979章 敲山震虎
- 980 第980章 老十四起兵
- 981 第981章 前怕狼,后怕虎
- 982 第982章 养寇自重
- 983 第983章 议政王
- 984 第984章 刀劈八旗
- 985 第985章 警卫标
- 986 第986章 世袭罔替
- 987 第987章 先下手为强
- 988 第988章 你敢打我?
- 989 第989章 中将军衔
- 990 第990章 血与火的碰撞
- 991 第991章 死神的收割
- 992 第992章 一战定乾坤
- 993 第993章 趁早请罪
- 994 第994章 活曹操
- 995 第995章 晋升辅政王
- 996 第996章 军机处的诞生
- 997 第997章 汉人的春天
- 998 第998章 驱虎吞狼
- 999 第999章 摊丁入亩,怕不怕?
- 1000 第1000章 稀缺资源
- 1001 第1001章 以暴治贪
- 1002 第1002章 突如其来的拥立
- 1003 第1003章 从龙之术
- 1004 第1004章 捡漏,我也会!
- 1005 第1005章 占山为王的老四
- 1006 第1006章 年羹尧的允禛兄
- 1007 第1007章 老熟人再相逢
- 1008 第1008章 又食武昌鱼
- 1009 第1009章 留辫不留头
- 1010 第1010章 文明之光
- 1011 第1011章 活擒年羹尧
- 1012 第1012章 华夏帝国
- 1013 第1013章 准部,孤来了
- 1014 第1014章 缓进急攻
- 1015 第1015章 兵临喀什噶尔
- 1016 第1016章 决战葱岭
- 1017 第1017章 黄袍加身
- 1018 第1018章 登基称帝
- 1019 第1019章 立后
- 1020 第1020章 重用田文镜
- 1021 第1121章 不得干政
- 1022 第1122章 人头滚滚
- 1023 第1123章 百年大计
- 1024 第1124章 崛起之势
- 1025 第1125章 立太子之争
- 1026 第1126章 东进
- 1027 第1127章 又见剥皮
- 1028 第1128章 他急朕不急
- 1029 第1129章 拿捏
- 1030 第1130章 吞并
- 1031 第1131章 新官道
- 1032 第1032章 大动作
- 1033 第1033章 党争再起
- 1034 第1034章 日新月异
- 1035 第1035章 储君的养成
- 1036 第1036章 萌芽
- 1037 第1037章 废除专卖
- 1038 第1038章 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900章 废太子死了
第900章 废太子死了
皇太子胤礽,被废为庶人后,一直禁锢于咸安宫。
胤礽再坏,也是老皇帝的亲儿子。
老皇帝立时脸色大变,脱口道:“快,快,备辇回宫。”
玉柱没看老皇帝,却在暗中注视着弘皙的一举一动。
胤礽若是暴病而亡,最大的受益者,便是弘皙。
玉柱看问题,从来不看虚无缥缈的本心,而只看最终的受益者。
大家都是成年人,玩什么聊斋?
这么多年下来,玉柱顺着最终受益者这条线,寻找阴谋的主使者,成功率接近十成十。
弘皙的面色煞白,眼泪马上就下来了,瘫坐到地上,大声哭道:“我苦命的阿玛啊……!”
他这一哭,立时惹得老皇帝老泪纵横,痛哭流涕。
实话说,以玉柱的过人眼光,一时间,竟然看不出,谁才是真凶了?
别人肯定不清楚真相,玉柱一定明白。
历史上,老四登基之后,并未善待胤礽,只是封了弘皙为多罗理郡王而已。
废太子胤礽,被老四改名为允礽,继续圈禁于咸安宫内,直到雍正二年(农历)病逝。
允礽死后,老四这才假装友爱,追封他为和硕理亲王,赐谥为:密,即理密亲王是也!
老皇帝带着玉柱他们一起,火急火燎的赶到了咸安宫。
只是,临进殿的时候,老皇帝只叫了弘皙一起进去,却把玉柱他们晾在了外头。
玉柱完全无所谓,他还不乐意进去看胤礽呢。
老八就不同了,他下意识的绕着殿外的一张石桌,一直转圈圈。
老四呢,一直仰天朝天,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心事?
马齐一直在搓手哈气,问题是,已是夏季,天不冷啊。
方才挨训斥的张鹏翮,眉头锁成川字,紧紧的抿着嘴唇,显得心事重重。
一朝天子,一朝臣。
张鹏翮多半在担心,将来换了新君之后,如何保住富贵和权位吧?
毕竟,吏部尚书的宝座,谁不想多坐几年?甚至是十几年?
不过,清初时期的皇位传承,主要是满洲勋贵里边,斗得天昏地暗,你死我活。
汉臣们因为不掌实权,反而相对安全得多。
新君也不会无厘头的,跑去清算汉臣集团。
玉柱在暗中观察老四他们,老四他们又何尝不是在偷窥玉柱呢?
不管是老八,还是老四,若想上位,第一关就是玉柱。
老八的倚仗是,老十四率领的十几万精锐八旗边军,以及驻于丰台的八旗重甲铁骑。
老皇帝很不喜欢老八,老八也很讨厌老皇帝。
所以,老八早就预谋好了,等老皇帝驾崩之后,他就挟丰台驻军,围了畅春园,趁乱登基称帝。
为了对付老十四的十几万精锐兵马,老八没有马上要杀玉柱的心思,反而需要玉柱提兵震慑住老十四。
等老十四交出了兵权,老八有的是时间和工夫,反手收拾了玉柱。
至于老四嘛,他就要仰仗老十三和隆科多的鼎力相助了。
迄今为止,老四最大的难题,一直都是,如何确定玉柱是真心诚意的支持他呢?
老四若想暗中宰了玉柱,就必须做的天衣无缝,千万不能让隆科多知道了。
唉,天下大事,一环扣一环,哪一环出了大错,都足以致命。
玉柱他们在外边,足足等了一个多时辰,老皇帝才命人把他们叫了进去。这么一来,有资格逐鹿天下的野心家,除了老十四这个重量级选手之外,几乎全都到齐了。
玉柱走近胤礽的病榻,仔细的一看,好家伙,胤礽脸色蜡黄,面容枯藁,瘦得不成人形了。
被传来的太医们,缩在角落里,一声都不敢吭。
这种场合,老皇帝不说话,谁敢多嘴多舌?
殿内的气氛,死一样的沉寂!
不知道过了多久,一直坐在胤礽病榻边的老皇帝,缓缓的松开了亲儿子的右手,老泪纵横的说:“庶人胤礽,药石无救,病入膏肓。”
老四深深的看了眼老皇帝,却啥都没敢说。
老八心里有数,他不过是恰好碰上了这种倒霉之事罢了,老皇帝也不好单独撇下他,便让他跟着一起来了。
弘皙跪在地上,轻声啜泣着,勉强抑制住悲伤,不敢放声大哭。
起初,玉柱一直不得要领,还真看不出老皇帝和弘皙之间,谁才是害死胤礽的真凶?
等他发觉,太医们格外的害怕,居然有人尿湿了官袍,他这才恍然有所觉。
胤礽的最后一口气,吊得格外之长,直到后半夜,才最终咽了气。
老皇帝和弘皙,随即放声大哭。
“阿玛,阿玛……我的好阿玛啊!”弘皙更是抱住了胤礽的尸身,疯狂的摇晃着,号啕着,呐喊着。
玉柱倒还好,他们不敢哭,也不能哭。
老四陪着弘皙,一起大哭了一场,口口声声:“我的好二哥啊……”
老八就很尴尬了呀。
老二生前,和老八互为死对头,彼此之间,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
现在,曾经的死敌,死在了眼前,老八简直是欲哭无泪。
众人好不容易劝住了伤心欲绝的老皇帝,又端来参汤,等老皇帝喝完之后,稍微有了点精神,便开始下令治丧了。
“刘进忠,你去叫老十二进宫。”
“嗻。”
“张鸿绪,你去叫隆科多来见我。”
“嗻。”
“玉柱,拟旨,召张廷玉迅速回京。”
“嗻。”
老皇帝有条不紊的把大事都安排了下去,怎么说呢,居然滴水不漏。
这一下,玉柱越发的看清楚了,谁才是弄死胤礽的真凶。
老十二拍马赶到后,按照老皇帝的吩咐,把胤礽的遗体,送去了京城西北郊外的郑各庄。
听了郑各庄的名字,玉柱不由微微翘起了嘴角。
老皇帝虽然不是仁君,也不是圣君,毕竟还是虎毒不食子啊!
直到此时此刻,玉柱已经笃定,胤礽应该是假死。
玉柱的判断,在逻辑上,颇通也!
反正胤礽除了还可以喘气之外,已经没啥卵用了。
不如,借着假死之名,把他关去郑各庄,继续圈禁到死。
在大清朝,名分问题,绝非小事。
胤礽不死,老皇帝就完全没有办法,传位给弘皙。
令玉柱感到匪夷所思是,老皇帝竟然当众追封胤礽为理亲王,赐号:密。
PS:这是第三更。因家里有客,耽误了一下,抱歉哈。第四更,将在凌晨发上来。
胤礽再坏,也是老皇帝的亲儿子。
老皇帝立时脸色大变,脱口道:“快,快,备辇回宫。”
玉柱没看老皇帝,却在暗中注视着弘皙的一举一动。
胤礽若是暴病而亡,最大的受益者,便是弘皙。
玉柱看问题,从来不看虚无缥缈的本心,而只看最终的受益者。
大家都是成年人,玩什么聊斋?
这么多年下来,玉柱顺着最终受益者这条线,寻找阴谋的主使者,成功率接近十成十。
弘皙的面色煞白,眼泪马上就下来了,瘫坐到地上,大声哭道:“我苦命的阿玛啊……!”
他这一哭,立时惹得老皇帝老泪纵横,痛哭流涕。
实话说,以玉柱的过人眼光,一时间,竟然看不出,谁才是真凶了?
别人肯定不清楚真相,玉柱一定明白。
历史上,老四登基之后,并未善待胤礽,只是封了弘皙为多罗理郡王而已。
废太子胤礽,被老四改名为允礽,继续圈禁于咸安宫内,直到雍正二年(农历)病逝。
允礽死后,老四这才假装友爱,追封他为和硕理亲王,赐谥为:密,即理密亲王是也!
老皇帝带着玉柱他们一起,火急火燎的赶到了咸安宫。
只是,临进殿的时候,老皇帝只叫了弘皙一起进去,却把玉柱他们晾在了外头。
玉柱完全无所谓,他还不乐意进去看胤礽呢。
老八就不同了,他下意识的绕着殿外的一张石桌,一直转圈圈。
老四呢,一直仰天朝天,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心事?
马齐一直在搓手哈气,问题是,已是夏季,天不冷啊。
方才挨训斥的张鹏翮,眉头锁成川字,紧紧的抿着嘴唇,显得心事重重。
一朝天子,一朝臣。
张鹏翮多半在担心,将来换了新君之后,如何保住富贵和权位吧?
毕竟,吏部尚书的宝座,谁不想多坐几年?甚至是十几年?
不过,清初时期的皇位传承,主要是满洲勋贵里边,斗得天昏地暗,你死我活。
汉臣们因为不掌实权,反而相对安全得多。
新君也不会无厘头的,跑去清算汉臣集团。
玉柱在暗中观察老四他们,老四他们又何尝不是在偷窥玉柱呢?
不管是老八,还是老四,若想上位,第一关就是玉柱。
老八的倚仗是,老十四率领的十几万精锐八旗边军,以及驻于丰台的八旗重甲铁骑。
老皇帝很不喜欢老八,老八也很讨厌老皇帝。
所以,老八早就预谋好了,等老皇帝驾崩之后,他就挟丰台驻军,围了畅春园,趁乱登基称帝。
为了对付老十四的十几万精锐兵马,老八没有马上要杀玉柱的心思,反而需要玉柱提兵震慑住老十四。
等老十四交出了兵权,老八有的是时间和工夫,反手收拾了玉柱。
至于老四嘛,他就要仰仗老十三和隆科多的鼎力相助了。
迄今为止,老四最大的难题,一直都是,如何确定玉柱是真心诚意的支持他呢?
老四若想暗中宰了玉柱,就必须做的天衣无缝,千万不能让隆科多知道了。
唉,天下大事,一环扣一环,哪一环出了大错,都足以致命。
玉柱他们在外边,足足等了一个多时辰,老皇帝才命人把他们叫了进去。这么一来,有资格逐鹿天下的野心家,除了老十四这个重量级选手之外,几乎全都到齐了。
玉柱走近胤礽的病榻,仔细的一看,好家伙,胤礽脸色蜡黄,面容枯藁,瘦得不成人形了。
被传来的太医们,缩在角落里,一声都不敢吭。
这种场合,老皇帝不说话,谁敢多嘴多舌?
殿内的气氛,死一样的沉寂!
不知道过了多久,一直坐在胤礽病榻边的老皇帝,缓缓的松开了亲儿子的右手,老泪纵横的说:“庶人胤礽,药石无救,病入膏肓。”
老四深深的看了眼老皇帝,却啥都没敢说。
老八心里有数,他不过是恰好碰上了这种倒霉之事罢了,老皇帝也不好单独撇下他,便让他跟着一起来了。
弘皙跪在地上,轻声啜泣着,勉强抑制住悲伤,不敢放声大哭。
起初,玉柱一直不得要领,还真看不出老皇帝和弘皙之间,谁才是害死胤礽的真凶?
等他发觉,太医们格外的害怕,居然有人尿湿了官袍,他这才恍然有所觉。
胤礽的最后一口气,吊得格外之长,直到后半夜,才最终咽了气。
老皇帝和弘皙,随即放声大哭。
“阿玛,阿玛……我的好阿玛啊!”弘皙更是抱住了胤礽的尸身,疯狂的摇晃着,号啕着,呐喊着。
玉柱倒还好,他们不敢哭,也不能哭。
老四陪着弘皙,一起大哭了一场,口口声声:“我的好二哥啊……”
老八就很尴尬了呀。
老二生前,和老八互为死对头,彼此之间,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
现在,曾经的死敌,死在了眼前,老八简直是欲哭无泪。
众人好不容易劝住了伤心欲绝的老皇帝,又端来参汤,等老皇帝喝完之后,稍微有了点精神,便开始下令治丧了。
“刘进忠,你去叫老十二进宫。”
“嗻。”
“张鸿绪,你去叫隆科多来见我。”
“嗻。”
“玉柱,拟旨,召张廷玉迅速回京。”
“嗻。”
老皇帝有条不紊的把大事都安排了下去,怎么说呢,居然滴水不漏。
这一下,玉柱越发的看清楚了,谁才是弄死胤礽的真凶。
老十二拍马赶到后,按照老皇帝的吩咐,把胤礽的遗体,送去了京城西北郊外的郑各庄。
听了郑各庄的名字,玉柱不由微微翘起了嘴角。
老皇帝虽然不是仁君,也不是圣君,毕竟还是虎毒不食子啊!
直到此时此刻,玉柱已经笃定,胤礽应该是假死。
玉柱的判断,在逻辑上,颇通也!
反正胤礽除了还可以喘气之外,已经没啥卵用了。
不如,借着假死之名,把他关去郑各庄,继续圈禁到死。
在大清朝,名分问题,绝非小事。
胤礽不死,老皇帝就完全没有办法,传位给弘皙。
令玉柱感到匪夷所思是,老皇帝竟然当众追封胤礽为理亲王,赐号:密。
PS:这是第三更。因家里有客,耽误了一下,抱歉哈。第四更,将在凌晨发上来。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