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932 第932章 决胜千里
- 933 第933章 衡臣,拟旨
- 934 第934章 新军进京
- 935 第935章 耀兵扬威
- 936 第936章 雷劈之后
- 937 第937章 花脸奸贼
- 938 第938章 关键是丰台
- 939 第939章 一触即发
- 940 第940章 帮手来也!
- 941 第941章 好多人质
- 942 第942章 颁布遗诏
- 943 第943章 太欺负人了
- 944 第944章 差点成了慈禧
- 945 第945章 渔翁得利
- 946 第946章 曹操算个啥?
- 947 第947章 陆军第一镇
- 948 第948章 风波急
- 949 第949章 好大的胆子?
- 950 第950章 受气的小皇帝
- 951 第951章 玉柱的老巢
- 952 第952章 同款的王莽,有么?
- 953 第953章 东风吹,战鼓擂
- 954 第954章 克星
- 955 第955章 废立之祸
- 956 第956章 软饭的最高境界
- 957 第957章 千年大计
- 958 第958章 招兵买马
- 959 第959章 老九的猖狂进攻
- 960 第960章 不胜,即族灭
- 961 第961章 永除后患
- 962 第962章 森森白骨
- 963 第963章 大葱配摔面
- 964 第964章 天使投资人
- 965 第965章 下血本
- 966 第966章 心硬如铁
- 967 第967章 裂土称王
- 968 第968章 打秋风
- 969 第969章 十万新军
- 970 第970章 当家万事难
- 971 第971章 打的就是亲王
- 972 第972章 反间计
- 973 第973章 战鼓擂
- 974 第974章 天字第一号的阳谋
- 975 第975章 崛起之势
- 976 第976章 平等条约
- 977 第977章 南洋舰队
- 978 第978章 陆军之神
- 979 第979章 敲山震虎
- 980 第980章 老十四起兵
- 981 第981章 前怕狼,后怕虎
- 982 第982章 养寇自重
- 983 第983章 议政王
- 984 第984章 刀劈八旗
- 985 第985章 警卫标
- 986 第986章 世袭罔替
- 987 第987章 先下手为强
- 988 第988章 你敢打我?
- 989 第989章 中将军衔
- 990 第990章 血与火的碰撞
- 991 第991章 死神的收割
- 992 第992章 一战定乾坤
- 993 第993章 趁早请罪
- 994 第994章 活曹操
- 995 第995章 晋升辅政王
- 996 第996章 军机处的诞生
- 997 第997章 汉人的春天
- 998 第998章 驱虎吞狼
- 999 第999章 摊丁入亩,怕不怕?
- 1000 第1000章 稀缺资源
- 1001 第1001章 以暴治贪
- 1002 第1002章 突如其来的拥立
- 1003 第1003章 从龙之术
- 1004 第1004章 捡漏,我也会!
- 1005 第1005章 占山为王的老四
- 1006 第1006章 年羹尧的允禛兄
- 1007 第1007章 老熟人再相逢
- 1008 第1008章 又食武昌鱼
- 1009 第1009章 留辫不留头
- 1010 第1010章 文明之光
- 1011 第1011章 活擒年羹尧
- 1012 第1012章 华夏帝国
- 1013 第1013章 准部,孤来了
- 1014 第1014章 缓进急攻
- 1015 第1015章 兵临喀什噶尔
- 1016 第1016章 决战葱岭
- 1017 第1017章 黄袍加身
- 1018 第1018章 登基称帝
- 1019 第1019章 立后
- 1020 第1020章 重用田文镜
- 1021 第1121章 不得干政
- 1022 第1122章 人头滚滚
- 1023 第1123章 百年大计
- 1024 第1124章 崛起之势
- 1025 第1125章 立太子之争
- 1026 第1126章 东进
- 1027 第1127章 又见剥皮
- 1028 第1128章 他急朕不急
- 1029 第1129章 拿捏
- 1030 第1130章 吞并
- 1031 第1131章 新官道
- 1032 第1032章 大动作
- 1033 第1033章 党争再起
- 1034 第1034章 日新月异
- 1035 第1035章 储君的养成
- 1036 第1036章 萌芽
- 1037 第1037章 废除专卖
- 1038 第1038章 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942章 颁布遗诏
第942章 颁布遗诏
国丧肯定大于父丧!
玉柱安顿好了隆科多的丧事之后,天色已经微明。
这时,皇子们,皇族宗亲们,满洲勋贵们,以及在京四品以上的文武百官,已经陆续从东华门进了宫,齐集于乾清宫前。
一等侍卫阿齐图,在众目睽睽之下,爬上梯子,从乾清宫正殿的正大光明匾后,取下了存放遗诏的锦匣。
一身缟素的玉柱,从阿齐图的手里,双手捧过了锦匣。
老皇帝驾崩前,玉柱是现任中和殿大学士,货真价实的满洲首相。
遗诏由玉柱来念,理所当然也!
“大行皇帝遗诏,”玉柱念到这里的时候,故意停顿了一下。
以老三为首的皇子们,率先跪了。
群臣们,紧随其后,也都跪下了。
张廷玉盯着自己的双手,遗诏的内容,他一清二楚。
但是,谁问他,都是死闭着嘴巴,一声不敢吭。
跪在张廷玉前边的马齐,暗暗有些得意,他再次站到了正确的队伍之中。
“从来帝王之治天下,未尝不以敬天法祖为首务。今朕年届七旬,在位六十年,实赖天地宗社之默佑,非朕凉德之所至也。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玉柱念出这段话后,跪在前排的老五和老七,不约而同的暗暗松了口气。
很多满洲勋贵,都在暗中戳玉柱的脊梁骨,说他狼子野心,必是操莽之辈。
但是,遗诏里公然宣称,大清得国最正,这就等于是承认了清军入关的合法性。
甚好,甚好啊,老五总算是把一直悬着的心,搁到了肚子里。
老七也长松了一口气,关于玉柱的传言,他也听说了,一直半信半疑。
现在好了,玉柱毕竟是满洲的自己人嘛!
跪在人群中的张廷玉,见大家竟然都在暗中吐气,不由暗暗叹息不已,唉,八旗子弟,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啊!
监修明史的张廷玉,比谁都清楚,大明朝才是得国最正的无可争议!
所谓大清得国最正,不过是玉柱使的缓兵之计罢了。
方今天下,满洲八旗依旧势大,外头还有近百万兵,正虎视眈眈的盯着呢。
此时此刻,玉柱若是提前暴露了野心,很容易形成天下八旗和绿营共击之的局面。
遗诏很长,废话也很多,但总有图穷匕现之时。
“太祖皇帝之子礼亲王之子孙,现今俱各安全,朕身后尔等若能惕心保全,朕亦欣然安逝。”念到这里的时候,玉柱故意又停顿了一下。
所有人都知道,最关键的部分即将闪亮登场了,一齐屏住了呼吸,等着水落石出的那一刻。
“皇贵妃佟佳氏,出于满洲名门……著立为皇后。”玉柱此言一出,老三不禁倒吸了口凉气。
大行皇帝遗命所立的皇后,必然是皇太后。这就和新君所尊的皇太后,合法性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也。
大清一向主张以孝治天下,先帝钦定的皇后,即使是新君登基之后,也必须孝而顺之。
更重要的是,老皇帝死前所立的皇后,这就完全具备了垂帘听政的资格。
“皇二十二子胤祜,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舆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好家伙,谜底公开之后,所有人都楞住了。
老二十二,今年刚满十岁,显然无法亲政。
老九眨了眨眼,想闹,又没敢带头闹。
老十也很想闹,但是,他吃玉柱的大亏,实在是太多了,有点不敢闹。
因为,胤祜的生母色赫图氏,虽然一直是未受册封的庶妃。但是,其出身却是正儿八经的镶白旗满洲。
客观的说,单就家世出身而言,色赫图氏远高于德妃、良妃、宜妃等内务府包衣之家。
老二十二当皇帝,皇权依旧在满洲之手,有啥可闹的?
“著皇后垂帘听政,派皇三子诚亲王胤祉、皇五子恒亲王胤祺、皇七子淳亲王胤佑、皇九子贝子胤禟、贝子玉柱、萧永藻、马齐、张廷玉,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
真相大白之后,乾清宫的丹陛之前,竟然鸦雀无声,无人敢站出来闹事。
原本,老九已经计划好了,等着玉柱成了辅政王或是摄政王之后,再联合兄弟们以及满洲勋贵们,集体发难。
谁曾想,玉柱居然玩出了八辅臣的把戏,且排名前四的都是正儿八经的皇子。
众所周知,老九和玉柱一直都是死对头。
文华殿大学士萧永藻是老八的人,也和玉柱不对付。
马齐名为老皇帝的人,实际上是老四的人。
啥叫利益均沾,大行皇帝的遗诏便是了!
满洲皇族为主的辅臣班底,汉臣之中,仅有张廷玉一人而已。
套句现代词汇,这就是妥妥的皇族内阁嘛。
嘿嘿,再不满意,那就是自作孽,不可活了呀!
牛泰手里提着一只黄光闪闪的金锤,一双牛眼,瞪得溜圆,就看谁敢站出来闹事了!
没人敢闹事,这让玉柱有些失望了。
原本,玉柱私下里吩咐过牛泰,除了皇子不能杀之外,其余的大臣之中,谁敢站出来闹事,就提锤敲碎他的狗头。
然而,玉柱等了很久,一直无人敢闹。
这说明啥?
清军入关,垂七十八载之后,以皇子为首的八旗子弟,已经集体腐朽了。
当然了,人在庙堂混,大家都是要讲究实力的。
玉柱虽然控制了京城附近,但是,整体实力依旧偏弱,需要时间扩军整编备战。
所以,一向务实的玉柱舍弃了所谓辅政王啊,摄政王的虚名,以腾出手来,猛烈的发展新军队伍。
站在玉柱的立场上,只要姑爸爸是垂帘的皇太后,就不需要节外生枝的唱什么聊斋了!
说白了,实力不够的时候,玉柱不可能像曹阿瞒那样,直接玩出魏王加九锡的篡位前奏。
乾清宫的勤政亲贤殿内,拉起了薄薄的纱帘。
佟佳皇后,被请出了景仁宫,正式坐到了帘子后边。
老二十二,坐在帘子前边的龙椅上,成了无法亲政的傀儡小皇帝。
(本章完)
玉柱安顿好了隆科多的丧事之后,天色已经微明。
这时,皇子们,皇族宗亲们,满洲勋贵们,以及在京四品以上的文武百官,已经陆续从东华门进了宫,齐集于乾清宫前。
一等侍卫阿齐图,在众目睽睽之下,爬上梯子,从乾清宫正殿的正大光明匾后,取下了存放遗诏的锦匣。
一身缟素的玉柱,从阿齐图的手里,双手捧过了锦匣。
老皇帝驾崩前,玉柱是现任中和殿大学士,货真价实的满洲首相。
遗诏由玉柱来念,理所当然也!
“大行皇帝遗诏,”玉柱念到这里的时候,故意停顿了一下。
以老三为首的皇子们,率先跪了。
群臣们,紧随其后,也都跪下了。
张廷玉盯着自己的双手,遗诏的内容,他一清二楚。
但是,谁问他,都是死闭着嘴巴,一声不敢吭。
跪在张廷玉前边的马齐,暗暗有些得意,他再次站到了正确的队伍之中。
“从来帝王之治天下,未尝不以敬天法祖为首务。今朕年届七旬,在位六十年,实赖天地宗社之默佑,非朕凉德之所至也。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玉柱念出这段话后,跪在前排的老五和老七,不约而同的暗暗松了口气。
很多满洲勋贵,都在暗中戳玉柱的脊梁骨,说他狼子野心,必是操莽之辈。
但是,遗诏里公然宣称,大清得国最正,这就等于是承认了清军入关的合法性。
甚好,甚好啊,老五总算是把一直悬着的心,搁到了肚子里。
老七也长松了一口气,关于玉柱的传言,他也听说了,一直半信半疑。
现在好了,玉柱毕竟是满洲的自己人嘛!
跪在人群中的张廷玉,见大家竟然都在暗中吐气,不由暗暗叹息不已,唉,八旗子弟,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啊!
监修明史的张廷玉,比谁都清楚,大明朝才是得国最正的无可争议!
所谓大清得国最正,不过是玉柱使的缓兵之计罢了。
方今天下,满洲八旗依旧势大,外头还有近百万兵,正虎视眈眈的盯着呢。
此时此刻,玉柱若是提前暴露了野心,很容易形成天下八旗和绿营共击之的局面。
遗诏很长,废话也很多,但总有图穷匕现之时。
“太祖皇帝之子礼亲王之子孙,现今俱各安全,朕身后尔等若能惕心保全,朕亦欣然安逝。”念到这里的时候,玉柱故意又停顿了一下。
所有人都知道,最关键的部分即将闪亮登场了,一齐屏住了呼吸,等着水落石出的那一刻。
“皇贵妃佟佳氏,出于满洲名门……著立为皇后。”玉柱此言一出,老三不禁倒吸了口凉气。
大行皇帝遗命所立的皇后,必然是皇太后。这就和新君所尊的皇太后,合法性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也。
大清一向主张以孝治天下,先帝钦定的皇后,即使是新君登基之后,也必须孝而顺之。
更重要的是,老皇帝死前所立的皇后,这就完全具备了垂帘听政的资格。
“皇二十二子胤祜,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舆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好家伙,谜底公开之后,所有人都楞住了。
老二十二,今年刚满十岁,显然无法亲政。
老九眨了眨眼,想闹,又没敢带头闹。
老十也很想闹,但是,他吃玉柱的大亏,实在是太多了,有点不敢闹。
因为,胤祜的生母色赫图氏,虽然一直是未受册封的庶妃。但是,其出身却是正儿八经的镶白旗满洲。
客观的说,单就家世出身而言,色赫图氏远高于德妃、良妃、宜妃等内务府包衣之家。
老二十二当皇帝,皇权依旧在满洲之手,有啥可闹的?
“著皇后垂帘听政,派皇三子诚亲王胤祉、皇五子恒亲王胤祺、皇七子淳亲王胤佑、皇九子贝子胤禟、贝子玉柱、萧永藻、马齐、张廷玉,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
真相大白之后,乾清宫的丹陛之前,竟然鸦雀无声,无人敢站出来闹事。
原本,老九已经计划好了,等着玉柱成了辅政王或是摄政王之后,再联合兄弟们以及满洲勋贵们,集体发难。
谁曾想,玉柱居然玩出了八辅臣的把戏,且排名前四的都是正儿八经的皇子。
众所周知,老九和玉柱一直都是死对头。
文华殿大学士萧永藻是老八的人,也和玉柱不对付。
马齐名为老皇帝的人,实际上是老四的人。
啥叫利益均沾,大行皇帝的遗诏便是了!
满洲皇族为主的辅臣班底,汉臣之中,仅有张廷玉一人而已。
套句现代词汇,这就是妥妥的皇族内阁嘛。
嘿嘿,再不满意,那就是自作孽,不可活了呀!
牛泰手里提着一只黄光闪闪的金锤,一双牛眼,瞪得溜圆,就看谁敢站出来闹事了!
没人敢闹事,这让玉柱有些失望了。
原本,玉柱私下里吩咐过牛泰,除了皇子不能杀之外,其余的大臣之中,谁敢站出来闹事,就提锤敲碎他的狗头。
然而,玉柱等了很久,一直无人敢闹。
这说明啥?
清军入关,垂七十八载之后,以皇子为首的八旗子弟,已经集体腐朽了。
当然了,人在庙堂混,大家都是要讲究实力的。
玉柱虽然控制了京城附近,但是,整体实力依旧偏弱,需要时间扩军整编备战。
所以,一向务实的玉柱舍弃了所谓辅政王啊,摄政王的虚名,以腾出手来,猛烈的发展新军队伍。
站在玉柱的立场上,只要姑爸爸是垂帘的皇太后,就不需要节外生枝的唱什么聊斋了!
说白了,实力不够的时候,玉柱不可能像曹阿瞒那样,直接玩出魏王加九锡的篡位前奏。
乾清宫的勤政亲贤殿内,拉起了薄薄的纱帘。
佟佳皇后,被请出了景仁宫,正式坐到了帘子后边。
老二十二,坐在帘子前边的龙椅上,成了无法亲政的傀儡小皇帝。
(本章完)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