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967 第967章 裂土称王
- 968 第968章 打秋风
- 969 第969章 十万新军
- 970 第970章 当家万事难
- 971 第971章 打的就是亲王
- 972 第972章 反间计
- 973 第973章 战鼓擂
- 974 第974章 天字第一号的阳谋
- 975 第975章 崛起之势
- 976 第976章 平等条约
- 977 第977章 南洋舰队
- 978 第978章 陆军之神
- 979 第979章 敲山震虎
- 980 第980章 老十四起兵
- 981 第981章 前怕狼,后怕虎
- 982 第982章 养寇自重
- 983 第983章 议政王
- 984 第984章 刀劈八旗
- 985 第985章 警卫标
- 986 第986章 世袭罔替
- 987 第987章 先下手为强
- 988 第988章 你敢打我?
- 989 第989章 中将军衔
- 990 第990章 血与火的碰撞
- 991 第991章 死神的收割
- 992 第992章 一战定乾坤
- 993 第993章 趁早请罪
- 994 第994章 活曹操
- 995 第995章 晋升辅政王
- 996 第996章 军机处的诞生
- 997 第997章 汉人的春天
- 998 第998章 驱虎吞狼
- 999 第999章 摊丁入亩,怕不怕?
- 1000 第1000章 稀缺资源
- 1001 第1001章 以暴治贪
- 1002 第1002章 突如其来的拥立
- 1003 第1003章 从龙之术
- 1004 第1004章 捡漏,我也会!
- 1005 第1005章 占山为王的老四
- 1006 第1006章 年羹尧的允禛兄
- 1007 第1007章 老熟人再相逢
- 1008 第1008章 又食武昌鱼
- 1009 第1009章 留辫不留头
- 1010 第1010章 文明之光
- 1011 第1011章 活擒年羹尧
- 1012 第1012章 华夏帝国
- 1013 第1013章 准部,孤来了
- 1014 第1014章 缓进急攻
- 1015 第1015章 兵临喀什噶尔
- 1016 第1016章 决战葱岭
- 1017 第1017章 黄袍加身
- 1018 第1018章 登基称帝
- 1019 第1019章 立后
- 1020 第1020章 重用田文镜
- 1021 第1121章 不得干政
- 1022 第1122章 人头滚滚
- 1023 第1123章 百年大计
- 1024 第1124章 崛起之势
- 1025 第1125章 立太子之争
- 1026 第1126章 东进
- 1027 第1127章 又见剥皮
- 1028 第1128章 他急朕不急
- 1029 第1129章 拿捏
- 1030 第1130章 吞并
- 1031 第1131章 新官道
- 1032 第1032章 大动作
- 1033 第1033章 党争再起
- 1034 第1034章 日新月异
- 1035 第1035章 储君的养成
- 1036 第1036章 萌芽
- 1037 第1037章 废除专卖
- 1038 第1038章 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977章 南洋舰队
第977章 南洋舰队
还没到晚上呢,有个别英国老就憋不住了,领着各自的女伴,白昼宣银。
爱丽丝见势不妙,赶紧带着雪薇回了她自己的房间。
和英国人的正式谈判,由爱丽丝为代表,和汉密尔顿勋爵,进行几轮友好的磋商。
由于,双方都有合作的诚意,谈判的过程,十分的顺利。
不过,由于英国人,提出独占舟山的某岛,甚至不许别国商人登岛,惹毛了玉柱。
于是,临时存放货物的地点,由舟山改为了广东省新安县的某岛。
而舟山群岛,将成为未来的华夏水师的基地母港之一。
胳膊扭不过大腿,英国人只得捏着鼻子认了。
至此,条约的文本,全部谈判完毕。
不过,目前只能由爱丽丝加盖她自己的私章,草签条约。
条约上,也说得很清楚,正式生效之日,待定。
当然了,大沽口有这么多英国商人,汉密尔顿也知道大清朝的虚实。
玉柱是实际上的清国王,但是,尚未正式登上王位。
不过,爱丽丝夫人是东方最有权势的女人,早就传遍了整个英国和伦敦。
此前,爱丽丝的私章,就是信誉的保证,从未有过违反契约的记录,汉密尔顿自然是心满意足了。
汉密尔顿此行的全部目的,除了一点小小的偏差之外,达成率高达95%以上。
完美的结局,让汉密尔顿勋爵的心情甚好。
于是,他又送了个大礼包过来,邀请爱丽丝和玉柱,一起喝下午茶。
“尊敬的爱丽丝夫人、玉中堂阁下,请允许鄙人,十分荣幸的为您二位,介绍一位尊贵的客人,”汉密尔顿指着身边一位英国的海军中将,热情洋溢的介绍说,“这位就是大不列颠联合王国的第二海务大臣兼皇家海军副参谋长的纳尔逊勋爵阁下……”
哟,皇家海军的中将啊,官不小,权也不小。
玉柱十分热情的伸出了右手,用力的和纳尔逊勋爵,紧紧的握在了一起。
“尊敬的玉中堂,考虑到南洋一带海盗盛行,时常威胁往来伦敦和大沽口的海上贸易安全,鄙人觉得,贵国有必要组建一支围剿海盗的南洋舰队……”纳尔逊中将故意强调了南洋海盗的诸多恐怖之处,惟恐玉柱不答应组建南洋舰队。
玉柱眨了眨眼,心说,这可真的是磕头遇见了枕头啊!
玉柱选择和英国结盟,主要是考虑到,英国海军一直乐意输出海军的造舰技术。
以英国人的尿性,一等风帆战列舰的造舰技术,肯定不可能出口给玉柱。
玉柱也没打算一口气吃成个胖子,哪怕是二等风帆战列舰也有三千多吨,四层甲板,一百多门火炮了。
只要不是和英国人,马上开战,装备了二等风帆战列舰的大清国,必将成为整个东亚、东南亚,甚至是大洋洲的主人。
因为,晚至1770年,英国的詹姆斯·库克船长登陆悉尼附近的植物湾,这才宣布澳大利亚大陆东部为英王所属。
嘿嘿,今年才是1721年啊!
中国的海上形势,如果控制了南洋和整个大洋洲,再顺势把倭国收入囊中,正好形成了一个海上外围的半月形闭环,唯一的海上缺口,就是太平洋的深处。
所谓几条岛链锁龙的说法,必将成为过去式。
历史上的英国,因为要先后和西班牙争霸,要和法国争霸,还要防范俄罗斯的南下印度,选择了甲午战争获胜的倭国作为盟友。
玉柱的强势崛起,以及与英国人的友好合作,让中英两国天然具备了成为盟友的坚实基础。
英国商人,常年往返与大清和大英之间,其中肯定有英国内阁的间谍。
大清水师不堪一击的现实,英国人也是心知肚明的。
正因为,大清水师的弱鸡,所以,英国主动提出,帮助玉柱建设一支南洋舰队。
不过,纳尔逊中将提出的筹建海军的条件,就不那么友好了。
造船的钱,由玉柱出。海军的军官和水手,由英国人帮着训练。最重要的是,舰队也要归英国人指挥。
玉柱的心里其实已经很乐意了,却故作难色,推说,需要皇太后的批准,此事只能从长计议。
好事肯定多磨!
又磨了几轮谈判,直到英国人同意,在大沽口组建一座海军军校,帮助修建一座造船厂,玉柱这才勉为其难的答应了。
当然了,钱由玉柱出,海军教官和造船厂的技师,由英国人派遣。
协议正式签定后,汉密尔顿勋爵和纳尔逊海军中将,满载而归。
老官僚玉柱,精通送礼的学问。
汉密尔顿勋爵,是个文化人,玉柱就送了一箱精美的宫廷瓷器给他。
纳尔逊海军中将,是个武夫,玉柱也就授意爱丽丝,给他送了五百两黄金。
英国在1717年所确定的一盎司金币(22K)的标准售价3英镑17先令10.5便士,折合纯金每盎司4英镑4先令1.5便土。
一盎司约等于28.35克。
大清的一两黄金,约等于37.3克。
这五百两黄金,也就相当于,大约三千英磅。
三千英镑是个啥概念呢?
在18世纪的伦敦,这绝对是一笔巨款了。
因为,同时代的皇家水手,年薪仅为10英镑而已,还经常被拖欠。
要知道,当时,在寸土寸金的伦敦,2000英镑就能买一座豪华别墅了。
稍晚的1762年,英王乔治三世,买下白金汉宫,总共花了两万英镑。国王也只能选择分期付款,每次只能付五千英镑,还了好几年,才算是还清了欠款。
送走了英国人后,爱丽丝洗完澡,玉柱却不见了。
唉,大洋马骑十几年了,早就是左手摸右手的感觉了啊。
玉柱回去抱着十六、七岁的小嫩妹,不香么?
早上,玉柱陪着雪薇喝餐后茶的时候,接到了邬思道的密报,京城里有异动。
嗯,哼,有异动才是正常的。没异动,那才是真的奇怪了!
玉柱转身出门,去了新兵的大营。
小轩玉被分到了第二十一新兵连,玉柱也想儿子了,特意过去看看他。
“立正!”
“稍息!”
“向右转!”
“齐步走!”
“立定。”
“跨列!”
玉柱站在队列的侧面,异常欣喜的盯着小轩玉的身影。
嗯,这孩子,晒黑了呀!
咳,整天在大日头底下,进行队列训练,不晒黑,不晒脱几层皮,那才是咄咄怪事。
训练的士官,脾气很不好,动不动就要拿棍子抽人。
实际上,在这个文盲遍地的时代,军训的时候,不可能太讲个人的权利。
简单一点,粗暴一点,反而更加的管用。
玉柱看得很清楚,小轩玉受到猪队友的牵连,也挨了两棍子。
这孩子却一声不吭,仿佛没事人一般,依旧站得笔直,和标枪戳在地上一样。
玉柱是靠着刀把子起家的,他的继承人,必须要懂得刀把子的基本原则和逻辑。
明朝中后期的皇帝们,个个长于深宫妇人或是太监之手,他们懂得什么叫作吃空饷、喝兵血?
另外,土木堡之变后,明朝居然荒唐的采取了文官领军的制度。
不管多会带兵打仗的武将,在低级文官的面前,也像个孙子似的。
晚明时期,小小的七品巡按,就敢把堂堂总兵骂得狗血喷头。
袁崇焕任兵备佥事的时候,督关外诸军,驻于宁远。总兵满桂,名义上是他副手,却必须跪见。
为啥满桂和袁崇焕不和呢,文贵武贱,搞得太出格了呀。
“张昆仑,出列!”
“张昆仑,听我口令,立正!”
玉柱听见士官叫了小轩玉的化名,立时精神一振。
只见,小轩玉在士官的指挥下,符合标准的完成了一整套动作。
玉柱眯起两眼,暗暗点头不已,这孩子确实用了心,不像八十九那个憨货,一直吊儿郎当的,让人恨得牙根痒。
也许是小轩玉的绝对服从精神打动了士官,士官索性让他做了全排战士的标兵
吕武瞧出玉柱的心情甚好,便凑趣道:“山长,您老人家后继有人了啊!”
不提后继有人,尚好。一提后继有人,玉柱立即想起了小铁锤那个嘴碎的混蛋。
介倒霉孩子,早就被人家给卖了,还懵然无知的帮着数钱,活活要把玉柱气死!
玉柱的膝下,共有十几个儿子。除了尚在吃奶的之外,超过七岁的孩子们,都在身边了。
若是玉柱将来称了帝,名义上,这十几个孩子,都有继承权。
按照玉柱的心思,自然也是希望,择贤而立。
清朝的诸帝,从雍正死后,就一代不如一代。
其中的关键是,为了防范九龙夺嫡,皇子们被剥夺了管部当差的实权。
不接地气的后果,就是咸丰那种没能力治国,却又死死的想抓权,只能重用肃六。
汉朝前期的皇帝,从高祖、吕后、文帝、景帝、武帝,一直到宣帝,个个都是厉害的皇帝。
撇开高祖和吕后不谈,文帝培养景帝,可谓是煞费了苦心,干脆给他划了几个县作为封地,放手任由他去管理。
景帝培养武帝,也是如此。
将来啊,玉柱的儿子们,肯定会被外派为知县、知州、知府,或是海外的总督。
爱丽丝见势不妙,赶紧带着雪薇回了她自己的房间。
和英国人的正式谈判,由爱丽丝为代表,和汉密尔顿勋爵,进行几轮友好的磋商。
由于,双方都有合作的诚意,谈判的过程,十分的顺利。
不过,由于英国人,提出独占舟山的某岛,甚至不许别国商人登岛,惹毛了玉柱。
于是,临时存放货物的地点,由舟山改为了广东省新安县的某岛。
而舟山群岛,将成为未来的华夏水师的基地母港之一。
胳膊扭不过大腿,英国人只得捏着鼻子认了。
至此,条约的文本,全部谈判完毕。
不过,目前只能由爱丽丝加盖她自己的私章,草签条约。
条约上,也说得很清楚,正式生效之日,待定。
当然了,大沽口有这么多英国商人,汉密尔顿也知道大清朝的虚实。
玉柱是实际上的清国王,但是,尚未正式登上王位。
不过,爱丽丝夫人是东方最有权势的女人,早就传遍了整个英国和伦敦。
此前,爱丽丝的私章,就是信誉的保证,从未有过违反契约的记录,汉密尔顿自然是心满意足了。
汉密尔顿此行的全部目的,除了一点小小的偏差之外,达成率高达95%以上。
完美的结局,让汉密尔顿勋爵的心情甚好。
于是,他又送了个大礼包过来,邀请爱丽丝和玉柱,一起喝下午茶。
“尊敬的爱丽丝夫人、玉中堂阁下,请允许鄙人,十分荣幸的为您二位,介绍一位尊贵的客人,”汉密尔顿指着身边一位英国的海军中将,热情洋溢的介绍说,“这位就是大不列颠联合王国的第二海务大臣兼皇家海军副参谋长的纳尔逊勋爵阁下……”
哟,皇家海军的中将啊,官不小,权也不小。
玉柱十分热情的伸出了右手,用力的和纳尔逊勋爵,紧紧的握在了一起。
“尊敬的玉中堂,考虑到南洋一带海盗盛行,时常威胁往来伦敦和大沽口的海上贸易安全,鄙人觉得,贵国有必要组建一支围剿海盗的南洋舰队……”纳尔逊中将故意强调了南洋海盗的诸多恐怖之处,惟恐玉柱不答应组建南洋舰队。
玉柱眨了眨眼,心说,这可真的是磕头遇见了枕头啊!
玉柱选择和英国结盟,主要是考虑到,英国海军一直乐意输出海军的造舰技术。
以英国人的尿性,一等风帆战列舰的造舰技术,肯定不可能出口给玉柱。
玉柱也没打算一口气吃成个胖子,哪怕是二等风帆战列舰也有三千多吨,四层甲板,一百多门火炮了。
只要不是和英国人,马上开战,装备了二等风帆战列舰的大清国,必将成为整个东亚、东南亚,甚至是大洋洲的主人。
因为,晚至1770年,英国的詹姆斯·库克船长登陆悉尼附近的植物湾,这才宣布澳大利亚大陆东部为英王所属。
嘿嘿,今年才是1721年啊!
中国的海上形势,如果控制了南洋和整个大洋洲,再顺势把倭国收入囊中,正好形成了一个海上外围的半月形闭环,唯一的海上缺口,就是太平洋的深处。
所谓几条岛链锁龙的说法,必将成为过去式。
历史上的英国,因为要先后和西班牙争霸,要和法国争霸,还要防范俄罗斯的南下印度,选择了甲午战争获胜的倭国作为盟友。
玉柱的强势崛起,以及与英国人的友好合作,让中英两国天然具备了成为盟友的坚实基础。
英国商人,常年往返与大清和大英之间,其中肯定有英国内阁的间谍。
大清水师不堪一击的现实,英国人也是心知肚明的。
正因为,大清水师的弱鸡,所以,英国主动提出,帮助玉柱建设一支南洋舰队。
不过,纳尔逊中将提出的筹建海军的条件,就不那么友好了。
造船的钱,由玉柱出。海军的军官和水手,由英国人帮着训练。最重要的是,舰队也要归英国人指挥。
玉柱的心里其实已经很乐意了,却故作难色,推说,需要皇太后的批准,此事只能从长计议。
好事肯定多磨!
又磨了几轮谈判,直到英国人同意,在大沽口组建一座海军军校,帮助修建一座造船厂,玉柱这才勉为其难的答应了。
当然了,钱由玉柱出,海军教官和造船厂的技师,由英国人派遣。
协议正式签定后,汉密尔顿勋爵和纳尔逊海军中将,满载而归。
老官僚玉柱,精通送礼的学问。
汉密尔顿勋爵,是个文化人,玉柱就送了一箱精美的宫廷瓷器给他。
纳尔逊海军中将,是个武夫,玉柱也就授意爱丽丝,给他送了五百两黄金。
英国在1717年所确定的一盎司金币(22K)的标准售价3英镑17先令10.5便士,折合纯金每盎司4英镑4先令1.5便土。
一盎司约等于28.35克。
大清的一两黄金,约等于37.3克。
这五百两黄金,也就相当于,大约三千英磅。
三千英镑是个啥概念呢?
在18世纪的伦敦,这绝对是一笔巨款了。
因为,同时代的皇家水手,年薪仅为10英镑而已,还经常被拖欠。
要知道,当时,在寸土寸金的伦敦,2000英镑就能买一座豪华别墅了。
稍晚的1762年,英王乔治三世,买下白金汉宫,总共花了两万英镑。国王也只能选择分期付款,每次只能付五千英镑,还了好几年,才算是还清了欠款。
送走了英国人后,爱丽丝洗完澡,玉柱却不见了。
唉,大洋马骑十几年了,早就是左手摸右手的感觉了啊。
玉柱回去抱着十六、七岁的小嫩妹,不香么?
早上,玉柱陪着雪薇喝餐后茶的时候,接到了邬思道的密报,京城里有异动。
嗯,哼,有异动才是正常的。没异动,那才是真的奇怪了!
玉柱转身出门,去了新兵的大营。
小轩玉被分到了第二十一新兵连,玉柱也想儿子了,特意过去看看他。
“立正!”
“稍息!”
“向右转!”
“齐步走!”
“立定。”
“跨列!”
玉柱站在队列的侧面,异常欣喜的盯着小轩玉的身影。
嗯,这孩子,晒黑了呀!
咳,整天在大日头底下,进行队列训练,不晒黑,不晒脱几层皮,那才是咄咄怪事。
训练的士官,脾气很不好,动不动就要拿棍子抽人。
实际上,在这个文盲遍地的时代,军训的时候,不可能太讲个人的权利。
简单一点,粗暴一点,反而更加的管用。
玉柱看得很清楚,小轩玉受到猪队友的牵连,也挨了两棍子。
这孩子却一声不吭,仿佛没事人一般,依旧站得笔直,和标枪戳在地上一样。
玉柱是靠着刀把子起家的,他的继承人,必须要懂得刀把子的基本原则和逻辑。
明朝中后期的皇帝们,个个长于深宫妇人或是太监之手,他们懂得什么叫作吃空饷、喝兵血?
另外,土木堡之变后,明朝居然荒唐的采取了文官领军的制度。
不管多会带兵打仗的武将,在低级文官的面前,也像个孙子似的。
晚明时期,小小的七品巡按,就敢把堂堂总兵骂得狗血喷头。
袁崇焕任兵备佥事的时候,督关外诸军,驻于宁远。总兵满桂,名义上是他副手,却必须跪见。
为啥满桂和袁崇焕不和呢,文贵武贱,搞得太出格了呀。
“张昆仑,出列!”
“张昆仑,听我口令,立正!”
玉柱听见士官叫了小轩玉的化名,立时精神一振。
只见,小轩玉在士官的指挥下,符合标准的完成了一整套动作。
玉柱眯起两眼,暗暗点头不已,这孩子确实用了心,不像八十九那个憨货,一直吊儿郎当的,让人恨得牙根痒。
也许是小轩玉的绝对服从精神打动了士官,士官索性让他做了全排战士的标兵
吕武瞧出玉柱的心情甚好,便凑趣道:“山长,您老人家后继有人了啊!”
不提后继有人,尚好。一提后继有人,玉柱立即想起了小铁锤那个嘴碎的混蛋。
介倒霉孩子,早就被人家给卖了,还懵然无知的帮着数钱,活活要把玉柱气死!
玉柱的膝下,共有十几个儿子。除了尚在吃奶的之外,超过七岁的孩子们,都在身边了。
若是玉柱将来称了帝,名义上,这十几个孩子,都有继承权。
按照玉柱的心思,自然也是希望,择贤而立。
清朝的诸帝,从雍正死后,就一代不如一代。
其中的关键是,为了防范九龙夺嫡,皇子们被剥夺了管部当差的实权。
不接地气的后果,就是咸丰那种没能力治国,却又死死的想抓权,只能重用肃六。
汉朝前期的皇帝,从高祖、吕后、文帝、景帝、武帝,一直到宣帝,个个都是厉害的皇帝。
撇开高祖和吕后不谈,文帝培养景帝,可谓是煞费了苦心,干脆给他划了几个县作为封地,放手任由他去管理。
景帝培养武帝,也是如此。
将来啊,玉柱的儿子们,肯定会被外派为知县、知州、知府,或是海外的总督。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