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889 第889章 真敢下毒手
- 890 第890章 血腥绞杀
- 891 第891章 下手太毒了
- 892 第892章 黑吃黑的祖宗
- 893 第893章 血偿
- 894 第894章 一条大鱼
- 895 第895章 挖根的毒计
- 896 第896章 霸气十足
- 897 第897章 晋贝子
- 898 第898章 玉柱在,就不怕靖难
- 899 第899章 天崩的开始
- 900 第900章 废太子死了
- 901 第901章 圣躬违和
- 902 第902章 扬威东华门
- 903 第903章 大耳刮子抽你
- 904 第904章 挤兑的就是你!
- 905 第905章 闯宫
- 906 第906章 世袭罔替
- 907 第907章 谁说了算?
- 908 第908章 先擒玉柱
- 909 第909章 传皇上密旨
- 910 第910章 天杀的狗贼
- 911 第911章 前世的遗憾
- 912 第912章 下手要快
- 913 第913章 龙体持续欠安
- 914 第914章 定计擒柱
- 915 第915章 大限将至
- 916 第916章 磨刀霍霍
- 917 第917章 可恨之处
- 918 第918章 养子如狼
- 919 第919章 老四的反击
- 920 第920章 被迫相残
- 921 第921章 敢效多尔衮
- 922 第922章 风声紧
- 923 第923章 玉柱,死定了
- 924 第924章 帝星陨落
- 925 第925章 夺权进行时
- 926 第926章 空白旨意
- 927 第927章 全是套路
- 928 第928章 夺宫
- 929 第929章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 930 第930章 新军才是根本
- 931 第931章 惊魂时刻
- 932 第932章 决胜千里
- 933 第933章 衡臣,拟旨
- 934 第934章 新军进京
- 935 第935章 耀兵扬威
- 936 第936章 雷劈之后
- 937 第937章 花脸奸贼
- 938 第938章 关键是丰台
- 939 第939章 一触即发
- 940 第940章 帮手来也!
- 941 第941章 好多人质
- 942 第942章 颁布遗诏
- 943 第943章 太欺负人了
- 944 第944章 差点成了慈禧
- 945 第945章 渔翁得利
- 946 第946章 曹操算个啥?
- 947 第947章 陆军第一镇
- 948 第948章 风波急
- 949 第949章 好大的胆子?
- 950 第950章 受气的小皇帝
- 951 第951章 玉柱的老巢
- 952 第952章 同款的王莽,有么?
- 953 第953章 东风吹,战鼓擂
- 954 第954章 克星
- 955 第955章 废立之祸
- 956 第956章 软饭的最高境界
- 957 第957章 千年大计
- 958 第958章 招兵买马
- 959 第959章 老九的猖狂进攻
- 960 第960章 不胜,即族灭
- 961 第961章 永除后患
- 962 第962章 森森白骨
- 963 第963章 大葱配摔面
- 964 第964章 天使投资人
- 965 第965章 下血本
- 966 第966章 心硬如铁
- 967 第967章 裂土称王
- 968 第968章 打秋风
- 969 第969章 十万新军
- 970 第970章 当家万事难
- 971 第971章 打的就是亲王
- 972 第972章 反间计
- 973 第973章 战鼓擂
- 974 第974章 天字第一号的阳谋
- 975 第975章 崛起之势
- 976 第976章 平等条约
- 977 第977章 南洋舰队
- 978 第978章 陆军之神
- 979 第979章 敲山震虎
- 980 第980章 老十四起兵
- 981 第981章 前怕狼,后怕虎
- 982 第982章 养寇自重
- 983 第983章 议政王
- 984 第984章 刀劈八旗
- 985 第985章 警卫标
- 986 第986章 世袭罔替
- 987 第987章 先下手为强
- 988 第988章 你敢打我?
- 989 第989章 中将军衔
- 990 第990章 血与火的碰撞
- 991 第991章 死神的收割
- 992 第992章 一战定乾坤
- 993 第993章 趁早请罪
- 994 第994章 活曹操
- 995 第995章 晋升辅政王
- 996 第996章 军机处的诞生
- 997 第997章 汉人的春天
- 998 第998章 驱虎吞狼
- 999 第999章 摊丁入亩,怕不怕?
- 1000 第1000章 稀缺资源
- 1001 第1001章 以暴治贪
- 1002 第1002章 突如其来的拥立
- 1003 第1003章 从龙之术
- 1004 第1004章 捡漏,我也会!
- 1005 第1005章 占山为王的老四
- 1006 第1006章 年羹尧的允禛兄
- 1007 第1007章 老熟人再相逢
- 1008 第1008章 又食武昌鱼
- 1009 第1009章 留辫不留头
- 1010 第1010章 文明之光
- 1011 第1011章 活擒年羹尧
- 1012 第1012章 华夏帝国
- 1013 第1013章 准部,孤来了
- 1014 第1014章 缓进急攻
- 1015 第1015章 兵临喀什噶尔
- 1016 第1016章 决战葱岭
- 1017 第1017章 黄袍加身
- 1018 第1018章 登基称帝
- 1019 第1019章 立后
- 1020 第1020章 重用田文镜
- 1021 第1121章 不得干政
- 1022 第1122章 人头滚滚
- 1023 第1123章 百年大计
- 1024 第1124章 崛起之势
- 1025 第1125章 立太子之争
- 1026 第1126章 东进
- 1027 第1127章 又见剥皮
- 1028 第1128章 他急朕不急
- 1029 第1129章 拿捏
- 1030 第1130章 吞并
- 1031 第1131章 新官道
- 1032 第1032章 大动作
- 1033 第1033章 党争再起
- 1034 第1034章 日新月异
- 1035 第1035章 储君的养成
- 1036 第1036章 萌芽
- 1037 第1037章 废除专卖
- 1038 第1038章 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899章 天崩的开始
第899章 天崩的开始
欣赏完了达维多娃的精彩芭蕾表演后,玉柱这才意犹未尽的起身,在刘进忠的陪同下,去了畅春园。
玉柱到的时候,吏部汉尚书张鹏翮,正在挨老皇帝的训斥。
老皇帝正在发飙,玉柱才不会傻到马上进去呢,便停在门口,等老皇帝泄了火再说。
只是,计划没有变化快,老皇帝忽然扬声问外边:“玉柱怎么还没到?”
得嘞,玉柱只得冲刘进忠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先进去禀报。
刘进忠冲玉柱哈了哈腰,也没敢吱声,便摸进了室内。
一旁伺候着的御前太监们,心里都很有数,这也就是玉柱了。
换个人,敢站在门口不进去,刘大总管有的是法子整治他。
“臣儿玉柱,恭请圣安。”
“伊立!”
玉柱站起身后,迅速扫了眼室内的众人,嗯,除了马齐、老八、老四、张鹏翮和弘皙之外,令人意外的是,兵部满尚书庆泰也在。
庆泰既在,玉柱瞬间矮了一辈,赶紧乖乖的站到了他的身后。
礼教森严的当下,天大地大,孝字最大。
老皇帝确实气得不轻,堂堂天官衙门,居然出现了骇人听闻的官员互殴事件。
岂有此理?
成何体统?
不过,见玉柱很老实的站到了庆泰的身后,老皇帝暗暗点头不已,玉柱这孩子,是他看着长大的,一如既往的孝敬长辈啊。
等看见老八的时候,老皇帝的心情,又不爽了。
逆子,暗中搞小动作,一刻也不肯消停,哼,如果不是亲儿子,早就让他和索额图一起做伴了。
老皇帝的视线掠过老四的身上,嗯,情绪又稍微好了点,这儿子虽然年纪很大了,确实肯实心办差,也比较省心。
玉柱在庆泰的身后,站得笔直,目不斜视。
忽然,玉柱察觉到,官服被人轻轻的扯了一下。他赶紧抬头去看,却见庆泰的左手,悄悄的伸出马蹄袖口,比划了个八字。
玉柱眼珠微微一转,随即明白了,吏部参加互殴的两名司官之中,那位员外郎很可能是老八的人。
原因其实很简单,自从两废太子之后,吏部文选司郎中的要职,一直由老皇帝钦定。
吏部衙门,实在是太敏感了,玉柱从来不敢插手进去。
想当初,废太子胤礽,就是利用周筌的父亲,控制了吏部文选司。
废太子和老皇帝,父慈子孝的时候,周筌的父亲,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威风八面。
等父子失和,彼此的猜疑,日甚一日之时,周筌的父亲就成了老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后快。
说白了,周筌的一大家子,就是老皇帝和废太子之间激烈斗法的牺牲品。
玉柱晚出道三年,没有赶上索额图父子数人,一起被老皇帝弄死的盛况。
实话说,康熙四十二年,老皇帝在没有明确谋反证据的情况下,简单粗暴的砍断了废太子胤礽最粗的羽翼,其实是神经过敏的一招臭棋。
老皇帝打压过狠,导致废太子奋起反抗,从而正式拉开了九龙夺嫡的序幕。
“张鹏翮,你把事情完整的再说一遍。”
玉柱到的最晚,老皇帝怕他不知道内情,索性拿张鹏翮出气。
张鹏翮战战兢兢的把事情,完整的又说了一遍,既不添油,也不加醋,纯粹是平铺直叙。
玉柱早就知道内幕了,却故意装作头一次听说一般,脱口而出:“简直是岂有此理,荒唐之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庆泰听了这话,不由暗暗点头不已,他万没有料到,柱儿和老皇帝,竟然默契至此?
老皇帝召集了这么多王公大臣出场,就是想借机剪除老八埋在吏部里的钉子。
结果,玉柱一张嘴,就替老皇帝把梯子搭好了。
君臣二人,默契至斯,夫复何言?
老八费尽心机的埋下了钉子,玉柱一张嘴就想拔了,他焉能不急眼?
“汗阿玛,臣儿……”老八刚想出面缓颊,就被老四插话打断了,“吏治败坏至此,不出重典,吏部衙门将来何以表率天下?”
玉柱低下头,微微翘起了嘴唇,他就知道,老四会主动站出来,帮着拔了老八的暗桩。
这可是,六月的帐,还得贼快啊!
老四清理国库欠款的手段,太过于狠辣,整得大家不得安宁。
惯于笼络人心的老八,便联合满洲勋贵们,一起攻倒了老四在户部里最得力的一位郎中。
嘿嘿,老四逮住了机会,怎么可能不反击呢?
“庆泰,你怎么看?”
老皇帝叫庆泰来,原本是想商量西北的军务。既然,庆泰和玉柱父子两个皆在场,老皇帝难免要看看庆泰是个啥立场了。
庆泰这人,才具一般,确实没啥大本事。
不过,混了这么多年的官场,趋吉避凶的道理,他还是颇有些研究的。
“回皇上,既然玉柱已经表了态,奴才就必须要避嫌,莫敢妄议此事。”庆泰说的合情合理,令人无可挑剔。
“是朕主动问的你,汝勿须多虑,但讲无妨。”老皇帝肯定不可能轻易的放过庆泰。
庆泰装作深思的样子,硬是拖了小半刻钟,这才慢腾腾的说:“回皇上,奴才以为,杀之不足惜,赦之亦显圣君之明。”
玉柱暗觉好笑,阿玛庆泰,果然深得官场混日子的精髓,可攻可守,谁都不得罪。
实际上,庆泰很早就是老五的门下了,他显然从老五的身上,学到了和光同尘的要义。
老五早早的失去了竞争帝位的机会,索性保持中立的立场,谁也不亲近,谁都不得罪,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弘皙,你怎么看?”
自从玉柱带兵班师回京之后,老皇帝处理军国大事的时候,弘皙就一直在旁边帮着磨墨。
当然了,傻子都知道,所谓磨墨是假,培养弘皙处置政务的才能,方为老皇帝的真实意图。
就在这时,有太监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结结巴巴的禀报了一个令人异常震惊的消息。
“禀万岁爷……咸安宫庶人,病重不起!”
PS:2更送上。不吹牛,俺最擅长的,也是这本书最精彩的部分,正式粉墨登场了。还是那句话,帮我冲进了前200名,一定四更,绝不失言。
(本章完)
玉柱到的时候,吏部汉尚书张鹏翮,正在挨老皇帝的训斥。
老皇帝正在发飙,玉柱才不会傻到马上进去呢,便停在门口,等老皇帝泄了火再说。
只是,计划没有变化快,老皇帝忽然扬声问外边:“玉柱怎么还没到?”
得嘞,玉柱只得冲刘进忠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先进去禀报。
刘进忠冲玉柱哈了哈腰,也没敢吱声,便摸进了室内。
一旁伺候着的御前太监们,心里都很有数,这也就是玉柱了。
换个人,敢站在门口不进去,刘大总管有的是法子整治他。
“臣儿玉柱,恭请圣安。”
“伊立!”
玉柱站起身后,迅速扫了眼室内的众人,嗯,除了马齐、老八、老四、张鹏翮和弘皙之外,令人意外的是,兵部满尚书庆泰也在。
庆泰既在,玉柱瞬间矮了一辈,赶紧乖乖的站到了他的身后。
礼教森严的当下,天大地大,孝字最大。
老皇帝确实气得不轻,堂堂天官衙门,居然出现了骇人听闻的官员互殴事件。
岂有此理?
成何体统?
不过,见玉柱很老实的站到了庆泰的身后,老皇帝暗暗点头不已,玉柱这孩子,是他看着长大的,一如既往的孝敬长辈啊。
等看见老八的时候,老皇帝的心情,又不爽了。
逆子,暗中搞小动作,一刻也不肯消停,哼,如果不是亲儿子,早就让他和索额图一起做伴了。
老皇帝的视线掠过老四的身上,嗯,情绪又稍微好了点,这儿子虽然年纪很大了,确实肯实心办差,也比较省心。
玉柱在庆泰的身后,站得笔直,目不斜视。
忽然,玉柱察觉到,官服被人轻轻的扯了一下。他赶紧抬头去看,却见庆泰的左手,悄悄的伸出马蹄袖口,比划了个八字。
玉柱眼珠微微一转,随即明白了,吏部参加互殴的两名司官之中,那位员外郎很可能是老八的人。
原因其实很简单,自从两废太子之后,吏部文选司郎中的要职,一直由老皇帝钦定。
吏部衙门,实在是太敏感了,玉柱从来不敢插手进去。
想当初,废太子胤礽,就是利用周筌的父亲,控制了吏部文选司。
废太子和老皇帝,父慈子孝的时候,周筌的父亲,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威风八面。
等父子失和,彼此的猜疑,日甚一日之时,周筌的父亲就成了老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后快。
说白了,周筌的一大家子,就是老皇帝和废太子之间激烈斗法的牺牲品。
玉柱晚出道三年,没有赶上索额图父子数人,一起被老皇帝弄死的盛况。
实话说,康熙四十二年,老皇帝在没有明确谋反证据的情况下,简单粗暴的砍断了废太子胤礽最粗的羽翼,其实是神经过敏的一招臭棋。
老皇帝打压过狠,导致废太子奋起反抗,从而正式拉开了九龙夺嫡的序幕。
“张鹏翮,你把事情完整的再说一遍。”
玉柱到的最晚,老皇帝怕他不知道内情,索性拿张鹏翮出气。
张鹏翮战战兢兢的把事情,完整的又说了一遍,既不添油,也不加醋,纯粹是平铺直叙。
玉柱早就知道内幕了,却故意装作头一次听说一般,脱口而出:“简直是岂有此理,荒唐之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庆泰听了这话,不由暗暗点头不已,他万没有料到,柱儿和老皇帝,竟然默契至此?
老皇帝召集了这么多王公大臣出场,就是想借机剪除老八埋在吏部里的钉子。
结果,玉柱一张嘴,就替老皇帝把梯子搭好了。
君臣二人,默契至斯,夫复何言?
老八费尽心机的埋下了钉子,玉柱一张嘴就想拔了,他焉能不急眼?
“汗阿玛,臣儿……”老八刚想出面缓颊,就被老四插话打断了,“吏治败坏至此,不出重典,吏部衙门将来何以表率天下?”
玉柱低下头,微微翘起了嘴唇,他就知道,老四会主动站出来,帮着拔了老八的暗桩。
这可是,六月的帐,还得贼快啊!
老四清理国库欠款的手段,太过于狠辣,整得大家不得安宁。
惯于笼络人心的老八,便联合满洲勋贵们,一起攻倒了老四在户部里最得力的一位郎中。
嘿嘿,老四逮住了机会,怎么可能不反击呢?
“庆泰,你怎么看?”
老皇帝叫庆泰来,原本是想商量西北的军务。既然,庆泰和玉柱父子两个皆在场,老皇帝难免要看看庆泰是个啥立场了。
庆泰这人,才具一般,确实没啥大本事。
不过,混了这么多年的官场,趋吉避凶的道理,他还是颇有些研究的。
“回皇上,既然玉柱已经表了态,奴才就必须要避嫌,莫敢妄议此事。”庆泰说的合情合理,令人无可挑剔。
“是朕主动问的你,汝勿须多虑,但讲无妨。”老皇帝肯定不可能轻易的放过庆泰。
庆泰装作深思的样子,硬是拖了小半刻钟,这才慢腾腾的说:“回皇上,奴才以为,杀之不足惜,赦之亦显圣君之明。”
玉柱暗觉好笑,阿玛庆泰,果然深得官场混日子的精髓,可攻可守,谁都不得罪。
实际上,庆泰很早就是老五的门下了,他显然从老五的身上,学到了和光同尘的要义。
老五早早的失去了竞争帝位的机会,索性保持中立的立场,谁也不亲近,谁都不得罪,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弘皙,你怎么看?”
自从玉柱带兵班师回京之后,老皇帝处理军国大事的时候,弘皙就一直在旁边帮着磨墨。
当然了,傻子都知道,所谓磨墨是假,培养弘皙处置政务的才能,方为老皇帝的真实意图。
就在这时,有太监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结结巴巴的禀报了一个令人异常震惊的消息。
“禀万岁爷……咸安宫庶人,病重不起!”
PS:2更送上。不吹牛,俺最擅长的,也是这本书最精彩的部分,正式粉墨登场了。还是那句话,帮我冲进了前200名,一定四更,绝不失言。
(本章完)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