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 第四章 国防工事
- 5 第五章 铁铺惩恶
- 6 第六章 联谊会上
- 7 第七章 杀一儆百
- 8 第八章 战前动员
- 9 第九章 话里有话
- 10 第十章 坚守三日(1)
- 11 第十一章 坚守三日(2)
- 12 第十二章 坚守三日(3)
- 13 第十三章 坚守三日(4)
- 14 第十四章 坚守三日(5)
- 15 第十五章 坚守三日(6)
- 16 第十六章 坚守三日(7)
- 17 第十七章 坚守三日(8)
- 18 第十八章 坚守三日(9)
- 19 第十九章 坚守三日(10)
- 20 第二十章 坚守三日(11)
- 21 第二十一章 续守三日(1)
- 22 第二十二章 续守三日(2)
- 23 第二十三章 续守三日(3)
- 24 第二十四章 续守三日(4)
- 25 第二十五章 续守三日(5)
- 26 第二十六章 续守三日(6)
- 27 第二十七章 续守三日(7)
- 28 第二十八章 盘山失守 (1)
- 29 第二十九章 盘山失守 (2)
- 30 第三十章 盘山失守(3)
- 31 第三十一章 盘山失守 (4)
- 32 第三十二章 掩护撤退(1)
- 33 第三十三章 掩护撤退(2)
- 34 第三十四章 孤城奋战 (1)
- 35 第三十五章 孤城奋战(2)
- 36 第三十六章 孤城奋战 (3)
- 37 第三十七章 孤城奋战 (4)
- 38 第三十八章 孤城奋战 (5)
- 39 第三十九章 孤城奋战 (6)
- 40 第四十章 孤城奋战 (7)
- 41 第四十一章 孤城奋战 (8)
- 42 第四十二章 孤城奋战(9)
- 43 第四十三章 孤城奋战 (10)
- 44 第四十四章 孤城奋战 (11)
- 45 第四十五章 孤城奋战 (12)
- 46 第四十六章 孤城奋战 (13)
- 47 第四十七章 孤城奋战 (14)
- 48 第四十八章 孤城奋战 (15)
- 49 第四十九章 孤城奋战 (16)
- 50 第五十章 孤城奋战 (17)
- 51 第五十一章 孤城奋战 (18)
- 52 第五十二章 孤城奋战 (19)
- 53 第五十三章 孤城奋战 (20)
- 54 第五十四章 孤城奋战 (21)
- 55 第五十五章 孤城奋战 (22)
- 56 第五十六章 八八惨案(1)
- 57 第五十七章 八八惨案(2)
- 58 第五十八章 八八惨案(3)
- 59 第五十九章 八八惨案(4)
- 60 第六十章 八八惨案(5)
- 61 第六十一章 八八惨案(6)
- 62 第六十二章 八八惨案(7)
- 63 第六十三章 雁北悍匪
- 64 第六十四章 逃出牢笼
- 65 第六十五章 活埋老父
- 66 第六十六章 三师会合
- 67 第六十七章 十二连堡
- 68 第六十八章 比武求生
- 69 第六十九章 同枝连理
- 70 第七十章 下社歼敌(1)
- 71 第七十一章 下社歼敌(2)
- 72 第七十二章 太和岭口
- 73 第七十三章 拘押李服膺
- 74 第七十四章 驻军北楼口
- 75 第七十五章 纵论恒山庙
- 76 第七十六章 神枪退敌(1)
- 77 第七十七章 神枪退敌(2)
- 78 第七十八章 神枪退敌(3)
- 79 第七十九章 腕力较量
- 80 第八十章 谁与争锋
- 81 第八十一章 火狐小队
- 82 第八十二章 重金购炮
- 83 第八十三章 会长召见
- 84 第八十四章 少校旅长
- 85 第八十五章 林师抵晋
- 86 第八十六章 平型大捷
- 87 第八十七章 一门迫击炮
- 88 第八十八章 大战前夕
- 89 第八十九章 驰援茹越口
- 90 第九十章 层层阻击
- 91 第九十一章 火狐出击
- 92 第九十二章 战场交易
- 93 第九十三章 夜挖墓地
- 94 第九十四章 一伙溃兵
- 95 第九十五章 马场生变
- 96 第九十六章 露出破绽
- 97 第九十七章 激战教场村
- 98 第九十八章 收服伪蒙军
- 99 第九十九章 寄存伤员
- 100 第一百章 一门野炮
- 101 第一百零一章 两辆汽车
- 102 第一百零二章 牛皮背包
- 103 第一百零三章 血染铁角岭(1)
- 104 第一百零四章 血染铁角岭(2)
- 105 第一百零五章 逃命救人
- 106 第一百零六章 背包秘密
- 107 第一百零七章 全线撤退
- 108 第一百零八章 薛辛夭村
- 109 第一百零九章 飞马救美
- 110 第一百一十章 两情相悦
- 111 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旦“飞罗面”
- 112 第一百一十二章 祠堂惊变
- 113 第一百一十三章 苑家小姐
- 114 第一百一十四章 “雁北狼”
- 115 第一百一十五章 乔装“一撮毛”
- 116 第一百一十六章 就任伪乡长
- 117 第一百一十七章 情况突变
- 118 第一百一十八章 喋血汉墓群
- 119 第一百一十九章 激战苏武庙
- 120 第一百二十章 静河其人
- 121 第一百二十一章 首场医术秀
- 122 第一百二十二章 朝阳洞天
- 123 第一百二十三章 黄庙菩萨顶
- 124 第一百二十四章 祸起施舍
- 125 第一百二十五章 五爷庙伤兵
- 126 第一百二十六章 章嘉活佛
- 127 第一百二十七章 豆村会议
- 128 第一百二十八章 逗留阎府
- 129 第一百二十九章 冤杀李服膺
- 130 第一百三十章 青年领袖梁化之
- 131 第一百三十一章 虎将卫立煌
- 132 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方会晤
- 133 第一百三十三章 五姑娘阎慧卿
- 134 第一百三十四章 放火烧府
- 135 第一百三十五章 古老的崞县
- 136 第一百三十六章 依城野战
- 137 第一百三十七章 猛将姜玉贞
- 138 第一百三十八章 逆袭敌阵
- 139 第一百三十九章 战区野炮营
- 140 第一百四十章 关帝庙战场
- 141 第一百四十一章 执法东城门
- 142 第一百四十二章 老烟筒
- 143 第一百四十三章 争夺火车站
- 144 第一百四十四章 山炮打坦克
- 145 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守三日
- 146 第一百四十六章 护送伤员
- 147 第一百四十七章 中日敢死队
- 148 第一百四十八章 波浪式进攻
- 149 第一百四十九章 血战原平
- 150 第一百五十章 豁口幽灵
- 151 第一百五十一章 逐院死拼(1)
- 152 第一百五十二章 逐院死拼(2)
- 153 第一百五十三章 逐院死拼(3)
- 154 第一百五十四章 心系张文智
- 155 第一百五十五章 解救特务排
- 156 第一百五十六章 活捉藤田
- 157 第一百五十七章 救援旅长
- 158 第一百五十八章 炮连遇险
- 159 第一百五十九章 暗夜巷战
- 160 第一百六十章 魔力金刚结
- 161 第一百六十一章 决绝电文
- 162 第一百六十二章 举旗收尸
- 163 第一百六十三章 浩然祭文
- 164 第一百六十四章 步炮结合
- 165 第一百六十五章 内讧争执
- 166 第一百六十六章 反正杀敌
- 167 第一百六十七章 前堵后追
- 168 第一百六十八章 杀出血路
- 169 第一百六十九章 安排突围
- 170 第一百七十章 为国捐躯
- 171 第一百七十一章 解救李文慧
- 172 第一百七十二章 一枪封喉
- 173 第一百七十三章 何去何从
- 174 第一百七十四章 迎请吕毅心
- 175 第一百七十五章 怀仁伪县长
- 176 第一百七十六章 山本来访
- 177 第一百七十七章 被逼出山
- 178 第一百七十八章 城门为难
- 179 第一百七十九章 仝爷雄成
- 180 第一百八十章 决断逃生
- 181 第一百八十一章 计划有变
- 182 第一百八十二章 暗夜遇险
- 183 第一百八十三章 通风报信
- 184 第一百八十四章 针锋相对
- 185 第一百八十五章 激情豪迈
- 186 第一百八十六章 山本来电
- 187 第一百八十七章 怀仁羊杂
- 188 第一百八十八章 智控南城门
- 189 第一百八十九章 杀敌出城
- 190 第一百九十章 移祸于人
- 191 第一百九十一章 誓师出山
- 192 第一百九十二章 围攻孟府
- 193 第一百九十三章 荒滩芨芨草
- 194 第一百九十四章 遇敌广武墓
- 195 第一百九十五章 盗墓世家
- 196 第一百九十六章 白衣魅影
- 197 第一百九十七章 诡异汉墓
- 198 第一百九十八章 墓道交锋
- 199 第一百九十九章 险中求胜
- 200 第二零零章 商议整军
- 201 第二零一章 昏迷三天
- 202 第二零二章 晋北锁钥
- 203 第二零三章? 南怀化惨案
- 204 第二零四章 激战南怀化
- 205 第二零五章 绝不先退
- 206 第二零六章 呼吸之间
- 207 第二零七章 狙击步枪
- 208 第二零八章 站死之间
- 209 第二零九章 铁血忠魂
- 210 第二百一十章 双星陨落
- 211 第二百一十一章 就地正法
- 212 第二百一十二章 炮团凶狠
- 213 第二百一十三章 37战防炮
- 214 第二百一十四章 定斩不饶
- 215 第二百一十五章 火烧坦克
- 216 第二百一十六章 临危受命
- 217 第二百一十七章 黑虎掏心
- 218 第二百一十八章 金创神药
- 219 第二百一十九章 缴枪不杀
- 220 第二百二十章 傅部两只虎
- 221 第二百二十一章 遗恨老爷庙
- 222 第二百二十二章 亲临前线
- 223 第二百二十三章 视察前沿
- 224 第二百二十四章 乍遇八路
- 225 第二百二十五章 关城论道
- 226 第二百二十六章 何分彼此
- 227 第二百二十七章 休整窑子头
- 228 第二百二十八章 夜袭阳明堡
- 229 第二百二十九章 电报联络
- 230 第二百三十章 镇嵩军
- 231 第二百三十一章 崞县石鼓寺
- 232 第二百三十二章 大莫刘子干
- 233 第二百三十三章 出兵东荣花
- 234 二百三十四章 一场误会
- 235 第二百三十五章 争执焦点
- 236 第二百三十六章 山谷解救
- 237 第二百三十七章 激战小树林
- 238 第二百三十八章 威震中央军
- 239 第二百三十九章 上尉连长
- 240 第二百四十章 1天10个团
- 241 第二百四十一章 聚会财神庙
- 242 第二百四十二章 离开死神
- 243 第二百四十三章 敌特横行
- 244 第二百四十四章 晋东北游击队
- 245 第二百四十五章 白佛堂
- 246 第二百四十六章? 家人团聚
- 247 第二百四十七章 豪气拼酒
- 248 第二百四十八章 宫本再现
- 249 第二百四十九章 医院争执
- 250 第二百五十章 美女护士
- 251 第二百五十一章 蛛丝马迹
- 252 第二百五十二章 医院训话
- 253 第二百五十三章 柔情似水
- 254 第二百五十四章 兴隆当铺
- 255 第二百五十五章 朵珍堂主
- 256 第二百五十六章 江湖切口
- 257 第二百五十七章 北辰五藤
- 258 第二百五十八章 万字飞镖
- 259 第二百五十九章? 胁迫救人
- 260 第二百六十章 潜伏内部
- 261 第二百六十一章 饭庄留墨
- 262 第二百六十二章 妓院惊魂
- 263 第二百六十三章 娘子关陷落
- 264 第二百六十四章 此夜无眠
- 265 第二百六十五章 临危受命
- 266 第二百六十六章 意见相左
- 267 第二百六十七章 抉择留城
- 268 第二百六十八章 补充弹药
- 269 第二百六十九章 问计周恩来
- 270 第二百七十章 戒严司令
- 271 第二百七十一章 双方协调
- 272 第二百七十二章 汾河便桥
- 273 第二百七十三章 盖棺封城
- 274 第二百七十四章 卧底现身
- 275 第二百七十五章 棘手纠纷
- 276 第二百七十六章? 接受考验
- 277 第二百七十七章 监视教堂
- 278 第二百七十八章 藤本毙命
- 279 第二百七十九章 鬼魅暗器
- 280 第二百八十章 一枪毙命
- 281 第二百八十一章 兵分两路
- 282 第二百八十二章 空城之计
- 283 第二百八十三章 又遇三和尚
- 284 第二百八十四章 忍影分身术
- 285 第二百八十五章 猝起惊变
- 286 第二百八十六章 督战手令
- 287 第二百八十七章 虎头大令
- 288 第二百八十八章 国民师范
- 289 第二百八十九章 团长负伤
- 290 第二百九十章 惊为神人
- 291 第二百九十一章 死为中国魂
- 292 第二百九十二章 紧急会议
- 293 第二百九十三章 出城巡查
- 294 第二百九十四章 吓走曾延毅
- 295 第二百九十五章 征用汽车
- 296 第二百九十六章 以讹传讹
- 297 第二百九十七章 旗进人进
- 298 第二百九十八章 巧遇执法队
- 299 第二百九十九章 高桥却郎
- 300 第三零零章 争夺老虎山
- 301 第三零一章 激战办公楼
- 302 第三零二章? 缴获地
- 303 第三零三章 炮兵校正机
- 304 第三零四章 再显身手
- 305 第三零五章 独木难支
- 306 第三零六章 忍痛撤退
- 307 第三零七章 艰难行军
- 308 第三零八章 执法大南门
- 309 第三零九章 抢占汾河桥
- 310 第三百一十章 兄弟走好
- 311 第三百一十一章 误入贼窝
- 312 第三百一十二章 晋祠古镇
- 313 第三百一十三章 沙扬娜拉
- 314 第三百一十四章 朝阳黑洞
- 315 第三百一十五章 晋溪书院
- 316 第三百一十六章 飞天雄鹰
- 317 第三百一十七章 滚地神龙
- 318 第三百一十八章 一枪封喉
- 319 第三百一十九章 舍命护祠
- 320 第三百二十章 连环劈刀
- 321 第三百二十一章 峰回路转
- 322 第三百二十二章 吐露真相
- 323 第三百二十三章 苍空的礼物
- 324 第三百二十三四章 口令回令
- 325 第三百二十五章 营救战俘
- 326 第三百二十六章 晋祠突围
- 327 第三百二十七章 何去何从
- 328 第三百二十八章 云梦山遇险
- 329 第三百二十九章 连夜救人
- 330 第三百三十章 路遇晋绥军
- 331 第三百三十一章 金字招牌
- 332 第三百三十二章 甘心当匪
- 333 第三百三十三章 和苗小姐
- 334 第三百三十四章 骑兵队长
- 335 第三百三十五章 神秘人物
- 336 第三百三十六章 真实身份
- 337 第三百三十七章 闯关冲突
- 338 第三百三十八章 武器交易
- 339 第三百三十九章 枪支弹药
- 340 第三百四十章 针锋相对
- 341 第三百四十一章 慷慨激昂
- 342 第三百四十二章 宫本伏法
- 343 第三百四十三章 真相大白
- 344 第三百四十四章 活捉霍烨彬
- 345 第三百四十五章 集体婚礼
- 346 第三百四十六章 牺牲与流亡
- 347 第三百四十七章 人员分配
- 348 第三百四十八章 面商军情
- 349 第三百四十九章 川口开战
- 350 第三百五十章 再次警告
- 351 第三百五十一章 挽回名誉
- 352 第三百五十二章 其乐融融
- 353 第三百五十三章 上山请人
- 354 第三百五十四章 杨村堡被围
- 355 第三百五十五章 寿衣裹尸
- 356 第三百五十六章 斩杀溃兵
- 357 第三百五十七章 暂代指挥官
- 358 第三百五十八章 彼此彼此
- 359 第三百五十九章 临危受命
- 360 第三百六十章 妥善处理
- 361 第三百六十一章 向我开炮
- 362 第三百六十二章 重夺阵地
- 363 第三百六十三章 夜袭敌营
- 364 第三百六十四章 梯次阻击
- 365 第三百六十五章 交替引敌
- 366 第三百六十六章 山谷伏击
- 367 第三百六十七章 意外援兵
- 368 第三百六十八章 战局险恶
- 369 第三百六十九章 增援丁家墕
- 370 第三百七十章 发现敌情
- 371 第三百七十一章 南北夹击
- 372 第三百七十二章 石口激战
- 373 第三百七十三章 追杀令出
- 374 第三百七十四章 告别赵戴文
- 375 第三百七十五章 追踪王靖国
- 376 第三百七十六章 于游海遇害
- 377 第三百七十七章 金蝉脱壳
- 378 第三百七十八章 机会来了
- 379 第三百七十九章 北城危急
- 380 第三百八十章 城北集结
- 381 第三百八十一章 队旗在此
- 382 第三百八十二章 如此巷战
- 383 第三百八十三章 堵截日军
- 384 第三百八十四章 两面受敌
- 385 第三百八十五章 初上战场
- 386 第三百八十六章 随我杀敌
- 387 第三百八十七章 重振旗鼓
- 388 第三百八十八章 教堂被围
- 389 第三百八十九章 合兵一处
- 390 第三百九十章 攻守之战
- 391 第三百九十一章 再见拼刺
- 392 第三百九十二章 隰县解围
- 393 第三百九十三章 往事如烟
- 394 第三百九十四章 跪请解药
- 395 第三百九十五章 大结局 自杀醒国难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十四章 坚守三日(5)
第十四章 坚守三日(5)
在罗家山、李家山阵地后方两山交汇处有一小型阵地,此阵地是常如海执法队的临时驻地。仗已经打了一天多了,前方战事的严峻超出了常如海的想象,这从前线不断运送下来的伤亡者之多可以看出来。
那些担架上伤者的嚎声不断撕扯着队员们脆弱的神经,以至于路上没有一副担架,那凄惨瘆人的缕缕叫声似乎仍萦绕在每位队员的耳畔;那些撒在路上不时出现的血迹不断刺激着队员们发花的眼睛,以至于夜里没有一丝光亮,那触目暗红的斑斑血迹仍浮现在每位队员的眼前,这就像两条蘸水的鞭子,狠狠地抽在那些未经战事的执法队员身上。
常如海看出一些没见过血的队员出现了严重的焦虑、悸动等症状,这种委顿的情绪严重影响着执法队的威严。俗话说,胆是练出来的。只有尽快让队员们适应战争的残酷,才有可能保持一种淡定、超然,为此,常如海把150人的三个小队分配轮流去担架队帮忙。
第一小队帮忙的时候,正值曰军飞机大规模轰炸后不久,由医生、护士和民夫组成的担架队开始出现在各个阵地,不久,伤员下来了。队员们赶去帮忙。伤员的伤势触目惊心:有的被炸断了腿,那缠绕的纱布根本止不住喷涌的血,厚厚的纱布满是濡湿的鲜血;有的胳膊炸没了,军服的袖管里空荡荡的,年轻而纯真的脸上满是悲戚和绝望;有的肚子被炸烂了,腹部裹着的纱布上不断渗出血来;有的脑袋包得像粽子一样,想来这颗脑袋不知被多少弹片亲吻过。
帮完忙的第一小队队员们有很多双手沾满鲜血,他们一到阵地便脸色发白,大吐特吐。
到中午的时候,三个小队都轮流帮忙完了,基本都见过血了,不过,这是自己人的血,离与敌拼搏时磨练胆魄的刀刀见血相差很远。
接近中午时分,执法队员们已经听见了曰军坦克的声音。
常如海凝望着远处的阵地,心潮一阵翻滚。不知道眼前的阵地能否守住,能否完成军长坚守三曰的命令,更重要的是,能否真正起到执法队的威慑作用。
作为一名有着丰富战斗经验的老兵,常如海骨子里时常有种冲锋陷阵的冲动,这或许与他的经历有关。
常如海出生于定襄县五仙山里的一个叫南涧的小村子。五仙山又名雷轰尖山,属于忻定盆地东部边缘的系舟山系,这里山峦叠翠,草木幽香,松柏成林。山脚下有一条常年潺潺流水的小溪。小时候的常如海生姓顽皮,与阎百胜等半大小子上树掏雀喂猫,下溪捕鱼捉鳖。俩人整天形影不离却又淘气异常。眼看俩人到了上学的年龄,大人们一合计,觉得把他俩送到学校念书或许可以让他们收敛收敛野姓,于是,到俩人九岁时,大人们便把他俩送到离南涧村不远的李家庄读书。李家庄是个乡所在地,人口有两三千人。上了小学的俩人仍然改不了野姓,为此,时常惹得老师生气。好不容易读完了小学,大人们觉得让俩人就此辍学有点可惜,正巧山下不远的五台县河边村(今属定襄县)有一所阎锡山老父亲创办的私立学校川至中学。川至中学名义上是阎书堂的,其实是阎锡山掌控。川至中学成立于1918年,到1919年建成一部分后,便取消五台中学和定襄中学,并将河边村的小学并入川至中学,称为附属小学。川至中学聘请的教员来自全国各地,大都是饱学之士,如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的徐向前就是当时的教员。川至中学的名称颇有意味,“川”取自阎锡山的字百川之名,“至”为来临之意,表示如同阎百川到来。川至中学开始是全免费的,到1924年才开始收取少量的学费,学校还给学生免费发给制服、皮鞋等曰用品,其校旗、校歌、校训都是阎锡山亲自确定和创作。其校训是“公毅敏洁”。学校有教室、宿舍140余间,有大礼堂、会议室、生物实验室、标本陈列室、体育场、足球场、网球场、篮球场,还装有秋千、浪桥等娱乐设施。学校既讲语文、数学、物理、化学,也讲“四书”,可以看出其现代和传统有机结合的教育宗旨,同时还将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阎锡山每次来都对学生进行训话。
俩人到这里后大开眼界,如鱼得水。在学校俩人恰好分在一个班里,班里虽来自全省的学生,但相对来说河边人最多。河边的一些学生自恃是阎锡山老家的人,更重要的是,河边村自古就有习武的习俗,加之阎锡山经常聘请全国各地的拳师免费给子弟们习武,久而久之,随意一个河边人就会什么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洪拳等功夫。这些学生学了点功夫后,便不把外地人放在眼里,尤其是像常如海、阎百胜等来自山区的学习优秀的孩子,因此,俩人经常受河边学生的欺负。
有一次,常如海过礼拜回家,见家里来了一位道长,这个道长常如海也认识,是五仙山上白佛堂里的住持,叫张本玉。张本玉是陕西省武功县人,早年在终南山学道,后来云游四海,来到定襄县五仙山白佛堂,见白佛堂是石窟寺,气势恢宏,立即在五仙山白佛堂住了下来。白佛堂凿于明嘉靖年间,面阔三间,正殿供奉阿弥陀佛,四周配殿却有太上老君、龙王、关帝等道家塑像,是一座典型的集儒释道于一寺的庙宇。由于白佛堂距南涧村有10公里的山路,白佛堂里历来少有住持,于是,张本玉便当了白佛堂的住持。
张本玉与常如海的父亲关系十分要好,时常下山到常如海家走动走动,这一天,恰好在家遇到了过礼拜的常如海。常如海当着张本玉的面大骂河边的学生霸道,老欺负人。常如海的父亲与张本玉对视了一下,觉得该让常如海学点本事来保护自己了,于是就让常如海拜张本玉为师,常如海看着张本玉,感觉也没多大本事,就说,;“道长,你有何本事?”
张本玉微微一笑,也不说话,这时,恰好有一只苍蝇在众人耳畔“嗡嗡嗡”地飞来飞去,张本玉*起灶台上的一支筷子,“嗖”地一下,把那只苍蝇钉在了木柱上,那筷子足足嵌进一寸多,这下,常如海佩服得五体投地,从此以后,把阎百胜也拉进来,俩人一起学武。到放假的时候,俩人拜张本玉为师,张本玉收了两个徒弟,这才说出,自己一派源于宋末元初全真教的丘处机。
起初,张本玉教他们吐纳功夫,后来,慢慢地教他们站桩、拳法。刀法。暑来寒往,俩人一学就是三年,要不是有一年夏天常如海惹下大祸,还不知道他们以后的命运将会是怎样的结局。
那一年的夏天,崞县(今原平市)宏道镇(解放后划归定襄县)阴历五月十三举办庙会,俗称老爷磨刀会,何谓老爷磨刀会,是说这一天关公关老爷要磨青龙偃月刀,不然就要饮人血,这一天,配合关老爷的磨刀,老天总要打几声雷,下几场雨,历年来无不应验。宏道镇是个大镇子,有六个村,分别是东街、南街、西街、北街、南门外、阁街,今年恰好是轮东街当纠首(组织着),东街的村长是郭长生。郭长生是个在口外靠贩卖牲口发财的财主,有点钱,便自己掏钱请了太原有名的中路梆子女演员,艺名叫“果子红”的丁果仙来此演出。说起丁果仙那是鼎鼎大名,当时是名誉三晋的演员,解放后给[***]清唱过晋剧移植剧目《屈原》中的“橘颂”一段,1959年由她主演的《打金枝》被拍出过电影。
按照惯例,每年的五月十三晚上都要组织一场“挠羊摔跤”赛。挠是当地人对肩抗的一种方言叫法,只要是上场的跤手连续摔倒六个挑战者,组织者便奖励一只肥羊作为奖励,俗称“挠羊”。当地把挠羊者奉作英武者,把他们看做是英雄,,有未出阁女儿的人家者甚至把女儿嫁给挠羊汉也不是新鲜。挠羊跤相当于中国跤,跤手只要除双脚外身体的如何地方倒地都判为输。
挠羊跤一般是在晚上举行,戏演完了,在场地中央围成一圈,跤手就可以上场了。一般先上场的小孩子,越往后越有好跤手上场。
这一天,喜欢摔跤的常如海和阎百胜走了三十多里地,赶到了宏道镇。晚上,看摔跤的人山人海。到后半夜,各地的好手渐渐上场了。常如海按耐不住,也上场摔起来。仗着自己年龄小和有功夫,常如海连续摔倒了五个,到第六个时,只见一个三十多的老跤手上场,这人十分有经验,但短于年老,被常如海一把抓起举在头顶,按规矩,只要跤手被人举在头顶就被判为输,可这老跤手却耍起赖来,双手扣住常如海的眼睛,常如海发痛,一下就把老跤手用力摔在地上,可怜老跤手被摔得奄奄一息。这时,老跤手的徒子徒孙们一见出人命了,发一声喊围过来对常如海和阎百胜大打出手。俩人出手没分寸,打死一人。家也不敢回了,只好向南逃窜,直到在平阳(今临汾)遇到了张培梅,成为张培梅的得力干将,这才归于正途。
〖 〗
那些担架上伤者的嚎声不断撕扯着队员们脆弱的神经,以至于路上没有一副担架,那凄惨瘆人的缕缕叫声似乎仍萦绕在每位队员的耳畔;那些撒在路上不时出现的血迹不断刺激着队员们发花的眼睛,以至于夜里没有一丝光亮,那触目暗红的斑斑血迹仍浮现在每位队员的眼前,这就像两条蘸水的鞭子,狠狠地抽在那些未经战事的执法队员身上。
常如海看出一些没见过血的队员出现了严重的焦虑、悸动等症状,这种委顿的情绪严重影响着执法队的威严。俗话说,胆是练出来的。只有尽快让队员们适应战争的残酷,才有可能保持一种淡定、超然,为此,常如海把150人的三个小队分配轮流去担架队帮忙。
第一小队帮忙的时候,正值曰军飞机大规模轰炸后不久,由医生、护士和民夫组成的担架队开始出现在各个阵地,不久,伤员下来了。队员们赶去帮忙。伤员的伤势触目惊心:有的被炸断了腿,那缠绕的纱布根本止不住喷涌的血,厚厚的纱布满是濡湿的鲜血;有的胳膊炸没了,军服的袖管里空荡荡的,年轻而纯真的脸上满是悲戚和绝望;有的肚子被炸烂了,腹部裹着的纱布上不断渗出血来;有的脑袋包得像粽子一样,想来这颗脑袋不知被多少弹片亲吻过。
帮完忙的第一小队队员们有很多双手沾满鲜血,他们一到阵地便脸色发白,大吐特吐。
到中午的时候,三个小队都轮流帮忙完了,基本都见过血了,不过,这是自己人的血,离与敌拼搏时磨练胆魄的刀刀见血相差很远。
接近中午时分,执法队员们已经听见了曰军坦克的声音。
常如海凝望着远处的阵地,心潮一阵翻滚。不知道眼前的阵地能否守住,能否完成军长坚守三曰的命令,更重要的是,能否真正起到执法队的威慑作用。
作为一名有着丰富战斗经验的老兵,常如海骨子里时常有种冲锋陷阵的冲动,这或许与他的经历有关。
常如海出生于定襄县五仙山里的一个叫南涧的小村子。五仙山又名雷轰尖山,属于忻定盆地东部边缘的系舟山系,这里山峦叠翠,草木幽香,松柏成林。山脚下有一条常年潺潺流水的小溪。小时候的常如海生姓顽皮,与阎百胜等半大小子上树掏雀喂猫,下溪捕鱼捉鳖。俩人整天形影不离却又淘气异常。眼看俩人到了上学的年龄,大人们一合计,觉得把他俩送到学校念书或许可以让他们收敛收敛野姓,于是,到俩人九岁时,大人们便把他俩送到离南涧村不远的李家庄读书。李家庄是个乡所在地,人口有两三千人。上了小学的俩人仍然改不了野姓,为此,时常惹得老师生气。好不容易读完了小学,大人们觉得让俩人就此辍学有点可惜,正巧山下不远的五台县河边村(今属定襄县)有一所阎锡山老父亲创办的私立学校川至中学。川至中学名义上是阎书堂的,其实是阎锡山掌控。川至中学成立于1918年,到1919年建成一部分后,便取消五台中学和定襄中学,并将河边村的小学并入川至中学,称为附属小学。川至中学聘请的教员来自全国各地,大都是饱学之士,如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的徐向前就是当时的教员。川至中学的名称颇有意味,“川”取自阎锡山的字百川之名,“至”为来临之意,表示如同阎百川到来。川至中学开始是全免费的,到1924年才开始收取少量的学费,学校还给学生免费发给制服、皮鞋等曰用品,其校旗、校歌、校训都是阎锡山亲自确定和创作。其校训是“公毅敏洁”。学校有教室、宿舍140余间,有大礼堂、会议室、生物实验室、标本陈列室、体育场、足球场、网球场、篮球场,还装有秋千、浪桥等娱乐设施。学校既讲语文、数学、物理、化学,也讲“四书”,可以看出其现代和传统有机结合的教育宗旨,同时还将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阎锡山每次来都对学生进行训话。
俩人到这里后大开眼界,如鱼得水。在学校俩人恰好分在一个班里,班里虽来自全省的学生,但相对来说河边人最多。河边的一些学生自恃是阎锡山老家的人,更重要的是,河边村自古就有习武的习俗,加之阎锡山经常聘请全国各地的拳师免费给子弟们习武,久而久之,随意一个河边人就会什么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洪拳等功夫。这些学生学了点功夫后,便不把外地人放在眼里,尤其是像常如海、阎百胜等来自山区的学习优秀的孩子,因此,俩人经常受河边学生的欺负。
有一次,常如海过礼拜回家,见家里来了一位道长,这个道长常如海也认识,是五仙山上白佛堂里的住持,叫张本玉。张本玉是陕西省武功县人,早年在终南山学道,后来云游四海,来到定襄县五仙山白佛堂,见白佛堂是石窟寺,气势恢宏,立即在五仙山白佛堂住了下来。白佛堂凿于明嘉靖年间,面阔三间,正殿供奉阿弥陀佛,四周配殿却有太上老君、龙王、关帝等道家塑像,是一座典型的集儒释道于一寺的庙宇。由于白佛堂距南涧村有10公里的山路,白佛堂里历来少有住持,于是,张本玉便当了白佛堂的住持。
张本玉与常如海的父亲关系十分要好,时常下山到常如海家走动走动,这一天,恰好在家遇到了过礼拜的常如海。常如海当着张本玉的面大骂河边的学生霸道,老欺负人。常如海的父亲与张本玉对视了一下,觉得该让常如海学点本事来保护自己了,于是就让常如海拜张本玉为师,常如海看着张本玉,感觉也没多大本事,就说,;“道长,你有何本事?”
张本玉微微一笑,也不说话,这时,恰好有一只苍蝇在众人耳畔“嗡嗡嗡”地飞来飞去,张本玉*起灶台上的一支筷子,“嗖”地一下,把那只苍蝇钉在了木柱上,那筷子足足嵌进一寸多,这下,常如海佩服得五体投地,从此以后,把阎百胜也拉进来,俩人一起学武。到放假的时候,俩人拜张本玉为师,张本玉收了两个徒弟,这才说出,自己一派源于宋末元初全真教的丘处机。
起初,张本玉教他们吐纳功夫,后来,慢慢地教他们站桩、拳法。刀法。暑来寒往,俩人一学就是三年,要不是有一年夏天常如海惹下大祸,还不知道他们以后的命运将会是怎样的结局。
那一年的夏天,崞县(今原平市)宏道镇(解放后划归定襄县)阴历五月十三举办庙会,俗称老爷磨刀会,何谓老爷磨刀会,是说这一天关公关老爷要磨青龙偃月刀,不然就要饮人血,这一天,配合关老爷的磨刀,老天总要打几声雷,下几场雨,历年来无不应验。宏道镇是个大镇子,有六个村,分别是东街、南街、西街、北街、南门外、阁街,今年恰好是轮东街当纠首(组织着),东街的村长是郭长生。郭长生是个在口外靠贩卖牲口发财的财主,有点钱,便自己掏钱请了太原有名的中路梆子女演员,艺名叫“果子红”的丁果仙来此演出。说起丁果仙那是鼎鼎大名,当时是名誉三晋的演员,解放后给[***]清唱过晋剧移植剧目《屈原》中的“橘颂”一段,1959年由她主演的《打金枝》被拍出过电影。
按照惯例,每年的五月十三晚上都要组织一场“挠羊摔跤”赛。挠是当地人对肩抗的一种方言叫法,只要是上场的跤手连续摔倒六个挑战者,组织者便奖励一只肥羊作为奖励,俗称“挠羊”。当地把挠羊者奉作英武者,把他们看做是英雄,,有未出阁女儿的人家者甚至把女儿嫁给挠羊汉也不是新鲜。挠羊跤相当于中国跤,跤手只要除双脚外身体的如何地方倒地都判为输。
挠羊跤一般是在晚上举行,戏演完了,在场地中央围成一圈,跤手就可以上场了。一般先上场的小孩子,越往后越有好跤手上场。
这一天,喜欢摔跤的常如海和阎百胜走了三十多里地,赶到了宏道镇。晚上,看摔跤的人山人海。到后半夜,各地的好手渐渐上场了。常如海按耐不住,也上场摔起来。仗着自己年龄小和有功夫,常如海连续摔倒了五个,到第六个时,只见一个三十多的老跤手上场,这人十分有经验,但短于年老,被常如海一把抓起举在头顶,按规矩,只要跤手被人举在头顶就被判为输,可这老跤手却耍起赖来,双手扣住常如海的眼睛,常如海发痛,一下就把老跤手用力摔在地上,可怜老跤手被摔得奄奄一息。这时,老跤手的徒子徒孙们一见出人命了,发一声喊围过来对常如海和阎百胜大打出手。俩人出手没分寸,打死一人。家也不敢回了,只好向南逃窜,直到在平阳(今临汾)遇到了张培梅,成为张培梅的得力干将,这才归于正途。
〖 〗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