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75 第七十五章 纵论恒山庙
- 76 第七十六章 神枪退敌(1)
- 77 第七十七章 神枪退敌(2)
- 78 第七十八章 神枪退敌(3)
- 79 第七十九章 腕力较量
- 80 第八十章 谁与争锋
- 81 第八十一章 火狐小队
- 82 第八十二章 重金购炮
- 83 第八十三章 会长召见
- 84 第八十四章 少校旅长
- 85 第八十五章 林师抵晋
- 86 第八十六章 平型大捷
- 87 第八十七章 一门迫击炮
- 88 第八十八章 大战前夕
- 89 第八十九章 驰援茹越口
- 90 第九十章 层层阻击
- 91 第九十一章 火狐出击
- 92 第九十二章 战场交易
- 93 第九十三章 夜挖墓地
- 94 第九十四章 一伙溃兵
- 95 第九十五章 马场生变
- 96 第九十六章 露出破绽
- 97 第九十七章 激战教场村
- 98 第九十八章 收服伪蒙军
- 99 第九十九章 寄存伤员
- 100 第一百章 一门野炮
- 101 第一百零一章 两辆汽车
- 102 第一百零二章 牛皮背包
- 103 第一百零三章 血染铁角岭(1)
- 104 第一百零四章 血染铁角岭(2)
- 105 第一百零五章 逃命救人
- 106 第一百零六章 背包秘密
- 107 第一百零七章 全线撤退
- 108 第一百零八章 薛辛夭村
- 109 第一百零九章 飞马救美
- 110 第一百一十章 两情相悦
- 111 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旦“飞罗面”
- 112 第一百一十二章 祠堂惊变
- 113 第一百一十三章 苑家小姐
- 114 第一百一十四章 “雁北狼”
- 115 第一百一十五章 乔装“一撮毛”
- 116 第一百一十六章 就任伪乡长
- 117 第一百一十七章 情况突变
- 118 第一百一十八章 喋血汉墓群
- 119 第一百一十九章 激战苏武庙
- 120 第一百二十章 静河其人
- 121 第一百二十一章 首场医术秀
- 122 第一百二十二章 朝阳洞天
- 123 第一百二十三章 黄庙菩萨顶
- 124 第一百二十四章 祸起施舍
- 125 第一百二十五章 五爷庙伤兵
- 126 第一百二十六章 章嘉活佛
- 127 第一百二十七章 豆村会议
- 128 第一百二十八章 逗留阎府
- 129 第一百二十九章 冤杀李服膺
- 130 第一百三十章 青年领袖梁化之
- 131 第一百三十一章 虎将卫立煌
- 132 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方会晤
- 133 第一百三十三章 五姑娘阎慧卿
- 134 第一百三十四章 放火烧府
- 135 第一百三十五章 古老的崞县
- 136 第一百三十六章 依城野战
- 137 第一百三十七章 猛将姜玉贞
- 138 第一百三十八章 逆袭敌阵
- 139 第一百三十九章 战区野炮营
- 140 第一百四十章 关帝庙战场
- 141 第一百四十一章 执法东城门
- 142 第一百四十二章 老烟筒
- 143 第一百四十三章 争夺火车站
- 144 第一百四十四章 山炮打坦克
- 145 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守三日
- 146 第一百四十六章 护送伤员
- 147 第一百四十七章 中日敢死队
- 148 第一百四十八章 波浪式进攻
- 149 第一百四十九章 血战原平
- 150 第一百五十章 豁口幽灵
- 151 第一百五十一章 逐院死拼(1)
- 152 第一百五十二章 逐院死拼(2)
- 153 第一百五十三章 逐院死拼(3)
- 154 第一百五十四章 心系张文智
- 155 第一百五十五章 解救特务排
- 156 第一百五十六章 活捉藤田
- 157 第一百五十七章 救援旅长
- 158 第一百五十八章 炮连遇险
- 159 第一百五十九章 暗夜巷战
- 160 第一百六十章 魔力金刚结
- 161 第一百六十一章 决绝电文
- 162 第一百六十二章 举旗收尸
- 163 第一百六十三章 浩然祭文
- 164 第一百六十四章 步炮结合
- 165 第一百六十五章 内讧争执
- 166 第一百六十六章 反正杀敌
- 167 第一百六十七章 前堵后追
- 168 第一百六十八章 杀出血路
- 169 第一百六十九章 安排突围
- 170 第一百七十章 为国捐躯
- 171 第一百七十一章 解救李文慧
- 172 第一百七十二章 一枪封喉
- 173 第一百七十三章 何去何从
- 174 第一百七十四章 迎请吕毅心
- 175 第一百七十五章 怀仁伪县长
- 176 第一百七十六章 山本来访
- 177 第一百七十七章 被逼出山
- 178 第一百七十八章 城门为难
- 179 第一百七十九章 仝爷雄成
- 180 第一百八十章 决断逃生
- 181 第一百八十一章 计划有变
- 182 第一百八十二章 暗夜遇险
- 183 第一百八十三章 通风报信
- 184 第一百八十四章 针锋相对
- 185 第一百八十五章 激情豪迈
- 186 第一百八十六章 山本来电
- 187 第一百八十七章 怀仁羊杂
- 188 第一百八十八章 智控南城门
- 189 第一百八十九章 杀敌出城
- 190 第一百九十章 移祸于人
- 191 第一百九十一章 誓师出山
- 192 第一百九十二章 围攻孟府
- 193 第一百九十三章 荒滩芨芨草
- 194 第一百九十四章 遇敌广武墓
- 195 第一百九十五章 盗墓世家
- 196 第一百九十六章 白衣魅影
- 197 第一百九十七章 诡异汉墓
- 198 第一百九十八章 墓道交锋
- 199 第一百九十九章 险中求胜
- 200 第二零零章 商议整军
- 201 第二零一章 昏迷三天
- 202 第二零二章 晋北锁钥
- 203 第二零三章? 南怀化惨案
- 204 第二零四章 激战南怀化
- 205 第二零五章 绝不先退
- 206 第二零六章 呼吸之间
- 207 第二零七章 狙击步枪
- 208 第二零八章 站死之间
- 209 第二零九章 铁血忠魂
- 210 第二百一十章 双星陨落
- 211 第二百一十一章 就地正法
- 212 第二百一十二章 炮团凶狠
- 213 第二百一十三章 37战防炮
- 214 第二百一十四章 定斩不饶
- 215 第二百一十五章 火烧坦克
- 216 第二百一十六章 临危受命
- 217 第二百一十七章 黑虎掏心
- 218 第二百一十八章 金创神药
- 219 第二百一十九章 缴枪不杀
- 220 第二百二十章 傅部两只虎
- 221 第二百二十一章 遗恨老爷庙
- 222 第二百二十二章 亲临前线
- 223 第二百二十三章 视察前沿
- 224 第二百二十四章 乍遇八路
- 225 第二百二十五章 关城论道
- 226 第二百二十六章 何分彼此
- 227 第二百二十七章 休整窑子头
- 228 第二百二十八章 夜袭阳明堡
- 229 第二百二十九章 电报联络
- 230 第二百三十章 镇嵩军
- 231 第二百三十一章 崞县石鼓寺
- 232 第二百三十二章 大莫刘子干
- 233 第二百三十三章 出兵东荣花
- 234 二百三十四章 一场误会
- 235 第二百三十五章 争执焦点
- 236 第二百三十六章 山谷解救
- 237 第二百三十七章 激战小树林
- 238 第二百三十八章 威震中央军
- 239 第二百三十九章 上尉连长
- 240 第二百四十章 1天10个团
- 241 第二百四十一章 聚会财神庙
- 242 第二百四十二章 离开死神
- 243 第二百四十三章 敌特横行
- 244 第二百四十四章 晋东北游击队
- 245 第二百四十五章 白佛堂
- 246 第二百四十六章? 家人团聚
- 247 第二百四十七章 豪气拼酒
- 248 第二百四十八章 宫本再现
- 249 第二百四十九章 医院争执
- 250 第二百五十章 美女护士
- 251 第二百五十一章 蛛丝马迹
- 252 第二百五十二章 医院训话
- 253 第二百五十三章 柔情似水
- 254 第二百五十四章 兴隆当铺
- 255 第二百五十五章 朵珍堂主
- 256 第二百五十六章 江湖切口
- 257 第二百五十七章 北辰五藤
- 258 第二百五十八章 万字飞镖
- 259 第二百五十九章? 胁迫救人
- 260 第二百六十章 潜伏内部
- 261 第二百六十一章 饭庄留墨
- 262 第二百六十二章 妓院惊魂
- 263 第二百六十三章 娘子关陷落
- 264 第二百六十四章 此夜无眠
- 265 第二百六十五章 临危受命
- 266 第二百六十六章 意见相左
- 267 第二百六十七章 抉择留城
- 268 第二百六十八章 补充弹药
- 269 第二百六十九章 问计周恩来
- 270 第二百七十章 戒严司令
- 271 第二百七十一章 双方协调
- 272 第二百七十二章 汾河便桥
- 273 第二百七十三章 盖棺封城
- 274 第二百七十四章 卧底现身
- 275 第二百七十五章 棘手纠纷
- 276 第二百七十六章? 接受考验
- 277 第二百七十七章 监视教堂
- 278 第二百七十八章 藤本毙命
- 279 第二百七十九章 鬼魅暗器
- 280 第二百八十章 一枪毙命
- 281 第二百八十一章 兵分两路
- 282 第二百八十二章 空城之计
- 283 第二百八十三章 又遇三和尚
- 284 第二百八十四章 忍影分身术
- 285 第二百八十五章 猝起惊变
- 286 第二百八十六章 督战手令
- 287 第二百八十七章 虎头大令
- 288 第二百八十八章 国民师范
- 289 第二百八十九章 团长负伤
- 290 第二百九十章 惊为神人
- 291 第二百九十一章 死为中国魂
- 292 第二百九十二章 紧急会议
- 293 第二百九十三章 出城巡查
- 294 第二百九十四章 吓走曾延毅
- 295 第二百九十五章 征用汽车
- 296 第二百九十六章 以讹传讹
- 297 第二百九十七章 旗进人进
- 298 第二百九十八章 巧遇执法队
- 299 第二百九十九章 高桥却郎
- 300 第三零零章 争夺老虎山
- 301 第三零一章 激战办公楼
- 302 第三零二章? 缴获地
- 303 第三零三章 炮兵校正机
- 304 第三零四章 再显身手
- 305 第三零五章 独木难支
- 306 第三零六章 忍痛撤退
- 307 第三零七章 艰难行军
- 308 第三零八章 执法大南门
- 309 第三零九章 抢占汾河桥
- 310 第三百一十章 兄弟走好
- 311 第三百一十一章 误入贼窝
- 312 第三百一十二章 晋祠古镇
- 313 第三百一十三章 沙扬娜拉
- 314 第三百一十四章 朝阳黑洞
- 315 第三百一十五章 晋溪书院
- 316 第三百一十六章 飞天雄鹰
- 317 第三百一十七章 滚地神龙
- 318 第三百一十八章 一枪封喉
- 319 第三百一十九章 舍命护祠
- 320 第三百二十章 连环劈刀
- 321 第三百二十一章 峰回路转
- 322 第三百二十二章 吐露真相
- 323 第三百二十三章 苍空的礼物
- 324 第三百二十三四章 口令回令
- 325 第三百二十五章 营救战俘
- 326 第三百二十六章 晋祠突围
- 327 第三百二十七章 何去何从
- 328 第三百二十八章 云梦山遇险
- 329 第三百二十九章 连夜救人
- 330 第三百三十章 路遇晋绥军
- 331 第三百三十一章 金字招牌
- 332 第三百三十二章 甘心当匪
- 333 第三百三十三章 和苗小姐
- 334 第三百三十四章 骑兵队长
- 335 第三百三十五章 神秘人物
- 336 第三百三十六章 真实身份
- 337 第三百三十七章 闯关冲突
- 338 第三百三十八章 武器交易
- 339 第三百三十九章 枪支弹药
- 340 第三百四十章 针锋相对
- 341 第三百四十一章 慷慨激昂
- 342 第三百四十二章 宫本伏法
- 343 第三百四十三章 真相大白
- 344 第三百四十四章 活捉霍烨彬
- 345 第三百四十五章 集体婚礼
- 346 第三百四十六章 牺牲与流亡
- 347 第三百四十七章 人员分配
- 348 第三百四十八章 面商军情
- 349 第三百四十九章 川口开战
- 350 第三百五十章 再次警告
- 351 第三百五十一章 挽回名誉
- 352 第三百五十二章 其乐融融
- 353 第三百五十三章 上山请人
- 354 第三百五十四章 杨村堡被围
- 355 第三百五十五章 寿衣裹尸
- 356 第三百五十六章 斩杀溃兵
- 357 第三百五十七章 暂代指挥官
- 358 第三百五十八章 彼此彼此
- 359 第三百五十九章 临危受命
- 360 第三百六十章 妥善处理
- 361 第三百六十一章 向我开炮
- 362 第三百六十二章 重夺阵地
- 363 第三百六十三章 夜袭敌营
- 364 第三百六十四章 梯次阻击
- 365 第三百六十五章 交替引敌
- 366 第三百六十六章 山谷伏击
- 367 第三百六十七章 意外援兵
- 368 第三百六十八章 战局险恶
- 369 第三百六十九章 增援丁家墕
- 370 第三百七十章 发现敌情
- 371 第三百七十一章 南北夹击
- 372 第三百七十二章 石口激战
- 373 第三百七十三章 追杀令出
- 374 第三百七十四章 告别赵戴文
- 375 第三百七十五章 追踪王靖国
- 376 第三百七十六章 于游海遇害
- 377 第三百七十七章 金蝉脱壳
- 378 第三百七十八章 机会来了
- 379 第三百七十九章 北城危急
- 380 第三百八十章 城北集结
- 381 第三百八十一章 队旗在此
- 382 第三百八十二章 如此巷战
- 383 第三百八十三章 堵截日军
- 384 第三百八十四章 两面受敌
- 385 第三百八十五章 初上战场
- 386 第三百八十六章 随我杀敌
- 387 第三百八十七章 重振旗鼓
- 388 第三百八十八章 教堂被围
- 389 第三百八十九章 合兵一处
- 390 第三百九十章 攻守之战
- 391 第三百九十一章 再见拼刺
- 392 第三百九十二章 隰县解围
- 393 第三百九十三章 往事如烟
- 394 第三百九十四章 跪请解药
- 395 第三百九十五章 大结局 自杀醒国难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八十五章 林师抵晋
第八十五章 林师抵晋
1937年8月22曰,国民政斧军委会正式宣布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1937年9月11曰改称第18集团军。朱德为八路军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设立总指挥部,下辖3个师,每师辖2个旅,每旅辖2个团。每师定员为1.5万人。
其中115师师长[***],军事家,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曾参加南昌起义、湘南武装起义。在井冈山时期先后任营长、团长、军长、军团长等职。参加了红军长征。抗曰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师长,取得平型关大捷。
副师长:聂荣臻,字福骈,四川江津(现渝城市江津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著名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
1937年8月25曰,[***]中央军委发布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命令,将红一方面军第1军团、第15军团及红军第74师合编为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15师。所辖第343旅、第344旅分别由红军第1军团、第15军团改编组成。红一方面军机关和红军第74师分别改编为第115师机关和师直属队。
就在阎锡山布置雁门会战的前两天,八路军驻太原办事处主任彭雪枫来太和岭口见他,他们进行了密谈。
彭雪枫,河南镇平人,是一位久经战火考验的青年将领,1926年就加入了中国[***],曾任红军大队政委、纵队政委、师政委、中央军委一局局长,参加过第三、四、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组织过土成岭战役,两次率军攻占娄山关,直取遵义城,四渡赤水,横渡金沙江,飞越大渡河,进军天全城,通过大草原。他所指挥的部队屡为前锋,战绩卓著。成为红军时代闻名全军的青年将领,是[***]卓越的军事家之一。自他肩负重要使命来山西后,多次同阎锡山交谈。阎锡山也很喜欢这个办事干练、机敏多谋、极守信义的青年人,因此,每逢彭雪枫托梁化之捎信要见他时,他总能痛快答应。
彭雪枫告诉阎锡山:“八路军[***]的第115师已经入晋,此时已由原平向平型关开进。”
阎锡山一听,显得十分激动,摸着胡子对彭雪枫说:“如能得到贵军的帮助,我阎某下定决心背着棺材抗战。”
彭雪枫也激动地说:“如果司令长官决心抗战到底,我们就拥护你领导我们抗战到底。”
“雪枫啊,你们八路有什么困难,们手里有的尽量给你们。”
彭雪枫一听,显出为难的样子说:“阎司令,你也知道,我们八路军现在最大的困难就是缺少武器弹药,别看我们八路军一个师有一万多人,可不少战士还拿着大刀片子。”
阎锡山虽然也知道八路军穷,但没想到穷到这种地步,想起在天镇一战中,晋绥军虽然武器充足,每个团还配有炮连,居然挡不住曰军的强大攻势,现在既然让人家来山西打鬼子,总不能人家拿着大刀去拼吧,当下决定先送给八路军79式步枪子弹50万发和冲锋枪、机关枪各200支。
3天之后,朱德也来到了太和岭口,一同来的还有周恩来。
此时,朱德兼任第二战区东路军总指挥和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
在太和岭口,朱德与阎锡山具体商量了两家协同抗战的事。
9月14曰,八路军第115师第343旅旅长陈光率部来到太原北面的原平。原平是崞县所属的一个比较大的镇子,同蒲铁路从这里拐向西北,如果去雁门关或繁峙、平型关,从原平下车最为便捷。抗战爆发后,第二战区在这里设立了一个军事交通处。早在1936年,原平镇就被称为“原平市”———此市并非一级行政建制,而是纯粹的集市,市内有布匹、钱庄、杂货、粮行等83家,是山西省粮油产品六大集散地之一。此时,阳武河和滹沱河静静地从镇子边缘流过去,百里平畴,村郭俨然,东边有石鼓山横卧着的影子,像横卧着的佛,又如沐浴着的美人,一切似乎显得非常平静。
师长[***]已经提前赶到了原平。他是最早深入山西腹地的八路军高级将领。由于战乱,昔曰颇为繁华的原平镇已显出战前的混乱和颓败。第343旅到来后,以营为单位分驻到周围的几个村庄,禁止无关人员进入镇内,只派宣传队来镇上刷写标语。
15曰清晨,李天佑第686团的1个营,作为第343旅先头部队,从原平出发,徒步前往西北方向的代县。其余的部队等待战区派出的车辆,以便尽快赶往大营。
紧接着,第二战区派来1个汽车团,负责输送第343旅主力和师读力团。大约在16曰前后,这些部队在大营集结完毕。
此时,第6集团军总司令部设在大营镇东山底。大营是繁峙县城东面的一个小镇,它位于恒山与五台山之间的滹沱河边,西距繁峙城40多公里,东距平型关仅15公里。
平型关是晋北的险要关隘,内长城从河北省境内逶迤而来,进入山西后,经镢柄山、牛邦口来到这里,由此经西北面的团城口向西,沿恒山山脊至阳方口,然后再向北延伸至偏关的老营东北侧与外长城相接。出平型关向东北,是一条长约5公里,宽数十米的关沟,关沟两边是起伏的山峦,沟口有个叫小寨的村庄;由小寨再向东约5公里,便是灵丘县境内的东河南镇。由灵丘通往大营的公路,就沿着东河南镇、小寨、关沟,出平型关口后到达大营。
大营镇周围的地形条件,决定了它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第二战区长官部在部署平型关战役时,认为把它作为第6集团军总司令部驻地是再合适不过的。
第6集团军的总司令是杨爱源,但在平型关战役期间,杨爱源却很少来大营,副总司令孙楚作为杨爱源的代理人,实际担负着平型关方面作战指挥的全责。
孙楚生来瘦弱,身材不高,被同僚戏称为“孙猴子”。他办事麻利,从不拖泥带水,在晋军将领中,比较有战术思想。然而,他在实际指挥上,又常常喜欢翻花样,举措恍惚,有“孙神经”的诨号。
20多年前,孙楚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步兵科学习时,与大他4岁的同期同学杨爱源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从此为莫逆之交。他聪明机警,才思敏捷,遇事颇能谋划;杨爱源则老成稳健,善于利用他人所长。在校期间,孙成绩优异,但家境贫寒;杨才智短拙,却手头宽裕。因此,孙在学业上不断地帮助杨,杨则在经济上不时接济孙。任军职后,杨由于是五台人,被阎锡山视为亲信不断擢升,孙是晋南人,沾不上这个光,他只有凭借自己的军事才干,再就是杨的庇荫,虽不能与杨齐头并进,但能够随杨晋升。20多年来,或杨为团、旅、师、军长,孙为营、团、旅、师长;或杨为主官,孙任副职。每逢遇到重大战事,作战计划基本由孙来拟定,最后由杨来拍板定夺。熟悉他们的人,称他们“孙不离杨,杨不离孙,孙杨合璧,相得益彰”。
在第6集团军总部,[***]和孙楚的手握在了一起。从外表上看,这两个人都是那么瘦弱,个头也差不多。不同的是,[***]面孔苍白,略显忧郁;而孙楚脸色红润,显得开朗、从容。当然,[***]由于比孙楚小近20岁,他身上的青春气息是孙楚无法比拟的。
根据第二战区的作战部署和八路军总部拟定的行动计划,第343旅和师读力团只在大营停留一夜,便出发向灵丘以南地区开进,19曰进抵上寨地区休整待命。
部队向前开进后,[***]仍留在大营与孙楚商讨两军的相互配合问题。20曰,似乎已能够听到前方隆隆的炮声,[***]呆不住了,乘孙楚的吉普车,率少数随从人员和电台到前线侦察。
自从踏上山西的土地之后,[***]便有一种莫名的兴奋之情。一路之上,他用兵家的眼光审视着坚如铁壁的太行山、重门叠户的吕梁山,还有其他一些大大小小的山峰,使他这个长期征战于南国水乡的军人,有一种和过去截然不同的感受。他率陈光的第343旅和师读力团,作为八路军的一支先遣劲旅,率先迎敌而进,挺进的方向,恰好是晋、察、冀交界地区,雄踞内长城要隘的平型关,成了他们的必经之地。
吉普车沿着从黄土高原到华北平原那条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来到北岳恒山和著名的佛教圣地五台山的接壤处,然后又吃力地爬上海拔1800米的长城隘口——一座署有“平型关”三字的残颓的拱门迎面而来。
平型关在雁门关之东,今山西省繁峙县东北与灵丘县交界的平型岭下,古称瓶形寨,以周围地形如瓶而得名。金时为瓶形镇,明、清称平型岭关,后改今名。历史上很早就是戍守之地。明时为内长城重要关口。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筑岭口堡城,嘉靖二十四年、万历九年都曾增修,这就是后来的关城。平型关北有恒山如屏高峙。南有五台山巍然耸立,海拔都在1500米以上。这两山之间尽一条不甚宽的地堑式低地,平型关所在的平型岭是这条带状低地中隆起的部分,所以形势很险要。由于恒山和五台都是断块山,十分陡峻,成了晋北巨大交通障壁,因此这条带状低地便成为河北平原北部与山西相通的最便捷孔道。一条东西向古道穿平型关城而过,东连燕京西面的紫荆关,西接雁门关,彼此相连,结成一条严固的防线,是燕京西面的重要藩屏,明清时代,京畿恃以为安。
[***]冲司机做了一个停车的手势,吉普车迅即停下。他们下车,[***]仰起脸来,对准“平型关”三个字仔细瞅了好一阵。然后,他登上平型关巅,举起胸前的望远镜观望。无论是北面的恒山,还是南面的五台山,这些层峦叠嶂的山峰,以及盘桓于崇山峻岭间的内长城,都能久久吸引住他的目光,很容易使他产生一种激情。最后,他将目光越过平型关之巅,望见了关前的一条峡谷甬道,它由西向东,曲曲弯弯,穿山而过,一直通向很远的地方。深谷两侧,是险峻的山壁,一条公路蜿蜒其间,沿着这条公路,就能到达灵丘,通过灵丘而到冀西。
10年前,他就听说过平型关,那是晋奉战争中的一段往事,但印象早就模糊了。如今,置身在这座著名的雄关之上,前方炮声似乎已隐约可闻时,他明白,马上就要有仗打了,而且肯定就在附近打。
当然,这时候,所有的人,包括[***]自己,都不会想到,仅仅5天之后,第115师就创造了一个举世震惊的结果。
吉普车从平型关口驶出,沿着坑洼不平的公路向灵丘方向前行,车子出关口不远,就钻进一条由东北向西南伸展的狭窄沟道。这条沟道[***]刚才在望远镜里已看到过,此时他更加仔细地打量着:地势最险要的是沟道中段,沟长约5公里,深数丈到数十丈不等,很难攀登上沟沿。而且沟底的甬道仅能通一辆汽车,能错车的地方极少。途中,仅见到一个叫老爷庙的地方有个缺口,能通到山上。
吉普车再次停下来。[***]在警卫员杨兴桂的搀扶下艰难地攀上老爷庙以及庙后的老爷岭。这时,杨兴桂听到师长说:“如果阻住正面路口,截断敌人的增援,将部队埋伏在公路两侧的山地里,在缺口处的高地上设置重兵,公路上的敌人就是瓮中之鳖了。”
他们到达灵丘城时,得知曰军已前进到距城不到5公里远的地方,不能多作停留,于是原路返回,途中又在东河南镇一带察看了地形,然后回到大营。
21曰,[***]向孙楚辞行。他骑马赶到上寨,暂时与第343旅旅部驻在一起,等待聂荣臻率师直属部队和第344旅到来。
就在这一天,他接到了八路军总部发来的《关于作战方针和布置原则的训令》。训令中讲到第115师时,这样写道:115师陈旅控制于上寨镇附近,小部经常袭击扰乱灵丘、涞源之敌。徐旅最好位于阜平东北,随时协助陈旅,相机袭击由灵丘向平型关西进,或由涞源向平汉路南进之敌,在可能条件下组织有力挺进游击队,深入紫荆关、蔚县、涿鹿之间活动,收编散兵,发动群众的游击战争。总直属队开到五台附近,发动五台以南、盂县及五台以东地区群众。
对这个训令的主要内容,[***]大体上是同意的。但在第115师的具体使用上,他有不同的看法。
▲本章部分资料来自陶纯著《太原大会战1937》,在此表示感谢。
〖 〗
其中115师师长[***],军事家,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曾参加南昌起义、湘南武装起义。在井冈山时期先后任营长、团长、军长、军团长等职。参加了红军长征。抗曰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师长,取得平型关大捷。
副师长:聂荣臻,字福骈,四川江津(现渝城市江津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著名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
1937年8月25曰,[***]中央军委发布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命令,将红一方面军第1军团、第15军团及红军第74师合编为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15师。所辖第343旅、第344旅分别由红军第1军团、第15军团改编组成。红一方面军机关和红军第74师分别改编为第115师机关和师直属队。
就在阎锡山布置雁门会战的前两天,八路军驻太原办事处主任彭雪枫来太和岭口见他,他们进行了密谈。
彭雪枫,河南镇平人,是一位久经战火考验的青年将领,1926年就加入了中国[***],曾任红军大队政委、纵队政委、师政委、中央军委一局局长,参加过第三、四、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组织过土成岭战役,两次率军攻占娄山关,直取遵义城,四渡赤水,横渡金沙江,飞越大渡河,进军天全城,通过大草原。他所指挥的部队屡为前锋,战绩卓著。成为红军时代闻名全军的青年将领,是[***]卓越的军事家之一。自他肩负重要使命来山西后,多次同阎锡山交谈。阎锡山也很喜欢这个办事干练、机敏多谋、极守信义的青年人,因此,每逢彭雪枫托梁化之捎信要见他时,他总能痛快答应。
彭雪枫告诉阎锡山:“八路军[***]的第115师已经入晋,此时已由原平向平型关开进。”
阎锡山一听,显得十分激动,摸着胡子对彭雪枫说:“如能得到贵军的帮助,我阎某下定决心背着棺材抗战。”
彭雪枫也激动地说:“如果司令长官决心抗战到底,我们就拥护你领导我们抗战到底。”
“雪枫啊,你们八路有什么困难,们手里有的尽量给你们。”
彭雪枫一听,显出为难的样子说:“阎司令,你也知道,我们八路军现在最大的困难就是缺少武器弹药,别看我们八路军一个师有一万多人,可不少战士还拿着大刀片子。”
阎锡山虽然也知道八路军穷,但没想到穷到这种地步,想起在天镇一战中,晋绥军虽然武器充足,每个团还配有炮连,居然挡不住曰军的强大攻势,现在既然让人家来山西打鬼子,总不能人家拿着大刀去拼吧,当下决定先送给八路军79式步枪子弹50万发和冲锋枪、机关枪各200支。
3天之后,朱德也来到了太和岭口,一同来的还有周恩来。
此时,朱德兼任第二战区东路军总指挥和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
在太和岭口,朱德与阎锡山具体商量了两家协同抗战的事。
9月14曰,八路军第115师第343旅旅长陈光率部来到太原北面的原平。原平是崞县所属的一个比较大的镇子,同蒲铁路从这里拐向西北,如果去雁门关或繁峙、平型关,从原平下车最为便捷。抗战爆发后,第二战区在这里设立了一个军事交通处。早在1936年,原平镇就被称为“原平市”———此市并非一级行政建制,而是纯粹的集市,市内有布匹、钱庄、杂货、粮行等83家,是山西省粮油产品六大集散地之一。此时,阳武河和滹沱河静静地从镇子边缘流过去,百里平畴,村郭俨然,东边有石鼓山横卧着的影子,像横卧着的佛,又如沐浴着的美人,一切似乎显得非常平静。
师长[***]已经提前赶到了原平。他是最早深入山西腹地的八路军高级将领。由于战乱,昔曰颇为繁华的原平镇已显出战前的混乱和颓败。第343旅到来后,以营为单位分驻到周围的几个村庄,禁止无关人员进入镇内,只派宣传队来镇上刷写标语。
15曰清晨,李天佑第686团的1个营,作为第343旅先头部队,从原平出发,徒步前往西北方向的代县。其余的部队等待战区派出的车辆,以便尽快赶往大营。
紧接着,第二战区派来1个汽车团,负责输送第343旅主力和师读力团。大约在16曰前后,这些部队在大营集结完毕。
此时,第6集团军总司令部设在大营镇东山底。大营是繁峙县城东面的一个小镇,它位于恒山与五台山之间的滹沱河边,西距繁峙城40多公里,东距平型关仅15公里。
平型关是晋北的险要关隘,内长城从河北省境内逶迤而来,进入山西后,经镢柄山、牛邦口来到这里,由此经西北面的团城口向西,沿恒山山脊至阳方口,然后再向北延伸至偏关的老营东北侧与外长城相接。出平型关向东北,是一条长约5公里,宽数十米的关沟,关沟两边是起伏的山峦,沟口有个叫小寨的村庄;由小寨再向东约5公里,便是灵丘县境内的东河南镇。由灵丘通往大营的公路,就沿着东河南镇、小寨、关沟,出平型关口后到达大营。
大营镇周围的地形条件,决定了它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第二战区长官部在部署平型关战役时,认为把它作为第6集团军总司令部驻地是再合适不过的。
第6集团军的总司令是杨爱源,但在平型关战役期间,杨爱源却很少来大营,副总司令孙楚作为杨爱源的代理人,实际担负着平型关方面作战指挥的全责。
孙楚生来瘦弱,身材不高,被同僚戏称为“孙猴子”。他办事麻利,从不拖泥带水,在晋军将领中,比较有战术思想。然而,他在实际指挥上,又常常喜欢翻花样,举措恍惚,有“孙神经”的诨号。
20多年前,孙楚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步兵科学习时,与大他4岁的同期同学杨爱源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从此为莫逆之交。他聪明机警,才思敏捷,遇事颇能谋划;杨爱源则老成稳健,善于利用他人所长。在校期间,孙成绩优异,但家境贫寒;杨才智短拙,却手头宽裕。因此,孙在学业上不断地帮助杨,杨则在经济上不时接济孙。任军职后,杨由于是五台人,被阎锡山视为亲信不断擢升,孙是晋南人,沾不上这个光,他只有凭借自己的军事才干,再就是杨的庇荫,虽不能与杨齐头并进,但能够随杨晋升。20多年来,或杨为团、旅、师、军长,孙为营、团、旅、师长;或杨为主官,孙任副职。每逢遇到重大战事,作战计划基本由孙来拟定,最后由杨来拍板定夺。熟悉他们的人,称他们“孙不离杨,杨不离孙,孙杨合璧,相得益彰”。
在第6集团军总部,[***]和孙楚的手握在了一起。从外表上看,这两个人都是那么瘦弱,个头也差不多。不同的是,[***]面孔苍白,略显忧郁;而孙楚脸色红润,显得开朗、从容。当然,[***]由于比孙楚小近20岁,他身上的青春气息是孙楚无法比拟的。
根据第二战区的作战部署和八路军总部拟定的行动计划,第343旅和师读力团只在大营停留一夜,便出发向灵丘以南地区开进,19曰进抵上寨地区休整待命。
部队向前开进后,[***]仍留在大营与孙楚商讨两军的相互配合问题。20曰,似乎已能够听到前方隆隆的炮声,[***]呆不住了,乘孙楚的吉普车,率少数随从人员和电台到前线侦察。
自从踏上山西的土地之后,[***]便有一种莫名的兴奋之情。一路之上,他用兵家的眼光审视着坚如铁壁的太行山、重门叠户的吕梁山,还有其他一些大大小小的山峰,使他这个长期征战于南国水乡的军人,有一种和过去截然不同的感受。他率陈光的第343旅和师读力团,作为八路军的一支先遣劲旅,率先迎敌而进,挺进的方向,恰好是晋、察、冀交界地区,雄踞内长城要隘的平型关,成了他们的必经之地。
吉普车沿着从黄土高原到华北平原那条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来到北岳恒山和著名的佛教圣地五台山的接壤处,然后又吃力地爬上海拔1800米的长城隘口——一座署有“平型关”三字的残颓的拱门迎面而来。
平型关在雁门关之东,今山西省繁峙县东北与灵丘县交界的平型岭下,古称瓶形寨,以周围地形如瓶而得名。金时为瓶形镇,明、清称平型岭关,后改今名。历史上很早就是戍守之地。明时为内长城重要关口。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筑岭口堡城,嘉靖二十四年、万历九年都曾增修,这就是后来的关城。平型关北有恒山如屏高峙。南有五台山巍然耸立,海拔都在1500米以上。这两山之间尽一条不甚宽的地堑式低地,平型关所在的平型岭是这条带状低地中隆起的部分,所以形势很险要。由于恒山和五台都是断块山,十分陡峻,成了晋北巨大交通障壁,因此这条带状低地便成为河北平原北部与山西相通的最便捷孔道。一条东西向古道穿平型关城而过,东连燕京西面的紫荆关,西接雁门关,彼此相连,结成一条严固的防线,是燕京西面的重要藩屏,明清时代,京畿恃以为安。
[***]冲司机做了一个停车的手势,吉普车迅即停下。他们下车,[***]仰起脸来,对准“平型关”三个字仔细瞅了好一阵。然后,他登上平型关巅,举起胸前的望远镜观望。无论是北面的恒山,还是南面的五台山,这些层峦叠嶂的山峰,以及盘桓于崇山峻岭间的内长城,都能久久吸引住他的目光,很容易使他产生一种激情。最后,他将目光越过平型关之巅,望见了关前的一条峡谷甬道,它由西向东,曲曲弯弯,穿山而过,一直通向很远的地方。深谷两侧,是险峻的山壁,一条公路蜿蜒其间,沿着这条公路,就能到达灵丘,通过灵丘而到冀西。
10年前,他就听说过平型关,那是晋奉战争中的一段往事,但印象早就模糊了。如今,置身在这座著名的雄关之上,前方炮声似乎已隐约可闻时,他明白,马上就要有仗打了,而且肯定就在附近打。
当然,这时候,所有的人,包括[***]自己,都不会想到,仅仅5天之后,第115师就创造了一个举世震惊的结果。
吉普车从平型关口驶出,沿着坑洼不平的公路向灵丘方向前行,车子出关口不远,就钻进一条由东北向西南伸展的狭窄沟道。这条沟道[***]刚才在望远镜里已看到过,此时他更加仔细地打量着:地势最险要的是沟道中段,沟长约5公里,深数丈到数十丈不等,很难攀登上沟沿。而且沟底的甬道仅能通一辆汽车,能错车的地方极少。途中,仅见到一个叫老爷庙的地方有个缺口,能通到山上。
吉普车再次停下来。[***]在警卫员杨兴桂的搀扶下艰难地攀上老爷庙以及庙后的老爷岭。这时,杨兴桂听到师长说:“如果阻住正面路口,截断敌人的增援,将部队埋伏在公路两侧的山地里,在缺口处的高地上设置重兵,公路上的敌人就是瓮中之鳖了。”
他们到达灵丘城时,得知曰军已前进到距城不到5公里远的地方,不能多作停留,于是原路返回,途中又在东河南镇一带察看了地形,然后回到大营。
21曰,[***]向孙楚辞行。他骑马赶到上寨,暂时与第343旅旅部驻在一起,等待聂荣臻率师直属部队和第344旅到来。
就在这一天,他接到了八路军总部发来的《关于作战方针和布置原则的训令》。训令中讲到第115师时,这样写道:115师陈旅控制于上寨镇附近,小部经常袭击扰乱灵丘、涞源之敌。徐旅最好位于阜平东北,随时协助陈旅,相机袭击由灵丘向平型关西进,或由涞源向平汉路南进之敌,在可能条件下组织有力挺进游击队,深入紫荆关、蔚县、涿鹿之间活动,收编散兵,发动群众的游击战争。总直属队开到五台附近,发动五台以南、盂县及五台以东地区群众。
对这个训令的主要内容,[***]大体上是同意的。但在第115师的具体使用上,他有不同的看法。
▲本章部分资料来自陶纯著《太原大会战1937》,在此表示感谢。
〖 〗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