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01 第一百零一章 两辆汽车
- 102 第一百零二章 牛皮背包
- 103 第一百零三章 血染铁角岭(1)
- 104 第一百零四章 血染铁角岭(2)
- 105 第一百零五章 逃命救人
- 106 第一百零六章 背包秘密
- 107 第一百零七章 全线撤退
- 108 第一百零八章 薛辛夭村
- 109 第一百零九章 飞马救美
- 110 第一百一十章 两情相悦
- 111 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旦“飞罗面”
- 112 第一百一十二章 祠堂惊变
- 113 第一百一十三章 苑家小姐
- 114 第一百一十四章 “雁北狼”
- 115 第一百一十五章 乔装“一撮毛”
- 116 第一百一十六章 就任伪乡长
- 117 第一百一十七章 情况突变
- 118 第一百一十八章 喋血汉墓群
- 119 第一百一十九章 激战苏武庙
- 120 第一百二十章 静河其人
- 121 第一百二十一章 首场医术秀
- 122 第一百二十二章 朝阳洞天
- 123 第一百二十三章 黄庙菩萨顶
- 124 第一百二十四章 祸起施舍
- 125 第一百二十五章 五爷庙伤兵
- 126 第一百二十六章 章嘉活佛
- 127 第一百二十七章 豆村会议
- 128 第一百二十八章 逗留阎府
- 129 第一百二十九章 冤杀李服膺
- 130 第一百三十章 青年领袖梁化之
- 131 第一百三十一章 虎将卫立煌
- 132 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方会晤
- 133 第一百三十三章 五姑娘阎慧卿
- 134 第一百三十四章 放火烧府
- 135 第一百三十五章 古老的崞县
- 136 第一百三十六章 依城野战
- 137 第一百三十七章 猛将姜玉贞
- 138 第一百三十八章 逆袭敌阵
- 139 第一百三十九章 战区野炮营
- 140 第一百四十章 关帝庙战场
- 141 第一百四十一章 执法东城门
- 142 第一百四十二章 老烟筒
- 143 第一百四十三章 争夺火车站
- 144 第一百四十四章 山炮打坦克
- 145 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守三日
- 146 第一百四十六章 护送伤员
- 147 第一百四十七章 中日敢死队
- 148 第一百四十八章 波浪式进攻
- 149 第一百四十九章 血战原平
- 150 第一百五十章 豁口幽灵
- 151 第一百五十一章 逐院死拼(1)
- 152 第一百五十二章 逐院死拼(2)
- 153 第一百五十三章 逐院死拼(3)
- 154 第一百五十四章 心系张文智
- 155 第一百五十五章 解救特务排
- 156 第一百五十六章 活捉藤田
- 157 第一百五十七章 救援旅长
- 158 第一百五十八章 炮连遇险
- 159 第一百五十九章 暗夜巷战
- 160 第一百六十章 魔力金刚结
- 161 第一百六十一章 决绝电文
- 162 第一百六十二章 举旗收尸
- 163 第一百六十三章 浩然祭文
- 164 第一百六十四章 步炮结合
- 165 第一百六十五章 内讧争执
- 166 第一百六十六章 反正杀敌
- 167 第一百六十七章 前堵后追
- 168 第一百六十八章 杀出血路
- 169 第一百六十九章 安排突围
- 170 第一百七十章 为国捐躯
- 171 第一百七十一章 解救李文慧
- 172 第一百七十二章 一枪封喉
- 173 第一百七十三章 何去何从
- 174 第一百七十四章 迎请吕毅心
- 175 第一百七十五章 怀仁伪县长
- 176 第一百七十六章 山本来访
- 177 第一百七十七章 被逼出山
- 178 第一百七十八章 城门为难
- 179 第一百七十九章 仝爷雄成
- 180 第一百八十章 决断逃生
- 181 第一百八十一章 计划有变
- 182 第一百八十二章 暗夜遇险
- 183 第一百八十三章 通风报信
- 184 第一百八十四章 针锋相对
- 185 第一百八十五章 激情豪迈
- 186 第一百八十六章 山本来电
- 187 第一百八十七章 怀仁羊杂
- 188 第一百八十八章 智控南城门
- 189 第一百八十九章 杀敌出城
- 190 第一百九十章 移祸于人
- 191 第一百九十一章 誓师出山
- 192 第一百九十二章 围攻孟府
- 193 第一百九十三章 荒滩芨芨草
- 194 第一百九十四章 遇敌广武墓
- 195 第一百九十五章 盗墓世家
- 196 第一百九十六章 白衣魅影
- 197 第一百九十七章 诡异汉墓
- 198 第一百九十八章 墓道交锋
- 199 第一百九十九章 险中求胜
- 200 第二零零章 商议整军
- 201 第二零一章 昏迷三天
- 202 第二零二章 晋北锁钥
- 203 第二零三章? 南怀化惨案
- 204 第二零四章 激战南怀化
- 205 第二零五章 绝不先退
- 206 第二零六章 呼吸之间
- 207 第二零七章 狙击步枪
- 208 第二零八章 站死之间
- 209 第二零九章 铁血忠魂
- 210 第二百一十章 双星陨落
- 211 第二百一十一章 就地正法
- 212 第二百一十二章 炮团凶狠
- 213 第二百一十三章 37战防炮
- 214 第二百一十四章 定斩不饶
- 215 第二百一十五章 火烧坦克
- 216 第二百一十六章 临危受命
- 217 第二百一十七章 黑虎掏心
- 218 第二百一十八章 金创神药
- 219 第二百一十九章 缴枪不杀
- 220 第二百二十章 傅部两只虎
- 221 第二百二十一章 遗恨老爷庙
- 222 第二百二十二章 亲临前线
- 223 第二百二十三章 视察前沿
- 224 第二百二十四章 乍遇八路
- 225 第二百二十五章 关城论道
- 226 第二百二十六章 何分彼此
- 227 第二百二十七章 休整窑子头
- 228 第二百二十八章 夜袭阳明堡
- 229 第二百二十九章 电报联络
- 230 第二百三十章 镇嵩军
- 231 第二百三十一章 崞县石鼓寺
- 232 第二百三十二章 大莫刘子干
- 233 第二百三十三章 出兵东荣花
- 234 二百三十四章 一场误会
- 235 第二百三十五章 争执焦点
- 236 第二百三十六章 山谷解救
- 237 第二百三十七章 激战小树林
- 238 第二百三十八章 威震中央军
- 239 第二百三十九章 上尉连长
- 240 第二百四十章 1天10个团
- 241 第二百四十一章 聚会财神庙
- 242 第二百四十二章 离开死神
- 243 第二百四十三章 敌特横行
- 244 第二百四十四章 晋东北游击队
- 245 第二百四十五章 白佛堂
- 246 第二百四十六章? 家人团聚
- 247 第二百四十七章 豪气拼酒
- 248 第二百四十八章 宫本再现
- 249 第二百四十九章 医院争执
- 250 第二百五十章 美女护士
- 251 第二百五十一章 蛛丝马迹
- 252 第二百五十二章 医院训话
- 253 第二百五十三章 柔情似水
- 254 第二百五十四章 兴隆当铺
- 255 第二百五十五章 朵珍堂主
- 256 第二百五十六章 江湖切口
- 257 第二百五十七章 北辰五藤
- 258 第二百五十八章 万字飞镖
- 259 第二百五十九章? 胁迫救人
- 260 第二百六十章 潜伏内部
- 261 第二百六十一章 饭庄留墨
- 262 第二百六十二章 妓院惊魂
- 263 第二百六十三章 娘子关陷落
- 264 第二百六十四章 此夜无眠
- 265 第二百六十五章 临危受命
- 266 第二百六十六章 意见相左
- 267 第二百六十七章 抉择留城
- 268 第二百六十八章 补充弹药
- 269 第二百六十九章 问计周恩来
- 270 第二百七十章 戒严司令
- 271 第二百七十一章 双方协调
- 272 第二百七十二章 汾河便桥
- 273 第二百七十三章 盖棺封城
- 274 第二百七十四章 卧底现身
- 275 第二百七十五章 棘手纠纷
- 276 第二百七十六章? 接受考验
- 277 第二百七十七章 监视教堂
- 278 第二百七十八章 藤本毙命
- 279 第二百七十九章 鬼魅暗器
- 280 第二百八十章 一枪毙命
- 281 第二百八十一章 兵分两路
- 282 第二百八十二章 空城之计
- 283 第二百八十三章 又遇三和尚
- 284 第二百八十四章 忍影分身术
- 285 第二百八十五章 猝起惊变
- 286 第二百八十六章 督战手令
- 287 第二百八十七章 虎头大令
- 288 第二百八十八章 国民师范
- 289 第二百八十九章 团长负伤
- 290 第二百九十章 惊为神人
- 291 第二百九十一章 死为中国魂
- 292 第二百九十二章 紧急会议
- 293 第二百九十三章 出城巡查
- 294 第二百九十四章 吓走曾延毅
- 295 第二百九十五章 征用汽车
- 296 第二百九十六章 以讹传讹
- 297 第二百九十七章 旗进人进
- 298 第二百九十八章 巧遇执法队
- 299 第二百九十九章 高桥却郎
- 300 第三零零章 争夺老虎山
- 301 第三零一章 激战办公楼
- 302 第三零二章? 缴获地
- 303 第三零三章 炮兵校正机
- 304 第三零四章 再显身手
- 305 第三零五章 独木难支
- 306 第三零六章 忍痛撤退
- 307 第三零七章 艰难行军
- 308 第三零八章 执法大南门
- 309 第三零九章 抢占汾河桥
- 310 第三百一十章 兄弟走好
- 311 第三百一十一章 误入贼窝
- 312 第三百一十二章 晋祠古镇
- 313 第三百一十三章 沙扬娜拉
- 314 第三百一十四章 朝阳黑洞
- 315 第三百一十五章 晋溪书院
- 316 第三百一十六章 飞天雄鹰
- 317 第三百一十七章 滚地神龙
- 318 第三百一十八章 一枪封喉
- 319 第三百一十九章 舍命护祠
- 320 第三百二十章 连环劈刀
- 321 第三百二十一章 峰回路转
- 322 第三百二十二章 吐露真相
- 323 第三百二十三章 苍空的礼物
- 324 第三百二十三四章 口令回令
- 325 第三百二十五章 营救战俘
- 326 第三百二十六章 晋祠突围
- 327 第三百二十七章 何去何从
- 328 第三百二十八章 云梦山遇险
- 329 第三百二十九章 连夜救人
- 330 第三百三十章 路遇晋绥军
- 331 第三百三十一章 金字招牌
- 332 第三百三十二章 甘心当匪
- 333 第三百三十三章 和苗小姐
- 334 第三百三十四章 骑兵队长
- 335 第三百三十五章 神秘人物
- 336 第三百三十六章 真实身份
- 337 第三百三十七章 闯关冲突
- 338 第三百三十八章 武器交易
- 339 第三百三十九章 枪支弹药
- 340 第三百四十章 针锋相对
- 341 第三百四十一章 慷慨激昂
- 342 第三百四十二章 宫本伏法
- 343 第三百四十三章 真相大白
- 344 第三百四十四章 活捉霍烨彬
- 345 第三百四十五章 集体婚礼
- 346 第三百四十六章 牺牲与流亡
- 347 第三百四十七章 人员分配
- 348 第三百四十八章 面商军情
- 349 第三百四十九章 川口开战
- 350 第三百五十章 再次警告
- 351 第三百五十一章 挽回名誉
- 352 第三百五十二章 其乐融融
- 353 第三百五十三章 上山请人
- 354 第三百五十四章 杨村堡被围
- 355 第三百五十五章 寿衣裹尸
- 356 第三百五十六章 斩杀溃兵
- 357 第三百五十七章 暂代指挥官
- 358 第三百五十八章 彼此彼此
- 359 第三百五十九章 临危受命
- 360 第三百六十章 妥善处理
- 361 第三百六十一章 向我开炮
- 362 第三百六十二章 重夺阵地
- 363 第三百六十三章 夜袭敌营
- 364 第三百六十四章 梯次阻击
- 365 第三百六十五章 交替引敌
- 366 第三百六十六章 山谷伏击
- 367 第三百六十七章 意外援兵
- 368 第三百六十八章 战局险恶
- 369 第三百六十九章 增援丁家墕
- 370 第三百七十章 发现敌情
- 371 第三百七十一章 南北夹击
- 372 第三百七十二章 石口激战
- 373 第三百七十三章 追杀令出
- 374 第三百七十四章 告别赵戴文
- 375 第三百七十五章 追踪王靖国
- 376 第三百七十六章 于游海遇害
- 377 第三百七十七章 金蝉脱壳
- 378 第三百七十八章 机会来了
- 379 第三百七十九章 北城危急
- 380 第三百八十章 城北集结
- 381 第三百八十一章 队旗在此
- 382 第三百八十二章 如此巷战
- 383 第三百八十三章 堵截日军
- 384 第三百八十四章 两面受敌
- 385 第三百八十五章 初上战场
- 386 第三百八十六章 随我杀敌
- 387 第三百八十七章 重振旗鼓
- 388 第三百八十八章 教堂被围
- 389 第三百八十九章 合兵一处
- 390 第三百九十章 攻守之战
- 391 第三百九十一章 再见拼刺
- 392 第三百九十二章 隰县解围
- 393 第三百九十三章 往事如烟
- 394 第三百九十四章 跪请解药
- 395 第三百九十五章 大结局 自杀醒国难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旦“飞罗面”
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旦“飞罗面”
快到中午时,两人到了怀仁县南边一个叫第三作(解放后改名为金沙滩镇)的村子。
关于怀仁的来历,据《怀仁县志》记载,辽时“因阿保机与晋王李克用面会东城,取怀想仁人之义,故名”。
第三作在怀仁来说也算是个大村子,有三四千人,是个乡所在地,加上地处走西口的要道,车马从南边的黄花梁上一路颠簸下来,车辙压得很深很深,黄花梁下著名的走西口“岔道”位于梁头的村口,走西口人掷鞋子的地方也在梁头的老爷庙,走西口的车轿、骡马和行人都在此处打尖此时,因此,造就了第三作的繁荣,此时,四乡八邻的人赶往此地,热闹非凡,像是赶集。杨胜武本想绕道而行,可周美云直嚷嚷肚子饿了,想借机热闹一番,杨胜武只好依了周美云,找了一家叫客来安的旅店,要了两间房,嘱咐让店里的伙计喂好马,两人在房间里休息了一下,准备出去。
走到前台,杨胜武叫住伙计,询问这第三作为何这么红火。
“客官,唉,咋说呢,这第三作今儿既是我们怀仁的德胜班‘飞罗面’的谢幕演出,又是第三作乡长孟秋祥成亲的曰子,所以,非常红火。”
杨胜武一听大为惊讶,急着问道:“这‘飞罗面’是不是叫辛致极,在晋北一带十分有名?”
伙计一听,自豪地说:“是呀,听口音客官不是我们怀仁人,咋就了解辛致极?”
杨胜武对伙计说:“我是雁门关南边的代县人,这‘飞罗面’以前到过代县,我看过他的演出,再说,我也喜欢耍孩儿这种独特的剧种,所以多少知道些辛致极的事情。”
“可惜了,一带宗师,这位从小丧父,16岁学唱耍孩儿戏,18岁登台演出誉满雁北的名角儿,自从曰本人来了后,本来发誓不再演出,解散戏班,可伪晋北政权第三作乡的乡长孟秋祥为了讨好曰本人,硬是胁迫辛致极演出,双方达成一致,辛致极好歹只演一场,以后呀,怕是只能在回忆里看‘飞罗面’的演出了。”
杨胜武一听竟然有人胁迫辛致极,而且是伪晋北政权的人,恨得牙根痒痒,但此时自己不过是一匆匆过客,不想在这些事上搅在一块,免得图一时之快坏了寻找执法队的大事。
“杨大哥,这什么‘飞罗面’演的是啥角色呀,有这么好的声誉?”周美云有些好奇。
还未等杨胜武回答,就见伙计看看周美云,又转头看看杨胜武,缓缓地说:“这位小妹,你不知道,在咱们这里,女人登台演出被人看不起,因此,很少有女人当戏子的,就这样,‘飞罗面’主攻小旦,别看辛致极是个男人,可化起妆来,啧啧,那个漂亮,就连女人家见了也嫉妒三分。”
周美云很少听说耍孩儿这种剧种,因此,对耍孩儿所知甚少,就问杨胜武:“杨大哥,这耍孩儿究竟是个什么剧种,难不成比北路棒子还好听?”
其实,杨胜武对的了解也仅限于听戏,真要是让他介绍耍孩儿,你别看,真难为他了,因此,一听周美云的询问,吭吭哧哧地说不来。
伙计一看,笑笑说:“你们可能不太了解这耍孩儿,这耍孩儿起源于元代,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比京剧还早五百年。关于耍孩儿剧种的起源,民间有两种传说。一说是:汉元帝时,昭君王嫱出塞和蕃,出了雁门关,眼前一片荒凉,倍感思念家乡,因而哀恸欲绝,泣不成声,直到嗓音嘶哑,还是哽咽不止。后人为了纪念昭君,模仿她的悲切哭声,编成哀惋歌词进行演唱,几代辗转流传,遂成该剧。另一说是:唐明皇生下太子啼哭不休,集梨园子弟唱曲取乐,以逗太子止泣,所唱各曲均不奏效,唯唱此曲后,太子转悲为喜,破啼一笑,唐明皇随即命名此曲为耍孩儿。传说毕竟只是传说,据有人专门考证,该剧种真正起源于元代,与元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的传统唱法是使用后嗓子,即声音从喉咙后部发出,这一点与佛教声腔比较近似,这种发音法善于表现悲凉的场景。每句唱词前习惯多用咳腔,所以也叫咳咳腔。”
经伙计这么一解释,就连杨胜武也对耍孩儿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更不用说是周美云了。
杨胜武忽然想起一个话题来,对伙计说:“这‘飞罗面’既然不想演出,还怕一个小小的伪乡长?”
伙计一听,面色一变,转头看看四周,见周围没人,老板也出去了,就压着嗓子说:“你们是外地人,不知道这孟秋祥,这人是我们这里的一霸,仗着自己的姑父在绥远当着个警察局长,为非作歹,与我们乡苑家辛庄的苑仲山明争暗斗,现在呀,又榜上了曰本人,更加无法无天,听说,今天不光要成立伪政斧,还要强纳苑家的小姐苑爱静为第四房。如果是这样倒也罢了,你们知道吗?”
杨胜武摇摇头,说:“啥呀?”
周美云一听,高声说:“这个挨千刀的家伙,落在我杨大哥手里凌迟处死也不解恨。”
伙计一听,吓得赶快摆手,小声说:“可不敢乱说,小心隔墙有耳”,转头看看门外,见没人注意这里,继续说:“离这里北面不远有一座山,叫两狼山,山上的土匪头子苗长青与这苑家小姐是姑表亲,据说,小姐苑爱静的母亲是苗长青的姑姑。这苗长青人称‘雁北狼’,其手下有百十来号人,你想,这‘雁北狼’闻听此事岂能善罢甘休,你们瞧着吧,今儿可有好戏了。”
杨胜武一听两狼山,心里“咯噔”一下,急忙问道:“敢问伙计,这两狼山是不是宋代据说是杨家将杨老令公头撞李凌碑的地方?”
伙计有点惊奇,反问道:“是啊,山上还有座‘苏武庙’,当然了,李陵碑也有。你怎么知道?”
杨胜武淡淡一笑,回答道:“我自幼喜欢杨家将的故事,听老人们说的,对了,既然这里有两狼山,那么,金沙滩想来也不远了?”
伙计一听,说:“当然了,金沙滩离这里只有十来里,向南走,在黄花梁下,在怀仁、应县和山阴的交接处。”
金沙滩和两狼山是杨家人永远的痛。
传说宋、辽在金沙滩一带交战中,辽王心怀叵测,佯请宋王到辽营举行“双龙会”,妄图一网打尽宋室君臣。宋室君臣四下派人打探情报并掌握了辽王的这一真实意图后,深知是“鸿门宴”,为确保宋王迅速安全地撤离危险地带,杨继业让大郎假扮皇帝赵光义,命二郎延安、三郎延定、四郎延辉、五郎延德、八郎延顺等随行保护,自己带六郎延昭、七郎延嗣等,保驾宋君突围。双龙会上,大郎用袖箭射死辽天庆王,辽臣见状,即命四下伏兵包围了赴宴的宋室全部文臣武将。经过一场恶战,四郎、八郎被俘,大郎、二郎、三朗战死,而三郎死得最惨,在荒荒草滩被乱马踏成肉泥。据说,三郎当年遇难之处就是现在金沙滩西三里处的盐丰营村南那片多年生芨芨草滩。如今芨芨草长得高大茂盛,老人们说那是三郎碧皿浇灌的结果。再说六郎在前开路,杨继业和七郎断后,父子三人拚力征战,终于使宋王突出重围,安全返回宋营。六郎回头一看,却不见父亲杨继业和七弟延嗣,六郎将宋王妥善安置后,掉转马头,杀进重围寻找父亲和七弟,结果三人都遭围困,辽军却潮水般涌向金沙滩和两狼山。七郎奉父命到雁门关搬取救兵,潘仁美公报私仇,以七郎临阵脱逃为由,将七郎绑于一株老松树下,命军士乱箭射死,同时七郎身后的老松树也因射穿洞窟而死。由于救兵不至,杨继业便兵困两狼山,血染李陵碑,为宋室江山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没先到,祖先遇难的地方竟然成了土匪聚集的窝,至此,杨胜武便有了一探两狼山的想法。
两人出了客来安旅店的门,走到大街上。
这是一条南北方向的大街,长约四五里,一头对着怀仁城,一头对着金沙滩。戏台在村子的北边,此时,街上已是人山人海,各种摆摊的,叫卖的沿街林立。周美云站到一处卖一种怀仁特色小吃前不走了。杨胜武见状,忙问道:“想吃吗?”
“想,就是不知这是什么东西,好不好吃?”
卖小吃的赶紧笑着回答道:“这位年轻人,你可看好了,这是我们怀仁有名的小吃‘宋氏糖干炉’,又称闪塌嘴,起源于宋代,兴盛于清代,属宋氏家族祖传,其特点是香、酥、脆,甜而不腻。你们知道吗,具史料记栽,大清末年,慈禧太后下西安,路经怀仁下榻县庞家大院时,品尝过‘宋氏糖干炉’,对其香酥的口味赞不觉口。此后,‘宋氏糖干炉’名声大振。到了怀仁如果不吃算是白来了。”
杨胜武一听,呵呵一笑,对卖小吃的说:“感情真这么好?”
“好不好不是我说了算,您亲自尝尝就知道了。”
当下,杨胜武从褡裢里掏出一个大洋来,准备买一盒“宋氏糖干炉”,喜得卖小吃的赶紧拿出一盒来,可一看杨胜武递过来的是一个大洋,说:“哎哟,这可找不开零钱,要不,您再买些,或者,去别的地方买些东西赵些零钱。”
没办法,杨胜武只好到别处买了些东西,才用山西省政斧发行的票子卖了一盒“宋氏糖干炉”。
拿到嘴里一吃,果然就像卖小吃的说的,香、酥、脆,甜而不腻。
就在杨胜武漫无目的的穿行在街上时,猛然从戏台那边传来一阵音乐声,原来是小旦“飞罗面”开始上场了。
“飞罗面”今天演的是他的拿手好戏《千里送京娘》,只见台上的京娘手执马鞭步履轻盈地在台中快马加鞭,不见抬腿起步,只见人飘然旋转于台上,歌喉嘹亮响遏行云:“下山岗出丛林沿路好风景,美景莫及哥哥你心意长,但愿此心心相印,但愿此诚为至终……。”
“好。”台下叫好声不断。
周美云看得有些痴了,心想,这饰演京娘的究竟是男是女,竟然如此漂亮传神,把个京娘演得活了。
杨胜武也陷入戏文里,他本来就爱好耍孩儿,在代县,他就看过《狮子洞》、《刘家庄分家》、《七人贤》、《千里送京娘》、《白马关》、《三孝牌》、《金木鱼》、《打佛堂》、《对联珠》、《翠屏山》、《过街楼》、《还魂传》、《绣鞋证》、《洪门寺》等,如今,却在正宗的“耍孩儿”故乡看到了小旦“飞罗面”的演出,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尤其是耍孩儿的唱腔与众不同,这种发音法善于表现悲凉的场景,与金沙滩的苍凉形成一种映衬。
〖 〗
关于怀仁的来历,据《怀仁县志》记载,辽时“因阿保机与晋王李克用面会东城,取怀想仁人之义,故名”。
第三作在怀仁来说也算是个大村子,有三四千人,是个乡所在地,加上地处走西口的要道,车马从南边的黄花梁上一路颠簸下来,车辙压得很深很深,黄花梁下著名的走西口“岔道”位于梁头的村口,走西口人掷鞋子的地方也在梁头的老爷庙,走西口的车轿、骡马和行人都在此处打尖此时,因此,造就了第三作的繁荣,此时,四乡八邻的人赶往此地,热闹非凡,像是赶集。杨胜武本想绕道而行,可周美云直嚷嚷肚子饿了,想借机热闹一番,杨胜武只好依了周美云,找了一家叫客来安的旅店,要了两间房,嘱咐让店里的伙计喂好马,两人在房间里休息了一下,准备出去。
走到前台,杨胜武叫住伙计,询问这第三作为何这么红火。
“客官,唉,咋说呢,这第三作今儿既是我们怀仁的德胜班‘飞罗面’的谢幕演出,又是第三作乡长孟秋祥成亲的曰子,所以,非常红火。”
杨胜武一听大为惊讶,急着问道:“这‘飞罗面’是不是叫辛致极,在晋北一带十分有名?”
伙计一听,自豪地说:“是呀,听口音客官不是我们怀仁人,咋就了解辛致极?”
杨胜武对伙计说:“我是雁门关南边的代县人,这‘飞罗面’以前到过代县,我看过他的演出,再说,我也喜欢耍孩儿这种独特的剧种,所以多少知道些辛致极的事情。”
“可惜了,一带宗师,这位从小丧父,16岁学唱耍孩儿戏,18岁登台演出誉满雁北的名角儿,自从曰本人来了后,本来发誓不再演出,解散戏班,可伪晋北政权第三作乡的乡长孟秋祥为了讨好曰本人,硬是胁迫辛致极演出,双方达成一致,辛致极好歹只演一场,以后呀,怕是只能在回忆里看‘飞罗面’的演出了。”
杨胜武一听竟然有人胁迫辛致极,而且是伪晋北政权的人,恨得牙根痒痒,但此时自己不过是一匆匆过客,不想在这些事上搅在一块,免得图一时之快坏了寻找执法队的大事。
“杨大哥,这什么‘飞罗面’演的是啥角色呀,有这么好的声誉?”周美云有些好奇。
还未等杨胜武回答,就见伙计看看周美云,又转头看看杨胜武,缓缓地说:“这位小妹,你不知道,在咱们这里,女人登台演出被人看不起,因此,很少有女人当戏子的,就这样,‘飞罗面’主攻小旦,别看辛致极是个男人,可化起妆来,啧啧,那个漂亮,就连女人家见了也嫉妒三分。”
周美云很少听说耍孩儿这种剧种,因此,对耍孩儿所知甚少,就问杨胜武:“杨大哥,这耍孩儿究竟是个什么剧种,难不成比北路棒子还好听?”
其实,杨胜武对的了解也仅限于听戏,真要是让他介绍耍孩儿,你别看,真难为他了,因此,一听周美云的询问,吭吭哧哧地说不来。
伙计一看,笑笑说:“你们可能不太了解这耍孩儿,这耍孩儿起源于元代,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比京剧还早五百年。关于耍孩儿剧种的起源,民间有两种传说。一说是:汉元帝时,昭君王嫱出塞和蕃,出了雁门关,眼前一片荒凉,倍感思念家乡,因而哀恸欲绝,泣不成声,直到嗓音嘶哑,还是哽咽不止。后人为了纪念昭君,模仿她的悲切哭声,编成哀惋歌词进行演唱,几代辗转流传,遂成该剧。另一说是:唐明皇生下太子啼哭不休,集梨园子弟唱曲取乐,以逗太子止泣,所唱各曲均不奏效,唯唱此曲后,太子转悲为喜,破啼一笑,唐明皇随即命名此曲为耍孩儿。传说毕竟只是传说,据有人专门考证,该剧种真正起源于元代,与元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的传统唱法是使用后嗓子,即声音从喉咙后部发出,这一点与佛教声腔比较近似,这种发音法善于表现悲凉的场景。每句唱词前习惯多用咳腔,所以也叫咳咳腔。”
经伙计这么一解释,就连杨胜武也对耍孩儿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更不用说是周美云了。
杨胜武忽然想起一个话题来,对伙计说:“这‘飞罗面’既然不想演出,还怕一个小小的伪乡长?”
伙计一听,面色一变,转头看看四周,见周围没人,老板也出去了,就压着嗓子说:“你们是外地人,不知道这孟秋祥,这人是我们这里的一霸,仗着自己的姑父在绥远当着个警察局长,为非作歹,与我们乡苑家辛庄的苑仲山明争暗斗,现在呀,又榜上了曰本人,更加无法无天,听说,今天不光要成立伪政斧,还要强纳苑家的小姐苑爱静为第四房。如果是这样倒也罢了,你们知道吗?”
杨胜武摇摇头,说:“啥呀?”
周美云一听,高声说:“这个挨千刀的家伙,落在我杨大哥手里凌迟处死也不解恨。”
伙计一听,吓得赶快摆手,小声说:“可不敢乱说,小心隔墙有耳”,转头看看门外,见没人注意这里,继续说:“离这里北面不远有一座山,叫两狼山,山上的土匪头子苗长青与这苑家小姐是姑表亲,据说,小姐苑爱静的母亲是苗长青的姑姑。这苗长青人称‘雁北狼’,其手下有百十来号人,你想,这‘雁北狼’闻听此事岂能善罢甘休,你们瞧着吧,今儿可有好戏了。”
杨胜武一听两狼山,心里“咯噔”一下,急忙问道:“敢问伙计,这两狼山是不是宋代据说是杨家将杨老令公头撞李凌碑的地方?”
伙计有点惊奇,反问道:“是啊,山上还有座‘苏武庙’,当然了,李陵碑也有。你怎么知道?”
杨胜武淡淡一笑,回答道:“我自幼喜欢杨家将的故事,听老人们说的,对了,既然这里有两狼山,那么,金沙滩想来也不远了?”
伙计一听,说:“当然了,金沙滩离这里只有十来里,向南走,在黄花梁下,在怀仁、应县和山阴的交接处。”
金沙滩和两狼山是杨家人永远的痛。
传说宋、辽在金沙滩一带交战中,辽王心怀叵测,佯请宋王到辽营举行“双龙会”,妄图一网打尽宋室君臣。宋室君臣四下派人打探情报并掌握了辽王的这一真实意图后,深知是“鸿门宴”,为确保宋王迅速安全地撤离危险地带,杨继业让大郎假扮皇帝赵光义,命二郎延安、三郎延定、四郎延辉、五郎延德、八郎延顺等随行保护,自己带六郎延昭、七郎延嗣等,保驾宋君突围。双龙会上,大郎用袖箭射死辽天庆王,辽臣见状,即命四下伏兵包围了赴宴的宋室全部文臣武将。经过一场恶战,四郎、八郎被俘,大郎、二郎、三朗战死,而三郎死得最惨,在荒荒草滩被乱马踏成肉泥。据说,三郎当年遇难之处就是现在金沙滩西三里处的盐丰营村南那片多年生芨芨草滩。如今芨芨草长得高大茂盛,老人们说那是三郎碧皿浇灌的结果。再说六郎在前开路,杨继业和七郎断后,父子三人拚力征战,终于使宋王突出重围,安全返回宋营。六郎回头一看,却不见父亲杨继业和七弟延嗣,六郎将宋王妥善安置后,掉转马头,杀进重围寻找父亲和七弟,结果三人都遭围困,辽军却潮水般涌向金沙滩和两狼山。七郎奉父命到雁门关搬取救兵,潘仁美公报私仇,以七郎临阵脱逃为由,将七郎绑于一株老松树下,命军士乱箭射死,同时七郎身后的老松树也因射穿洞窟而死。由于救兵不至,杨继业便兵困两狼山,血染李陵碑,为宋室江山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没先到,祖先遇难的地方竟然成了土匪聚集的窝,至此,杨胜武便有了一探两狼山的想法。
两人出了客来安旅店的门,走到大街上。
这是一条南北方向的大街,长约四五里,一头对着怀仁城,一头对着金沙滩。戏台在村子的北边,此时,街上已是人山人海,各种摆摊的,叫卖的沿街林立。周美云站到一处卖一种怀仁特色小吃前不走了。杨胜武见状,忙问道:“想吃吗?”
“想,就是不知这是什么东西,好不好吃?”
卖小吃的赶紧笑着回答道:“这位年轻人,你可看好了,这是我们怀仁有名的小吃‘宋氏糖干炉’,又称闪塌嘴,起源于宋代,兴盛于清代,属宋氏家族祖传,其特点是香、酥、脆,甜而不腻。你们知道吗,具史料记栽,大清末年,慈禧太后下西安,路经怀仁下榻县庞家大院时,品尝过‘宋氏糖干炉’,对其香酥的口味赞不觉口。此后,‘宋氏糖干炉’名声大振。到了怀仁如果不吃算是白来了。”
杨胜武一听,呵呵一笑,对卖小吃的说:“感情真这么好?”
“好不好不是我说了算,您亲自尝尝就知道了。”
当下,杨胜武从褡裢里掏出一个大洋来,准备买一盒“宋氏糖干炉”,喜得卖小吃的赶紧拿出一盒来,可一看杨胜武递过来的是一个大洋,说:“哎哟,这可找不开零钱,要不,您再买些,或者,去别的地方买些东西赵些零钱。”
没办法,杨胜武只好到别处买了些东西,才用山西省政斧发行的票子卖了一盒“宋氏糖干炉”。
拿到嘴里一吃,果然就像卖小吃的说的,香、酥、脆,甜而不腻。
就在杨胜武漫无目的的穿行在街上时,猛然从戏台那边传来一阵音乐声,原来是小旦“飞罗面”开始上场了。
“飞罗面”今天演的是他的拿手好戏《千里送京娘》,只见台上的京娘手执马鞭步履轻盈地在台中快马加鞭,不见抬腿起步,只见人飘然旋转于台上,歌喉嘹亮响遏行云:“下山岗出丛林沿路好风景,美景莫及哥哥你心意长,但愿此心心相印,但愿此诚为至终……。”
“好。”台下叫好声不断。
周美云看得有些痴了,心想,这饰演京娘的究竟是男是女,竟然如此漂亮传神,把个京娘演得活了。
杨胜武也陷入戏文里,他本来就爱好耍孩儿,在代县,他就看过《狮子洞》、《刘家庄分家》、《七人贤》、《千里送京娘》、《白马关》、《三孝牌》、《金木鱼》、《打佛堂》、《对联珠》、《翠屏山》、《过街楼》、《还魂传》、《绣鞋证》、《洪门寺》等,如今,却在正宗的“耍孩儿”故乡看到了小旦“飞罗面”的演出,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尤其是耍孩儿的唱腔与众不同,这种发音法善于表现悲凉的场景,与金沙滩的苍凉形成一种映衬。
〖 〗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