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26 第七十三章 离去
- 127 第七十四章 帝星
- 128 第七十五章 归来
- 129 第七十六章 本无天子
- 130 第七十七章 最亮的星
- 131 第七十八章 我道
- 132 第七十九章 敲书
- 133 第八十章 夜议
- 134 第八十一章 你要小心
- 135 第八十二章 愚民尚武
- 136 第八十三章 妄念
- 137 第八十四章 战神十绝
- 138 第八十五章 农诏
- 139 第八十六章 江山社稷图
- 140 第八十七章 出神
- 141 第八十九章 女儿
- 142 第九十章 入微观之
- 143 第九十一章 二三事
- 144 第九十二章 人多
- 145 第九十三章 我思动天心
- 146 第九十四章 春雨湿裙裳
- 147 第九十五章 碧落空歌
- 148 第九十六章 桃夭
- 149 第九十七章 春夜佳人
- 150 第九十八章 温柔坚定
- 151 第九十九章 明细
- 152 第一百章 五采共鸣
- 153 第一百零一章 真正的人
- 154 第一百零二章 入定
- 155 第一百零三章 手书
- 156 第一百零四章 桃花落红尘
- 157 第一百零五章 如切如磋
- 158 第一百零六章 如琢如磨
- 159 第一百零七章 计议
- 160 第一百零八章 三器
- 161 第一百零九章 碧海青天
- 162 第一百一十章 参合伤情
- 163 第一百一十一章 陈年旧事
- 164 第一百一十二章 雨夜
- 165 第一百一十三章 行诏
- 166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一死报君恩
- 167 第一百一十五章 暗手
- 168 第一百一十六章 密折
- 169 第一百一十七章 选剑
- 170 第一百一十八章 农种
- 171 第一百一十九章 小芷
- 172 第一百二十章 制怒
- 173 第一百二十一章 如戏
- 174 第一百二十二章 黄昏一骑
- 175 第一百二十三章 真假
- 176 第一百二十四章 宫宴
- 177 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宗师会
- 178 第一百二十六章 月夜问
- 179 第一百二十七章 约战
- 180 第一百二十八章 昔日同门
- 181 第一百二十九章 试剑
- 182 第一百三十章 帝踏
- 183 第一百三十一章 原委
- 184 第一百三十二章 星渊
- 185 第一进三十三章 突变
- 186 第一百三十四章 青梅
- 187 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将
- 188 第一百三十六章 传法去
- 189 第一百三十七章 群英毕至
- 190 第一百三十八章 江天之丽
- 191 第一百三十九章 春水秋雨
- 192 第一百四十章 梧桐愁上西楼
- 193 第一百四十一章 九字谢别
- 194 第一百四十二章 春秋清夜奔
- 195 第一百四十三章 传神入梦
- 196 第一百四十四章 承天昌寿
- 197 第一百四十五章 玉玺现世夜入宫
- 198 第一百四十六章 无明之厌
- 199 第一百四十七章 宋皇
- 200 第一百四十八章 光阴游世辞
- 201 第一百四十九章 秋湖论道
- 202 第一百五十章 不问恩仇
- 203 第一百五十一章 有情无情
- 204 第一百五十二章 春光正好杀人
- 205 第一百五十三章 传位
- 206 第一百五十四章 飞升
- 207 第一章 九人争神
- 208 第二章 极西之地
- 209 第三章 三英灵
- 210 第四章 原形
- 211 第五章 见王
- 212 第六章 决斗饮食
- 213 第七章 始战
- 214 第八章 七进七出
- 215 第九章 各筹谋
- 216 第十章 凭谁计
- 217 第十一章 公主诚意
- 218 第十二章 战起了
- 219 第十三章 一镜纵横
- 220 第十四章 诡敌
- 221 第十五章 围杀变故
- 222 第十六章 未死
- 223 第十七章 井蛙
- 224 第十八章 愁城
- 225 第十九章 时至
- 226 第二十章 得法
- 227 第二十一章 万古长夜
- 228 第二十二章 闻风而动
- 229 第二十三章 退敌试法
- 230 第二十四章 一路向北
- 231 第二十五章 玄冰玉生九窍
- 232 第二十六章 朝云无觅
- 233 第一章 十年
- 234 第二章 日斗夜会
- 235 第三章 地底熔湖
- 236 第四章 终见
- 237 第五章 梦剑
- 238 第六章 梦醒
- 239 第七章 乘正御气,游于无穷
- 240 第八章 始焉
- 241 第九章 星剑千里梅枝半
- 242 第十章 白猫世界
- 243 第十一章 乾坤
- 244 第十二章 托付身后事
- 245 第十三章 一掷
- 246 第十四章 咏歌(大结局)
- 247 完本感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八十三章 妄念
第八十三章 妄念
杨仪愣了一愣,方道:“陛下玩笑了。?? ?? 老臣半点不通武学,如何做得了主?”
陈远摆摆手,道:“这表明一种态度。”
杨仪反应极快,瞬息已明白过来,由他这位太垣堂相出面,自可表明朝中文臣清流之倾向,当下便道:“是,臣遵旨。不过,还是请陛下以诸葛正我为主,老臣为辅的好。”
陈远道:“也好。”顿了顿,雨声似乎渐渐的小了,空气中浮动着种春雨特有的清新气息,陈远嗅了一阵,道:“朕闭关月余,骤然清闲下来,便生出了许多平日里不曾想过的念头……”
君臣商议良久,不知东方之既白,忽听冯总管道:“陛下,到早朝的时辰了。”
二人住了,陈远也不看更漏,“哦”了一声,道:“寅时了么?”
杨仪默察天地阴阳之流转,辩明清浊之升降,道:“正是寅时了。”
陈远感慨道:“朕一月不曾临朝,亏得有五位贤卿调理政务,方不致于误了国事。”
杨仪忙道:“此多赖皇后娘娘与青公主之力,况且尚有许多方才所说如二王大事,臣等不敢妄决,急待陛下垂示。”
陈远挥了手,笑道:“也罢,杨卿暂且回堂,准备早朝罢!”
杨仪人虽苍老,行动却很矫健,立时站起,并无久坐之疲病,道:“臣告退。”言罢,躬身退了出去。
陈远独坐了片刻,出得书房,转至偏殿,一群彩衣宫娥捧衣端盆,静默行了进来,为皇帝漱洗罢,换了朝服,便又自行退下。
“龙纹神章,绣山川草木,云衣锦图,列日月星辰,平天垂珠,定阴阳清浊,八玉黄袍,分水火盈虚,此天子朝服也。”
陈远对镜自照,见镜中人文采精华,威棱自显,面貌虽未变,气度却全然不似华山上的那个懵懂少年了。
少年凝视良久,叹息一声,走进了殿外深沉的黑暗中。
江南正是烟雨朦胧之时,而在遥远的北方草原上,却是一片晴朗之极的群星天。
正因如此,本就明亮的帝星,便显得更明亮了一些。
飘渺的星光,淡淡地照在翠绿色的无边草原上,恍如一块绵延万里的碧玉宝石,剔透纯粹,折射出更美丽的光,轻风拂动柔辉,吹低青青草,就像是个瑰丽而又奇幻的梦。
星光下,青草上,是一片连绵不知几许的帐篷群落,白的,灰的,圆的,钝的,大的,小的,像一朵朵雨后林中的小蘑菇,烘出了中间的那朵花。
金色的帐篷,金色的花,辉煌而夺目,简直比星光更亮。
金帐王庭前,正站着两条人影。
当前一条大汉雄伟昂藏,如憾地神山,正望着北天,道:“大满,南边那个皇帝,是不是活过来了?”
身后那人去矮小干枯,佝偻着腰,若不是右手持着条比他人更高的白杖,几乎让人怀疑,这人能不能站在地上。
细看之下,那杖在星光下出种白生生的渗人的光,却不是木杖,亦非铁杖,钢杖,玉杖,竹杖,石杖,而是骨杖。
长七尺,径三寸的骨杖,光滑可鉴,通体散着淡白的绿光,上下并无连接之痕,似乎本来便是一体,由底而上,先是收束,渐又滑开,最顶端镶着一枚惨绿色的珠子,恍惚之下,似有鬼哭魔啸之音。
这音却并不诡秘可怕,反倒充盈着种莫名的神圣之意,令人一见之下,便要忍不住顶礼膜拜。
持杖的大满弯着腰,抬着头,缕状的头下,满是皱纹的老脸上凹着双惨绿色的眼睛,正盯着北天帝星,顿了顿杖,生一种既干涩,又尖锐的森冷声音:“大汗,是的,那个皇帝活过来了。”
大汉按着腰间一柄奇形长刀,瞪着紫微星,似乎要一刀将它劈下来。
刀长三尺九,鞘作狼形,乌金缀纹,星铁点睛,于苍茫的狰狞野蛮中,散出种霸道争杀之意,本应呛鼻的血腥气,似也如脚下无边无际的草原一般,逸出种淡淡的甜香。
他瞪了许久,忽然松开手,大笑道:“早晚有一天,它将为我而亮!”
大满轻轻抬起骨杖,重重砸在草地上,慢吞吞道:“要等那人飞升后。”
大汉狼视虎形,向南走了几步,大笑道:“我听说洛青绫不仅武道高明,样貌更是绝美,这女儿虽然很好,但有那样两个儿子,洛华真是自作自受!”
大满语气似乎永远是那般苍老缓慢:“长生天在上,有魔师魔宗南下,主持重务,大汗必能得掌帝星。”
大汉极目远望,似乎能望穿茫茫草原,直达烟雨江南那座江边雄城,华宫玉殿中,有一美人,青衣绝伦,孤傲芬芳,不可方物,横推世间,不禁道:“可惜!不能享受那样的美人,这大汗也没多大做头!”
大满默不作声,忽然道:“长生天在上,大汗想要如愿,也不是没有可能。”
大汉霍然转身:“怎样做法?”
大满苍老如干巴桔皮的脸上忽然咧开嘴,露出森然白牙,阴沉道:“这就要落到她那两个哥哥身上了。”
金帐王庭向南数千里,越过茫茫如海的草地,越过盘山翻岭的宏伟长城,越过飞鸟难渡的雄关,便是燕云十六州。
有诗为证:燕赵豪气横绝,英雄自古如然。游侠横刀立马,公子笑问苍天。
此刻问苍天的不是公子,而是王爷。
燕王,洛棣,大正四皇子,食邑燕云,坐拥雄城,封镇北疆。
燕王居燕京,燕京横雁宫,雁宫高楼倾,楼倾摧燕京。
可摧燕京的高楼,此刻却并未倾,因楼上有燕王。
燕王的心思却不在楼上,而在天上。
他也并非笑问,而是沉眉。
洛棣本生的就极好,斜眉轻折佳人腰,朗目慢拈天下娇,此刻腰悬三尺,负手而立,面沉如水,眉聚横峰,仰望天,更在铁血华贵中,多添了一分神秘优雅。
沉默的燕王忽然开口:“父皇醒转了?”
燕王并非问苍天,而是问身后一人。
一位玄衣人。
陈远摆摆手,道:“这表明一种态度。”
杨仪反应极快,瞬息已明白过来,由他这位太垣堂相出面,自可表明朝中文臣清流之倾向,当下便道:“是,臣遵旨。不过,还是请陛下以诸葛正我为主,老臣为辅的好。”
陈远道:“也好。”顿了顿,雨声似乎渐渐的小了,空气中浮动着种春雨特有的清新气息,陈远嗅了一阵,道:“朕闭关月余,骤然清闲下来,便生出了许多平日里不曾想过的念头……”
君臣商议良久,不知东方之既白,忽听冯总管道:“陛下,到早朝的时辰了。”
二人住了,陈远也不看更漏,“哦”了一声,道:“寅时了么?”
杨仪默察天地阴阳之流转,辩明清浊之升降,道:“正是寅时了。”
陈远感慨道:“朕一月不曾临朝,亏得有五位贤卿调理政务,方不致于误了国事。”
杨仪忙道:“此多赖皇后娘娘与青公主之力,况且尚有许多方才所说如二王大事,臣等不敢妄决,急待陛下垂示。”
陈远挥了手,笑道:“也罢,杨卿暂且回堂,准备早朝罢!”
杨仪人虽苍老,行动却很矫健,立时站起,并无久坐之疲病,道:“臣告退。”言罢,躬身退了出去。
陈远独坐了片刻,出得书房,转至偏殿,一群彩衣宫娥捧衣端盆,静默行了进来,为皇帝漱洗罢,换了朝服,便又自行退下。
“龙纹神章,绣山川草木,云衣锦图,列日月星辰,平天垂珠,定阴阳清浊,八玉黄袍,分水火盈虚,此天子朝服也。”
陈远对镜自照,见镜中人文采精华,威棱自显,面貌虽未变,气度却全然不似华山上的那个懵懂少年了。
少年凝视良久,叹息一声,走进了殿外深沉的黑暗中。
江南正是烟雨朦胧之时,而在遥远的北方草原上,却是一片晴朗之极的群星天。
正因如此,本就明亮的帝星,便显得更明亮了一些。
飘渺的星光,淡淡地照在翠绿色的无边草原上,恍如一块绵延万里的碧玉宝石,剔透纯粹,折射出更美丽的光,轻风拂动柔辉,吹低青青草,就像是个瑰丽而又奇幻的梦。
星光下,青草上,是一片连绵不知几许的帐篷群落,白的,灰的,圆的,钝的,大的,小的,像一朵朵雨后林中的小蘑菇,烘出了中间的那朵花。
金色的帐篷,金色的花,辉煌而夺目,简直比星光更亮。
金帐王庭前,正站着两条人影。
当前一条大汉雄伟昂藏,如憾地神山,正望着北天,道:“大满,南边那个皇帝,是不是活过来了?”
身后那人去矮小干枯,佝偻着腰,若不是右手持着条比他人更高的白杖,几乎让人怀疑,这人能不能站在地上。
细看之下,那杖在星光下出种白生生的渗人的光,却不是木杖,亦非铁杖,钢杖,玉杖,竹杖,石杖,而是骨杖。
长七尺,径三寸的骨杖,光滑可鉴,通体散着淡白的绿光,上下并无连接之痕,似乎本来便是一体,由底而上,先是收束,渐又滑开,最顶端镶着一枚惨绿色的珠子,恍惚之下,似有鬼哭魔啸之音。
这音却并不诡秘可怕,反倒充盈着种莫名的神圣之意,令人一见之下,便要忍不住顶礼膜拜。
持杖的大满弯着腰,抬着头,缕状的头下,满是皱纹的老脸上凹着双惨绿色的眼睛,正盯着北天帝星,顿了顿杖,生一种既干涩,又尖锐的森冷声音:“大汗,是的,那个皇帝活过来了。”
大汉按着腰间一柄奇形长刀,瞪着紫微星,似乎要一刀将它劈下来。
刀长三尺九,鞘作狼形,乌金缀纹,星铁点睛,于苍茫的狰狞野蛮中,散出种霸道争杀之意,本应呛鼻的血腥气,似也如脚下无边无际的草原一般,逸出种淡淡的甜香。
他瞪了许久,忽然松开手,大笑道:“早晚有一天,它将为我而亮!”
大满轻轻抬起骨杖,重重砸在草地上,慢吞吞道:“要等那人飞升后。”
大汉狼视虎形,向南走了几步,大笑道:“我听说洛青绫不仅武道高明,样貌更是绝美,这女儿虽然很好,但有那样两个儿子,洛华真是自作自受!”
大满语气似乎永远是那般苍老缓慢:“长生天在上,有魔师魔宗南下,主持重务,大汗必能得掌帝星。”
大汉极目远望,似乎能望穿茫茫草原,直达烟雨江南那座江边雄城,华宫玉殿中,有一美人,青衣绝伦,孤傲芬芳,不可方物,横推世间,不禁道:“可惜!不能享受那样的美人,这大汗也没多大做头!”
大满默不作声,忽然道:“长生天在上,大汗想要如愿,也不是没有可能。”
大汉霍然转身:“怎样做法?”
大满苍老如干巴桔皮的脸上忽然咧开嘴,露出森然白牙,阴沉道:“这就要落到她那两个哥哥身上了。”
金帐王庭向南数千里,越过茫茫如海的草地,越过盘山翻岭的宏伟长城,越过飞鸟难渡的雄关,便是燕云十六州。
有诗为证:燕赵豪气横绝,英雄自古如然。游侠横刀立马,公子笑问苍天。
此刻问苍天的不是公子,而是王爷。
燕王,洛棣,大正四皇子,食邑燕云,坐拥雄城,封镇北疆。
燕王居燕京,燕京横雁宫,雁宫高楼倾,楼倾摧燕京。
可摧燕京的高楼,此刻却并未倾,因楼上有燕王。
燕王的心思却不在楼上,而在天上。
他也并非笑问,而是沉眉。
洛棣本生的就极好,斜眉轻折佳人腰,朗目慢拈天下娇,此刻腰悬三尺,负手而立,面沉如水,眉聚横峰,仰望天,更在铁血华贵中,多添了一分神秘优雅。
沉默的燕王忽然开口:“父皇醒转了?”
燕王并非问苍天,而是问身后一人。
一位玄衣人。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