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60 第一百零八章 三器
- 161 第一百零九章 碧海青天
- 162 第一百一十章 参合伤情
- 163 第一百一十一章 陈年旧事
- 164 第一百一十二章 雨夜
- 165 第一百一十三章 行诏
- 166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一死报君恩
- 167 第一百一十五章 暗手
- 168 第一百一十六章 密折
- 169 第一百一十七章 选剑
- 170 第一百一十八章 农种
- 171 第一百一十九章 小芷
- 172 第一百二十章 制怒
- 173 第一百二十一章 如戏
- 174 第一百二十二章 黄昏一骑
- 175 第一百二十三章 真假
- 176 第一百二十四章 宫宴
- 177 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宗师会
- 178 第一百二十六章 月夜问
- 179 第一百二十七章 约战
- 180 第一百二十八章 昔日同门
- 181 第一百二十九章 试剑
- 182 第一百三十章 帝踏
- 183 第一百三十一章 原委
- 184 第一百三十二章 星渊
- 185 第一进三十三章 突变
- 186 第一百三十四章 青梅
- 187 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将
- 188 第一百三十六章 传法去
- 189 第一百三十七章 群英毕至
- 190 第一百三十八章 江天之丽
- 191 第一百三十九章 春水秋雨
- 192 第一百四十章 梧桐愁上西楼
- 193 第一百四十一章 九字谢别
- 194 第一百四十二章 春秋清夜奔
- 195 第一百四十三章 传神入梦
- 196 第一百四十四章 承天昌寿
- 197 第一百四十五章 玉玺现世夜入宫
- 198 第一百四十六章 无明之厌
- 199 第一百四十七章 宋皇
- 200 第一百四十八章 光阴游世辞
- 201 第一百四十九章 秋湖论道
- 202 第一百五十章 不问恩仇
- 203 第一百五十一章 有情无情
- 204 第一百五十二章 春光正好杀人
- 205 第一百五十三章 传位
- 206 第一百五十四章 飞升
- 207 第一章 九人争神
- 208 第二章 极西之地
- 209 第三章 三英灵
- 210 第四章 原形
- 211 第五章 见王
- 212 第六章 决斗饮食
- 213 第七章 始战
- 214 第八章 七进七出
- 215 第九章 各筹谋
- 216 第十章 凭谁计
- 217 第十一章 公主诚意
- 218 第十二章 战起了
- 219 第十三章 一镜纵横
- 220 第十四章 诡敌
- 221 第十五章 围杀变故
- 222 第十六章 未死
- 223 第十七章 井蛙
- 224 第十八章 愁城
- 225 第十九章 时至
- 226 第二十章 得法
- 227 第二十一章 万古长夜
- 228 第二十二章 闻风而动
- 229 第二十三章 退敌试法
- 230 第二十四章 一路向北
- 231 第二十五章 玄冰玉生九窍
- 232 第二十六章 朝云无觅
- 233 第一章 十年
- 234 第二章 日斗夜会
- 235 第三章 地底熔湖
- 236 第四章 终见
- 237 第五章 梦剑
- 238 第六章 梦醒
- 239 第七章 乘正御气,游于无穷
- 240 第八章 始焉
- 241 第九章 星剑千里梅枝半
- 242 第十章 白猫世界
- 243 第十一章 乾坤
- 244 第十二章 托付身后事
- 245 第十三章 一掷
- 246 第十四章 咏歌(大结局)
- 247 完本感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百一十八章 农种
第一百一十八章 农种
(紧赶慢赶,终在零点前了出来,抱歉抱歉。? ? ? )
“红尘阡陌……”
秋心骈指抚过淡红色的剑鞘,冰凉森寒中带有一丝温暖的触感,神兵轻轻铮鸣,似在回应,少女浅浅一笑,道:“我喜欢这个名字。”
洛青绫沉默了一会,道:“这柄剑是三百年前云水上人的佩兵,这位前辈修为极高,提红尘剑,斩宿业罪,出入无碍,臻至大宗师极限,已达半步脱之境,本可成为唯一一位不赖神阶心法而成就天人的绝世人物……”
青公主稍顿了顿,语中带上了几分怅然,淡淡道:“……奈何她最终还是遇见了命中的孽缘,深陷其中,纵有千般慧剑,也没能斩断万种情丝,落得个神形尽毁,魂飞魄散的下场……”
秋心安静听着,道:“你是说……”
洛青绫道:“不错,染上这位前辈的鲜血魂魄,它已成了柄不详之剑。”
“不详?”
“此后数百年间,也有后人6续得到红尘剑,都是欣喜若狂,也都仗剑做出了一番不小的成就,只是最终,都免不了剑散人亡的结局……”
洛青绫娓娓道来,像在讲个故事,凝视着秋心,道:“你已有了幻神兵花雾,质地似乎更高些,还要用这柄不详之剑么?”
秋心静了静,拔剑出鞘,天地顿时一片淡淡红晕,这红光虽浅,却迷离疏远,无处不在,掩下了夕阳,掩下了晚风,掩下了青竹,秋心轻轻挥了挥,只觉轻重长短无不如意,神意冥合无二,红尘万象似乎瞬间尽归心中,美到了尽处,也丑到了尽处,便笑了笑,道:“红尘多变,正是修行处。”
洛青绫看着她,忽笑了笑,拊掌道:“愿你证得真如。”
秋心还剑归鞘,夕阳西坠,晚风吹乱竹叶,道:“我会的。”
洛青绫点了点头:“那此剑便是成王世子洛远佩剑了。”
“七日后我便出京,然后回来……”
时光如指间沙,总在不觉中流逝。
“陛下,京中伤亡军民均已安置妥当,纪念碑业已落成,臣斗胆,请陛下前去祭奠。”
“朕手书一篇祭文,由太垣堂王耀代奠罢!”
“是……”
“陛下,出海商团已在召集中,举国商贾闻得朝廷亲自组织海事,俱都欣喜若狂,争相报名,门庭若市,因实在太多,臣不得已,将有资格参与的大商大贾写入此折,恭请陛下圣定……”
“陛下,及老、及幼二院已初步在荆州、江右、青州三地试行建造中,百姓闻听如此善举,大多感恩戴德,叩谢不已,只有一事,恕臣九死,直报天子!”
“何事?”
“陛下心怀天下百姓,建此二院,朝廷大费财物,却有官员贪赃枉法,自中大举谋求私利……”
“着户部刘辉、御史台冯征、六扇门冷血三人领钦差命,前去清查,如有实证,朕允下便宜行事之权!”
“遵旨!”
“陛下,封农诏颁行已有数日,除了几个妄人外,并无真正良种现世……”
“妄人?”
“是,因颁行未久,只京中有几个胆大包天,意图欺君骗财的小人,拿了些陈年旧种,枯藤烂麻前来糊弄,却被悯农寺人员辨出,俱都拿下了,关在大牢中。”
陈远自案后抬起头,若有所思,问道:“朕着魏文本新立了悯农寺,他都选了些甚么人进去?”
案前站着个蟒袍玉带的大臣,躬身道:“因时日紧急,魏大人自朝中各部择了些有过躬耕农事的散官文人,权且暂替,待日后由各地举荐积年老农上来,户部行文已了下去。”
陈远掷下笔,淡淡道:“既只是些只躬耕过的文官,如何识得良种?不分清红便将这些先行者俱都拿下了,后人惊惧,安敢再来献种?”
“臣惶恐!”大臣失了失色,定下神,道:“臣曾有过千金买马骨之心,只是那些人实太不像话,满口胡言,手上也无老茧,问起农事来,也大都不知,并无一个老农,不是青皮混混,便是书痴婢从,臣想,若是太过宽松,轻轻放过,不免再有许多歹人抱了侥幸之心,为求尊候之位,肆意欺诈,有损朝廷威仪。”
“是朕急切了……”陈远站起身,踱了几步,缓缓道:“你说问起农事来,大都不知?”
“正是。”
“那便是说,还是有懂的人?”
大臣迟疑了会,道:“确实有三人,也稍通些农事,只是这三人,一个是头花白的老童生,一个是屡次落榜的秀才,一个是年轻婢女,问起些浅显问题,譬如何时播种,何时松土,如何收割之类,尚能答的出来,稍问细些,连一些杂草样本都认不出来,实不像有真才实干之人。”
久批官文,陈远不免来了兴趣,问道:“这三人都献了些甚么上来?”
大臣回道:“那老童生捧了枚大如鸽卵的石头,说是上古龙食异种,种下后三年方成,长成后米株如树,不枯不断,如果新生,一年一熟,一粒米可供一人一日之食。那秀才献的是些细种,说是自己多年杂育而成的良稻,一年三熟,产量比现今最盛的蓝田米更多了两倍。那年轻婢女携了一条枯藤,说是自家主人自海外历经千辛万苦带回来的薯藤,有土便可活,便在山地也是无妨,比稻麦之属产量多了十数倍,是……是灾年积荒之时的救命物事。”
陈远想了想,道:“这三人有甚么要求?”
大臣回道:“那老童生想得个世袭伯位,那秀才想进阁为相,那婢女……那婢女要请陛下为她家主人平冤。”
陈远奇道:“那婢女主人是谁?有何案情?”
大臣垂,目光微闪,道:“回陛下,那婢女说自己主人是京中海商林振元,前些日自海外跑商归来后,有同业之人嫉恨他收获极丰,又谋求林家家产,故向锦衣卫密告,说自家主人名为振元,定与北边元蒙胡贼脱不了干系,锦衣卫便将林振元下了诏狱。”
陈远轻轻敲着御案:“这倒有趣,郭平,你将这三人,连同所献之物全都带上来,朕要亲自瞧瞧。”
“遵旨!”郭平伏拜,退了出去。
“红尘阡陌……”
秋心骈指抚过淡红色的剑鞘,冰凉森寒中带有一丝温暖的触感,神兵轻轻铮鸣,似在回应,少女浅浅一笑,道:“我喜欢这个名字。”
洛青绫沉默了一会,道:“这柄剑是三百年前云水上人的佩兵,这位前辈修为极高,提红尘剑,斩宿业罪,出入无碍,臻至大宗师极限,已达半步脱之境,本可成为唯一一位不赖神阶心法而成就天人的绝世人物……”
青公主稍顿了顿,语中带上了几分怅然,淡淡道:“……奈何她最终还是遇见了命中的孽缘,深陷其中,纵有千般慧剑,也没能斩断万种情丝,落得个神形尽毁,魂飞魄散的下场……”
秋心安静听着,道:“你是说……”
洛青绫道:“不错,染上这位前辈的鲜血魂魄,它已成了柄不详之剑。”
“不详?”
“此后数百年间,也有后人6续得到红尘剑,都是欣喜若狂,也都仗剑做出了一番不小的成就,只是最终,都免不了剑散人亡的结局……”
洛青绫娓娓道来,像在讲个故事,凝视着秋心,道:“你已有了幻神兵花雾,质地似乎更高些,还要用这柄不详之剑么?”
秋心静了静,拔剑出鞘,天地顿时一片淡淡红晕,这红光虽浅,却迷离疏远,无处不在,掩下了夕阳,掩下了晚风,掩下了青竹,秋心轻轻挥了挥,只觉轻重长短无不如意,神意冥合无二,红尘万象似乎瞬间尽归心中,美到了尽处,也丑到了尽处,便笑了笑,道:“红尘多变,正是修行处。”
洛青绫看着她,忽笑了笑,拊掌道:“愿你证得真如。”
秋心还剑归鞘,夕阳西坠,晚风吹乱竹叶,道:“我会的。”
洛青绫点了点头:“那此剑便是成王世子洛远佩剑了。”
“七日后我便出京,然后回来……”
时光如指间沙,总在不觉中流逝。
“陛下,京中伤亡军民均已安置妥当,纪念碑业已落成,臣斗胆,请陛下前去祭奠。”
“朕手书一篇祭文,由太垣堂王耀代奠罢!”
“是……”
“陛下,出海商团已在召集中,举国商贾闻得朝廷亲自组织海事,俱都欣喜若狂,争相报名,门庭若市,因实在太多,臣不得已,将有资格参与的大商大贾写入此折,恭请陛下圣定……”
“陛下,及老、及幼二院已初步在荆州、江右、青州三地试行建造中,百姓闻听如此善举,大多感恩戴德,叩谢不已,只有一事,恕臣九死,直报天子!”
“何事?”
“陛下心怀天下百姓,建此二院,朝廷大费财物,却有官员贪赃枉法,自中大举谋求私利……”
“着户部刘辉、御史台冯征、六扇门冷血三人领钦差命,前去清查,如有实证,朕允下便宜行事之权!”
“遵旨!”
“陛下,封农诏颁行已有数日,除了几个妄人外,并无真正良种现世……”
“妄人?”
“是,因颁行未久,只京中有几个胆大包天,意图欺君骗财的小人,拿了些陈年旧种,枯藤烂麻前来糊弄,却被悯农寺人员辨出,俱都拿下了,关在大牢中。”
陈远自案后抬起头,若有所思,问道:“朕着魏文本新立了悯农寺,他都选了些甚么人进去?”
案前站着个蟒袍玉带的大臣,躬身道:“因时日紧急,魏大人自朝中各部择了些有过躬耕农事的散官文人,权且暂替,待日后由各地举荐积年老农上来,户部行文已了下去。”
陈远掷下笔,淡淡道:“既只是些只躬耕过的文官,如何识得良种?不分清红便将这些先行者俱都拿下了,后人惊惧,安敢再来献种?”
“臣惶恐!”大臣失了失色,定下神,道:“臣曾有过千金买马骨之心,只是那些人实太不像话,满口胡言,手上也无老茧,问起农事来,也大都不知,并无一个老农,不是青皮混混,便是书痴婢从,臣想,若是太过宽松,轻轻放过,不免再有许多歹人抱了侥幸之心,为求尊候之位,肆意欺诈,有损朝廷威仪。”
“是朕急切了……”陈远站起身,踱了几步,缓缓道:“你说问起农事来,大都不知?”
“正是。”
“那便是说,还是有懂的人?”
大臣迟疑了会,道:“确实有三人,也稍通些农事,只是这三人,一个是头花白的老童生,一个是屡次落榜的秀才,一个是年轻婢女,问起些浅显问题,譬如何时播种,何时松土,如何收割之类,尚能答的出来,稍问细些,连一些杂草样本都认不出来,实不像有真才实干之人。”
久批官文,陈远不免来了兴趣,问道:“这三人都献了些甚么上来?”
大臣回道:“那老童生捧了枚大如鸽卵的石头,说是上古龙食异种,种下后三年方成,长成后米株如树,不枯不断,如果新生,一年一熟,一粒米可供一人一日之食。那秀才献的是些细种,说是自己多年杂育而成的良稻,一年三熟,产量比现今最盛的蓝田米更多了两倍。那年轻婢女携了一条枯藤,说是自家主人自海外历经千辛万苦带回来的薯藤,有土便可活,便在山地也是无妨,比稻麦之属产量多了十数倍,是……是灾年积荒之时的救命物事。”
陈远想了想,道:“这三人有甚么要求?”
大臣回道:“那老童生想得个世袭伯位,那秀才想进阁为相,那婢女……那婢女要请陛下为她家主人平冤。”
陈远奇道:“那婢女主人是谁?有何案情?”
大臣垂,目光微闪,道:“回陛下,那婢女说自己主人是京中海商林振元,前些日自海外跑商归来后,有同业之人嫉恨他收获极丰,又谋求林家家产,故向锦衣卫密告,说自家主人名为振元,定与北边元蒙胡贼脱不了干系,锦衣卫便将林振元下了诏狱。”
陈远轻轻敲着御案:“这倒有趣,郭平,你将这三人,连同所献之物全都带上来,朕要亲自瞧瞧。”
“遵旨!”郭平伏拜,退了出去。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