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56 第一百零四章 桃花落红尘
- 157 第一百零五章 如切如磋
- 158 第一百零六章 如琢如磨
- 159 第一百零七章 计议
- 160 第一百零八章 三器
- 161 第一百零九章 碧海青天
- 162 第一百一十章 参合伤情
- 163 第一百一十一章 陈年旧事
- 164 第一百一十二章 雨夜
- 165 第一百一十三章 行诏
- 166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一死报君恩
- 167 第一百一十五章 暗手
- 168 第一百一十六章 密折
- 169 第一百一十七章 选剑
- 170 第一百一十八章 农种
- 171 第一百一十九章 小芷
- 172 第一百二十章 制怒
- 173 第一百二十一章 如戏
- 174 第一百二十二章 黄昏一骑
- 175 第一百二十三章 真假
- 176 第一百二十四章 宫宴
- 177 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宗师会
- 178 第一百二十六章 月夜问
- 179 第一百二十七章 约战
- 180 第一百二十八章 昔日同门
- 181 第一百二十九章 试剑
- 182 第一百三十章 帝踏
- 183 第一百三十一章 原委
- 184 第一百三十二章 星渊
- 185 第一进三十三章 突变
- 186 第一百三十四章 青梅
- 187 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将
- 188 第一百三十六章 传法去
- 189 第一百三十七章 群英毕至
- 190 第一百三十八章 江天之丽
- 191 第一百三十九章 春水秋雨
- 192 第一百四十章 梧桐愁上西楼
- 193 第一百四十一章 九字谢别
- 194 第一百四十二章 春秋清夜奔
- 195 第一百四十三章 传神入梦
- 196 第一百四十四章 承天昌寿
- 197 第一百四十五章 玉玺现世夜入宫
- 198 第一百四十六章 无明之厌
- 199 第一百四十七章 宋皇
- 200 第一百四十八章 光阴游世辞
- 201 第一百四十九章 秋湖论道
- 202 第一百五十章 不问恩仇
- 203 第一百五十一章 有情无情
- 204 第一百五十二章 春光正好杀人
- 205 第一百五十三章 传位
- 206 第一百五十四章 飞升
- 207 第一章 九人争神
- 208 第二章 极西之地
- 209 第三章 三英灵
- 210 第四章 原形
- 211 第五章 见王
- 212 第六章 决斗饮食
- 213 第七章 始战
- 214 第八章 七进七出
- 215 第九章 各筹谋
- 216 第十章 凭谁计
- 217 第十一章 公主诚意
- 218 第十二章 战起了
- 219 第十三章 一镜纵横
- 220 第十四章 诡敌
- 221 第十五章 围杀变故
- 222 第十六章 未死
- 223 第十七章 井蛙
- 224 第十八章 愁城
- 225 第十九章 时至
- 226 第二十章 得法
- 227 第二十一章 万古长夜
- 228 第二十二章 闻风而动
- 229 第二十三章 退敌试法
- 230 第二十四章 一路向北
- 231 第二十五章 玄冰玉生九窍
- 232 第二十六章 朝云无觅
- 233 第一章 十年
- 234 第二章 日斗夜会
- 235 第三章 地底熔湖
- 236 第四章 终见
- 237 第五章 梦剑
- 238 第六章 梦醒
- 239 第七章 乘正御气,游于无穷
- 240 第八章 始焉
- 241 第九章 星剑千里梅枝半
- 242 第十章 白猫世界
- 243 第十一章 乾坤
- 244 第十二章 托付身后事
- 245 第十三章 一掷
- 246 第十四章 咏歌(大结局)
- 247 完本感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一死报君恩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一死报君恩
君臣移至太玄殿,又议了些事,便散了。八一中? ?文 网
回得紫微宫,碧落奉上茶,捧过一张纸,道:“陛下,丽妃娘娘昨日行程。”
“晨时至未央宫,拜后不遇,又趋夏时宫,访雨妃半时,旋步秋水宫,与静妃密议良久,踵履冬令宫,梅妃喜迎之,畅谈多刻……”
“……又致青乾宫,拜青公主半辰……昏逢长平宫,见芍嫔……后宫谈笑,卑职莫敢前,故所论不知,伏乞陛下恕罪。”
“连青姊也去见了么?”
陈远沉吟着,瞧着纸上“密议”、“畅谈”、“欢笑”、“沉眉”等字,若有所思:“虽说不敢前,却用了这许多不同意义的词,很有意思嘛……”
想了想,陈远挥毫写下一行字,折起,塞放密封,递下道:“送青绫。”
碧落接过,应声道:“是。”便转身下去了。
宫中一时静了下来,只听得到远处宫人嬉笑的微声,春日的阳光自窗外温暖地照进来,洒上案上,映出一片安静色彩,陈远批完奏折,站起身来,来到江山社稷图前,一半仰望着,徘徊着,沉思着,一半沉入心神,感知着,对抗着,那日渐逼近的五采云气……
日渐正千,即便在大内深宫中,也可感受到那普照世间的温暖,陈远自空旷的江山走出来,回到人间,便看到了洛青绫的回书:
似不通,只未定。
这六个字小小的,端端正天上,秀秀气气,毫无主人一剑镇山河的锐利锋芒,倒像个寻常少女普通描红之作。
“连青姊,也不能确定静妃会不会武功么?”陈远沉思着,指间光华流转,将这纸燃成一股极淡的轻烟,散入萝幕中,“奇怪……这种不确定,本身便是一处不寻常的地方,如果真是她,为何会露出如此大的破绽呢?”
轻敲御案,忽然进来个碧色少女,道:“陛下,近午了,要用膳么?”
“丽妃今日如何?”
碧落浅浅躬身:“丽妃娘娘今日一直在春芳宫中,并未外出,一切如常。”
“传膳罢!”
不多时,一队彩衣宫女便鱼贯行进,捧着碟碗杯盏,俱是光华隐隐,其中大半菜色却与早晨并无二致,只当中一道主菜,盛在个玉色大碟中,温红香绿,雾气淡淡,隐稀是种不知名的禽鸟,似乎正在展翅飞翔的样子,向往蓝天的渴望,却被固定下来,成了一盘菜。
陈远微微皱眉:“这是甚么?”
边上一宫女回道:“回陛下,此菜名曰‘红烧泠鸢羽’,是择了春日回还的鸿雁,佐以兰枝香芝,以秘法温烧,补养益气,又不大费,正合陛下悯农之旨。”
身后碧落目光一闪,觉得皇帝又要不一样了。
陈远很想掷下玉箸,来上一句:“大雁辛辛苦苦飞回来,不是为给人吃的!”
但少年终于没有,只是平静用完,漱口过后,出了宫,沐浴在春日的阳光下,散着步,感受着与昨夜寒冷雨夜绝然不同的温暖,忽然瞧见几只在花朵上飞来飞去的蜜蜂,想起在武后未央宫所见,心中不禁推算起来。
春光正好,宫人窈窕,烟柳垂岸,蓼鸟嬉戏,一片欣欣景色,令人顿生详和之意,似乎不会有甚么悲惨的事情生了。
远处匆匆忙忙奔来一名宫女,踉踉跄跄的,几度不曾跌倒,碧落大皱眉头,拦上道:“桃夭,怎么了?”
这宫女正是桃夭,丽妃宫中平仪,神色惊惶,却又强作镇定,手中紧紧捏着一封信,道:“碧落姐姐,娘娘写了一封书,命我当面呈交陛下。”
碧落心中一动,听得草地上皇帝道:“过来罢!”
桃夭听得这话,深深吸了口气,反倒不急了,行了过去,双手捧上似乎沾染着春天芬芳的信笺,垂道:“陛下,这是娘娘方才写的,命我一定要当面呈到陛下手中。”
陈远不语,接过展开,上书:
“妾生于微沙,长于流水,本蓼汀之姿,应流落江湖,一世飘零,求陋室而不可,葬黄土而不得,一朝遇圣,得奉天子之侧,丝衣玉食,钟音鼎乐,更闻教化,欣喜之余,实极惶惶,唯恐一梦,留恋虽久,终有醒时,春芳落尽,满怀萧瑟,更添悲音……
然陛下不蒙微贱,常宠多爱,温言细语,妾极感怀……
是夜军革阵围,小楼东风,星月无光,本冷彻入骨,幸得陛下赐下五采之气,方可抵去一心寒伤……然妾多有隐瞒,妄骗君心,实不堪怜……昨日多访故人,虽言笑晏晏,心终如芒刺,逢饱食之人,得暗人明相,本应禀君,然旧日深情,宛然在目,思之再三,涕之恨之,终不忍弃……
故情不去,君思难报,左右皆难,雨夜垂泪独泣,一衣一食,尽为君赐,唯有此身,得由天生,幸可得报君恩……”
纸上泪痕斑斑,几乎浸散了明丽的小字,最后一句“臣妾再拜顿”更是朦朦胧胧,化成了一片。
“丽妃要以死还报么?”
陈远叠起信笺,并不急着奔去救人,反问道:“丽妃手书时,你在身旁么?”
桃夭垂:“娘娘将婢子赶了出来,独个儿写的。”
陈远摇摇头,道:“去春芳宫。”
草色依旧,宫阁依旧,人却更慌了。
皇帝一来,窃窃私语的宫女们登时止声,迎礼过后,陈远问道:“丽妃何在?”
一人越众而出,回道:“娘娘自将桃夭派出后,便将自己锁在了屋中,凭婢子们怎样呼喊,也不闻娘娘回声。”
“带路。”
穿过三道游廊,一片花草,便到了正室前,纱窗紧闭,红门密关,外面站了几个宫女,尚未下拜,陈远挥手送开,大步上前,沉着脸,也不问话,一指疾点,红门登时洞开,走进去,便看见案后正坐着个丽人,盛装素颜,明艳无伦,瞧见皇帝进来,凄然一笑,低低道:“陛下,臣妾为何,连死都不成呢?”
室中萦绕着种诡异的香甜之气,案上摆着个鲜红如血的小瓶,塞子已被打开,陈远目光一扫,认出是为宫中嫔妃尽节之用的“清风醉月散”。
陈远立在案前,凝视着丽妃近乎苍白的容颜,面沉如水,道:“你以为,一死便可偿君恩么?”
回得紫微宫,碧落奉上茶,捧过一张纸,道:“陛下,丽妃娘娘昨日行程。”
“晨时至未央宫,拜后不遇,又趋夏时宫,访雨妃半时,旋步秋水宫,与静妃密议良久,踵履冬令宫,梅妃喜迎之,畅谈多刻……”
“……又致青乾宫,拜青公主半辰……昏逢长平宫,见芍嫔……后宫谈笑,卑职莫敢前,故所论不知,伏乞陛下恕罪。”
“连青姊也去见了么?”
陈远沉吟着,瞧着纸上“密议”、“畅谈”、“欢笑”、“沉眉”等字,若有所思:“虽说不敢前,却用了这许多不同意义的词,很有意思嘛……”
想了想,陈远挥毫写下一行字,折起,塞放密封,递下道:“送青绫。”
碧落接过,应声道:“是。”便转身下去了。
宫中一时静了下来,只听得到远处宫人嬉笑的微声,春日的阳光自窗外温暖地照进来,洒上案上,映出一片安静色彩,陈远批完奏折,站起身来,来到江山社稷图前,一半仰望着,徘徊着,沉思着,一半沉入心神,感知着,对抗着,那日渐逼近的五采云气……
日渐正千,即便在大内深宫中,也可感受到那普照世间的温暖,陈远自空旷的江山走出来,回到人间,便看到了洛青绫的回书:
似不通,只未定。
这六个字小小的,端端正天上,秀秀气气,毫无主人一剑镇山河的锐利锋芒,倒像个寻常少女普通描红之作。
“连青姊,也不能确定静妃会不会武功么?”陈远沉思着,指间光华流转,将这纸燃成一股极淡的轻烟,散入萝幕中,“奇怪……这种不确定,本身便是一处不寻常的地方,如果真是她,为何会露出如此大的破绽呢?”
轻敲御案,忽然进来个碧色少女,道:“陛下,近午了,要用膳么?”
“丽妃今日如何?”
碧落浅浅躬身:“丽妃娘娘今日一直在春芳宫中,并未外出,一切如常。”
“传膳罢!”
不多时,一队彩衣宫女便鱼贯行进,捧着碟碗杯盏,俱是光华隐隐,其中大半菜色却与早晨并无二致,只当中一道主菜,盛在个玉色大碟中,温红香绿,雾气淡淡,隐稀是种不知名的禽鸟,似乎正在展翅飞翔的样子,向往蓝天的渴望,却被固定下来,成了一盘菜。
陈远微微皱眉:“这是甚么?”
边上一宫女回道:“回陛下,此菜名曰‘红烧泠鸢羽’,是择了春日回还的鸿雁,佐以兰枝香芝,以秘法温烧,补养益气,又不大费,正合陛下悯农之旨。”
身后碧落目光一闪,觉得皇帝又要不一样了。
陈远很想掷下玉箸,来上一句:“大雁辛辛苦苦飞回来,不是为给人吃的!”
但少年终于没有,只是平静用完,漱口过后,出了宫,沐浴在春日的阳光下,散着步,感受着与昨夜寒冷雨夜绝然不同的温暖,忽然瞧见几只在花朵上飞来飞去的蜜蜂,想起在武后未央宫所见,心中不禁推算起来。
春光正好,宫人窈窕,烟柳垂岸,蓼鸟嬉戏,一片欣欣景色,令人顿生详和之意,似乎不会有甚么悲惨的事情生了。
远处匆匆忙忙奔来一名宫女,踉踉跄跄的,几度不曾跌倒,碧落大皱眉头,拦上道:“桃夭,怎么了?”
这宫女正是桃夭,丽妃宫中平仪,神色惊惶,却又强作镇定,手中紧紧捏着一封信,道:“碧落姐姐,娘娘写了一封书,命我当面呈交陛下。”
碧落心中一动,听得草地上皇帝道:“过来罢!”
桃夭听得这话,深深吸了口气,反倒不急了,行了过去,双手捧上似乎沾染着春天芬芳的信笺,垂道:“陛下,这是娘娘方才写的,命我一定要当面呈到陛下手中。”
陈远不语,接过展开,上书:
“妾生于微沙,长于流水,本蓼汀之姿,应流落江湖,一世飘零,求陋室而不可,葬黄土而不得,一朝遇圣,得奉天子之侧,丝衣玉食,钟音鼎乐,更闻教化,欣喜之余,实极惶惶,唯恐一梦,留恋虽久,终有醒时,春芳落尽,满怀萧瑟,更添悲音……
然陛下不蒙微贱,常宠多爱,温言细语,妾极感怀……
是夜军革阵围,小楼东风,星月无光,本冷彻入骨,幸得陛下赐下五采之气,方可抵去一心寒伤……然妾多有隐瞒,妄骗君心,实不堪怜……昨日多访故人,虽言笑晏晏,心终如芒刺,逢饱食之人,得暗人明相,本应禀君,然旧日深情,宛然在目,思之再三,涕之恨之,终不忍弃……
故情不去,君思难报,左右皆难,雨夜垂泪独泣,一衣一食,尽为君赐,唯有此身,得由天生,幸可得报君恩……”
纸上泪痕斑斑,几乎浸散了明丽的小字,最后一句“臣妾再拜顿”更是朦朦胧胧,化成了一片。
“丽妃要以死还报么?”
陈远叠起信笺,并不急着奔去救人,反问道:“丽妃手书时,你在身旁么?”
桃夭垂:“娘娘将婢子赶了出来,独个儿写的。”
陈远摇摇头,道:“去春芳宫。”
草色依旧,宫阁依旧,人却更慌了。
皇帝一来,窃窃私语的宫女们登时止声,迎礼过后,陈远问道:“丽妃何在?”
一人越众而出,回道:“娘娘自将桃夭派出后,便将自己锁在了屋中,凭婢子们怎样呼喊,也不闻娘娘回声。”
“带路。”
穿过三道游廊,一片花草,便到了正室前,纱窗紧闭,红门密关,外面站了几个宫女,尚未下拜,陈远挥手送开,大步上前,沉着脸,也不问话,一指疾点,红门登时洞开,走进去,便看见案后正坐着个丽人,盛装素颜,明艳无伦,瞧见皇帝进来,凄然一笑,低低道:“陛下,臣妾为何,连死都不成呢?”
室中萦绕着种诡异的香甜之气,案上摆着个鲜红如血的小瓶,塞子已被打开,陈远目光一扫,认出是为宫中嫔妃尽节之用的“清风醉月散”。
陈远立在案前,凝视着丽妃近乎苍白的容颜,面沉如水,道:“你以为,一死便可偿君恩么?”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