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1章战江阴徐达鏖兵
- 2 第2章众英雄临危受命
- 3 第3章朱元璋激战平江
- 4 第4章张士诚束手就擒
- 5 第5章刀光剑影各显其能
- 6 第6章一代枭雄魂断校场
- 7 第7章为皇孙未雨绸缪
- 8 第8章留后手暗布杀机
- 9 第9章黑罗刹月夜报仇
- 10 第10章还血债罪有应得
- 11 第11章柳家堡指腹为婚
- 12 第12章决黄河孝义殒命
- 13 第13章陈至诚施善得财
- 14 第14章林张氏遇难逞祥
- 15 第15章半路夫妻情深义重
- 16 第16章中道生变痛断肝肠
- 17 第17章山神庙双雄恶战
- 18 第18章五凤楼暗中毒手
- 19 第19章遭暗算雪上加霜
- 20 第20章人终时方吐真言
- 21 第21章为生计投奔故友
- 22 第22章遇突变祸不单行
- 23 第23章跛和尚陈府闹奇事
- 24 第24章相国寺刘氏遇遗孤
- 25 第25章护贞洁张氏逞威
- 26 第26章风雪夜泪托后事
- 27 第27章遭劫难天地含悲
- 28 第28章司马昊大闹五凤楼
- 29 第29章花无影出手惹祸端
- 30 第30章行侠仗义身负重伤
- 31 第31章林锦云落难青楼
- 32 第32章花无影叔侄相认
- 33 第33章方砚竹再收弟子
- 34 第34章追风手言传身教
- 35 第35章陈墨雨进京赶考
- 36 第36章醉乡方显真性情
- 37 第37章金陵城偶遇朱四
- 38 第38章燕京王把盏言欢
- 39 第39章锁春楼一见钟情
- 40 第40章秉烛夜交诗换文
- 41 第41章尽缠绵卿卿我我
- 42 第42章御书房朱棣惊魂
- 43 第43章述爱慕山盟海誓
- 44 第44章知身世造化弄人
- 45 第45章为红颜墨雨归心
- 46 第46章染恶疾命悬一线
- 47 第47章惨重代价却为谁
- 48 第48章遇潘奇墨雨终脱险
- 49 第49章叹悲苦林锦云又遭灾祸
- 50 第50章武当山官道惊魂
- 51 第51章坠深涧锦云得救
- 52 第52章拜高师锦云因祸得福
- 53 第53章返汴梁潘奇苦寻线索
- 54 第54章遭巨变血染陈宅
- 55 第55章被灭门李二现形
- 56 第56章翰墨依依向香来
- 57 第57章闻噩耗陈墨雨心恢意懒
- 58 第58章忆往事潘奇疑窦丛生
- 59 第59章江湖道侠义为先
- 60 第60章兄弟情难舍难分
- 61 第61章黄龙寺圆性试禅心
- 62 第62章锦绣谷高僧道玄机
- 63 第63章无念谷惊遇赤冠练
- 64 第64章马莲花舍命获奇宝
- 65 第65章月圆夜自叙孽情
- 66 第66章为爱徒马莲花撒手归西
- 67 第67章师兄妹荒岭露真情
- 68 第68章月明星朗话燕京(一)
- 69 第69章月明星朗话燕京(二)
- 70 第70章月明星朗话燕京(三)
- 71 第71章月明星朗话燕京(四)
- 72 第72章月明星朗话燕京(五)
- 73 第73章月明星朗话燕京(六)
- 74 第74章月明星朗话燕京(七)
- 75 第75章司马昊奉命出山
- 76 第76章访旧地悲从心来
- 77 第77章几多辛酸泪满襟
- 78 第78章斗凶顽势如猛虎
- 79 第79章又将惊魂化哀思
- 80 第80章夜探青龙堂
- 81 第81章追命无常
- 82 第82章舍命相搏方蕊中招
- 83 第83章强中更有强中手
- 84 第84章危难之处显真情
- 85 第85章石破天惊话当年
- 86 第86章生死就在一瞬间
- 87 第87章兄弟情深
- 88 第88章得饶人时且饶人
- 89 第89章受命前往黄龙寺
- 90 第90章却将爱心言斑竹
- 91 第91章谁识英雄真面目(上)
- 92 第92章谁识英雄真面目(下)
- 93 第93章怎一个情字了得(上)
- 94 第94章怎一个情字了得(下)
- 95 第95章锦绣谷(上)
- 96 第96章锦绣谷(下)
- 97 第97章古寺托孤(上)
- 98 第98章古寺托孤(下)
- 99 第99章五行追魂掌
- 100 第100章道是无意却有意
- 101 第101章岂容黑店小人行(上)
- 102 第102章岂容黑店小人行(下)
- 103 第103章厮杀引出惊天案
- 104 第104章山庄奇案
- 105 第105章谜雾重重
- 106 第106章火烧黑心店
- 107 第107章谁识女儿心
- 108 第108章方蕊献计
- 109 第109章人心险恶
- 110 第110章秘潜皇宫
- 111 第111章风波骤起
- 112 第112章泪洒黄龙寺
- 113 第113章善恶有报
- 114 第114章刀剑无情人有情
- 115 第115章惊天一战恶名来
- 116 第116章人生那得尽如意
- 117 第117章恩断情绝两茫茫
- 118 第118章汴梁城快意了旧帐
- 119 第119章血溅青龙堂
- 120 第120章一波未平一波起
- 121 第121章厮杀识得故人还
- 122 第122章陈墨雨传讯飞云寺
- 123 第123章英雄有泪不轻弹
- 124 第124章马三保言谈泄天机
- 125 第125章濮阳受挫
- 126 第126章 乔装改扮进皇宫
- 127 第127章棋错一着
- 128 第128章 太庙祭祖险丧身
- 129 第129章 死里逃生反为谜
- 130 第130章 尔虞我诈布杀机
- 131 第131章 生死一线意茫茫
- 132 第132章扬子江上吐真情
- 133 第133章谁为情狂(上)
- 134 第134章谁为情狂(下)
- 135 第135章生死存亡一瞬间
- 136 第136章怎一个杀字了得
- 137 第137章久别重逢话不尽
- 138 第138章相见难时别亦难
- 139 第139章访故旧陈墨雨偶救乔青
- 140 第140章乔青遭人伦惨变
- 141 第141章潋阳书院
- 142 第142章燕王府群雄相聚
- 143 第143章纵论天下
- 144 第144章韬晦之计
- 145 第145章山雨欲来风满楼
- 146 第146章位卑未敢忘忧国
- 147 第147章陈墨雨献计避祸
- 148 第148章枭雄也有卖傻时
- 149 第149章说破阴谋惊煞人
- 150 第150章笑闯剑丛无所惧
- 151 第151章浩气长存(上)
- 152 第152章浩气长存(下)
- 153 第153章花无影夜探王府
- 154 第154章失察觉英雄落敌手
- 155 第155章忆往昔肝胆相照
- 156 第156章除恶霸英雄出手
- 157 第157章除凶顽林锦云大展神威
- 158 第158章黄龙寺潘奇明身世
- 159 第159章识机缘百殇录指点明路
- 160 第160章抚臣心朱棣赐名
- 161 第161章陈墨雨雪夜建奇功
- 162 第162章夜探布政司
- 163 第163章寒甚寒甚
- 164 第164章月黑风高
- 165 第165章慷慨对魔头
- 166 第166章决生死英雄拼全力
- 167 第167章大展身手
- 168 第168章无巧不成书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6章一代枭雄魂断校场
第6章一代枭雄魂断校场
待到亥时左右,大牢中进来一人,此人气宇轩昂,一看便知非等闲之辈。他摆摆手,要身后跟随的随从退后,自己独自来到了张士诚的牢房前,隔着栅栏对张士诚说:“张士诚,我奉吴王之命,前来看你,李善长这厢有礼了”。说着对张士诚施了一礼。
张士诚鼻子哼了一声,眼睛望着墙壁,没有理睬。他知道这李善长乃是朱元璋手下有名的舌辩之士,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其地位不刘伯温之下。
李善长碰了个不软不硬的钉子,显得十分地尴尬。只好赔着笑脸说:“吴王气量恢宏,能容万物,他有意网开一面,特着在下前来劝说,不知你的意思如何”?
“哈哈哈……”。张士诚闻言不由得大笑起来说:“他朱元璋能容万物,只怕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那小明王被他沉尸江底,那个不知,谁人不晓。这般手段怕是我老张也做不来的”。
李善长并不甘心,又说道:“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吴王说了,只要你能真心归顺,定能善待于你”。
“呀……呸”。张士诚咬牙切齿地说:“归顺谁,我也不会归顺于他。他不就是个皇觉寺出来的小秃驴吗,我乃顶天立地的汉子,怎能和这种人同为一伍。叫他趁早死了这份心”。
听到这里,李善长不由得连声冷笑说:“想当年阁下连续三次投降元朝鞑子,又怎称得上顶天立地四字,在下我都替你汗颜。俗话说得好,得民心者得天下,今平江城已破,不正好说明了这一点。阁下也是个明事理之人,无须我在此饶舌。试问天下群雄之中,有几人能像吴王那样解民于倒悬,救民于水火的”.
听了李善长的一番话,倒真的勾起了张士诚的满腹心事,自己虽说是一个贩私盐的出身,举旗造反也是元朝鞑子所逼无奈。虽胸无点墨却也能审时度势,网络一批智能之士,与自己在这风云变幻的岁月里,纵横驰骋呼啸江湖。渐渐地打出一片天地来。期间虽几次与朝庭苟且,又几次反将出来。亦是想在这群雄环伺之下,借助元朝的力量,求得一时偏安,以便积蓄力量待机而动,人人都说我乃反反复复的小人,又有谁识得我的苦心。思想自己这些年的所作所为,虽拥有江浙的丰腴之地,却不知体恤民情而失基础,虽有智能之士,却不能纳其言,有失察天下大势而无进取心。整日里歌舞升平醉生梦死。以致军备废驰人心涣散。与朱元璋相比,自己身上缺少的正是他那份阳刚之气和非凡的见识。而将这大好江山,拱手送给了这皇觉寺出来的秃驴。心中委实大大的不甘。因而只是呆呆地望着李善长出神,半晌也说不出话来。两颗泪珠只在眼眶中打转,真个是眼角眉梢都是怨,一腔怒气无处泄。
李善长见张士诚沉吟不语,还以为被他言语打动,于是接着说:“若依阁下的所作所为,就是死上一百回也不为过。蝼蚁尚知惜命,何去何从,阁下自己掂量吧”。
张士诚把头一昂说:“不就模竖是个死吗,老子并不惧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张从揭竿而起的那天开始,便想到了今天。你夤夜到此,到底为了什么,就说个明白吧。”
李善长微微一笑说:“阁下真是个明白人,既以知道我来的目的,我就直说了吧。当年小明王在汴梁兵败之时,曾埋下了一批宝藏。听说这张藏宝图就在你的手中,你不防把它献……”。
李善长话还没有说完,便被张士诚厉声打断:“呸,看你人模狗样的,却原来和朱元璋那兔崽仔是一路货色。我早就知道你他妈的没安好心。你回去告诉他,图确实在我手里,但叫他到阴曹地府去拿吧。我有死而已,不必多言”。
李善长被张士诚一顿臭骂,早以是脸红脖子粗了。真个是斯文扫地,气得他指着张士诚连说:“你,你你你……”。接着一甩手,朝牢房外走去。
望着李善长离去的背影,张士诚开心地大笑起来。
第二天,平江城不少地方还在冒着浓烟。往日繁华的平江城,被一番腥风血雨的洗劫后,今天已不复存在。连东升的太阳也显得那样地暗淡无光。
满街都是奔跑的一队队明军士兵,一马车一马车的尸首,正在被送出城外,血水顺着“吱吱呀呀”的车轱辘,洒满了一地。
此刻在西校场中如临大敌一般,到处是刀剑出鞘的士兵,真可谓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校场的两边俱是徐达、常遇春的队伍。黑压压的约有一二万人。朱元璋的大纛正在校场正中的旗杆之上,飘得“哗哗”作响。从点将台往东西两侧,各排有五百名虎背熊腰的刀斧手。
站立于点将台上的朱元璋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身后挤满了一大群文武随从。个个都还沉醉于这来之不易的胜利当中。
昨晚李善长回行辕向他复命时,便将会见张士诚的经过叙述了一遍。见劝降无效后,他在心里暗暗地骂道:“这王八蛋是吃了称铊铁了心。须怪我不得”。于是当即便动了杀心。
这时传来了三声号炮,只见朱元璋将手一挥,威严地说了声:“带上来”。
张士诚在一大群将士的押解之下,来到了点将台下。他用眼瞟了一下台上趾高气扬的朱元璋,心中已是万念俱灰。只得昂首挺胸,装得好像全没把朱元璋看在眼里。
“士诚兄,别来无恙,一向可好啊”?朱元璋用眼角瞄了瞄台下的张士诚,只见他蓬头垢面,昔日那张飞扬跋扈的脸上,满是憔悴之情,一代叱咤风云的枭雄,竟然落得今天这般下场,真个是令人可悲可叹,这虽是天数使然,亦是人患所致。心底不免泛起几丝淡淡的伤感之情来。于是嘿嘿地笑了笑道:“士诚兄,当年你我同举义旗,在战场上刀对刀枪对枪的厮杀,大碗的喝酒,大块的吃肉,那是何等的逍遥快活,”。
张士诚听了这番话,不免笑了笑说:“快活?你现在不就快活得紧么。天下人谁不知你朱元璋手腕子的厉害,翻手为云,复手为雨。这样虚情假意的话就不要对我老张说了”。他停了停接着说道:“常言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昔日里陈友谅败于你手,今日我也被你所擒。这是苍天无情,让我等败于你手”。
朱元璋正色道:“错!你至于有今天,既不是你身边谋士不用心,也不是你手下将士不用命。而是你便变得贪图富贵,骄奢淫逸。不知体恤下情,把天下百姓当成草芥,任你鱼肉。视天英雄为无物,以为可以只手遮天。你安得不败”!朱元璋用手指了指着台下的张士诚,接着说:“士诚兄,当年我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时,你不在背后捅刀子,也算是有情于我。今儿个欲放你一条生路,只是你要当着众将士的面立下誓愿……”。
“哈哈……”。张士诚不待朱元璋说完,仰天一阵狂笑后说:“我虽是贩私盐出身,却也知道廉耻二字。士可杀,而不可辱。要我臣服,做你娘的清秋大梦去吧”。
朱元璋知道事以至止,以无半点挽回的希望,不由得冷冷地说道:“你不过是个市井中的无赖之徒,井底之蛙怎识得天威昭昭。今日被擒你还有何话可说”?
“我虽是市井之徒,也强似你这皇觉寺的小秃驴。老天有眼无珠,怎么会让你这等小人得志”。
平素里朱元璋最恨的就是有人骂他秃驴,今儿个这张士诚揭他的疮疤,他心中虽是怒极,表面上却是显得满不在乎。他一字一句地说道:“张士诚,当年你我同举义旗的时候,想的就是要驱逐鞑子,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没想到你几次三番与鞑子勾勾搭搭,到处搜刮民脂民膏,害得众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你不亡才天理不容。今天你兵败被擒,是咎由自取。你还有什么话说”。
张士诚怪眼圆睁朗声说道:“国亡即我亡也,我也是堂堂一国之君,岂有受制于他人的道理。自古有谁不死,只不下是早晚的问题。今天我老张抱必死之心,你不必多言了”。
朱元璋闻言,在心中暗道:“这小子也还算得上是个人物。”于是把手一挥道:“既如此,那我就赏你个全尸吧,来人,将他拉下去吧”。
朱元璋话音刚落,早从两旁过来五六人,将张士诚拉到中央的大纛之下,在他的脖上套上了弓弦,两边一使劲,不一刻,便将张士诚活活勒死,一缕魂魄便飘飘渺渺地往望乡台去了。想不到一代枭雄便这样了结果了性命。
张士伏诛之后,长江以南基本平定。从此,朱元璋一面派出锦衣卫中的高手,暗暗寻访小明王留下的秘密。一面派出大军占领徐州,进入山东。与元朝争夺天下。没几年,果真如刘伯温所言,平定了天下。南面称君,建立起了大明王朝。
张士诚鼻子哼了一声,眼睛望着墙壁,没有理睬。他知道这李善长乃是朱元璋手下有名的舌辩之士,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其地位不刘伯温之下。
李善长碰了个不软不硬的钉子,显得十分地尴尬。只好赔着笑脸说:“吴王气量恢宏,能容万物,他有意网开一面,特着在下前来劝说,不知你的意思如何”?
“哈哈哈……”。张士诚闻言不由得大笑起来说:“他朱元璋能容万物,只怕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那小明王被他沉尸江底,那个不知,谁人不晓。这般手段怕是我老张也做不来的”。
李善长并不甘心,又说道:“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吴王说了,只要你能真心归顺,定能善待于你”。
“呀……呸”。张士诚咬牙切齿地说:“归顺谁,我也不会归顺于他。他不就是个皇觉寺出来的小秃驴吗,我乃顶天立地的汉子,怎能和这种人同为一伍。叫他趁早死了这份心”。
听到这里,李善长不由得连声冷笑说:“想当年阁下连续三次投降元朝鞑子,又怎称得上顶天立地四字,在下我都替你汗颜。俗话说得好,得民心者得天下,今平江城已破,不正好说明了这一点。阁下也是个明事理之人,无须我在此饶舌。试问天下群雄之中,有几人能像吴王那样解民于倒悬,救民于水火的”.
听了李善长的一番话,倒真的勾起了张士诚的满腹心事,自己虽说是一个贩私盐的出身,举旗造反也是元朝鞑子所逼无奈。虽胸无点墨却也能审时度势,网络一批智能之士,与自己在这风云变幻的岁月里,纵横驰骋呼啸江湖。渐渐地打出一片天地来。期间虽几次与朝庭苟且,又几次反将出来。亦是想在这群雄环伺之下,借助元朝的力量,求得一时偏安,以便积蓄力量待机而动,人人都说我乃反反复复的小人,又有谁识得我的苦心。思想自己这些年的所作所为,虽拥有江浙的丰腴之地,却不知体恤民情而失基础,虽有智能之士,却不能纳其言,有失察天下大势而无进取心。整日里歌舞升平醉生梦死。以致军备废驰人心涣散。与朱元璋相比,自己身上缺少的正是他那份阳刚之气和非凡的见识。而将这大好江山,拱手送给了这皇觉寺出来的秃驴。心中委实大大的不甘。因而只是呆呆地望着李善长出神,半晌也说不出话来。两颗泪珠只在眼眶中打转,真个是眼角眉梢都是怨,一腔怒气无处泄。
李善长见张士诚沉吟不语,还以为被他言语打动,于是接着说:“若依阁下的所作所为,就是死上一百回也不为过。蝼蚁尚知惜命,何去何从,阁下自己掂量吧”。
张士诚把头一昂说:“不就模竖是个死吗,老子并不惧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张从揭竿而起的那天开始,便想到了今天。你夤夜到此,到底为了什么,就说个明白吧。”
李善长微微一笑说:“阁下真是个明白人,既以知道我来的目的,我就直说了吧。当年小明王在汴梁兵败之时,曾埋下了一批宝藏。听说这张藏宝图就在你的手中,你不防把它献……”。
李善长话还没有说完,便被张士诚厉声打断:“呸,看你人模狗样的,却原来和朱元璋那兔崽仔是一路货色。我早就知道你他妈的没安好心。你回去告诉他,图确实在我手里,但叫他到阴曹地府去拿吧。我有死而已,不必多言”。
李善长被张士诚一顿臭骂,早以是脸红脖子粗了。真个是斯文扫地,气得他指着张士诚连说:“你,你你你……”。接着一甩手,朝牢房外走去。
望着李善长离去的背影,张士诚开心地大笑起来。
第二天,平江城不少地方还在冒着浓烟。往日繁华的平江城,被一番腥风血雨的洗劫后,今天已不复存在。连东升的太阳也显得那样地暗淡无光。
满街都是奔跑的一队队明军士兵,一马车一马车的尸首,正在被送出城外,血水顺着“吱吱呀呀”的车轱辘,洒满了一地。
此刻在西校场中如临大敌一般,到处是刀剑出鞘的士兵,真可谓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校场的两边俱是徐达、常遇春的队伍。黑压压的约有一二万人。朱元璋的大纛正在校场正中的旗杆之上,飘得“哗哗”作响。从点将台往东西两侧,各排有五百名虎背熊腰的刀斧手。
站立于点将台上的朱元璋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身后挤满了一大群文武随从。个个都还沉醉于这来之不易的胜利当中。
昨晚李善长回行辕向他复命时,便将会见张士诚的经过叙述了一遍。见劝降无效后,他在心里暗暗地骂道:“这王八蛋是吃了称铊铁了心。须怪我不得”。于是当即便动了杀心。
这时传来了三声号炮,只见朱元璋将手一挥,威严地说了声:“带上来”。
张士诚在一大群将士的押解之下,来到了点将台下。他用眼瞟了一下台上趾高气扬的朱元璋,心中已是万念俱灰。只得昂首挺胸,装得好像全没把朱元璋看在眼里。
“士诚兄,别来无恙,一向可好啊”?朱元璋用眼角瞄了瞄台下的张士诚,只见他蓬头垢面,昔日那张飞扬跋扈的脸上,满是憔悴之情,一代叱咤风云的枭雄,竟然落得今天这般下场,真个是令人可悲可叹,这虽是天数使然,亦是人患所致。心底不免泛起几丝淡淡的伤感之情来。于是嘿嘿地笑了笑道:“士诚兄,当年你我同举义旗,在战场上刀对刀枪对枪的厮杀,大碗的喝酒,大块的吃肉,那是何等的逍遥快活,”。
张士诚听了这番话,不免笑了笑说:“快活?你现在不就快活得紧么。天下人谁不知你朱元璋手腕子的厉害,翻手为云,复手为雨。这样虚情假意的话就不要对我老张说了”。他停了停接着说道:“常言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昔日里陈友谅败于你手,今日我也被你所擒。这是苍天无情,让我等败于你手”。
朱元璋正色道:“错!你至于有今天,既不是你身边谋士不用心,也不是你手下将士不用命。而是你便变得贪图富贵,骄奢淫逸。不知体恤下情,把天下百姓当成草芥,任你鱼肉。视天英雄为无物,以为可以只手遮天。你安得不败”!朱元璋用手指了指着台下的张士诚,接着说:“士诚兄,当年我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时,你不在背后捅刀子,也算是有情于我。今儿个欲放你一条生路,只是你要当着众将士的面立下誓愿……”。
“哈哈……”。张士诚不待朱元璋说完,仰天一阵狂笑后说:“我虽是贩私盐出身,却也知道廉耻二字。士可杀,而不可辱。要我臣服,做你娘的清秋大梦去吧”。
朱元璋知道事以至止,以无半点挽回的希望,不由得冷冷地说道:“你不过是个市井中的无赖之徒,井底之蛙怎识得天威昭昭。今日被擒你还有何话可说”?
“我虽是市井之徒,也强似你这皇觉寺的小秃驴。老天有眼无珠,怎么会让你这等小人得志”。
平素里朱元璋最恨的就是有人骂他秃驴,今儿个这张士诚揭他的疮疤,他心中虽是怒极,表面上却是显得满不在乎。他一字一句地说道:“张士诚,当年你我同举义旗的时候,想的就是要驱逐鞑子,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没想到你几次三番与鞑子勾勾搭搭,到处搜刮民脂民膏,害得众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你不亡才天理不容。今天你兵败被擒,是咎由自取。你还有什么话说”。
张士诚怪眼圆睁朗声说道:“国亡即我亡也,我也是堂堂一国之君,岂有受制于他人的道理。自古有谁不死,只不下是早晚的问题。今天我老张抱必死之心,你不必多言了”。
朱元璋闻言,在心中暗道:“这小子也还算得上是个人物。”于是把手一挥道:“既如此,那我就赏你个全尸吧,来人,将他拉下去吧”。
朱元璋话音刚落,早从两旁过来五六人,将张士诚拉到中央的大纛之下,在他的脖上套上了弓弦,两边一使劲,不一刻,便将张士诚活活勒死,一缕魂魄便飘飘渺渺地往望乡台去了。想不到一代枭雄便这样了结果了性命。
张士伏诛之后,长江以南基本平定。从此,朱元璋一面派出锦衣卫中的高手,暗暗寻访小明王留下的秘密。一面派出大军占领徐州,进入山东。与元朝争夺天下。没几年,果真如刘伯温所言,平定了天下。南面称君,建立起了大明王朝。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