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8 第8章留后手暗布杀机
- 9 第9章黑罗刹月夜报仇
- 10 第10章还血债罪有应得
- 11 第11章柳家堡指腹为婚
- 12 第12章决黄河孝义殒命
- 13 第13章陈至诚施善得财
- 14 第14章林张氏遇难逞祥
- 15 第15章半路夫妻情深义重
- 16 第16章中道生变痛断肝肠
- 17 第17章山神庙双雄恶战
- 18 第18章五凤楼暗中毒手
- 19 第19章遭暗算雪上加霜
- 20 第20章人终时方吐真言
- 21 第21章为生计投奔故友
- 22 第22章遇突变祸不单行
- 23 第23章跛和尚陈府闹奇事
- 24 第24章相国寺刘氏遇遗孤
- 25 第25章护贞洁张氏逞威
- 26 第26章风雪夜泪托后事
- 27 第27章遭劫难天地含悲
- 28 第28章司马昊大闹五凤楼
- 29 第29章花无影出手惹祸端
- 30 第30章行侠仗义身负重伤
- 31 第31章林锦云落难青楼
- 32 第32章花无影叔侄相认
- 33 第33章方砚竹再收弟子
- 34 第34章追风手言传身教
- 35 第35章陈墨雨进京赶考
- 36 第36章醉乡方显真性情
- 37 第37章金陵城偶遇朱四
- 38 第38章燕京王把盏言欢
- 39 第39章锁春楼一见钟情
- 40 第40章秉烛夜交诗换文
- 41 第41章尽缠绵卿卿我我
- 42 第42章御书房朱棣惊魂
- 43 第43章述爱慕山盟海誓
- 44 第44章知身世造化弄人
- 45 第45章为红颜墨雨归心
- 46 第46章染恶疾命悬一线
- 47 第47章惨重代价却为谁
- 48 第48章遇潘奇墨雨终脱险
- 49 第49章叹悲苦林锦云又遭灾祸
- 50 第50章武当山官道惊魂
- 51 第51章坠深涧锦云得救
- 52 第52章拜高师锦云因祸得福
- 53 第53章返汴梁潘奇苦寻线索
- 54 第54章遭巨变血染陈宅
- 55 第55章被灭门李二现形
- 56 第56章翰墨依依向香来
- 57 第57章闻噩耗陈墨雨心恢意懒
- 58 第58章忆往事潘奇疑窦丛生
- 59 第59章江湖道侠义为先
- 60 第60章兄弟情难舍难分
- 61 第61章黄龙寺圆性试禅心
- 62 第62章锦绣谷高僧道玄机
- 63 第63章无念谷惊遇赤冠练
- 64 第64章马莲花舍命获奇宝
- 65 第65章月圆夜自叙孽情
- 66 第66章为爱徒马莲花撒手归西
- 67 第67章师兄妹荒岭露真情
- 68 第68章月明星朗话燕京(一)
- 69 第69章月明星朗话燕京(二)
- 70 第70章月明星朗话燕京(三)
- 71 第71章月明星朗话燕京(四)
- 72 第72章月明星朗话燕京(五)
- 73 第73章月明星朗话燕京(六)
- 74 第74章月明星朗话燕京(七)
- 75 第75章司马昊奉命出山
- 76 第76章访旧地悲从心来
- 77 第77章几多辛酸泪满襟
- 78 第78章斗凶顽势如猛虎
- 79 第79章又将惊魂化哀思
- 80 第80章夜探青龙堂
- 81 第81章追命无常
- 82 第82章舍命相搏方蕊中招
- 83 第83章强中更有强中手
- 84 第84章危难之处显真情
- 85 第85章石破天惊话当年
- 86 第86章生死就在一瞬间
- 87 第87章兄弟情深
- 88 第88章得饶人时且饶人
- 89 第89章受命前往黄龙寺
- 90 第90章却将爱心言斑竹
- 91 第91章谁识英雄真面目(上)
- 92 第92章谁识英雄真面目(下)
- 93 第93章怎一个情字了得(上)
- 94 第94章怎一个情字了得(下)
- 95 第95章锦绣谷(上)
- 96 第96章锦绣谷(下)
- 97 第97章古寺托孤(上)
- 98 第98章古寺托孤(下)
- 99 第99章五行追魂掌
- 100 第100章道是无意却有意
- 101 第101章岂容黑店小人行(上)
- 102 第102章岂容黑店小人行(下)
- 103 第103章厮杀引出惊天案
- 104 第104章山庄奇案
- 105 第105章谜雾重重
- 106 第106章火烧黑心店
- 107 第107章谁识女儿心
- 108 第108章方蕊献计
- 109 第109章人心险恶
- 110 第110章秘潜皇宫
- 111 第111章风波骤起
- 112 第112章泪洒黄龙寺
- 113 第113章善恶有报
- 114 第114章刀剑无情人有情
- 115 第115章惊天一战恶名来
- 116 第116章人生那得尽如意
- 117 第117章恩断情绝两茫茫
- 118 第118章汴梁城快意了旧帐
- 119 第119章血溅青龙堂
- 120 第120章一波未平一波起
- 121 第121章厮杀识得故人还
- 122 第122章陈墨雨传讯飞云寺
- 123 第123章英雄有泪不轻弹
- 124 第124章马三保言谈泄天机
- 125 第125章濮阳受挫
- 126 第126章 乔装改扮进皇宫
- 127 第127章棋错一着
- 128 第128章 太庙祭祖险丧身
- 129 第129章 死里逃生反为谜
- 130 第130章 尔虞我诈布杀机
- 131 第131章 生死一线意茫茫
- 132 第132章扬子江上吐真情
- 133 第133章谁为情狂(上)
- 134 第134章谁为情狂(下)
- 135 第135章生死存亡一瞬间
- 136 第136章怎一个杀字了得
- 137 第137章久别重逢话不尽
- 138 第138章相见难时别亦难
- 139 第139章访故旧陈墨雨偶救乔青
- 140 第140章乔青遭人伦惨变
- 141 第141章潋阳书院
- 142 第142章燕王府群雄相聚
- 143 第143章纵论天下
- 144 第144章韬晦之计
- 145 第145章山雨欲来风满楼
- 146 第146章位卑未敢忘忧国
- 147 第147章陈墨雨献计避祸
- 148 第148章枭雄也有卖傻时
- 149 第149章说破阴谋惊煞人
- 150 第150章笑闯剑丛无所惧
- 151 第151章浩气长存(上)
- 152 第152章浩气长存(下)
- 153 第153章花无影夜探王府
- 154 第154章失察觉英雄落敌手
- 155 第155章忆往昔肝胆相照
- 156 第156章除恶霸英雄出手
- 157 第157章除凶顽林锦云大展神威
- 158 第158章黄龙寺潘奇明身世
- 159 第159章识机缘百殇录指点明路
- 160 第160章抚臣心朱棣赐名
- 161 第161章陈墨雨雪夜建奇功
- 162 第162章夜探布政司
- 163 第163章寒甚寒甚
- 164 第164章月黑风高
- 165 第165章慷慨对魔头
- 166 第166章决生死英雄拼全力
- 167 第167章大展身手
- 168 第168章无巧不成书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8章五凤楼暗中毒手
第18章五凤楼暗中毒手
这园子不是很大,到处都是蒿草瓦砾。四周有一道围墙,也是残缺不全,显得甚是荒凉。史文彬领着司马逢春,来到了靠西南方向的围墙之下。史文彬拨开蒿草,然后又刨去浮土,竟赫然现出一块铁板来。只见他抓住铁板上的环扣,力贯双臂,使劲向上一提,但听“喀喇”一声,又现出一个三尺见方的洞口来。就见一股冷气顺着洞口向上飘来。
史文彬指着洞口对司马逢春言道:“请贤弟且随我下去”。
司马逢春闻言,将身子往洞口凑了凑,用眼往下望去,只里面漆黑一团,什么也看不见。他不由得将身边的太阿剑抽了出来,准备与史文彬下洞去。史文彬见司马逢春这般举动,也不由得悄悄地皱起了眉头。要知道司马逢春这柄太阿剑,使得是出神入化,在他剑下,不知死过多少成名的好汉。这江湖人送“黄脸通判”的名号,岂有浪得虚名之理。
史文彬率先下去,司马逢春则紧随其后。二人下到洞底,不一会儿,双眼就慢慢适应了洞中的环境,借助洞上射进来的光线,依然可以洞中的情形看个大概。原来这是个两丈见方的密室,室中四壁由青石垒成。室的西北角并排放着两口箱子,其中一口箱子上趴着一具尸骨,靠着进口不远处,也有趴着一具,显然已经死去很长时间了。其中趴在箱上的那具尸骨姿势,显然是被人背后偷袭,还来不及反映,便以毙命。司马逢春看了看自己脚下不远处的这具尸骨,发现这人的头骨被人击碎成几块。再看趴在箱上的那具尸骨,其背上“气俞穴”处的椎骨和胁骨,也是被人悉数击断。可见这偷袭之人的功力,何等的深厚。再看这两人服饰,却都是当年张士诚身边卫士的装扮。司马逢春立即猜到了怎么回事。他指着其中一人,对史文彬说道:“大哥,这些人是死在你的掌下吧”?
史文彬尴尬地对尸骨笑了笑说:“这二位兄弟须怨我不得,我也是奉主公之命行事”。
司马逢春不屑地说:“我们行走江湖,讲的便是侠义二字,就算你是奉命行事,手段也未免太卑劣了些吧”!
谁知史文彬却不以为然地说道:“大丈夫行事不拘泥小节,善善恶恶乃是妇人之仁,岂是我辈所为。比起主公的千秋大业来,这二人又算得了什么?怪只怪他们生不逢时,处在这样一个乱世之中,即使我不取他们性命,也会有别人取他们性命”!
司马逢春闻言,也想起了当年在平江城,张士诚说的那番话来。为了自己一方的利益,而这样滥杀无辜,草菅人命,真是令人不齿。当年他跟随张士诚,也曾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角色。但这些年他止于杀伐,凶狠之心已然退去,性情已能大变,与先前以是判若两人。他心底里不禁对张士诚和眼前这人泛起了一丝厌恶之情。
这时,只见史文彬走近箱子。对着尸骨言道:“兄弟,真是对不起了”。随即用脚一扫,尸骨“哗”的一声,全都散落到地上了。他打开箱盖,从里取一张图来。对司马逢春说道:“贤弟,当年主公曾对我讲,司马逢春见多识广,文采超群,可以托付大事。今天我引贤弟前来,便是要请贤弟帮助愚兄,解开我心中一个老大疑团”。
“不知何事,请大哥明示”。
史文彬将图摊开,对司马逢春道:“当年主公命我前来汴梁,其中事由我不说,贤弟亦知道其中原缘故。他当时便给了我这张图,要我按图中所示,去寻找小明王所藏宝藏。来到汴梁后,我广放眼线四处寻找,却始终找不到半点端倪。没奈何,我只好找人在此建了一处密室,将平江带来的东西藏于这里。请贤弟看看,这图中到底说的什么,也好解开我心中多年来的疑惑”。
司马逢春接过图,凑近入口处,借着光线仔细观察起来。这原来是一副虬松冷月图,图中画的是在一处山坡之上,立有一棵挺拔的虬松,一轮明月悬挂在树梢之上。树旁有一块突兀的岩石,岩石前不远处,有一注明亮的月光照在地上,远处朦胧之中但见山峦起伏。图的左上角有草书一首,上曰:“冰轮中天抛银露,虬松盘根屹山岗。听罢涛声三百里,但作佳境入梦来”。这图中景致,他似曾在那里见过,但又想不起在那里见过,因而不禁摇了摇头说:“我真的也不解其意,搞不好,真的就是一副普通的画作而已”。
史文彬闻言,沉思了许久。开言道:“我看事情未必这么简单,主公再三交待此图事关紧要,要妥善保管,若不是重要,他怎会这般看重”。
司马逢春回答道:“那么大哥是怎么看的呢”?
史文彬想了想说:“我看此图必然与主公给我们四人的锦盒有关,因为我的锦盒里就只有一句话。想必贤弟的也是如此吧”?
“可能是这样吧”。司马逢春接着道:“主公当日曾言,锦盒之中的缄语不可轻易泄漏,要我们四人相聚,才可一同行事。否则定将死于非命”。
史文彬闻言哈哈大笑,旋即对司马逢春说道:“贤弟说得对极了,就是你告诉了我,也没半分用处。现在花无影和潘奇连影子都找不到,我到那里去找另外两句缄语”。
史文彬的话勾起了司马逢春的心事,这么些年了,也不知道那两个生死兄弟怎么样了,实实地叫他挂念。
“这些都是说说而已,贤弟不必放在心上”。史文彬停了停又说道:“贤弟,我打听到贤弟日子甚为不好,不如在这里拿些黄白之物去,作为安顿家室之用如何”?
“大哥这是说什么话来”!司马逢春正色言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古人尚知不食嗟来之食,我司马逢春乃是顶天立地的汉子,岂会做这般小人之举,大哥忒地小看我了”。
史文彬微微一笑说道:“贤弟高德,愚兄自愧不如了。这样吧,此地不宜久留,你们兄弟多年未见,我们便到汴梁城内去一醉方休如何”?
司马逢春也是一笑道:“难得兄长有如此美意,小弟我奉命就是了”。
二人出得洞来后,复又盖上洞口,依原样伪装好,看看没什么异样后,便向汴梁城奔来。
此时以在午时左右了,他们虽然内力充沛,轻功甚佳。却是不敢放肆而行。生怕被别人看破行踪,在路上一个小镇上,胡乱买了几个饼子充饥。继续往前赶路,申时方才赶到汴梁。
入得城来之后,史文彬带着司马逢春来到一个去处,却是一座非常规整的酒楼。看上去,雕梁画栋甚是壮观。上悬“五凤楼”三个黑底溜金大字,显得分外地抢眼。二人入得店来后,上了楼,拣了一处靠窗的位子坐下。唤来店小二,点了满满一桌子酒菜。二人便对酌了起来。
这二人本就是豪爽之人,酒量也是大得惊人,加上这些年没有见面,自然是放开了量来喝。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两人都略显醉意。
这时,上来一人,约摸三十岁左右年纪,一看其人举动,便就知道此人乃练武之人。只见他来到史文彬跟前,躬身施礼道:“小的见过过主人”。
史文彬点了点头,对司马逢春言道:“这是我的奴仆李二”。转而又对李二道:“这位是我的生死兄弟,江湖人称黄面通判,武功端的了得。也是你的主人一般。过来见过”。
李二抱拳施礼道:“常听主人提起司马老英雄,心中羡慕得紧,只恨无缘拜会,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
。司马逢春也抱拳回应道:“你我都是江湖中人,不必这般繁文缛节了”。
史文彬看了一下李二,问道:“我交办的事,可办好了”?
李二回答道:“办好了”。
“如此甚好”。接着又对李二道:“你且去跟小二说,再上壶好酒来,今天我要与贤弟一醉方休”。
这时天以完全黑了下来,天空中隐隐传来雷声。店小二早以掌灯上来。但这二人喝得性起,兄弟俩你来我往,都以慢慢步入醉乡。
店小二已经上来几次,催促二人散去。说是以到打佯时间,客官不可再饮。
无奈,史文彬只得站起身来,对司马逢春说道:“今日甚是痛快,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你我兄弟就此别过,咱们后会有期”。说罢,摇摇晃晃地下楼去了。
史文彬指着洞口对司马逢春言道:“请贤弟且随我下去”。
司马逢春闻言,将身子往洞口凑了凑,用眼往下望去,只里面漆黑一团,什么也看不见。他不由得将身边的太阿剑抽了出来,准备与史文彬下洞去。史文彬见司马逢春这般举动,也不由得悄悄地皱起了眉头。要知道司马逢春这柄太阿剑,使得是出神入化,在他剑下,不知死过多少成名的好汉。这江湖人送“黄脸通判”的名号,岂有浪得虚名之理。
史文彬率先下去,司马逢春则紧随其后。二人下到洞底,不一会儿,双眼就慢慢适应了洞中的环境,借助洞上射进来的光线,依然可以洞中的情形看个大概。原来这是个两丈见方的密室,室中四壁由青石垒成。室的西北角并排放着两口箱子,其中一口箱子上趴着一具尸骨,靠着进口不远处,也有趴着一具,显然已经死去很长时间了。其中趴在箱上的那具尸骨姿势,显然是被人背后偷袭,还来不及反映,便以毙命。司马逢春看了看自己脚下不远处的这具尸骨,发现这人的头骨被人击碎成几块。再看趴在箱上的那具尸骨,其背上“气俞穴”处的椎骨和胁骨,也是被人悉数击断。可见这偷袭之人的功力,何等的深厚。再看这两人服饰,却都是当年张士诚身边卫士的装扮。司马逢春立即猜到了怎么回事。他指着其中一人,对史文彬说道:“大哥,这些人是死在你的掌下吧”?
史文彬尴尬地对尸骨笑了笑说:“这二位兄弟须怨我不得,我也是奉主公之命行事”。
司马逢春不屑地说:“我们行走江湖,讲的便是侠义二字,就算你是奉命行事,手段也未免太卑劣了些吧”!
谁知史文彬却不以为然地说道:“大丈夫行事不拘泥小节,善善恶恶乃是妇人之仁,岂是我辈所为。比起主公的千秋大业来,这二人又算得了什么?怪只怪他们生不逢时,处在这样一个乱世之中,即使我不取他们性命,也会有别人取他们性命”!
司马逢春闻言,也想起了当年在平江城,张士诚说的那番话来。为了自己一方的利益,而这样滥杀无辜,草菅人命,真是令人不齿。当年他跟随张士诚,也曾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角色。但这些年他止于杀伐,凶狠之心已然退去,性情已能大变,与先前以是判若两人。他心底里不禁对张士诚和眼前这人泛起了一丝厌恶之情。
这时,只见史文彬走近箱子。对着尸骨言道:“兄弟,真是对不起了”。随即用脚一扫,尸骨“哗”的一声,全都散落到地上了。他打开箱盖,从里取一张图来。对司马逢春说道:“贤弟,当年主公曾对我讲,司马逢春见多识广,文采超群,可以托付大事。今天我引贤弟前来,便是要请贤弟帮助愚兄,解开我心中一个老大疑团”。
“不知何事,请大哥明示”。
史文彬将图摊开,对司马逢春道:“当年主公命我前来汴梁,其中事由我不说,贤弟亦知道其中原缘故。他当时便给了我这张图,要我按图中所示,去寻找小明王所藏宝藏。来到汴梁后,我广放眼线四处寻找,却始终找不到半点端倪。没奈何,我只好找人在此建了一处密室,将平江带来的东西藏于这里。请贤弟看看,这图中到底说的什么,也好解开我心中多年来的疑惑”。
司马逢春接过图,凑近入口处,借着光线仔细观察起来。这原来是一副虬松冷月图,图中画的是在一处山坡之上,立有一棵挺拔的虬松,一轮明月悬挂在树梢之上。树旁有一块突兀的岩石,岩石前不远处,有一注明亮的月光照在地上,远处朦胧之中但见山峦起伏。图的左上角有草书一首,上曰:“冰轮中天抛银露,虬松盘根屹山岗。听罢涛声三百里,但作佳境入梦来”。这图中景致,他似曾在那里见过,但又想不起在那里见过,因而不禁摇了摇头说:“我真的也不解其意,搞不好,真的就是一副普通的画作而已”。
史文彬闻言,沉思了许久。开言道:“我看事情未必这么简单,主公再三交待此图事关紧要,要妥善保管,若不是重要,他怎会这般看重”。
司马逢春回答道:“那么大哥是怎么看的呢”?
史文彬想了想说:“我看此图必然与主公给我们四人的锦盒有关,因为我的锦盒里就只有一句话。想必贤弟的也是如此吧”?
“可能是这样吧”。司马逢春接着道:“主公当日曾言,锦盒之中的缄语不可轻易泄漏,要我们四人相聚,才可一同行事。否则定将死于非命”。
史文彬闻言哈哈大笑,旋即对司马逢春说道:“贤弟说得对极了,就是你告诉了我,也没半分用处。现在花无影和潘奇连影子都找不到,我到那里去找另外两句缄语”。
史文彬的话勾起了司马逢春的心事,这么些年了,也不知道那两个生死兄弟怎么样了,实实地叫他挂念。
“这些都是说说而已,贤弟不必放在心上”。史文彬停了停又说道:“贤弟,我打听到贤弟日子甚为不好,不如在这里拿些黄白之物去,作为安顿家室之用如何”?
“大哥这是说什么话来”!司马逢春正色言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古人尚知不食嗟来之食,我司马逢春乃是顶天立地的汉子,岂会做这般小人之举,大哥忒地小看我了”。
史文彬微微一笑说道:“贤弟高德,愚兄自愧不如了。这样吧,此地不宜久留,你们兄弟多年未见,我们便到汴梁城内去一醉方休如何”?
司马逢春也是一笑道:“难得兄长有如此美意,小弟我奉命就是了”。
二人出得洞来后,复又盖上洞口,依原样伪装好,看看没什么异样后,便向汴梁城奔来。
此时以在午时左右了,他们虽然内力充沛,轻功甚佳。却是不敢放肆而行。生怕被别人看破行踪,在路上一个小镇上,胡乱买了几个饼子充饥。继续往前赶路,申时方才赶到汴梁。
入得城来之后,史文彬带着司马逢春来到一个去处,却是一座非常规整的酒楼。看上去,雕梁画栋甚是壮观。上悬“五凤楼”三个黑底溜金大字,显得分外地抢眼。二人入得店来后,上了楼,拣了一处靠窗的位子坐下。唤来店小二,点了满满一桌子酒菜。二人便对酌了起来。
这二人本就是豪爽之人,酒量也是大得惊人,加上这些年没有见面,自然是放开了量来喝。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两人都略显醉意。
这时,上来一人,约摸三十岁左右年纪,一看其人举动,便就知道此人乃练武之人。只见他来到史文彬跟前,躬身施礼道:“小的见过过主人”。
史文彬点了点头,对司马逢春言道:“这是我的奴仆李二”。转而又对李二道:“这位是我的生死兄弟,江湖人称黄面通判,武功端的了得。也是你的主人一般。过来见过”。
李二抱拳施礼道:“常听主人提起司马老英雄,心中羡慕得紧,只恨无缘拜会,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
。司马逢春也抱拳回应道:“你我都是江湖中人,不必这般繁文缛节了”。
史文彬看了一下李二,问道:“我交办的事,可办好了”?
李二回答道:“办好了”。
“如此甚好”。接着又对李二道:“你且去跟小二说,再上壶好酒来,今天我要与贤弟一醉方休”。
这时天以完全黑了下来,天空中隐隐传来雷声。店小二早以掌灯上来。但这二人喝得性起,兄弟俩你来我往,都以慢慢步入醉乡。
店小二已经上来几次,催促二人散去。说是以到打佯时间,客官不可再饮。
无奈,史文彬只得站起身来,对司马逢春说道:“今日甚是痛快,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你我兄弟就此别过,咱们后会有期”。说罢,摇摇晃晃地下楼去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