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80 第80章夜探青龙堂
- 81 第81章追命无常
- 82 第82章舍命相搏方蕊中招
- 83 第83章强中更有强中手
- 84 第84章危难之处显真情
- 85 第85章石破天惊话当年
- 86 第86章生死就在一瞬间
- 87 第87章兄弟情深
- 88 第88章得饶人时且饶人
- 89 第89章受命前往黄龙寺
- 90 第90章却将爱心言斑竹
- 91 第91章谁识英雄真面目(上)
- 92 第92章谁识英雄真面目(下)
- 93 第93章怎一个情字了得(上)
- 94 第94章怎一个情字了得(下)
- 95 第95章锦绣谷(上)
- 96 第96章锦绣谷(下)
- 97 第97章古寺托孤(上)
- 98 第98章古寺托孤(下)
- 99 第99章五行追魂掌
- 100 第100章道是无意却有意
- 101 第101章岂容黑店小人行(上)
- 102 第102章岂容黑店小人行(下)
- 103 第103章厮杀引出惊天案
- 104 第104章山庄奇案
- 105 第105章谜雾重重
- 106 第106章火烧黑心店
- 107 第107章谁识女儿心
- 108 第108章方蕊献计
- 109 第109章人心险恶
- 110 第110章秘潜皇宫
- 111 第111章风波骤起
- 112 第112章泪洒黄龙寺
- 113 第113章善恶有报
- 114 第114章刀剑无情人有情
- 115 第115章惊天一战恶名来
- 116 第116章人生那得尽如意
- 117 第117章恩断情绝两茫茫
- 118 第118章汴梁城快意了旧帐
- 119 第119章血溅青龙堂
- 120 第120章一波未平一波起
- 121 第121章厮杀识得故人还
- 122 第122章陈墨雨传讯飞云寺
- 123 第123章英雄有泪不轻弹
- 124 第124章马三保言谈泄天机
- 125 第125章濮阳受挫
- 126 第126章 乔装改扮进皇宫
- 127 第127章棋错一着
- 128 第128章 太庙祭祖险丧身
- 129 第129章 死里逃生反为谜
- 130 第130章 尔虞我诈布杀机
- 131 第131章 生死一线意茫茫
- 132 第132章扬子江上吐真情
- 133 第133章谁为情狂(上)
- 134 第134章谁为情狂(下)
- 135 第135章生死存亡一瞬间
- 136 第136章怎一个杀字了得
- 137 第137章久别重逢话不尽
- 138 第138章相见难时别亦难
- 139 第139章访故旧陈墨雨偶救乔青
- 140 第140章乔青遭人伦惨变
- 141 第141章潋阳书院
- 142 第142章燕王府群雄相聚
- 143 第143章纵论天下
- 144 第144章韬晦之计
- 145 第145章山雨欲来风满楼
- 146 第146章位卑未敢忘忧国
- 147 第147章陈墨雨献计避祸
- 148 第148章枭雄也有卖傻时
- 149 第149章说破阴谋惊煞人
- 150 第150章笑闯剑丛无所惧
- 151 第151章浩气长存(上)
- 152 第152章浩气长存(下)
- 153 第153章花无影夜探王府
- 154 第154章失察觉英雄落敌手
- 155 第155章忆往昔肝胆相照
- 156 第156章除恶霸英雄出手
- 157 第157章除凶顽林锦云大展神威
- 158 第158章黄龙寺潘奇明身世
- 159 第159章识机缘百殇录指点明路
- 160 第160章抚臣心朱棣赐名
- 161 第161章陈墨雨雪夜建奇功
- 162 第162章夜探布政司
- 163 第163章寒甚寒甚
- 164 第164章月黑风高
- 165 第165章慷慨对魔头
- 166 第166章决生死英雄拼全力
- 167 第167章大展身手
- 168 第168章无巧不成书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90章却将爱心言斑竹
第90章却将爱心言斑竹
“呵!你这白眼狼,才出来几天,就忘本了……,真是该打。”方蕊笑着说完,作势便要向司马昊头上打去。
司马昊一本正经地样子说:“你又在这儿胡说八道了,我就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忘本。”
方蕊见司马昊这幅样子,忍不住笑了起来说:“我逗你玩呢,你就当真了?你这人一点情趣也没有。”转而又说道:“若不是我,你还不愿意来呢,我来问你,你知道这岳阳楼除了景致出名外,还有什么出名的吗?”
司马昊茫然地摇摇头,示意不知道。
方蕊笑着对司马昊说:“爹爹教我们读的《岳阳楼记》,难道你都忘了吗。”
司马昊一拍额头说:“啊也,我怎的会将此忘却,范仲淹老先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这可是师父经常讲到的。还是蕊儿心思敏捷。”司马昊不由得将方蕊称赞了一番。
方蕊微微一笑说:“你知道范仲淹,可曾知道屈原吗?”
司马点点头说:“我知道,不就是那个投河自尽的楚国大夫吗!这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师父经常称赞的。”
方蕊又问道:“你知道屈原,可知道他写的离骚吗?”
司马昊挠挠头说:“什么离骚离臭的,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方蕊不高兴地说:“你就知道成天舞枪弄棒的,不学无术。一点品味也没有。”
见司马昊还是没有什么反映,于是又笑笑说:“这里还有一个好听的故事,你想听吗?”
一听说有故事,那可是司马昊最感兴趣的事情,在翠园时,无论是方砚竹还是方云霏,只要一讲那些奇闻轶事,便长长地竖起两只耳朵听,生怕漏过一个细节。此番听到方蕊说这地方有好听的故事,自然感兴趣了。
方蕊看了一眼司马,便轻轻地吟道:“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司马昊有些不耐烦地打断方蕊说:“你就别兮啊兮的,我又听不懂。到底是什么故事,你便直接说来我听不就行了吗。”
方蕊哭笑不得的摇摇头,只得说道:“相传舜帝到九嶷山去除害死了,他两个妃子也死了,埋在这儿。”
司马昊伸长脖子听着,方蕊却嘎然而止了。他不解地望着方蕊问道:“讲完了……?”
“讲完了!”
“没有了?”
“没有了!”
司马昊说:“我一个喷嚏都没打完,你就讲完了,真没意思。”
方蕊闻言咯咯地笑将起来,说:“师哥,你是真想听还是说着玩的想听?”
司马昊真心实意地说:“蕊儿,我是真的想听你说。”
方蕊点点头说道:“那好,我大概地跟你说说。相传舜帝南巡时死在九嶷山,他有两个妃子,一个叫娥皇,一个叫女英,她们千里迢迢地前来寻夫,最后得知了舜帝死于九嶷山。悲痛欲绝,哭的眼泪犹如血水一样,将竹子都染红了,现在这种竹子浑身上下都有红色像泪滴般的斑点,人们把这种竹子称之为玟竹。娥皇和女英后来都投湘水以死殉情,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人们感于她俩对爱情的忠贞,就把她们葬于君山。”方蕊说完,用手指了指朦胧中的君山,说道:“你看,就是那儿!”
司马昊感叹了一声后说:“想不到这君山还有这么凄美的故事,真是令人感概不已。”
方蕊若有所思地说:“这世上什么荣华富贵,什么金银财宝,都是过眼烟云,今天可以属于你,明天也可以属于别人,只有这忠贞不二的感情,才是谁也抢不去拿不走的。”
“哎呀!蕊儿!”司马昊看了一眼方蕊,高兴地说:“你是越来越懂事了,竟然说出这么一番道理来。我只能在心里面这样想,嘴里却说不出什么道理来,师哥真的很惭愧呀!”
两人就在这楼中,你一句来我一句去,谈得甚是高兴。
这时噔噔噔地上来几人,为首一人约摸有二十岁左右年纪,生得唇红齿白,脸如观玉,一双眼眸便如一弘清水般明亮。只见他头束青丝纶巾,身着羊脂白袍,脚蹬一双步云软底皂靴,腰束一根八宝镶金丝带,显得分外地潇洒飘逸。身后跟着三人,其中一人约有六十开外年纪,容貌枯瘦,一副病怏怏的样子,穿一身黑色长衫。别外两人却是生得虎背熊腰,两侧太阳穴高高坟起,一看就是武林中人。这四人就在司马昊旁边桌子坐下,要了几色点心,二壶好茶,慢慢地品尝起来。
方蕊见了这白袍公子,又看了看司马昊,见司马昊把这人看盯得,心里不由得暗暗赞叹:“这江南人物果然非同一般,生得如此俊俏,就是我穿上他这身衣服,也不见得有如此模样。怪不得师兄眼睛都直了。”想到这里,不由得又朝司马昊看了一眼。
又过了一会儿,司马昊见天色已是不早,便招呼了一下方蕊,正准备离开时,有一行乞老汉来到了他们跟前,旁边还跟着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司马昊定睛看去,发觉这老汉原来是一个盲人,蓬头垢面,污秽不堪,说起话来咿咿呀呀地含混不清。原来这老汉不仅是个瞎子
还是个哑吧。司马昊忙将袋中的散碎银子,放入老汉的碗中。
这瞎眼乞丐又来到了白袍公子的桌子边,就见这白袍公子使了个眼色,随身的黑衫老者,连忙站起来,从怀中掏出一锭银子,约摸有二两之多,递给了瞎眼乞丐。司马昊和方蕊白袍公子出手阔绰,有着扶困济贫的豪侠之风,心下好生钦佩。
这瞎眼乞丐接过银子,鞠了一躬,转身正欲离去,突然一支竹筷带着啸声,对瞎眼乞丐迎面射到。
这一下突生变故,把个方蕊惊得叫出声来。司马昊心念电转,来不及多想,身形一晃,便以到了瞎眼乞丐的身边,伸出手去就欲相救。
谁知这乞丐就如象看见了一般,身子一侧,竹筷从他鼻子前五寸左右的地方闪过,“波”的一声,插入了墙壁之中,可见发射这支竹筷的人,内力何等的强劲。就听这瞎眼乞丐对司马昊说:“多谢少侠相救,请站过一边,不要搅进这局子中来。”听这瞎子的声音,中气充沛,口齿清晰,那还有半点哑吧的样子。
司马昊一本正经地样子说:“你又在这儿胡说八道了,我就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忘本。”
方蕊见司马昊这幅样子,忍不住笑了起来说:“我逗你玩呢,你就当真了?你这人一点情趣也没有。”转而又说道:“若不是我,你还不愿意来呢,我来问你,你知道这岳阳楼除了景致出名外,还有什么出名的吗?”
司马昊茫然地摇摇头,示意不知道。
方蕊笑着对司马昊说:“爹爹教我们读的《岳阳楼记》,难道你都忘了吗。”
司马昊一拍额头说:“啊也,我怎的会将此忘却,范仲淹老先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这可是师父经常讲到的。还是蕊儿心思敏捷。”司马昊不由得将方蕊称赞了一番。
方蕊微微一笑说:“你知道范仲淹,可曾知道屈原吗?”
司马点点头说:“我知道,不就是那个投河自尽的楚国大夫吗!这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师父经常称赞的。”
方蕊又问道:“你知道屈原,可知道他写的离骚吗?”
司马昊挠挠头说:“什么离骚离臭的,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方蕊不高兴地说:“你就知道成天舞枪弄棒的,不学无术。一点品味也没有。”
见司马昊还是没有什么反映,于是又笑笑说:“这里还有一个好听的故事,你想听吗?”
一听说有故事,那可是司马昊最感兴趣的事情,在翠园时,无论是方砚竹还是方云霏,只要一讲那些奇闻轶事,便长长地竖起两只耳朵听,生怕漏过一个细节。此番听到方蕊说这地方有好听的故事,自然感兴趣了。
方蕊看了一眼司马,便轻轻地吟道:“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司马昊有些不耐烦地打断方蕊说:“你就别兮啊兮的,我又听不懂。到底是什么故事,你便直接说来我听不就行了吗。”
方蕊哭笑不得的摇摇头,只得说道:“相传舜帝到九嶷山去除害死了,他两个妃子也死了,埋在这儿。”
司马昊伸长脖子听着,方蕊却嘎然而止了。他不解地望着方蕊问道:“讲完了……?”
“讲完了!”
“没有了?”
“没有了!”
司马昊说:“我一个喷嚏都没打完,你就讲完了,真没意思。”
方蕊闻言咯咯地笑将起来,说:“师哥,你是真想听还是说着玩的想听?”
司马昊真心实意地说:“蕊儿,我是真的想听你说。”
方蕊点点头说道:“那好,我大概地跟你说说。相传舜帝南巡时死在九嶷山,他有两个妃子,一个叫娥皇,一个叫女英,她们千里迢迢地前来寻夫,最后得知了舜帝死于九嶷山。悲痛欲绝,哭的眼泪犹如血水一样,将竹子都染红了,现在这种竹子浑身上下都有红色像泪滴般的斑点,人们把这种竹子称之为玟竹。娥皇和女英后来都投湘水以死殉情,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人们感于她俩对爱情的忠贞,就把她们葬于君山。”方蕊说完,用手指了指朦胧中的君山,说道:“你看,就是那儿!”
司马昊感叹了一声后说:“想不到这君山还有这么凄美的故事,真是令人感概不已。”
方蕊若有所思地说:“这世上什么荣华富贵,什么金银财宝,都是过眼烟云,今天可以属于你,明天也可以属于别人,只有这忠贞不二的感情,才是谁也抢不去拿不走的。”
“哎呀!蕊儿!”司马昊看了一眼方蕊,高兴地说:“你是越来越懂事了,竟然说出这么一番道理来。我只能在心里面这样想,嘴里却说不出什么道理来,师哥真的很惭愧呀!”
两人就在这楼中,你一句来我一句去,谈得甚是高兴。
这时噔噔噔地上来几人,为首一人约摸有二十岁左右年纪,生得唇红齿白,脸如观玉,一双眼眸便如一弘清水般明亮。只见他头束青丝纶巾,身着羊脂白袍,脚蹬一双步云软底皂靴,腰束一根八宝镶金丝带,显得分外地潇洒飘逸。身后跟着三人,其中一人约有六十开外年纪,容貌枯瘦,一副病怏怏的样子,穿一身黑色长衫。别外两人却是生得虎背熊腰,两侧太阳穴高高坟起,一看就是武林中人。这四人就在司马昊旁边桌子坐下,要了几色点心,二壶好茶,慢慢地品尝起来。
方蕊见了这白袍公子,又看了看司马昊,见司马昊把这人看盯得,心里不由得暗暗赞叹:“这江南人物果然非同一般,生得如此俊俏,就是我穿上他这身衣服,也不见得有如此模样。怪不得师兄眼睛都直了。”想到这里,不由得又朝司马昊看了一眼。
又过了一会儿,司马昊见天色已是不早,便招呼了一下方蕊,正准备离开时,有一行乞老汉来到了他们跟前,旁边还跟着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司马昊定睛看去,发觉这老汉原来是一个盲人,蓬头垢面,污秽不堪,说起话来咿咿呀呀地含混不清。原来这老汉不仅是个瞎子
还是个哑吧。司马昊忙将袋中的散碎银子,放入老汉的碗中。
这瞎眼乞丐又来到了白袍公子的桌子边,就见这白袍公子使了个眼色,随身的黑衫老者,连忙站起来,从怀中掏出一锭银子,约摸有二两之多,递给了瞎眼乞丐。司马昊和方蕊白袍公子出手阔绰,有着扶困济贫的豪侠之风,心下好生钦佩。
这瞎眼乞丐接过银子,鞠了一躬,转身正欲离去,突然一支竹筷带着啸声,对瞎眼乞丐迎面射到。
这一下突生变故,把个方蕊惊得叫出声来。司马昊心念电转,来不及多想,身形一晃,便以到了瞎眼乞丐的身边,伸出手去就欲相救。
谁知这乞丐就如象看见了一般,身子一侧,竹筷从他鼻子前五寸左右的地方闪过,“波”的一声,插入了墙壁之中,可见发射这支竹筷的人,内力何等的强劲。就听这瞎眼乞丐对司马昊说:“多谢少侠相救,请站过一边,不要搅进这局子中来。”听这瞎子的声音,中气充沛,口齿清晰,那还有半点哑吧的样子。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