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3 第33章方砚竹再收弟子
- 34 第34章追风手言传身教
- 35 第35章陈墨雨进京赶考
- 36 第36章醉乡方显真性情
- 37 第37章金陵城偶遇朱四
- 38 第38章燕京王把盏言欢
- 39 第39章锁春楼一见钟情
- 40 第40章秉烛夜交诗换文
- 41 第41章尽缠绵卿卿我我
- 42 第42章御书房朱棣惊魂
- 43 第43章述爱慕山盟海誓
- 44 第44章知身世造化弄人
- 45 第45章为红颜墨雨归心
- 46 第46章染恶疾命悬一线
- 47 第47章惨重代价却为谁
- 48 第48章遇潘奇墨雨终脱险
- 49 第49章叹悲苦林锦云又遭灾祸
- 50 第50章武当山官道惊魂
- 51 第51章坠深涧锦云得救
- 52 第52章拜高师锦云因祸得福
- 53 第53章返汴梁潘奇苦寻线索
- 54 第54章遭巨变血染陈宅
- 55 第55章被灭门李二现形
- 56 第56章翰墨依依向香来
- 57 第57章闻噩耗陈墨雨心恢意懒
- 58 第58章忆往事潘奇疑窦丛生
- 59 第59章江湖道侠义为先
- 60 第60章兄弟情难舍难分
- 61 第61章黄龙寺圆性试禅心
- 62 第62章锦绣谷高僧道玄机
- 63 第63章无念谷惊遇赤冠练
- 64 第64章马莲花舍命获奇宝
- 65 第65章月圆夜自叙孽情
- 66 第66章为爱徒马莲花撒手归西
- 67 第67章师兄妹荒岭露真情
- 68 第68章月明星朗话燕京(一)
- 69 第69章月明星朗话燕京(二)
- 70 第70章月明星朗话燕京(三)
- 71 第71章月明星朗话燕京(四)
- 72 第72章月明星朗话燕京(五)
- 73 第73章月明星朗话燕京(六)
- 74 第74章月明星朗话燕京(七)
- 75 第75章司马昊奉命出山
- 76 第76章访旧地悲从心来
- 77 第77章几多辛酸泪满襟
- 78 第78章斗凶顽势如猛虎
- 79 第79章又将惊魂化哀思
- 80 第80章夜探青龙堂
- 81 第81章追命无常
- 82 第82章舍命相搏方蕊中招
- 83 第83章强中更有强中手
- 84 第84章危难之处显真情
- 85 第85章石破天惊话当年
- 86 第86章生死就在一瞬间
- 87 第87章兄弟情深
- 88 第88章得饶人时且饶人
- 89 第89章受命前往黄龙寺
- 90 第90章却将爱心言斑竹
- 91 第91章谁识英雄真面目(上)
- 92 第92章谁识英雄真面目(下)
- 93 第93章怎一个情字了得(上)
- 94 第94章怎一个情字了得(下)
- 95 第95章锦绣谷(上)
- 96 第96章锦绣谷(下)
- 97 第97章古寺托孤(上)
- 98 第98章古寺托孤(下)
- 99 第99章五行追魂掌
- 100 第100章道是无意却有意
- 101 第101章岂容黑店小人行(上)
- 102 第102章岂容黑店小人行(下)
- 103 第103章厮杀引出惊天案
- 104 第104章山庄奇案
- 105 第105章谜雾重重
- 106 第106章火烧黑心店
- 107 第107章谁识女儿心
- 108 第108章方蕊献计
- 109 第109章人心险恶
- 110 第110章秘潜皇宫
- 111 第111章风波骤起
- 112 第112章泪洒黄龙寺
- 113 第113章善恶有报
- 114 第114章刀剑无情人有情
- 115 第115章惊天一战恶名来
- 116 第116章人生那得尽如意
- 117 第117章恩断情绝两茫茫
- 118 第118章汴梁城快意了旧帐
- 119 第119章血溅青龙堂
- 120 第120章一波未平一波起
- 121 第121章厮杀识得故人还
- 122 第122章陈墨雨传讯飞云寺
- 123 第123章英雄有泪不轻弹
- 124 第124章马三保言谈泄天机
- 125 第125章濮阳受挫
- 126 第126章 乔装改扮进皇宫
- 127 第127章棋错一着
- 128 第128章 太庙祭祖险丧身
- 129 第129章 死里逃生反为谜
- 130 第130章 尔虞我诈布杀机
- 131 第131章 生死一线意茫茫
- 132 第132章扬子江上吐真情
- 133 第133章谁为情狂(上)
- 134 第134章谁为情狂(下)
- 135 第135章生死存亡一瞬间
- 136 第136章怎一个杀字了得
- 137 第137章久别重逢话不尽
- 138 第138章相见难时别亦难
- 139 第139章访故旧陈墨雨偶救乔青
- 140 第140章乔青遭人伦惨变
- 141 第141章潋阳书院
- 142 第142章燕王府群雄相聚
- 143 第143章纵论天下
- 144 第144章韬晦之计
- 145 第145章山雨欲来风满楼
- 146 第146章位卑未敢忘忧国
- 147 第147章陈墨雨献计避祸
- 148 第148章枭雄也有卖傻时
- 149 第149章说破阴谋惊煞人
- 150 第150章笑闯剑丛无所惧
- 151 第151章浩气长存(上)
- 152 第152章浩气长存(下)
- 153 第153章花无影夜探王府
- 154 第154章失察觉英雄落敌手
- 155 第155章忆往昔肝胆相照
- 156 第156章除恶霸英雄出手
- 157 第157章除凶顽林锦云大展神威
- 158 第158章黄龙寺潘奇明身世
- 159 第159章识机缘百殇录指点明路
- 160 第160章抚臣心朱棣赐名
- 161 第161章陈墨雨雪夜建奇功
- 162 第162章夜探布政司
- 163 第163章寒甚寒甚
- 164 第164章月黑风高
- 165 第165章慷慨对魔头
- 166 第166章决生死英雄拼全力
- 167 第167章大展身手
- 168 第168章无巧不成书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43章述爱慕山盟海誓
第43章述爱慕山盟海誓
不说朱棣在皇宫惊出了一身冷汗,再说这陈墨雨与林锦云两厢情投意合,特别是知道对方是同乡后,这份亲密又是增加了几分。这一晚真是情意绵绵,有着说不完的话儿。在红烛的衬映之下,两人都显得神采奕奕,那“女儿红”的甘醇,将这二人心底的甜蜜都带到了脸上。
锦云离开桌边,盈步走到“万宝架”旁,从上面取下了琵琶,调了调音弦,接着五指一挥,一阵清澈悦耳的琴声便骤然响起。这琴声犹如山间的清泉般,淙淙流过陈墨雨的心田。使他感到无比的舒坦和振奋。他整个身心都沉醉在这美妙的琴声之中。就在这时,只听锦云轻轻的吟唱起来,那宛如黄莺般的歌喉,圆润飘逸的吐音。再次将他带到了那神奇的意境当中。陈墨雨细细地听来,原来锦云唱的,正是他熟悉和喜爱的柳永的《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琴声戛然而止,余音似乎还在室内迥荡。陈墨雨听得如痴如醉,只是呆呆地望着锦云出神。锦云放下手中琵琶,微微一笑道:“献丑了”。
陈墨雨拍手赞道:“好个为伊消得人憔悴,姑娘唱得好曲儿,就是用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也不为过……”。陈墨雨心里麻酥酥地,十分地享受,又岂然用言语说得清自己的感觉。于是嘻嘻一笑,接着说道:“姑娘一展歌喉,真似清泉流淌一样,看见姑娘就犹如出水芙蓉一般,叫我更加怜爱了”。
锦云将琵琶放过一边,望着陈墨雨淡淡一笑道:“奴家倒叫公子取笑了,只是那些王公贵族平素里,到我这儿来听曲,也似子公这般对奴家言语的。”
陈墨雨吃了一惊,忙道:“此乃在下肺腑之言,决无妄言戏谑之意。姑娘绝不可胡乱猜疑”。
“公子就是取笑于我,也无甚要紧”。林锦云接着淡淡地说道:“想我林锦云,从小便在苦水里泡大,受人欺凌也不是一日两日了,早就习以为常,奴家把这逢场作戏看得透了……。”
“哎呀……,姑娘万不可妄自菲薄。”陈墨雨摆摆手,接着说道:“昨日与姑娘相会之后,在下对姑娘便仰慕得紧,又岂能取笑于你。实不相瞒,在下来这儿之前,也曾道**女子,只不过这是替人卖笑解闷而已,真没想到姑娘出污泥而不染,洁身自好如此,且才华又是如此出众,真的是大出在下的意料之外”。
林锦云心下暗道:“这公子当真是诚实君子,心里怎样想的嘴里便怎么说。不知用那花言巧语来哄我开心。”林锦云想了想,笑着说:“奴家也只是有感而发,公子休得放在心上。今日得遇公子,实乃三生有幸。”
陈墨雨闻林锦云言语之中并没有责备的意思,心中自然十二万分地高兴,于是拱手言道:“蒙姑娘如此垂爱,在下实不敢当,我本一介儒生,实未曾见过什么大的世面,只是仰幕姑娘芳名,率真而来而矣。”
见林锦云如此言语,陈墨雨自然感到非常地甜蜜。心中不由得暗想道:“我慕她芳名而来,原也只道是逢场作戏而已,想看看她到底是何等样人物,值得众人如此追捧。全没想到竟然是一绝世女子,在她身上那见得到风尘女子的半点踪迹。”
且不说陈墨雨心猿意马,想入非非。却说林锦云看见陈墨雨那呆呆地,若有所思的模样,更显得丰姿俊雅,真个叫她心中春意荡漾。暗思若能和此人厮守终身,将会是何等的逍遥快活。想到此,一颗心儿竟然跳得怦怦作响,两朵红晕泛上了脸颊,幸亏房中光线不甚明亮,将这一切轻轻地掩饰了过去。
林锦云为自己刚才的失态,暗暗感到好笑。转念又想我且将言语试探他一下,看他对自己心意到底如何,于是便轻轻地挑起话题道:“公子饱读诗书,想必知道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
陈墨雨点点头说:“在下才疏学浅,只略知一二,那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大文学家,字长卿,蜀郡成都人。关于他和卓文君私定终身的爱情故事,可谓是男女之情中的佳话。”
“是啊!”林锦云笑着说:“司马相如在卓府园中对月抚琴,却得一佳俪,虽是机缘巧合,亦可见两人用情之深。”
陈墨雨接着说:“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为追求自己的幸福,连夜私奔成都,自然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他们不顾世裕的偏见,的确是非常的难得。”
静静地听完陈墨雨这番话,林锦云脸露不屑地说:“世裕偏见在奴家看来,只不过是达官贵人粉饰自己丑陋行为的说词而已。他们出没于花街柳巷之际,干那苟且之事时,又何曾想过世俗偏见来,可见这些都是当不得真的。两情相悦才是最最紧要的。”
陈墨雨闻言一拍手说:“着啊!姑娘说得极是。”
林锦云笑了笑又言道:“公子他日若得红颜知已,又受困于世裕偏见时,不知会作何感想?”
陈墨雨听了林锦云说出这番话来,想了想说:“我将功名利禄且视作粪土一样,岂非因世俗偏见,而断送我心爱之人。我若得似姑娘这般红颜知己,此生足矣。”
林锦云听罢陈墨雨的一番表白后,心底里说不出的高兴。她望着陈墨雨嘻嘻笑道:“相公这番话,怕是言不由衷吧……。”
陈墨雨指指自己的胸口说:“此心天地可鉴。”
“如蒙不弃,奴家也愿意与公子结为知已。”想了想,继而又言道:“你我既结为知已,我实不敢因自己而废公子大事。公子此番前来京城搏取功名,须当以全心全意待之才对,这样才能上对得起高堂双亲,下对起自己十年寒窗苦读。大丈夫须抱扶国济世之才才是,似公子这样沉缅于儿女私情之中,实不可取也。这是奴家的肺腑之言,还望公子不要见怪才是。”
林锦云这番话说得掷地有声,听得陈墨雨周身热血沸腾,他暗暗地责备自己饱读诗书,见识却还不如这烟花女子,实在是羞愧难当。但是他将林锦云视为红颜知已,早将深情厚意系于她的身上,以是割舍不下了。他深情地对林锦云言道:“姑娘刚才所言极是,在下自愧不如。但是我既将姑娘视为心爱之人,姑娘所言,就决计不敢有忘。想我陈墨雨有红颜知已如此,此生足矣。愿借笔墨一用,以表我此刻的心意。”
林锦云看了看陈墨雨,高兴地回答说:“公子少候,我即刻便去取来。”
不一刻,媚娘便取来了文房四宝,又将纱灯高举,替陈墨雨照明,陈墨雨将宣纸铺开,又将狼毫蘸满浓墨,如行云流水般地写出一首宋词来,正是秦观的《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锦云离开桌边,盈步走到“万宝架”旁,从上面取下了琵琶,调了调音弦,接着五指一挥,一阵清澈悦耳的琴声便骤然响起。这琴声犹如山间的清泉般,淙淙流过陈墨雨的心田。使他感到无比的舒坦和振奋。他整个身心都沉醉在这美妙的琴声之中。就在这时,只听锦云轻轻的吟唱起来,那宛如黄莺般的歌喉,圆润飘逸的吐音。再次将他带到了那神奇的意境当中。陈墨雨细细地听来,原来锦云唱的,正是他熟悉和喜爱的柳永的《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琴声戛然而止,余音似乎还在室内迥荡。陈墨雨听得如痴如醉,只是呆呆地望着锦云出神。锦云放下手中琵琶,微微一笑道:“献丑了”。
陈墨雨拍手赞道:“好个为伊消得人憔悴,姑娘唱得好曲儿,就是用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也不为过……”。陈墨雨心里麻酥酥地,十分地享受,又岂然用言语说得清自己的感觉。于是嘻嘻一笑,接着说道:“姑娘一展歌喉,真似清泉流淌一样,看见姑娘就犹如出水芙蓉一般,叫我更加怜爱了”。
锦云将琵琶放过一边,望着陈墨雨淡淡一笑道:“奴家倒叫公子取笑了,只是那些王公贵族平素里,到我这儿来听曲,也似子公这般对奴家言语的。”
陈墨雨吃了一惊,忙道:“此乃在下肺腑之言,决无妄言戏谑之意。姑娘绝不可胡乱猜疑”。
“公子就是取笑于我,也无甚要紧”。林锦云接着淡淡地说道:“想我林锦云,从小便在苦水里泡大,受人欺凌也不是一日两日了,早就习以为常,奴家把这逢场作戏看得透了……。”
“哎呀……,姑娘万不可妄自菲薄。”陈墨雨摆摆手,接着说道:“昨日与姑娘相会之后,在下对姑娘便仰慕得紧,又岂能取笑于你。实不相瞒,在下来这儿之前,也曾道**女子,只不过这是替人卖笑解闷而已,真没想到姑娘出污泥而不染,洁身自好如此,且才华又是如此出众,真的是大出在下的意料之外”。
林锦云心下暗道:“这公子当真是诚实君子,心里怎样想的嘴里便怎么说。不知用那花言巧语来哄我开心。”林锦云想了想,笑着说:“奴家也只是有感而发,公子休得放在心上。今日得遇公子,实乃三生有幸。”
陈墨雨闻林锦云言语之中并没有责备的意思,心中自然十二万分地高兴,于是拱手言道:“蒙姑娘如此垂爱,在下实不敢当,我本一介儒生,实未曾见过什么大的世面,只是仰幕姑娘芳名,率真而来而矣。”
见林锦云如此言语,陈墨雨自然感到非常地甜蜜。心中不由得暗想道:“我慕她芳名而来,原也只道是逢场作戏而已,想看看她到底是何等样人物,值得众人如此追捧。全没想到竟然是一绝世女子,在她身上那见得到风尘女子的半点踪迹。”
且不说陈墨雨心猿意马,想入非非。却说林锦云看见陈墨雨那呆呆地,若有所思的模样,更显得丰姿俊雅,真个叫她心中春意荡漾。暗思若能和此人厮守终身,将会是何等的逍遥快活。想到此,一颗心儿竟然跳得怦怦作响,两朵红晕泛上了脸颊,幸亏房中光线不甚明亮,将这一切轻轻地掩饰了过去。
林锦云为自己刚才的失态,暗暗感到好笑。转念又想我且将言语试探他一下,看他对自己心意到底如何,于是便轻轻地挑起话题道:“公子饱读诗书,想必知道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
陈墨雨点点头说:“在下才疏学浅,只略知一二,那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大文学家,字长卿,蜀郡成都人。关于他和卓文君私定终身的爱情故事,可谓是男女之情中的佳话。”
“是啊!”林锦云笑着说:“司马相如在卓府园中对月抚琴,却得一佳俪,虽是机缘巧合,亦可见两人用情之深。”
陈墨雨接着说:“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为追求自己的幸福,连夜私奔成都,自然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他们不顾世裕的偏见,的确是非常的难得。”
静静地听完陈墨雨这番话,林锦云脸露不屑地说:“世裕偏见在奴家看来,只不过是达官贵人粉饰自己丑陋行为的说词而已。他们出没于花街柳巷之际,干那苟且之事时,又何曾想过世俗偏见来,可见这些都是当不得真的。两情相悦才是最最紧要的。”
陈墨雨闻言一拍手说:“着啊!姑娘说得极是。”
林锦云笑了笑又言道:“公子他日若得红颜知已,又受困于世裕偏见时,不知会作何感想?”
陈墨雨听了林锦云说出这番话来,想了想说:“我将功名利禄且视作粪土一样,岂非因世俗偏见,而断送我心爱之人。我若得似姑娘这般红颜知己,此生足矣。”
林锦云听罢陈墨雨的一番表白后,心底里说不出的高兴。她望着陈墨雨嘻嘻笑道:“相公这番话,怕是言不由衷吧……。”
陈墨雨指指自己的胸口说:“此心天地可鉴。”
“如蒙不弃,奴家也愿意与公子结为知已。”想了想,继而又言道:“你我既结为知已,我实不敢因自己而废公子大事。公子此番前来京城搏取功名,须当以全心全意待之才对,这样才能上对得起高堂双亲,下对起自己十年寒窗苦读。大丈夫须抱扶国济世之才才是,似公子这样沉缅于儿女私情之中,实不可取也。这是奴家的肺腑之言,还望公子不要见怪才是。”
林锦云这番话说得掷地有声,听得陈墨雨周身热血沸腾,他暗暗地责备自己饱读诗书,见识却还不如这烟花女子,实在是羞愧难当。但是他将林锦云视为红颜知已,早将深情厚意系于她的身上,以是割舍不下了。他深情地对林锦云言道:“姑娘刚才所言极是,在下自愧不如。但是我既将姑娘视为心爱之人,姑娘所言,就决计不敢有忘。想我陈墨雨有红颜知已如此,此生足矣。愿借笔墨一用,以表我此刻的心意。”
林锦云看了看陈墨雨,高兴地回答说:“公子少候,我即刻便去取来。”
不一刻,媚娘便取来了文房四宝,又将纱灯高举,替陈墨雨照明,陈墨雨将宣纸铺开,又将狼毫蘸满浓墨,如行云流水般地写出一首宋词来,正是秦观的《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