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408 第1408章 镇边城里话兴亡(二)
- 1409 第1409章 噩耗和决断
- 1410 第1410章 骂娘
- 1411 第1411章 顽强
- 1412 第1412章 猛兽
- 1413 第1413章 受创
- 1414 第1414章 求援
- 1415 第1415章 保守之举
- 1416 第1416章 我建州要活
- 1417 第1417章 奈若何
- 1418 第1418章 高一功的挣扎
- 1419 第1419章 刘懋先
- 1420 第1420章 信使
- 1421 第1421章 小余的用意
- 1422 第1422章 盛世人口法则
- 1423 第1423章 谈判(一)
- 1424 第1424章 谈判(二)
- 1425 第1425章 小余的冒险
- 1426 第1426章 高夫人
- 1427 第1427章 不准
- 1428 第1428章 暴怒
- 1429 第1429章 南阳攻略
- 1430 第1430章 一路上(求月票)
- 1431 第1431章 建奴进攻了
- 1432 第1432章 无计
- 1433 第1433章 觐见(求推荐票)
- 1434 第1434章 撒豆成兵
- 1435 第1435章 望他不要误会
- 1436 第1436章 这样的胜利不完美
- 1437 第1437章 总得有个开始
- 1438 第1438章 明军乱了
- 1439 第1439章 人心散了
- 1440 第1440章 可我运气好呀
- 1441 第1441章 杀洪
- 1442 第1442章 热夜
- 1443 第1443章 空前大胜
- 1444 第1444章 郑一官登场
- 1445 第1445章 溃军
- 1446 第1446章 郁气
- 1447 第1447章 杀马(求推荐票)
- 1448 第1448章 接应
- 1449 第1449章 招纳
- 1450 第1450章 白沟河
- 1451 第1451章 上天保佑建州
- 1452 第1452章 竟然没逃
- 1453 第1453章 再立新功周仲英
- 1454 第1454章 咱们这是去打仗吗
- 1455 第1455章 心思
- 1456 第1456章 屁股决定脑袋
- 1457 第1457章 戏剧喜剧
- 1458 第1458章 窗户纸
- 1459 第1459章 进京计划
- 1460 第1460章 二士相争
- 1461 第1461章 借人
- 1462 第1462章 杀马
- 1463 第1463章 守城战第一波
- 1464 第1464章 壕桥
- 1465 第1465章 试探性进攻
- 1466 第1466章 一口应承
- 1467 第1467章 交通站
- 1468 第1468章 珍惜眼前人
- 1469 第1469章 晨曦
- 1470 第1470章 都打起来了
- 1471 第1471章 勋章
- 1472 第1472章 讽刺
- 1473 第1473章 离去
- 1474 第1474章 钱谦益的恐惧
- 1475 第1475章 借枪(求推荐票)
- 1476 第1476章 任务
- 1477 第1477章 暗涌求推荐票)
- 1478 第1478章 改名
- 1479 第1479章 园林
- 1480 第1480章 死心决心
- 1481 第1481章 宁乡军的前夜
- 1482 第1482章 北京的前夜(一)
- 1483 第1483章 北京的前夜(二)
- 1484 第1484章 北京的前夜(三)
- 1485 第1485章 正蓝旗的前夜
- 1486 第1486章 破晓
- 1487 第1487章 战幕
- 1488 第1488章 冲阵
- 1489 第1489章 米尼枪(求推荐票)
- 1490 第1490章 枪林弹雨
- 1491 第1491章 可一鼓而下
- 1492 第1492章 好生猥琐
- 1493 第1493章 无声地狱
- 1494 第1494章 有声血性
- 1495 第1495章 午时
- 1496 第14976章 骑兵出动
- 1497 第1497章 直接推到北京出去
- 1498 第1498章 归队
- 1499 第1499章 循环射击
- 1500 第1500章 大炮开兮轰他1娘
- 1501 1501.第1501章 阜成门之血
- 1502 1502.第1502章 城破了
- 1503 1503.第1503章 更重要的事
- 1504 1504.第1504章 焚 热风(一)
- 1505 1505.第1505章 焚 热风(二)
- 1506 1506.第1506章 焚 热风(三)
- 1507 1507.第1507章 战斗
- 1508 1508.第1508章 勇士
- 1509 1509.第1509章 杀隆
- 1510 1510.第1510章 马刺
- 1511 1511.第1511章 惊骇
- 1512 1512.第1512章 战神
- 1513 1513.第1513章 胜利
- 1514 1514.第1514章 大溃败
- 1515 1515.第1515章 知向谁边
- 1516 1516.第1516章 鹿
- 1517 1517.第1517章 你们在怕什么
- 1518 1518.第1518章 民心
- 1519 1519.第1519章 担惊受怕
- 1520 1520.第1520章 未来构建
- 1521 1521.第1521章 连吓带哄
- 1522 1522.第1522章 君臣之礼
- 1523 1523.第1523章 胜利既正义
- 1524 1524.第1524章 密议
- 1525 1525.第1525章 安抚
- 1526 1526.第1526章 西华门
- 1527 1527.第1527章 绝唱
- 1528 1528.第1528章 范文程
- 1529 1529.第1529章 战争之神
- 1530 1530.第1530章 近路
- 1531 1531.第1531章 母虎
- 1532 1532.第1532章 成就理想
- 1533 1533.第1533章 俘虏
- 1534 1534.第1534章 诬陷
- 1535 1535.第1535章 我有一个梦想
- 1536 1536.第1536章 我有一个梦想(二)
- 1537 1537.第1537章 思考
- 1538 1538.第1538章 气候
- 1539 1539.第1539章 尊敬
- 1540 1540.第1540章 报应
- 1541 1541.第1541章 夜(一)
- 1542 1542.第1542章 夜(二)
- 1543 1543.第1543章 第一日始
- 1544 1544.第1544章 第一日
- 1545 1545.第1545章 第一天(二)
- 1546 1546.第1546章 第一天(三)
- 1547 1547.第1547章 第一天(四)
- 1548 1548.第1548章 第一天(五)
- 1549 1549.第1549章 第二日(一)
- 1550 1550.第1550章 第二日(二)
- 1551 1551.第1551章 第二日(三)
- 1552 1552.第1552章 劝进表(一)
- 1553 1553.第1553章 劝进表(二)
- 1554 1554.第1554章 劝进表(三)
- 1555 1555.第1555章 劝进表(四)
- 1556 1556.第1556章 发动
- 1557 1557.第1557章 废两改圆(一)
- 1558 1558.第1558章 废两改圆(二)
- 1559 1559.第1559章 废两改圆(三)
- 1560 1560.第1560章 第三天(一)
- 1561 1561.第1561章 第三天(二)
- 1562 1562.第1562章 入城
- 1563 1563.第1563章 大明门
- 1564 1564.第1564章 尾声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418章 高一功的挣扎
第1418章 高一功的挣扎
弘光二年的深秋,在东亚的天空下,几乎每一个角落都在流血。
在遥远的湖广荆州府长阳县荆门山,高一功已经不知道自己打退了多少次明军的进攻。站在山头,看着不如同涓涓溪流一般不断渗透而来的敌军,听着山谷间炒黄豆似的枪炮声,他只感觉身心疲惫。
不但是他,身边的将士也都面容苍白,满眼红丝。
是啊,部队实在太累了,对于闯军来说,日子是如此难熬。
自从一片石大战之后,高一功随大顺军不断西撤,退回陕西,然后又被阿济格和多铎从那里赶到河南,接着又被赶到湖广。
而大顺百万大军也在这一场接一场的失败中,减少到几万人。到最后,就连闯王也战死在九宫山。
闯王一死,部队人心也散了,一声呼啸,散得到处都是。有人投降了建奴,有人投降了明军,有人脱掉铠甲扔掉兵器开了小差,有人索性拉着部队跑到山上重操旧业做起了山贼。至于大顺王朝,到现在就不过是一场梦幻和一场笑话。
其实,高一功也想过放弃,对于他来说,已经无所谓前途不前途了。闯王死了,部队溃了。对于他来说,无论是弘光政权还是建奴,都是强大到不可能战胜的对手。
别的闯军将领只要手头有兵,无论是投降建奴还是投降明朝,总归还有一条活路。可是他不成,毕竟他高一功是闯王的大舅子,无论是在南京还是北京可都是挂了号的,不管是哪一方都要置他于死地而后快。
况且,他还带着闯王的妻子,也就是大顺朝的皇后和闯军的家眷,这些可都是他的亲人,绝对不能抛弃。
闯王死后,高一功收拢了上万人马,一路西逃,流蹿到达州和万州一带。靠着三峡天险,总算喘了一口气,积聚了一些力量。恢复力气之后,高一功就琢磨着将部队拉进四川,休养生息。
这个时候,多铎、阿济格正两路南明弘光政权,暂时没有精力搭理高一功。依高一功看来,明清两国的战事在半年只内结束不了,甚至还有可能拖得更长,这正是自己休养生息的好时机。
可是,夔门、巫山乃是四川的门户,八大王张献忠已经席卷了整个巴蜀,他一向和闯军不和,自然不肯让高一功进川。这个时候的四川地广人稀,其实并没有多少战争潜力。说难听点,烙饼就那么大点,高一功多吃一口,八大王就少吃一口。
于是,张献忠就将脸抹了不要,明大军驻守瞿塘卫,不许闯军西进一步。为了敢高一功出川,大西军仗着地利,不断出击,让高一功遭受了不小的损失。
想当年,闯军和大西军可是结过盟的,当年攻打中都凤阳,大家可都是一起吃过酒以兄弟相称的。这些年在同明军的作战中,两军之间也有过配合。如今,八大王如此不顾兄弟情分,叫高一功又是失望,又是难过。
他怎么也想不同张献忠为什么这么做,难道他就不明白,一旦明朝战事分出胜负,无论是谁获胜,都会第一时间将矛头指向四川吗?大家聚在一起,多一人就多一分力量。
四川三峡的地势实在太险要了,既然张献忠不肯开放关卡,此路不通,高一功只能另想办法。
对于闯军来说,长远的计划是寻一片还没有遭受战火蹂躏的膏腴之地,积兵积粮。可这样的地方在如今的天下已经不多了,北方已是处处烽火,江淮遍地狼烟,湖广四处是兵。那么只能一直向南,去两广和云贵还唯一的选择。
可从这里去两广、云贵千里迢迢,部队又累又饿,士气沮丧,只怕还没走到地头,部队就已经跑散了。
那么,在出发之前,得先拿下几座城池补充粮秣和兵员。
于是,高一功就将目光落到了长阳、枝江两县。此地位于长江和黔江交汇处,是一片冲击平原,土地肥沃,人丁繁茂,简直就是两快诱人的肥肉,也是方圆百里只内唯一可以得到补充的地点。
在此战之前,高一功制订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先是将部队好好地整编一翻,将精锐将士编在一起,又派出细作先潜入城中,准备来个里应外合。
高一功大概计算了一下,如果能够顺利拿下两城,部队至少可得足够食用一月的粮草,而且还能招募上千精壮入伍。最妙的是,这里乃是湖广的棉麻产地,一旦得手,部队的冬装就算是能够顺利解决了。
这贼老天今年冷得厉害,一入秋就开始落雪。这南方的雪自然不能和陕西老家相比,却更冷。这里的一切都非常潮湿,整个人都好象被这种湿冷冻得僵硬了锈掉了。最奇怪的是,你呆在屋里竟然比在屋外还冷。可怜闯军从北京撤到陕西,又从陕西撤到这里,大家身上的衣裳都已经变得破烂,很多人身上还穿着秋装。最近天一降温,部队减员得厉害。如果不拿下这两地,不但粮秣无送着落,大伙儿先得冻死了。
在高一功看来,拿下这两座城市不算是什么问题。自从建奴进入湖广之后,地方官大量逃亡,明朝的军队也纷纷南逃,长阳和枝江已经没有一支明朝的军队,有的只是当地缙绅招募的几千乡勇,几乎不设防。
他已经在想着部队下一步该怎么走了,等拿下枝江稍事休整之后,部队当即刻南下进入岳州,如果部队在南下的途中进一步壮大,说不定可是试着打一打长沙呢!
可是,所谓计划不如变化来得快。
正当高一功刚将部队拉出山区,正要攻城的时候,黄得功来了,好快!
已经变成叫花子一样的闯军如何是装备精良,粮草充足的庐凤军的对手,刚一接触,部队就溃了。
无奈之下,高一功只能再次退出山区,据险死守。
黄得功好象是已经铁了心要全歼闯军,不顾山区路险大部队不易展开,如同添油似地将一支又一支小股部队投送过来。两军在峡谷、河滩、山路、森林中反复拉锯,死伤累累,仗打得异常艰苦。
好好的计划因为黄得功的出现彻底破灭,对于部队士气的打击是严重的。尤其是现在,部队已经开始断粮,部队开始出现开小差的现象。记得刚出山进攻长阳的时候,高一功手头还有一万人马,如今死得死逃的逃,只剩七千出头。
而且,按照目前的形势发展下去,部队很快就会处于崩溃边沿,真到那个时候局面将无法收拾。
军中精壮之士或许还可以逃,可那些家眷怎么办,难道真要放弃他们,不,绝不!
可是,西去四川已经不可能,眼前又有黄得功的疯狂进攻。闯军死一个少一个,可黄得功背靠着富饶的湖广大地,死一个人就能轻易地补充十个,粮草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他只需要这么慢慢地同自己耗下去,就能让闯军将血流干。
难道,这里真成了我高一功的绝地了吗?
高一功绝望之余,心中又生起了巨大的疑问:看黄得功庐凤军的情形和所打的旗号都是明军,他不是在庐州吗,怎么跑湖北来了?难道,南京之战已经结束,弘光击退了多铎和阿济格的两路大军?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山区作战对于闯军来说并不陌生,当年李自成在商洛山区蛰伏的时候也不过七十余骑,等到他再次出山的时候,不过一年时间就聚拢了十万之众,席卷了整个河南。也因为有着丰富的山地作战经验,高一功这才苦苦支撑到了现在,而不是在庐凤军的攻势下一溃如注意。
对此,他心中暗叫了一声幸运。
不过,这种崇山俊岭也如同牢笼一般,牢牢地将他限制在这里被一点一点消耗掉。
如今,他只能组织队伍一个山头一个山头,一个隘口一个隘口节节抵抗,节节败退,慢慢地被黄得功朝西驱赶。
这是钝刀子割肉。
现在闯军在战略上还有回旋余地,可一旦被敌人驱赶进西陵峡,驱赶到夔门,那边的张献忠可不是吃素的。正到那个时候,部队被两面夹击,那才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那么,究竟该如何跳出这必败的死局呢?高一功心中简直就好象是热水在沸腾,无论如何也想不出应对的法子。
……
已近黄昏,天色逐渐暗下去了。回荡在山谷间的喊杀声逐渐沉寂下去。又是一天过去,庐凤军的攻势再一次被闯军粉碎,高一功禁不住偷偷地松了一口气。
但明天呢?
他又抬头朝东面看了一眼,却见群山之间,有星星点点的火光亮起,那是庐山凤军的篝火。
一点接一点,渐渐地就连成了一片,满天满地都是,如同天上的银河。
庐凤军实在太强大了,军器精良,兵强马壮,如此军势,叫人心中一阵接一阵发凉。
再回头看后面的闯营火光,稀稀落落,昏黄摇曳,如同那坟头的鬼火,高一功忍不住轻叹一声,正要带着侍卫去前面看看今日部队损失多少,一骑飞奔而来:“高将军。”
定睛看去,正是在前面指挥作战的刘芳亮将军的贴身侍从。
在火光中,此人一脸的慌急,额头上全是晶莹的汗珠。
看到他的模样,高一功心中一个咯噔:难道前边又出了麻烦。
忙迎上去,低声问:“什么事,可是损失不小?”
“不是不是。”那侍从从马上跳下来,道:“禀高将军,今日之战倒也顺利,部队没什么死伤。咱们据险死守,黄得功那厮拿咱们也没有法子,攻了一日,没个奈何,只能退了下去。咱们阵亡一百来人,庐凤军也死伤逾百,算是打了个平手。”
“如此就好,如此就好。”高一功长长地吐了一口气:“那么,你这么急过来做什么?”
侍从凑到高一功耳边,用两人才能听到的声音:“高将军,刘芳亮将军刚擒了一个奸细,此人看起来形迹可疑,刘将军说你还是过去看看为好。”
高一功心中奇怪,道:“捉了个奸细?你们审一下,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好了,又来叫我过去做什么?”
那侍从没有说话,表情显得古怪。
高一功心中不悦:“有话但说无妨,你这么看某做甚?”他刚才忧心闯军前途,正自五内俱焚,顿时沉下脸去。
那侍从不敢造次,说道:“高将军,那人姓刘名懋先,不知道将军你可有还记得?”
“刘懋先?”高一功搜索着记忆,老半天还是没有任何印象,就摇了摇头:“不记得有这么个人。怎么了,他认识某,和某又有什么关系,对了,他是怎么被刘芳亮将军捉到的?”
侍从有些尴尬,说:“此人如今正在庐凤任职,先前仗刚一打完,这鸟人就偷偷摸摸地跑到咱们关口处,探头探脑,形迹可疑。被捉之后,此人倒是乖觉,立即说他认识高将军你,和你还是亲戚,想同你见上一面,说一句话儿。刘芳亮将军听说他是你的亲戚,就叫我过来请将军过去相认。”
“亲戚,我一家老小都在军中,陕西老家的亲戚都死球光了,什么时候在庐凤军中有个亲戚了?”高一功哼了一声:“他说是俺什么人?”
侍从更是尴尬,讷讷道:“那个叫刘懋先的人说,他是高将军你的小舅子。”
“小舅子,我什么时候有这么一个小舅子,老子怎么不记得了?”高一功大怒:“好大狗胆,竟敢冒充我的亲戚,也不需过去。你去回刘芳亮,叫他一刀将着厮砍了就是。”
侍从却不走:“高将军,我觉得……我觉得你还是过去看看为好。”
高一功:“怎么了?”
侍从:“那个刘懋先又说他以前还做过咱们大顺朝的官,是啥均平府尹。”
所谓均平府就是河南禹州,当初李自成拿下河南之后,设置地方政权,派遣官吏,很多地方都改了名。、
“不记得有这么个人。”高一功摇头:“咱们大顺朝席卷天下的时候,不知道任命了多少节度使、观察使、府尹、知县,没有一万也有八千,谁耐烦记住这么多名字?”
确实,一直以来,闯军都缺少人才,尤其是缺少治理地方的文官。而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军中全是大字不识几个老粗,让他们去做地方官,不把国家搞得一团糟才怪。
于是,在统一了整个北方之后,李自成一是强征地方缙绅和读书人做官,而是开科取士授予实职,总算将大顺朝的架子给搭起来了。
这些事情都是牛金星在弄,高一功负责军事,也不关心,如何记得住那么多地方官员的名字。
况且,对于闯军将领来说,所谓的地方官都是他们的奴仆,地位天然就低人一等。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为前线征兵征粮,一但差事没办好,打一顿还算是好的,就算提了刀将他们的脑袋砍下来,别人也不好说什么。
侍从:“是是是,不过,刘将军觉得你还是去看看为好,如果不是你的亲戚杀了也就杀了。如果真有这么层关系,若是误杀了,却是不美。而且……而且……”
高一功:“而且什么?”
侍从额头上的汗水更多,竟热气腾腾:“而且,咱们纵横天下以来,天天洞房,夜夜新郎,受用过的女子多得数不清楚。其中,还有不少是下个聘礼的。据小的所知,高将军你就举行过六七次婚礼,说不定这姓刘的和你真有关系。将军你可曾记得有个姓刘的夫人?”
“姓刘的夫人,好象没有。”高一功摇头,不过,说了这么多话,还真激起了他的好奇心。反正他现在闲着无事,心情也很是抑郁,不如过去看看。
就道:“也罢,前头带路,我也好去看看前线的情形。”
在遥远的湖广荆州府长阳县荆门山,高一功已经不知道自己打退了多少次明军的进攻。站在山头,看着不如同涓涓溪流一般不断渗透而来的敌军,听着山谷间炒黄豆似的枪炮声,他只感觉身心疲惫。
不但是他,身边的将士也都面容苍白,满眼红丝。
是啊,部队实在太累了,对于闯军来说,日子是如此难熬。
自从一片石大战之后,高一功随大顺军不断西撤,退回陕西,然后又被阿济格和多铎从那里赶到河南,接着又被赶到湖广。
而大顺百万大军也在这一场接一场的失败中,减少到几万人。到最后,就连闯王也战死在九宫山。
闯王一死,部队人心也散了,一声呼啸,散得到处都是。有人投降了建奴,有人投降了明军,有人脱掉铠甲扔掉兵器开了小差,有人索性拉着部队跑到山上重操旧业做起了山贼。至于大顺王朝,到现在就不过是一场梦幻和一场笑话。
其实,高一功也想过放弃,对于他来说,已经无所谓前途不前途了。闯王死了,部队溃了。对于他来说,无论是弘光政权还是建奴,都是强大到不可能战胜的对手。
别的闯军将领只要手头有兵,无论是投降建奴还是投降明朝,总归还有一条活路。可是他不成,毕竟他高一功是闯王的大舅子,无论是在南京还是北京可都是挂了号的,不管是哪一方都要置他于死地而后快。
况且,他还带着闯王的妻子,也就是大顺朝的皇后和闯军的家眷,这些可都是他的亲人,绝对不能抛弃。
闯王死后,高一功收拢了上万人马,一路西逃,流蹿到达州和万州一带。靠着三峡天险,总算喘了一口气,积聚了一些力量。恢复力气之后,高一功就琢磨着将部队拉进四川,休养生息。
这个时候,多铎、阿济格正两路南明弘光政权,暂时没有精力搭理高一功。依高一功看来,明清两国的战事在半年只内结束不了,甚至还有可能拖得更长,这正是自己休养生息的好时机。
可是,夔门、巫山乃是四川的门户,八大王张献忠已经席卷了整个巴蜀,他一向和闯军不和,自然不肯让高一功进川。这个时候的四川地广人稀,其实并没有多少战争潜力。说难听点,烙饼就那么大点,高一功多吃一口,八大王就少吃一口。
于是,张献忠就将脸抹了不要,明大军驻守瞿塘卫,不许闯军西进一步。为了敢高一功出川,大西军仗着地利,不断出击,让高一功遭受了不小的损失。
想当年,闯军和大西军可是结过盟的,当年攻打中都凤阳,大家可都是一起吃过酒以兄弟相称的。这些年在同明军的作战中,两军之间也有过配合。如今,八大王如此不顾兄弟情分,叫高一功又是失望,又是难过。
他怎么也想不同张献忠为什么这么做,难道他就不明白,一旦明朝战事分出胜负,无论是谁获胜,都会第一时间将矛头指向四川吗?大家聚在一起,多一人就多一分力量。
四川三峡的地势实在太险要了,既然张献忠不肯开放关卡,此路不通,高一功只能另想办法。
对于闯军来说,长远的计划是寻一片还没有遭受战火蹂躏的膏腴之地,积兵积粮。可这样的地方在如今的天下已经不多了,北方已是处处烽火,江淮遍地狼烟,湖广四处是兵。那么只能一直向南,去两广和云贵还唯一的选择。
可从这里去两广、云贵千里迢迢,部队又累又饿,士气沮丧,只怕还没走到地头,部队就已经跑散了。
那么,在出发之前,得先拿下几座城池补充粮秣和兵员。
于是,高一功就将目光落到了长阳、枝江两县。此地位于长江和黔江交汇处,是一片冲击平原,土地肥沃,人丁繁茂,简直就是两快诱人的肥肉,也是方圆百里只内唯一可以得到补充的地点。
在此战之前,高一功制订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先是将部队好好地整编一翻,将精锐将士编在一起,又派出细作先潜入城中,准备来个里应外合。
高一功大概计算了一下,如果能够顺利拿下两城,部队至少可得足够食用一月的粮草,而且还能招募上千精壮入伍。最妙的是,这里乃是湖广的棉麻产地,一旦得手,部队的冬装就算是能够顺利解决了。
这贼老天今年冷得厉害,一入秋就开始落雪。这南方的雪自然不能和陕西老家相比,却更冷。这里的一切都非常潮湿,整个人都好象被这种湿冷冻得僵硬了锈掉了。最奇怪的是,你呆在屋里竟然比在屋外还冷。可怜闯军从北京撤到陕西,又从陕西撤到这里,大家身上的衣裳都已经变得破烂,很多人身上还穿着秋装。最近天一降温,部队减员得厉害。如果不拿下这两地,不但粮秣无送着落,大伙儿先得冻死了。
在高一功看来,拿下这两座城市不算是什么问题。自从建奴进入湖广之后,地方官大量逃亡,明朝的军队也纷纷南逃,长阳和枝江已经没有一支明朝的军队,有的只是当地缙绅招募的几千乡勇,几乎不设防。
他已经在想着部队下一步该怎么走了,等拿下枝江稍事休整之后,部队当即刻南下进入岳州,如果部队在南下的途中进一步壮大,说不定可是试着打一打长沙呢!
可是,所谓计划不如变化来得快。
正当高一功刚将部队拉出山区,正要攻城的时候,黄得功来了,好快!
已经变成叫花子一样的闯军如何是装备精良,粮草充足的庐凤军的对手,刚一接触,部队就溃了。
无奈之下,高一功只能再次退出山区,据险死守。
黄得功好象是已经铁了心要全歼闯军,不顾山区路险大部队不易展开,如同添油似地将一支又一支小股部队投送过来。两军在峡谷、河滩、山路、森林中反复拉锯,死伤累累,仗打得异常艰苦。
好好的计划因为黄得功的出现彻底破灭,对于部队士气的打击是严重的。尤其是现在,部队已经开始断粮,部队开始出现开小差的现象。记得刚出山进攻长阳的时候,高一功手头还有一万人马,如今死得死逃的逃,只剩七千出头。
而且,按照目前的形势发展下去,部队很快就会处于崩溃边沿,真到那个时候局面将无法收拾。
军中精壮之士或许还可以逃,可那些家眷怎么办,难道真要放弃他们,不,绝不!
可是,西去四川已经不可能,眼前又有黄得功的疯狂进攻。闯军死一个少一个,可黄得功背靠着富饶的湖广大地,死一个人就能轻易地补充十个,粮草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他只需要这么慢慢地同自己耗下去,就能让闯军将血流干。
难道,这里真成了我高一功的绝地了吗?
高一功绝望之余,心中又生起了巨大的疑问:看黄得功庐凤军的情形和所打的旗号都是明军,他不是在庐州吗,怎么跑湖北来了?难道,南京之战已经结束,弘光击退了多铎和阿济格的两路大军?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山区作战对于闯军来说并不陌生,当年李自成在商洛山区蛰伏的时候也不过七十余骑,等到他再次出山的时候,不过一年时间就聚拢了十万之众,席卷了整个河南。也因为有着丰富的山地作战经验,高一功这才苦苦支撑到了现在,而不是在庐凤军的攻势下一溃如注意。
对此,他心中暗叫了一声幸运。
不过,这种崇山俊岭也如同牢笼一般,牢牢地将他限制在这里被一点一点消耗掉。
如今,他只能组织队伍一个山头一个山头,一个隘口一个隘口节节抵抗,节节败退,慢慢地被黄得功朝西驱赶。
这是钝刀子割肉。
现在闯军在战略上还有回旋余地,可一旦被敌人驱赶进西陵峡,驱赶到夔门,那边的张献忠可不是吃素的。正到那个时候,部队被两面夹击,那才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那么,究竟该如何跳出这必败的死局呢?高一功心中简直就好象是热水在沸腾,无论如何也想不出应对的法子。
……
已近黄昏,天色逐渐暗下去了。回荡在山谷间的喊杀声逐渐沉寂下去。又是一天过去,庐凤军的攻势再一次被闯军粉碎,高一功禁不住偷偷地松了一口气。
但明天呢?
他又抬头朝东面看了一眼,却见群山之间,有星星点点的火光亮起,那是庐山凤军的篝火。
一点接一点,渐渐地就连成了一片,满天满地都是,如同天上的银河。
庐凤军实在太强大了,军器精良,兵强马壮,如此军势,叫人心中一阵接一阵发凉。
再回头看后面的闯营火光,稀稀落落,昏黄摇曳,如同那坟头的鬼火,高一功忍不住轻叹一声,正要带着侍卫去前面看看今日部队损失多少,一骑飞奔而来:“高将军。”
定睛看去,正是在前面指挥作战的刘芳亮将军的贴身侍从。
在火光中,此人一脸的慌急,额头上全是晶莹的汗珠。
看到他的模样,高一功心中一个咯噔:难道前边又出了麻烦。
忙迎上去,低声问:“什么事,可是损失不小?”
“不是不是。”那侍从从马上跳下来,道:“禀高将军,今日之战倒也顺利,部队没什么死伤。咱们据险死守,黄得功那厮拿咱们也没有法子,攻了一日,没个奈何,只能退了下去。咱们阵亡一百来人,庐凤军也死伤逾百,算是打了个平手。”
“如此就好,如此就好。”高一功长长地吐了一口气:“那么,你这么急过来做什么?”
侍从凑到高一功耳边,用两人才能听到的声音:“高将军,刘芳亮将军刚擒了一个奸细,此人看起来形迹可疑,刘将军说你还是过去看看为好。”
高一功心中奇怪,道:“捉了个奸细?你们审一下,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好了,又来叫我过去做什么?”
那侍从没有说话,表情显得古怪。
高一功心中不悦:“有话但说无妨,你这么看某做甚?”他刚才忧心闯军前途,正自五内俱焚,顿时沉下脸去。
那侍从不敢造次,说道:“高将军,那人姓刘名懋先,不知道将军你可有还记得?”
“刘懋先?”高一功搜索着记忆,老半天还是没有任何印象,就摇了摇头:“不记得有这么个人。怎么了,他认识某,和某又有什么关系,对了,他是怎么被刘芳亮将军捉到的?”
侍从有些尴尬,说:“此人如今正在庐凤任职,先前仗刚一打完,这鸟人就偷偷摸摸地跑到咱们关口处,探头探脑,形迹可疑。被捉之后,此人倒是乖觉,立即说他认识高将军你,和你还是亲戚,想同你见上一面,说一句话儿。刘芳亮将军听说他是你的亲戚,就叫我过来请将军过去相认。”
“亲戚,我一家老小都在军中,陕西老家的亲戚都死球光了,什么时候在庐凤军中有个亲戚了?”高一功哼了一声:“他说是俺什么人?”
侍从更是尴尬,讷讷道:“那个叫刘懋先的人说,他是高将军你的小舅子。”
“小舅子,我什么时候有这么一个小舅子,老子怎么不记得了?”高一功大怒:“好大狗胆,竟敢冒充我的亲戚,也不需过去。你去回刘芳亮,叫他一刀将着厮砍了就是。”
侍从却不走:“高将军,我觉得……我觉得你还是过去看看为好。”
高一功:“怎么了?”
侍从:“那个刘懋先又说他以前还做过咱们大顺朝的官,是啥均平府尹。”
所谓均平府就是河南禹州,当初李自成拿下河南之后,设置地方政权,派遣官吏,很多地方都改了名。、
“不记得有这么个人。”高一功摇头:“咱们大顺朝席卷天下的时候,不知道任命了多少节度使、观察使、府尹、知县,没有一万也有八千,谁耐烦记住这么多名字?”
确实,一直以来,闯军都缺少人才,尤其是缺少治理地方的文官。而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军中全是大字不识几个老粗,让他们去做地方官,不把国家搞得一团糟才怪。
于是,在统一了整个北方之后,李自成一是强征地方缙绅和读书人做官,而是开科取士授予实职,总算将大顺朝的架子给搭起来了。
这些事情都是牛金星在弄,高一功负责军事,也不关心,如何记得住那么多地方官员的名字。
况且,对于闯军将领来说,所谓的地方官都是他们的奴仆,地位天然就低人一等。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为前线征兵征粮,一但差事没办好,打一顿还算是好的,就算提了刀将他们的脑袋砍下来,别人也不好说什么。
侍从:“是是是,不过,刘将军觉得你还是去看看为好,如果不是你的亲戚杀了也就杀了。如果真有这么层关系,若是误杀了,却是不美。而且……而且……”
高一功:“而且什么?”
侍从额头上的汗水更多,竟热气腾腾:“而且,咱们纵横天下以来,天天洞房,夜夜新郎,受用过的女子多得数不清楚。其中,还有不少是下个聘礼的。据小的所知,高将军你就举行过六七次婚礼,说不定这姓刘的和你真有关系。将军你可曾记得有个姓刘的夫人?”
“姓刘的夫人,好象没有。”高一功摇头,不过,说了这么多话,还真激起了他的好奇心。反正他现在闲着无事,心情也很是抑郁,不如过去看看。
就道:“也罢,前头带路,我也好去看看前线的情形。”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