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512 1512.第1512章 战神
- 1513 1513.第1513章 胜利
- 1514 1514.第1514章 大溃败
- 1515 1515.第1515章 知向谁边
- 1516 1516.第1516章 鹿
- 1517 1517.第1517章 你们在怕什么
- 1518 1518.第1518章 民心
- 1519 1519.第1519章 担惊受怕
- 1520 1520.第1520章 未来构建
- 1521 1521.第1521章 连吓带哄
- 1522 1522.第1522章 君臣之礼
- 1523 1523.第1523章 胜利既正义
- 1524 1524.第1524章 密议
- 1525 1525.第1525章 安抚
- 1526 1526.第1526章 西华门
- 1527 1527.第1527章 绝唱
- 1528 1528.第1528章 范文程
- 1529 1529.第1529章 战争之神
- 1530 1530.第1530章 近路
- 1531 1531.第1531章 母虎
- 1532 1532.第1532章 成就理想
- 1533 1533.第1533章 俘虏
- 1534 1534.第1534章 诬陷
- 1535 1535.第1535章 我有一个梦想
- 1536 1536.第1536章 我有一个梦想(二)
- 1537 1537.第1537章 思考
- 1538 1538.第1538章 气候
- 1539 1539.第1539章 尊敬
- 1540 1540.第1540章 报应
- 1541 1541.第1541章 夜(一)
- 1542 1542.第1542章 夜(二)
- 1543 1543.第1543章 第一日始
- 1544 1544.第1544章 第一日
- 1545 1545.第1545章 第一天(二)
- 1546 1546.第1546章 第一天(三)
- 1547 1547.第1547章 第一天(四)
- 1548 1548.第1548章 第一天(五)
- 1549 1549.第1549章 第二日(一)
- 1550 1550.第1550章 第二日(二)
- 1551 1551.第1551章 第二日(三)
- 1552 1552.第1552章 劝进表(一)
- 1553 1553.第1553章 劝进表(二)
- 1554 1554.第1554章 劝进表(三)
- 1555 1555.第1555章 劝进表(四)
- 1556 1556.第1556章 发动
- 1557 1557.第1557章 废两改圆(一)
- 1558 1558.第1558章 废两改圆(二)
- 1559 1559.第1559章 废两改圆(三)
- 1560 1560.第1560章 第三天(一)
- 1561 1561.第1561章 第三天(二)
- 1562 1562.第1562章 入城
- 1563 1563.第1563章 大明门
- 1564 1564.第1564章 尾声
隐藏
显示工具栏
1522.第1522章 君臣之礼
1522.第1522章 君臣之礼
这已经是大逆不道之言,直接说要拥戴孙元称帝了。
不过,这老头已经做了满清的内阁学士,已经不是明朝的大臣,也不存在大逆不道的问题。
侯朝宗吓了一跳:这个谢升,直娘贼还真是激进啊!为了保命,都将脸撕掉不要了。这话,换我侯方领域可不敢讲,一说将是身败名裂的下场。
他当然也不敢表态,只道:“谢公要去拜见世子就快些,咱们商议一下等下再约上些什么人一道过去。若只孤零零几人,反而不美,也驳了世子的颜面。”
“是是是,朝宗你说得好,此行必须隆重热烈。”这种政治事务可是谢升这种三朝元老的强项,对于如何揣摩上意,如何投君父所好,没有人比他更擅长的了。
顿时,先前颓丧欲死,一脸灰败的谢迁精神焕发,神采熠熠。
侯朝宗忙将自己拟好的名单递过去:“谢公,你先看看这些人是否妥当。”
谢升飞快地看了一眼,又提起笔加上几个名字:“妥了,咱们走。”
侯朝宗看了身边的谢陛:“你也来。”
“我……”谢陛还处于震惊之中,整个人都痴了。
谢升骂起来:“还不走,你想害我谢氏满门吗?当然,你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生员,这种场面确实没资格去。不过,非常之时,也顾不了那许多。你好歹也算是缙绅。新朝创立,正缺人才,你又是个有功名的,正是为朝廷效力的时候。”
“是是是,兄长教训得是。”
一行人一路急奔,路上,谢升又开始唠叨起来:“朝宗,你我所拟的这份名单中大多是崇祯朝的科道言官。这些人老夫最清楚不过,一个个都是吃硬不吃软的废物。你若好好同他们说话,没准还将架子端起来。等下你见了他们,千万不要客气,先给个下马威再说,如果能够砍上两人就最好不过了。当年建奴招纳他们的时候,用的就是这一手。到时候,管保他们老实。”
侯朝宗腹诽:你不也是这样的人。这崇祯朝的官员啊,节操都被狗给吃了!
他却不知道,在真实的历史上,自己也是这么一个人,大哥别说二哥。
很快,侯朝宗如法炮制,带兵进入那些官员家中之后,先是一通威胁恐吓,然后有假惺惺地哄骗一番。
很快,他就聚拢了三十多名汉官和几十个缙绅,在兵丁的带领下,又是敲锣打鼓,又是放鞭炮,一路朝孙天经下榻之处行去。
并大声喊话,安抚城中百姓。
*******************************************************
鞭炮声还在热闹地响着,街上的百姓还在热情地接士卒们回家安歇。
整个外城的灯火都亮了起来,到处都是饭菜的香味,到处都腾起的炊烟,先前如同死去了一般的京城又恢复了活气。
朱玄水尴尬地站在院子里,继续禀告:“世子,在京陷入建奴之手的官员们都过来磕见你,要接你去宅中居住。这里实在差了些,所谓盛情难切,是不是将行辕搬过去?”
说句实在话,这么多官员和缙绅过来迎接世子,朱玄水心中大为高兴。不但是他,就连其他兵丁也觉得面上有光,骄傲地将胸膛挺了起来。
可是无论朱玄水如何请,孙天经却只坐在屋中不动,只说:“不用了。”
此刻,听到朱玄水又重复这一句话,孙天经终于恼了,厉声喝道:“不过是一群汉奸而已,当年北京被闯贼攻破,崇祯天子死社稷。京中无数正人君子以身殉国,尔等却还活着。大明养士三百年,怎么养了你们这么一群人?我且问,你们还记得宜城伯时春、惠安伯张庆臻、新乐侯刘文炳、彰城侯杨崇蝤、新城侯王国兴、大学士范景文、尚书倪元潞、都御使李邦华吗?你们还有何面目活在世上?速速回家去,休要在此鸹噪。等曹国公入城之后,自然会给你们一个公正的审判的。”
孙天经的声音虽然稚嫩,可却异常清亮。而且,这番话有理有据,竟将甲申年殉国的大臣们的名字报得分毫不差。可见,他有着很强的记忆力,也能听出他性格中的刚强。
听说要他们回家等着,等到孙元进城之后发落。所有的人都是一脸煞白。吃人的魔王孙太初可不是那么好相与的,听说此人爱憎分明。别的人还说,若是有为清庭效力过的人落到他手头,通常都是活不成的。
一时间,有人吓得两腿发软,若不是当着这么多人怕失了颜面,只怕已经一头栽倒在地了。
谢升挣扎着从人群中走出来,一步步走到孙天经的房前。
他年事已高,身子弱。垂垂老矣,走起路来脚步蹒跚,老半天也没走到地头,院子里满是他粗重的呼吸声。
两个侍卫面色一变,就要走上前去将之拦住。
孙天经:“不用慌,不要怕。”他本是个少年英豪。就在前几日镇边城,甚至以垂髫之年手刃一命敌人。今日白天,死人看得多了,胆气极壮。区区一个老朽,他还没有放在眼里。
内心中甚至盼望着这糟老头突然爆起行凶,自己动手痛打他一顿,好好过过瘾头。
两个侍卫停了下来,却将手放在刀柄上,虎视眈眈地看着谢升。
就在这个时候,竟然的一幕突然发生,谢升突然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悲怆地大叫起来:“世子若是要用我等,不拘如何使用,叫我等立在这里算是什么?”
此言一出,院子中的汉官们低低地一声喧哗。若不是周围都是全副武装凶神恶煞的兵丁,早已经是一片大哗了。
他们今日被侯朝宗又吓又哄过来拜见孙天经,主要目的是作为一个罪官过来求情进城军队的宽恕,希望能够让进城军队不追究自己投靠清庭之罪。反正一句话——讨好曹国公府的世子。
至于其他,大家如今都处于恐慌之中,倒没有想过。
此刻,谢升竟然直接跪在孙天经屋外求情投效,这这这……这简直就是不顾体统了……
没错,大家是大节有亏,可耻地做了汉奸。但是,好歹身份在那里。尤其是谢升,都三朝元老了,不,如果算上在伪清所任的内阁大学士一职,就是四朝元老。
他在官场上混了一辈子,虽然没有做过什么事,就是个尸位素餐的朽物,可门生故吏遍天下,倒是个有声望的气派之人。
如今,见了一个小娃娃,竟然直接跪在地上。堂堂大学士,除了跪天子,这世界上好象还真没人当得起他一拜。
况且,谢升刚才所说的话中意思乃是赤裸裸地向孙天经讨官做。孙天经是什么人,一个国公府的世子,他能够给谢大学士官位吗?
难道……
一道寒流从各个节操丧尽的犯官心头流过,他们敏锐地意识到了什么。
……
“啊!”屋中的孙天经低呼一声,他猛地回头看着立在身边的傅山:“师……师傅……”似是在探询着什么。
谢迁这话他听起来实在太耳熟了,好象在什么地方看到过……
对对对,就是在甲申年北京城破李自成称帝时。
当年,李自成进城之后,便下令城中明朝的勋戚文武各官,于二十一日投职名报到见朝,愿为官者量才擢用,不愿意者听其回籍。如隐匿收容,则严惩不贷。
北京城中但凡有气节的官吏,在城破之前就自杀殉国。剩下的人大多是胆小懦弱之人,他们正担心闯军进城后会拿自己开刀。听说李自成愿意用他们,大松一口气之后,都异常欢喜。
至二十一日,上朝者多人,赴长安门投职名者争先恐后,农民军聚名帖而焚之。当时承天门不开,诸官都做在露天等候,至中午时分,太监王德化率众内侍鱼贯而出。当他见到当时的兵部尚书张缙彦时,便挖苦道:“老先生尚在此啊!明朝事都是你与魏阁老坏掉的。”
魏阁老就是当时的内阁首辅魏藻德。
张缙彦争辩几句,结果吃了王德怀一顿耳光,气得直掉眼泪。
此日,文武官员在长安门等了一天,至日暮才被放后,受尽****。由此可见,崇祯所养的这群官员心目中可没有什么家国之念,只要给他们官做,给谁扛活儿不一样?
当时,崇祯皇帝内阁首辅魏藻德正被关押在监狱里。听说李自成名官投名贴量才录用,心中就急了,希望被新朝使用,就扒着窗缝对外面的人喊:“如果要用我,不拘如何用便罢了,锁闭于此算是什么?”
这简直就是太不象话了,这话很快传到江南,沦为笑柄,也被世人切齿痛骂。
想不到,今日谢迁也说出这样的话来,这已经是赤裸裸地投靠了。
而且,谢升已经将孙元当成值得投效的新君,而孙天经自然就是未来的储君,堂堂内阁大学士此刻正在向孙天经行君臣之礼。
孙天经虽然年幼,可也知道轻重,顿时被吓住了。即便心中对明朝弘光政权不屑一顾,觉得南京那边根本就管不着怎么孙家。但内心中,还真没想过父亲有一天会登基称帝。
下意识之中,他将目光落到师傅身上,想看看傅山的意思。
对于这事,孙天经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处置了。
不过,这老头已经做了满清的内阁学士,已经不是明朝的大臣,也不存在大逆不道的问题。
侯朝宗吓了一跳:这个谢升,直娘贼还真是激进啊!为了保命,都将脸撕掉不要了。这话,换我侯方领域可不敢讲,一说将是身败名裂的下场。
他当然也不敢表态,只道:“谢公要去拜见世子就快些,咱们商议一下等下再约上些什么人一道过去。若只孤零零几人,反而不美,也驳了世子的颜面。”
“是是是,朝宗你说得好,此行必须隆重热烈。”这种政治事务可是谢升这种三朝元老的强项,对于如何揣摩上意,如何投君父所好,没有人比他更擅长的了。
顿时,先前颓丧欲死,一脸灰败的谢迁精神焕发,神采熠熠。
侯朝宗忙将自己拟好的名单递过去:“谢公,你先看看这些人是否妥当。”
谢升飞快地看了一眼,又提起笔加上几个名字:“妥了,咱们走。”
侯朝宗看了身边的谢陛:“你也来。”
“我……”谢陛还处于震惊之中,整个人都痴了。
谢升骂起来:“还不走,你想害我谢氏满门吗?当然,你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生员,这种场面确实没资格去。不过,非常之时,也顾不了那许多。你好歹也算是缙绅。新朝创立,正缺人才,你又是个有功名的,正是为朝廷效力的时候。”
“是是是,兄长教训得是。”
一行人一路急奔,路上,谢升又开始唠叨起来:“朝宗,你我所拟的这份名单中大多是崇祯朝的科道言官。这些人老夫最清楚不过,一个个都是吃硬不吃软的废物。你若好好同他们说话,没准还将架子端起来。等下你见了他们,千万不要客气,先给个下马威再说,如果能够砍上两人就最好不过了。当年建奴招纳他们的时候,用的就是这一手。到时候,管保他们老实。”
侯朝宗腹诽:你不也是这样的人。这崇祯朝的官员啊,节操都被狗给吃了!
他却不知道,在真实的历史上,自己也是这么一个人,大哥别说二哥。
很快,侯朝宗如法炮制,带兵进入那些官员家中之后,先是一通威胁恐吓,然后有假惺惺地哄骗一番。
很快,他就聚拢了三十多名汉官和几十个缙绅,在兵丁的带领下,又是敲锣打鼓,又是放鞭炮,一路朝孙天经下榻之处行去。
并大声喊话,安抚城中百姓。
*******************************************************
鞭炮声还在热闹地响着,街上的百姓还在热情地接士卒们回家安歇。
整个外城的灯火都亮了起来,到处都是饭菜的香味,到处都腾起的炊烟,先前如同死去了一般的京城又恢复了活气。
朱玄水尴尬地站在院子里,继续禀告:“世子,在京陷入建奴之手的官员们都过来磕见你,要接你去宅中居住。这里实在差了些,所谓盛情难切,是不是将行辕搬过去?”
说句实在话,这么多官员和缙绅过来迎接世子,朱玄水心中大为高兴。不但是他,就连其他兵丁也觉得面上有光,骄傲地将胸膛挺了起来。
可是无论朱玄水如何请,孙天经却只坐在屋中不动,只说:“不用了。”
此刻,听到朱玄水又重复这一句话,孙天经终于恼了,厉声喝道:“不过是一群汉奸而已,当年北京被闯贼攻破,崇祯天子死社稷。京中无数正人君子以身殉国,尔等却还活着。大明养士三百年,怎么养了你们这么一群人?我且问,你们还记得宜城伯时春、惠安伯张庆臻、新乐侯刘文炳、彰城侯杨崇蝤、新城侯王国兴、大学士范景文、尚书倪元潞、都御使李邦华吗?你们还有何面目活在世上?速速回家去,休要在此鸹噪。等曹国公入城之后,自然会给你们一个公正的审判的。”
孙天经的声音虽然稚嫩,可却异常清亮。而且,这番话有理有据,竟将甲申年殉国的大臣们的名字报得分毫不差。可见,他有着很强的记忆力,也能听出他性格中的刚强。
听说要他们回家等着,等到孙元进城之后发落。所有的人都是一脸煞白。吃人的魔王孙太初可不是那么好相与的,听说此人爱憎分明。别的人还说,若是有为清庭效力过的人落到他手头,通常都是活不成的。
一时间,有人吓得两腿发软,若不是当着这么多人怕失了颜面,只怕已经一头栽倒在地了。
谢升挣扎着从人群中走出来,一步步走到孙天经的房前。
他年事已高,身子弱。垂垂老矣,走起路来脚步蹒跚,老半天也没走到地头,院子里满是他粗重的呼吸声。
两个侍卫面色一变,就要走上前去将之拦住。
孙天经:“不用慌,不要怕。”他本是个少年英豪。就在前几日镇边城,甚至以垂髫之年手刃一命敌人。今日白天,死人看得多了,胆气极壮。区区一个老朽,他还没有放在眼里。
内心中甚至盼望着这糟老头突然爆起行凶,自己动手痛打他一顿,好好过过瘾头。
两个侍卫停了下来,却将手放在刀柄上,虎视眈眈地看着谢升。
就在这个时候,竟然的一幕突然发生,谢升突然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悲怆地大叫起来:“世子若是要用我等,不拘如何使用,叫我等立在这里算是什么?”
此言一出,院子中的汉官们低低地一声喧哗。若不是周围都是全副武装凶神恶煞的兵丁,早已经是一片大哗了。
他们今日被侯朝宗又吓又哄过来拜见孙天经,主要目的是作为一个罪官过来求情进城军队的宽恕,希望能够让进城军队不追究自己投靠清庭之罪。反正一句话——讨好曹国公府的世子。
至于其他,大家如今都处于恐慌之中,倒没有想过。
此刻,谢升竟然直接跪在孙天经屋外求情投效,这这这……这简直就是不顾体统了……
没错,大家是大节有亏,可耻地做了汉奸。但是,好歹身份在那里。尤其是谢升,都三朝元老了,不,如果算上在伪清所任的内阁大学士一职,就是四朝元老。
他在官场上混了一辈子,虽然没有做过什么事,就是个尸位素餐的朽物,可门生故吏遍天下,倒是个有声望的气派之人。
如今,见了一个小娃娃,竟然直接跪在地上。堂堂大学士,除了跪天子,这世界上好象还真没人当得起他一拜。
况且,谢升刚才所说的话中意思乃是赤裸裸地向孙天经讨官做。孙天经是什么人,一个国公府的世子,他能够给谢大学士官位吗?
难道……
一道寒流从各个节操丧尽的犯官心头流过,他们敏锐地意识到了什么。
……
“啊!”屋中的孙天经低呼一声,他猛地回头看着立在身边的傅山:“师……师傅……”似是在探询着什么。
谢迁这话他听起来实在太耳熟了,好象在什么地方看到过……
对对对,就是在甲申年北京城破李自成称帝时。
当年,李自成进城之后,便下令城中明朝的勋戚文武各官,于二十一日投职名报到见朝,愿为官者量才擢用,不愿意者听其回籍。如隐匿收容,则严惩不贷。
北京城中但凡有气节的官吏,在城破之前就自杀殉国。剩下的人大多是胆小懦弱之人,他们正担心闯军进城后会拿自己开刀。听说李自成愿意用他们,大松一口气之后,都异常欢喜。
至二十一日,上朝者多人,赴长安门投职名者争先恐后,农民军聚名帖而焚之。当时承天门不开,诸官都做在露天等候,至中午时分,太监王德化率众内侍鱼贯而出。当他见到当时的兵部尚书张缙彦时,便挖苦道:“老先生尚在此啊!明朝事都是你与魏阁老坏掉的。”
魏阁老就是当时的内阁首辅魏藻德。
张缙彦争辩几句,结果吃了王德怀一顿耳光,气得直掉眼泪。
此日,文武官员在长安门等了一天,至日暮才被放后,受尽****。由此可见,崇祯所养的这群官员心目中可没有什么家国之念,只要给他们官做,给谁扛活儿不一样?
当时,崇祯皇帝内阁首辅魏藻德正被关押在监狱里。听说李自成名官投名贴量才录用,心中就急了,希望被新朝使用,就扒着窗缝对外面的人喊:“如果要用我,不拘如何用便罢了,锁闭于此算是什么?”
这简直就是太不象话了,这话很快传到江南,沦为笑柄,也被世人切齿痛骂。
想不到,今日谢迁也说出这样的话来,这已经是赤裸裸地投靠了。
而且,谢升已经将孙元当成值得投效的新君,而孙天经自然就是未来的储君,堂堂内阁大学士此刻正在向孙天经行君臣之礼。
孙天经虽然年幼,可也知道轻重,顿时被吓住了。即便心中对明朝弘光政权不屑一顾,觉得南京那边根本就管不着怎么孙家。但内心中,还真没想过父亲有一天会登基称帝。
下意识之中,他将目光落到师傅身上,想看看傅山的意思。
对于这事,孙天经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处置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