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549 第二十四章 为了记忆的忘却
- 1550 第二十五章 移山大圣
- 1551 第二十六章 移山令
- 1552 第二十七章 邪神青山
- 1553 第二十八章 审判官
- 1554 第二十九章 闹地府
- 1555 第三十章 无色界
- 1556 第三十一章 四空定
- 1557 第三十二章 境界
- 1558 第三十三章 你要相信!
- 1559 第三十四章 披着熊皮的男人
- 1560 第三十五章 苍天
- 1561 第三十六章 回忆
- 1562 第三十七章 天王
- 1563 第三十八章 忘我
- 1564 第三十九章 魔枭
- 1565 第四十章 自杀
- 1566 第四十一章 我回来了
- 1567 第四十二章 征程
- 1568 第四十三章 老大
- 1569 第四十四章 末那识
- 1570 第四十五章 神眼
- 1571 第四十六章 神剑
- 1572 第四十七章 危城
- 1573 第四十八章 先天
- 1574 第四十九章 死魔
- 1575 第五十章 合一
- 1576 第五十一章 如是我闻
- 1577 第五十二章 极乐净土
- 1578 第五十三章 心佛
- 1579 第五十四章 蛋生
- 1580 第五十五章 故梦
- 1581 第五十六章 追问
- 1582 第五十七章 众生
- 1583 第五十八 天魔舞
- 1584 第五十九章 狂夜
- 1585 第六十章 灵山
- 1586 第六十一章 麒麟
- 1587 第六十二章 答案
- 1588 第六十三章 孽畜
- 1589 第六十四章 山倾
- 1590 第六十五章 从心
- 1591 第六十六章 无题
- 1592 第六十七章 魔都
- 1593 第六十八章 光明王
- 1594 第六十九章 地下
- 1595 第七十章 蛇语
- 1596 第七十一章 传功
- 1597 第七十二章 黑麒麟
- 1598 第七十三章 根由
- 1599 第七十四章 麒麟已殁,凤凰老矣
- 1600 第七十五章 饕餮楼
- 1601 第七十六章 扑杀
- 1602 第七十七章 互飙
- 1603 第七十八章 天剑
- 1604 第七十九章 神龙变
- 1605 第八十章 龙的精神
- 1606 第八十一章 饕餮魔神
- 1607 第八十二章 天问
- 1608 第八十三章 轩辕剑
- 1609 第八十四章 山来
- 1610 第八十五章 九婴
- 1611 第八十六章 碎心
- 1612 第八十七章 寻路
- 1613 第八十八章 浮生
- 1614 第八十九章 九子
- 1615 第九十章 狂风
- 1616 第九十一章 悲歌
- 1617 第九十二章 荧惑
- 1618 第九十三章 命运
- 1619 第九十四章 天地无用
- 1620 第九十五章 打神
- 1621 第九十六章 大道天龙
- 1622 第九十七章 星星
- 1623 第九十八章 山倾
- 1624 第九十九章 伏魔
- 1625 第一百章 统一
- 1626 第一百零一章 混沌
- 1627 第一百零二章 逐日
- 1628 第一百零三章 神思
- 1629 第一百零四章 神圣之心(卷终)
- 1630 卷尾语——彼岸花开
- 1631 没有更新,只有预告
- 1632 给大家拜个年!
- 1633 第一章 归来
- 1634 第二章 李龙
- 1635 第三章 耕战
- 1636 第四章 弦月
- 1637 第五章 余紫剑
- 1638 第六章 纯阳
- 1639 第七章 天意
- 1640 第九章 剑缘
- 1641 第十章 花承露
- 1642 第十一章 神梦
- 1643 第十二章 李青山
- 1644 第十三章 韩琼枝
- 1645 第十四章 愿望
- 1646 第十五章 在人间
- 1647 第十六章 好徒儿
- 1648 第十七章 万象
- 1649 第十八章 戴梦凡
- 1650 第十九章 惊闻
- 1651 第二十章 急转
- 1652 第二十一章 李凤元
- 1653 第二十二章 阮瑶竹
- 1654 第二十三章 长梦
- 1655 第二十四章 因果
- 1656 第二十五章 玄冥洞府
- 1657 第二十六章 逢魔之时
- 1658 第二十七章 接引
- 1659 第二十八章 旧部
- 1660 第二十九章 伤痕
- 1661 第三十章 黑雨
- 1662 第三十一章 红雪
- 1663 第三十二章 无言
- 1664 第三十三章 重逢
- 1665 第三十四章 昙花
- 1666 第三十五章 自然
- 1667 第三十六章 强渡
- 1668 第三十七章 天劫
- 1669 第三十八章 心魔
- 1670 第三十九章 伏魔
- 1671 第四十章 选择
- 1672 第四十一章 沈玉书
- 1673 第四十二章 万剑锋
- 1674 第四十三章 寸草不留
- 1675 第四十四章 万象天书
- 1676 第四十五章 迷雾
- 1677 第四十六章 破碎
- 1678 第四十七章 角力
- 1679 第四十八章 兑子
- 1680 第四十九章 长啸
- 1681 第五十章 皆杀
- 1682 第五十一章 活着
- 1683 第五十二章 破局
- 1684 第五十三章 变卦
- 1685 第五十四章 破阵
- 1686 第五十五章 各方
- 1687 第五十六章 镜花
- 1688 第五十七章 得书
- 1689 第五十八章 斗法
- 1690 第五十九章 好刀
- 1691 第六十章 怪物
- 1692 第六十一章 天书老人
- 1693 第六十二章 心境
- 1694 第六十三章 旌旗
- 1695 十年了
- 1696 第六十五章 日月
- 1697 第六十六章 长矛
- 1698 第六十七章 威慑
- 1699 第六十八章 修行
- 1700 第六十九章 代价
- 1701 第七十章 切勿凝视日月
- 1702 第七十一章 似
- 1703 第七十二章 群星之谜
- 1704 第七十三章 揭竿
- 1705 第七十四章 五绝仙人
- 1706 第七十五章 不染
- 1707 第七十六章 身无所用,心无所向
- 1708 第七十七章 天书
- 1709 第七十八章 城郊
- 1710 第七十九章 “六”
- 1711 第八十章 天宫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十二章 境界
第三十二章 境界
刹那间,白色天空中充满了纵横交错的光芒,有的宽如长河,有的细若银丝,相互交织,直到视野的尽头。犹如一张立体的大网,包罗万象。
这张大网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在不断运转,却又在运转中达到相对静止,蕴含着一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韵律和美感。
这些光芒便是法则的具现,即是出于他的想象,又真实不虚。
李青山站起身来,向下望去,白色大地也是一样,他仿佛置身于一个无边无际的巨大法阵。
不错,这个世界岂非就是一座巨大的法阵!
狂风骤雨,电闪雷鸣,江河奔腾,万物生息——全都是这座法阵效果的体现。
法阵的核心便是“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千大道,星辰世界,神仙佛魔,无所不包。
即便是在前世地球,那个宏大无比的宇宙不也是如此。
人们认识法则,运用法则,从石斧陶罐到火箭飞船,不断的接近终极规律,洞悉三千大道,成为世界的主宰。
只不过个体太过弱小,无法积蓄力量,才没有出现“引力大帝牛顿”、“相对仙君爱因斯坦”“共产赤光佛马克思”这样的狠角色。
但这个世界却不同,个体可以积蓄力量与智慧,成为不可思议的存在。
于是乎,他亦明白了人仙是什么,真仙是什么,乃至更高处的菩萨、大帝、大圣,又是什么!
道家将修行分为四个大境界: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
炼精化气自不必多讲,随着他元神大成,便到达了炼气化神的极致,成为了所谓的“人仙”。
虽然还没能彻底超凡脱俗。已经有了一个“仙”字,终于可以认识到一部分法则的存在,也就是看见道。
想要渡过七次天劫。成为所谓“真仙”,就需要炼神还虚。
虚者,空也;空者,道也。
也就是接近道。运用道,得到道。自然可以长生不老,呼风唤雨,这和施展法术有本质的区别,只需要“呼唤”就够了,大道自然会回应他们。就如同在这无色界一样。就是所谓的“口含天宪”。
其人超凡脱俗,绝尘弃世,无论之前是人是妖,一旦跨越这一步,同类就只有彼此。他们可以理解凡人,凡人却不可能理解他们。
但这仍然不是最高境界,八次天劫,炼虚合道,才是终极追求。
到了这一步。不再是运用规则,而直接成为某种规则的化身,大道的代言人。譬如大自在天的大自在之道,譬如真武大帝的玄武之道等等。
道不灭,身永存。所以大圣们只能被镇压,不能被消灭。
一只小鸟扇动翅膀,就能暂时克服引力,但即便是集合全人类的力量,也无法消灭引力。只能像鸟一样,借助别的法则暂时克服引力的影响。
而炼虚合道并不意味着无情无性。否则就不是合道,而只是被同化了。就如同他始终凭自己的意志来操控五洲世界,而不是成为世界意志的一部分。
于是他便清楚的认识到,自己这条大自在之道,早晚都要放弃。前人开辟出的道路,固然让后人可以走的轻松许多,但也堵死了那最后一步。
大圣们,菩萨们,大帝们,全都是大道开辟者,所以可以称之为“大”。菩萨的本意为“大觉之人”。
他也明白了,为何这“无色界”会被作为十八层地狱的最后一层。这里抽离了全部色相,依托其上的“受想行识”全都失去了凭依,自然是颠倒梦想。
他又庆幸自己不是真正的佛门弟子,否则绝难达到四空定的最后一定——非想非非想定。
“非想”的意思就是不想,但不想也是想,还是放不下,忘不了,有所执,着了相。所以仅仅不想是不够的,必须得“非非想”,才能心无挂碍,堪破色相。
“四禅八定”也属于想的范畴,也属于色相。
而对于一个潜心佛法,修行到如此境界的佛门弟子来说,要他放下佛法,可比俗人们放下一百个前女友或前男友都要困难。越是下定决心要放下,执念反而越深,越不能与无色界相通。
李青山却没这个挂碍,只是工具罢了,有用就拿来用,没用就丢一边。
诸法空相,非法法也。
他又觉得万分遗憾,一旦他很清楚,自己离开无色界,这些领悟全都会失去,境界也马上会退转。
这不是因为别的什么缘故,仅仅是因为力量不足。
在无色界,一切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尽可以支撑起这种境界,随意观想三千大道。
如果是在色/界,还试图维持这种境界,一瞬间就能耗尽他的精元。
前世那些高僧大德,三天不让睡觉,或者灌一斤烈酒,还能入得了定吗?如果常年在红尘闹市,江湖庙堂中打滚,还能入得了定吗?
答案当然是不能。
必须得六根清净,作息规律,饮食清淡,放弃一切常人的享乐,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修行上,才能维持精进。如果夜深人静之时,突然美人入怀,怕也未必能把持的住。
这就是人类的局限性,没有力量支撑的境界是虚伪的,只要还是凡人之躯,就不要说什么大彻大悟。
但是至少得到了一种确认,一个答案,知道该向什么样的方向去走,那一切辛苦就没有白费。
那么现在,该去见那一位“老五”了!
李青山蓦然回首,所有光芒都消失不见,一切又恢复了纯白。
一座石雕出现在眼前,正是一只三头六臂的石猴,静静蹲坐白色大地上。
石猴的造型颇为奇特——六只猴爪分别捂住三个脑袋上的眼睛、耳朵和嘴巴——却并不如何高大,只有齐腰那么高,甚至有些滑稽可爱。
但给他的感觉却仿佛是这无色界的一部分,没有丝毫突兀。
他心中浮现出四个字:“炼虚合道。”
吁了口气,伸出手去,敲了三下猴头,咚咚咚!
石猴忽然动了起来,放下捂嘴的猴爪,咧嘴笑道:“悟空,是你吗?”(未 完待续 ~^~)
这张大网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在不断运转,却又在运转中达到相对静止,蕴含着一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韵律和美感。
这些光芒便是法则的具现,即是出于他的想象,又真实不虚。
李青山站起身来,向下望去,白色大地也是一样,他仿佛置身于一个无边无际的巨大法阵。
不错,这个世界岂非就是一座巨大的法阵!
狂风骤雨,电闪雷鸣,江河奔腾,万物生息——全都是这座法阵效果的体现。
法阵的核心便是“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千大道,星辰世界,神仙佛魔,无所不包。
即便是在前世地球,那个宏大无比的宇宙不也是如此。
人们认识法则,运用法则,从石斧陶罐到火箭飞船,不断的接近终极规律,洞悉三千大道,成为世界的主宰。
只不过个体太过弱小,无法积蓄力量,才没有出现“引力大帝牛顿”、“相对仙君爱因斯坦”“共产赤光佛马克思”这样的狠角色。
但这个世界却不同,个体可以积蓄力量与智慧,成为不可思议的存在。
于是乎,他亦明白了人仙是什么,真仙是什么,乃至更高处的菩萨、大帝、大圣,又是什么!
道家将修行分为四个大境界: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
炼精化气自不必多讲,随着他元神大成,便到达了炼气化神的极致,成为了所谓的“人仙”。
虽然还没能彻底超凡脱俗。已经有了一个“仙”字,终于可以认识到一部分法则的存在,也就是看见道。
想要渡过七次天劫。成为所谓“真仙”,就需要炼神还虚。
虚者,空也;空者,道也。
也就是接近道。运用道,得到道。自然可以长生不老,呼风唤雨,这和施展法术有本质的区别,只需要“呼唤”就够了,大道自然会回应他们。就如同在这无色界一样。就是所谓的“口含天宪”。
其人超凡脱俗,绝尘弃世,无论之前是人是妖,一旦跨越这一步,同类就只有彼此。他们可以理解凡人,凡人却不可能理解他们。
但这仍然不是最高境界,八次天劫,炼虚合道,才是终极追求。
到了这一步。不再是运用规则,而直接成为某种规则的化身,大道的代言人。譬如大自在天的大自在之道,譬如真武大帝的玄武之道等等。
道不灭,身永存。所以大圣们只能被镇压,不能被消灭。
一只小鸟扇动翅膀,就能暂时克服引力,但即便是集合全人类的力量,也无法消灭引力。只能像鸟一样,借助别的法则暂时克服引力的影响。
而炼虚合道并不意味着无情无性。否则就不是合道,而只是被同化了。就如同他始终凭自己的意志来操控五洲世界,而不是成为世界意志的一部分。
于是他便清楚的认识到,自己这条大自在之道,早晚都要放弃。前人开辟出的道路,固然让后人可以走的轻松许多,但也堵死了那最后一步。
大圣们,菩萨们,大帝们,全都是大道开辟者,所以可以称之为“大”。菩萨的本意为“大觉之人”。
他也明白了,为何这“无色界”会被作为十八层地狱的最后一层。这里抽离了全部色相,依托其上的“受想行识”全都失去了凭依,自然是颠倒梦想。
他又庆幸自己不是真正的佛门弟子,否则绝难达到四空定的最后一定——非想非非想定。
“非想”的意思就是不想,但不想也是想,还是放不下,忘不了,有所执,着了相。所以仅仅不想是不够的,必须得“非非想”,才能心无挂碍,堪破色相。
“四禅八定”也属于想的范畴,也属于色相。
而对于一个潜心佛法,修行到如此境界的佛门弟子来说,要他放下佛法,可比俗人们放下一百个前女友或前男友都要困难。越是下定决心要放下,执念反而越深,越不能与无色界相通。
李青山却没这个挂碍,只是工具罢了,有用就拿来用,没用就丢一边。
诸法空相,非法法也。
他又觉得万分遗憾,一旦他很清楚,自己离开无色界,这些领悟全都会失去,境界也马上会退转。
这不是因为别的什么缘故,仅仅是因为力量不足。
在无色界,一切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尽可以支撑起这种境界,随意观想三千大道。
如果是在色/界,还试图维持这种境界,一瞬间就能耗尽他的精元。
前世那些高僧大德,三天不让睡觉,或者灌一斤烈酒,还能入得了定吗?如果常年在红尘闹市,江湖庙堂中打滚,还能入得了定吗?
答案当然是不能。
必须得六根清净,作息规律,饮食清淡,放弃一切常人的享乐,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修行上,才能维持精进。如果夜深人静之时,突然美人入怀,怕也未必能把持的住。
这就是人类的局限性,没有力量支撑的境界是虚伪的,只要还是凡人之躯,就不要说什么大彻大悟。
但是至少得到了一种确认,一个答案,知道该向什么样的方向去走,那一切辛苦就没有白费。
那么现在,该去见那一位“老五”了!
李青山蓦然回首,所有光芒都消失不见,一切又恢复了纯白。
一座石雕出现在眼前,正是一只三头六臂的石猴,静静蹲坐白色大地上。
石猴的造型颇为奇特——六只猴爪分别捂住三个脑袋上的眼睛、耳朵和嘴巴——却并不如何高大,只有齐腰那么高,甚至有些滑稽可爱。
但给他的感觉却仿佛是这无色界的一部分,没有丝毫突兀。
他心中浮现出四个字:“炼虚合道。”
吁了口气,伸出手去,敲了三下猴头,咚咚咚!
石猴忽然动了起来,放下捂嘴的猴爪,咧嘴笑道:“悟空,是你吗?”(未 完待续 ~^~)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