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640 第九章 剑缘
- 1641 第十章 花承露
- 1642 第十一章 神梦
- 1643 第十二章 李青山
- 1644 第十三章 韩琼枝
- 1645 第十四章 愿望
- 1646 第十五章 在人间
- 1647 第十六章 好徒儿
- 1648 第十七章 万象
- 1649 第十八章 戴梦凡
- 1650 第十九章 惊闻
- 1651 第二十章 急转
- 1652 第二十一章 李凤元
- 1653 第二十二章 阮瑶竹
- 1654 第二十三章 长梦
- 1655 第二十四章 因果
- 1656 第二十五章 玄冥洞府
- 1657 第二十六章 逢魔之时
- 1658 第二十七章 接引
- 1659 第二十八章 旧部
- 1660 第二十九章 伤痕
- 1661 第三十章 黑雨
- 1662 第三十一章 红雪
- 1663 第三十二章 无言
- 1664 第三十三章 重逢
- 1665 第三十四章 昙花
- 1666 第三十五章 自然
- 1667 第三十六章 强渡
- 1668 第三十七章 天劫
- 1669 第三十八章 心魔
- 1670 第三十九章 伏魔
- 1671 第四十章 选择
- 1672 第四十一章 沈玉书
- 1673 第四十二章 万剑锋
- 1674 第四十三章 寸草不留
- 1675 第四十四章 万象天书
- 1676 第四十五章 迷雾
- 1677 第四十六章 破碎
- 1678 第四十七章 角力
- 1679 第四十八章 兑子
- 1680 第四十九章 长啸
- 1681 第五十章 皆杀
- 1682 第五十一章 活着
- 1683 第五十二章 破局
- 1684 第五十三章 变卦
- 1685 第五十四章 破阵
- 1686 第五十五章 各方
- 1687 第五十六章 镜花
- 1688 第五十七章 得书
- 1689 第五十八章 斗法
- 1690 第五十九章 好刀
- 1691 第六十章 怪物
- 1692 第六十一章 天书老人
- 1693 第六十二章 心境
- 1694 第六十三章 旌旗
- 1695 十年了
- 1696 第六十五章 日月
- 1697 第六十六章 长矛
- 1698 第六十七章 威慑
- 1699 第六十八章 修行
- 1700 第六十九章 代价
- 1701 第七十章 切勿凝视日月
- 1702 第七十一章 似
- 1703 第七十二章 群星之谜
- 1704 第七十三章 揭竿
- 1705 第七十四章 五绝仙人
- 1706 第七十五章 不染
- 1707 第七十六章 身无所用,心无所向
- 1708 第七十七章 天书
- 1709 第七十八章 城郊
- 1710 第七十九章 “六”
- 1711 第八十章 天宫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十七章 万象
第十七章 万象
杨妙真只能说:“师傅对妙真恩重如山。”
青阳真人精神为之一振,于是也不再隐瞒,终于道出此行的真正目的——将青阳观整个并入万象宗。
众弟子都大惊失色,纷纷劝阻。
凌霄子更是激烈反对,他是青阳观的大师兄,在青阳真人出外云游的时候,负责执掌观中大小事务,可谓是“一人之下、数十人之上”。如果青阳观并入万象宗,他就只能做个“登堂弟子”,在万象宗的弟子序列中只属末流。
又瞥了杨妙真一眼,心中一痛:‘若青阳观真的并入万象宗,妙真师妹便能与那李青山再续前缘了,我却要永远仰人鼻息。’
杨妙真明白了青阳真人的打算,心情颇为复杂:‘兜兜转转,还是要回到他身旁吗?’
对于弟子们的反应青阳真人早有预料——
人间道与九天之上的关联极深,大宗门的太上宗主几乎都是天上真仙,宗门之间的争杀甚至都不如三千世界激烈。不仅仅因为各位宗主都是老相识,也是为了应对魔域的扩张,避免无谓的内耗。
魔域战场固然是非常惨烈,远胜过一般宗门斗法,但抵抗魔民入侵的责任几乎都在大宗门身上,也不强迫中小宗门参战,如果不想着建功立业、主动参战,遥远边疆上发生的一切完全可以当故事来听。
在这种情势下,人间道的中小宗门,各路散修,小日子过的可谓是风平浪静。
和平持续了太久,会使人忘却战争的模样,甚至失去对战争的想象。
即便是把“荧惑妖星”“天地大劫”这样的词句挂在嘴边也完全没有实感,总觉得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九天之上的上仙尊神不会不管,最坏的想象也只是持续不断的斗法。
青阳真人断然道:“为师心意已决,你们不必再劝!”又叹了口气,说了一些“你们太年轻了,不知道天地大劫的厉害”“为师也是为了你们好,将来你们自会明白”之类的话。
弟子们虽然不能理解,但也无法违抗师命,心情却都有些失落,没了来时那种游山玩水的心情。但当他们离船登岸,来到万象城中,城中景象却令他们的心情为之一振:
城内人流如织,热闹的简直不像是修行宗门,而是凡人城郭。
然而凡人城池中绝对没有如此壮丽的景象:一座座大厦拔地而起,每一座都是雕梁画栋、飞檐拱角,一道道长桥如飞虹一般贯穿其间,风度翩翩的修行者们行走其上。
一座座悬空的花园阳台,像是一个个精致的花盆,其中盛开着奇花异草,一团团花团锦簇,有许多修行者在其中品茶论道。
看腻了海上空旷辽阔的风光,万象城中的一切都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令众人几乎忘却了宗门即将解散的失落。
然而很快,失落感又卷土重来,变得更强烈起来,连杨妙真都感受到了——原来我们也没什么特别的。
青阳观虽然比不上万象宗,但在凡人眼中也是超凡脱俗的神仙中人,万中无一的超世之杰。而如今放眼望去,简直到处都是修行者,不知有几百几千还是几万。他们身在其中,浑然没有任何特别之处,反倒像是乡下人进城似的到处张望。
凌霄子心中的震撼久久难以平复,喃喃道:“是那李青山统治着这里吗?”
青阳真人瞥了他一眼,知道这位弟子心有不甘,开口道:“万象宗的太上宗主为天帝掌管御书房,两位宗主随着他在九天之上的行走,太上宗主的坐骑归海灵尊坐镇天书楼、推演《万象天书》,一向不理俗务。”
“所以万象宗中大小事务都由真传弟子们各司其职、商议处置,而李青山作为真传弟子之首,有权指挥所有真传弟子。而且在黑云城一战,他逼退了梼杌魔神的化身,所有真传弟子都受他救命之恩,他在宗门中的威信极高,可以说是统治着这里了。”
提起三位宗主、归海灵尊、乃至李青山,他都会向天拱手,言语之间也充满了敬畏之情。
有道是“江湖越老,胆子越小”,其实是修为与高、见识越广,越明白很多事情的厉害。所以他一点都不觉得自己托关系、抱大腿有什么丢人的,就连高高在上的阳神修士、真传弟子们都要仰仗那李青山才能活命,他又有什么架子好端的。
凌霄子无言以对,失魂落魄。
当故事不再只是故事,讲故事的人也就失去了那种谈笑自若的从容。
青阳真人拍了拍凌霄子的肩膀,继续向城内走去,望着城中许许多多的修行者,心中想的却是:看来有不少人跟他有相同的打算。
黑云城一战,万象宗的真传弟子折损过半,若是换了寻常宗门,必是元气大伤,想要恢复过来至少要千年。
万象宗却凭着无欲天宫降下的海量赏赐,以及百草园中积累的深厚资源,大开门户广招弟子。又恰逢荧惑妖星现世,许多中小宗门乃至散修都有和青阳真人一样的打算,一时间聚集了大量人气,繁荣昌盛竟似更胜从前。
当然,这一切的根本都在于那一座“天书楼”。
青阳真人昂首望去,只见一座千丈高楼冲破云霄,威严伫立于万象城之上,又有凌云飞腾之势。
天书楼下东面基座,是一面十余丈高的石壁,石壁平滑光亮,只在最上端刻着“万象榜”三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映出许多名字。
排行第一的便是“李青山”的名字,凌驾于所有弟子之上。
青阳观一行人在石壁下瞻仰了一阵,不由得对杨妙真都变得更加亲切热乎,“师妹师姐”的叫个不停。青阳真人简直把“徒儿”两个字挂在嘴边,再也不叫她妙真子了。
杨妙真感到十分的不自在,感觉像是整个宗门重担都压在肩上,就等着她去找李青山了。倒是不担心他会不会顾念旧情——他比他想象的更加重情——只是担心到时候不知道要被他怎样戏弄。
唯有凌霄子一言不发远远站开,似是在刻意保持距离。
青阳真人精神为之一振,于是也不再隐瞒,终于道出此行的真正目的——将青阳观整个并入万象宗。
众弟子都大惊失色,纷纷劝阻。
凌霄子更是激烈反对,他是青阳观的大师兄,在青阳真人出外云游的时候,负责执掌观中大小事务,可谓是“一人之下、数十人之上”。如果青阳观并入万象宗,他就只能做个“登堂弟子”,在万象宗的弟子序列中只属末流。
又瞥了杨妙真一眼,心中一痛:‘若青阳观真的并入万象宗,妙真师妹便能与那李青山再续前缘了,我却要永远仰人鼻息。’
杨妙真明白了青阳真人的打算,心情颇为复杂:‘兜兜转转,还是要回到他身旁吗?’
对于弟子们的反应青阳真人早有预料——
人间道与九天之上的关联极深,大宗门的太上宗主几乎都是天上真仙,宗门之间的争杀甚至都不如三千世界激烈。不仅仅因为各位宗主都是老相识,也是为了应对魔域的扩张,避免无谓的内耗。
魔域战场固然是非常惨烈,远胜过一般宗门斗法,但抵抗魔民入侵的责任几乎都在大宗门身上,也不强迫中小宗门参战,如果不想着建功立业、主动参战,遥远边疆上发生的一切完全可以当故事来听。
在这种情势下,人间道的中小宗门,各路散修,小日子过的可谓是风平浪静。
和平持续了太久,会使人忘却战争的模样,甚至失去对战争的想象。
即便是把“荧惑妖星”“天地大劫”这样的词句挂在嘴边也完全没有实感,总觉得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九天之上的上仙尊神不会不管,最坏的想象也只是持续不断的斗法。
青阳真人断然道:“为师心意已决,你们不必再劝!”又叹了口气,说了一些“你们太年轻了,不知道天地大劫的厉害”“为师也是为了你们好,将来你们自会明白”之类的话。
弟子们虽然不能理解,但也无法违抗师命,心情却都有些失落,没了来时那种游山玩水的心情。但当他们离船登岸,来到万象城中,城中景象却令他们的心情为之一振:
城内人流如织,热闹的简直不像是修行宗门,而是凡人城郭。
然而凡人城池中绝对没有如此壮丽的景象:一座座大厦拔地而起,每一座都是雕梁画栋、飞檐拱角,一道道长桥如飞虹一般贯穿其间,风度翩翩的修行者们行走其上。
一座座悬空的花园阳台,像是一个个精致的花盆,其中盛开着奇花异草,一团团花团锦簇,有许多修行者在其中品茶论道。
看腻了海上空旷辽阔的风光,万象城中的一切都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令众人几乎忘却了宗门即将解散的失落。
然而很快,失落感又卷土重来,变得更强烈起来,连杨妙真都感受到了——原来我们也没什么特别的。
青阳观虽然比不上万象宗,但在凡人眼中也是超凡脱俗的神仙中人,万中无一的超世之杰。而如今放眼望去,简直到处都是修行者,不知有几百几千还是几万。他们身在其中,浑然没有任何特别之处,反倒像是乡下人进城似的到处张望。
凌霄子心中的震撼久久难以平复,喃喃道:“是那李青山统治着这里吗?”
青阳真人瞥了他一眼,知道这位弟子心有不甘,开口道:“万象宗的太上宗主为天帝掌管御书房,两位宗主随着他在九天之上的行走,太上宗主的坐骑归海灵尊坐镇天书楼、推演《万象天书》,一向不理俗务。”
“所以万象宗中大小事务都由真传弟子们各司其职、商议处置,而李青山作为真传弟子之首,有权指挥所有真传弟子。而且在黑云城一战,他逼退了梼杌魔神的化身,所有真传弟子都受他救命之恩,他在宗门中的威信极高,可以说是统治着这里了。”
提起三位宗主、归海灵尊、乃至李青山,他都会向天拱手,言语之间也充满了敬畏之情。
有道是“江湖越老,胆子越小”,其实是修为与高、见识越广,越明白很多事情的厉害。所以他一点都不觉得自己托关系、抱大腿有什么丢人的,就连高高在上的阳神修士、真传弟子们都要仰仗那李青山才能活命,他又有什么架子好端的。
凌霄子无言以对,失魂落魄。
当故事不再只是故事,讲故事的人也就失去了那种谈笑自若的从容。
青阳真人拍了拍凌霄子的肩膀,继续向城内走去,望着城中许许多多的修行者,心中想的却是:看来有不少人跟他有相同的打算。
黑云城一战,万象宗的真传弟子折损过半,若是换了寻常宗门,必是元气大伤,想要恢复过来至少要千年。
万象宗却凭着无欲天宫降下的海量赏赐,以及百草园中积累的深厚资源,大开门户广招弟子。又恰逢荧惑妖星现世,许多中小宗门乃至散修都有和青阳真人一样的打算,一时间聚集了大量人气,繁荣昌盛竟似更胜从前。
当然,这一切的根本都在于那一座“天书楼”。
青阳真人昂首望去,只见一座千丈高楼冲破云霄,威严伫立于万象城之上,又有凌云飞腾之势。
天书楼下东面基座,是一面十余丈高的石壁,石壁平滑光亮,只在最上端刻着“万象榜”三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映出许多名字。
排行第一的便是“李青山”的名字,凌驾于所有弟子之上。
青阳观一行人在石壁下瞻仰了一阵,不由得对杨妙真都变得更加亲切热乎,“师妹师姐”的叫个不停。青阳真人简直把“徒儿”两个字挂在嘴边,再也不叫她妙真子了。
杨妙真感到十分的不自在,感觉像是整个宗门重担都压在肩上,就等着她去找李青山了。倒是不担心他会不会顾念旧情——他比他想象的更加重情——只是担心到时候不知道要被他怎样戏弄。
唯有凌霄子一言不发远远站开,似是在刻意保持距离。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