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548 第二十三章 分歧
- 1549 第二十四章 为了记忆的忘却
- 1550 第二十五章 移山大圣
- 1551 第二十六章 移山令
- 1552 第二十七章 邪神青山
- 1553 第二十八章 审判官
- 1554 第二十九章 闹地府
- 1555 第三十章 无色界
- 1556 第三十一章 四空定
- 1557 第三十二章 境界
- 1558 第三十三章 你要相信!
- 1559 第三十四章 披着熊皮的男人
- 1560 第三十五章 苍天
- 1561 第三十六章 回忆
- 1562 第三十七章 天王
- 1563 第三十八章 忘我
- 1564 第三十九章 魔枭
- 1565 第四十章 自杀
- 1566 第四十一章 我回来了
- 1567 第四十二章 征程
- 1568 第四十三章 老大
- 1569 第四十四章 末那识
- 1570 第四十五章 神眼
- 1571 第四十六章 神剑
- 1572 第四十七章 危城
- 1573 第四十八章 先天
- 1574 第四十九章 死魔
- 1575 第五十章 合一
- 1576 第五十一章 如是我闻
- 1577 第五十二章 极乐净土
- 1578 第五十三章 心佛
- 1579 第五十四章 蛋生
- 1580 第五十五章 故梦
- 1581 第五十六章 追问
- 1582 第五十七章 众生
- 1583 第五十八 天魔舞
- 1584 第五十九章 狂夜
- 1585 第六十章 灵山
- 1586 第六十一章 麒麟
- 1587 第六十二章 答案
- 1588 第六十三章 孽畜
- 1589 第六十四章 山倾
- 1590 第六十五章 从心
- 1591 第六十六章 无题
- 1592 第六十七章 魔都
- 1593 第六十八章 光明王
- 1594 第六十九章 地下
- 1595 第七十章 蛇语
- 1596 第七十一章 传功
- 1597 第七十二章 黑麒麟
- 1598 第七十三章 根由
- 1599 第七十四章 麒麟已殁,凤凰老矣
- 1600 第七十五章 饕餮楼
- 1601 第七十六章 扑杀
- 1602 第七十七章 互飙
- 1603 第七十八章 天剑
- 1604 第七十九章 神龙变
- 1605 第八十章 龙的精神
- 1606 第八十一章 饕餮魔神
- 1607 第八十二章 天问
- 1608 第八十三章 轩辕剑
- 1609 第八十四章 山来
- 1610 第八十五章 九婴
- 1611 第八十六章 碎心
- 1612 第八十七章 寻路
- 1613 第八十八章 浮生
- 1614 第八十九章 九子
- 1615 第九十章 狂风
- 1616 第九十一章 悲歌
- 1617 第九十二章 荧惑
- 1618 第九十三章 命运
- 1619 第九十四章 天地无用
- 1620 第九十五章 打神
- 1621 第九十六章 大道天龙
- 1622 第九十七章 星星
- 1623 第九十八章 山倾
- 1624 第九十九章 伏魔
- 1625 第一百章 统一
- 1626 第一百零一章 混沌
- 1627 第一百零二章 逐日
- 1628 第一百零三章 神思
- 1629 第一百零四章 神圣之心(卷终)
- 1630 卷尾语——彼岸花开
- 1631 没有更新,只有预告
- 1632 给大家拜个年!
- 1633 第一章 归来
- 1634 第二章 李龙
- 1635 第三章 耕战
- 1636 第四章 弦月
- 1637 第五章 余紫剑
- 1638 第六章 纯阳
- 1639 第七章 天意
- 1640 第九章 剑缘
- 1641 第十章 花承露
- 1642 第十一章 神梦
- 1643 第十二章 李青山
- 1644 第十三章 韩琼枝
- 1645 第十四章 愿望
- 1646 第十五章 在人间
- 1647 第十六章 好徒儿
- 1648 第十七章 万象
- 1649 第十八章 戴梦凡
- 1650 第十九章 惊闻
- 1651 第二十章 急转
- 1652 第二十一章 李凤元
- 1653 第二十二章 阮瑶竹
- 1654 第二十三章 长梦
- 1655 第二十四章 因果
- 1656 第二十五章 玄冥洞府
- 1657 第二十六章 逢魔之时
- 1658 第二十七章 接引
- 1659 第二十八章 旧部
- 1660 第二十九章 伤痕
- 1661 第三十章 黑雨
- 1662 第三十一章 红雪
- 1663 第三十二章 无言
- 1664 第三十三章 重逢
- 1665 第三十四章 昙花
- 1666 第三十五章 自然
- 1667 第三十六章 强渡
- 1668 第三十七章 天劫
- 1669 第三十八章 心魔
- 1670 第三十九章 伏魔
- 1671 第四十章 选择
- 1672 第四十一章 沈玉书
- 1673 第四十二章 万剑锋
- 1674 第四十三章 寸草不留
- 1675 第四十四章 万象天书
- 1676 第四十五章 迷雾
- 1677 第四十六章 破碎
- 1678 第四十七章 角力
- 1679 第四十八章 兑子
- 1680 第四十九章 长啸
- 1681 第五十章 皆杀
- 1682 第五十一章 活着
- 1683 第五十二章 破局
- 1684 第五十三章 变卦
- 1685 第五十四章 破阵
- 1686 第五十五章 各方
- 1687 第五十六章 镜花
- 1688 第五十七章 得书
- 1689 第五十八章 斗法
- 1690 第五十九章 好刀
- 1691 第六十章 怪物
- 1692 第六十一章 天书老人
- 1693 第六十二章 心境
- 1694 第六十三章 旌旗
- 1695 十年了
- 1696 第六十五章 日月
- 1697 第六十六章 长矛
- 1698 第六十七章 威慑
- 1699 第六十八章 修行
- 1700 第六十九章 代价
- 1701 第七十章 切勿凝视日月
- 1702 第七十一章 似
- 1703 第七十二章 群星之谜
- 1704 第七十三章 揭竿
- 1705 第七十四章 五绝仙人
- 1706 第七十五章 不染
- 1707 第七十六章 身无所用,心无所向
- 1708 第七十七章 天书
- 1709 第七十八章 城郊
- 1710 第七十九章 “六”
- 1711 第八十章 天宫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十一章 四空定
第三十一章 四空定
无色界——一个没有颜色,没有物质,没有存在的——空的世界。
又那么一瞬间,他感到自己在膨胀,无限的膨胀,不是千丈万丈,而是千里万里,直至充满整个世界。
如果那真的是一瞬间的话。
又有那么一瞬间,他感到自己在变白,白色的皮肤,白色的血液,白色的眼睛,惟独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
如果那真的是一瞬间的话!
然后,一切恢复原状,无尽轮回,永劫复归。
是幻觉吗?也许不是,也许他真的有变得那么大、那么白,突破了某种界限,再回归原点。
那种感觉无法用言语形容,比虚无更虚无,比绝望更绝望,比疯狂更疯狂。
他已经疯狂了无数次,在白色世界中狂呼乱走。但是没关系,一切都会回到原点。
这种永生比死更恐怖。
他的念头越来越难集中,无数思绪缠成一团乱麻,逐渐消融。
据说当人在冰天雪地中呆的太久,眼睛长时间找不到可以聚焦注视的落点,就会失明,这种症状被称之为“雪盲症”。
他所陷入的境地,远比这更糟糕,也许应该称之为“心盲症”。
如果不会死亡,便无需努力求存;如果没有敌人,又何必奋力斗争。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东西因为太过自然,反而让人忽略了其价值,像是空气一样。
当时间与空间,这些最基本的概念被突然抽离。依托于其上的所有一切,都开始逐渐崩塌,而且这种崩塌将永远没有尽头。
“呵,这就是所谓的无间道?”
他忽然神色一变,宝相庄严,结跏趺坐,默念着:“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照一切苦厄……”
进入了禅定之中。
他并不知道这里便是无色界,却知道必须想办法约束自己的念头。虽然在这里他可以永生不死。但一旦彻底陷入盲目,受到的影响将不可逆转。
他必须想方设法,对抗虚无!
天魔之道独立于佛门大道之外,又与佛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经过在大冰川上的苦修。他的禅定功夫已达最高境界——色即是空。
于是开始洞彻内心,重新观察进入地狱道之后所见所闻的一切。
地狱道乃是整个六道轮回的核心,没有地狱就没有轮回。而六道轮回有是三千世界,无尽星辰的核心。
所有世界,无论大小,皆通轮回。
随着他不断深入地狱。法则也越来越显化。也越来越神秘。
也就是说,他如今面对的不仅仅是地狱道的天地法则,还是整个六道轮回乃至三千世界的核心法则。
三千世界,六道轮回,这所有一切,有一个通用的名字——色/界。
“色/界,核心,白色,虚无……”
无数词汇在脑海中汇集。化作灵光一闪:“莫非这里就是传说中的‘无色界’!”
那么一切就说得通了!
地狱道那种种奇妙之处,全都说得通了!
譬如为何奈何桥走过去之后会突然变短。
这不过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现象,陌生的道路给人的感觉总是比较长,但只要走过一遍,立刻就觉得变短了许多。
但是在一般世界中,现实的长短总是固定的,变的只是感觉而已。但是在这里,感觉却能影响现实,直接改变桥的长度。
这也解释了为何黄泉路只有一条,却能通往无数世界。桥的长度在他心中是这样。在别人的心中又是一个样。
桥是同一座桥,路是同一条路,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色相”。因为这里是色/界与无色界的交汇处,属于色/界的种种规律法则,渐渐被无色界的规律法则所取代。
正如人类进入魔域,会被魔化一样。属于色/界的他,进入这无色界,就会被无色化,而无色即是“空”。
这就相当有趣了!
色即是空,本来只是一种领悟,一种境界。真要解释起来,其实并不难懂。
“色”是一切事物的集合,而万事万物总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
比如活生生的一个人,说不定一转眼就被大卡车撞死了,变成了一堆烂肉。这个人就不存在了,变成了“空”。
再进一步,就算没那么突然,容他多活个几十年,到头来还是一样。
更进一步,在这活着几十年中,也还是在不断变化,今天与昨天不同,明天与今天不同。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万般无常,色不异空。
而“空”并不是虚无,死也并不意味着消失,只是变成了泥土或其他物质。
是以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所以他在这无色界中,法力既不会增长,也不会减少。既不能生存,也不会毁灭。
就像是独自走在黄泉路上,他也永远别想找到那位“老五”。被打入无色界的所有恶鬼都不会相遇,必须独自面对一切。
明悟了这一点,他非但不觉得失望,反而异常振奋,他正在逐渐理解这个世界。突破四禅定的境界,进入四空定的境界。
四空定之第一定——空无边处定。
刹那间,他的身躯不再膨胀白化,面带微笑,静静安坐。
本来无论再怎么玄妙高深的境界,都需要力量来支撑,否则就会像是傻叉一样。
人家打你一巴掌,你不好好强身健体,反而到寺庙里去打坐,回来跟人家胡扯一通佛法,只会再挨一巴掌。
所以空不异色,空不离色,必须有所凭依才行。
不能转化为力量的所谓境界,所谓禅机,所谓佛法,全都像****一样。
然而无色界的玄妙之处在于,不需要任何凭依,如果你的境界是真的,那么就能“言出法随”,直接把仇人当场喷死。
同样也可以把你的罪业在一面镜子上映照出来,再衍生出种种真实不虚的酷刑。
正是因为这种奇妙特性,所以他才可以通过堪破色相来战胜冰川火海,最后渡过六次天劫。
但这种状况当然是很不寻常,如果想什么就能来什么,所有胖子都能减肥成功,所有宅男都能开后宫,天上天天掉馅饼。
“这无色界为何如此奇妙,如此不同?”
李青山陷入了恒久的沉思,意识重新收敛凝结,一团乱麻的思绪也理顺起来,进入了四空定之第二定——识无边初定。
一个个问题生发出来,色即是空较为容易理解,可空即是色又是什么意思?
归墟是元始灵龟所化,那么这“无色界”的来源又是什么?
作为三千世界,六道轮回的核心,无色界可比归墟重要太多了。
元始灵龟乃天地所生,已经是最高等的存在,谁又能创造出这无色界来。佛祖吗?女娲吗?不,即便是他们也不可能有这种能力。
那么只有一种可能……
在恒久的沉思中,他重新感受到了自身的存在,内心充实喜乐,不再感到虚无。
四空定之第三定——无所有处定。
答案呼之欲出,他微微一笑,开口道:“空即是色。”
声如雷震,震彻虚空,打破永恒的寂静。
“空即是——道!”
大放光明,照彻八方,浸染了不变了纯白。
大道三千,殊途同归。只是说法不同,目的不同。
佛家要普度众生,便说色空,要以无常之心消解众生的欲念执念。
道家要自求解脱,便谈大道,要寻出一条超凡脱俗的道路。
此时此地,李青山所求的正是解脱,便从容舍了四禅八定,朗声念道: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像帝之先。”
这就是一切的答案,这无色界是诸天万界一切法则的集合点,是“道”的世界。
无论是苹果落地还是斗转星移,都遵循着“道”。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以“无色界”是一切的源头,才有了“色/界”的三千世界。有了“色/界”才有了有情众生,才有了“欲界”。
所谓的修行,就是逆流而上,不断接近这个源头,接近大道。
明悟了这一点,于是他便进入了四空定之第四定——非想非非想处定。(未 完待续 ~^~)
PS: 归墟已经够难描绘了,这无色界简直要人命。如果看不明白,那不是你的错,但也请不要喷我,我只是完成我的承诺,带你们经历一个个奇妙世界,而不仅仅是换张地图,我也没得选择。不过还好,接下来就没这么抽象了。^_^
又那么一瞬间,他感到自己在膨胀,无限的膨胀,不是千丈万丈,而是千里万里,直至充满整个世界。
如果那真的是一瞬间的话。
又有那么一瞬间,他感到自己在变白,白色的皮肤,白色的血液,白色的眼睛,惟独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
如果那真的是一瞬间的话!
然后,一切恢复原状,无尽轮回,永劫复归。
是幻觉吗?也许不是,也许他真的有变得那么大、那么白,突破了某种界限,再回归原点。
那种感觉无法用言语形容,比虚无更虚无,比绝望更绝望,比疯狂更疯狂。
他已经疯狂了无数次,在白色世界中狂呼乱走。但是没关系,一切都会回到原点。
这种永生比死更恐怖。
他的念头越来越难集中,无数思绪缠成一团乱麻,逐渐消融。
据说当人在冰天雪地中呆的太久,眼睛长时间找不到可以聚焦注视的落点,就会失明,这种症状被称之为“雪盲症”。
他所陷入的境地,远比这更糟糕,也许应该称之为“心盲症”。
如果不会死亡,便无需努力求存;如果没有敌人,又何必奋力斗争。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东西因为太过自然,反而让人忽略了其价值,像是空气一样。
当时间与空间,这些最基本的概念被突然抽离。依托于其上的所有一切,都开始逐渐崩塌,而且这种崩塌将永远没有尽头。
“呵,这就是所谓的无间道?”
他忽然神色一变,宝相庄严,结跏趺坐,默念着:“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照一切苦厄……”
进入了禅定之中。
他并不知道这里便是无色界,却知道必须想办法约束自己的念头。虽然在这里他可以永生不死。但一旦彻底陷入盲目,受到的影响将不可逆转。
他必须想方设法,对抗虚无!
天魔之道独立于佛门大道之外,又与佛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经过在大冰川上的苦修。他的禅定功夫已达最高境界——色即是空。
于是开始洞彻内心,重新观察进入地狱道之后所见所闻的一切。
地狱道乃是整个六道轮回的核心,没有地狱就没有轮回。而六道轮回有是三千世界,无尽星辰的核心。
所有世界,无论大小,皆通轮回。
随着他不断深入地狱。法则也越来越显化。也越来越神秘。
也就是说,他如今面对的不仅仅是地狱道的天地法则,还是整个六道轮回乃至三千世界的核心法则。
三千世界,六道轮回,这所有一切,有一个通用的名字——色/界。
“色/界,核心,白色,虚无……”
无数词汇在脑海中汇集。化作灵光一闪:“莫非这里就是传说中的‘无色界’!”
那么一切就说得通了!
地狱道那种种奇妙之处,全都说得通了!
譬如为何奈何桥走过去之后会突然变短。
这不过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现象,陌生的道路给人的感觉总是比较长,但只要走过一遍,立刻就觉得变短了许多。
但是在一般世界中,现实的长短总是固定的,变的只是感觉而已。但是在这里,感觉却能影响现实,直接改变桥的长度。
这也解释了为何黄泉路只有一条,却能通往无数世界。桥的长度在他心中是这样。在别人的心中又是一个样。
桥是同一座桥,路是同一条路,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色相”。因为这里是色/界与无色界的交汇处,属于色/界的种种规律法则,渐渐被无色界的规律法则所取代。
正如人类进入魔域,会被魔化一样。属于色/界的他,进入这无色界,就会被无色化,而无色即是“空”。
这就相当有趣了!
色即是空,本来只是一种领悟,一种境界。真要解释起来,其实并不难懂。
“色”是一切事物的集合,而万事万物总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
比如活生生的一个人,说不定一转眼就被大卡车撞死了,变成了一堆烂肉。这个人就不存在了,变成了“空”。
再进一步,就算没那么突然,容他多活个几十年,到头来还是一样。
更进一步,在这活着几十年中,也还是在不断变化,今天与昨天不同,明天与今天不同。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万般无常,色不异空。
而“空”并不是虚无,死也并不意味着消失,只是变成了泥土或其他物质。
是以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所以他在这无色界中,法力既不会增长,也不会减少。既不能生存,也不会毁灭。
就像是独自走在黄泉路上,他也永远别想找到那位“老五”。被打入无色界的所有恶鬼都不会相遇,必须独自面对一切。
明悟了这一点,他非但不觉得失望,反而异常振奋,他正在逐渐理解这个世界。突破四禅定的境界,进入四空定的境界。
四空定之第一定——空无边处定。
刹那间,他的身躯不再膨胀白化,面带微笑,静静安坐。
本来无论再怎么玄妙高深的境界,都需要力量来支撑,否则就会像是傻叉一样。
人家打你一巴掌,你不好好强身健体,反而到寺庙里去打坐,回来跟人家胡扯一通佛法,只会再挨一巴掌。
所以空不异色,空不离色,必须有所凭依才行。
不能转化为力量的所谓境界,所谓禅机,所谓佛法,全都像****一样。
然而无色界的玄妙之处在于,不需要任何凭依,如果你的境界是真的,那么就能“言出法随”,直接把仇人当场喷死。
同样也可以把你的罪业在一面镜子上映照出来,再衍生出种种真实不虚的酷刑。
正是因为这种奇妙特性,所以他才可以通过堪破色相来战胜冰川火海,最后渡过六次天劫。
但这种状况当然是很不寻常,如果想什么就能来什么,所有胖子都能减肥成功,所有宅男都能开后宫,天上天天掉馅饼。
“这无色界为何如此奇妙,如此不同?”
李青山陷入了恒久的沉思,意识重新收敛凝结,一团乱麻的思绪也理顺起来,进入了四空定之第二定——识无边初定。
一个个问题生发出来,色即是空较为容易理解,可空即是色又是什么意思?
归墟是元始灵龟所化,那么这“无色界”的来源又是什么?
作为三千世界,六道轮回的核心,无色界可比归墟重要太多了。
元始灵龟乃天地所生,已经是最高等的存在,谁又能创造出这无色界来。佛祖吗?女娲吗?不,即便是他们也不可能有这种能力。
那么只有一种可能……
在恒久的沉思中,他重新感受到了自身的存在,内心充实喜乐,不再感到虚无。
四空定之第三定——无所有处定。
答案呼之欲出,他微微一笑,开口道:“空即是色。”
声如雷震,震彻虚空,打破永恒的寂静。
“空即是——道!”
大放光明,照彻八方,浸染了不变了纯白。
大道三千,殊途同归。只是说法不同,目的不同。
佛家要普度众生,便说色空,要以无常之心消解众生的欲念执念。
道家要自求解脱,便谈大道,要寻出一条超凡脱俗的道路。
此时此地,李青山所求的正是解脱,便从容舍了四禅八定,朗声念道: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像帝之先。”
这就是一切的答案,这无色界是诸天万界一切法则的集合点,是“道”的世界。
无论是苹果落地还是斗转星移,都遵循着“道”。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以“无色界”是一切的源头,才有了“色/界”的三千世界。有了“色/界”才有了有情众生,才有了“欲界”。
所谓的修行,就是逆流而上,不断接近这个源头,接近大道。
明悟了这一点,于是他便进入了四空定之第四定——非想非非想处定。(未 完待续 ~^~)
PS: 归墟已经够难描绘了,这无色界简直要人命。如果看不明白,那不是你的错,但也请不要喷我,我只是完成我的承诺,带你们经历一个个奇妙世界,而不仅仅是换张地图,我也没得选择。不过还好,接下来就没这么抽象了。^_^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