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112 4.穷途末路的公孙伯圭
- 1113 5.警告各位诸侯,我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 1114 6.疗养必外出
- 1115 7.悠闲行走
- 1116 8.那躲在林间的少女
- 1117 9.吃我屠龙一刀
- 1118 10.白虎喵:不要看不起喵啊口胡
- 1119 11.白虎喵:所以说本喵的技术可是很好的
- 1120 12.来自北方的激变
- 1121 13.猎杀
- 1122 14.残光
- 1123 15.边塞的号角
- 1124 16.边塞战云起
- 1125 17.道可道,非常道
- 1126 18.来自阴影的黑夜舞者
- 1127 19.这应该算是李逵遇见李鬼么
- 1128 20.吃我当头炮!
- 1129 21.黎明的晨曦
- 1130 22.记住,这是来自于时代的胜利!
- 1131 23.拯救大兵,哦不,少女黄龙
- 1132 24.苏醒吧,神龙……似乎并不违和啊
- 1133 25.找寻苏醒者祭坛
- 1134 26.猛拧
- 1135 27.恶梦的序曲
- 1136 28.哀怨
- 1137 29.深夜访客
- 1138 30.苦涩与背叛
- 1139 31.一剑和一玉,是不是还差一面镜子
- 1140 32.冬日里的烈火
- 1141 33.这算不算是拉开了殖民时代
- 1142 34.挖坑技术哪家强
- 1143 35.吾家有小萝莉初长成
- 1144 36.我家的萝莉不可能这么天才!
- 1145 37.二爷的忧冬郁日
- 1146 38.就算是龙套也在向往着美好的春天
- 1147 39.怪力少女不会受伤
- 1148 40.永远不会停止的杀戮
- 1149 41.奔跑吧,马儿
- 1150 42.马儿也有青涩的初恋
- 1151 43.时间的魔法(上)
- 1152 44.时间的魔法(下)
- 1153 45.向天再借二十年
- 1154 46.中二熊孩子欢乐多
- 1155 47.女人能顶半边天
- 1156 48.《雪白血红》成为禁书并不是说它有多坏而是因为那个时代的人普遍缺乏自信
- 1157 49.来自怨念少女的委托
- 1158 50.盛开在草原上的圣雪莲
- 1159 51.做人不能太鞠躬尽瘁了啊
- 1160 52.更不想死而后已啊
- 1161 53.至少这里还是和平的
- 1162 54.虎兕出柙
- 1163 55.想要收成好,女神要讨好
- 1164 56.这是意外,还是必然?
- 1165 57.春寒料峭
- 1166 1.雪山飞狐
- 1167 2.黄蜂尾后针
- 1168 3.袁术的密谋……大概吧
- 1169 4.狗急能跳墙
- 1170 5.混乱之夜
- 1171 6.鱼死网破
- 1172 7.北方有高士,绝世而独立
- 1173 8.北方狼祸
- 1174 9.黑云压城城欲摧
- 1175 10.英勇的初战
- 1176 11.从希望到绝望
- 1177 12.需向辽东赴死歌
- 1178 13.称为孟德第二的良机
- 1179 14.说某人某人就到
- 1180 15.退让
- 1181 16.城破
- 1182 17.人生百态,尽在此处
- 1183 18.荆南波澜起
- 1184 19.得到的越容易就越学不会珍惜
- 1185 20.甘兴霸的蛮族大冒险
- 1186 21.×;×;的大冒险怎么能没有公主
- 1187 22.南来北往(上)
- 1188 23.南来北往(下)
- 1189 24.男人的友谊果然还是通过摔♂跤来得快啊
- 1190 25.我,回来了!
- 1191 26.面子的问题可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 1192 27.似曾相识的幽灵
- 1193 28.环境干扰能力才是最可怕的战略兵器啊!
- 1194 29.所以说使用起来总是会麻烦多多才对
- 1195 30.少年们的大冒险之旅
- 1196 31.三面夹击(上)
- 1197 32.三面夹击(中)
- 1198 33.三面夹击(下)
- 1199 34.重回宛城
- 1200 35.青州暗战
- 1201 36.杀人放火金腰带
- 1202 37.龙跃在渊
- 1203 38.故人的讯息
- 1204 39.那些年,那些事
- 1205 40.群山之中
- 1206 41.盐池鲜海
- 1207 42.江东暗流
- 1208 43.江东励志好少年
- 1209 44.准备回归的孙策
- 1210 45.终于可以名正言顺了
- 1211 46.让礼法什么的都见鬼去吧
- 1212 47.韶华美眷,卿本佳人,天地为证,日月为名
- 1213 48.请问当场的众人有谁对这场婚姻表示疑问?
- 1214 49.公主们,你们确定你们没有走错片场么
- 1215 50.姑且可以入洞房了
- 1216 51.华丽变身的萝莉
- 1217 52.那一段尘封的黑历史
- 1218 53.突如其来的圣旨
- 1219 54.退一步海阔天空
- 1220 55.麻烦的事情还远没有结束
- 1221 56.我以我血荐轩辕
- 1222 57.飞狐幽狼的新生
- 1223 58.暗之穴,幽冥起
- 1224 1.引蛇出洞
- 1225 2.大战之前让我们来盘点盘点吧
- 1226 3.我们认为知道那天所看见的花的名字
- 1227 4.在泥泞中挣扎
- 1228 5.牵一发而动全身
- 1229 6.白马之殇(上)
- 1230 7.白马之殇(中)
- 1231 8.白马之殇(下)
- 1232 9.白马余韵
- 1233 10.辽东访客
- 1234 11.让我们重新唱起那首歌
- 1235 12.轩辕之惑
- 1236 13.轩辕之威(上)
- 1237 14.轩辕之威(下)
- 1238 15.送别
- 1239 16.拨云见日
- 1240 17.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 1241 18.似乎还是被老家伙们摆了一道
- 1242 19.相逢一笑泯恩仇……才怪
- 1243 20.不归之路
- 1244 21.三爷:卡林是什么我可不懂啊!
- 1245 22.所以说三爷怎么可能卡林呢
- 1246 23.就算是铁锤也是能杀人滴~
- 1247 24.来自远方的威胁
- 1248 25.许昌遥望
- 1249 26.迷情幻境
- 1250 27.幻境迷城(上)
- 1251 28.幻境迷城(下)
- 1252 29.北方变局
- 1253 30.快擦擦,口水要流干了
- 1254 31.海军的畅想
- 1255 32.囚龙欲脱困
- 1256 33.和整个世界为敌这种念头需要多少中二度才会产生啊!
- 1257 34.中二病也能做开门任务
- 1258 35.另一只囚龙已脱困
- 1259 36.小蚂蚁也会有春天
- 1260 37.黑风起,祖龙现
- 1261 38.夜半钟声急
- 1262 39.三更箭岚至
- 1263 40.一个人的努力与一群人的信念
- 1264 41.主角最经常做的便是明知道是陷阱也一定要跳进去
- 1265 42.渭河血原
- 1266 43.唯一的弱点
- 1267 44.三路夹攻
- 1268 45.意外的访客(上)
- 1269 46.意外的访客(中)
- 1270 47.意外的访客(下)
- 1271 48.新的诸侯
- 1272 49.沙场战士的决心
- 1273 50.即将被打破的僵局
- 1274 51.我们成了两千年后的“叫花军”(上)
- 1275 52.我们成了两千年后的“叫花军”(下)
- 1276 53.深夜访客
- 1277 54.那……令人惊异的邂逅
- 1278 55.那年那人那些事儿
- 1279 56.人力终有穷尽时
- 1280 57.你的选择
- 1281 58.残酷的现实
- 1282 59.屹立不倒的不落之城
- 1283 60.运动与运动
- 1284 61.当一场战争的双方情报不对等的时候
- 1285 62.针锋相对
- 1286 63.这也是战争
- 1287 64.来自另一处战场的消息
- 1288 65.不太一样的选择
- 1289 66.容,到底可以有多大(上)
- 1290 67.容,到底可以有多大(中)
- 1291 68.容,到底可以有多大(下)
- 1292 69.敖仓之夜
- 1293 70.乌巢的火
- 1294 71.黄雀驾到请诸位虫子赶紧避让
- 1295 72.万岁冲锋
- 1296 73.朕乃天子
- 1297 74.那一箭的风情
- 1298 75.狼狈的结局
- 1299 76.准备决战
- 1300 77.准备中的并州军
- 1301 78.天机变
- 1302 79.天水流啊流,向东流啊流
- 1303 80.行动代号“悲风恸哭”
- 1304 81.十年努力的成果(上)
- 1305 82.十年努力的成果(下)
- 1306 83.果然几波小怪之后就该是BOSS出场的时间
- 1307 84.柏勒洛丰的冲击
- 1308 85.百密终有一疏
- 1309 86.电闪火转波尔卡
- 1310 第五卷 皇朝落日 87.珀勒洛丰的坠落(上)
- 1311 第五卷 皇朝落日 89.珀勒洛丰的坠落(下)
- 1312 第五卷 皇朝落日 90.会猎于此(上)
- 1313 第五卷 皇朝落日 91.会猎于此(中)
- 1314 第五卷 皇朝落日 92.会猎于此(下)
- 1315 第五卷 皇朝落日 93.冲破迷雾,突破天际(上)
- 1316 第五卷 皇朝落日 94.冲破迷雾,突破天际(下)
- 1317 第五卷 皇朝落日 95.这是一场没有失败者的战争(上)
- 1318 第五卷 皇朝落日 88.珀勒洛丰的坠落(中)
- 1319 《小人物的英杰传》第九卷 扬威在西域 48.恶魔行走于世间,恶魔驻留于心中4
- 1320 96.这是一场没有失败者的战争(中)
- 1321 第五卷 皇朝落日 97.这是一场没有失败者的战争(下)
- 1322 98.千古一帝
- 1323 99.那些曾经和现在的英雄
- 1324 100.未来属于你们
- 1325 101.当歌声响起的时候
- 1326 1.时间之河
- 1327 2.静观其变
- 1328 3.陌路炎上
- 1329 4.游子归来
- 1330 5.当往事成为追忆,你是否依然如当初那般惘然
- 1331 6.间幕:火之地
- 1332 7.您的好友“一大波意外”已经上线
- 1333 8.爱的代价
- 1334 9.大冒险重开
- 1335 10.炉心融解
- 1336 11.奇怪的商队
- 1337 9.大冒险重开
- 1338 10.炉心融解
隐藏
显示工具栏
14.残光
14.残光
因为这些意外发现的缘故,李书实不得不在马邑多停留了几天。
而随着他暂留在此地,贾诩这只前一阵子还在雁门主持革命工作的老狐狸还没在晋阳休息多久就被李书实使用大召唤术召唤而来,而同来的,还有法正、鲁肃和小司马懿。
后面两个人中一个人是李书实打算带出来见识见识北方的情况,顺便拉拉关系,而另外一个,则完全是苏小萝莉认为不能长时间脱离自己的“教育光环”太久,否则不利于对方身心发展。
话说在这种光环笼(调)罩(教)下的骚年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呢,李书实多少有一点点好奇。
不过现在看起来至少也比他所熟悉的另一个位面的历史上那位奠基之主要更合李书实胃口。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李书实很清楚这个时代乃至于一直到现代开端,中国历朝历代虽然都有一定的国家概念,但更为重要的却是姓氏和家族的观念,有家才有国,先有家而后有国,宁可抛弃国家社稷,也要保全家族延续,保证了家族的延续和兴盛之后,才考虑为国尽忠。
最典型的例子还不是诸葛家的那三只龙虎狗,却是未来不知道还会不会生出来的有名的爱国名人文天祥——此君个人的气节固然千古传唱,但也曾写信给他的弟弟,表示为国家尽忠有自己这个哥哥就够了,做弟弟的需要为家族着想。好好做个顺民吧。
而这已经是相当有气节的表现了,其余那些所谓的名儒,基本上一个比一个投降的快。
所以说大抵儒家的那些名儒们,除了会内斗攻讦之外,最为擅长的便是保家立业,他们深知学问气节什么的都是过眼云烟,只要有权力,只要活得够长,总能够有改写史书的机会。于是教人舍身成仁取义,但自家却是如墙头草一般随风而倒。三叩九拜玩得不亦乐乎。
于是到了李书实这里。自然是要往那些主流的经学里添油加醋,夹枪带棒,夹带私货。
诸如什么“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兴国安邦为第一要务”。“国兴家才安”之类的想法不断夹杂于各种经学的注释之中——当然啦。他自己是没那个水平。也做不了这么高大上的事情,但因为身边有一只聪明好用又能干(暂时这句话的意思很单纯)的萝莉,自然是不能弃之不用。而可怜的司马懿,则往往会成为苏小萝莉完成“篡改”后的第一批“受荼毒者”。
效果如何李书实是不知道啦,反正儒家至少还让人孝敬父母,但是照样有各种各样的混账货,儒家还教导人纲常伦理,你看什么年代会缺少造反的家伙,什么时候缺少各种“可歌可泣”需要用德国骨科来拯救的凄美故事,甚至因为是异姓,所以表亲之间的婚姻是合法的。
虽然说从基因上来判断,这样的婚姻关系比某些同姓之间的还要危险了许多许多许许多多。
好像跑题了?拉回来拉回来。
总而言之,在李书实的指导与苏小萝莉心领神会的恶意卖萌下,经过数次争辩,那些官学里的老夫子们最后也是哑口无言,胡昭也就顺势接受了李书实“原创”,苏小萝莉总结的理论。
将忠君的思想逐步转变为爱国,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只是定义为“听命于上级”,这样的举动对于李书实这个类似的割据军阀的诸侯而言或许并不是什么好事,但国家终归还是要归于统一,而且他的所作所为很多也是以一个国家为前提,而且这些东西都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就算真的发生了影响,那个时候要么便是天下太平,要么李书实更是早已作古,哪管洪水滔天。
至于自由皿煮什么的,那还是算了,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能人辈出豪杰无数,虽然不能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但是适当的集权绝对有利于国家的稳定繁荣和昌盛。
甚至就算如此。因为人口的缘故,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便是定理,就算有了核武器,有了高产作物,但世界的承载力总是有限度的,如果不想地球君完蛋大家都没得玩,就只能让一部分人提前结束自己的历史使命,留下一小部分继续在这个世界享受受苦。
当然,若是能够让人类向星辰大海进发,不用远了,只要把泛太阳系的奥特星云全部建立成可以生存的宇宙基地,估计几千年内人类都不需要太过严酷的战争洗地,大家的争斗虽然不会平息,但总还是有机会建立起一个相对可以调解各种矛盾的机制。
好吧,其实这样也不可能太平了,因为圈地运动不论是在一国之内还是整个地球都不是什么和平友好的运动,而这项运动演变到了极致便是一次大战,然后紧跟而行的便是惨烈的二战。
于是综合起来看,我们或许可以得出一个无奈的结论,那就是每一个新朝代或者新秩序的建立,若不是经历极为残酷的屠杀,则势必祸患无穷,需要用一场更大的杀戮才能获得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政权,作为普通的百姓而言也才能够得到一段比较长久的喘息之机。
比如秦灭六国建立大一统封建,结果因为六国的怨恨和国内政治体系的崩溃,从而在一个小人物的揭竿而起下就这么的不足百年而亡。比如魏武帝曹操本来是打算打破世家的垄断,但为了登基而不得不从最初的锐意进取转而妥协再妥协,最终在第二代以巨大的代价换取了登上巅峰的机会,但几代之后就将这美丽的嫁衣送给了司马氏。当然了,晋朝也没好过到哪里,不论是西晋还是东晋。那个苦就不说了,尤其是西晋,简直没有一天安生的日子。
隋与唐,一战和二战,甚至常凯申与太祖高皇帝,当矛盾只是被掩盖而不是铲除,那么经过酝酿之后再爆发出来,便需要更多的铁与血才能浇灭,甚至疯狂的人们不但不会再阻挡,反而深陷于时代的洪流之中。寻求那遁去的一。找寻天道留给的那唯一的出路。
所以说看起来哪管身后洪水滔天似乎已经演变成了一句形容一个人不负责任的话,但若是往深里想一想,也的确是另一种的无奈,毕竟无论你做的多么好。洪水都必定会到来。
一次两次。你可以依靠坚固的大坝挡住滔滔洪水。但三次四次,五次六次,七次八次……大坝终究会腐朽。而洪水却连绵不绝花样繁多且出其不意。
李书实觉得自己只是个凡人,很普通的凡人,纵然有着可以看到千年的眼光,但当他身为蝴蝶改变了一切的时候,这千年的眼光又会有多少用处呢?很难说,很难说,所以他唯一能做的,便是建筑一座至少可以抵御一阵子洪水的大坝,然后……再人为准备好一场洪水。
一场早就准备好了的洪水,总应该比那未知的洪水能容易控制灾祸的程度吧。
李书实是这样想的,他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不是有够天真,会不会成为自作聪明的汪兆铭。
当然,顺便一说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释迦摩尼教在中土兴盛,天帝教变种了的圣子教、通过神父拜圣子教、我自己也能拜圣子教、东边才是圣子的家教在西方更是掌握了世俗的权柄。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没有战争就没有宗教,宗教依靠战争传播信仰——不论是用宗教战争从**上毁灭敌人,还是利用战争让深受苦难的人依靠宗教,反正大炮一响,传教的人便如同蝗虫一般蜂拥而上,因为这是民众心灵最薄弱的时候,自然也是他们最好的机会。
而对于中原富饶的大地,最不想出现统一政权的,尤其是汉人统一政权的,便是佛门,因为毕竟是外来的和尚,就算在如何会念经,终究比不上本土已经根深蒂固的文化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所以不论是汉人的政权还是自诩汉人的政权,道教都会得到更多的扶持,或者说佛教以道教的盟友或者附庸的关系出现在世人眼前。反而是异族人掌握权柄的时候,佛教总是能够成为获得远比汉人掌握权柄时更快的发展速度,更容易成为上层的工具,互为利用。
当然了,自然也不排除汉人当中出现一两个如梁武帝的奇葩,只不过这种背叛了祖宗的家伙死法自然也是凄惨无比,甚至胡僧都看出了事件的本质而远远躲开,不敢与其沾染太深。
所以或许普通的信众祈求的是和平,但是那些宗教领袖们绝对是最喜欢战争的那群人。
还是那句话,不管是看起来逗比的政客还是看起来白痴的政客,只要是一名合格的政客,那就必须要有将自己的良心不知道扔到哪里,然后戴上一张面具走出家门的本事。
总觉得这样说下去是不是又要变成某些小说中经常会提到的所谓的道统之争呢,略过略过。
所以呢,正因为这个世界有些东西太过沉重,那么我们还是用逗比来面对我们的人生吧。
适当逗比有益身心,沉迷逗比——或许你可以为这个世界创造不少欢乐,至少你的死……其实还是没啥价值,毕竟这个时代的逗比太多,你再如何创造逗比的笑料也会被新的逗比超越。
所以说现在的李书实觉得自己不但不是逗比,而且威严满满,如果一旁的苏小萝莉不笑的话。
“话说玉子酱啊,我就真的有那么可笑么,让你能从早上笑到晚上还不停下。”
“不不不,妾身怎么会笑夫君大人呢?完全是因为今天的夫君大人太勇猛了,让妾身在一旁看得是心旌摇曳难以自持,妾身能够找到如夫君大人怎办勇猛的男人,真是太太幸福了啊~”
“虽然总觉得玉子酱你这话里有话,但是算了吧,姑且就当你是在表扬我好了。”
作为李书实说这话时的背景,是躺到了一地的“尸体”。看他们的模样都不是汉人,哪怕身上的衣着是汉人的式样,可面容上的差异却让人不会将他们错认。
他们是谁,他们为什么躺在那里,他们是生是死,请继续收看由探索发现频道播出的……好吧,一不小心串词了。如果真有人对那种节目感兴趣的话,请出门右拐,那里据说正在播出水晶龙的性别之谜与某只德鲁伊是如何从一名平凡的男孩纸变成了魅力天成的美少女之谜。
咳咳,广告时间结束。让我们将镜头回到这看起来一片狼藉的室内演武场。
因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李书实不得不时隔一日便再一次来到马邑张家的坞堡中,毕竟他的身边又多了数百异族奴隶,而且不是青壮便是身份特殊或者有一技之长的特殊人才。这些可是李书实和苏小萝莉在蔚泰厚周围方圆十里之内的数家规模颇大的商号所搜集而来的货色。
虽说李书实的这种行为多少有些“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味道。但考虑到他们来之前这些奴隶已经运抵。精华的部分或许已经被有关系的各种势力挑选了去。剩下的这些虽然也有不少让人欣喜的存在,但估计很大可能不过是漏网之鱼而已。
这样一算,其实李书实的这种行为倒也算不上多么可恨。再说他又不是凭着身份买东西不给钱或者恶意压价的恶徒,你拿出来卖,我拿钱来买,天经地义,谁也挑不出个错字来。
甚至李书实还给草原上的拓跋力微等人送去了自己这边得到的情报,他不清楚这些人是否发现了草原上的变动,但他不管这几位之前发没发现,都不能放过这个坐大的难得良机。
可惜虽然本着好东西看到了就要下手的原则买下了这批奴隶,但如何处置却成了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因为李书实身为五州之地的掌控者,手下能人异士无数,尤其不论是并朔还是雍凉都不缺乏苦寒之地,最擅长出产各种不要命的战士,稍加训练也并不比这些胡人差到哪里,而且在组织性和认同感上,或许还能高出那么三两分,也容易洗脑。
当然,不是说这些胡人奴隶就不容易洗脑,事实上已经变成无根之萍的他们只要手段合适,很容易便成为李书实麾下忠心耿耿的战士,可令人尴尬的是,应该如何确定他们的身份呢?
直接放掉?告诉他们李书实是个大善人,要给予他们皿煮和自由?
算了吧,李书实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傻,而且他从起家开始对于那些与汉人多有摩擦的异族便从来不曾手软过,称之为手上鲜血累累都不为过。更别说他还喜欢抓奴隶,然后将那些奴隶不是送入各种黑煤窑中,便是用于开山修路做徭役上。这样的人突然说要给胡人奴隶以自由,先不说人家信还是不信的问题,单说李书实自己就会觉得异常的肉疼,话说那可是用了真金白银换回来的,放了他们不可能为李书实获得什么名声,还白白浪费银钱,傻瓜才这么干。
当年子贡端木赐替鲁国赎人想要表现自己的高风亮节不要国家给予的补偿,结果被孔圣人好一顿臭脚乱骂,并严重警告他这种为了自己的一点小名声而破坏人家国家信誉的行为是多么的错误——由此可见,李书实要是将这些人放了,别说会不会出现第二个林风,要是因此就降低了治下各方势力对于抓捕异族奴隶的积极性不也是超重大的损失么。
好吧,既然不能将这些人自然放生,那么让他们做些什么来产生价值回报李书实的付出呢?
挖矿修路?看起来似乎有些太过奢侈,毕竟是李书实和苏小萝莉再加上童老头精挑细选的货色;留在身边看家护院?你又让那些千辛万苦通过考验的亲卫成员怎么看;独立成军?林风的事情近在眼前,若是那种经历过考验的胡人部下倒也不是不能接受,但这些奴隶?
于是百思不得其解的李书实将自己的烦恼告知给了身边最信任的两个人——童老头和自家萝莉,而这两个人虽然话说的不一样,但意思却毫无二致。
打,打上一场。最好还是李书实亲自下场与对方狠狠地操练一番,直到将对方打到服为止。
这样的答案倒是不算出乎意料,毕竟草原人以强者为尊也不是随便说说的,李书实可是有着切身的体会,比如那些在晋阳城外越来越安分,与汉人的融合越来越快速的匈奴人,不正是因为当初并州的强势才不得不来到晋阳,然后又因为在日常中和南征北战中见识到了并州军那强大的军队和优秀的将领,这才从心底认同了汉人对其的统治,甚至李书实正在逐步向对方收取各种治下居民必须缴纳的税收。纵然很多家族都因为战功而拥有或多或少的免税额度。但是只要开始安心缴纳赋税,这便代表着这个族群已经可以被深度控制。
至于那美好的生活和瑰丽的远景,起到的却并非是根本作用,而是促进和催化的作用。
这一点。当初的李书实或许认识的不够深刻。但这么多年过来。他已经越来越能认识到这一点,所以苏小萝莉和童老头给他的这个建议并不会让他感到诧异或者别的什么情绪。
只不过,知道是一回事。但能不能想到就是另一回事。
就好像很多谋士的计策说出来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大家会觉得“啊,其实我也能做到嘛”并发出各种羡慕嫉妒恨的声音,深恨自己生错了时代。可是当你置身其中,周围被各种权利的博弈所环绕,不得不反复思量反复推敲的时候,你便会知道那种身处迷雾中的感觉是多么的让人难以决断,而在这方面李书实相信何进和袁绍一定是最理解这种感觉的。
等到真正做出决定了,不管好坏总也算得上拨云见雾,暂时也能得个心情舒畅。
只不过李书实的心情是舒畅了,但他的身体可就没那么……好吧,其实也挺舒畅的。
之前就曾经说过,如果仅仅只是徒手搏斗的话,李书实虽然本事不高,能力不强,但是最擅长的却是持久战,就算这些胡人奴隶饱食之后身体状况有了不小的改善,但又是霸气,又是自愈,虽然对对手似乎稍稍有些不太公平,但若仅仅只是这样的话,倒也可以算是在表面上维护了相对的公平,反正李书实面对的是奴隶们的车轮战,这已经算是高难度的挑战。
结果,但没有上场的胡人们看着李书实像是小强一样就算被击倒也不认输,反而努力爬起来再战,反正没有多少秒被人压在身体下面就要认输,更不会有一本战败,纯粹就是一方将另一方的战意彻底击溃为止,所以就算被人暂时占了上风,李书实也可以利用从武鸾那里学到的策略的技巧运用这样的小手段让对方根本无法长时间锁住他。
这样一来,对方最后获胜的机会都被李书实封锁,于是结果变成了李书实愈战愈勇,而一个个出来挑战的对手每一个都很憋屈的被李书实耗尽了体力。
当只有一个两个是这种情况的时候,有人或许会认为李书实的胜利只是偶然和幸运,但当十余人都因为力竭而躺在那里,偶尔一两个甚至不需要等到力竭就会被经过磨练武艺又有了一点提高的李书实幸运拿下的时候,所有人看待李书实的目光已经变得惊诧甚至恐惧。
进而,不少人甚至崇拜起李书实这看起来似乎并不是很强大的汉人。
因为体力如此绵长,这同样是堪称奇迹一样的天赋,同样事实证明了没有人能够制服他,那么被他所战胜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而这样的事情如此之多,那就绝对不是幸运,而是这个汉人在用这种方式告诉他们——他,很强!
虽然说是一个美丽的误会,但看起来似乎比预想中的情况还要好上一点点。
等到真正震慑了这些人,当李书实宣布他们将会便编在一起由他麾下亲卫中的一个匈奴人校尉所统帅的时候,这些人都显得十分的听话。
先养在身边一阵子,然后根据他们的表现决定他们的未来是分散洒入军中还是如同董卓那样建立一支异族别部。
随着几位谋士的到来,李书实觉得,是时候启程前往雁门北方重镇——平城。(未完待续。。)
而随着他暂留在此地,贾诩这只前一阵子还在雁门主持革命工作的老狐狸还没在晋阳休息多久就被李书实使用大召唤术召唤而来,而同来的,还有法正、鲁肃和小司马懿。
后面两个人中一个人是李书实打算带出来见识见识北方的情况,顺便拉拉关系,而另外一个,则完全是苏小萝莉认为不能长时间脱离自己的“教育光环”太久,否则不利于对方身心发展。
话说在这种光环笼(调)罩(教)下的骚年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呢,李书实多少有一点点好奇。
不过现在看起来至少也比他所熟悉的另一个位面的历史上那位奠基之主要更合李书实胃口。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李书实很清楚这个时代乃至于一直到现代开端,中国历朝历代虽然都有一定的国家概念,但更为重要的却是姓氏和家族的观念,有家才有国,先有家而后有国,宁可抛弃国家社稷,也要保全家族延续,保证了家族的延续和兴盛之后,才考虑为国尽忠。
最典型的例子还不是诸葛家的那三只龙虎狗,却是未来不知道还会不会生出来的有名的爱国名人文天祥——此君个人的气节固然千古传唱,但也曾写信给他的弟弟,表示为国家尽忠有自己这个哥哥就够了,做弟弟的需要为家族着想。好好做个顺民吧。
而这已经是相当有气节的表现了,其余那些所谓的名儒,基本上一个比一个投降的快。
所以说大抵儒家的那些名儒们,除了会内斗攻讦之外,最为擅长的便是保家立业,他们深知学问气节什么的都是过眼云烟,只要有权力,只要活得够长,总能够有改写史书的机会。于是教人舍身成仁取义,但自家却是如墙头草一般随风而倒。三叩九拜玩得不亦乐乎。
于是到了李书实这里。自然是要往那些主流的经学里添油加醋,夹枪带棒,夹带私货。
诸如什么“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兴国安邦为第一要务”。“国兴家才安”之类的想法不断夹杂于各种经学的注释之中——当然啦。他自己是没那个水平。也做不了这么高大上的事情,但因为身边有一只聪明好用又能干(暂时这句话的意思很单纯)的萝莉,自然是不能弃之不用。而可怜的司马懿,则往往会成为苏小萝莉完成“篡改”后的第一批“受荼毒者”。
效果如何李书实是不知道啦,反正儒家至少还让人孝敬父母,但是照样有各种各样的混账货,儒家还教导人纲常伦理,你看什么年代会缺少造反的家伙,什么时候缺少各种“可歌可泣”需要用德国骨科来拯救的凄美故事,甚至因为是异姓,所以表亲之间的婚姻是合法的。
虽然说从基因上来判断,这样的婚姻关系比某些同姓之间的还要危险了许多许多许许多多。
好像跑题了?拉回来拉回来。
总而言之,在李书实的指导与苏小萝莉心领神会的恶意卖萌下,经过数次争辩,那些官学里的老夫子们最后也是哑口无言,胡昭也就顺势接受了李书实“原创”,苏小萝莉总结的理论。
将忠君的思想逐步转变为爱国,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只是定义为“听命于上级”,这样的举动对于李书实这个类似的割据军阀的诸侯而言或许并不是什么好事,但国家终归还是要归于统一,而且他的所作所为很多也是以一个国家为前提,而且这些东西都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就算真的发生了影响,那个时候要么便是天下太平,要么李书实更是早已作古,哪管洪水滔天。
至于自由皿煮什么的,那还是算了,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能人辈出豪杰无数,虽然不能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但是适当的集权绝对有利于国家的稳定繁荣和昌盛。
甚至就算如此。因为人口的缘故,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便是定理,就算有了核武器,有了高产作物,但世界的承载力总是有限度的,如果不想地球君完蛋大家都没得玩,就只能让一部分人提前结束自己的历史使命,留下一小部分继续在这个世界享受受苦。
当然,若是能够让人类向星辰大海进发,不用远了,只要把泛太阳系的奥特星云全部建立成可以生存的宇宙基地,估计几千年内人类都不需要太过严酷的战争洗地,大家的争斗虽然不会平息,但总还是有机会建立起一个相对可以调解各种矛盾的机制。
好吧,其实这样也不可能太平了,因为圈地运动不论是在一国之内还是整个地球都不是什么和平友好的运动,而这项运动演变到了极致便是一次大战,然后紧跟而行的便是惨烈的二战。
于是综合起来看,我们或许可以得出一个无奈的结论,那就是每一个新朝代或者新秩序的建立,若不是经历极为残酷的屠杀,则势必祸患无穷,需要用一场更大的杀戮才能获得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政权,作为普通的百姓而言也才能够得到一段比较长久的喘息之机。
比如秦灭六国建立大一统封建,结果因为六国的怨恨和国内政治体系的崩溃,从而在一个小人物的揭竿而起下就这么的不足百年而亡。比如魏武帝曹操本来是打算打破世家的垄断,但为了登基而不得不从最初的锐意进取转而妥协再妥协,最终在第二代以巨大的代价换取了登上巅峰的机会,但几代之后就将这美丽的嫁衣送给了司马氏。当然了,晋朝也没好过到哪里,不论是西晋还是东晋。那个苦就不说了,尤其是西晋,简直没有一天安生的日子。
隋与唐,一战和二战,甚至常凯申与太祖高皇帝,当矛盾只是被掩盖而不是铲除,那么经过酝酿之后再爆发出来,便需要更多的铁与血才能浇灭,甚至疯狂的人们不但不会再阻挡,反而深陷于时代的洪流之中。寻求那遁去的一。找寻天道留给的那唯一的出路。
所以说看起来哪管身后洪水滔天似乎已经演变成了一句形容一个人不负责任的话,但若是往深里想一想,也的确是另一种的无奈,毕竟无论你做的多么好。洪水都必定会到来。
一次两次。你可以依靠坚固的大坝挡住滔滔洪水。但三次四次,五次六次,七次八次……大坝终究会腐朽。而洪水却连绵不绝花样繁多且出其不意。
李书实觉得自己只是个凡人,很普通的凡人,纵然有着可以看到千年的眼光,但当他身为蝴蝶改变了一切的时候,这千年的眼光又会有多少用处呢?很难说,很难说,所以他唯一能做的,便是建筑一座至少可以抵御一阵子洪水的大坝,然后……再人为准备好一场洪水。
一场早就准备好了的洪水,总应该比那未知的洪水能容易控制灾祸的程度吧。
李书实是这样想的,他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不是有够天真,会不会成为自作聪明的汪兆铭。
当然,顺便一说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释迦摩尼教在中土兴盛,天帝教变种了的圣子教、通过神父拜圣子教、我自己也能拜圣子教、东边才是圣子的家教在西方更是掌握了世俗的权柄。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没有战争就没有宗教,宗教依靠战争传播信仰——不论是用宗教战争从**上毁灭敌人,还是利用战争让深受苦难的人依靠宗教,反正大炮一响,传教的人便如同蝗虫一般蜂拥而上,因为这是民众心灵最薄弱的时候,自然也是他们最好的机会。
而对于中原富饶的大地,最不想出现统一政权的,尤其是汉人统一政权的,便是佛门,因为毕竟是外来的和尚,就算在如何会念经,终究比不上本土已经根深蒂固的文化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所以不论是汉人的政权还是自诩汉人的政权,道教都会得到更多的扶持,或者说佛教以道教的盟友或者附庸的关系出现在世人眼前。反而是异族人掌握权柄的时候,佛教总是能够成为获得远比汉人掌握权柄时更快的发展速度,更容易成为上层的工具,互为利用。
当然了,自然也不排除汉人当中出现一两个如梁武帝的奇葩,只不过这种背叛了祖宗的家伙死法自然也是凄惨无比,甚至胡僧都看出了事件的本质而远远躲开,不敢与其沾染太深。
所以或许普通的信众祈求的是和平,但是那些宗教领袖们绝对是最喜欢战争的那群人。
还是那句话,不管是看起来逗比的政客还是看起来白痴的政客,只要是一名合格的政客,那就必须要有将自己的良心不知道扔到哪里,然后戴上一张面具走出家门的本事。
总觉得这样说下去是不是又要变成某些小说中经常会提到的所谓的道统之争呢,略过略过。
所以呢,正因为这个世界有些东西太过沉重,那么我们还是用逗比来面对我们的人生吧。
适当逗比有益身心,沉迷逗比——或许你可以为这个世界创造不少欢乐,至少你的死……其实还是没啥价值,毕竟这个时代的逗比太多,你再如何创造逗比的笑料也会被新的逗比超越。
所以说现在的李书实觉得自己不但不是逗比,而且威严满满,如果一旁的苏小萝莉不笑的话。
“话说玉子酱啊,我就真的有那么可笑么,让你能从早上笑到晚上还不停下。”
“不不不,妾身怎么会笑夫君大人呢?完全是因为今天的夫君大人太勇猛了,让妾身在一旁看得是心旌摇曳难以自持,妾身能够找到如夫君大人怎办勇猛的男人,真是太太幸福了啊~”
“虽然总觉得玉子酱你这话里有话,但是算了吧,姑且就当你是在表扬我好了。”
作为李书实说这话时的背景,是躺到了一地的“尸体”。看他们的模样都不是汉人,哪怕身上的衣着是汉人的式样,可面容上的差异却让人不会将他们错认。
他们是谁,他们为什么躺在那里,他们是生是死,请继续收看由探索发现频道播出的……好吧,一不小心串词了。如果真有人对那种节目感兴趣的话,请出门右拐,那里据说正在播出水晶龙的性别之谜与某只德鲁伊是如何从一名平凡的男孩纸变成了魅力天成的美少女之谜。
咳咳,广告时间结束。让我们将镜头回到这看起来一片狼藉的室内演武场。
因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李书实不得不时隔一日便再一次来到马邑张家的坞堡中,毕竟他的身边又多了数百异族奴隶,而且不是青壮便是身份特殊或者有一技之长的特殊人才。这些可是李书实和苏小萝莉在蔚泰厚周围方圆十里之内的数家规模颇大的商号所搜集而来的货色。
虽说李书实的这种行为多少有些“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味道。但考虑到他们来之前这些奴隶已经运抵。精华的部分或许已经被有关系的各种势力挑选了去。剩下的这些虽然也有不少让人欣喜的存在,但估计很大可能不过是漏网之鱼而已。
这样一算,其实李书实的这种行为倒也算不上多么可恨。再说他又不是凭着身份买东西不给钱或者恶意压价的恶徒,你拿出来卖,我拿钱来买,天经地义,谁也挑不出个错字来。
甚至李书实还给草原上的拓跋力微等人送去了自己这边得到的情报,他不清楚这些人是否发现了草原上的变动,但他不管这几位之前发没发现,都不能放过这个坐大的难得良机。
可惜虽然本着好东西看到了就要下手的原则买下了这批奴隶,但如何处置却成了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因为李书实身为五州之地的掌控者,手下能人异士无数,尤其不论是并朔还是雍凉都不缺乏苦寒之地,最擅长出产各种不要命的战士,稍加训练也并不比这些胡人差到哪里,而且在组织性和认同感上,或许还能高出那么三两分,也容易洗脑。
当然,不是说这些胡人奴隶就不容易洗脑,事实上已经变成无根之萍的他们只要手段合适,很容易便成为李书实麾下忠心耿耿的战士,可令人尴尬的是,应该如何确定他们的身份呢?
直接放掉?告诉他们李书实是个大善人,要给予他们皿煮和自由?
算了吧,李书实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傻,而且他从起家开始对于那些与汉人多有摩擦的异族便从来不曾手软过,称之为手上鲜血累累都不为过。更别说他还喜欢抓奴隶,然后将那些奴隶不是送入各种黑煤窑中,便是用于开山修路做徭役上。这样的人突然说要给胡人奴隶以自由,先不说人家信还是不信的问题,单说李书实自己就会觉得异常的肉疼,话说那可是用了真金白银换回来的,放了他们不可能为李书实获得什么名声,还白白浪费银钱,傻瓜才这么干。
当年子贡端木赐替鲁国赎人想要表现自己的高风亮节不要国家给予的补偿,结果被孔圣人好一顿臭脚乱骂,并严重警告他这种为了自己的一点小名声而破坏人家国家信誉的行为是多么的错误——由此可见,李书实要是将这些人放了,别说会不会出现第二个林风,要是因此就降低了治下各方势力对于抓捕异族奴隶的积极性不也是超重大的损失么。
好吧,既然不能将这些人自然放生,那么让他们做些什么来产生价值回报李书实的付出呢?
挖矿修路?看起来似乎有些太过奢侈,毕竟是李书实和苏小萝莉再加上童老头精挑细选的货色;留在身边看家护院?你又让那些千辛万苦通过考验的亲卫成员怎么看;独立成军?林风的事情近在眼前,若是那种经历过考验的胡人部下倒也不是不能接受,但这些奴隶?
于是百思不得其解的李书实将自己的烦恼告知给了身边最信任的两个人——童老头和自家萝莉,而这两个人虽然话说的不一样,但意思却毫无二致。
打,打上一场。最好还是李书实亲自下场与对方狠狠地操练一番,直到将对方打到服为止。
这样的答案倒是不算出乎意料,毕竟草原人以强者为尊也不是随便说说的,李书实可是有着切身的体会,比如那些在晋阳城外越来越安分,与汉人的融合越来越快速的匈奴人,不正是因为当初并州的强势才不得不来到晋阳,然后又因为在日常中和南征北战中见识到了并州军那强大的军队和优秀的将领,这才从心底认同了汉人对其的统治,甚至李书实正在逐步向对方收取各种治下居民必须缴纳的税收。纵然很多家族都因为战功而拥有或多或少的免税额度。但是只要开始安心缴纳赋税,这便代表着这个族群已经可以被深度控制。
至于那美好的生活和瑰丽的远景,起到的却并非是根本作用,而是促进和催化的作用。
这一点。当初的李书实或许认识的不够深刻。但这么多年过来。他已经越来越能认识到这一点,所以苏小萝莉和童老头给他的这个建议并不会让他感到诧异或者别的什么情绪。
只不过,知道是一回事。但能不能想到就是另一回事。
就好像很多谋士的计策说出来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大家会觉得“啊,其实我也能做到嘛”并发出各种羡慕嫉妒恨的声音,深恨自己生错了时代。可是当你置身其中,周围被各种权利的博弈所环绕,不得不反复思量反复推敲的时候,你便会知道那种身处迷雾中的感觉是多么的让人难以决断,而在这方面李书实相信何进和袁绍一定是最理解这种感觉的。
等到真正做出决定了,不管好坏总也算得上拨云见雾,暂时也能得个心情舒畅。
只不过李书实的心情是舒畅了,但他的身体可就没那么……好吧,其实也挺舒畅的。
之前就曾经说过,如果仅仅只是徒手搏斗的话,李书实虽然本事不高,能力不强,但是最擅长的却是持久战,就算这些胡人奴隶饱食之后身体状况有了不小的改善,但又是霸气,又是自愈,虽然对对手似乎稍稍有些不太公平,但若仅仅只是这样的话,倒也可以算是在表面上维护了相对的公平,反正李书实面对的是奴隶们的车轮战,这已经算是高难度的挑战。
结果,但没有上场的胡人们看着李书实像是小强一样就算被击倒也不认输,反而努力爬起来再战,反正没有多少秒被人压在身体下面就要认输,更不会有一本战败,纯粹就是一方将另一方的战意彻底击溃为止,所以就算被人暂时占了上风,李书实也可以利用从武鸾那里学到的策略的技巧运用这样的小手段让对方根本无法长时间锁住他。
这样一来,对方最后获胜的机会都被李书实封锁,于是结果变成了李书实愈战愈勇,而一个个出来挑战的对手每一个都很憋屈的被李书实耗尽了体力。
当只有一个两个是这种情况的时候,有人或许会认为李书实的胜利只是偶然和幸运,但当十余人都因为力竭而躺在那里,偶尔一两个甚至不需要等到力竭就会被经过磨练武艺又有了一点提高的李书实幸运拿下的时候,所有人看待李书实的目光已经变得惊诧甚至恐惧。
进而,不少人甚至崇拜起李书实这看起来似乎并不是很强大的汉人。
因为体力如此绵长,这同样是堪称奇迹一样的天赋,同样事实证明了没有人能够制服他,那么被他所战胜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而这样的事情如此之多,那就绝对不是幸运,而是这个汉人在用这种方式告诉他们——他,很强!
虽然说是一个美丽的误会,但看起来似乎比预想中的情况还要好上一点点。
等到真正震慑了这些人,当李书实宣布他们将会便编在一起由他麾下亲卫中的一个匈奴人校尉所统帅的时候,这些人都显得十分的听话。
先养在身边一阵子,然后根据他们的表现决定他们的未来是分散洒入军中还是如同董卓那样建立一支异族别部。
随着几位谋士的到来,李书实觉得,是时候启程前往雁门北方重镇——平城。(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