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251 28.幻境迷城(下)
- 1252 29.北方变局
- 1253 30.快擦擦,口水要流干了
- 1254 31.海军的畅想
- 1255 32.囚龙欲脱困
- 1256 33.和整个世界为敌这种念头需要多少中二度才会产生啊!
- 1257 34.中二病也能做开门任务
- 1258 35.另一只囚龙已脱困
- 1259 36.小蚂蚁也会有春天
- 1260 37.黑风起,祖龙现
- 1261 38.夜半钟声急
- 1262 39.三更箭岚至
- 1263 40.一个人的努力与一群人的信念
- 1264 41.主角最经常做的便是明知道是陷阱也一定要跳进去
- 1265 42.渭河血原
- 1266 43.唯一的弱点
- 1267 44.三路夹攻
- 1268 45.意外的访客(上)
- 1269 46.意外的访客(中)
- 1270 47.意外的访客(下)
- 1271 48.新的诸侯
- 1272 49.沙场战士的决心
- 1273 50.即将被打破的僵局
- 1274 51.我们成了两千年后的“叫花军”(上)
- 1275 52.我们成了两千年后的“叫花军”(下)
- 1276 53.深夜访客
- 1277 54.那……令人惊异的邂逅
- 1278 55.那年那人那些事儿
- 1279 56.人力终有穷尽时
- 1280 57.你的选择
- 1281 58.残酷的现实
- 1282 59.屹立不倒的不落之城
- 1283 60.运动与运动
- 1284 61.当一场战争的双方情报不对等的时候
- 1285 62.针锋相对
- 1286 63.这也是战争
- 1287 64.来自另一处战场的消息
- 1288 65.不太一样的选择
- 1289 66.容,到底可以有多大(上)
- 1290 67.容,到底可以有多大(中)
- 1291 68.容,到底可以有多大(下)
- 1292 69.敖仓之夜
- 1293 70.乌巢的火
- 1294 71.黄雀驾到请诸位虫子赶紧避让
- 1295 72.万岁冲锋
- 1296 73.朕乃天子
- 1297 74.那一箭的风情
- 1298 75.狼狈的结局
- 1299 76.准备决战
- 1300 77.准备中的并州军
- 1301 78.天机变
- 1302 79.天水流啊流,向东流啊流
- 1303 80.行动代号“悲风恸哭”
- 1304 81.十年努力的成果(上)
- 1305 82.十年努力的成果(下)
- 1306 83.果然几波小怪之后就该是BOSS出场的时间
- 1307 84.柏勒洛丰的冲击
- 1308 85.百密终有一疏
- 1309 86.电闪火转波尔卡
- 1310 第五卷 皇朝落日 87.珀勒洛丰的坠落(上)
- 1311 第五卷 皇朝落日 89.珀勒洛丰的坠落(下)
- 1312 第五卷 皇朝落日 90.会猎于此(上)
- 1313 第五卷 皇朝落日 91.会猎于此(中)
- 1314 第五卷 皇朝落日 92.会猎于此(下)
- 1315 第五卷 皇朝落日 93.冲破迷雾,突破天际(上)
- 1316 第五卷 皇朝落日 94.冲破迷雾,突破天际(下)
- 1317 第五卷 皇朝落日 95.这是一场没有失败者的战争(上)
- 1318 第五卷 皇朝落日 88.珀勒洛丰的坠落(中)
- 1319 《小人物的英杰传》第九卷 扬威在西域 48.恶魔行走于世间,恶魔驻留于心中4
- 1320 96.这是一场没有失败者的战争(中)
- 1321 第五卷 皇朝落日 97.这是一场没有失败者的战争(下)
- 1322 98.千古一帝
- 1323 99.那些曾经和现在的英雄
- 1324 100.未来属于你们
- 1325 101.当歌声响起的时候
- 1326 1.时间之河
- 1327 2.静观其变
- 1328 3.陌路炎上
- 1329 4.游子归来
- 1330 5.当往事成为追忆,你是否依然如当初那般惘然
- 1331 6.间幕:火之地
- 1332 7.您的好友“一大波意外”已经上线
- 1333 8.爱的代价
- 1334 9.大冒险重开
- 1335 10.炉心融解
- 1336 11.奇怪的商队
- 1337 9.大冒险重开
- 1338 10.炉心融解
隐藏
显示工具栏
38.夜半钟声急
38.夜半钟声急
耿权是长安城守军中极为普通的一员。
不到四十岁的年纪,却有着就算被称为五十岁的老爷爷也不为过的面容,上面布满了沟壑和沧桑——在这个时代像他这样的并非特例,从少年时便开始不断与日晒和风沙为伴的生活让他很早便已经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而没有保养机会和能力的面孔便是那段艰苦岁月留下的注脚。相比起来,这些年的军旅生涯反而感觉要幸福不少。
毕竟这长安城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总是难以得到长时间的太平,可是对于他这样的小卒子来说,只要稍稍注意一点,却也比那些野战部队的士兵更容易保得性命。
也正因为如此,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对那些总是不太安分的年轻人说着诸如“在这个年代能活下去就已经是天幸,那些能闯出名堂的家伙哪一个不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幸运儿”,或者“你不知道当年有多少人比我高,比我壮,也比我能打,可是他们都已经死在战场上,只剩下我这个看起来最为弱小的,因为爱惜自己,所以才活到现在”。
年轻人对于这样的话总是会露出不屑一顾的神色。
是啊,他的确是个会让年轻人尊重不起来的家伙,毕竟从军数载,到了现在竟然连一个伍长都没能混上,一直做着他的大头兵到现在,就好像军官们在考虑升迁问题的时候总是会不自觉地便将他漏掉,仿佛他本就应该待在现在的那个位置上,完全不需要考虑挪动。
其实更加令人感到吃惊的,却是他哪怕如此贪生怕死,可是并没有成为执法队的刀下亡魂——刚才说过,长安这地界这些年总是未曾太平过。就算是负责守卫城门的城卫军和负责管理街市教坊的衙役都屡屡被牵扯到各方面的争斗中,战斗的惨烈程度或许比不得在野外厮杀的野战军,但论其数量来却绝对是犹有胜之。
这么多场仗打下来,这个贪生怕死的家伙却没有做哪怕一次逃兵,或者说那家伙成为逃兵的时候也大抵是部队完全崩溃,执法队自己都自顾不暇的情况下。自然是管不得混在大部队中的某个人,或许这应该算是一种本事?
当然对于一心想要建功立业的年轻人,自然对这份本事只是唾弃而不会仰慕。
也只有那些彻彻底底,不了解他底细的新兵蛋子,才会认为他这样的老兵有些本事,希望从他这里学到些经验,甚至还让他骗来几顿酒菜。不过通常有着这样想法的年轻人大抵是有抱负的,所以在了解他是个有着什么本质的人后,纷纷咒骂离去。再也不愿意与他同行。
或许是觉得与他这样毫无抱负的家伙同行是一种耻辱,又可能仅仅只是被骗后的恼羞成怒。
总而言之,因为他比较矮壮,“树墩子”这样的绰号已经快要代替他的本名成为对他正式的称呼——盖因为就算再如何高大的树木,被砍倒移走成为各种栋梁之才,与之同期的那树墩子依然留在原地,一动也不能动,就好像这个永远也做不了哪怕是伍长的矮个子“小老头”。
大概。是担心他所带领的那一伍的士兵都会变成他这样颓废的模样吧。
但不管别人怎么想,“树墩子”依然故我。并没有打算改变自己的生活准则。
今天晚上是他当值。
事实上因为那连续几个月遮天蔽日的怪风的缘故,他和他的袍泽们最近的工作轻松了不少。
比起乡村,长安城,乃至整个关中地区的大小城池在内所有城镇的生产生活都受到了这场连绵不绝的怪风极其巨大的影响,往来关中的商旅基本上已经很难再看到,城内的各种商铺也不再外出摆摊设点。如非必要,城内的居民自然也不会外出闲逛,进而导致原本熙熙攘攘的街市和酒肆都变得冷清起来——没有人会愿意顶着风沙去享受美味,然后再在享受美味过后返程的路上吃到一嘴腥臭的沙子,那绝对是最倒胃口的回忆。
理所当然的。如非必要,那些巡逻的差役和守卫城池的城卫军如无必要也不会外出工作,除了每天惯常的开门关门之外,也只剩下夜间的巡逻没有被怪风所影响。
这也让很多人的生物钟开始变得日夜颠倒。
“哎,‘树墩子’,你听没有听说,传说这长安城附近的地底下有一座巨大的地宫,里面据说是前朝的君王给自己准备的用来征伐冥界的军队。不过还有人说那是前朝的帝王为了暂避风头,将自己的部队躲进地宫中,等待合适的时间再次打开地宫,君临天下。
还有人说,那个可怕的西楚霸王当年火烧关中的时候发现了通向地宫的通道,便率兵攻打,结果你猜怎么着,号称无敌的西楚霸王竟然被打得屁滚尿流。哈哈~最后那个西楚霸王也只能草草在地宫里放了把火,便灰溜溜的逃走了,而且再也不敢踏足那里。”
耿璐是耿权的同乡,也是耿权的后辈,比耿权更加年轻,也更加具有上进心,是个年轻有活力的壮小伙,虽说与耿权的年纪相差不超过十岁,也有着充满乡土气息的面容,但两个人站在一起的时候,总会让旁人认为耿权是耿璐的父辈人物。
虽说耿璐是个很有上进心的小伙子,似乎应该远离耿权这样碌碌无为,得过且过的“树墩子”,不过两个人的关系却并没有收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一直都比较亲密。甚至因为耿璐是个做什么事都很主动的人,而耿权则很是个被动型的家伙,在外人看来,反而更像是耿璐为了不冷落同乡的耿权而主动结交,甚至还有好友为此劝过耿璐,希望他能远离耿权这样的“麻烦”。
对于友人的劝诫,耿璐从来都只是微微笑过,事实上两个人亲密的关系不仅仅是因为同乡之谊,更重要的是。作为曾经为耿权贡献过不少酒菜的新兵蛋子中的一个,耿璐是难得认为耿权教会他很多宝贵经验的人,所以对于耿权也一直怀有着某种感恩的心。
当然,已经有几年从军经历的耿璐,倒也不会像当初那样傻呵呵的一有钱就把大半孝敬给前辈,不过耿权大概也不会在乎这种待遇上的落差。在耿璐偶尔心情好邀请他一起去喝酒的时候,还是会乐呵呵的点头答应,来一次宾主尽兴的小人物间的饮宴。
耿璐很喜欢交朋友,而他交朋友的一大利器,便是他总能找寻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然后经过自己的加工,将故事说得更加离奇。只不过因为耿璐的故事总是虚无缥缈,所以这位八卦男倒也没有被什么人盯上,故而这份本事也足以称得上是其所拥有的专属技能。
耿璐今天也恰好当值。
虽说两个人巡逻的地段并不一样。但以如今的情况,只要不出大问题,上面也不会真查得太狠,哪怕坐镇长安城内的,是曾经在西凉有着鼎鼎大名的名将皇甫嵩。
哦,对了,现在是晋阳军校的执行校长,抡起行政级别来那可是与州刺史同级的存在。
所以说只要城外没有敌军攻城。他们就算是开点小差也不打紧,只是这种怪异的天气下。又有什么人会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呢。
其实若非皇甫嵩坐镇,只怕大家早就忘记自己还有巡逻的职责了吧。
也只有像耿权这样的“树墩子”,才一边听着耿璐在一旁讲着那些有的没的,真的假的东西,一边还算得上颇为仔细地检查着沿途是否有什么问题需要注意。
当然,耿璐虽然讲得很欢。但并不会抱怨耿权没有用心听他的故事,或者说他其实是非常佩服这样的耿权,甚至在很长时间里都觉得耿权没能升职实在是有些冤屈。
“就算你那故事是真的,都几百年过去了,那些人还不早就死透了。”
耿璐讲了半天。这耿权才回了这么一句,可就这一句,便将耿璐噎得说不出话来。
不过耿璐到底是耿璐,眼睛一转,便再一次露出了神神秘秘的表情。
“嘿嘿,‘树墩子’你一定没有听说过,我告诉你啊,你知不知道,咱们并州军在这几年可是一直都在和鲜卑人对着干……好吧,我知道这些事情你很清楚,前两年你还差一点就随着关大将军和鲜卑人干上一仗。可是我这也有你不知道的,我告诉你啊……”
似乎为了增加自己消息的神秘感,耿璐不但压低了自己的声音,而且还将脑袋凑到耿权的耳朵旁,呼出的热气直直便入了耿权的耳朵里,让那黝黑的耳朵都泛起了微微的红色——也幸亏这个时候天色昏暗,街上也不会有什么行人,倒也看不出什么异状。
“我悄悄告诉你哈,一般人我还不会和他说呢。其实咱们并州军的主力,就是李州牧统帅的那支部队,这几年一直在代郡、雁门等地面对的那些鲜卑军里面,基本上没有活人。听说那些鲜卑人,就算你今天将他砍下脑袋当球踢,明天照样出现在战场上和你对着砍。这事一般人都不知道,就算是我也不能随便乱说,否则肯定要被按上一个扰乱军纪的名头……”
“别骗人,怎么可能有死……”
“嘘,小点声!知道就好,可别说出来,更别说是我说的。”
眼看着耿权似乎又要说些什么,耿璐连忙再一次将他的嘴捂上,又把他不断拼命远离的脑袋拽到自己耳朵边,又是一番叮咛,这才将耿权的脑袋放开。
至于为啥之后耿权蹭蹭蹭远离自己到三步开外的地方,耿璐表示自己很纯洁,什么都不明白。
耿璐讲过很多故事,后来大多都证明那些的确只是一段故事,纵然那些故事听起来惊心动魄,扣人心弦,但故事就是故事,不可能成为现实发生的真实事情。
但如果耿璐仅仅只是会讲故事,那么他去长安城,甚至晋阳城内的茶楼发展或许会更有前途,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总会有人围着他。因为大家不仅仅只是想要听故事,更是希望他能够打探来什么内幕消息——就好像他曾经做过的那些类似的事情。
或许有些故事听起来很是离奇。但最后却证明那至少也是空穴来风,纵然这样的数量相对于耿璐讲述的那些故事的比率实在惨不忍睹,可对于这样的基层小兵而言,能够弄到一些原本被封锁起来很是隐瞒的消息,哪怕是只鳞片爪,也算是有几分本事了。
甚至就连那些什长、队率。大概都没有耿璐这样的本事。
就算是耿权在喝酒的时候都忍不住为耿璐抱不平,认为他当小兵实在是太过屈才。
当然,耿权是希望耿璐能够去做说书先生之类的职业,又是安全,又有高薪,指不定哪一个段子便拨动了那位小姐的心弦,然后上演一出同样可以写成故事的……故事。
接下来的好一段路程,双方之间的气氛都显得有些尴尬——这倒不是因为耿璐刚才的动作让某位真.大叔的某个部位感受到了巨大的危险,而是因为那个被耿璐说得好像是真的一样的亡者怪谈所具有的冲击力实在是太过巨大。
不要说这种事情是否真的存在。就算只是在脑海里想一想,都会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尤其是对于这个谶纬之风盛行的年代,人们更是愿意将这种东西进行各种上挂下联,得出一些匪夷所思但却又让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深信不疑的结论。
如果那是真的,如果那是真的……
“嗯?”
耿权突然停下了脚步,在耿璐疑惑的目光下迅速趴伏在地并将臀部高高翘起——这并非是某人觉醒了什么了不得的属性,也不是看到了地上那无比吸引人的肥皂。至少从耿权此时此刻凝重的神色看,耿璐绝对不会对他此时的动作发生错误的理解。
“怎么回事?”
“大地好像在颤动。不是地龙在动,便是有大队骑兵向这边行进,总而言之情况不太妙!”
虽然话是真么说,可其实耿权的表情却表明他更倾向于后一种可能,毕竟若是前一种可能性的话以这样晃动的规模,并不会造成多大的损失。可是如今这震动不但持续时间很长。而且还颇有几分节奏感,而且明显有着由远及近的感觉,就算频率上与骑兵高速移动的时候所发出的震动并不完全一致,但生物的本能令耿权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那是一种随着震动越来越靠近这里,整个后脊梁骨从尾椎到颈椎。先是被人用炭火灌注其中,然后又被扔进刺骨的冰水,冰火两重天之间却是无尽的恐怖,几乎令他无法动弹分毫。
还是耿璐看出他状态似乎出了问题,将他从地上扶起,这才让他定了定心神,勉强可以将话说得分明:
“你去通报值守的将军,城外或许有敌情。我去找皇甫将军!”
虽然也有可能是友军趁夜色进行调动,但耿权听得分明,那种震动绝对不是数千军队可以发得出来,至于具体的输入如何,耿权觉得自己就算是去猜想也没有任何用处。
他唯一知道的是,如果不尽快将这个消息通知给大部分人,那么长安城在猝不及防下肯定会陷入到巨大的麻烦之中,而如果出现那样的情况,作为城卫军一员的他,性命也一定会受到更大的威胁。
虽说归根结底耿权的行事准则还是安全至上,但比起成为逃兵那种消极避世的想法,耿权的态度无疑要积极主动得多。
而这也是他一直没有成为执法队刀下亡魂的最大原因吧。
原本很是平静的长安城很快便出现了小规模的骚动,而后骚动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广。
而让这骚动达到顶点的,却是那提示着守军有紧急军情的钟声。
有些惊慌的士兵不得不从被窝中爬出来,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依然睡眼惺忪,有的忘记穿戴盔甲,有的则忘记带上理应是最好战友的兵刃,至于穿错鞋之类的事情同样不曾缺少。
对于这座虽然遭遇到了不少怪事,但惟独似乎已经远离战争的城市而言,这样突然的警报钟声与其说让他们惊醒,倒不如说令他们感到惊恐。
纵然从战区最高决策机构中不断有条不紊的发出着各种命令,但纵然再如何有条理的命令,假如接到命令的执行者无法平静自己的心态,依然慌乱如故的话,那些命令的执行程度依旧需要大打折扣。
先哲兵书《司马法》有云:“国虽大,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固然时刻绷紧着心弦并不利于健康,可当人们被光怪陆离的事情迷惑了心神,进而忘记防备可能发生的灾祸,或者说认为灾祸距离自己还很遥远的时候,往往就会在突如其来的变故中变得惊慌失措。
眼前所发生的一幕幕慌乱不堪的剧目,或许便是这一切最好的写照。
而那些从另一个世界走出的军团,依然隐藏在黑幕之中,只有那来自于大地,愈发明显的颤动,像是在向世人宣告着,某个曾经横扫天下的军团,正在归来。(未完待续。。)
不到四十岁的年纪,却有着就算被称为五十岁的老爷爷也不为过的面容,上面布满了沟壑和沧桑——在这个时代像他这样的并非特例,从少年时便开始不断与日晒和风沙为伴的生活让他很早便已经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而没有保养机会和能力的面孔便是那段艰苦岁月留下的注脚。相比起来,这些年的军旅生涯反而感觉要幸福不少。
毕竟这长安城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总是难以得到长时间的太平,可是对于他这样的小卒子来说,只要稍稍注意一点,却也比那些野战部队的士兵更容易保得性命。
也正因为如此,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对那些总是不太安分的年轻人说着诸如“在这个年代能活下去就已经是天幸,那些能闯出名堂的家伙哪一个不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幸运儿”,或者“你不知道当年有多少人比我高,比我壮,也比我能打,可是他们都已经死在战场上,只剩下我这个看起来最为弱小的,因为爱惜自己,所以才活到现在”。
年轻人对于这样的话总是会露出不屑一顾的神色。
是啊,他的确是个会让年轻人尊重不起来的家伙,毕竟从军数载,到了现在竟然连一个伍长都没能混上,一直做着他的大头兵到现在,就好像军官们在考虑升迁问题的时候总是会不自觉地便将他漏掉,仿佛他本就应该待在现在的那个位置上,完全不需要考虑挪动。
其实更加令人感到吃惊的,却是他哪怕如此贪生怕死,可是并没有成为执法队的刀下亡魂——刚才说过,长安这地界这些年总是未曾太平过。就算是负责守卫城门的城卫军和负责管理街市教坊的衙役都屡屡被牵扯到各方面的争斗中,战斗的惨烈程度或许比不得在野外厮杀的野战军,但论其数量来却绝对是犹有胜之。
这么多场仗打下来,这个贪生怕死的家伙却没有做哪怕一次逃兵,或者说那家伙成为逃兵的时候也大抵是部队完全崩溃,执法队自己都自顾不暇的情况下。自然是管不得混在大部队中的某个人,或许这应该算是一种本事?
当然对于一心想要建功立业的年轻人,自然对这份本事只是唾弃而不会仰慕。
也只有那些彻彻底底,不了解他底细的新兵蛋子,才会认为他这样的老兵有些本事,希望从他这里学到些经验,甚至还让他骗来几顿酒菜。不过通常有着这样想法的年轻人大抵是有抱负的,所以在了解他是个有着什么本质的人后,纷纷咒骂离去。再也不愿意与他同行。
或许是觉得与他这样毫无抱负的家伙同行是一种耻辱,又可能仅仅只是被骗后的恼羞成怒。
总而言之,因为他比较矮壮,“树墩子”这样的绰号已经快要代替他的本名成为对他正式的称呼——盖因为就算再如何高大的树木,被砍倒移走成为各种栋梁之才,与之同期的那树墩子依然留在原地,一动也不能动,就好像这个永远也做不了哪怕是伍长的矮个子“小老头”。
大概。是担心他所带领的那一伍的士兵都会变成他这样颓废的模样吧。
但不管别人怎么想,“树墩子”依然故我。并没有打算改变自己的生活准则。
今天晚上是他当值。
事实上因为那连续几个月遮天蔽日的怪风的缘故,他和他的袍泽们最近的工作轻松了不少。
比起乡村,长安城,乃至整个关中地区的大小城池在内所有城镇的生产生活都受到了这场连绵不绝的怪风极其巨大的影响,往来关中的商旅基本上已经很难再看到,城内的各种商铺也不再外出摆摊设点。如非必要,城内的居民自然也不会外出闲逛,进而导致原本熙熙攘攘的街市和酒肆都变得冷清起来——没有人会愿意顶着风沙去享受美味,然后再在享受美味过后返程的路上吃到一嘴腥臭的沙子,那绝对是最倒胃口的回忆。
理所当然的。如非必要,那些巡逻的差役和守卫城池的城卫军如无必要也不会外出工作,除了每天惯常的开门关门之外,也只剩下夜间的巡逻没有被怪风所影响。
这也让很多人的生物钟开始变得日夜颠倒。
“哎,‘树墩子’,你听没有听说,传说这长安城附近的地底下有一座巨大的地宫,里面据说是前朝的君王给自己准备的用来征伐冥界的军队。不过还有人说那是前朝的帝王为了暂避风头,将自己的部队躲进地宫中,等待合适的时间再次打开地宫,君临天下。
还有人说,那个可怕的西楚霸王当年火烧关中的时候发现了通向地宫的通道,便率兵攻打,结果你猜怎么着,号称无敌的西楚霸王竟然被打得屁滚尿流。哈哈~最后那个西楚霸王也只能草草在地宫里放了把火,便灰溜溜的逃走了,而且再也不敢踏足那里。”
耿璐是耿权的同乡,也是耿权的后辈,比耿权更加年轻,也更加具有上进心,是个年轻有活力的壮小伙,虽说与耿权的年纪相差不超过十岁,也有着充满乡土气息的面容,但两个人站在一起的时候,总会让旁人认为耿权是耿璐的父辈人物。
虽说耿璐是个很有上进心的小伙子,似乎应该远离耿权这样碌碌无为,得过且过的“树墩子”,不过两个人的关系却并没有收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一直都比较亲密。甚至因为耿璐是个做什么事都很主动的人,而耿权则很是个被动型的家伙,在外人看来,反而更像是耿璐为了不冷落同乡的耿权而主动结交,甚至还有好友为此劝过耿璐,希望他能远离耿权这样的“麻烦”。
对于友人的劝诫,耿璐从来都只是微微笑过,事实上两个人亲密的关系不仅仅是因为同乡之谊,更重要的是。作为曾经为耿权贡献过不少酒菜的新兵蛋子中的一个,耿璐是难得认为耿权教会他很多宝贵经验的人,所以对于耿权也一直怀有着某种感恩的心。
当然,已经有几年从军经历的耿璐,倒也不会像当初那样傻呵呵的一有钱就把大半孝敬给前辈,不过耿权大概也不会在乎这种待遇上的落差。在耿璐偶尔心情好邀请他一起去喝酒的时候,还是会乐呵呵的点头答应,来一次宾主尽兴的小人物间的饮宴。
耿璐很喜欢交朋友,而他交朋友的一大利器,便是他总能找寻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然后经过自己的加工,将故事说得更加离奇。只不过因为耿璐的故事总是虚无缥缈,所以这位八卦男倒也没有被什么人盯上,故而这份本事也足以称得上是其所拥有的专属技能。
耿璐今天也恰好当值。
虽说两个人巡逻的地段并不一样。但以如今的情况,只要不出大问题,上面也不会真查得太狠,哪怕坐镇长安城内的,是曾经在西凉有着鼎鼎大名的名将皇甫嵩。
哦,对了,现在是晋阳军校的执行校长,抡起行政级别来那可是与州刺史同级的存在。
所以说只要城外没有敌军攻城。他们就算是开点小差也不打紧,只是这种怪异的天气下。又有什么人会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呢。
其实若非皇甫嵩坐镇,只怕大家早就忘记自己还有巡逻的职责了吧。
也只有像耿权这样的“树墩子”,才一边听着耿璐在一旁讲着那些有的没的,真的假的东西,一边还算得上颇为仔细地检查着沿途是否有什么问题需要注意。
当然,耿璐虽然讲得很欢。但并不会抱怨耿权没有用心听他的故事,或者说他其实是非常佩服这样的耿权,甚至在很长时间里都觉得耿权没能升职实在是有些冤屈。
“就算你那故事是真的,都几百年过去了,那些人还不早就死透了。”
耿璐讲了半天。这耿权才回了这么一句,可就这一句,便将耿璐噎得说不出话来。
不过耿璐到底是耿璐,眼睛一转,便再一次露出了神神秘秘的表情。
“嘿嘿,‘树墩子’你一定没有听说过,我告诉你啊,你知不知道,咱们并州军在这几年可是一直都在和鲜卑人对着干……好吧,我知道这些事情你很清楚,前两年你还差一点就随着关大将军和鲜卑人干上一仗。可是我这也有你不知道的,我告诉你啊……”
似乎为了增加自己消息的神秘感,耿璐不但压低了自己的声音,而且还将脑袋凑到耿权的耳朵旁,呼出的热气直直便入了耿权的耳朵里,让那黝黑的耳朵都泛起了微微的红色——也幸亏这个时候天色昏暗,街上也不会有什么行人,倒也看不出什么异状。
“我悄悄告诉你哈,一般人我还不会和他说呢。其实咱们并州军的主力,就是李州牧统帅的那支部队,这几年一直在代郡、雁门等地面对的那些鲜卑军里面,基本上没有活人。听说那些鲜卑人,就算你今天将他砍下脑袋当球踢,明天照样出现在战场上和你对着砍。这事一般人都不知道,就算是我也不能随便乱说,否则肯定要被按上一个扰乱军纪的名头……”
“别骗人,怎么可能有死……”
“嘘,小点声!知道就好,可别说出来,更别说是我说的。”
眼看着耿权似乎又要说些什么,耿璐连忙再一次将他的嘴捂上,又把他不断拼命远离的脑袋拽到自己耳朵边,又是一番叮咛,这才将耿权的脑袋放开。
至于为啥之后耿权蹭蹭蹭远离自己到三步开外的地方,耿璐表示自己很纯洁,什么都不明白。
耿璐讲过很多故事,后来大多都证明那些的确只是一段故事,纵然那些故事听起来惊心动魄,扣人心弦,但故事就是故事,不可能成为现实发生的真实事情。
但如果耿璐仅仅只是会讲故事,那么他去长安城,甚至晋阳城内的茶楼发展或许会更有前途,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总会有人围着他。因为大家不仅仅只是想要听故事,更是希望他能够打探来什么内幕消息——就好像他曾经做过的那些类似的事情。
或许有些故事听起来很是离奇。但最后却证明那至少也是空穴来风,纵然这样的数量相对于耿璐讲述的那些故事的比率实在惨不忍睹,可对于这样的基层小兵而言,能够弄到一些原本被封锁起来很是隐瞒的消息,哪怕是只鳞片爪,也算是有几分本事了。
甚至就连那些什长、队率。大概都没有耿璐这样的本事。
就算是耿权在喝酒的时候都忍不住为耿璐抱不平,认为他当小兵实在是太过屈才。
当然,耿权是希望耿璐能够去做说书先生之类的职业,又是安全,又有高薪,指不定哪一个段子便拨动了那位小姐的心弦,然后上演一出同样可以写成故事的……故事。
接下来的好一段路程,双方之间的气氛都显得有些尴尬——这倒不是因为耿璐刚才的动作让某位真.大叔的某个部位感受到了巨大的危险,而是因为那个被耿璐说得好像是真的一样的亡者怪谈所具有的冲击力实在是太过巨大。
不要说这种事情是否真的存在。就算只是在脑海里想一想,都会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尤其是对于这个谶纬之风盛行的年代,人们更是愿意将这种东西进行各种上挂下联,得出一些匪夷所思但却又让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深信不疑的结论。
如果那是真的,如果那是真的……
“嗯?”
耿权突然停下了脚步,在耿璐疑惑的目光下迅速趴伏在地并将臀部高高翘起——这并非是某人觉醒了什么了不得的属性,也不是看到了地上那无比吸引人的肥皂。至少从耿权此时此刻凝重的神色看,耿璐绝对不会对他此时的动作发生错误的理解。
“怎么回事?”
“大地好像在颤动。不是地龙在动,便是有大队骑兵向这边行进,总而言之情况不太妙!”
虽然话是真么说,可其实耿权的表情却表明他更倾向于后一种可能,毕竟若是前一种可能性的话以这样晃动的规模,并不会造成多大的损失。可是如今这震动不但持续时间很长。而且还颇有几分节奏感,而且明显有着由远及近的感觉,就算频率上与骑兵高速移动的时候所发出的震动并不完全一致,但生物的本能令耿权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那是一种随着震动越来越靠近这里,整个后脊梁骨从尾椎到颈椎。先是被人用炭火灌注其中,然后又被扔进刺骨的冰水,冰火两重天之间却是无尽的恐怖,几乎令他无法动弹分毫。
还是耿璐看出他状态似乎出了问题,将他从地上扶起,这才让他定了定心神,勉强可以将话说得分明:
“你去通报值守的将军,城外或许有敌情。我去找皇甫将军!”
虽然也有可能是友军趁夜色进行调动,但耿权听得分明,那种震动绝对不是数千军队可以发得出来,至于具体的输入如何,耿权觉得自己就算是去猜想也没有任何用处。
他唯一知道的是,如果不尽快将这个消息通知给大部分人,那么长安城在猝不及防下肯定会陷入到巨大的麻烦之中,而如果出现那样的情况,作为城卫军一员的他,性命也一定会受到更大的威胁。
虽说归根结底耿权的行事准则还是安全至上,但比起成为逃兵那种消极避世的想法,耿权的态度无疑要积极主动得多。
而这也是他一直没有成为执法队刀下亡魂的最大原因吧。
原本很是平静的长安城很快便出现了小规模的骚动,而后骚动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广。
而让这骚动达到顶点的,却是那提示着守军有紧急军情的钟声。
有些惊慌的士兵不得不从被窝中爬出来,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依然睡眼惺忪,有的忘记穿戴盔甲,有的则忘记带上理应是最好战友的兵刃,至于穿错鞋之类的事情同样不曾缺少。
对于这座虽然遭遇到了不少怪事,但惟独似乎已经远离战争的城市而言,这样突然的警报钟声与其说让他们惊醒,倒不如说令他们感到惊恐。
纵然从战区最高决策机构中不断有条不紊的发出着各种命令,但纵然再如何有条理的命令,假如接到命令的执行者无法平静自己的心态,依然慌乱如故的话,那些命令的执行程度依旧需要大打折扣。
先哲兵书《司马法》有云:“国虽大,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固然时刻绷紧着心弦并不利于健康,可当人们被光怪陆离的事情迷惑了心神,进而忘记防备可能发生的灾祸,或者说认为灾祸距离自己还很遥远的时候,往往就会在突如其来的变故中变得惊慌失措。
眼前所发生的一幕幕慌乱不堪的剧目,或许便是这一切最好的写照。
而那些从另一个世界走出的军团,依然隐藏在黑幕之中,只有那来自于大地,愈发明显的颤动,像是在向世人宣告着,某个曾经横扫天下的军团,正在归来。(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