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170 5.混乱之夜
- 1171 6.鱼死网破
- 1172 7.北方有高士,绝世而独立
- 1173 8.北方狼祸
- 1174 9.黑云压城城欲摧
- 1175 10.英勇的初战
- 1176 11.从希望到绝望
- 1177 12.需向辽东赴死歌
- 1178 13.称为孟德第二的良机
- 1179 14.说某人某人就到
- 1180 15.退让
- 1181 16.城破
- 1182 17.人生百态,尽在此处
- 1183 18.荆南波澜起
- 1184 19.得到的越容易就越学不会珍惜
- 1185 20.甘兴霸的蛮族大冒险
- 1186 21.×;×;的大冒险怎么能没有公主
- 1187 22.南来北往(上)
- 1188 23.南来北往(下)
- 1189 24.男人的友谊果然还是通过摔♂跤来得快啊
- 1190 25.我,回来了!
- 1191 26.面子的问题可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 1192 27.似曾相识的幽灵
- 1193 28.环境干扰能力才是最可怕的战略兵器啊!
- 1194 29.所以说使用起来总是会麻烦多多才对
- 1195 30.少年们的大冒险之旅
- 1196 31.三面夹击(上)
- 1197 32.三面夹击(中)
- 1198 33.三面夹击(下)
- 1199 34.重回宛城
- 1200 35.青州暗战
- 1201 36.杀人放火金腰带
- 1202 37.龙跃在渊
- 1203 38.故人的讯息
- 1204 39.那些年,那些事
- 1205 40.群山之中
- 1206 41.盐池鲜海
- 1207 42.江东暗流
- 1208 43.江东励志好少年
- 1209 44.准备回归的孙策
- 1210 45.终于可以名正言顺了
- 1211 46.让礼法什么的都见鬼去吧
- 1212 47.韶华美眷,卿本佳人,天地为证,日月为名
- 1213 48.请问当场的众人有谁对这场婚姻表示疑问?
- 1214 49.公主们,你们确定你们没有走错片场么
- 1215 50.姑且可以入洞房了
- 1216 51.华丽变身的萝莉
- 1217 52.那一段尘封的黑历史
- 1218 53.突如其来的圣旨
- 1219 54.退一步海阔天空
- 1220 55.麻烦的事情还远没有结束
- 1221 56.我以我血荐轩辕
- 1222 57.飞狐幽狼的新生
- 1223 58.暗之穴,幽冥起
- 1224 1.引蛇出洞
- 1225 2.大战之前让我们来盘点盘点吧
- 1226 3.我们认为知道那天所看见的花的名字
- 1227 4.在泥泞中挣扎
- 1228 5.牵一发而动全身
- 1229 6.白马之殇(上)
- 1230 7.白马之殇(中)
- 1231 8.白马之殇(下)
- 1232 9.白马余韵
- 1233 10.辽东访客
- 1234 11.让我们重新唱起那首歌
- 1235 12.轩辕之惑
- 1236 13.轩辕之威(上)
- 1237 14.轩辕之威(下)
- 1238 15.送别
- 1239 16.拨云见日
- 1240 17.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 1241 18.似乎还是被老家伙们摆了一道
- 1242 19.相逢一笑泯恩仇……才怪
- 1243 20.不归之路
- 1244 21.三爷:卡林是什么我可不懂啊!
- 1245 22.所以说三爷怎么可能卡林呢
- 1246 23.就算是铁锤也是能杀人滴~
- 1247 24.来自远方的威胁
- 1248 25.许昌遥望
- 1249 26.迷情幻境
- 1250 27.幻境迷城(上)
- 1251 28.幻境迷城(下)
- 1252 29.北方变局
- 1253 30.快擦擦,口水要流干了
- 1254 31.海军的畅想
- 1255 32.囚龙欲脱困
- 1256 33.和整个世界为敌这种念头需要多少中二度才会产生啊!
- 1257 34.中二病也能做开门任务
- 1258 35.另一只囚龙已脱困
- 1259 36.小蚂蚁也会有春天
- 1260 37.黑风起,祖龙现
- 1261 38.夜半钟声急
- 1262 39.三更箭岚至
- 1263 40.一个人的努力与一群人的信念
- 1264 41.主角最经常做的便是明知道是陷阱也一定要跳进去
- 1265 42.渭河血原
- 1266 43.唯一的弱点
- 1267 44.三路夹攻
- 1268 45.意外的访客(上)
- 1269 46.意外的访客(中)
- 1270 47.意外的访客(下)
- 1271 48.新的诸侯
- 1272 49.沙场战士的决心
- 1273 50.即将被打破的僵局
- 1274 51.我们成了两千年后的“叫花军”(上)
- 1275 52.我们成了两千年后的“叫花军”(下)
- 1276 53.深夜访客
- 1277 54.那……令人惊异的邂逅
- 1278 55.那年那人那些事儿
- 1279 56.人力终有穷尽时
- 1280 57.你的选择
- 1281 58.残酷的现实
- 1282 59.屹立不倒的不落之城
- 1283 60.运动与运动
- 1284 61.当一场战争的双方情报不对等的时候
- 1285 62.针锋相对
- 1286 63.这也是战争
- 1287 64.来自另一处战场的消息
- 1288 65.不太一样的选择
- 1289 66.容,到底可以有多大(上)
- 1290 67.容,到底可以有多大(中)
- 1291 68.容,到底可以有多大(下)
- 1292 69.敖仓之夜
- 1293 70.乌巢的火
- 1294 71.黄雀驾到请诸位虫子赶紧避让
- 1295 72.万岁冲锋
- 1296 73.朕乃天子
- 1297 74.那一箭的风情
- 1298 75.狼狈的结局
- 1299 76.准备决战
- 1300 77.准备中的并州军
- 1301 78.天机变
- 1302 79.天水流啊流,向东流啊流
- 1303 80.行动代号“悲风恸哭”
- 1304 81.十年努力的成果(上)
- 1305 82.十年努力的成果(下)
- 1306 83.果然几波小怪之后就该是BOSS出场的时间
- 1307 84.柏勒洛丰的冲击
- 1308 85.百密终有一疏
- 1309 86.电闪火转波尔卡
- 1310 第五卷 皇朝落日 87.珀勒洛丰的坠落(上)
- 1311 第五卷 皇朝落日 89.珀勒洛丰的坠落(下)
- 1312 第五卷 皇朝落日 90.会猎于此(上)
- 1313 第五卷 皇朝落日 91.会猎于此(中)
- 1314 第五卷 皇朝落日 92.会猎于此(下)
- 1315 第五卷 皇朝落日 93.冲破迷雾,突破天际(上)
- 1316 第五卷 皇朝落日 94.冲破迷雾,突破天际(下)
- 1317 第五卷 皇朝落日 95.这是一场没有失败者的战争(上)
- 1318 第五卷 皇朝落日 88.珀勒洛丰的坠落(中)
- 1319 《小人物的英杰传》第九卷 扬威在西域 48.恶魔行走于世间,恶魔驻留于心中4
- 1320 96.这是一场没有失败者的战争(中)
- 1321 第五卷 皇朝落日 97.这是一场没有失败者的战争(下)
- 1322 98.千古一帝
- 1323 99.那些曾经和现在的英雄
- 1324 100.未来属于你们
- 1325 101.当歌声响起的时候
- 1326 1.时间之河
- 1327 2.静观其变
- 1328 3.陌路炎上
- 1329 4.游子归来
- 1330 5.当往事成为追忆,你是否依然如当初那般惘然
- 1331 6.间幕:火之地
- 1332 7.您的好友“一大波意外”已经上线
- 1333 8.爱的代价
- 1334 9.大冒险重开
- 1335 10.炉心融解
- 1336 11.奇怪的商队
- 1337 9.大冒险重开
- 1338 10.炉心融解
隐藏
显示工具栏
15.退让
15.退让
“文和,你说说这陈公台到底打着什么算盘。”
因为曹操差人送来的一封信中附上的某些话语,李书实很快便失去了思考邹氏长期被苏小萝莉长期“包养”可能造成各种后果的兴趣,甚至当天回到家中不论是吃饭还是在书房用功的时候脑海之中都不断在琢磨着那些话中所蕴含的味道。
自己对于现如今的大汉到底抱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呢?
如果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讲,汉唐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最为辉煌的两个盛世,而比起血统中混杂了大量北方胡人血脉的唐朝,汉朝显然更有资格被称为汉人的代表。
&n$,a▼nsh¤uba.bsp;话说汉朝和汉人这两个字怎么听都觉得关系很密切好不好。
不得不说,来到这个时代,又生活了这么多年,李书实对于这个时代虽不能说是有着较为深刻的了解,但怎么也算得上是融入到了这个时代之中。
比起现代社会,这并不是什么能够令一般人感到太过舒心的时代——知识缺乏普及导致百姓或许会表现的很淳朴,但在某些或许对于未来人属于常识性的问题上表现的迷信且固执,某些风俗让人感到很舒畅,但某些风俗却显得极为的落后和野蛮。
也正因为如此,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他们从一出生就注定了这一辈子的经历——面朝黄土背朝天,要么死于层层盘剥之下,要么死于世家豪强所带来的各种危险,又或者为了家人更好的生活而参与的各种冒险活动中——哪怕这个位面某些法则对于生灵而言已经足够的友好。
作为一个来自现代社会的灵魂,对于这个接近一潭死水的社会显然不可能会喜欢,就算曾经身为宅男的李书实并不是什么键盘政治家,但对于门阀这种东西也有着天然的阶级仇恨。
所以他来到这个时代之后的很多做法便是为了打破这样的一种逐渐向死水变迁的趋势。
西晋的混乱和东晋门阀的垄断。李书实并不希望出现,只不过那显然不可能是弄死一只死蚂蚁就能解决问题的,甚至如果让袁绍来做,或许会比司马氏的政权在这方面更加的激进。
也正因为如此,李书实对于大汉的感情也是极为的复杂。
一方面他对于这个汉人的帝国,对于这个孕育了无数英雄豪杰。承载了汉人无数的奋发和自豪的国度有着发自肺腑的热爱。可是另一方面,他同样非常清楚,如果让这个帝国存续下去,那么将意味着必须要保留这个帝国流传到现在所积累的很多时弊和流毒。
那些已经积累了太多的问题如果不能通过革新和流血解决掉,东西晋的遭遇只怕依然还会上演。甚至因为李书实的民族融合策略,五胡乱华的情况将会比另一个位面的历史上更加恐怖——当然也有可能那个时候将不会有“五胡乱华”,而是“十八路诸侯争天下”也说不一定。
不过,李书实也很理解陈宫这一次逼迫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想法。
李书实对于陈宫的了解并不算多,不论是另一个位面的历史上还是如今这个时代的陈公台。他的了解都并不算多,唯一知道的不过是这并非是一个没有野心的人,只不过他的野心并不是称王称霸,在这方面他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所以他是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文终侯萧何或者留侯张良那样辅佐一届诸侯成就帝王伟业。
当然,他要做的是萧何和张良那个级别的存在,而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打发了的阿猫阿狗。
所以他与曹操的决裂与其说是理念上的不同,又或者利益上的纷争。倒不如说是发现曹操吃进了荀彧这位无双花美男之后根本就没打算再更换宠信的人选。
不论陈宫是改弦更张紧随脚步,亦或是傲娇的与曹操处处作对都改变不了这个既成事实。
这才是让陈宫感到绝望的地方。
其实荀彧不是既有秩序的维护者么?
在陈宫看来荀彧的本质与他并无不同。而且两个人其实都可以允许自己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妥协,只不过在曹操这位陈宫看好的潜力股看来,陈宫背后有着兖州各地的世家豪强做后盾,而荀彧身后的颍川乃至豫州世家则远隔千里鞭长莫及,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显然荀彧更符合曹操的“孤臣”这一定义。结果身上看起来羁绊很多的陈宫哪怕做得再多也始终让曹操带着审慎的态度去面对他,同时思考着对方的那些“帮助”背后是否另有目的。
所以说陈宫也够冤,但也可以说并不算冤。
原本陈宫都已经打算破罐子破摔了,随便找一个和曹操作对的主子,就算注定打不过曹操这个他“众里寻他千百度”才得来的潜力股。可若是能给曹操添添堵,那也是极好的。
说不定曹操会对他当初的选择后悔不已也说不定。
但错过就是错过,就算曹操抱着腿痛哭流涕请他回去,他也一定不会答应的。
哼~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将他陈公台当做是什么人了!
只不过很幸运的是,陈宫发现自己一夜之间似乎找到了一个看起来比曹操还要粗的“金大腿”——也就是没有兵,没有地盘,身边也缺乏足够的人手而已。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全天下的军队不都是他的兵,全天下的土地不都是他的地盘,全天下的人都应该是他的手下。
作为大汉的皇帝刘协,至少在在名义上的确是可以这样来宣称。
至于具体情况还是具体分析好了。
可以说,大概是有了新的目标,陈宫的所作所为与其说是为了其自身的野心着想,倒不如说更多的还是在为自己的新主公——汉帝刘协着想,向着新主公展现自己的才华。
可以说陈宫选择出手的时间是恰到好处。
也许有的人会说,在这种北方的局势依旧晦涩不明,各种各样强大的敌人依旧还未平定。对于汉帝刘协而言放纵陈宫这样刺激李书实显然不是什么明智的行为。
但是换一个角度来说,现在的这个时候,其实是陈宫唯一可以利用的机会,因为直到现在为止,北方依旧呈现出三国演义……好吧,虽然是三方诸侯。但是还达不到国的程度。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刘协代言人的陈宫(李书实现在还不知道这是不是他自封)才能有施展的空间,刘协的这个招牌还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等到了哪怕仅仅是北方的局面安定下来,如果刘协还不能在这之前建立足够的力量,那么刘协将彻底成为一尊吉祥物,就好像另一个位面的历史上的刘协与曹操之间的关系那样,到了那样的情况,就算是依然有人试图阻挠,甚至是如同荀彧这样曾经是曹操政权中不可缺少的存在。位高权重足以引领一个势力集团的门阀领袖,依旧无法阻挡那历史的滚滚车轮。
陈宫不希望那样的情况出现,所以才要用这样的方式逼迫李书实做出决断。
是继续披着所谓的“大汉忠臣”的皮被皇帝剥削,还是撕破最后的面皮向天下昭告自己的野心?
或许就算是李书实的手下们,也一直有意无意的利用各种渠道试图引导李书实的想法
是的,对于大多数手下而言,他们自然希望李书实能够走上后一条道路,因为那不仅仅意味着李书实一个人的荣耀。更意味着他们这些追随者个人和家族的荣耀!
“所以说这可就要看主公你的想法了,反正看起来就算主公想要做一个安静的逗比大概所有人也是不会相信了。是不是呢,仲德?”
“文和说得不错,所以主公您到底是想要做周公呢,还是王莽,亦或是……周文王?”
“主公对这个问题应该已经想了很久了吧。”
“先帝可是对我有大恩呢。”李书实脸上露出了一丝丝缅怀的神色。
或许某些龙傲天会觉得这些古人所谓的“施恩”实在是太不值一提,对于他们而言那些看起来十分“粗糙”的施恩方式显然不可能动摇他们那堪称恐怖的神经。
但是对于李书实而言。他却不能不记下已故的汉灵帝刘宏曾经与自己的那些过往,或许李书实在刘宏眼中只是一颗达成其某些目的的棋子,但不论拔擢他成为很多人一辈子奋斗都无法达到的两千石太守,后来更是愿意信任他让他成为牧守一方的封疆大吏。
或许这其中不乏他的努力和幸运,同样不乏来自于其他人的帮助。但刘宏在李书实来到这个位面的这十余年的时间里依然占据了他生命中相当重要的作用。
似乎就好像一家家族企业,如果没有前企业掌门人的提拔,李书实不可能达到如今的地位,可是如今的情况是新的公司掌门显然无法驾驭手下那些劳苦功高的老臣,而李书实面对的情况是脚下的路有两条,要么自立门户另起炉灶,然后转头将这间曾经给予他梦想和辉煌的公司收购。要么便是在内部争权夺利,并进而下克上取代原本掌控这家企业的家族。
该如何选择呢?
“果然我还是无法放弃大汉赐予我的这一切,我曾经为之深深奋斗过的这一切。如果可以的话,我宁愿做周文王,大概也不会希望做王莽吧。至于成为周公……话说我们都已经走到了这一步,诸位觉得我还有成为周公的可能么?”
“这个嘛,只要主公做出了决定,我们一定都会支持您的。”
“仲德就不要在那里说好话安慰我。我也不怕说错话,要是我真的选择做周公,在场的诸位究竟会有多少人还愿意跟随我呢?嗯,别人先不说,文和,你是不是会立刻卷铺盖走人呢?”
“家里的东西太多,大概一时半会是整理不完的。”
贾诩的一个冷笑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禁莞尔,但却也同样表达了自己的意思——东西太多一时半会整理不完,但终有一天能够整理完,等到整理完的那一天该走还是要走。当然在整理的时候还可以继续观察,随时都可以放弃。但如果在这期间依然还看不到改变,那么最终的结果自然也不会发生改变。
贾诩用这样的方法向李书实表达了他对于这件事的态度。
就好像李书实之前所想的那样,一开始的时候就算某些人心中怀着些许的野心,但对于他们而言,时局尚不明朗,不论是李书实还是这个世道的未来都是不那么确定的。所以就算李书实抱着某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他们也可以抱着相当的耐心去思考。
或者说就算那个时候李书实失败了,也有很大可能带着部属投降或者投奔其他势力,不论是对他自己还是对于他的手下而言都能够有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
但是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局势已经明朗,李书实已经成为了有资格角逐天下的诸侯之一,就好像另一个位面的历史上鲁肃对孙权所说的那样,李书实首先就不可能投降其他人,除非他有刘禅那份政治智慧。可就算如此,那样的生活也一定是万分憋屈,而且还需要祈祷不要遇到一个如同赵光义那样除了杀害老哥之外屁本事没有却偏偏好色如命偏偏命好的家伙。
好吧,就算苏小萝莉战斗力超级彪悍,带着李书实躲到一个谁都找不到的地方去也并不算难,但是对于并州军的其他核心成员呢?
想一想张郃在曹操军所受到的遭遇吧。
五子良将中张辽、徐晃和张郃都是降将的身份,只是略有些不同的是,前两者投降的时候比较早。或者说那个时候曹操所拥有的势力并不算太大,而张郃则是在关键时刻抛弃了袁绍并最终引发了袁绍军的总崩溃——这种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事实上徐晃的投靠也并不比张郃好到哪里,但事实上两者后来在曹操军享受到的待遇却全然不同。
张辽和徐晃后来都成为了曹操军中被赋予镇守一方,而张郃呢?能力并不亚于前两者的他实际上一直都是以前两者以及其他曹军将领的副将身份出现——从堂堂袁绍军中四庭柱一般的存在变成了别人手边挥之即来呼之即去的副将,张郃的经历足以令很多人警示。
好吧,张郃还算是幸运的,赶上了定军山一战夏侯渊战死。又得到了年轻的郭淮的支持这才第一次有了在曹操面前显露能力的机会,使得其拥有了镇守西方的可能。
与张郃同时期降曹的高览,到了最后干脆就没了声音,就算死于流矢也还有个记载,所以最大的可能是从此被埋没于某个清水衙门。最后被埋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仅仅掀起一朵浪花。
张郃和高览的事例便是最有可能发生的,而且越是并州军的核心将领,就越有可能被投闲置散,毕竟他们已经为了并州军献出了足够多的忠诚,他们又该如何向新的老板尽忠呢?
没有漫长时间的积累,没有突如其来的机遇,没有几代人的落地生根带来的安全感,想要融入到新的圈子里显然并不容易。
最为关键的是,这些人跟随并州军能够获得的是从龙之功,有机会获得一个巨大蛋糕中极为庞大的一块,而如果进入到新的圈子,那么显然他们根本不可能有机会获得如此巨大的份额。
挡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就算这件事是李书实所为,想必大多数人都会直接反水。
到时候像是贾诩这样直接卷铺盖卷走人的都已经算得上仁至义尽了。
就好像他对于张绣所做过的那样。
至于其他人,李书实可不知道会有多少张郃,或者那些与其他家族暗通书信的存在。
“但是就算未来有一天这个国家可能会倒掉,我也希望是这个国家负我,而不是我负这个国家,这样一来不论是对于我个人,还是对于我的后代而言,都是一件好事吧。”
李书实的话看起来还是有些显得怯懦,但是出奇的,程昱和沮授两个人的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而郭嘉和法正则摇了摇头,一脸的苦笑,不过翘起的嘴角的弧度却表明这两位此时的心情或许并不似表面上那般糟糕。至于贾诩老狐狸嘛……不说他也罢。
“主公的态度我们已经明了,我们会按照主公的想法继续前进下去。不过既然主公选择了这样的一条道路,那么就要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因为这条道路的前景虽然最为光明,但道路上的荆棘却也是最多最多,如果主公不能提前做好准备的话。只怕对未来会非常的不利。”
“‘忍’嘛,心上悬着一把刀,刀上还淌着一滴血,你们已经为我隐忍了这么久,我又怎么可能不可以为了你们,也是为了我自己隐忍下去呢?”
“既然主公已经有所觉悟,那么陈公台的这一番言语也就很好应付了。”
“仲德此话何解?”
“陈公台此举大概是想要试探主公对陛下的意图,曹孟德如今挟天子令诸侯,若是无人可以制衡。则长此以往曹操之令便犹如天子之令。兖州之乱过后,陈公台已经不见容于兖州诸豪强,亦不见容于曹孟德所部,则必有强援才可以达成所需制衡。但人心之间尚隔了肚皮,晋阳距离许昌相隔何止千里,主公所部实力更甚于当年的董仲颖,袁绍四世三公,大汉对于袁氏的恩德可谓是累世之恩。远甚于主公,却依旧不思于国家危难之时力挽狂澜。反而做出种种悖逆之举,主公若是如袁绍般,则危害也会更甚于袁绍之于大汉的基业。”
“也就是说陈公台并不是真的打算针对我们?”
“比起我们,怎么看对于陈公台来说最为要紧和麻烦的对手都应该是近在眼前的曹孟德吧,不过陈公台或许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采用各种的手段试探我们,只不过在试探的同时。也应该会给予我们一定的帮助,这些帮助对我们而言或许会有些用处,或许并没有什么用处甚至是反作用,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这个陈公台短时间内还不会真的妄想能够控制我们。”
“那么长时间以后呢?”
“如果他还能保持如今的地位。还有了某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对于我们来说或许反而会是个不错的消息,不知道主公觉得是也不是?”
从某只浪子和法孝直那有些阴森的笑容李书实便可以知晓,若是陈宫以为凭自己靠近皇帝刘协和某些名义上的东西便能够吃定自己,那么他一定会成为自己麾下谋士们所喜欢的猎物。
之后,大家又议论了其他的一些事情,比如春播,还有秋收后增加官仓粮食储量等问题。
大战的气氛看起来似乎是愈发的浓烈起来。
不过,对于李书实而言,这些事情被称为鸡毛蒜皮大概也不为过。
事实上当他走会议室走出来的时候,忽然有一种浑身都轻松了的感觉。
这大概就是一个人终于从他原本一直所处的迷雾之中走出时那种一身轻松的感觉吧,虽然说能够走上今天的这条路对于李书实自己而言多少有些出乎意料,那种不确定的感觉总是无时无刻不在环绕着他,面对众人的期盼和渴望,他总是会在第一时间选择逃避和躲避。
可是今天却不同了,就算是智商和情商都还有待进一步开发的他都能察觉出来,大家那种发自肺腑的舒了口气和畅快的感觉,因为作为并州军领袖的李书实终于下定了决心的缘故,他们也终于可以确信自己之前的努力并不会变成镜花水月。
或许努力的结果有成有败,但他们至少是曾经为了通向那最终的终点而努力过,而不是明明他们在努力,却偏偏有个人为了什么奇奇怪怪的理念在他们身后扯后腿。
或许现在可能不得不选择后退,选择让步,选择各种妥协,但是为了那最终的结果,为了能够赢得那个光明的未来,他们并不畏惧!(未完待续……)
因为曹操差人送来的一封信中附上的某些话语,李书实很快便失去了思考邹氏长期被苏小萝莉长期“包养”可能造成各种后果的兴趣,甚至当天回到家中不论是吃饭还是在书房用功的时候脑海之中都不断在琢磨着那些话中所蕴含的味道。
自己对于现如今的大汉到底抱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呢?
如果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讲,汉唐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最为辉煌的两个盛世,而比起血统中混杂了大量北方胡人血脉的唐朝,汉朝显然更有资格被称为汉人的代表。
&n$,a▼nsh¤uba.bsp;话说汉朝和汉人这两个字怎么听都觉得关系很密切好不好。
不得不说,来到这个时代,又生活了这么多年,李书实对于这个时代虽不能说是有着较为深刻的了解,但怎么也算得上是融入到了这个时代之中。
比起现代社会,这并不是什么能够令一般人感到太过舒心的时代——知识缺乏普及导致百姓或许会表现的很淳朴,但在某些或许对于未来人属于常识性的问题上表现的迷信且固执,某些风俗让人感到很舒畅,但某些风俗却显得极为的落后和野蛮。
也正因为如此,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他们从一出生就注定了这一辈子的经历——面朝黄土背朝天,要么死于层层盘剥之下,要么死于世家豪强所带来的各种危险,又或者为了家人更好的生活而参与的各种冒险活动中——哪怕这个位面某些法则对于生灵而言已经足够的友好。
作为一个来自现代社会的灵魂,对于这个接近一潭死水的社会显然不可能会喜欢,就算曾经身为宅男的李书实并不是什么键盘政治家,但对于门阀这种东西也有着天然的阶级仇恨。
所以他来到这个时代之后的很多做法便是为了打破这样的一种逐渐向死水变迁的趋势。
西晋的混乱和东晋门阀的垄断。李书实并不希望出现,只不过那显然不可能是弄死一只死蚂蚁就能解决问题的,甚至如果让袁绍来做,或许会比司马氏的政权在这方面更加的激进。
也正因为如此,李书实对于大汉的感情也是极为的复杂。
一方面他对于这个汉人的帝国,对于这个孕育了无数英雄豪杰。承载了汉人无数的奋发和自豪的国度有着发自肺腑的热爱。可是另一方面,他同样非常清楚,如果让这个帝国存续下去,那么将意味着必须要保留这个帝国流传到现在所积累的很多时弊和流毒。
那些已经积累了太多的问题如果不能通过革新和流血解决掉,东西晋的遭遇只怕依然还会上演。甚至因为李书实的民族融合策略,五胡乱华的情况将会比另一个位面的历史上更加恐怖——当然也有可能那个时候将不会有“五胡乱华”,而是“十八路诸侯争天下”也说不一定。
不过,李书实也很理解陈宫这一次逼迫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想法。
李书实对于陈宫的了解并不算多,不论是另一个位面的历史上还是如今这个时代的陈公台。他的了解都并不算多,唯一知道的不过是这并非是一个没有野心的人,只不过他的野心并不是称王称霸,在这方面他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所以他是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文终侯萧何或者留侯张良那样辅佐一届诸侯成就帝王伟业。
当然,他要做的是萧何和张良那个级别的存在,而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打发了的阿猫阿狗。
所以他与曹操的决裂与其说是理念上的不同,又或者利益上的纷争。倒不如说是发现曹操吃进了荀彧这位无双花美男之后根本就没打算再更换宠信的人选。
不论陈宫是改弦更张紧随脚步,亦或是傲娇的与曹操处处作对都改变不了这个既成事实。
这才是让陈宫感到绝望的地方。
其实荀彧不是既有秩序的维护者么?
在陈宫看来荀彧的本质与他并无不同。而且两个人其实都可以允许自己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妥协,只不过在曹操这位陈宫看好的潜力股看来,陈宫背后有着兖州各地的世家豪强做后盾,而荀彧身后的颍川乃至豫州世家则远隔千里鞭长莫及,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显然荀彧更符合曹操的“孤臣”这一定义。结果身上看起来羁绊很多的陈宫哪怕做得再多也始终让曹操带着审慎的态度去面对他,同时思考着对方的那些“帮助”背后是否另有目的。
所以说陈宫也够冤,但也可以说并不算冤。
原本陈宫都已经打算破罐子破摔了,随便找一个和曹操作对的主子,就算注定打不过曹操这个他“众里寻他千百度”才得来的潜力股。可若是能给曹操添添堵,那也是极好的。
说不定曹操会对他当初的选择后悔不已也说不定。
但错过就是错过,就算曹操抱着腿痛哭流涕请他回去,他也一定不会答应的。
哼~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将他陈公台当做是什么人了!
只不过很幸运的是,陈宫发现自己一夜之间似乎找到了一个看起来比曹操还要粗的“金大腿”——也就是没有兵,没有地盘,身边也缺乏足够的人手而已。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全天下的军队不都是他的兵,全天下的土地不都是他的地盘,全天下的人都应该是他的手下。
作为大汉的皇帝刘协,至少在在名义上的确是可以这样来宣称。
至于具体情况还是具体分析好了。
可以说,大概是有了新的目标,陈宫的所作所为与其说是为了其自身的野心着想,倒不如说更多的还是在为自己的新主公——汉帝刘协着想,向着新主公展现自己的才华。
可以说陈宫选择出手的时间是恰到好处。
也许有的人会说,在这种北方的局势依旧晦涩不明,各种各样强大的敌人依旧还未平定。对于汉帝刘协而言放纵陈宫这样刺激李书实显然不是什么明智的行为。
但是换一个角度来说,现在的这个时候,其实是陈宫唯一可以利用的机会,因为直到现在为止,北方依旧呈现出三国演义……好吧,虽然是三方诸侯。但是还达不到国的程度。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刘协代言人的陈宫(李书实现在还不知道这是不是他自封)才能有施展的空间,刘协的这个招牌还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等到了哪怕仅仅是北方的局面安定下来,如果刘协还不能在这之前建立足够的力量,那么刘协将彻底成为一尊吉祥物,就好像另一个位面的历史上的刘协与曹操之间的关系那样,到了那样的情况,就算是依然有人试图阻挠,甚至是如同荀彧这样曾经是曹操政权中不可缺少的存在。位高权重足以引领一个势力集团的门阀领袖,依旧无法阻挡那历史的滚滚车轮。
陈宫不希望那样的情况出现,所以才要用这样的方式逼迫李书实做出决断。
是继续披着所谓的“大汉忠臣”的皮被皇帝剥削,还是撕破最后的面皮向天下昭告自己的野心?
或许就算是李书实的手下们,也一直有意无意的利用各种渠道试图引导李书实的想法
是的,对于大多数手下而言,他们自然希望李书实能够走上后一条道路,因为那不仅仅意味着李书实一个人的荣耀。更意味着他们这些追随者个人和家族的荣耀!
“所以说这可就要看主公你的想法了,反正看起来就算主公想要做一个安静的逗比大概所有人也是不会相信了。是不是呢,仲德?”
“文和说得不错,所以主公您到底是想要做周公呢,还是王莽,亦或是……周文王?”
“主公对这个问题应该已经想了很久了吧。”
“先帝可是对我有大恩呢。”李书实脸上露出了一丝丝缅怀的神色。
或许某些龙傲天会觉得这些古人所谓的“施恩”实在是太不值一提,对于他们而言那些看起来十分“粗糙”的施恩方式显然不可能动摇他们那堪称恐怖的神经。
但是对于李书实而言。他却不能不记下已故的汉灵帝刘宏曾经与自己的那些过往,或许李书实在刘宏眼中只是一颗达成其某些目的的棋子,但不论拔擢他成为很多人一辈子奋斗都无法达到的两千石太守,后来更是愿意信任他让他成为牧守一方的封疆大吏。
或许这其中不乏他的努力和幸运,同样不乏来自于其他人的帮助。但刘宏在李书实来到这个位面的这十余年的时间里依然占据了他生命中相当重要的作用。
似乎就好像一家家族企业,如果没有前企业掌门人的提拔,李书实不可能达到如今的地位,可是如今的情况是新的公司掌门显然无法驾驭手下那些劳苦功高的老臣,而李书实面对的情况是脚下的路有两条,要么自立门户另起炉灶,然后转头将这间曾经给予他梦想和辉煌的公司收购。要么便是在内部争权夺利,并进而下克上取代原本掌控这家企业的家族。
该如何选择呢?
“果然我还是无法放弃大汉赐予我的这一切,我曾经为之深深奋斗过的这一切。如果可以的话,我宁愿做周文王,大概也不会希望做王莽吧。至于成为周公……话说我们都已经走到了这一步,诸位觉得我还有成为周公的可能么?”
“这个嘛,只要主公做出了决定,我们一定都会支持您的。”
“仲德就不要在那里说好话安慰我。我也不怕说错话,要是我真的选择做周公,在场的诸位究竟会有多少人还愿意跟随我呢?嗯,别人先不说,文和,你是不是会立刻卷铺盖走人呢?”
“家里的东西太多,大概一时半会是整理不完的。”
贾诩的一个冷笑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禁莞尔,但却也同样表达了自己的意思——东西太多一时半会整理不完,但终有一天能够整理完,等到整理完的那一天该走还是要走。当然在整理的时候还可以继续观察,随时都可以放弃。但如果在这期间依然还看不到改变,那么最终的结果自然也不会发生改变。
贾诩用这样的方法向李书实表达了他对于这件事的态度。
就好像李书实之前所想的那样,一开始的时候就算某些人心中怀着些许的野心,但对于他们而言,时局尚不明朗,不论是李书实还是这个世道的未来都是不那么确定的。所以就算李书实抱着某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他们也可以抱着相当的耐心去思考。
或者说就算那个时候李书实失败了,也有很大可能带着部属投降或者投奔其他势力,不论是对他自己还是对于他的手下而言都能够有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
但是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局势已经明朗,李书实已经成为了有资格角逐天下的诸侯之一,就好像另一个位面的历史上鲁肃对孙权所说的那样,李书实首先就不可能投降其他人,除非他有刘禅那份政治智慧。可就算如此,那样的生活也一定是万分憋屈,而且还需要祈祷不要遇到一个如同赵光义那样除了杀害老哥之外屁本事没有却偏偏好色如命偏偏命好的家伙。
好吧,就算苏小萝莉战斗力超级彪悍,带着李书实躲到一个谁都找不到的地方去也并不算难,但是对于并州军的其他核心成员呢?
想一想张郃在曹操军所受到的遭遇吧。
五子良将中张辽、徐晃和张郃都是降将的身份,只是略有些不同的是,前两者投降的时候比较早。或者说那个时候曹操所拥有的势力并不算太大,而张郃则是在关键时刻抛弃了袁绍并最终引发了袁绍军的总崩溃——这种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事实上徐晃的投靠也并不比张郃好到哪里,但事实上两者后来在曹操军享受到的待遇却全然不同。
张辽和徐晃后来都成为了曹操军中被赋予镇守一方,而张郃呢?能力并不亚于前两者的他实际上一直都是以前两者以及其他曹军将领的副将身份出现——从堂堂袁绍军中四庭柱一般的存在变成了别人手边挥之即来呼之即去的副将,张郃的经历足以令很多人警示。
好吧,张郃还算是幸运的,赶上了定军山一战夏侯渊战死。又得到了年轻的郭淮的支持这才第一次有了在曹操面前显露能力的机会,使得其拥有了镇守西方的可能。
与张郃同时期降曹的高览,到了最后干脆就没了声音,就算死于流矢也还有个记载,所以最大的可能是从此被埋没于某个清水衙门。最后被埋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仅仅掀起一朵浪花。
张郃和高览的事例便是最有可能发生的,而且越是并州军的核心将领,就越有可能被投闲置散,毕竟他们已经为了并州军献出了足够多的忠诚,他们又该如何向新的老板尽忠呢?
没有漫长时间的积累,没有突如其来的机遇,没有几代人的落地生根带来的安全感,想要融入到新的圈子里显然并不容易。
最为关键的是,这些人跟随并州军能够获得的是从龙之功,有机会获得一个巨大蛋糕中极为庞大的一块,而如果进入到新的圈子,那么显然他们根本不可能有机会获得如此巨大的份额。
挡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就算这件事是李书实所为,想必大多数人都会直接反水。
到时候像是贾诩这样直接卷铺盖卷走人的都已经算得上仁至义尽了。
就好像他对于张绣所做过的那样。
至于其他人,李书实可不知道会有多少张郃,或者那些与其他家族暗通书信的存在。
“但是就算未来有一天这个国家可能会倒掉,我也希望是这个国家负我,而不是我负这个国家,这样一来不论是对于我个人,还是对于我的后代而言,都是一件好事吧。”
李书实的话看起来还是有些显得怯懦,但是出奇的,程昱和沮授两个人的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而郭嘉和法正则摇了摇头,一脸的苦笑,不过翘起的嘴角的弧度却表明这两位此时的心情或许并不似表面上那般糟糕。至于贾诩老狐狸嘛……不说他也罢。
“主公的态度我们已经明了,我们会按照主公的想法继续前进下去。不过既然主公选择了这样的一条道路,那么就要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因为这条道路的前景虽然最为光明,但道路上的荆棘却也是最多最多,如果主公不能提前做好准备的话。只怕对未来会非常的不利。”
“‘忍’嘛,心上悬着一把刀,刀上还淌着一滴血,你们已经为我隐忍了这么久,我又怎么可能不可以为了你们,也是为了我自己隐忍下去呢?”
“既然主公已经有所觉悟,那么陈公台的这一番言语也就很好应付了。”
“仲德此话何解?”
“陈公台此举大概是想要试探主公对陛下的意图,曹孟德如今挟天子令诸侯,若是无人可以制衡。则长此以往曹操之令便犹如天子之令。兖州之乱过后,陈公台已经不见容于兖州诸豪强,亦不见容于曹孟德所部,则必有强援才可以达成所需制衡。但人心之间尚隔了肚皮,晋阳距离许昌相隔何止千里,主公所部实力更甚于当年的董仲颖,袁绍四世三公,大汉对于袁氏的恩德可谓是累世之恩。远甚于主公,却依旧不思于国家危难之时力挽狂澜。反而做出种种悖逆之举,主公若是如袁绍般,则危害也会更甚于袁绍之于大汉的基业。”
“也就是说陈公台并不是真的打算针对我们?”
“比起我们,怎么看对于陈公台来说最为要紧和麻烦的对手都应该是近在眼前的曹孟德吧,不过陈公台或许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采用各种的手段试探我们,只不过在试探的同时。也应该会给予我们一定的帮助,这些帮助对我们而言或许会有些用处,或许并没有什么用处甚至是反作用,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这个陈公台短时间内还不会真的妄想能够控制我们。”
“那么长时间以后呢?”
“如果他还能保持如今的地位。还有了某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对于我们来说或许反而会是个不错的消息,不知道主公觉得是也不是?”
从某只浪子和法孝直那有些阴森的笑容李书实便可以知晓,若是陈宫以为凭自己靠近皇帝刘协和某些名义上的东西便能够吃定自己,那么他一定会成为自己麾下谋士们所喜欢的猎物。
之后,大家又议论了其他的一些事情,比如春播,还有秋收后增加官仓粮食储量等问题。
大战的气氛看起来似乎是愈发的浓烈起来。
不过,对于李书实而言,这些事情被称为鸡毛蒜皮大概也不为过。
事实上当他走会议室走出来的时候,忽然有一种浑身都轻松了的感觉。
这大概就是一个人终于从他原本一直所处的迷雾之中走出时那种一身轻松的感觉吧,虽然说能够走上今天的这条路对于李书实自己而言多少有些出乎意料,那种不确定的感觉总是无时无刻不在环绕着他,面对众人的期盼和渴望,他总是会在第一时间选择逃避和躲避。
可是今天却不同了,就算是智商和情商都还有待进一步开发的他都能察觉出来,大家那种发自肺腑的舒了口气和畅快的感觉,因为作为并州军领袖的李书实终于下定了决心的缘故,他们也终于可以确信自己之前的努力并不会变成镜花水月。
或许努力的结果有成有败,但他们至少是曾经为了通向那最终的终点而努力过,而不是明明他们在努力,却偏偏有个人为了什么奇奇怪怪的理念在他们身后扯后腿。
或许现在可能不得不选择后退,选择让步,选择各种妥协,但是为了那最终的结果,为了能够赢得那个光明的未来,他们并不畏惧!(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