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187 22.南来北往(上)
- 1188 23.南来北往(下)
- 1189 24.男人的友谊果然还是通过摔♂跤来得快啊
- 1190 25.我,回来了!
- 1191 26.面子的问题可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 1192 27.似曾相识的幽灵
- 1193 28.环境干扰能力才是最可怕的战略兵器啊!
- 1194 29.所以说使用起来总是会麻烦多多才对
- 1195 30.少年们的大冒险之旅
- 1196 31.三面夹击(上)
- 1197 32.三面夹击(中)
- 1198 33.三面夹击(下)
- 1199 34.重回宛城
- 1200 35.青州暗战
- 1201 36.杀人放火金腰带
- 1202 37.龙跃在渊
- 1203 38.故人的讯息
- 1204 39.那些年,那些事
- 1205 40.群山之中
- 1206 41.盐池鲜海
- 1207 42.江东暗流
- 1208 43.江东励志好少年
- 1209 44.准备回归的孙策
- 1210 45.终于可以名正言顺了
- 1211 46.让礼法什么的都见鬼去吧
- 1212 47.韶华美眷,卿本佳人,天地为证,日月为名
- 1213 48.请问当场的众人有谁对这场婚姻表示疑问?
- 1214 49.公主们,你们确定你们没有走错片场么
- 1215 50.姑且可以入洞房了
- 1216 51.华丽变身的萝莉
- 1217 52.那一段尘封的黑历史
- 1218 53.突如其来的圣旨
- 1219 54.退一步海阔天空
- 1220 55.麻烦的事情还远没有结束
- 1221 56.我以我血荐轩辕
- 1222 57.飞狐幽狼的新生
- 1223 58.暗之穴,幽冥起
- 1224 1.引蛇出洞
- 1225 2.大战之前让我们来盘点盘点吧
- 1226 3.我们认为知道那天所看见的花的名字
- 1227 4.在泥泞中挣扎
- 1228 5.牵一发而动全身
- 1229 6.白马之殇(上)
- 1230 7.白马之殇(中)
- 1231 8.白马之殇(下)
- 1232 9.白马余韵
- 1233 10.辽东访客
- 1234 11.让我们重新唱起那首歌
- 1235 12.轩辕之惑
- 1236 13.轩辕之威(上)
- 1237 14.轩辕之威(下)
- 1238 15.送别
- 1239 16.拨云见日
- 1240 17.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 1241 18.似乎还是被老家伙们摆了一道
- 1242 19.相逢一笑泯恩仇……才怪
- 1243 20.不归之路
- 1244 21.三爷:卡林是什么我可不懂啊!
- 1245 22.所以说三爷怎么可能卡林呢
- 1246 23.就算是铁锤也是能杀人滴~
- 1247 24.来自远方的威胁
- 1248 25.许昌遥望
- 1249 26.迷情幻境
- 1250 27.幻境迷城(上)
- 1251 28.幻境迷城(下)
- 1252 29.北方变局
- 1253 30.快擦擦,口水要流干了
- 1254 31.海军的畅想
- 1255 32.囚龙欲脱困
- 1256 33.和整个世界为敌这种念头需要多少中二度才会产生啊!
- 1257 34.中二病也能做开门任务
- 1258 35.另一只囚龙已脱困
- 1259 36.小蚂蚁也会有春天
- 1260 37.黑风起,祖龙现
- 1261 38.夜半钟声急
- 1262 39.三更箭岚至
- 1263 40.一个人的努力与一群人的信念
- 1264 41.主角最经常做的便是明知道是陷阱也一定要跳进去
- 1265 42.渭河血原
- 1266 43.唯一的弱点
- 1267 44.三路夹攻
- 1268 45.意外的访客(上)
- 1269 46.意外的访客(中)
- 1270 47.意外的访客(下)
- 1271 48.新的诸侯
- 1272 49.沙场战士的决心
- 1273 50.即将被打破的僵局
- 1274 51.我们成了两千年后的“叫花军”(上)
- 1275 52.我们成了两千年后的“叫花军”(下)
- 1276 53.深夜访客
- 1277 54.那……令人惊异的邂逅
- 1278 55.那年那人那些事儿
- 1279 56.人力终有穷尽时
- 1280 57.你的选择
- 1281 58.残酷的现实
- 1282 59.屹立不倒的不落之城
- 1283 60.运动与运动
- 1284 61.当一场战争的双方情报不对等的时候
- 1285 62.针锋相对
- 1286 63.这也是战争
- 1287 64.来自另一处战场的消息
- 1288 65.不太一样的选择
- 1289 66.容,到底可以有多大(上)
- 1290 67.容,到底可以有多大(中)
- 1291 68.容,到底可以有多大(下)
- 1292 69.敖仓之夜
- 1293 70.乌巢的火
- 1294 71.黄雀驾到请诸位虫子赶紧避让
- 1295 72.万岁冲锋
- 1296 73.朕乃天子
- 1297 74.那一箭的风情
- 1298 75.狼狈的结局
- 1299 76.准备决战
- 1300 77.准备中的并州军
- 1301 78.天机变
- 1302 79.天水流啊流,向东流啊流
- 1303 80.行动代号“悲风恸哭”
- 1304 81.十年努力的成果(上)
- 1305 82.十年努力的成果(下)
- 1306 83.果然几波小怪之后就该是BOSS出场的时间
- 1307 84.柏勒洛丰的冲击
- 1308 85.百密终有一疏
- 1309 86.电闪火转波尔卡
- 1310 第五卷 皇朝落日 87.珀勒洛丰的坠落(上)
- 1311 第五卷 皇朝落日 89.珀勒洛丰的坠落(下)
- 1312 第五卷 皇朝落日 90.会猎于此(上)
- 1313 第五卷 皇朝落日 91.会猎于此(中)
- 1314 第五卷 皇朝落日 92.会猎于此(下)
- 1315 第五卷 皇朝落日 93.冲破迷雾,突破天际(上)
- 1316 第五卷 皇朝落日 94.冲破迷雾,突破天际(下)
- 1317 第五卷 皇朝落日 95.这是一场没有失败者的战争(上)
- 1318 第五卷 皇朝落日 88.珀勒洛丰的坠落(中)
- 1319 《小人物的英杰传》第九卷 扬威在西域 48.恶魔行走于世间,恶魔驻留于心中4
- 1320 96.这是一场没有失败者的战争(中)
- 1321 第五卷 皇朝落日 97.这是一场没有失败者的战争(下)
- 1322 98.千古一帝
- 1323 99.那些曾经和现在的英雄
- 1324 100.未来属于你们
- 1325 101.当歌声响起的时候
- 1326 1.时间之河
- 1327 2.静观其变
- 1328 3.陌路炎上
- 1329 4.游子归来
- 1330 5.当往事成为追忆,你是否依然如当初那般惘然
- 1331 6.间幕:火之地
- 1332 7.您的好友“一大波意外”已经上线
- 1333 8.爱的代价
- 1334 9.大冒险重开
- 1335 10.炉心融解
- 1336 11.奇怪的商队
- 1337 9.大冒险重开
- 1338 10.炉心融解
隐藏
显示工具栏
32.三面夹击(中)
32.三面夹击(中)
12_12906“并州军使臣陈袆,见过长沙张太守。”
这个时候的张羡,看起来大概年约四旬,身材对于南人而言堪称高大,就算是放在并州,也要超出平均身高不少。魁梧的身材,三尺长髯,紫铜色的面皮,让陈袆差点脱口而出“二爷,你什么时候来的长沙,而且还做到了太守的位置上了。”
是的,眼前的张羡,虽然历经零陵、桂阳和长沙三任太守之位,但是身上的气质与其说是一位文官,倒不如说给人的第一印象更像是一位威猛的将军。
这大概是因为张羡虽然出身南阳文化繁盛之地,但久在荆南,周围能够让他打交道的都是一些隐藏在山林中的蛮族,就算是荆南各地的风土,比起文士风流,他们反而更倾向于用拳头大小来解决问题,偶尔能够碰到一例可以用嘴皮子解决的事情已经算得上是难能可贵。
大概也正是因为如此民风,才会让当初孙坚在长沙的时候虽然与荆州刺史王睿关系紧张,但是与荆南其他几个郡的太守关系都还勉强过得去,而在荆南地方更是颇受爱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想要真正获得一方百姓的信任和认同,融入他们显然是最王道的方法。
至于移风易俗什么的,那显然是之后才能考虑的问题,不分青红皂白上来就改风易俗什么的除非是强权的某党,否则基本上就准备被愤怒的村民干掉的准备,哪怕你觉得你是为他们好,毕竟就算是强力无比的某党,能够强力的先决条件也是用土改收买了绝大多数人。
所以说成功的关键。还是要让百姓们相信,嗯,至少要相信“跟你走有肉吃”这种事情。
而张羡,在这方面显然是个中翘楚。
不但在任的时候能够令当地群豪俯首,百姓爱戴。就算是离任之后,对于曾经任职的地方的影响力依旧极为巨大,以致于作为其后任的零陵太守刘度和桂阳太守赵范都需要仰起鼻息。
于是就算是老资格的武陵太守曹寅,面对强势的张羡也表现得十分恭顺,毕竟这个老谋深算的家伙一贯擅长的便是将别人当枪使,自己躲在后面捡便宜。当初怂恿孙坚杀死了与两个人都有极大矛盾的王睿。如今张羡与刘表之间的紧张关系,此君也是出力良多。
所以你看,无数的势力都期待着荆南与荆北之间的碰撞交锋,所以说在如今这个世道下,刘表若还仅仅只是觉得与袁绍结盟就能让荆州高枕无忧就是大错特错。
当然。之前对张济的进攻大概也正是因为受到了这样的压迫采取的反制措施,但从战后荆州军虽然声势很盛但是实际行动却变得极为迟缓这种事实来看,荆州军的动力似乎依旧不足。
或许比起北方的土地,刘表更加中意毗邻的益州那广袤的盆地,毕竟刘表到现在估计已经看明白了刘焉这个心思或许比他还要阴沉的家伙的一切用意,而且仔细比较起来,益州这种群山环抱易守难攻的地形也的确很适合刘表这样或许并不能完全算是大汉叛逆的宗室名士。
不管怎么说,单论在士林中的名望。刘表其实可以说还是要超过刘焉的。所以说如果天下承平,那么凭借积累下的名声,刘表其实完全可以堂堂正正在外为皇帝牧守一方。在内成为三公引领朝政。而如果皇权不稳,他也有不输于刘虞的资格,还有比刘虞更强的手腕,最重要的是作为刘姓宗室,他完全有资格登上那个九五之尊的宝座。
也正因为如此,他做出了很多身为臣子明显是出格了的事情。但同样身为一名野心家,他的种种举动又实在是不够合格。心中总是无法下定决心的结果自然是成为了各方觊觎的存在。
毕竟因为偏安南方又得到了不少来自北方的各色人物,曾经的蛮夷之地如今也渐渐变得富饶繁华起来。襄阳城内的学术气氛也令其成为士林中的翘楚。就好像曾经的徐州一样,落入到哪个野心家的手中,只要消化个两三年,就能够让自身实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就算没有这层因素,你一个庞然大物,从综合实力上来讲仅次于袁绍、曹操和李书实之后排名第四的诸侯(前三名暂时不分先后)想要在这场天下的棋局中当一个打酱油的路人,然后在大家打生打死的时候突然跳出来(哪怕是可能)来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就算你刘表用最为纯洁的眼神看着大家,大家也是绝对不相信的。
这不是另一个位面的历史上,因为种种原因已经玩残掉的荆州,而是就算看起来实力无法与北方三强想必,但是抽一个冷子打一下也能让你疼三分,甚至并州军已经有了最切身的感受。
这种情况下,大家纷纷各种明里暗里的小动作往荆州军身上招呼实在是再正常不过。
昔年李书实的并州和两河之地也曾经走过同样的路,只不过那个时候李书实凭借并州军的狠辣和董卓那过于引人瞩目的庞大身躯从那危局之中挺了过来,那么如今的荆州呢?
大厅内落针可闻,所有人都在等待张羡的决定。
别看陈袆今天才正式拜会身为太守的张羡,但事实上依靠潘濬和蒋琬,以及那位名叫廖通,曾经也是荆南地区名噪一时的凶悍水匪的帮助下,陈袆已经拜会了很多足以影响到张羡的长沙郡内的重要人士,比如如今站在张羡右手首位的长沙郡郡丞桓阶,还有左手边那位与廖通有旧的长沙军将领袁龙,还有站在张羡身后的张羡长子张怿和弟弟张机。
之所以做出如此的选择倒不是因为陈袆蓄意忽视身为决策人,也是长沙乃至荆南四郡最有影响力和权势的太守张羡,而是因为经过分析便可以知晓,事实上在与刘表对抗的问题上。张羡显然早已经坚定了自己的决心,只不过一直没能统一内部意见才有了如今僵持的结果。
甚至反对党最大的领袖人物竟然还是他的儿子也是那个看起来瘦瘦弱弱,虽然身量继承了他父亲的好基因,但是其他方面完完全全便是尊崇了明清文士的标准模板,那种一看就知道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模样让人实在是不得不怀疑他父亲死后这个瘦弱的秧子能不能像他的父亲一样为荆南地区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独立的天空。
大概应该是不太可能吧。
不过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因为他的特殊地位,活生生令其父亲的“宏伟计划”一直被拖延到了现在这个足以令打算在荆州这里搅混水的各方势力都吹胡子瞪眼的程度。
明明就是一个要啥没啥,除了出身之外一无是处的虎父犬子,可却能生生搅黄一件事,所以说由此你也就能够明白为什么各种英雄史诗里无论那英雄武力有多强,智力有多高。权力有多大,运气有多好,但只要碰到无耻小人,那必然是要难受上好一阵子甚至因此而身死。
虽然大部分时候这种人看起来就好像猪队友一样,但事实上他们才是真正的神对手。
因为一般的对手你还能打能骂能开片。可是对于这些“大宝贝”,你简直可以说是束手无策。
所以说这也是为什么李书实大多数的情况下宁愿提前引爆某些矛盾,就算一时之间会带来一些麻烦甚至陷入到危险之中,就好像长安城外的马家军一样,但事实上比起未来这群人在内部引爆那些个不安定因素,在他们尚且还未进入内部的时候引爆显然更有利于未来和长远。
不过,就算张怿这位长沙军的猪队友,荆州军的神队友出色的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陈袆也并没有因此而感到多么的棘手,经过和桓阶的一番接触并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到足够多的资料,张怿的一切虽不能说如同经过x光扫描一样完全暴露在陈袆眼前。但却已经足够陈袆分析出这位长沙军的少公子到底是以着怎样的心态如此锲而不舍地反对他老子的“大计划”。
其实说穿了倒也真不能说张怿是个败家子、猪队友。
前几年曾经在襄阳留过学,甚至与刘表那个并不算太得宠的大公子刘琦有过一番交流的张怿虽然对荆北的实力有多么深刻的认识,但总也有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
一番对比之下,张怿发现荆北无论从文化底蕴,经济实力,军队规模和战斗力。都远远超过荆南四郡捆在一起,而这意味着什么自然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于是。就和另一个时空的某位倡导“曲线救国”的“爱国人士”的理念如出一辙,虽说因为张羡的存在。张怿这个小毛头自然不敢提出那种“大逆不道”的言论,但若说是在一边敲敲边鼓,捣捣乱什么的却也是轻松加愉快的事情。
甚至可以说,在某种情绪的作用下,年轻的中二病患者张怿童鞋还觉得自己才是救世主来着。
只不过,面对搜集了足够多情报,充分了解了他的思维方式的陈袆,张怿却很快便暴露出了自己学识有限的短板。纵然没有皇命加持,但只要稍稍运用一点点诡辩的技巧再加上对并州军的夸大,要不是之前的南阳之战让并州军多少有些失分,张怿早就改旗易帜,弃暗投明了。
就算如此,当江东的消息传到荆南,哪怕已经有些滞后,却也足够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孙策军的前身孙坚军在荆州南北的大名依在,孙策军此次更是大张旗鼓言明要率军为父报仇,扬言将在襄阳城中用刘表的人头祭奠他父亲的在天之灵。
这当真是嚣张的让人只想掩面,可对于孙策这个年轻人来说却又偏偏如此合适。
虽然以荆南四郡之力,的确是无法与无论是经济还是人力都更加发达的荆北抗衡,但若是加上了气势汹汹的江东孙策军,以及同样在北方似乎有意南下(忽悠)的并州军。
就算荆州军不死,也绝对要脱掉不知道多少层皮,反正短时间内绝对无力南顾。
至于另外一位对张羡有较大影响力的弟弟张机。虽然原本就是一个中立派,但陈袆依然还是主动前往拜访——这倒不是说他担心张机会出现反复什么的,完全是因为他临行前就已经被告知,拜访张机这件事同样是他此次长沙之行的重中之重,优先度超高的存在。
自然。这一次拜访陈袆在整个会谈过程中并无一字设计时局,反而将并州医学院的教材和并州州立医院珍藏的一些珍贵的病例和药房与张机进行了分享。
在如此诚意满满的分享精神下,张机也同样给予了热烈回应,毫不藏私地拿出了自己的一些珍藏和心得,甚至表示会在有生之前前往晋阳,就算不会长居。也一定要到医学院听听课,到医院里坐坐诊,然后为培养更多医学人才献上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对于地位超然的张机,如此行动便是恰到好处,感受到了来自并州善意的张机纵然依然还会保持中立的态度。但只要他继续保持这种态度,有了桓阶的支持和张怿的反水,荆南纵然还有一些反对与荆北开战的力量,但却已经不可能对大势产生更多的影响。
可以说今天的这次会面,便是代表了这种“大局已定”的结果。
“李州牧的意思,我已经知晓,南阳和房陵两郡归属贵方亦无异议。只是如今江东孙策来势汹汹,大有鲸吞荆襄八郡之势。却不知并州对于此事是否有所指使。”
“张太守自可放心,孙策新得江东未久,人心未附。如今只不过是靠着严苛的统治才勉强稳定了局面,但实际上各方势力并未信服。可就在这种情况下,孙策依旧大张旗鼓进攻荆州,若是能够一鼓作气顺利拿下,尚且可以以此震慑宵小。可若是受困于坚城之下,又或者是荒野之中。则前不能吞并荆襄之地,后有心怀不满之人于江东起事。首尾不能顾。
固然孙策乃勇猛之人,但身边如周瑜、张昭、张紘之辈皆智谋之士。不会令其陷入到此等困境之中。故而陈袆以为,此次孙策用兵向西,进攻荆州是假,引出江东暗藏之人才是真。当然了,若是能够趁势得到江夏一隅,供其建立便于未来进攻荆州的前线基地,相信孙策也应该不会拒绝。但无论如何,继续深入对于孙策而言,都是下下之选。”
所以说张长沙你就不要担心了,死心塌地按照我家主公的想法反了吧。
嗯,严格说起来这不仅仅只是李书实的想法,就连曹操和刘协也给了张羡一纸诏书,里面向其介绍了刘表郊祭天地,以及服饰车马逾制等等严重违纪问题,最后提出要求,希望张羡作为大汉的“忠臣”能够出兵北上,令刘表知道大汉的威严依旧,若能扭送到许昌自然更好云云。反正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让张羡不要有后顾之忧,大胆地与刘表去开片吧。
至于结果……反正只要打起来,什么样的结果大家都是可以接受的。
嗯,反正只要你别一个月就让人家荆州军给灭掉就够了,反正有了孙策这个意外出现不请自来的“恶客”,怎么看荆州军大部分的精力都会被其所牵扯,没几个月调转不了枪口。
张羡是个很有决断的人,而且也的确是和刘表死活尿不到一个壶里,其实当陈袆搞定了他的儿子张怿的时候张羡就已经没有了最后的一丝后顾之忧,如今在大堂上还要当着麾下文武的面询问一番也只不过是走一个过场——反正按照桓阶的说法,陈袆是个很有才能的人,甚至连包括潘濬、蒋琬这样的荆南名士都为其所折服,不可能会被这种简单的问题问倒。
之后,自然便可以顺理成章下达出兵的命令。
同时,也意味着陈袆的这次南行之旅即将圆满结束。
可惜却有人似乎并不期望他这么轻轻松松的来,又轻轻松松的离去。
“文伟乃是并州高士,如今来到长沙这样一片偏鄙之地是我们长沙的福分,犬子更是十分仰慕阁下的学识,所以我便忍不住想要请求阁下能够看在长沙与并州的关系上相助一二。毕竟长沙对于这次的战事虽然做了很多的准备,但荆州军在南方也是公认的强军。我们并没有必胜的把握,所以希望文伟能够跟随军队予以一些指点,怎么说并州军的实力尽人皆知嘛。”
不得不说,张羡的提议对陈袆而言具有极强的诱惑力。
抛开能够有实战的机会不谈,事实上真正令陈袆难以抗拒的。是接受后能够得到的成名机会。
陈袆与加入并州军的其他任何人都有着完全不同的理由。
感谢李书实救起了陷入到困境中的他自然是很重要的一个理由,但更为重要的是,父母失踪后却一直寻不到消息的遭遇领这个曾经生活在一个幸福家庭中的孩子心急如焚。
万般无奈下,这个年轻的孩子却并没有放弃哪怕一丝一毫的希望,反而带着几分天真生出了“如果我有了名气,我的父母便会主动前来找寻我”这样听起来就很是不靠谱的想法。
这样多少有些幼稚的想法自然不可能告诉别人。因为就算是陈袆自己也觉得这只不过是绝望中的自己一种美好的想象,若是告诉给别人,不论得到的是善意,还是恶意的回答,结果恐怕都只是将那美丽的泡泡戳破。而对于陈袆自己而言,则可以说丧失了大半前进的动力。
就好像小说中背负某种无法告人的使命独自前行的英雄——虽然陈袆自己并没有这样的感觉,他仅仅只是单纯的想要找寻到自己的父母,只不过用尽了其他方法后只能依靠这种一听起来就会让人觉得希望更加渺茫的方法。
但他也的确是想不出其他任何比较可行的方法。
毕竟他能够想到的方法都已经想遍,甚至某些基金的方法让他的行为与作死无异,如果不是李书实和并州军恰好救助了陷入到绝境的他,一个年轻的生命或许便会就此消亡。
如今的这种想法,虽然说有些幼稚。但至少怎么看都还算是远离作死且积极向上吧。
也正因为有着这样的考量,那么如果他能够在这次战争中表现出色,甚至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力挽狂澜的话。那么他的大名一定会响彻荆南,甚至更远的地方吧。
虽然感谢李书实,但想要在如今的并州军体系下快速成名,终究还是太过不易了。
哪怕他曾经在与联军的作战中有过很出色的表现,如今又被委以重任出使长沙。
“如此,在下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很快便计算好了利益得失。陈袆的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而看到他这阳光且自信的笑容。张羡也露出了满意的神色——虽然没有太多接触,但今天的一系列表现来看。眼前的这个年轻人的确值得他周围那些人的夸赞,或许有机会应该考虑考虑该如何将他拴在长沙?
只要一想到不过是并州官学内的一位高材生就有这样出众的表现,就算对方为了夸耀自身而有所夸张,但从对方的职务和自身能力的对比看,并州要么便是不识人才,要么就是真如其所言那般人才鼎盛,数不胜数——从陈袆似乎并不觉得自己在并州屈才的表现看,恐怕后者的可能性要比前者大上太多——显然陈袆作为并州的脸面是李书实相当正确的决定。
但也就是因为这个决定太过正确,才让张羡生出了挖墙脚的心思。
就算这个时代的人没有听说过那句在现代社会颇为出名的“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啊”的段子,但也很清楚的知道所谓“大争之世,君择臣,臣亦择君”的典故。
“那可是太好了,不如这一次就让犬子与文伟一同前去,也好让犬子能够朝夕请益。”
而在三天后,一直驻扎在长沙郡北部益阳县的长沙军,便出现在了武陵郡北部的孱陵县境内,一处距离南郡原本的治所,现在依然是重镇的江陵城咫尺之遥的战略要地。(未完待续)。
这个时候的张羡,看起来大概年约四旬,身材对于南人而言堪称高大,就算是放在并州,也要超出平均身高不少。魁梧的身材,三尺长髯,紫铜色的面皮,让陈袆差点脱口而出“二爷,你什么时候来的长沙,而且还做到了太守的位置上了。”
是的,眼前的张羡,虽然历经零陵、桂阳和长沙三任太守之位,但是身上的气质与其说是一位文官,倒不如说给人的第一印象更像是一位威猛的将军。
这大概是因为张羡虽然出身南阳文化繁盛之地,但久在荆南,周围能够让他打交道的都是一些隐藏在山林中的蛮族,就算是荆南各地的风土,比起文士风流,他们反而更倾向于用拳头大小来解决问题,偶尔能够碰到一例可以用嘴皮子解决的事情已经算得上是难能可贵。
大概也正是因为如此民风,才会让当初孙坚在长沙的时候虽然与荆州刺史王睿关系紧张,但是与荆南其他几个郡的太守关系都还勉强过得去,而在荆南地方更是颇受爱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想要真正获得一方百姓的信任和认同,融入他们显然是最王道的方法。
至于移风易俗什么的,那显然是之后才能考虑的问题,不分青红皂白上来就改风易俗什么的除非是强权的某党,否则基本上就准备被愤怒的村民干掉的准备,哪怕你觉得你是为他们好,毕竟就算是强力无比的某党,能够强力的先决条件也是用土改收买了绝大多数人。
所以说成功的关键。还是要让百姓们相信,嗯,至少要相信“跟你走有肉吃”这种事情。
而张羡,在这方面显然是个中翘楚。
不但在任的时候能够令当地群豪俯首,百姓爱戴。就算是离任之后,对于曾经任职的地方的影响力依旧极为巨大,以致于作为其后任的零陵太守刘度和桂阳太守赵范都需要仰起鼻息。
于是就算是老资格的武陵太守曹寅,面对强势的张羡也表现得十分恭顺,毕竟这个老谋深算的家伙一贯擅长的便是将别人当枪使,自己躲在后面捡便宜。当初怂恿孙坚杀死了与两个人都有极大矛盾的王睿。如今张羡与刘表之间的紧张关系,此君也是出力良多。
所以你看,无数的势力都期待着荆南与荆北之间的碰撞交锋,所以说在如今这个世道下,刘表若还仅仅只是觉得与袁绍结盟就能让荆州高枕无忧就是大错特错。
当然。之前对张济的进攻大概也正是因为受到了这样的压迫采取的反制措施,但从战后荆州军虽然声势很盛但是实际行动却变得极为迟缓这种事实来看,荆州军的动力似乎依旧不足。
或许比起北方的土地,刘表更加中意毗邻的益州那广袤的盆地,毕竟刘表到现在估计已经看明白了刘焉这个心思或许比他还要阴沉的家伙的一切用意,而且仔细比较起来,益州这种群山环抱易守难攻的地形也的确很适合刘表这样或许并不能完全算是大汉叛逆的宗室名士。
不管怎么说,单论在士林中的名望。刘表其实可以说还是要超过刘焉的。所以说如果天下承平,那么凭借积累下的名声,刘表其实完全可以堂堂正正在外为皇帝牧守一方。在内成为三公引领朝政。而如果皇权不稳,他也有不输于刘虞的资格,还有比刘虞更强的手腕,最重要的是作为刘姓宗室,他完全有资格登上那个九五之尊的宝座。
也正因为如此,他做出了很多身为臣子明显是出格了的事情。但同样身为一名野心家,他的种种举动又实在是不够合格。心中总是无法下定决心的结果自然是成为了各方觊觎的存在。
毕竟因为偏安南方又得到了不少来自北方的各色人物,曾经的蛮夷之地如今也渐渐变得富饶繁华起来。襄阳城内的学术气氛也令其成为士林中的翘楚。就好像曾经的徐州一样,落入到哪个野心家的手中,只要消化个两三年,就能够让自身实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就算没有这层因素,你一个庞然大物,从综合实力上来讲仅次于袁绍、曹操和李书实之后排名第四的诸侯(前三名暂时不分先后)想要在这场天下的棋局中当一个打酱油的路人,然后在大家打生打死的时候突然跳出来(哪怕是可能)来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就算你刘表用最为纯洁的眼神看着大家,大家也是绝对不相信的。
这不是另一个位面的历史上,因为种种原因已经玩残掉的荆州,而是就算看起来实力无法与北方三强想必,但是抽一个冷子打一下也能让你疼三分,甚至并州军已经有了最切身的感受。
这种情况下,大家纷纷各种明里暗里的小动作往荆州军身上招呼实在是再正常不过。
昔年李书实的并州和两河之地也曾经走过同样的路,只不过那个时候李书实凭借并州军的狠辣和董卓那过于引人瞩目的庞大身躯从那危局之中挺了过来,那么如今的荆州呢?
大厅内落针可闻,所有人都在等待张羡的决定。
别看陈袆今天才正式拜会身为太守的张羡,但事实上依靠潘濬和蒋琬,以及那位名叫廖通,曾经也是荆南地区名噪一时的凶悍水匪的帮助下,陈袆已经拜会了很多足以影响到张羡的长沙郡内的重要人士,比如如今站在张羡右手首位的长沙郡郡丞桓阶,还有左手边那位与廖通有旧的长沙军将领袁龙,还有站在张羡身后的张羡长子张怿和弟弟张机。
之所以做出如此的选择倒不是因为陈袆蓄意忽视身为决策人,也是长沙乃至荆南四郡最有影响力和权势的太守张羡,而是因为经过分析便可以知晓,事实上在与刘表对抗的问题上。张羡显然早已经坚定了自己的决心,只不过一直没能统一内部意见才有了如今僵持的结果。
甚至反对党最大的领袖人物竟然还是他的儿子也是那个看起来瘦瘦弱弱,虽然身量继承了他父亲的好基因,但是其他方面完完全全便是尊崇了明清文士的标准模板,那种一看就知道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模样让人实在是不得不怀疑他父亲死后这个瘦弱的秧子能不能像他的父亲一样为荆南地区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独立的天空。
大概应该是不太可能吧。
不过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因为他的特殊地位,活生生令其父亲的“宏伟计划”一直被拖延到了现在这个足以令打算在荆州这里搅混水的各方势力都吹胡子瞪眼的程度。
明明就是一个要啥没啥,除了出身之外一无是处的虎父犬子,可却能生生搅黄一件事,所以说由此你也就能够明白为什么各种英雄史诗里无论那英雄武力有多强,智力有多高。权力有多大,运气有多好,但只要碰到无耻小人,那必然是要难受上好一阵子甚至因此而身死。
虽然大部分时候这种人看起来就好像猪队友一样,但事实上他们才是真正的神对手。
因为一般的对手你还能打能骂能开片。可是对于这些“大宝贝”,你简直可以说是束手无策。
所以说这也是为什么李书实大多数的情况下宁愿提前引爆某些矛盾,就算一时之间会带来一些麻烦甚至陷入到危险之中,就好像长安城外的马家军一样,但事实上比起未来这群人在内部引爆那些个不安定因素,在他们尚且还未进入内部的时候引爆显然更有利于未来和长远。
不过,就算张怿这位长沙军的猪队友,荆州军的神队友出色的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陈袆也并没有因此而感到多么的棘手,经过和桓阶的一番接触并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到足够多的资料,张怿的一切虽不能说如同经过x光扫描一样完全暴露在陈袆眼前。但却已经足够陈袆分析出这位长沙军的少公子到底是以着怎样的心态如此锲而不舍地反对他老子的“大计划”。
其实说穿了倒也真不能说张怿是个败家子、猪队友。
前几年曾经在襄阳留过学,甚至与刘表那个并不算太得宠的大公子刘琦有过一番交流的张怿虽然对荆北的实力有多么深刻的认识,但总也有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
一番对比之下,张怿发现荆北无论从文化底蕴,经济实力,军队规模和战斗力。都远远超过荆南四郡捆在一起,而这意味着什么自然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于是。就和另一个时空的某位倡导“曲线救国”的“爱国人士”的理念如出一辙,虽说因为张羡的存在。张怿这个小毛头自然不敢提出那种“大逆不道”的言论,但若说是在一边敲敲边鼓,捣捣乱什么的却也是轻松加愉快的事情。
甚至可以说,在某种情绪的作用下,年轻的中二病患者张怿童鞋还觉得自己才是救世主来着。
只不过,面对搜集了足够多情报,充分了解了他的思维方式的陈袆,张怿却很快便暴露出了自己学识有限的短板。纵然没有皇命加持,但只要稍稍运用一点点诡辩的技巧再加上对并州军的夸大,要不是之前的南阳之战让并州军多少有些失分,张怿早就改旗易帜,弃暗投明了。
就算如此,当江东的消息传到荆南,哪怕已经有些滞后,却也足够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孙策军的前身孙坚军在荆州南北的大名依在,孙策军此次更是大张旗鼓言明要率军为父报仇,扬言将在襄阳城中用刘表的人头祭奠他父亲的在天之灵。
这当真是嚣张的让人只想掩面,可对于孙策这个年轻人来说却又偏偏如此合适。
虽然以荆南四郡之力,的确是无法与无论是经济还是人力都更加发达的荆北抗衡,但若是加上了气势汹汹的江东孙策军,以及同样在北方似乎有意南下(忽悠)的并州军。
就算荆州军不死,也绝对要脱掉不知道多少层皮,反正短时间内绝对无力南顾。
至于另外一位对张羡有较大影响力的弟弟张机。虽然原本就是一个中立派,但陈袆依然还是主动前往拜访——这倒不是说他担心张机会出现反复什么的,完全是因为他临行前就已经被告知,拜访张机这件事同样是他此次长沙之行的重中之重,优先度超高的存在。
自然。这一次拜访陈袆在整个会谈过程中并无一字设计时局,反而将并州医学院的教材和并州州立医院珍藏的一些珍贵的病例和药房与张机进行了分享。
在如此诚意满满的分享精神下,张机也同样给予了热烈回应,毫不藏私地拿出了自己的一些珍藏和心得,甚至表示会在有生之前前往晋阳,就算不会长居。也一定要到医学院听听课,到医院里坐坐诊,然后为培养更多医学人才献上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对于地位超然的张机,如此行动便是恰到好处,感受到了来自并州善意的张机纵然依然还会保持中立的态度。但只要他继续保持这种态度,有了桓阶的支持和张怿的反水,荆南纵然还有一些反对与荆北开战的力量,但却已经不可能对大势产生更多的影响。
可以说今天的这次会面,便是代表了这种“大局已定”的结果。
“李州牧的意思,我已经知晓,南阳和房陵两郡归属贵方亦无异议。只是如今江东孙策来势汹汹,大有鲸吞荆襄八郡之势。却不知并州对于此事是否有所指使。”
“张太守自可放心,孙策新得江东未久,人心未附。如今只不过是靠着严苛的统治才勉强稳定了局面,但实际上各方势力并未信服。可就在这种情况下,孙策依旧大张旗鼓进攻荆州,若是能够一鼓作气顺利拿下,尚且可以以此震慑宵小。可若是受困于坚城之下,又或者是荒野之中。则前不能吞并荆襄之地,后有心怀不满之人于江东起事。首尾不能顾。
固然孙策乃勇猛之人,但身边如周瑜、张昭、张紘之辈皆智谋之士。不会令其陷入到此等困境之中。故而陈袆以为,此次孙策用兵向西,进攻荆州是假,引出江东暗藏之人才是真。当然了,若是能够趁势得到江夏一隅,供其建立便于未来进攻荆州的前线基地,相信孙策也应该不会拒绝。但无论如何,继续深入对于孙策而言,都是下下之选。”
所以说张长沙你就不要担心了,死心塌地按照我家主公的想法反了吧。
嗯,严格说起来这不仅仅只是李书实的想法,就连曹操和刘协也给了张羡一纸诏书,里面向其介绍了刘表郊祭天地,以及服饰车马逾制等等严重违纪问题,最后提出要求,希望张羡作为大汉的“忠臣”能够出兵北上,令刘表知道大汉的威严依旧,若能扭送到许昌自然更好云云。反正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让张羡不要有后顾之忧,大胆地与刘表去开片吧。
至于结果……反正只要打起来,什么样的结果大家都是可以接受的。
嗯,反正只要你别一个月就让人家荆州军给灭掉就够了,反正有了孙策这个意外出现不请自来的“恶客”,怎么看荆州军大部分的精力都会被其所牵扯,没几个月调转不了枪口。
张羡是个很有决断的人,而且也的确是和刘表死活尿不到一个壶里,其实当陈袆搞定了他的儿子张怿的时候张羡就已经没有了最后的一丝后顾之忧,如今在大堂上还要当着麾下文武的面询问一番也只不过是走一个过场——反正按照桓阶的说法,陈袆是个很有才能的人,甚至连包括潘濬、蒋琬这样的荆南名士都为其所折服,不可能会被这种简单的问题问倒。
之后,自然便可以顺理成章下达出兵的命令。
同时,也意味着陈袆的这次南行之旅即将圆满结束。
可惜却有人似乎并不期望他这么轻轻松松的来,又轻轻松松的离去。
“文伟乃是并州高士,如今来到长沙这样一片偏鄙之地是我们长沙的福分,犬子更是十分仰慕阁下的学识,所以我便忍不住想要请求阁下能够看在长沙与并州的关系上相助一二。毕竟长沙对于这次的战事虽然做了很多的准备,但荆州军在南方也是公认的强军。我们并没有必胜的把握,所以希望文伟能够跟随军队予以一些指点,怎么说并州军的实力尽人皆知嘛。”
不得不说,张羡的提议对陈袆而言具有极强的诱惑力。
抛开能够有实战的机会不谈,事实上真正令陈袆难以抗拒的。是接受后能够得到的成名机会。
陈袆与加入并州军的其他任何人都有着完全不同的理由。
感谢李书实救起了陷入到困境中的他自然是很重要的一个理由,但更为重要的是,父母失踪后却一直寻不到消息的遭遇领这个曾经生活在一个幸福家庭中的孩子心急如焚。
万般无奈下,这个年轻的孩子却并没有放弃哪怕一丝一毫的希望,反而带着几分天真生出了“如果我有了名气,我的父母便会主动前来找寻我”这样听起来就很是不靠谱的想法。
这样多少有些幼稚的想法自然不可能告诉别人。因为就算是陈袆自己也觉得这只不过是绝望中的自己一种美好的想象,若是告诉给别人,不论得到的是善意,还是恶意的回答,结果恐怕都只是将那美丽的泡泡戳破。而对于陈袆自己而言,则可以说丧失了大半前进的动力。
就好像小说中背负某种无法告人的使命独自前行的英雄——虽然陈袆自己并没有这样的感觉,他仅仅只是单纯的想要找寻到自己的父母,只不过用尽了其他方法后只能依靠这种一听起来就会让人觉得希望更加渺茫的方法。
但他也的确是想不出其他任何比较可行的方法。
毕竟他能够想到的方法都已经想遍,甚至某些基金的方法让他的行为与作死无异,如果不是李书实和并州军恰好救助了陷入到绝境的他,一个年轻的生命或许便会就此消亡。
如今的这种想法,虽然说有些幼稚。但至少怎么看都还算是远离作死且积极向上吧。
也正因为有着这样的考量,那么如果他能够在这次战争中表现出色,甚至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力挽狂澜的话。那么他的大名一定会响彻荆南,甚至更远的地方吧。
虽然感谢李书实,但想要在如今的并州军体系下快速成名,终究还是太过不易了。
哪怕他曾经在与联军的作战中有过很出色的表现,如今又被委以重任出使长沙。
“如此,在下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很快便计算好了利益得失。陈袆的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而看到他这阳光且自信的笑容。张羡也露出了满意的神色——虽然没有太多接触,但今天的一系列表现来看。眼前的这个年轻人的确值得他周围那些人的夸赞,或许有机会应该考虑考虑该如何将他拴在长沙?
只要一想到不过是并州官学内的一位高材生就有这样出众的表现,就算对方为了夸耀自身而有所夸张,但从对方的职务和自身能力的对比看,并州要么便是不识人才,要么就是真如其所言那般人才鼎盛,数不胜数——从陈袆似乎并不觉得自己在并州屈才的表现看,恐怕后者的可能性要比前者大上太多——显然陈袆作为并州的脸面是李书实相当正确的决定。
但也就是因为这个决定太过正确,才让张羡生出了挖墙脚的心思。
就算这个时代的人没有听说过那句在现代社会颇为出名的“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啊”的段子,但也很清楚的知道所谓“大争之世,君择臣,臣亦择君”的典故。
“那可是太好了,不如这一次就让犬子与文伟一同前去,也好让犬子能够朝夕请益。”
而在三天后,一直驻扎在长沙郡北部益阳县的长沙军,便出现在了武陵郡北部的孱陵县境内,一处距离南郡原本的治所,现在依然是重镇的江陵城咫尺之遥的战略要地。(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