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9 第九章 百鲜胎
- 10 第十章 审死冤 鬼捏肩
- 11 第十一章 红手印
- 12 第十二章 冤鬼托冤
- 13 第十三章 巡捕房
- 14 第十四章 草棚里有什么
- 15 第十五章 铁锭女尸
- 16 第十六章 夜探草棚
- 17 第十七章 孕尸
- 18 第十八章 蛇尾纹身
- 19 第十九章 玉指胡同
- 20 第二十章 白纸灯笼
- 21 第二十一章 阴阳眼巧破白纸灯笼
- 22 第二十二章 女鬼上门
- 23 第二十三章 水陆码头蚂蟥四
- 24 第二十四章 解放水陆码头
- 25 第二十四章 珍味坊的烧鸡
- 26 第二十五章 死掉的蚂蟥
- 27 第二十六章 铜镜阴阳眼
- 28 第二十七章 凶器在何处
- 29 第二十八章 茅草杀人
- 30 第二十九章 消失的蚂蟥
- 31 第三十章 鬼迷心窍
- 32 第三十一章 大马猴
- 33 第三十二章 人贩子
- 34 第三十三章 智斗人贩
- 35 第三十四章 第三个人贩子
- 36 第三十五章 卖铃铛
- 37 第三十六章 人贩会武术 谁也挡不住
- 38 第三十七章 关门放狗
- 39 第三十八章 惹恼了冤魂
- 40 第三十九章 红手印的指引
- 41 第四十章 三步不问鬼打墙
- 42 第四十一章 睁不开的阴阳眼
- 43 第四十二章 生人勿近
- 44 第四十三章 人怕出名猪怕壮
- 45 第四十四章 白骨地 鬼门关
- 46 第四十五章 生人至此九不还
- 47 第四十六章 招魂
- 48 第四十七章 警告
- 49 第四十八章 利用舆论
- 50 第四十九章 见诸报端
- 51 第五十章 平陵画报
- 52 第五十一章 丁师傅,可把你给盼来了!
- 53 第五十二章 《独家报道》
- 54 第五十三章 这个新闻我们不做了!
- 55 第五十四章 毫厘之间的博弈
- 56 第五十五章 来自上面的压力
- 57 第五十六章 彻查铁锭孕尸案
- 58 第五十七章 新的线索
- 59 第五十八章 兼济一方
- 60 第五十九章 不实报道
- 61 第六十章 线索断了
- 62 第六十一章 失踪
- 63 第六十二章 这是原则问题
- 64 第六十三章 妖风阵阵(儿童节第一更!)
- 65 第六十四章 诡异的蛙鸣(儿童节第二更!)
- 66 第六十五章 三眼河猊子(儿童节第三更!)
- 67 第六十六章 带血的人骨(儿童节第四更!)
- 68 第六十七章 不孝子(儿童节第五更!)
- 69 第六十八章 火铳
- 70 第六十九章 禁枪令
- 71 第七十章 兵分两路
- 72 第七十一章 中间不种鬼拍手
- 73 第七十二章 满清贝勒
- 74 第七十三章 松针纸
- 75 第七十四章 中邪
- 76 第七十五章 不简单的绑架
- 77 第七十六章 半截篓货栈
- 78 第七十七章 没有人皮的尸体
- 79 第七十八章 人皮炼魂把式
- 80 第七十九章 造访玉指胡同
- 81 第八十章 胡同口的半截人骨
- 82 第八十一章 坟头
- 83 第八十二章 从科学的角度来解释鬼打墙
- 84 第八十三章 两个光点
- 85 第八十四章 幻象
- 86 第八十五章 诡镜
- 87 第八十六章 破败古宅
- 88 第八十七章 断碑
- 89 第八十八章 欧式装潢
- 90 第八十九章 鬼影绰绰
- 91 第九十章 石中鬼
- 92 第九十一章 雾隐尸臭
- 93 第九十二章 山野跳尸
- 94 第九十三章 闭嘴,别出声!
- 95 第九十四章 变成石像的跳尸
- 96 第九十五章 玉指胡同31号
- 97 第九十六章 阴兵作祟
- 98 第九十七章 厉鬼杀人
- 99 第九十八章 胡同深处琵琶声
- 100 第九十九章 阿和
- 101 第一百章 深巷犬吠
- 102 第一百零一章 尸骨坑
- 103 第一百零二章 孤魂何以度忘川
- 104 第一百零三章 紧张过度
- 105 第一百零四章 暗道
- 106 第一百零五章 阴兵的真相
- 107 第一百零六章 入目人心最不堪
- 108 第一百零七章 刀疤汉子
- 109 第一百零八章 山匪
- 110 第一百零九章 剔骨刀
- 111 第一百一十章 出卖
- 112 第一百一十一章 离间计
- 113 第一百一十二章 轰天雷
- 114 第一百一十三章 落指智多星
- 115 第一百一十四章 柳泉古董命案
- 116 第一百一十五章 屠村
- 117 第一百一十六章 救救他们
- 118 第一百一十七章 千岁冢
- 119 第一百一十八章 毒巫之术
- 120 第一百一十九章 倒塌的洞壁
- 121 第一百二十章 墙里佛像
- 122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不该来的来了
- 123 第一百二十二章 镇邪大天狗
- 124 第一百二十三章 暗处有什么
- 125 第一百二十四章 猿猴
- 126 第一百二十五章 矿洞
- 127 第一百二十六章 矿道草人(上架第一更!求订阅求票票儿!)
- 128 第一百二十七章 阴阳眼(上架第二更!求订阅求票票儿!)
- 129 第一百二十八章 蚂蟥四(上架第三更!求订阅求票票儿!)
- 130 第一百二十九章 人皮草人(上架第四更!求订阅求票票儿!)
- 131 第一百三十章 邪术(上架第五更!求订阅求票票儿!)
- 132 第一百三十一章 彩戏师(上架第六更!求订阅求票票儿!)
- 133 第一百三十二章 草人张 (上架第七更!求订阅求票票儿!)
- 134 第一百三十三章 身后有什么(上架第八更!求订阅求票票儿!)
- 135 第一百三十四章 山魈(上架第九更!求订阅求票票儿!)
- 136 第一百三十五章 哪个才是真相(上架十更圆满!求订阅求票票儿!)
- 137 第一百三十六章 完全封闭的洞穴
- 138 第一百三十七章 蔡巡捕
- 139 第一百三十八章 磷光
- 140 第一百三十九章 最后的办法
- 141 第一百四十章 爆炸
- 142 第一百四十一章 铸铁镇魂
- 143 第一百四十二章 真凶浮现
- 144 第一百四十三章 掳尸炼魂
- 145 第一百四十四章 明知山有虎
- 146 第一百四十五章 偏向虎山行
- 147 第一百四十六章 玉指胡同的住客
- 148 第一百四十七章 人头
- 149 第一百四十八章 捉拿草人张
- 150 第一百四十九章 暴雨堵路
- 151 第一百五十章 三途阴阳河
- 152 第一百五十一章 结案
- 153 第一章 胡桃山鬼市
- 154 第二章 佛堂莲花炉
- 155 第三章 陈师傅出马
- 156 第四章 有史以来最简单的捉鬼法事
- 157 第五章 满清皇室的求救
- 158 第六章 宗社党
- 159 第七章 托梦
- 160 第八章 白瓷碗
- 161 第九章 骨灰烧瓷
- 162 第十章 划清界限
- 163 第十一章 残镜
- 164 第十二章 清官海瑞
- 165 第十三章 周身挂镜
- 166 第十四章 律鬼镜
- 167 第十五章 又一只人骨白瓷
- 168 第十六章 烧瓷人
- 169 第十七章 烧制瓷器的步骤
- 170 第十八章 瓷匠赵金龙
- 171 第十九章 废瓷窑
- 172 第二十章 河岸龙窑
- 173 第二十一章 谁?
- 174 第二十二章 人骨白瓷案
- 175 第二十三章 凶宅
- 176 第二十四章 黄皮子
- 177 第二十五章 没有骨头的尸体
- 178 第二十六章 封窑点火
- 179 第二十七章 致命龙窑
- 180 第二十八章 烧瓷人
- 181 第二十九章 瓷器大家
- 182 第三十章 下狱
- 183 第三十一章 交易
- 184 第三十二章 钟馗斩鬼图
- 185 第三十三章 白裙
- 186 第三十四章 画中人魅
- 187 第三十五章 印钮
- 188 第三十六章 落月斋
- 189 第三十七章 旱尸魃
- 190 第三十八章 龙五爷生擒旱尸魃
- 191 第三十九章 正午落月
- 192 第四十章 眼皮子底下杀人
- 193 第四十一章 暗中窥伺
- 194 第四十二章 黑衣夜行
- 195 第四十三章 凶手究竟是谁
- 196 第四十四章 伥小楼拿走的东西
- 197 第四十五章 水银灯
- 198 第四十六章 来去自如
- 199 第四十七章 证物间被盗
- 200 第四十八章 水银灯丢了
- 201 第四十九章 白矾
- 202 第五十章 疯瓷匠
- 203 第五十一章 什么才是巡捕房的职责所在
- 204 第五十二章 虎头铃铛
- 205 第五十三章 怪事连连
- 206 第五十四章 铃铛招鬼
- 207 第五十五章 郑三宝
- 208 第五十六章 杀人灭口
- 209 第五十七章 金刚钻
- 210 第五十八章 焗瓷匠
- 211 第五十九章 讨要水银灯
- 212 第六十章 请
- 213 第六十一章 火化郑三宝
- 214 第六十二章 百香阁
- 215 第六十三章 撒网
- 216 第六十四章 干了这碗酒咱们就是兄弟
- 217 第六十五章 史上最大阵仗
- 218 第六十六章 镜湖水怪
- 219 第六十七章 湖边尸骨
- 220 第六十八章 水怪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 221 第六十九章 不是水怪是什么
- 222 第七十章 日本人
- 223 第七十一章 水下的电报机
- 224 第七十二章 焗子
- 225 第七十三章 给烧瓷人留言
- 226 第七十四章 焗瓷
- 227 第七十六章 鬼市十三爷
- 228 第七十七章 藏身何处
- 229 第七十八章 算命
- 230 第七十九章 小木屋
- 231 第八十章 同归于尽
- 232 第八十一章 抓了人还想走?
- 233 第八十二章 解围
- 234 第八十三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
- 235 第八十四章 烧瓷人的真身
- 236 第八十五章 义和团十三兄弟
- 237 第八十六章 审问
- 238 第八十七章 十六号公馆
- 239 第八十八章 潜入日本商会
- 240 第八十九章 行动开始
- 241 第九十章 假?
- 242 第九十一章 野鸡哨子
- 243 第九十二章 军火
- 244 第九十三章 危机
- 245 第九十四章 青灯梅花
- 246 第九十五章 爆炸
- 247 第九十六章 别忘了这是谁的地盘
- 248 第九十七章 大结局·结案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十九章 玉指胡同
第十九章 玉指胡同
要问谁对这地界熟悉,第一个当属巡捕房蔡巡捕,而这第二个,那就是巡捕房的老资历,迅哥了。
迅哥本名霍迅,早年间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漂泊了半辈子没有一个安定下来的活计,后来在水陆码头扛包的时候被蔡巡捕发现,带进了巡捕房,打这起,才算是安顿下来。
陈友亮师傅跟迅哥因为早年间的一个经历结识,而这个经历说起来那真叫一个诡异。
这事儿发生在迅哥认识蔡巡捕之前,那个时候迅哥正在水陆码头做一个扛包的脚夫。
早些时候,陆路运输因为要长途跋涉耗时耗力,所以水路运输一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扛包脚夫就是水路运输应运而生的体力活。
现在的人对于那个时候的事情了解不甚多,只知道这个活计累,但是不知道这背后有更多的道道。
那时候的码头,地盘和组织都长期为“把头”所操纵。他们使用各种名义对工人进行剥削,无论哪个码头的“头佬”都把码头作为自己的领地。
凡想到码头来做工的脚夫,经人介绍,必须付出一笔数十或百多块银元,叫做买“扁担”;不仅如此,还要办几桌酒席酬谢介绍人和“拜师”。过年、过节,或者“头佬”生儿育女,老太爷、老太太做寿,脚夫哪怕自己揭不开锅盖,也要带着钱送礼。
平时,码头力资收入,由“头佬”先提成后分配。后来军阀、官僚、特务看到码头业务大,收入多,也把手插入码头,成立所谓的码头管理所。通过虚设福利、救济等机构,浮报开支,假造名册、冒领工资等手段,盘剥码头工人,坐地分肥。
也正是因为这些“头佬”的存在,码头扛包的脚夫生活那真叫一个苦不堪言,白天替人扛包累死累活不算,挣下来的钱甚至都不够果腹,那些有了家室的脚夫生活就更为清苦了。
那个时候的迅哥就是在水陆码头做这么一个扛包脚夫,每天累倒不算,一个月下来到手的钱也是寥寥无几。
迅哥那个时候也就是二十多岁,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乡下来的迅哥不知人情世故,只知道自己活不下去就要抗争,也不知道是谁给他灌输进去的道理。
于是乎,迅哥傻乎乎的就去找了当时码头的“头佬”蚂蟥四。
这蚂蟥四乃是码头上的人给起的诨号,本名叫什么没人知道,只知道这人压榨手底下的脚夫就好像蚂蟥吸血一样狠毒,不仅仅是他手下码头上的脚夫对他敬畏有加,甚至就连周边几个码头上的头佬也是对他礼让三分,不愿与他发生冲突。
脚夫里面有传言,说蚂蟥四原本是京城里的阔少,后来因为身上背了三条人命,这才逃到这里靠着手腕抢下了这个码头,做了这个码头的头佬。
当然,这只是传言,真相如何恐怕除了蚂蟥四以外其他人都不知道。
迅哥刚到这里做脚夫时间不长,哪里知道蚂蟥四的厉害,靠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就去找蚂蟥四去了。
按理说,蚂蟥四平日里是不在码头上待着的,但是今天赶巧了,刚好有一批红货今天要经过蚂蟥四的码头,所以蚂蟥四特地跑来码头盯着。
迅哥一路找,最终在四号仓库找到了蚂蟥四,并且向蚂蟥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至于后来他们是怎么谈得,那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唯一能确认的是,迅哥跟蚂蟥四谈完之后还活着走了出来,好像没事儿人一样。
看到迅哥或者从蚂蟥四那里回来,其他的脚夫也都很好奇,他们原本都认为迅哥这一次去必死无疑,可是最后结果却有些出乎他们预料。
他们一见迅哥回来了,赶忙凑上去问迅哥结果如何。
“去玉指胡同找一只扳指回来。”这是当时迅哥复述的蚂蟥四的话,按照迅哥所说,蚂蟥四提了这么一个条件,只要迅哥能够做到,蚂蟥四就答应迅哥的条件。
迅哥刚从乡下过来没多久,对这附近根本不熟悉,更不要说什么玉指胡同了,但是同样在码头做脚夫的人不乏有当地人,他们一听玉指胡同脸色当时就变了。
这玉指胡同的名字要追溯到前清朝,那个时候有个贝勒府在现在的玉指胡同附近,那时候这玉指胡同还不是一条胡同,只是一户人家的平房而已。
那时候,这户人家以卖豆腐为生,每天起早贪黑做豆腐卖豆腐,虽然家里清贫,但是却有一个貌若天仙的女儿。
也不知道是哪位来他家买豆腐的主顾先顺口提了一句“豆腐西施”,之后的一个月,豆腐西施的名号就传开了,十里八村的乡亲都跑到这里来卖豆腐,有的是就喜欢他家的豆腐,有的则是为了一睹豆腐西施的芳容。
眼见豆腐西施的名号非但没有带来什么麻烦,反而还让他家的生意越来越好了,他们也就乐得这个豆腐西施的名号了。
可是,豆腐西施越叫越响亮,渐渐的也就传到了住在这附近的那位贝勒爷耳中。
有这么一天,贝勒爷提着鸟笼子出来遛弯,不知怎的就溜达到了豆腐西施这边,说来这贝勒爷也是阅女无数,但是一看到这豆腐西施,当时就走不动路了。
这贝勒爷回去之后那真是茶不思饭不想,打这起就算是患上了相思病了。
后来,贝勒爷隔三差五就去豆腐西施那里买豆腐,这一来二去两人就看对了眼了,那个时候,男男女女不像现在这样。
前清时候,满汉不能通婚的禁令还是很严格的,想要娶这么一个门不当户不对的汉人女子,那除非是皇恩浩荡,要不然,想都不要想。
于是,这位贝勒爷心一横,连夜从贝勒府里逃了出来,想要跟豆腐西施私奔,可是当贝勒爷找到豆腐西施的时候,豆腐西施却念及年迈的父亲不愿意跟贝勒爷远走高飞。
无奈之下,贝勒爷只好取下自己手上的这一枚扳指,交到了豆腐西施的手上,让豆腐西施拿去换钱,就在这里置办房产。
贝勒爷这扳指从小带到大,哪知道值多少钱,而且豆腐西施心也是实诚,换出来的钱全部给她拿去置办房产了,可是谁成想这一置办,竟然直接弄出了一整条胡同,也就是后来的玉指胡同。
迅哥本名霍迅,早年间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漂泊了半辈子没有一个安定下来的活计,后来在水陆码头扛包的时候被蔡巡捕发现,带进了巡捕房,打这起,才算是安顿下来。
陈友亮师傅跟迅哥因为早年间的一个经历结识,而这个经历说起来那真叫一个诡异。
这事儿发生在迅哥认识蔡巡捕之前,那个时候迅哥正在水陆码头做一个扛包的脚夫。
早些时候,陆路运输因为要长途跋涉耗时耗力,所以水路运输一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扛包脚夫就是水路运输应运而生的体力活。
现在的人对于那个时候的事情了解不甚多,只知道这个活计累,但是不知道这背后有更多的道道。
那时候的码头,地盘和组织都长期为“把头”所操纵。他们使用各种名义对工人进行剥削,无论哪个码头的“头佬”都把码头作为自己的领地。
凡想到码头来做工的脚夫,经人介绍,必须付出一笔数十或百多块银元,叫做买“扁担”;不仅如此,还要办几桌酒席酬谢介绍人和“拜师”。过年、过节,或者“头佬”生儿育女,老太爷、老太太做寿,脚夫哪怕自己揭不开锅盖,也要带着钱送礼。
平时,码头力资收入,由“头佬”先提成后分配。后来军阀、官僚、特务看到码头业务大,收入多,也把手插入码头,成立所谓的码头管理所。通过虚设福利、救济等机构,浮报开支,假造名册、冒领工资等手段,盘剥码头工人,坐地分肥。
也正是因为这些“头佬”的存在,码头扛包的脚夫生活那真叫一个苦不堪言,白天替人扛包累死累活不算,挣下来的钱甚至都不够果腹,那些有了家室的脚夫生活就更为清苦了。
那个时候的迅哥就是在水陆码头做这么一个扛包脚夫,每天累倒不算,一个月下来到手的钱也是寥寥无几。
迅哥那个时候也就是二十多岁,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乡下来的迅哥不知人情世故,只知道自己活不下去就要抗争,也不知道是谁给他灌输进去的道理。
于是乎,迅哥傻乎乎的就去找了当时码头的“头佬”蚂蟥四。
这蚂蟥四乃是码头上的人给起的诨号,本名叫什么没人知道,只知道这人压榨手底下的脚夫就好像蚂蟥吸血一样狠毒,不仅仅是他手下码头上的脚夫对他敬畏有加,甚至就连周边几个码头上的头佬也是对他礼让三分,不愿与他发生冲突。
脚夫里面有传言,说蚂蟥四原本是京城里的阔少,后来因为身上背了三条人命,这才逃到这里靠着手腕抢下了这个码头,做了这个码头的头佬。
当然,这只是传言,真相如何恐怕除了蚂蟥四以外其他人都不知道。
迅哥刚到这里做脚夫时间不长,哪里知道蚂蟥四的厉害,靠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就去找蚂蟥四去了。
按理说,蚂蟥四平日里是不在码头上待着的,但是今天赶巧了,刚好有一批红货今天要经过蚂蟥四的码头,所以蚂蟥四特地跑来码头盯着。
迅哥一路找,最终在四号仓库找到了蚂蟥四,并且向蚂蟥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至于后来他们是怎么谈得,那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唯一能确认的是,迅哥跟蚂蟥四谈完之后还活着走了出来,好像没事儿人一样。
看到迅哥或者从蚂蟥四那里回来,其他的脚夫也都很好奇,他们原本都认为迅哥这一次去必死无疑,可是最后结果却有些出乎他们预料。
他们一见迅哥回来了,赶忙凑上去问迅哥结果如何。
“去玉指胡同找一只扳指回来。”这是当时迅哥复述的蚂蟥四的话,按照迅哥所说,蚂蟥四提了这么一个条件,只要迅哥能够做到,蚂蟥四就答应迅哥的条件。
迅哥刚从乡下过来没多久,对这附近根本不熟悉,更不要说什么玉指胡同了,但是同样在码头做脚夫的人不乏有当地人,他们一听玉指胡同脸色当时就变了。
这玉指胡同的名字要追溯到前清朝,那个时候有个贝勒府在现在的玉指胡同附近,那时候这玉指胡同还不是一条胡同,只是一户人家的平房而已。
那时候,这户人家以卖豆腐为生,每天起早贪黑做豆腐卖豆腐,虽然家里清贫,但是却有一个貌若天仙的女儿。
也不知道是哪位来他家买豆腐的主顾先顺口提了一句“豆腐西施”,之后的一个月,豆腐西施的名号就传开了,十里八村的乡亲都跑到这里来卖豆腐,有的是就喜欢他家的豆腐,有的则是为了一睹豆腐西施的芳容。
眼见豆腐西施的名号非但没有带来什么麻烦,反而还让他家的生意越来越好了,他们也就乐得这个豆腐西施的名号了。
可是,豆腐西施越叫越响亮,渐渐的也就传到了住在这附近的那位贝勒爷耳中。
有这么一天,贝勒爷提着鸟笼子出来遛弯,不知怎的就溜达到了豆腐西施这边,说来这贝勒爷也是阅女无数,但是一看到这豆腐西施,当时就走不动路了。
这贝勒爷回去之后那真是茶不思饭不想,打这起就算是患上了相思病了。
后来,贝勒爷隔三差五就去豆腐西施那里买豆腐,这一来二去两人就看对了眼了,那个时候,男男女女不像现在这样。
前清时候,满汉不能通婚的禁令还是很严格的,想要娶这么一个门不当户不对的汉人女子,那除非是皇恩浩荡,要不然,想都不要想。
于是,这位贝勒爷心一横,连夜从贝勒府里逃了出来,想要跟豆腐西施私奔,可是当贝勒爷找到豆腐西施的时候,豆腐西施却念及年迈的父亲不愿意跟贝勒爷远走高飞。
无奈之下,贝勒爷只好取下自己手上的这一枚扳指,交到了豆腐西施的手上,让豆腐西施拿去换钱,就在这里置办房产。
贝勒爷这扳指从小带到大,哪知道值多少钱,而且豆腐西施心也是实诚,换出来的钱全部给她拿去置办房产了,可是谁成想这一置办,竟然直接弄出了一整条胡同,也就是后来的玉指胡同。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