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0 第021章 天岳疑中毒
- 21 第022章 刘太医确诊
- 22 第023章 温宥娘破案(一)
- 23 第024章 温宥娘破案(二)
- 24 第025章 温宥娘破案(三)
- 25 第026章 温宥娘破案(四)
- 26 第027章 温宥娘破案(五)
- 27 第028章 张府欲断亲〔一更〕
- 28 第029章 仇氏挪嫁妆(二更)
- 29 第030章 温大爷查证
- 30 第031章 旧日婆媳仇
- 31 第032章 小廖氏上门(一更)
- 32 第033章 宁氏掌中馈(二更)
- 33 第034章 宛娘讨经验
- 34 第035章 小廖氏问罪
- 35 第036章 两府共决议
- 36 第037章 温长慧知情
- 37 第038章 天真穿越女
- 38 第039章 剧情现端倪
- 39 第040章 王朝之旧事〔一更〕
- 40 第041章 晴天出霹雳(二更)
- 41 第042章 拿错的剧本
- 42 第043章 宥娘查旧事
- 43 第044章 帝王欲赐婚(一更)
- 44 第045章 宁太子其人(二更)
- 45 第046章 温薛合献艺
- 46 第047章 双娇得赏赐〔一更〕
- 47 第048章 戚世子落水(二更)
- 48 第049章 薛九封县主
- 49 第050章 温府谈公案
- 50 第051章 宥娘探剧情
- 51 第052章 来是宫斗?
- 52 第053章 翩翩少年郎(一更)
- 53 第054章 红姨娘失踪(二更)
- 54 第055章 谢氏女再请(三更)
- 55 第056章 张氏往时信
- 56 第057章 温府变故起
- 57 第058章 三司齐会审
- 58 第059章 新证据再现
- 59 第060章 可怜父母心
- 60 第061章 各自的抉择
- 61 第062章 温府初败落
- 62 第063章 有失亦有得
- 63 第064章 三司再审案
- 64 第065章 三司终判案
- 65 第66章 (慎买)番外·温仇氏之死
- 66 第066章 嫁妆终清算
- 67 第067章 改姓并不易
- 68 第068章 体弱病缘由
- 69 第069章 徐廖府旧怨
- 70 第070章 南下迁母坟
- 71 第071章 直隶遇世子
- 72 第072章 世子求花露(一更)
- 73 第073章 且下南去(二更)
- 74 第074章 南好风光
- 75 第075章 田契终收回
- 76 第076章 宥娘罢庄头
- 77 第077章 杨家村事毕
- 78 第078章 娇姨娘爷娘
- 79 第079章 再遇余举子
- 80 第080章 孟世子遭难
- 81 第081章 余庆年家世
- 82 第082章 孟世子坦白
- 83 第083章 孟世子求救
- 84 第084章 告别南城
- 85 第085章 温宥娘教弟
- 86 第086章 六老太爷呀
- 87 第087章 六太夫人哟
- 88 第088章 宥娘进祖庙
- 89 第089章 祖庙说恩怨
- 90 第090章 过继给六房
- 91 第091章 长辈议前程
- 92 第092章 老太爷教导
- 93 第093章 且回京城去
- 94 第094章 阴魂不散孟
- 95 第095章 孟世子送“礼”
- 96 第096章 真正的剧本
- 97 第097章 走崩的剧本
- 98 第098章 闻京中诸事
- 99 第099章 谢氏的复仇
- 100 第101章 番外·天道好轮回
- 101 第100章 侯府来退亲
- 102 第101章 小廖氏身世
- 103 第102章 宥娘再订婚
- 104 第103章 孟世子思婚
- 105 第104章 温宥娘送礼
- 106 第105章 孟世子相请
- 107 第106章 孟世子求婚
- 108 第107章 孟世子下饵
- 109 第108章 最终订鸳盟
- 110 第109章 温长慧上门
- 111 第110章 温长慧求人
- 112 第111章 先哄那姨娘
- 113 第112章 温宥娘及笄
- 114 第113章 孟世子送礼
- 115 第114章 孟世子归京
- 116 第115章 总被多情恼
- 117 第116章 婚事当作罢
- 118 第117章 孟世子求亲
- 119 第118章 太夫人撵人
- 120 第119章 弟弟变丑了
- 121 第120章 六太爷保媒
- 122 第121章 周家女将嫁
- 123 第122章 孟世子动手
- 124 第123章 太姨娘作妖
- 125 第124章 一报还一报
- 126 第125章 王真人进京
- 127 第126章 王真人认徒
- 128 第127章 王真人说亲
- 129 第128章 讨一个公道
- 130 第129章 孟世子挨揍
- 131 第130章 秦夫人上门
- 132 第131章 进宫见皇后
- 133 第132章 温宥娘设局
- 134 第133章 进京过除夕
- 135 第134章 回府备婚事
- 136 第135章 大婚前夕日(一更)
- 137 第136章 温宥娘大婚(一)(二更)
- 138 第137章 温宥娘大婚(二)
- 139 第138章 新婚见族人
- 140 第139章 大婚后归宁
- 141 第140章 族人心思异
- 142 第141章 一箭有几雕?
- 143 第142章 四房意投靠
- 144 第143章 离京前定事
- 145 第144章 娘家住对月
- 146 第145章 给世子纳妾?
- 147 第146章 海阔天空去
- 148 第147章 三房终湮灭(留言满千加更)
- 149 第148章 京城动乱起
- 150 第149章 果真是贵人
- 151 第150章 贵人公子珣
- 152 第151章 温宥娘收徒
- 153 第152章 薛九娘来访
- 154 第153章 北面他反了
- 155 第154章 胡氏子来投
- 156 第155章 着太孙继位?
- 157 第3章 .29
- 158 第162章 正文完结章
- 159 第166章 番外·棒打鸳鸯的太师
- 160 第167章 番外·谢氏
- 161 第168章 番外·穿越那回事儿
- 162 第169章 番外·霸王从军记
- 163 第162章 正文完结章
- 164 第166章 番外·棒打鸳鸯的太师
- 165 第167章 番外·谢氏
- 166 第168章 番外·穿越那回事儿
- 167 第169章 番外·霸王从军记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031章 旧日婆媳仇
第031章 旧日婆媳仇
温家大爷时隔多年,再次睡在了娇姨娘院子里,这个消息像是被风吹了一样,不到两刻钟全府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仇氏听闻这个消息后,差点晕厥过去,只瞪着双眼看着门帘,一脸愤怒与绝望,自言自语道:“他又负我……”
唯一不知道的怕也只有跟温老夫人睡在一起的温宥娘了。
今日的事情让老夫人受了许多刺激,等送走两家的人之后,老夫人就倒下了。
温宥娘自然要留下来给温老夫人伺疾。
老夫人从回到自己院子便开始落泪,怎么劝也劝不住,连晚饭都没有吃,一直到晚间休息了才让温宥娘留下陪她。
老夫人其实也算不得什么刚强人,心机城府见识也不深,因娘家的原因也有些爱财,然而要说心地却是不坏,反而有些软。
两祖孙躺在床上,老夫人睡不着,只抱着自己瘦小的孙女儿又开始想哭。
“咱们祖孙俩啊,这辈子都不容易。”老夫人哽咽道。
温宥娘能说什么,也只能劝道:“祖母别难过了,你还有我跟弟弟呢。以后我们两个都孝顺您,让您开开心心的。”
老夫人闻言更是伤心,只是哭了一下午也哭不出来什么了,便捡着话与温宥娘说。
本来是长辈之间的事情,没道理说给小辈的听,然而温老夫人嫁进温家几十年,许多话是连身边老嬷嬷都不想说的,到如今心灰之后却只寻得一个孙女儿说自己的贴心话。
老夫人本姓徐,与温宥娘的外祖母出自同一家族,两人同宗同族相隔不过三代。
只是那时温宥娘外祖母的父亲官大一些,又跟张府早过世的太老爷有过命的交情,两家才有了联姻。
而老夫人的父亲那时不过举人,只能嫁到当时同是举人家的温府。
两家本就是门当户对,然而老夫人嫁进温家来却并没有过上想象中的恩爱日子,只因她的婆婆跟徐家有仇。
这又要涉及到老夫人上一代的恩怨,事关徐、吴、廖家三府。
徐家、廖家、吴家百年前都是同一地的大商户,后来都选择了将自己所出的儿子过继给庶人,想要弃商从文。
朝廷开了科举,然而商户即便放弃从商,也三代内不得科举。
雄心壮志见过世面的商人们又哪等得起三代之后,最后很多都选择了过继的法子,将自己读书成器的儿子往科举上送。
当时吴家最先过继自己的儿子出去,就是后来的吴府,那个考上秀才的比徐、廖两家的都要大上两辈。
然后就是徐、廖两家,在时隔四十年后,各自过继了一子在自己的族中。
只廖家花了一半家财才将儿子过继到了同族一家出了几代举子的人家名下,还只是庶子,只为了几代读书人的名头,那人便是温府太夫人的父亲。
而徐家为了省钱,只花了少许的钱将儿子过继到了一户绝户家,给那家续了香火,剩下的财产全都留给了自己儿子,没便宜外人,那个过继的就是老夫人的祖父。
当时太夫人的父亲被过继到的那一家与吴家乃是世家交好,两家人互相走动得极为勤快,孩子之间自然就熟悉了起来。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太夫人便对吴府的小公子动了心思。加之两家本有联姻的想法在两府来往时并没有男女忌讳。
然而等到太夫人年满十五及笄之后,却是得知了吴府与徐府结亲的消息,而那小公子定下的姑娘正是太夫人的小姑姑。
太夫人的父亲本就是过继来的,与吴府世家交好的是廖家嫡出一脉。两家互通婚多年,也至于因一次婚事不成而结怨。
但太夫人却是怨恨起徐家来了,觉得她与吴府公子之间无缘,是因为徐家夺亲抢了她的未来夫婿。
自此后要遇见徐家的女眷们便开始言语刻薄起来,结果倒是让自己跟吴府公子的事情坏了自己的闺名,在当地难以嫁人。
不到一年太夫人的父亲考了官,与当地温家老太爷相交甚得,互许了婚事,将太夫人嫁到了温家。
要故事只停于此,便也只不过是一场遗憾,不会有有后来的婆媳之争。
只可惜命运之事,向来由天不由人。
温家老太爷不知从哪知道了太夫人曾经的心思,也有可能是太夫人后来在温家露出了什么马脚。
在温老爷子出生七年后,温家太老爷突如其然的纳了一房妾室。
那房妾室并不是厉害的,也不漂亮,性子也温和。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女人,将温家老太爷的心给拢住了,让温家老太爷除了初一十五之外再也不入温太夫人的房。
太夫人一生好强,却是从没想到会遇见温太老爷这种差点宠妻灭妾的人,因此对徐家的恨意更深。
觉得若非徐家抢她夫婿,她也不会所遇非人。
等到温老爷子年满十六考中了童生本打算议亲的时候,温家老太爷又一棒子打在了温太夫人的头上。
温府要与徐府结亲,而结亲的对象正是抢她夫婿的那一家。
这一口气太夫人如何忍得,再大闹一场也无法阻止婚事之后,老夫人的苦日子便来了。
“你姑祖母与姑祖父无子,却十分恩爱。她眼红不已,却是把自己儿子往你姑祖父那模子里教。做得太过,怎么能不让你曾祖父知晓。这才有了太姨娘跟你二祖父。你曾祖母却是更加恨我们徐府了。”老夫人叹道。
“我从进门那一日到她病故,没有过过一天好日子。只要是能磋磨到儿媳妇的地方,你太夫人都不会放过。连我生了儿子,她一句我徐家出身商贾,不懂教养,就把孩子夺了过去。那时我才只看过你父亲一眼,连抱都没有抱过就再也没了亲近的机会。她为了不让我与你父亲相近,时常在你父亲面前呵斥于我,又在后背与你父亲说我并不心疼他,等到你二叔生下之后更是有了由头间隙我与你父亲之间的母子情。”
“只可笑,她恨了徐府一辈子,却不肯相信不是徐府抢了她的夫婿,而是吴府从来都没有要她嫁进去的想法。那时吴家几代下来,日子已经捉襟见肘了,哪会去娶一个没多少家底的廖府庶支之女。即便吴府当时不差钱财,娶的也只会是廖家嫡出一脉的姑娘!”
老夫人藏在心中多年的事情终于说出了口,心里一下子松快起来,也没有那么难受了。
再低头看已经开始打呼的温宥娘,也松了一口气。
自己说长辈那些不耻之事,她即便一大把年纪了也有些觉得有些不好。
倒弄是非,是有违妇德的。
只自己起身灭了油灯,回到床上轻拍了温宥娘的背两下,也睡了过去。
眼瞅着故事快要完的时候,温宥娘假寐了过去。
不然要睁着眼准备怎么说这婆媳之间的一笔烂账?
两个都是祖宗,虽然一个入了土,可在这古代里,可都说不得坏话的。
且等老夫人图一时口快说出来了,再反应过来她在小辈面前说了婆婆的坏话,两人之间会怎么尴尬?
说不定反而会让祖孙之间有了隔阂了,这可跟现在两个姑娘因为有了一个共同的秘密所以互相会变闺蜜不一样。
等着老夫人睡着了,温宥娘才开始慢慢想今天晚上听到的事情。
她穿过来的时候,太夫人快不行了,但在磋磨人上面却是更加厉害。
已经当了祖母的老夫人那时还要整夜整夜的伺疾,每日晨昏定省,立在一边给太夫人布菜。
却又不许老夫人让仇氏晨昏定省,说是磋磨儿媳妇,完全当自己的行为不存在一般。
那时她就知道太夫人是个挺变态的老太婆了。
等到没多久太夫人过世了,那种让人觉得窒息的日子才没了。
太夫人一过世,老夫人倒是大病一场,养了一个月精神才彻底好起来,甚至比以前时候更好。
脸上的喜色也多了一些,她也开始像太夫人那样磋磨仇氏。
可仇氏与老夫人不同,她有得力的娘家、一心一意的丈夫,顾全温家前程的公公。
说是磋磨,实际上也没磋磨到过什么。
在几次跟儿子、丈夫起了冲突之后,在温宥娘的劝导之下,老夫人也没了兴致跟仇氏作对,直接不让仇氏请安了,只眼不见心不烦。
跟仇家和廖家也十分冷淡,差不多没有来往。
以前温宥娘以为太夫人磋磨老夫人是这个时代的特征,女人关在内院里关久了就变态了,到今日才知,原来是两家有仇。
也难怪闹到这种地步,温宥娘翻了一个身,暗叹两个祖宗都是可怜人。
温宥娘并不怀疑老夫人说的话有假,因里面每一件事的因果链都十分完整。
说句不好听的话,不要脸的也怕是太夫人了。
吴府那小公子若钟意太夫人,要真心想娶太夫人,怕是闹死闹活的娶了,哪会被迫娶了老夫人的姑姑,还恩爱得紧。
要知道老夫人那位姑姑一辈子无子女,而吴府那位小公子却也没有纳妾过,只是死后从嫡兄那过继了一个儿子。
而两人才子佳人,虽然不是世家出身,但夫唱妇随,游山玩水。因吴府小公子画技了得,在当地还颇有声望。
温宥娘想通这一点,安稳的睡了过去。等到得知她父亲竟然又睡在娇姨娘的院子里的事情时,已经是在第二日回到自己院子之时。
仇氏听闻这个消息后,差点晕厥过去,只瞪着双眼看着门帘,一脸愤怒与绝望,自言自语道:“他又负我……”
唯一不知道的怕也只有跟温老夫人睡在一起的温宥娘了。
今日的事情让老夫人受了许多刺激,等送走两家的人之后,老夫人就倒下了。
温宥娘自然要留下来给温老夫人伺疾。
老夫人从回到自己院子便开始落泪,怎么劝也劝不住,连晚饭都没有吃,一直到晚间休息了才让温宥娘留下陪她。
老夫人其实也算不得什么刚强人,心机城府见识也不深,因娘家的原因也有些爱财,然而要说心地却是不坏,反而有些软。
两祖孙躺在床上,老夫人睡不着,只抱着自己瘦小的孙女儿又开始想哭。
“咱们祖孙俩啊,这辈子都不容易。”老夫人哽咽道。
温宥娘能说什么,也只能劝道:“祖母别难过了,你还有我跟弟弟呢。以后我们两个都孝顺您,让您开开心心的。”
老夫人闻言更是伤心,只是哭了一下午也哭不出来什么了,便捡着话与温宥娘说。
本来是长辈之间的事情,没道理说给小辈的听,然而温老夫人嫁进温家几十年,许多话是连身边老嬷嬷都不想说的,到如今心灰之后却只寻得一个孙女儿说自己的贴心话。
老夫人本姓徐,与温宥娘的外祖母出自同一家族,两人同宗同族相隔不过三代。
只是那时温宥娘外祖母的父亲官大一些,又跟张府早过世的太老爷有过命的交情,两家才有了联姻。
而老夫人的父亲那时不过举人,只能嫁到当时同是举人家的温府。
两家本就是门当户对,然而老夫人嫁进温家来却并没有过上想象中的恩爱日子,只因她的婆婆跟徐家有仇。
这又要涉及到老夫人上一代的恩怨,事关徐、吴、廖家三府。
徐家、廖家、吴家百年前都是同一地的大商户,后来都选择了将自己所出的儿子过继给庶人,想要弃商从文。
朝廷开了科举,然而商户即便放弃从商,也三代内不得科举。
雄心壮志见过世面的商人们又哪等得起三代之后,最后很多都选择了过继的法子,将自己读书成器的儿子往科举上送。
当时吴家最先过继自己的儿子出去,就是后来的吴府,那个考上秀才的比徐、廖两家的都要大上两辈。
然后就是徐、廖两家,在时隔四十年后,各自过继了一子在自己的族中。
只廖家花了一半家财才将儿子过继到了同族一家出了几代举子的人家名下,还只是庶子,只为了几代读书人的名头,那人便是温府太夫人的父亲。
而徐家为了省钱,只花了少许的钱将儿子过继到了一户绝户家,给那家续了香火,剩下的财产全都留给了自己儿子,没便宜外人,那个过继的就是老夫人的祖父。
当时太夫人的父亲被过继到的那一家与吴家乃是世家交好,两家人互相走动得极为勤快,孩子之间自然就熟悉了起来。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太夫人便对吴府的小公子动了心思。加之两家本有联姻的想法在两府来往时并没有男女忌讳。
然而等到太夫人年满十五及笄之后,却是得知了吴府与徐府结亲的消息,而那小公子定下的姑娘正是太夫人的小姑姑。
太夫人的父亲本就是过继来的,与吴府世家交好的是廖家嫡出一脉。两家互通婚多年,也至于因一次婚事不成而结怨。
但太夫人却是怨恨起徐家来了,觉得她与吴府公子之间无缘,是因为徐家夺亲抢了她的未来夫婿。
自此后要遇见徐家的女眷们便开始言语刻薄起来,结果倒是让自己跟吴府公子的事情坏了自己的闺名,在当地难以嫁人。
不到一年太夫人的父亲考了官,与当地温家老太爷相交甚得,互许了婚事,将太夫人嫁到了温家。
要故事只停于此,便也只不过是一场遗憾,不会有有后来的婆媳之争。
只可惜命运之事,向来由天不由人。
温家老太爷不知从哪知道了太夫人曾经的心思,也有可能是太夫人后来在温家露出了什么马脚。
在温老爷子出生七年后,温家太老爷突如其然的纳了一房妾室。
那房妾室并不是厉害的,也不漂亮,性子也温和。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女人,将温家老太爷的心给拢住了,让温家老太爷除了初一十五之外再也不入温太夫人的房。
太夫人一生好强,却是从没想到会遇见温太老爷这种差点宠妻灭妾的人,因此对徐家的恨意更深。
觉得若非徐家抢她夫婿,她也不会所遇非人。
等到温老爷子年满十六考中了童生本打算议亲的时候,温家老太爷又一棒子打在了温太夫人的头上。
温府要与徐府结亲,而结亲的对象正是抢她夫婿的那一家。
这一口气太夫人如何忍得,再大闹一场也无法阻止婚事之后,老夫人的苦日子便来了。
“你姑祖母与姑祖父无子,却十分恩爱。她眼红不已,却是把自己儿子往你姑祖父那模子里教。做得太过,怎么能不让你曾祖父知晓。这才有了太姨娘跟你二祖父。你曾祖母却是更加恨我们徐府了。”老夫人叹道。
“我从进门那一日到她病故,没有过过一天好日子。只要是能磋磨到儿媳妇的地方,你太夫人都不会放过。连我生了儿子,她一句我徐家出身商贾,不懂教养,就把孩子夺了过去。那时我才只看过你父亲一眼,连抱都没有抱过就再也没了亲近的机会。她为了不让我与你父亲相近,时常在你父亲面前呵斥于我,又在后背与你父亲说我并不心疼他,等到你二叔生下之后更是有了由头间隙我与你父亲之间的母子情。”
“只可笑,她恨了徐府一辈子,却不肯相信不是徐府抢了她的夫婿,而是吴府从来都没有要她嫁进去的想法。那时吴家几代下来,日子已经捉襟见肘了,哪会去娶一个没多少家底的廖府庶支之女。即便吴府当时不差钱财,娶的也只会是廖家嫡出一脉的姑娘!”
老夫人藏在心中多年的事情终于说出了口,心里一下子松快起来,也没有那么难受了。
再低头看已经开始打呼的温宥娘,也松了一口气。
自己说长辈那些不耻之事,她即便一大把年纪了也有些觉得有些不好。
倒弄是非,是有违妇德的。
只自己起身灭了油灯,回到床上轻拍了温宥娘的背两下,也睡了过去。
眼瞅着故事快要完的时候,温宥娘假寐了过去。
不然要睁着眼准备怎么说这婆媳之间的一笔烂账?
两个都是祖宗,虽然一个入了土,可在这古代里,可都说不得坏话的。
且等老夫人图一时口快说出来了,再反应过来她在小辈面前说了婆婆的坏话,两人之间会怎么尴尬?
说不定反而会让祖孙之间有了隔阂了,这可跟现在两个姑娘因为有了一个共同的秘密所以互相会变闺蜜不一样。
等着老夫人睡着了,温宥娘才开始慢慢想今天晚上听到的事情。
她穿过来的时候,太夫人快不行了,但在磋磨人上面却是更加厉害。
已经当了祖母的老夫人那时还要整夜整夜的伺疾,每日晨昏定省,立在一边给太夫人布菜。
却又不许老夫人让仇氏晨昏定省,说是磋磨儿媳妇,完全当自己的行为不存在一般。
那时她就知道太夫人是个挺变态的老太婆了。
等到没多久太夫人过世了,那种让人觉得窒息的日子才没了。
太夫人一过世,老夫人倒是大病一场,养了一个月精神才彻底好起来,甚至比以前时候更好。
脸上的喜色也多了一些,她也开始像太夫人那样磋磨仇氏。
可仇氏与老夫人不同,她有得力的娘家、一心一意的丈夫,顾全温家前程的公公。
说是磋磨,实际上也没磋磨到过什么。
在几次跟儿子、丈夫起了冲突之后,在温宥娘的劝导之下,老夫人也没了兴致跟仇氏作对,直接不让仇氏请安了,只眼不见心不烦。
跟仇家和廖家也十分冷淡,差不多没有来往。
以前温宥娘以为太夫人磋磨老夫人是这个时代的特征,女人关在内院里关久了就变态了,到今日才知,原来是两家有仇。
也难怪闹到这种地步,温宥娘翻了一个身,暗叹两个祖宗都是可怜人。
温宥娘并不怀疑老夫人说的话有假,因里面每一件事的因果链都十分完整。
说句不好听的话,不要脸的也怕是太夫人了。
吴府那小公子若钟意太夫人,要真心想娶太夫人,怕是闹死闹活的娶了,哪会被迫娶了老夫人的姑姑,还恩爱得紧。
要知道老夫人那位姑姑一辈子无子女,而吴府那位小公子却也没有纳妾过,只是死后从嫡兄那过继了一个儿子。
而两人才子佳人,虽然不是世家出身,但夫唱妇随,游山玩水。因吴府小公子画技了得,在当地还颇有声望。
温宥娘想通这一点,安稳的睡了过去。等到得知她父亲竟然又睡在娇姨娘的院子里的事情时,已经是在第二日回到自己院子之时。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