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9 第030章 温大爷查证
- 30 第031章 旧日婆媳仇
- 31 第032章 小廖氏上门(一更)
- 32 第033章 宁氏掌中馈(二更)
- 33 第034章 宛娘讨经验
- 34 第035章 小廖氏问罪
- 35 第036章 两府共决议
- 36 第037章 温长慧知情
- 37 第038章 天真穿越女
- 38 第039章 剧情现端倪
- 39 第040章 王朝之旧事〔一更〕
- 40 第041章 晴天出霹雳(二更)
- 41 第042章 拿错的剧本
- 42 第043章 宥娘查旧事
- 43 第044章 帝王欲赐婚(一更)
- 44 第045章 宁太子其人(二更)
- 45 第046章 温薛合献艺
- 46 第047章 双娇得赏赐〔一更〕
- 47 第048章 戚世子落水(二更)
- 48 第049章 薛九封县主
- 49 第050章 温府谈公案
- 50 第051章 宥娘探剧情
- 51 第052章 来是宫斗?
- 52 第053章 翩翩少年郎(一更)
- 53 第054章 红姨娘失踪(二更)
- 54 第055章 谢氏女再请(三更)
- 55 第056章 张氏往时信
- 56 第057章 温府变故起
- 57 第058章 三司齐会审
- 58 第059章 新证据再现
- 59 第060章 可怜父母心
- 60 第061章 各自的抉择
- 61 第062章 温府初败落
- 62 第063章 有失亦有得
- 63 第064章 三司再审案
- 64 第065章 三司终判案
- 65 第66章 (慎买)番外·温仇氏之死
- 66 第066章 嫁妆终清算
- 67 第067章 改姓并不易
- 68 第068章 体弱病缘由
- 69 第069章 徐廖府旧怨
- 70 第070章 南下迁母坟
- 71 第071章 直隶遇世子
- 72 第072章 世子求花露(一更)
- 73 第073章 且下南去(二更)
- 74 第074章 南好风光
- 75 第075章 田契终收回
- 76 第076章 宥娘罢庄头
- 77 第077章 杨家村事毕
- 78 第078章 娇姨娘爷娘
- 79 第079章 再遇余举子
- 80 第080章 孟世子遭难
- 81 第081章 余庆年家世
- 82 第082章 孟世子坦白
- 83 第083章 孟世子求救
- 84 第084章 告别南城
- 85 第085章 温宥娘教弟
- 86 第086章 六老太爷呀
- 87 第087章 六太夫人哟
- 88 第088章 宥娘进祖庙
- 89 第089章 祖庙说恩怨
- 90 第090章 过继给六房
- 91 第091章 长辈议前程
- 92 第092章 老太爷教导
- 93 第093章 且回京城去
- 94 第094章 阴魂不散孟
- 95 第095章 孟世子送“礼”
- 96 第096章 真正的剧本
- 97 第097章 走崩的剧本
- 98 第098章 闻京中诸事
- 99 第099章 谢氏的复仇
- 100 第101章 番外·天道好轮回
- 101 第100章 侯府来退亲
- 102 第101章 小廖氏身世
- 103 第102章 宥娘再订婚
- 104 第103章 孟世子思婚
- 105 第104章 温宥娘送礼
- 106 第105章 孟世子相请
- 107 第106章 孟世子求婚
- 108 第107章 孟世子下饵
- 109 第108章 最终订鸳盟
- 110 第109章 温长慧上门
- 111 第110章 温长慧求人
- 112 第111章 先哄那姨娘
- 113 第112章 温宥娘及笄
- 114 第113章 孟世子送礼
- 115 第114章 孟世子归京
- 116 第115章 总被多情恼
- 117 第116章 婚事当作罢
- 118 第117章 孟世子求亲
- 119 第118章 太夫人撵人
- 120 第119章 弟弟变丑了
- 121 第120章 六太爷保媒
- 122 第121章 周家女将嫁
- 123 第122章 孟世子动手
- 124 第123章 太姨娘作妖
- 125 第124章 一报还一报
- 126 第125章 王真人进京
- 127 第126章 王真人认徒
- 128 第127章 王真人说亲
- 129 第128章 讨一个公道
- 130 第129章 孟世子挨揍
- 131 第130章 秦夫人上门
- 132 第131章 进宫见皇后
- 133 第132章 温宥娘设局
- 134 第133章 进京过除夕
- 135 第134章 回府备婚事
- 136 第135章 大婚前夕日(一更)
- 137 第136章 温宥娘大婚(一)(二更)
- 138 第137章 温宥娘大婚(二)
- 139 第138章 新婚见族人
- 140 第139章 大婚后归宁
- 141 第140章 族人心思异
- 142 第141章 一箭有几雕?
- 143 第142章 四房意投靠
- 144 第143章 离京前定事
- 145 第144章 娘家住对月
- 146 第145章 给世子纳妾?
- 147 第146章 海阔天空去
- 148 第147章 三房终湮灭(留言满千加更)
- 149 第148章 京城动乱起
- 150 第149章 果真是贵人
- 151 第150章 贵人公子珣
- 152 第151章 温宥娘收徒
- 153 第152章 薛九娘来访
- 154 第153章 北面他反了
- 155 第154章 胡氏子来投
- 156 第155章 着太孙继位?
- 157 第3章 .29
- 158 第162章 正文完结章
- 159 第166章 番外·棒打鸳鸯的太师
- 160 第167章 番外·谢氏
- 161 第168章 番外·穿越那回事儿
- 162 第169章 番外·霸王从军记
- 163 第162章 正文完结章
- 164 第166章 番外·棒打鸳鸯的太师
- 165 第167章 番外·谢氏
- 166 第168章 番外·穿越那回事儿
- 167 第169章 番外·霸王从军记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040章 王朝之旧事〔一更〕
第040章 王朝之旧事〔一更〕
薛府与戚家的事情再次热闹也没多久,没过几天平南伯带着镇国公世子一行进京的消息突然传遍了京城。
内院中听到这个消息的温宥娘有些糊涂了,茫然道:“镇国公世子?我怎么记得京中没有镇国公这一号人。”
连有包打听名号的黄果儿都傻乎乎的了,“奴婢也不知道,像是凭空冒出来的,谁都不知道是谁,可吓死人了。”
温宥娘揉了揉太阳穴,跟黄果儿道:“大概多年没回京吧。你先下去,让夏荷来见我。”
夏荷也不知道镇国公是什么,镇南侯倒是知道,最后只能道:“姑娘,要不去问问伯爷?”
温宥娘点头,她外祖父比她多几十年,应该比她清楚镇国公是谁。
她看了那么多书,不管是杂记还是本朝史记,可都没发现有谁写过半句镇国公相关的事情来,更别说镇国公的名字、家族之类的。
等到了张府见到张府伯爷,温宥娘才发现,她这些年在温府呆着,自以为比一般闺中姑娘看得多见得广,也不过是自己的自以为是,至少她连镇国公是谁都不知道。
京中大半的人不知道镇国公是谁,其实也不奇怪。
张府伯爷也差不多快把这个爵位给忘了,更别说这个爵位的主人姓谁名谁。
他也是想了老半天才想起有关于镇国公的,被尘封了快百年的事情。
这要从前朝说起。
那时前朝末帝昏庸荒唐,高皇帝带兵起义,推翻前朝□□,建立大隆。
建立新的王朝后,自然就是大封有功之臣。
当时四公八侯十二伯,整个京城简直就是勋贵们的天下。
镇国公在当时就是四公之首,手握重兵,在高祖建立大隆之后,依然带兵在南方讨伐南蛮。
一直到太宗即位,因南蛮未被攻克,还在南边与南蛮对抗。
只是后来不知为何,镇国公却是突然叛变,竟然自立为帝,国号南宁,与大隆对峙。至今九十余年过去了,双方依然互相对峙,偶有战事,却是谁也吃不下谁。
当年太宗不过即位三年,座下皇位并不稳当,最后见镇国公之事无可挽回,便下令史官□□此事,又将镇国公之前的功绩抹灭,只当大隆没有镇国公这一号人。
从此之后,整个大隆就再也没有封过镇国公,因此镇国公之名渐渐消失于京中,时至今日还记得的也算是寥寥无几。
就在七年前,南宁占据了锦城,让新登基的皇帝大发雷霆。便派了镇南侯与平南伯带兵去了南边。
却是一直没能将锦城夺回来,反而因为两兵交接,让本是富饶之地的锦城日渐衰落。
现在就算是朝中的人也大多记得是是南蛮子与大隆互不对付,且南蛮子侵占了锦城,两边打仗一打便是多年。
温宥娘听完镇国公的事情后,有些傻了,她穿越过来十多年了,这些年除了记得自己穿的是一本书之外,其他的基本上都忘得七七八八。
可即便是忘得七七八八,似乎小说里也没有镇国公这一节才对。
还有南宁,她也算得是第一次听说在大隆之后还有南宁这个国家。
要早知道有南宁,她哪用呆在温家跟仇氏斗,直接带着弟弟悄悄去南宁也比跟仇府对着来要强。
好在温宥娘的外祖父替温宥娘解了惑,“南宁地势偏远,且物产不丰,与大隆私下里也少有往来。加上南宁皇帝本是大隆的镇国公,这种事情又哪会宣扬出来。即便是跟南宁打仗,也只称之为南蛮子。你不知道也不足为奇。”
温宥娘终于明白南宁好歹算是一个国家却在大隆毫无存在感的原因,只因大隆不承认,便最大化的虚化南宁,将南宁看做是南蛮子。
加上两个国家往来不多,所以才让整个京城里的都昏头了。
“那镇国公世子就是南宁的太子?”温宥娘问。
张府伯爷点头,“不过听说南宁皇帝偏爱贵妃所出的二皇子,所以才将太子送到了大隆来。嘴里说是谈判,心里恐怕不会这么想。”
大隆花了快一百年都没能把南宁拿下,还让对方吞了锦城,南宁还哪需要跟大隆谈判。即便是羡慕大隆物产丰富,但近百年跟大隆之间少有交易也表明南宁未必差得过不下去。
这把太子往大隆送,怎么看也像是不怀好意,难怪能有那种传言传出来。
“外公,那南宁的二皇子是个什么样的人?”温宥娘问道。
张府伯爷一晒,“据说二皇子行军打仗颇为厉害,所以才得了南宁皇帝的欢心。”
“一大把年纪了?”温宥娘道。要没一大把年纪,哪能看出行军打仗厉害。
张府伯爷嘴角一抽,摸了摸自己胡子,比了一个数。
十七。
温宥娘直接无语,就她所知道的,十七岁军事上十分厉害的,看来看去也只有上辈子那个世界历史上的那位冠军侯。
有一个在军事上十分出色的二皇子,那么太子的地位必然危险。
南宁这个适合送太子来大隆,还真未必没有想让大隆害死太子,然后鼓动南宁士气,让二皇子带兵侵犯大隆的意思。
回到温府的温宥娘把屋里的人打发干净,将门窗关紧,这才掏出脖子上的钥匙,走到衣柜下面,拖出一个箱子来。
箱子四角用铜皮包着,露出的木料涂着红色的漆,因经常打扫,上面并没有多少灰尘,只是年份久远,看起来有些陈旧。
温宥娘将箱子打开,将里面的书本小心翼翼的挪出,最后在中间位置里拿出了一本出来。
书封上写着论语两个大字,但一打开就会发现,这里面的字与大隆字有着极大的不同。
温宥娘在穿到这个世界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穿进了一本书,便找机会将故事写在了一个本子上。
只是那时她已经穿越过来两年,才有机会碰到纸笔书之类的,记载下来的故事或许只算得上是一个故事的大纲。
至于细节之类的,就算是当初她看小说的时候都没有仔细观察过,更别说穿越后两年的记录。
温宥娘打开书仔细看了起来,上面确实是没写到南宁这个国家。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她穿的是真实的世界,而小说因为字数的限制而对无关紧要的周边环境上写得没那么细致,所以将南宁忽略过去了。
将曾经的笔记看完,没发现有用的信息之后,温宥娘又将笔记重新放了回去。
她从来都不是靠剧情活好的人,其实对记下来的故事也并不怎么在意。
再难,于她而言,也并不是没有其他的出路可走。
等到薛九给她递了帖子上门的时候,温宥娘又发现,薛九似乎也不在主要剧情里面。
不过在不在主要剧情里,对她无关紧要,但对于现实的她却紧要得很。
薛九在六岁前就跟父母一道前往了南边,抵御南宁国的侵略。等到此回回京,已经七年。
七年前,温宥娘堪堪护住自己的弟弟没被痘疹夺了去,又哪能知道平南伯府的事情。等到如今温宥娘能一手掌控自己的院子,不需要时时刻刻关注着后院,有更多的时间关注温府外的家国大事后,平南伯府的薛九给她递帖子了。
两个完全不相干的人,一不是亲戚,二不是好友,突如其然的递来了帖子,这让温宥娘完全摸不着头脑。
“别是给错了。”温宥娘自言自语道。
可惜上面红纸黑子还真跑不了,的确是给她的。
上面写着希望她明日过府一叙。似乎是担心她不来,最后居然又添了一句,有黄家秘事告之。
温宥娘琢磨了一番,想着莫不是薛九看上她那个未婚夫了?不然何必又是想见她,又是黄家秘事的。
这么一想,温宥娘就开心了,觉得明日还是可以去拜访一下的。要是对方对黄家世子有心思,她完全不介意在不损毁自己形象的前提下给她俩当个红娘什么的。
只有夏荷知道帖子的存在后颇为不安,揣测道:“薛家姑娘找姑娘能有什么事?还黄家秘事,她家都七八年没在京中了,哪来的秘事能让她家知道?可别是对姑娘怀有什么歹意。”
温宥娘想了想,发现这种可能性太低。
要说结仇,除了仇家一家子,就再没别家了。即便是温家在朝廷上有政敌,还不至于能利用到皇帝重用的戍边将领头上。
何况她与薛家九娘完全没交情,但仇府与薛府照样没发现有什么交情。
薛家回京半个多月,也没见仇府有上门拜访。
且仇府伯爷当年从军,也与薛家不在一个军中。不然皇帝也不会那么放心的将皇宫守卫交给仇府伯爷。
“帖子已经递进来了,难不成不去?何况我跟她无冤无仇的,她何必害我。就算她想害我,在她薛府出了事,难不成薛府逃得掉?”温宥娘倒也不真担心对方不怀好意。
有点脑子的人要害人,也不会选在自己的地盘里干。
夏荷还想说点什么,最后看温宥娘的脸色也只好作罢。
其实温宥娘知道夏荷在担忧什么,她们院子当年太弱,防仇氏那一边太过,以至于对任何突如其来的示好都抱着一股怀疑的态度。
而薛家九娘也的的确确是突如其来的示好,动机不明,让人怀疑。
内院中听到这个消息的温宥娘有些糊涂了,茫然道:“镇国公世子?我怎么记得京中没有镇国公这一号人。”
连有包打听名号的黄果儿都傻乎乎的了,“奴婢也不知道,像是凭空冒出来的,谁都不知道是谁,可吓死人了。”
温宥娘揉了揉太阳穴,跟黄果儿道:“大概多年没回京吧。你先下去,让夏荷来见我。”
夏荷也不知道镇国公是什么,镇南侯倒是知道,最后只能道:“姑娘,要不去问问伯爷?”
温宥娘点头,她外祖父比她多几十年,应该比她清楚镇国公是谁。
她看了那么多书,不管是杂记还是本朝史记,可都没发现有谁写过半句镇国公相关的事情来,更别说镇国公的名字、家族之类的。
等到了张府见到张府伯爷,温宥娘才发现,她这些年在温府呆着,自以为比一般闺中姑娘看得多见得广,也不过是自己的自以为是,至少她连镇国公是谁都不知道。
京中大半的人不知道镇国公是谁,其实也不奇怪。
张府伯爷也差不多快把这个爵位给忘了,更别说这个爵位的主人姓谁名谁。
他也是想了老半天才想起有关于镇国公的,被尘封了快百年的事情。
这要从前朝说起。
那时前朝末帝昏庸荒唐,高皇帝带兵起义,推翻前朝□□,建立大隆。
建立新的王朝后,自然就是大封有功之臣。
当时四公八侯十二伯,整个京城简直就是勋贵们的天下。
镇国公在当时就是四公之首,手握重兵,在高祖建立大隆之后,依然带兵在南方讨伐南蛮。
一直到太宗即位,因南蛮未被攻克,还在南边与南蛮对抗。
只是后来不知为何,镇国公却是突然叛变,竟然自立为帝,国号南宁,与大隆对峙。至今九十余年过去了,双方依然互相对峙,偶有战事,却是谁也吃不下谁。
当年太宗不过即位三年,座下皇位并不稳当,最后见镇国公之事无可挽回,便下令史官□□此事,又将镇国公之前的功绩抹灭,只当大隆没有镇国公这一号人。
从此之后,整个大隆就再也没有封过镇国公,因此镇国公之名渐渐消失于京中,时至今日还记得的也算是寥寥无几。
就在七年前,南宁占据了锦城,让新登基的皇帝大发雷霆。便派了镇南侯与平南伯带兵去了南边。
却是一直没能将锦城夺回来,反而因为两兵交接,让本是富饶之地的锦城日渐衰落。
现在就算是朝中的人也大多记得是是南蛮子与大隆互不对付,且南蛮子侵占了锦城,两边打仗一打便是多年。
温宥娘听完镇国公的事情后,有些傻了,她穿越过来十多年了,这些年除了记得自己穿的是一本书之外,其他的基本上都忘得七七八八。
可即便是忘得七七八八,似乎小说里也没有镇国公这一节才对。
还有南宁,她也算得是第一次听说在大隆之后还有南宁这个国家。
要早知道有南宁,她哪用呆在温家跟仇氏斗,直接带着弟弟悄悄去南宁也比跟仇府对着来要强。
好在温宥娘的外祖父替温宥娘解了惑,“南宁地势偏远,且物产不丰,与大隆私下里也少有往来。加上南宁皇帝本是大隆的镇国公,这种事情又哪会宣扬出来。即便是跟南宁打仗,也只称之为南蛮子。你不知道也不足为奇。”
温宥娘终于明白南宁好歹算是一个国家却在大隆毫无存在感的原因,只因大隆不承认,便最大化的虚化南宁,将南宁看做是南蛮子。
加上两个国家往来不多,所以才让整个京城里的都昏头了。
“那镇国公世子就是南宁的太子?”温宥娘问。
张府伯爷点头,“不过听说南宁皇帝偏爱贵妃所出的二皇子,所以才将太子送到了大隆来。嘴里说是谈判,心里恐怕不会这么想。”
大隆花了快一百年都没能把南宁拿下,还让对方吞了锦城,南宁还哪需要跟大隆谈判。即便是羡慕大隆物产丰富,但近百年跟大隆之间少有交易也表明南宁未必差得过不下去。
这把太子往大隆送,怎么看也像是不怀好意,难怪能有那种传言传出来。
“外公,那南宁的二皇子是个什么样的人?”温宥娘问道。
张府伯爷一晒,“据说二皇子行军打仗颇为厉害,所以才得了南宁皇帝的欢心。”
“一大把年纪了?”温宥娘道。要没一大把年纪,哪能看出行军打仗厉害。
张府伯爷嘴角一抽,摸了摸自己胡子,比了一个数。
十七。
温宥娘直接无语,就她所知道的,十七岁军事上十分厉害的,看来看去也只有上辈子那个世界历史上的那位冠军侯。
有一个在军事上十分出色的二皇子,那么太子的地位必然危险。
南宁这个适合送太子来大隆,还真未必没有想让大隆害死太子,然后鼓动南宁士气,让二皇子带兵侵犯大隆的意思。
回到温府的温宥娘把屋里的人打发干净,将门窗关紧,这才掏出脖子上的钥匙,走到衣柜下面,拖出一个箱子来。
箱子四角用铜皮包着,露出的木料涂着红色的漆,因经常打扫,上面并没有多少灰尘,只是年份久远,看起来有些陈旧。
温宥娘将箱子打开,将里面的书本小心翼翼的挪出,最后在中间位置里拿出了一本出来。
书封上写着论语两个大字,但一打开就会发现,这里面的字与大隆字有着极大的不同。
温宥娘在穿到这个世界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穿进了一本书,便找机会将故事写在了一个本子上。
只是那时她已经穿越过来两年,才有机会碰到纸笔书之类的,记载下来的故事或许只算得上是一个故事的大纲。
至于细节之类的,就算是当初她看小说的时候都没有仔细观察过,更别说穿越后两年的记录。
温宥娘打开书仔细看了起来,上面确实是没写到南宁这个国家。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她穿的是真实的世界,而小说因为字数的限制而对无关紧要的周边环境上写得没那么细致,所以将南宁忽略过去了。
将曾经的笔记看完,没发现有用的信息之后,温宥娘又将笔记重新放了回去。
她从来都不是靠剧情活好的人,其实对记下来的故事也并不怎么在意。
再难,于她而言,也并不是没有其他的出路可走。
等到薛九给她递了帖子上门的时候,温宥娘又发现,薛九似乎也不在主要剧情里面。
不过在不在主要剧情里,对她无关紧要,但对于现实的她却紧要得很。
薛九在六岁前就跟父母一道前往了南边,抵御南宁国的侵略。等到此回回京,已经七年。
七年前,温宥娘堪堪护住自己的弟弟没被痘疹夺了去,又哪能知道平南伯府的事情。等到如今温宥娘能一手掌控自己的院子,不需要时时刻刻关注着后院,有更多的时间关注温府外的家国大事后,平南伯府的薛九给她递帖子了。
两个完全不相干的人,一不是亲戚,二不是好友,突如其然的递来了帖子,这让温宥娘完全摸不着头脑。
“别是给错了。”温宥娘自言自语道。
可惜上面红纸黑子还真跑不了,的确是给她的。
上面写着希望她明日过府一叙。似乎是担心她不来,最后居然又添了一句,有黄家秘事告之。
温宥娘琢磨了一番,想着莫不是薛九看上她那个未婚夫了?不然何必又是想见她,又是黄家秘事的。
这么一想,温宥娘就开心了,觉得明日还是可以去拜访一下的。要是对方对黄家世子有心思,她完全不介意在不损毁自己形象的前提下给她俩当个红娘什么的。
只有夏荷知道帖子的存在后颇为不安,揣测道:“薛家姑娘找姑娘能有什么事?还黄家秘事,她家都七八年没在京中了,哪来的秘事能让她家知道?可别是对姑娘怀有什么歹意。”
温宥娘想了想,发现这种可能性太低。
要说结仇,除了仇家一家子,就再没别家了。即便是温家在朝廷上有政敌,还不至于能利用到皇帝重用的戍边将领头上。
何况她与薛家九娘完全没交情,但仇府与薛府照样没发现有什么交情。
薛家回京半个多月,也没见仇府有上门拜访。
且仇府伯爷当年从军,也与薛家不在一个军中。不然皇帝也不会那么放心的将皇宫守卫交给仇府伯爷。
“帖子已经递进来了,难不成不去?何况我跟她无冤无仇的,她何必害我。就算她想害我,在她薛府出了事,难不成薛府逃得掉?”温宥娘倒也不真担心对方不怀好意。
有点脑子的人要害人,也不会选在自己的地盘里干。
夏荷还想说点什么,最后看温宥娘的脸色也只好作罢。
其实温宥娘知道夏荷在担忧什么,她们院子当年太弱,防仇氏那一边太过,以至于对任何突如其来的示好都抱着一股怀疑的态度。
而薛家九娘也的的确确是突如其来的示好,动机不明,让人怀疑。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