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一章 大难不死
- 2 第二章 得见黄巢
- 3 第三章 雾里寻他
- 4 第四章 黄巢传书
- 5 第五章 杨晔献头
- 6 第六章 竹篮打水
- 7 第七章 诈敌之计
- 8 第八章 一计得逞
- 9 第九章 异士赠书
- 10 第十章 朱猛定亲
- 11 第十一章 玉鼠发难
- 12 第十二章 天人永隔
- 13 第十三章 顾方之名
- 14 第十四章 恶奴告密
- 15 第十五章 忠勇李义
- 16 第十六章 付之一炬
- 17 第十七章 上燕云寨
- 18 第十八章 兄弟相见
- 19 第十九章 夜探赵府
- 20 第二十章 家中巨变
- 21 第二十一章 攻城前夕
- 22 第二十二章 夜除三害
- 23 第二十三章 敌军犯城
- 24 第二十四章 城西失守
- 25 第二十五章 血战厮杀
- 26 第二十六章 千夫莫敌
- 27 第二十七章 赵氏孤儿
- 28 第二十八章 计定讨贼
- 29 第二十九章 计谋汴州
- 30 第三十章 一石二鸟
- 31 第三十一章 将计就计
- 32 第三十二章 大战朱珍
- 33 第三十三章 围杀朱温
- 34 第三十四章 暗流涌动
- 35 第三十五章 计谋简方
- 36 第三十六章 简方之死
- 37 第三十七章 破徐州
- 38 第三十八章 设伏
- 39 第三十九章 本钱
- 40 第四十章 石敬瑭
- 41 第四十一章 离间计
- 42 第四十二章 二擒敬瑭
- 43 第四十三章 百口莫辩
- 44 第四十四章 诬陷
- 45 第四十五章 反了!【求收藏。求推荐】
- 46 第四十六章 惊死
- 47 第四十七章 主仆已分【求收藏】
- 48 第四十八章 将破
- 49 第四十九章 谋长安
- 50 第五十章 有惊无险
- 51 第五十一章 杀鸡儆猴【求收藏、求推荐】
- 52 第五十二章 惊为天人
- 53 第五十三章 军饷
- 54 第五十四章 三件事
- 55 第五十五章 敬祥
- 56 第五十六章 战宋元吉
- 57 第五十七章 设伏
- 58 第五十八章 宋元吉之死
- 59 第五十九章 杨晔之名
- 60 第六十章 契机
- 61 第六十一章 清水河
- 62 第六十二章 开城门
- 63 第六十三章 移花接木
- 64 第六十四章 得汉中
- 65 第六十五章 势如破竹
- 66 第六十六章 破凤翔郡
- 67 第六十七章 求亲
- 68 第六十八章 空城计
- 69 第六十九章 贺礼
- 70 第七十章 缠绵
- 71 第七十一掌 暗流
- 72 第七十二章 计破孙茹
- 73 第七十三章 实力扩张
- 74 第七十四章 何淼献计
- 75 第七十五章 杜紫嫣
- 76 第七十六章 石玉娶亲
- 77 第七十七章 令行禁止
- 78 第七十八章 苦肉计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四章 黄巢传书
第四章 黄巢传书
三人一前一后越过众人,只见杨晔头前带路,围着一小片烧焦的竹林打转,行了片刻,倒是朱猛有些不耐,粗着嗓子嚷道:“我说,小杨,你倒是知不知道那黄巢去了哪里?我以前可是听人说起黄巢的故事,一怒杀八百万,血流漂橹,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混世魔王,先前倒觉得其人有仇必报,又义薄云天,倒也是条汉子,我朱猛却也想见上一见。”
听了这话,杨晔也不免有些着急,皱着眉头定定看着前方,只见白烟不知怎的越发多了起来,倒有些飘飘欲仙之感。
杨晔又向前踱了几步,忽然咦了一声,眼前一亮,却是发现一条路径。
朱猛看的惊奇,不由咋舌叫道:“此处怎得多了一条路来?”
杨晔脸上带有喜色,却是不答,率先向前走去,行不出数步。却是发现了血迹,三人循着血迹,不多时,便看到前面不远处有一个人靠在大树下休息,石玉定睛看去,那人生的连阔方鼻,不是那黄巢又是谁?
却说黄巢仓促间摆下迷魂阵,弃了良驹,惶惶逃得一条生路,正休憩间,不料闯出三条人影,黄巢当下吃惊,却因连番大战,早已没了气力,只能靠着大树眼睁睁的看着三人接近。
石玉行至近前,不由得细细打量起此人,只见黄巢虎目怒睁,眼睛里布满血丝,满脸的络腮胡,尘颜垢面,衣甲拍破损,好不凄惨。
黄巢见此三人年纪轻轻,不觉更加哑然,张口便道:“你三人怎生得如此年轻,便破了朕摆的迷魂阵?是那独眼贼子派你三人取某人头耶?”
思及片刻,石玉方才想到黄巢口中那独眼贼子乃是河东晋王李克用。
早先在一本古籍上石玉无意间看到一则童谣,却是说这黄巢与李克用:庚子年来日月枯,糖潮天下有如无。山中果木重重结,巢臼鸦飞犯帝都。世上逆流三尺血,蜀中两见驻銮舆。若要太平无土马,除是阴山碧眼鹏。
而这碧眼鹏指的便是晋王李克用。
黄巢见三人只是凝视自己,却也不答话,不由得怒笑起来,喝道:“黄某今番虽败,但不死于无名小贼之手!”
言毕,黄巢举起长剑就要自刎。幸得石玉眼疾手快,用阔刀抵剑,这才救下黄巢一命。
黄巢一怔,不知三人来意。
片刻,石玉这才开口道:“黄王勿惊,我三人虽是白衣无名之辈,但常闻黄王大义,心有敬意,此番便是来救黄王、”
黄巢一愣,不喜反怒,喝道:“小贼,休用言语诓我,要杀便杀,我黄某人若是眨眼,便不是好汉!”
朱猛性急,张嘴便道:“你这人怎得不识好歹,我三人堂堂三尺男儿,说不要你这性命,便是不要!”
黄巢有些失神,瞠目结舌道:“你三人不曾见那皇榜?得我项上人头可享用荣华富贵。”
石玉轻笑,“荣华富贵皆是过眼云烟,此处不宜说话,黄王情随我三人寻他处再言!”
见石玉神情恳切,黄巢不由得信了三分,摇摇晃晃从地上站起,奈何受伤太重,在原地晃了三晃,险些贼倒在地。朱猛不由分说,一弯腰把黄巢背了起来。四人向密林深处走去。
不知走了多远,只见四下里老树攀生,荒草甚多,却是来到一处原始老林。寻了一处小溪,四人停下来休息。
一路上,几人默默无语,各自想着心事。
黄巢坐下来休息,见三人忙忙碌碌,无人问津,不免又想起当初破长安城时是何等风光,心中凄惶,叹了口气,遂作诗一首,诗曰:锦绣长安今尚在,何人问津宫外花?冲天一怒三尺血,惶惶丧家躲深山。
不多时,朱猛提着两只野鸡走了过来,蹲在黄巢身边清洗起来,见黄巢止不住的长吁短叹,把手中的鸡一扔,指着黄巢的鼻子便大骂起来:“黄巢啊黄巢,枉我三人敬重你是一条好汉,如今这番做女子姿态作甚!怎得也想学那楚汉霸王,一死了事?若那霸王渡过乌江,别说是一个韩信,就算张良、萧何等人惧在,又怎是霸王敌手?你今天虽败,但淮南尚有兵马,只要躲过此劫,重整兵马,那独眼龙又何惧哉?”
黄巢被骂的面色羞愧,石玉听到动静,急忙走了过来,把朱猛拉到一边,自己代替了朱猛的工作。
不多时,日头偏西,此间却是肉香四溢,四人都有些饿了,也顾不得什么,一顿狼吞虎咽,或许是没了戒备,黄巢也与三人说起话来。
皇朝问道:“你三人是何人破了我摆的迷魂阵?”
提到这个话头,朱猛也来了兴致,问道:“什么是迷魂阵?”
黄巢笑了笑,说道:“这迷魂阵是奇门八卦中的一阵,主要是迷惑对手,不知先前是哪个破了此阵?”
朱猛指了指杨晔,继续道:“这八卦阵可是那三国孔明的八卦阵?”
黄巢看了看杨晔,赞赏的点了点头,说道:“黄某学艺不精,怎敢与那孔明相比,只是没想到这位小兄弟年纪轻轻,倒也懂得这奇门遁甲之术,实乃后生可畏,后生可畏。”
杨晔不苟言笑,只是轻轻点了点头,说道:“只是在书上看到过,先前试了试,果真是奇门之术。”
黄巢点了点头,从怀中取出一本被牛皮书,说道:“我之今日所学,皆源于此书。我本出生在盐商之家,一日林中行路,忽遇大雨倾盆,我在一树下暂避,奈何雨势迅猛,不多时,我身上衣衫尽湿,浑浑噩噩间混了过去,在那树下,做了一个梦,梦见一白须道人,这人仙风道骨,在梦中说某此次科考定然不中,并指出一地,正是埋这本书的地方。某一开始自是不信,执意上京赴考,本已取得武举状元,但奈何朝中昏聩,只因某未给所谓的岁贡,那阉人田令孜便免了某等武举状元之名。某心中怨愤,不免想到那梦中道人,急赴梦中所指之地——藏梅寺,果不其然,在一棵千年铁树下发现此书,并得到这把手中长剑,这才有了此等作为。”
三人听得惊奇,石玉不免又想起张良得书、张氏三兄弟得一黄梅道人指点,这才有了黄巾起义,难道真的有此等神人?
却听黄巢继续道:“此书名为六甲,学成后低则封官拜将,高则荣登九五,山呼万岁,不知你三人可愿学之?”
朱猛接过书,胡乱的翻了几眼,撇了撇嘴,一把扔在地上,瓮声瓮气道:“这都画了些什么劳什子,不学不学!”
石玉无奈的摇了摇头,却是根本没看那书一眼,倒是一旁的杨晔有些心动,眼神火热的看着地上的书。
黄巢嗤笑,摇着头看了看朱猛,对杨晔说道:“你可愿学习此书?”
杨晔郑重的点了点头,黄巢说道:“此书虽然可令学习之人享用荣华富贵,但切记不可心怀邪念,不然当万劫不复。我便是一例。”
黄巢止住话头,从地上接起牛皮书,郑而重之的交到了杨晔的手上,嘱咐道:“我夜观天象,唐朝气运将尽,乱世纷争,还望你能体恤民情,救万民于水火。某自起事,杀人遍野,犹民间疾苦,饿死者甚多,切记切记。”
接着,黄巢又从怀中取出一本书,只见此书封页破损严重,不似先前六甲保存完好,黄巢说道:“此书分上下两卷,上卷乃绝世枪法,下卷乃行军带兵之法,我观你有世之猛将之风,就把这本书交给你了。”
说着,黄巢把书交到朱猛手中,朱猛看了几眼,果然喜不自胜。
黄巢走到石玉近前,上下打量,却是不语。
片刻,才道:“我看你有仁者之风,甚是难得,我今番没有什么可以送你,就送你一场大汽运,或吉或凶,不可预判,吉则黄袍加身,凶则横死当场,万劫不复。”
石玉被说的云山雾绕,却也不见黄巢有什么动作。
黄巢又凝视石玉片刻,把腰间长剑取了下来,黄巢看着手中的长剑一阵失神,“某自得此剑,造下无数杀孽,希望你能好好用它。”
说着,黄巢把剑递给了石玉。
石玉正要伸手去接,黄巢又收了回去,说道:“我在用剑一晚,明日当还。”
见黄巢神情,石玉隐隐有些不安,却又不知道为何。
是夜,月明星稀,愁云惨淡,半夜便降下瓢泼大雨,石玉一个激灵,醒了过来,见雨夜里站着一人,石玉心中一惊,急忙起身查看。
石玉走至近前,却不觉发出一声大叫!
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文分解。
听了这话,杨晔也不免有些着急,皱着眉头定定看着前方,只见白烟不知怎的越发多了起来,倒有些飘飘欲仙之感。
杨晔又向前踱了几步,忽然咦了一声,眼前一亮,却是发现一条路径。
朱猛看的惊奇,不由咋舌叫道:“此处怎得多了一条路来?”
杨晔脸上带有喜色,却是不答,率先向前走去,行不出数步。却是发现了血迹,三人循着血迹,不多时,便看到前面不远处有一个人靠在大树下休息,石玉定睛看去,那人生的连阔方鼻,不是那黄巢又是谁?
却说黄巢仓促间摆下迷魂阵,弃了良驹,惶惶逃得一条生路,正休憩间,不料闯出三条人影,黄巢当下吃惊,却因连番大战,早已没了气力,只能靠着大树眼睁睁的看着三人接近。
石玉行至近前,不由得细细打量起此人,只见黄巢虎目怒睁,眼睛里布满血丝,满脸的络腮胡,尘颜垢面,衣甲拍破损,好不凄惨。
黄巢见此三人年纪轻轻,不觉更加哑然,张口便道:“你三人怎生得如此年轻,便破了朕摆的迷魂阵?是那独眼贼子派你三人取某人头耶?”
思及片刻,石玉方才想到黄巢口中那独眼贼子乃是河东晋王李克用。
早先在一本古籍上石玉无意间看到一则童谣,却是说这黄巢与李克用:庚子年来日月枯,糖潮天下有如无。山中果木重重结,巢臼鸦飞犯帝都。世上逆流三尺血,蜀中两见驻銮舆。若要太平无土马,除是阴山碧眼鹏。
而这碧眼鹏指的便是晋王李克用。
黄巢见三人只是凝视自己,却也不答话,不由得怒笑起来,喝道:“黄某今番虽败,但不死于无名小贼之手!”
言毕,黄巢举起长剑就要自刎。幸得石玉眼疾手快,用阔刀抵剑,这才救下黄巢一命。
黄巢一怔,不知三人来意。
片刻,石玉这才开口道:“黄王勿惊,我三人虽是白衣无名之辈,但常闻黄王大义,心有敬意,此番便是来救黄王、”
黄巢一愣,不喜反怒,喝道:“小贼,休用言语诓我,要杀便杀,我黄某人若是眨眼,便不是好汉!”
朱猛性急,张嘴便道:“你这人怎得不识好歹,我三人堂堂三尺男儿,说不要你这性命,便是不要!”
黄巢有些失神,瞠目结舌道:“你三人不曾见那皇榜?得我项上人头可享用荣华富贵。”
石玉轻笑,“荣华富贵皆是过眼云烟,此处不宜说话,黄王情随我三人寻他处再言!”
见石玉神情恳切,黄巢不由得信了三分,摇摇晃晃从地上站起,奈何受伤太重,在原地晃了三晃,险些贼倒在地。朱猛不由分说,一弯腰把黄巢背了起来。四人向密林深处走去。
不知走了多远,只见四下里老树攀生,荒草甚多,却是来到一处原始老林。寻了一处小溪,四人停下来休息。
一路上,几人默默无语,各自想着心事。
黄巢坐下来休息,见三人忙忙碌碌,无人问津,不免又想起当初破长安城时是何等风光,心中凄惶,叹了口气,遂作诗一首,诗曰:锦绣长安今尚在,何人问津宫外花?冲天一怒三尺血,惶惶丧家躲深山。
不多时,朱猛提着两只野鸡走了过来,蹲在黄巢身边清洗起来,见黄巢止不住的长吁短叹,把手中的鸡一扔,指着黄巢的鼻子便大骂起来:“黄巢啊黄巢,枉我三人敬重你是一条好汉,如今这番做女子姿态作甚!怎得也想学那楚汉霸王,一死了事?若那霸王渡过乌江,别说是一个韩信,就算张良、萧何等人惧在,又怎是霸王敌手?你今天虽败,但淮南尚有兵马,只要躲过此劫,重整兵马,那独眼龙又何惧哉?”
黄巢被骂的面色羞愧,石玉听到动静,急忙走了过来,把朱猛拉到一边,自己代替了朱猛的工作。
不多时,日头偏西,此间却是肉香四溢,四人都有些饿了,也顾不得什么,一顿狼吞虎咽,或许是没了戒备,黄巢也与三人说起话来。
皇朝问道:“你三人是何人破了我摆的迷魂阵?”
提到这个话头,朱猛也来了兴致,问道:“什么是迷魂阵?”
黄巢笑了笑,说道:“这迷魂阵是奇门八卦中的一阵,主要是迷惑对手,不知先前是哪个破了此阵?”
朱猛指了指杨晔,继续道:“这八卦阵可是那三国孔明的八卦阵?”
黄巢看了看杨晔,赞赏的点了点头,说道:“黄某学艺不精,怎敢与那孔明相比,只是没想到这位小兄弟年纪轻轻,倒也懂得这奇门遁甲之术,实乃后生可畏,后生可畏。”
杨晔不苟言笑,只是轻轻点了点头,说道:“只是在书上看到过,先前试了试,果真是奇门之术。”
黄巢点了点头,从怀中取出一本被牛皮书,说道:“我之今日所学,皆源于此书。我本出生在盐商之家,一日林中行路,忽遇大雨倾盆,我在一树下暂避,奈何雨势迅猛,不多时,我身上衣衫尽湿,浑浑噩噩间混了过去,在那树下,做了一个梦,梦见一白须道人,这人仙风道骨,在梦中说某此次科考定然不中,并指出一地,正是埋这本书的地方。某一开始自是不信,执意上京赴考,本已取得武举状元,但奈何朝中昏聩,只因某未给所谓的岁贡,那阉人田令孜便免了某等武举状元之名。某心中怨愤,不免想到那梦中道人,急赴梦中所指之地——藏梅寺,果不其然,在一棵千年铁树下发现此书,并得到这把手中长剑,这才有了此等作为。”
三人听得惊奇,石玉不免又想起张良得书、张氏三兄弟得一黄梅道人指点,这才有了黄巾起义,难道真的有此等神人?
却听黄巢继续道:“此书名为六甲,学成后低则封官拜将,高则荣登九五,山呼万岁,不知你三人可愿学之?”
朱猛接过书,胡乱的翻了几眼,撇了撇嘴,一把扔在地上,瓮声瓮气道:“这都画了些什么劳什子,不学不学!”
石玉无奈的摇了摇头,却是根本没看那书一眼,倒是一旁的杨晔有些心动,眼神火热的看着地上的书。
黄巢嗤笑,摇着头看了看朱猛,对杨晔说道:“你可愿学习此书?”
杨晔郑重的点了点头,黄巢说道:“此书虽然可令学习之人享用荣华富贵,但切记不可心怀邪念,不然当万劫不复。我便是一例。”
黄巢止住话头,从地上接起牛皮书,郑而重之的交到了杨晔的手上,嘱咐道:“我夜观天象,唐朝气运将尽,乱世纷争,还望你能体恤民情,救万民于水火。某自起事,杀人遍野,犹民间疾苦,饿死者甚多,切记切记。”
接着,黄巢又从怀中取出一本书,只见此书封页破损严重,不似先前六甲保存完好,黄巢说道:“此书分上下两卷,上卷乃绝世枪法,下卷乃行军带兵之法,我观你有世之猛将之风,就把这本书交给你了。”
说着,黄巢把书交到朱猛手中,朱猛看了几眼,果然喜不自胜。
黄巢走到石玉近前,上下打量,却是不语。
片刻,才道:“我看你有仁者之风,甚是难得,我今番没有什么可以送你,就送你一场大汽运,或吉或凶,不可预判,吉则黄袍加身,凶则横死当场,万劫不复。”
石玉被说的云山雾绕,却也不见黄巢有什么动作。
黄巢又凝视石玉片刻,把腰间长剑取了下来,黄巢看着手中的长剑一阵失神,“某自得此剑,造下无数杀孽,希望你能好好用它。”
说着,黄巢把剑递给了石玉。
石玉正要伸手去接,黄巢又收了回去,说道:“我在用剑一晚,明日当还。”
见黄巢神情,石玉隐隐有些不安,却又不知道为何。
是夜,月明星稀,愁云惨淡,半夜便降下瓢泼大雨,石玉一个激灵,醒了过来,见雨夜里站着一人,石玉心中一惊,急忙起身查看。
石玉走至近前,却不觉发出一声大叫!
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文分解。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