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一章 大难不死
- 2 第二章 得见黄巢
- 3 第三章 雾里寻他
- 4 第四章 黄巢传书
- 5 第五章 杨晔献头
- 6 第六章 竹篮打水
- 7 第七章 诈敌之计
- 8 第八章 一计得逞
- 9 第九章 异士赠书
- 10 第十章 朱猛定亲
- 11 第十一章 玉鼠发难
- 12 第十二章 天人永隔
- 13 第十三章 顾方之名
- 14 第十四章 恶奴告密
- 15 第十五章 忠勇李义
- 16 第十六章 付之一炬
- 17 第十七章 上燕云寨
- 18 第十八章 兄弟相见
- 19 第十九章 夜探赵府
- 20 第二十章 家中巨变
- 21 第二十一章 攻城前夕
- 22 第二十二章 夜除三害
- 23 第二十三章 敌军犯城
- 24 第二十四章 城西失守
- 25 第二十五章 血战厮杀
- 26 第二十六章 千夫莫敌
- 27 第二十七章 赵氏孤儿
- 28 第二十八章 计定讨贼
- 29 第二十九章 计谋汴州
- 30 第三十章 一石二鸟
- 31 第三十一章 将计就计
- 32 第三十二章 大战朱珍
- 33 第三十三章 围杀朱温
- 34 第三十四章 暗流涌动
- 35 第三十五章 计谋简方
- 36 第三十六章 简方之死
- 37 第三十七章 破徐州
- 38 第三十八章 设伏
- 39 第三十九章 本钱
- 40 第四十章 石敬瑭
- 41 第四十一章 离间计
- 42 第四十二章 二擒敬瑭
- 43 第四十三章 百口莫辩
- 44 第四十四章 诬陷
- 45 第四十五章 反了!【求收藏。求推荐】
- 46 第四十六章 惊死
- 47 第四十七章 主仆已分【求收藏】
- 48 第四十八章 将破
- 49 第四十九章 谋长安
- 50 第五十章 有惊无险
- 51 第五十一章 杀鸡儆猴【求收藏、求推荐】
- 52 第五十二章 惊为天人
- 53 第五十三章 军饷
- 54 第五十四章 三件事
- 55 第五十五章 敬祥
- 56 第五十六章 战宋元吉
- 57 第五十七章 设伏
- 58 第五十八章 宋元吉之死
- 59 第五十九章 杨晔之名
- 60 第六十章 契机
- 61 第六十一章 清水河
- 62 第六十二章 开城门
- 63 第六十三章 移花接木
- 64 第六十四章 得汉中
- 65 第六十五章 势如破竹
- 66 第六十六章 破凤翔郡
- 67 第六十七章 求亲
- 68 第六十八章 空城计
- 69 第六十九章 贺礼
- 70 第七十章 缠绵
- 71 第七十一掌 暗流
- 72 第七十二章 计破孙茹
- 73 第七十三章 实力扩张
- 74 第七十四章 何淼献计
- 75 第七十五章 杜紫嫣
- 76 第七十六章 石玉娶亲
- 77 第七十七章 令行禁止
- 78 第七十八章 苦肉计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五章 杨晔献头
第五章 杨晔献头
朱猛、杨晔二人闻声惊醒,冒着雨走到石玉身前,只见黄巢右手执剑架在脖颈上,丝丝鲜血顺着冰冷的剑锋淌下,左手捏拳指天,怒目圆睁,却是已经死了。
三人良久不语,半晌,朱猛这才开口道:“实乃真汉子是也!”
思及黄巢一生,大起大落,起处荣登九五,一呼万应,落时急急如丧家之犬。石玉心知,若是黄巢寻一处人迹罕至之地,定可聊度余生,性命无忧。但若是这样做了,还是让唐军闻风丧胆的黄巢吗?
或许,在政治斗争中从没有英雄,只有成败。或许,黄巢还称不得英雄之名,但枭雄当之无愧,或许,这对于黄巢已经足够了。或许,黄巢的出现是为大唐王朝敲响了警钟,亦或是丧钟,或许,黄巢为后世创造了一个英雄逐鹿的开局。或许,或许吧。这一切对黄巢都不重要了。
黄巢死了。
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
这是黄巢为后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三人中不知是谁叹了口气,三人有些恍惚,闷雷滚滚,大雨倾盆,石玉看着前方矗立不倒的人,说了一句:“黄王一路走好!”
说罢。三人跪伏于地,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
三人就地挖了一个大坑,把黄巢的尸体放了进去,没有坟茔,没有立碑,或许这是最好的结局。
三人回到休憩的山洞中,一时无话,短短几日,已经看到太多的死人,这就是残酷的世界。
“咦?这是什么?”
朱猛从黄巢休息过的地方捡起了一片帛片,上面寥寥几句,却让人忍不住唏嘘。
这是黄巢临死写下的血书,血迹已经干涸,上书道:叹苍天时运不济,悲小人斩杀不绝,若得来生,定不负江山社稷!
三人相顾,最后还是石玉把帛片收了起来。
日上三竿,红日当头,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三人忍不住长出了一口气。或许是好天气的缘故,三人心头的阴霾渐渐消散,朱猛狂饮一口水,打了个嗝,说道:“此事已了,咱们去往何处?”
石玉努力嗅了嗅鼻子,似乎闻到了腥咸的海风,说道:“我打算一直向东,这里是山东地界,我从军以前一直有个梦想,就是去看海。虽然以前在飞机上看到过,但我更加向往它的博大,我想去看一下。黄巢已死,乱局方兴,若果不出意外,接下来近百年都将是乱世。死人见的多了,有些厌了,我想找个与世隔绝之地,你们呢?”
朱猛被石玉说得有些心动,咧着嘴说道:“我爷爷、我爷爷的爸爸、我爷爷的爷爷都是渔夫,正好我也会打渔,不如我跟你一道去?”
石玉眼前一亮,“如此甚好!”
二人转头望向杨晔,只见杨晔抿着嘴,半晌才道:“我想去从军,既然已经回不去,我想在这乱世建立一番功勋。”
石玉二人见杨晔言语坚定,上前各自拍了拍杨晔的肩头,人各有志,勉强不来。
或许是即将分别,三人都沉默以对,这时,朱猛见气氛有些沉闷,开口道:“正好你我三人,不如也学学那三国,来一个桃园结义?”
石玉、杨晔相继轻笑,“正有此意。”
此处虽不是桃园,但却怪树异草甚多,倒也有些雅致。此处无酒,三人用阔叶各自取了些清泉,三人指天立地,从此义结金兰,相约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虽是清泉,但三人就着烤肉,倒也喝的有些醉了。正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
三人抱头痛哭,此次一别,相逢无期,或许他日再见,早已物是人非。
翌日,三人把言暂别。黄巢虽然已经死了,但却也留下不少银票,三人各自分了些,石玉心知想要在这乱世出人头地定然不易,这银子当然少不了,便留下大半,只带了些盘缠与朱猛投徐州去了。
话分两头,却说这杨晔得了六甲宝书,不急从军,而是在山洞住了下来,日夜精习,无出半年,已将宝书内容背了个滚瓜烂熟。
这一日,杨晔长笑三声,从山洞中走出。
杨晔看着手中的宝书,想要将之毁掉,又有些不忍,便走到埋黄巢尸身处,掘其坟,只见黄巢尸身已经腐烂,杨晔立地良久,咬了咬牙,举起长刀,一刀将黄巢头颅斩下。
杨晔用衣物包裹好头颅,将六甲宝书随手丢弃,掩其坟,扬长而去。
黄巢虽然死了近半年之久,但知之者不多,此时黄巢余部仍在各地逃窜,皆打着黄巢旗号。
山东地界乃是武宁节度使时浦管辖。却说这时浦手控山东财政、军政大权。而这山东自是鱼盐之乡,可谓是富甲一方。时浦听闻黄巢逃到了徐州地界,心中惊喜,原本以为是天大的造化,奈何派兵近万人进山搜寻,但这黄巢像凭空消失了一般,杳无音讯。
搜寻无果,时浦渐渐放弃了抓捕黄巢的念头,安心过起了富家地主的生活。
这一日,时浦正仰躺在后花园里的竹床上,怀中美人在卧,自是怡然自得,忽然一皂衣家仆急急闯了进来,搅了时浦的雅兴。
时浦当即勃然大怒,指着家仆的鼻子喝道:“何事?胆敢扰了美人芳心?若是说不出。看本府摘下你这项上人头,以慰美人芳心!”
家仆急忙跪伏于地,谄媚道:“老爷,小的若不是有急事,哪敢惊扰老爷休息,只是今日老爷鸿运当头,得了一场天大的造化!”
时浦眼前一亮,把怀中小妾推至一边,指着家仆说道:“你快快说来!”
家仆媚笑道:“门外有一年轻人,自说得了那黄贼首级,这便要献给大人,以谋封赏。”
时浦抚着山羊胡,一双鼠眼滴溜溜的乱转,半晌问道:“此人年纪几何?”
家仆道:“约莫十六七岁,器宇轩昂,仪表不凡。”
“以你看,此事可有诈否?”
家仆想了想,说道:“看那小子神情,定然非虚。”
时浦思虑片刻,急忙更衣起身,对家仆道:“若真是那黄贼首级,本府算你一功,快请那小子进来,本府倒要看上一看。”
家仆领命,不多时,杨晔跟着家仆一前一后走了进来。虽然心中早已料定这手握一州的大官的府邸定然气派不凡,但杨晔还是看傻了眼。
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回廊几转,歌声不绝。
家仆看到杨晔此等神情,嗤笑一声,暗道:“也不知哪里来的山野小子。”
来到堂前,家仆率先跪了下来,叩首道:“老爷,小子已经带到。”
时浦见杨晔虽然衣衫褴褛,但面容清秀,倒也有些气度,心中虽是如此想,但口中喝道:“堂下何人,见到本府为何不跪,是想反耶?来人,推下去重打三十大板。”
言毕,左右拥出三四人,皆是精装汉子,说着就要把杨晔拉出去。
杨晔毕竟也是个机灵人,双膝一软,便跪了下去,口中道:“大人赎罪,小人本是乡野小民,睹大人威风凛凛,不免失了礼数,还请大人赎罪。”
时浦轻抚胡须,点了点头,说道:“此事暂且记下,不知小子所来何事?我听家仆言尔得了那黄贼首级,可有此事?”
杨晔这时倒多了个心眼,磕了一个头,说道:“小子哪敢唬骗大人,此番真是得了那贼子项上人头,特此献给大人。”
说着,杨晔取下身后包裹,当众打开,只见赫然是一颗圆滚滚的人头。
虽已经腐败,但尚能辨析一二。
时浦与那黄巢曾有数面之缘,见像是那黄巢首级,急忙站起身来,抢上几步,一把夺过人头,忍着恶臭仔细端详,片刻哈哈大笑,果然如此,果然如此!
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文分解。
三人良久不语,半晌,朱猛这才开口道:“实乃真汉子是也!”
思及黄巢一生,大起大落,起处荣登九五,一呼万应,落时急急如丧家之犬。石玉心知,若是黄巢寻一处人迹罕至之地,定可聊度余生,性命无忧。但若是这样做了,还是让唐军闻风丧胆的黄巢吗?
或许,在政治斗争中从没有英雄,只有成败。或许,黄巢还称不得英雄之名,但枭雄当之无愧,或许,这对于黄巢已经足够了。或许,黄巢的出现是为大唐王朝敲响了警钟,亦或是丧钟,或许,黄巢为后世创造了一个英雄逐鹿的开局。或许,或许吧。这一切对黄巢都不重要了。
黄巢死了。
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
这是黄巢为后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三人中不知是谁叹了口气,三人有些恍惚,闷雷滚滚,大雨倾盆,石玉看着前方矗立不倒的人,说了一句:“黄王一路走好!”
说罢。三人跪伏于地,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
三人就地挖了一个大坑,把黄巢的尸体放了进去,没有坟茔,没有立碑,或许这是最好的结局。
三人回到休憩的山洞中,一时无话,短短几日,已经看到太多的死人,这就是残酷的世界。
“咦?这是什么?”
朱猛从黄巢休息过的地方捡起了一片帛片,上面寥寥几句,却让人忍不住唏嘘。
这是黄巢临死写下的血书,血迹已经干涸,上书道:叹苍天时运不济,悲小人斩杀不绝,若得来生,定不负江山社稷!
三人相顾,最后还是石玉把帛片收了起来。
日上三竿,红日当头,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三人忍不住长出了一口气。或许是好天气的缘故,三人心头的阴霾渐渐消散,朱猛狂饮一口水,打了个嗝,说道:“此事已了,咱们去往何处?”
石玉努力嗅了嗅鼻子,似乎闻到了腥咸的海风,说道:“我打算一直向东,这里是山东地界,我从军以前一直有个梦想,就是去看海。虽然以前在飞机上看到过,但我更加向往它的博大,我想去看一下。黄巢已死,乱局方兴,若果不出意外,接下来近百年都将是乱世。死人见的多了,有些厌了,我想找个与世隔绝之地,你们呢?”
朱猛被石玉说得有些心动,咧着嘴说道:“我爷爷、我爷爷的爸爸、我爷爷的爷爷都是渔夫,正好我也会打渔,不如我跟你一道去?”
石玉眼前一亮,“如此甚好!”
二人转头望向杨晔,只见杨晔抿着嘴,半晌才道:“我想去从军,既然已经回不去,我想在这乱世建立一番功勋。”
石玉二人见杨晔言语坚定,上前各自拍了拍杨晔的肩头,人各有志,勉强不来。
或许是即将分别,三人都沉默以对,这时,朱猛见气氛有些沉闷,开口道:“正好你我三人,不如也学学那三国,来一个桃园结义?”
石玉、杨晔相继轻笑,“正有此意。”
此处虽不是桃园,但却怪树异草甚多,倒也有些雅致。此处无酒,三人用阔叶各自取了些清泉,三人指天立地,从此义结金兰,相约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虽是清泉,但三人就着烤肉,倒也喝的有些醉了。正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
三人抱头痛哭,此次一别,相逢无期,或许他日再见,早已物是人非。
翌日,三人把言暂别。黄巢虽然已经死了,但却也留下不少银票,三人各自分了些,石玉心知想要在这乱世出人头地定然不易,这银子当然少不了,便留下大半,只带了些盘缠与朱猛投徐州去了。
话分两头,却说这杨晔得了六甲宝书,不急从军,而是在山洞住了下来,日夜精习,无出半年,已将宝书内容背了个滚瓜烂熟。
这一日,杨晔长笑三声,从山洞中走出。
杨晔看着手中的宝书,想要将之毁掉,又有些不忍,便走到埋黄巢尸身处,掘其坟,只见黄巢尸身已经腐烂,杨晔立地良久,咬了咬牙,举起长刀,一刀将黄巢头颅斩下。
杨晔用衣物包裹好头颅,将六甲宝书随手丢弃,掩其坟,扬长而去。
黄巢虽然死了近半年之久,但知之者不多,此时黄巢余部仍在各地逃窜,皆打着黄巢旗号。
山东地界乃是武宁节度使时浦管辖。却说这时浦手控山东财政、军政大权。而这山东自是鱼盐之乡,可谓是富甲一方。时浦听闻黄巢逃到了徐州地界,心中惊喜,原本以为是天大的造化,奈何派兵近万人进山搜寻,但这黄巢像凭空消失了一般,杳无音讯。
搜寻无果,时浦渐渐放弃了抓捕黄巢的念头,安心过起了富家地主的生活。
这一日,时浦正仰躺在后花园里的竹床上,怀中美人在卧,自是怡然自得,忽然一皂衣家仆急急闯了进来,搅了时浦的雅兴。
时浦当即勃然大怒,指着家仆的鼻子喝道:“何事?胆敢扰了美人芳心?若是说不出。看本府摘下你这项上人头,以慰美人芳心!”
家仆急忙跪伏于地,谄媚道:“老爷,小的若不是有急事,哪敢惊扰老爷休息,只是今日老爷鸿运当头,得了一场天大的造化!”
时浦眼前一亮,把怀中小妾推至一边,指着家仆说道:“你快快说来!”
家仆媚笑道:“门外有一年轻人,自说得了那黄贼首级,这便要献给大人,以谋封赏。”
时浦抚着山羊胡,一双鼠眼滴溜溜的乱转,半晌问道:“此人年纪几何?”
家仆道:“约莫十六七岁,器宇轩昂,仪表不凡。”
“以你看,此事可有诈否?”
家仆想了想,说道:“看那小子神情,定然非虚。”
时浦思虑片刻,急忙更衣起身,对家仆道:“若真是那黄贼首级,本府算你一功,快请那小子进来,本府倒要看上一看。”
家仆领命,不多时,杨晔跟着家仆一前一后走了进来。虽然心中早已料定这手握一州的大官的府邸定然气派不凡,但杨晔还是看傻了眼。
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回廊几转,歌声不绝。
家仆看到杨晔此等神情,嗤笑一声,暗道:“也不知哪里来的山野小子。”
来到堂前,家仆率先跪了下来,叩首道:“老爷,小子已经带到。”
时浦见杨晔虽然衣衫褴褛,但面容清秀,倒也有些气度,心中虽是如此想,但口中喝道:“堂下何人,见到本府为何不跪,是想反耶?来人,推下去重打三十大板。”
言毕,左右拥出三四人,皆是精装汉子,说着就要把杨晔拉出去。
杨晔毕竟也是个机灵人,双膝一软,便跪了下去,口中道:“大人赎罪,小人本是乡野小民,睹大人威风凛凛,不免失了礼数,还请大人赎罪。”
时浦轻抚胡须,点了点头,说道:“此事暂且记下,不知小子所来何事?我听家仆言尔得了那黄贼首级,可有此事?”
杨晔这时倒多了个心眼,磕了一个头,说道:“小子哪敢唬骗大人,此番真是得了那贼子项上人头,特此献给大人。”
说着,杨晔取下身后包裹,当众打开,只见赫然是一颗圆滚滚的人头。
虽已经腐败,但尚能辨析一二。
时浦与那黄巢曾有数面之缘,见像是那黄巢首级,急忙站起身来,抢上几步,一把夺过人头,忍着恶臭仔细端详,片刻哈哈大笑,果然如此,果然如此!
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文分解。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