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90 388章 丧母
- 391 389章 栽罪
- 392 390章 无父子
- 393 391章 暗地血腥
- 394 392章 还有为师
- 395 393章 有疑
- 396 394章 我有一计
- 397 395 蚕死
- 398 396 见红
- 399 397章 禁淑妃
- 400 398章 接出来
- 401 399章 相貌
- 402 400章 离开
- 403 401章 要醒了
- 404 402章 因隐
- 405 403章 意外拳法
- 406 404章 有些事
- 407 405章 东宫属官
- 408 406章 微妙情况
- 409 407章 划深
- 410 408章 过犹不及
- 411 409章 应对
- 412 410章 无对
- 413 411章 知情
- 414 412章 未尽
- 415 413章 老蚌生珠(求保底月票!)
- 416 414章 不满
- 417 415章 人选定(求月票!)
- 418 416章 又一个姑娘
- 419 417章 谁知呢
- 420 418章 大夫有功
- 421 419章 终于提江南
- 422 420章 弦动
- 423 421章 秦邑的害怕
- 424 422章 二心
- 425 423章 赎罪安排
- 426 424章 见微
- 427 425章 套住
- 428 426章 掣制
- 429 427章 望江楼之约
- 430 428章 惊动
- 431 429章 局中局
- 432 430章 秦邑苦
- 433 431章 景王
- 434 432章 换生
- 435 433章 临死
- 436 434章 瞒天
- 437 435章 君臣义绝
- 438 436章 失
- 439 437章 女人
- 440 438章 好友
- 441 439章 有心
- 442 440章 全弹劾
- 443 441章 暗半朝
- 444 442章 废太子
- 445 443章 保命秘密
- 446 444章 后手
- 447 445章 条件
- 448 446章 封赏
- 449 447章 延续
- 450 448章 托付
- 451 449章 我是幽魂
- 452 450章 一片深情
- 453 451章 前世我就喜欢你了
- 454 452章 淑妃之忧
- 455 453章:亡命藤
- 456 454章:杀心
- 457 455章 铺扬_5201小说
- 458 456章 争江南_5201小说
- 459 457章 程家出事
- 460 458章 不安
- 461 459章 不能让她悠着!
- 462 460章 国谋
- 463 461章 入天牢
- 464 462章 怎么会?
- 465 463章 碰钉子
- 466 464章 还有人
- 467 465章 老妇人
- 468 466章 见他
- 469 467章 重器在国
- 470 468章 想见你
- 471 469章 领下
- 472 470章 认主
- 473 471章 我爱你的方式
- 474 472章 道别
- 475 473章 温暖(为魂君L和氏璧+)
- 476 474章 杂草(为月下闻笛+)
- 477 475章 袭击(为月下闻笛+2)
- 478 476章 解围
- 479 477章 宫中
- 480 478章 随棍上(为Izzie猫小糖生日+)
- 481 479章 攻心
- 482 480章 暗处
- 483 481章 决定
- 484 482章 我所意(尾附作者感言)
- 485 483章 送别
- 486 484章 见天日
- 487 485章 俱往
- 488 486章 起色
- 489 487章 一个疯子
- 490 488章 从五
- 491 489章 见光!
- 492 490章 曾忽略
- 493 491章 野心
- 494 492章 不及
- 495 493章 吐血
- 496 494章 毒物
- 497 495章 太巧合了
- 498 496章 后着
- 499 497章 无计
- 500 498章 无情
- 501 499章 失算
- 502 500章 生路
- 503 501章 是谁?
- 504 502章 狠毒
- 505 503章 狼子野心
- 506 504章 手足(五更求订阅!)
- 507 505章 侥幸
- 508 506章 疯子
- 509 507章 还没死
- 510 508章 相仇
- 511 509章 亲离(五更求订阅!)
- 512 510章 真狠
- 513 511章 不僵
- 514 512章 托天之幸
- 515 513章 元气大伤
- 516 514章 巡幸
- 517 515章 江南银库事
- 518 516章 成国公府败
- 519 517章 夜来
- 520 518章 杀秦邑
- 521 519章 有求
- 522 520章 好笑
- 523 521章 有人死
- 524 522章 风雨来
- 525 523章 帝归
- 526 524章 注意
- 527 525章 罪责
- 528 526章 早料到
- 529 527章 沈度出事了
- 530 528章 我不信
- 531 529章 剿杀
- 532 530章 血腥
- 533 531章 雾岭惊涛(一)
- 534 532章 雾岭惊涛(二)
- 535 533章 雾岭惊涛(三)
- 536 534章 领悟
- 537 535章 崖边
- 538 53涛1章 雾岭惊涛(一)
- 539 534章 领4悟
- 540 5涛32章 雾岭惊涛(二)
- 541 533章 雾岭5惊涛(三)
- 542 3534章 领悟
- 543 536章 殒命
- 544 537章 找不到
- 545 538章 最深的恨
- 546 539章 希望
- 547 540章 莱州喜
- 548 541章 贵客
- 549 542章 不平
- 550 543章 美人
- 551 544章 是她啊
- 552 545章 归去否?
- 553 546章 暴毙
- 554 547章 物是人非
- 555 548章 死仇
- 556 549章 难为姐妹
- 557 550章 沈度的身世
- 558 劝离
- 559 552章 杀一人
- 560 553章 死不甘
- 561 554章 怜子
- 562 555章 见君
- 563 556章 不能原谅
- 564 557章 弑君(正文完)
- 565 番外一 遗憾
- 566 番外二 元昭帝
- 567 番外三 长隐公子 (全文完!)
- 568 完结感言(谢谢大家!)
- 569 新书《妻在上》发布!!!
隐藏
显示工具栏
398章 接出来
398章 接出来
在淑妃被禁永和宫、宫中纷纷扰扰的时候,沈度正在定元寺中拜见郑太后。
对于沈度的到访,郑太后并不意外。在那个夜晚,她在太平门折返,就知道事情未了。——安婕妤是死了,身后还剩了一个九皇子。
果然,沈度就来定元寺相求了。
如今九皇子浑噩如行尸走肉,沈度他们远在宫外,就算想做什么想护着他,也不得。
顾琰先前建议,通过郑太后将九皇子接到定元寺,这样就是在宫外,沈度等人想见九皇子就方便多了。
而且,宫外还有范仪,年纪相仿的小朋友,最能抚慰心灵。九皇子最需要的,就是这个。
“娘娘,臣恳请娘娘将九殿下接出来。他自己一个人在宫中,还不知会发生什么事。请娘娘怜惜。”沈度跪坐在郑太后面前,这样请求道。
郑太后没有说话,只是低垂着头拨动着念珠,似有所思。
见此,沈度便说道:“娘娘,现在淑妃被禁,后宫是陈婕妤主理。若是娘娘能重回宫中,当然最好。”
如果郑太后能够回宫,有她在宫里护着九皇子,沈度也能放心。毕竟,随着皇后和淑妃被幽禁,后宫的确缺少一位够分量的妃嫔来理事。陈婕妤只是暂代而已,宫中肯定要有另外一个人来主理。
淑妃被禁,宫中还有陈婕妤。当时紫宸殿内将安婕定罪,陈婕妤是帮凶,这一事迟早也要算。
郑太后不会进宫,后宫主事的,又会是谁呢?
沈度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将朱宣知接出宫来会更好。现在,就看郑太后的意思了。
郑太后仍是沉默,不应允也不反对,她在想什么呢?
郑太后想的,仍是沈肃先前说的那句话。知子过而不教。不慈也。不爱其子,也是不慈。
不慈,不慈,她是不慈。还是她儿子不慈?
良久,郑太后才说道:“我会向宫中说此事。我向皇上建议由德妃接管后宫。”
郑太后在定元寺这么多年,早已习惯称“我”,她的建议,皇上一定会采纳。
德妃。是崇德帝登位之后才选的妃嫔,多年来一直称病在延禧宫不出。这个人,沈度并不熟悉。
郑太后说德妃会主理,这么说,德妃不再称病了吗?德妃管理下的后宫,会是怎样的?
这些,还留待观察。但听得郑太后愿意将朱宣知接出去,这已令沈度高兴不已。小孩儿出了宫,危险就会少很多了。
郑太后开口之后,就继续说道:“不过。将他接出来,等于让他自绝于父子亲伦。这样,并不好。”
郑太后虽在定元寺中,但什么都知道,包括安婕妤死后朱宣知的心情,包括沈家为何一定要将朱宣知接出来。事情的进展,她预料得到,但她会感到心酸。如此,皇家父子亲伦该如何?
沈度没有立刻回话,过了半响。才回道:“请娘娘恕臣斗胆,敢问娘娘为何会长居定元寺中呢?”
郑太后从崇德帝登基之后,就搬离了宫中,在定元寺中过着凄苦的生活。刻意远离儿子带来的权力和荣耀,这又是为何呢?
若不是被伤透了心,知道一切于事无补,又怎么会决然出宫?
现在,他想要将朱宣知接出来。道理皆然。皇上能以莫须有的罪名杀了安婕妤,就有可能以无缘故之由。将朱宣知厌弃或杀害。——反正皇子那么多。
对于崇德帝来说,朱宣知这个皇子只是众多皇子的一个,但对于沈度来说,朱宣知是他唯一的徒弟。数量,有时候就能说明感情的亲厚。
沈度怎么舍得让朱宣知再留在宫中险地?郑太后肯将朱宣知接出来,这太好了。若是郑太后不应允,他也要另想办法。
现在郑太后说起皇家父子亲伦,他只能这样回答。
听了沈度的话语,郑太后拨念珠的动作顿了顿。是了,一个皇子,如果不是在宫中实在待不下去,谁会主动求离开?
对皇子而言,远离皇宫,就远离了帝王的视线,意味着远离了朝政权力格局。
有得有失,这样的事情,想必沈度和帝师都想到了。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沈度准备告辞的时候,郑太后又说话了:“我已年老,教不了他什么了,你们将他领到沈家吧。”
郑太后一生的遗憾,就是没有将崇德帝从小带到大。现在,她已经年迈,再没有那样的心力带大一个小孩了。
帝师沈肃,她是信得过的。眼前这个年轻人,也是她信任的。如此,那小孩儿去到沈家,会更好吧。
沈度看着一头白发的郑太后,心中一阵震动,然后伏下身子,朝郑太后行了大礼,口说道:“臣多谢娘娘,多谢娘娘厚德爱重沈家,多谢娘娘对九殿下的怜惜。臣愿倾尽毕生所能教导九殿下,愿天下得创太平盛世,定不负娘娘恩德!”
一个皇子,一个沈家教导出来的皇子,真正秉承着沈肃意愿的皇子,这是天大的恩德,也是天大的责任。
郑太后将这样的恩德和责任送至沈家,体现的是对沈家的信任。这样的信任,是沈家绝不能辜负的。
听得“太平盛世”这四个字,郑太后仿佛记起了什么,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太平盛世,可不是每一个人所求的吗?包括长久在深宫中的郑太后。
郑太后的意思,很快就通过安国公夫人传到了崇德帝的耳中。郑太后所说的理由很简单,道是近来忽觉孤单,想从皇宫中挑一个皇孙来定元寺相伴,她挑中的,就是刚刚丧母,道这样的人不聒噪,她喜静。
同时,她还道陈婕妤份位低,管理整个后宫到底不适合;若是抬高陈婕妤的份位,怕东宫会有想法。因此,她建议延禧宫的德妃来管理后宫,还是由陈婕妤协助。
接到郑太后的口讯,崇德帝甚是讶异。母后指定老九去定元寺陪伴,还建议由德妃主理后宫。这是表示,母后愿意理会宫中的事了吗?
尽管没有谢姿和淑妃在一旁嘀嘀咕咕,但崇德帝仍是犹豫了。
(章外:还在高铁上,睡也睡不好,嗓子都哑了,简直想哭。)(未完待续。)
对于沈度的到访,郑太后并不意外。在那个夜晚,她在太平门折返,就知道事情未了。——安婕妤是死了,身后还剩了一个九皇子。
果然,沈度就来定元寺相求了。
如今九皇子浑噩如行尸走肉,沈度他们远在宫外,就算想做什么想护着他,也不得。
顾琰先前建议,通过郑太后将九皇子接到定元寺,这样就是在宫外,沈度等人想见九皇子就方便多了。
而且,宫外还有范仪,年纪相仿的小朋友,最能抚慰心灵。九皇子最需要的,就是这个。
“娘娘,臣恳请娘娘将九殿下接出来。他自己一个人在宫中,还不知会发生什么事。请娘娘怜惜。”沈度跪坐在郑太后面前,这样请求道。
郑太后没有说话,只是低垂着头拨动着念珠,似有所思。
见此,沈度便说道:“娘娘,现在淑妃被禁,后宫是陈婕妤主理。若是娘娘能重回宫中,当然最好。”
如果郑太后能够回宫,有她在宫里护着九皇子,沈度也能放心。毕竟,随着皇后和淑妃被幽禁,后宫的确缺少一位够分量的妃嫔来理事。陈婕妤只是暂代而已,宫中肯定要有另外一个人来主理。
淑妃被禁,宫中还有陈婕妤。当时紫宸殿内将安婕定罪,陈婕妤是帮凶,这一事迟早也要算。
郑太后不会进宫,后宫主事的,又会是谁呢?
沈度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将朱宣知接出宫来会更好。现在,就看郑太后的意思了。
郑太后仍是沉默,不应允也不反对,她在想什么呢?
郑太后想的,仍是沈肃先前说的那句话。知子过而不教。不慈也。不爱其子,也是不慈。
不慈,不慈,她是不慈。还是她儿子不慈?
良久,郑太后才说道:“我会向宫中说此事。我向皇上建议由德妃接管后宫。”
郑太后在定元寺这么多年,早已习惯称“我”,她的建议,皇上一定会采纳。
德妃。是崇德帝登位之后才选的妃嫔,多年来一直称病在延禧宫不出。这个人,沈度并不熟悉。
郑太后说德妃会主理,这么说,德妃不再称病了吗?德妃管理下的后宫,会是怎样的?
这些,还留待观察。但听得郑太后愿意将朱宣知接出去,这已令沈度高兴不已。小孩儿出了宫,危险就会少很多了。
郑太后开口之后,就继续说道:“不过。将他接出来,等于让他自绝于父子亲伦。这样,并不好。”
郑太后虽在定元寺中,但什么都知道,包括安婕妤死后朱宣知的心情,包括沈家为何一定要将朱宣知接出来。事情的进展,她预料得到,但她会感到心酸。如此,皇家父子亲伦该如何?
沈度没有立刻回话,过了半响。才回道:“请娘娘恕臣斗胆,敢问娘娘为何会长居定元寺中呢?”
郑太后从崇德帝登基之后,就搬离了宫中,在定元寺中过着凄苦的生活。刻意远离儿子带来的权力和荣耀,这又是为何呢?
若不是被伤透了心,知道一切于事无补,又怎么会决然出宫?
现在,他想要将朱宣知接出来。道理皆然。皇上能以莫须有的罪名杀了安婕妤,就有可能以无缘故之由。将朱宣知厌弃或杀害。——反正皇子那么多。
对于崇德帝来说,朱宣知这个皇子只是众多皇子的一个,但对于沈度来说,朱宣知是他唯一的徒弟。数量,有时候就能说明感情的亲厚。
沈度怎么舍得让朱宣知再留在宫中险地?郑太后肯将朱宣知接出来,这太好了。若是郑太后不应允,他也要另想办法。
现在郑太后说起皇家父子亲伦,他只能这样回答。
听了沈度的话语,郑太后拨念珠的动作顿了顿。是了,一个皇子,如果不是在宫中实在待不下去,谁会主动求离开?
对皇子而言,远离皇宫,就远离了帝王的视线,意味着远离了朝政权力格局。
有得有失,这样的事情,想必沈度和帝师都想到了。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沈度准备告辞的时候,郑太后又说话了:“我已年老,教不了他什么了,你们将他领到沈家吧。”
郑太后一生的遗憾,就是没有将崇德帝从小带到大。现在,她已经年迈,再没有那样的心力带大一个小孩了。
帝师沈肃,她是信得过的。眼前这个年轻人,也是她信任的。如此,那小孩儿去到沈家,会更好吧。
沈度看着一头白发的郑太后,心中一阵震动,然后伏下身子,朝郑太后行了大礼,口说道:“臣多谢娘娘,多谢娘娘厚德爱重沈家,多谢娘娘对九殿下的怜惜。臣愿倾尽毕生所能教导九殿下,愿天下得创太平盛世,定不负娘娘恩德!”
一个皇子,一个沈家教导出来的皇子,真正秉承着沈肃意愿的皇子,这是天大的恩德,也是天大的责任。
郑太后将这样的恩德和责任送至沈家,体现的是对沈家的信任。这样的信任,是沈家绝不能辜负的。
听得“太平盛世”这四个字,郑太后仿佛记起了什么,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太平盛世,可不是每一个人所求的吗?包括长久在深宫中的郑太后。
郑太后的意思,很快就通过安国公夫人传到了崇德帝的耳中。郑太后所说的理由很简单,道是近来忽觉孤单,想从皇宫中挑一个皇孙来定元寺相伴,她挑中的,就是刚刚丧母,道这样的人不聒噪,她喜静。
同时,她还道陈婕妤份位低,管理整个后宫到底不适合;若是抬高陈婕妤的份位,怕东宫会有想法。因此,她建议延禧宫的德妃来管理后宫,还是由陈婕妤协助。
接到郑太后的口讯,崇德帝甚是讶异。母后指定老九去定元寺陪伴,还建议由德妃主理后宫。这是表示,母后愿意理会宫中的事了吗?
尽管没有谢姿和淑妃在一旁嘀嘀咕咕,但崇德帝仍是犹豫了。
(章外:还在高铁上,睡也睡不好,嗓子都哑了,简直想哭。)(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