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73 471章 我爱你的方式
- 474 472章 道别
- 475 473章 温暖(为魂君L和氏璧+)
- 476 474章 杂草(为月下闻笛+)
- 477 475章 袭击(为月下闻笛+2)
- 478 476章 解围
- 479 477章 宫中
- 480 478章 随棍上(为Izzie猫小糖生日+)
- 481 479章 攻心
- 482 480章 暗处
- 483 481章 决定
- 484 482章 我所意(尾附作者感言)
- 485 483章 送别
- 486 484章 见天日
- 487 485章 俱往
- 488 486章 起色
- 489 487章 一个疯子
- 490 488章 从五
- 491 489章 见光!
- 492 490章 曾忽略
- 493 491章 野心
- 494 492章 不及
- 495 493章 吐血
- 496 494章 毒物
- 497 495章 太巧合了
- 498 496章 后着
- 499 497章 无计
- 500 498章 无情
- 501 499章 失算
- 502 500章 生路
- 503 501章 是谁?
- 504 502章 狠毒
- 505 503章 狼子野心
- 506 504章 手足(五更求订阅!)
- 507 505章 侥幸
- 508 506章 疯子
- 509 507章 还没死
- 510 508章 相仇
- 511 509章 亲离(五更求订阅!)
- 512 510章 真狠
- 513 511章 不僵
- 514 512章 托天之幸
- 515 513章 元气大伤
- 516 514章 巡幸
- 517 515章 江南银库事
- 518 516章 成国公府败
- 519 517章 夜来
- 520 518章 杀秦邑
- 521 519章 有求
- 522 520章 好笑
- 523 521章 有人死
- 524 522章 风雨来
- 525 523章 帝归
- 526 524章 注意
- 527 525章 罪责
- 528 526章 早料到
- 529 527章 沈度出事了
- 530 528章 我不信
- 531 529章 剿杀
- 532 530章 血腥
- 533 531章 雾岭惊涛(一)
- 534 532章 雾岭惊涛(二)
- 535 533章 雾岭惊涛(三)
- 536 534章 领悟
- 537 535章 崖边
- 538 53涛1章 雾岭惊涛(一)
- 539 534章 领4悟
- 540 5涛32章 雾岭惊涛(二)
- 541 533章 雾岭5惊涛(三)
- 542 3534章 领悟
- 543 536章 殒命
- 544 537章 找不到
- 545 538章 最深的恨
- 546 539章 希望
- 547 540章 莱州喜
- 548 541章 贵客
- 549 542章 不平
- 550 543章 美人
- 551 544章 是她啊
- 552 545章 归去否?
- 553 546章 暴毙
- 554 547章 物是人非
- 555 548章 死仇
- 556 549章 难为姐妹
- 557 550章 沈度的身世
- 558 劝离
- 559 552章 杀一人
- 560 553章 死不甘
- 561 554章 怜子
- 562 555章 见君
- 563 556章 不能原谅
- 564 557章 弑君(正文完)
- 565 番外一 遗憾
- 566 番外二 元昭帝
- 567 番外三 长隐公子 (全文完!)
- 568 完结感言(谢谢大家!)
- 569 新书《妻在上》发布!!!
隐藏
显示工具栏
481章 决定
481章 决定
(第一更!)
彭贻芳和黑袍殿下所商之事,隐匿在暗夜中,并不为人所知。京兆官员最关注的,还是设监国大臣一事。
听说,裴公辅和郑时雍的府邸外面,各家前来送帖子的人都排了长龙。适逢端午节将近,各家送往这两家的节礼,更重了几分。
有不少官员夫人庆幸送礼慢了一步。不然,重新添份,多跌价呀。
这两个监国大臣,与太子共同议政,权柄之重,大定官员无人能及。
虽则有这么多人送礼求见,但这两府的表现却十分平静。帖子回绝了大部分,而过重违制的礼品,是一概不收的;
与此同时,该接的帖子、该接的节礼,都会收下,并不怕会受到皇上猜忌,也不担心太子殿下有什么不满。
到了他们这样的级数,并不需要惴惴不安了,但听君令、忠君事而已。再说,他们的年纪和官职摆在这里,就算太子有任何不悦,他们也会荣休的。
在紫宸殿之时,崇德帝就和他们保证过,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会保他们致仕荣养、平安终老。
崇德帝春秋鼎盛,裴公辅和郑时雍当然相信这保证。其实,也不能不相信,是吧?
与这两府平静相对的,就是东宫的震荡了。太子朱宣明没敢去紫宸殿,只得在寝殿内不断怨怼着,上至崇德帝,下至宫中内侍,都成了他怨怼的人。
但他最为憎恨的,还是在定元寺中的朱宣知,及延喜大街的沈家人。倘若咒骂能有实形伤害,想必沈度等人早已经千疮百孔。
朱宣明一边憎恨着沈度等人,一边又担心崇德帝会厌恶自己,觉得坐不安寝不宁,一闭上眼都想到崇德帝会夺他权。
他不好女色,唯一能令他放松的,唯有九和香。
一缕缕馥郁的香气。让他仿佛云游天际,自在舒适无所束缚。唯有这个时候,他无忧虑萦身,不用担心什么时候……会被废!
九和香。真是好东西。
与此同时,沈家似乎更安静了。有不少人,已经在沈度的安排下,离开了京兆出发往莱州、雾岭这两地。很快,沈肃和沈度也要离开了。
沈肃正在说着话:“监国大臣。早就该设了。先前俞恒敬上疏,皇上还不允。经过定元寺这一世,皇上想必会认清了。”
沈度叹一口气,回道:“皇上认清的,只是天家无父子兄弟而已。他还是没有认清,太子并没有与其位匹配的能力与德行。德不配位,必有灾殃,皇上还没知道。”
定元寺之事发生后,当时沈度觉得很惊险。但事后响起来,觉得赢得实在容易了点。这固然是有长隐这个神助力。但说到底,还是朱宣明的计划有错漏。
是以,他最后能将朱宣明一军。
在长隐在崇德帝面前挖坑之后,沈度通过陈维,不断地往宫中送去消息。内侍常康所听到的消息,真假夹杂,朱宣明的动作又做得太明显,但凡听到的人,都会对朱宣明起疑。
何况,是崇德帝这样的人?
多疑。是每一个帝王的通病。只是有些帝王能用正理大义来克制,有些帝王则没能压抑,疑臣亦疑子。
早在许久之前,沈度就评价过:朱宣明被册为太子。只是一着臭棋而已。
朱宣明处在那样的位置,这步臭棋不得不下,而且随后的棋步也越下越臭,令沈度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不过,朱宣明被限权,无论怎么说。对沈度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或许他还要多谢朱宣明才对,若不是他在定元寺搞风搞雨,他都还不能下定决心做这么多事。
想到定元寺,沈度自然就想起了在定元寺中的朱宣知。这会儿,虎贲士兵还在定元寺戒备,为了谨慎起见,朱宣知也留在其中。
原本,沈度想着,出了这样的事,皇上怎么都会召见九殿下。不曾想,紫宸殿却毫无消息,皇上好像忘记了有九殿下这个人一样。
想及此,沈度再一次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对沈肃说道:“父亲,您先起行起莱州吧。九殿下……我打算带着他去雾岭。”
听到他这么回答,沈肃眼神略暖,问道:“你想好了?雾岭此行腥风血雨,你真的要带他去冒险?”
沈度点点头:“经此一事,我便知道了,就算为他考虑得再周全,如果他自己不能成长的话,那么还是没有用。我想他认清自己的方向,挺直自己的脊梁,留在京兆或去莱州,都不行。”
认清方向,必须有足够的本事拨开重重迷雾,而挺直脊梁,不仅仅是一个动作而已。经历腥风血雨的浸洗,经刀光血海的淬炼,才能最终挺直,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再弯折。
沈肃如此,沈度自己也如此,他希望,朱宣知也是如此。
对于沈度的决定,沈肃当然乐见其成。其实他提醒沈度去问朱宣知一件,就是希望沈度能有这样的决定。
九殿下这个小孩儿,虽然经历了丧母之痛,但就仅此而已,还是太稚嫩了,要让他经历更多、更多。
倘若计之选定了这个人,决意一心辅助这个人,那么就要让这个人看到大好河山得来是如何艰难,一国之君的责任又是如何重大。如此,他才会珍惜,珍惜这大定国朝,珍惜他的子民。
“既然决定带他离开,那么就要做好准备才是。万一皇上召见九殿下……”沈肃这样说道,提醒点到即止。
这些,沈度已有考虑,便说道:“父亲请放心,我已托太后娘娘对皇上说了,说会将九殿下送到星谷老人门下学习。如此,就算皇上有召,都能应付过去。”
星谷老人,是当世宿儒,与郑太后有故旧。而且行踪不定,谁也说不准他在九府十六卫哪一府,也没有人能准确找到他。
况且,定元寺中发生了这样的事,正好有借口送朱宣知离开。想必,皇上是不会有什么意见的。
(章外:第一更!哈哈,应大家的要求,很快就会见光的,不急不急~~)(未完待续。)
PS:第一更!感谢魔女菡澹、糊涂虫虫儿的月票,感谢怀念的赏~谢谢大家,祝大家周末愉快~!
彭贻芳和黑袍殿下所商之事,隐匿在暗夜中,并不为人所知。京兆官员最关注的,还是设监国大臣一事。
听说,裴公辅和郑时雍的府邸外面,各家前来送帖子的人都排了长龙。适逢端午节将近,各家送往这两家的节礼,更重了几分。
有不少官员夫人庆幸送礼慢了一步。不然,重新添份,多跌价呀。
这两个监国大臣,与太子共同议政,权柄之重,大定官员无人能及。
虽则有这么多人送礼求见,但这两府的表现却十分平静。帖子回绝了大部分,而过重违制的礼品,是一概不收的;
与此同时,该接的帖子、该接的节礼,都会收下,并不怕会受到皇上猜忌,也不担心太子殿下有什么不满。
到了他们这样的级数,并不需要惴惴不安了,但听君令、忠君事而已。再说,他们的年纪和官职摆在这里,就算太子有任何不悦,他们也会荣休的。
在紫宸殿之时,崇德帝就和他们保证过,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会保他们致仕荣养、平安终老。
崇德帝春秋鼎盛,裴公辅和郑时雍当然相信这保证。其实,也不能不相信,是吧?
与这两府平静相对的,就是东宫的震荡了。太子朱宣明没敢去紫宸殿,只得在寝殿内不断怨怼着,上至崇德帝,下至宫中内侍,都成了他怨怼的人。
但他最为憎恨的,还是在定元寺中的朱宣知,及延喜大街的沈家人。倘若咒骂能有实形伤害,想必沈度等人早已经千疮百孔。
朱宣明一边憎恨着沈度等人,一边又担心崇德帝会厌恶自己,觉得坐不安寝不宁,一闭上眼都想到崇德帝会夺他权。
他不好女色,唯一能令他放松的,唯有九和香。
一缕缕馥郁的香气。让他仿佛云游天际,自在舒适无所束缚。唯有这个时候,他无忧虑萦身,不用担心什么时候……会被废!
九和香。真是好东西。
与此同时,沈家似乎更安静了。有不少人,已经在沈度的安排下,离开了京兆出发往莱州、雾岭这两地。很快,沈肃和沈度也要离开了。
沈肃正在说着话:“监国大臣。早就该设了。先前俞恒敬上疏,皇上还不允。经过定元寺这一世,皇上想必会认清了。”
沈度叹一口气,回道:“皇上认清的,只是天家无父子兄弟而已。他还是没有认清,太子并没有与其位匹配的能力与德行。德不配位,必有灾殃,皇上还没知道。”
定元寺之事发生后,当时沈度觉得很惊险。但事后响起来,觉得赢得实在容易了点。这固然是有长隐这个神助力。但说到底,还是朱宣明的计划有错漏。
是以,他最后能将朱宣明一军。
在长隐在崇德帝面前挖坑之后,沈度通过陈维,不断地往宫中送去消息。内侍常康所听到的消息,真假夹杂,朱宣明的动作又做得太明显,但凡听到的人,都会对朱宣明起疑。
何况,是崇德帝这样的人?
多疑。是每一个帝王的通病。只是有些帝王能用正理大义来克制,有些帝王则没能压抑,疑臣亦疑子。
早在许久之前,沈度就评价过:朱宣明被册为太子。只是一着臭棋而已。
朱宣明处在那样的位置,这步臭棋不得不下,而且随后的棋步也越下越臭,令沈度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不过,朱宣明被限权,无论怎么说。对沈度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或许他还要多谢朱宣明才对,若不是他在定元寺搞风搞雨,他都还不能下定决心做这么多事。
想到定元寺,沈度自然就想起了在定元寺中的朱宣知。这会儿,虎贲士兵还在定元寺戒备,为了谨慎起见,朱宣知也留在其中。
原本,沈度想着,出了这样的事,皇上怎么都会召见九殿下。不曾想,紫宸殿却毫无消息,皇上好像忘记了有九殿下这个人一样。
想及此,沈度再一次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对沈肃说道:“父亲,您先起行起莱州吧。九殿下……我打算带着他去雾岭。”
听到他这么回答,沈肃眼神略暖,问道:“你想好了?雾岭此行腥风血雨,你真的要带他去冒险?”
沈度点点头:“经此一事,我便知道了,就算为他考虑得再周全,如果他自己不能成长的话,那么还是没有用。我想他认清自己的方向,挺直自己的脊梁,留在京兆或去莱州,都不行。”
认清方向,必须有足够的本事拨开重重迷雾,而挺直脊梁,不仅仅是一个动作而已。经历腥风血雨的浸洗,经刀光血海的淬炼,才能最终挺直,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再弯折。
沈肃如此,沈度自己也如此,他希望,朱宣知也是如此。
对于沈度的决定,沈肃当然乐见其成。其实他提醒沈度去问朱宣知一件,就是希望沈度能有这样的决定。
九殿下这个小孩儿,虽然经历了丧母之痛,但就仅此而已,还是太稚嫩了,要让他经历更多、更多。
倘若计之选定了这个人,决意一心辅助这个人,那么就要让这个人看到大好河山得来是如何艰难,一国之君的责任又是如何重大。如此,他才会珍惜,珍惜这大定国朝,珍惜他的子民。
“既然决定带他离开,那么就要做好准备才是。万一皇上召见九殿下……”沈肃这样说道,提醒点到即止。
这些,沈度已有考虑,便说道:“父亲请放心,我已托太后娘娘对皇上说了,说会将九殿下送到星谷老人门下学习。如此,就算皇上有召,都能应付过去。”
星谷老人,是当世宿儒,与郑太后有故旧。而且行踪不定,谁也说不准他在九府十六卫哪一府,也没有人能准确找到他。
况且,定元寺中发生了这样的事,正好有借口送朱宣知离开。想必,皇上是不会有什么意见的。
(章外:第一更!哈哈,应大家的要求,很快就会见光的,不急不急~~)(未完待续。)
PS:第一更!感谢魔女菡澹、糊涂虫虫儿的月票,感谢怀念的赏~谢谢大家,祝大家周末愉快~!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