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16 414章 不满
- 417 415章 人选定(求月票!)
- 418 416章 又一个姑娘
- 419 417章 谁知呢
- 420 418章 大夫有功
- 421 419章 终于提江南
- 422 420章 弦动
- 423 421章 秦邑的害怕
- 424 422章 二心
- 425 423章 赎罪安排
- 426 424章 见微
- 427 425章 套住
- 428 426章 掣制
- 429 427章 望江楼之约
- 430 428章 惊动
- 431 429章 局中局
- 432 430章 秦邑苦
- 433 431章 景王
- 434 432章 换生
- 435 433章 临死
- 436 434章 瞒天
- 437 435章 君臣义绝
- 438 436章 失
- 439 437章 女人
- 440 438章 好友
- 441 439章 有心
- 442 440章 全弹劾
- 443 441章 暗半朝
- 444 442章 废太子
- 445 443章 保命秘密
- 446 444章 后手
- 447 445章 条件
- 448 446章 封赏
- 449 447章 延续
- 450 448章 托付
- 451 449章 我是幽魂
- 452 450章 一片深情
- 453 451章 前世我就喜欢你了
- 454 452章 淑妃之忧
- 455 453章:亡命藤
- 456 454章:杀心
- 457 455章 铺扬_5201小说
- 458 456章 争江南_5201小说
- 459 457章 程家出事
- 460 458章 不安
- 461 459章 不能让她悠着!
- 462 460章 国谋
- 463 461章 入天牢
- 464 462章 怎么会?
- 465 463章 碰钉子
- 466 464章 还有人
- 467 465章 老妇人
- 468 466章 见他
- 469 467章 重器在国
- 470 468章 想见你
- 471 469章 领下
- 472 470章 认主
- 473 471章 我爱你的方式
- 474 472章 道别
- 475 473章 温暖(为魂君L和氏璧+)
- 476 474章 杂草(为月下闻笛+)
- 477 475章 袭击(为月下闻笛+2)
- 478 476章 解围
- 479 477章 宫中
- 480 478章 随棍上(为Izzie猫小糖生日+)
- 481 479章 攻心
- 482 480章 暗处
- 483 481章 决定
- 484 482章 我所意(尾附作者感言)
- 485 483章 送别
- 486 484章 见天日
- 487 485章 俱往
- 488 486章 起色
- 489 487章 一个疯子
- 490 488章 从五
- 491 489章 见光!
- 492 490章 曾忽略
- 493 491章 野心
- 494 492章 不及
- 495 493章 吐血
- 496 494章 毒物
- 497 495章 太巧合了
- 498 496章 后着
- 499 497章 无计
- 500 498章 无情
- 501 499章 失算
- 502 500章 生路
- 503 501章 是谁?
- 504 502章 狠毒
- 505 503章 狼子野心
- 506 504章 手足(五更求订阅!)
- 507 505章 侥幸
- 508 506章 疯子
- 509 507章 还没死
- 510 508章 相仇
- 511 509章 亲离(五更求订阅!)
- 512 510章 真狠
- 513 511章 不僵
- 514 512章 托天之幸
- 515 513章 元气大伤
- 516 514章 巡幸
- 517 515章 江南银库事
- 518 516章 成国公府败
- 519 517章 夜来
- 520 518章 杀秦邑
- 521 519章 有求
- 522 520章 好笑
- 523 521章 有人死
- 524 522章 风雨来
- 525 523章 帝归
- 526 524章 注意
- 527 525章 罪责
- 528 526章 早料到
- 529 527章 沈度出事了
- 530 528章 我不信
- 531 529章 剿杀
- 532 530章 血腥
- 533 531章 雾岭惊涛(一)
- 534 532章 雾岭惊涛(二)
- 535 533章 雾岭惊涛(三)
- 536 534章 领悟
- 537 535章 崖边
- 538 53涛1章 雾岭惊涛(一)
- 539 534章 领4悟
- 540 5涛32章 雾岭惊涛(二)
- 541 533章 雾岭5惊涛(三)
- 542 3534章 领悟
- 543 536章 殒命
- 544 537章 找不到
- 545 538章 最深的恨
- 546 539章 希望
- 547 540章 莱州喜
- 548 541章 贵客
- 549 542章 不平
- 550 543章 美人
- 551 544章 是她啊
- 552 545章 归去否?
- 553 546章 暴毙
- 554 547章 物是人非
- 555 548章 死仇
- 556 549章 难为姐妹
- 557 550章 沈度的身世
- 558 劝离
- 559 552章 杀一人
- 560 553章 死不甘
- 561 554章 怜子
- 562 555章 见君
- 563 556章 不能原谅
- 564 557章 弑君(正文完)
- 565 番外一 遗憾
- 566 番外二 元昭帝
- 567 番外三 长隐公子 (全文完!)
- 568 完结感言(谢谢大家!)
- 569 新书《妻在上》发布!!!
隐藏
显示工具栏
424章 见微
424章 见微
(第二更!)
俞恒敬半眯着桃花眼,想起了那个年轻官员来拜访的情景。
上一次,那个年轻官员送来的是一封没有钤印的奏疏。这一次,他送来的是一个消息。
那封奏疏,是成全,对俞恒敬、御史台的成全。这个消息,则是艰难,俞恒敬、御史台的艰难。
御史台的官员以清廉起仕,艰难什么的,实属常事,俞恒敬从来就没有怕过。
因此,江南府,他无论如何都要去一趟了。身为御史台的长官,这是他不容推搪的职责。
自上而下,政事堂的随行官员既然定下,那么其余的随行官员,也要陆续挑选了。
因有杜预和韩士元争执一事,使得这一次帝王巡幸的规模,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小,就是为了避免劳民伤财。
这一次随行人员,定为三百人左右,包括随行官员与仆从,却不包括随行守卫的虎贲士兵。
可以这么说,这个人数已经相当相当精简了。在这一点上,大定历代帝王都和前朝不一样,或也是大定胜于前朝的地方。
前朝巡幸的规模极大,而且巡幸的次数极多,史书都这样记载“西征东幸,无所暂息,六宫与文武吏士常十余万人,然非省方展义之行也。”
非省方展义之行,这就是史书否定的评价。有时候,巡幸和暴政就只有一线之隔。这个度的把握,就尤为重要了。既要知道民情,又不可劳民伤财,所以朝廷才定员三百。
这样的规模,怎么说都不能视为所以奢靡了。
这三百人之中,主要的都是吏胥、侍从、文士,官员不过占了五十之数。这五十个官员,出自五省九寺五监,实际每个官衙不过出两三名官员,对朝事没多大的影响。
这五十个官员。都有谁呢?
顾霑和张明德碰了面,都为了挑选合适的随行官员,都绞尽了脑汁,因为这事。的确不太好办。
跟随帝王出巡,这是一种认可,也是一种荣耀。对很多官员来说,这是他们官场生涯中值得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外,伴驾出行。就意味着有机会在皇上跟前露面。对于文官来说,万一有机会,赋的某句诗、作的某副对,能得到皇上的赏识,那就意味着官员亨通了。
对于武将来说,道理也是一样的。皇上巡幸,武将随身保护,这就多了时间和皇上相处。感情,都是处出来的,得到皇上的好感。还愁以后的官路吗?
因此,为了能跟随帝王巡幸,官员们想尽了办法,就是为了让吏部和礼部的主官选中。一时间,前往顾家和张家拜访的官员便多了起来,而且都备了重礼。
面对这么有目的性的拜访,顾霑一贯的原则都是推拒的,大部分帖子都是不受。但有一些官员的帖子,顾霑却不能不接
这些官员,或是在朝中有大势力、大倚仗。或与顾家有很深的联系。比如,户部尚书张龟龄的帖子,还有太仆丞崔韶的帖子,类似这些官员。他都是要见的。
他接了这些帖子,傅氏便变得比以往忙碌。无形中,顾琰也忙了起来。迎来送往、维系交情,历来都是当家夫人和嫡女的重要职责。
崇德帝巡幸江南一事,令顾琰有些恍惚。前一世润州大疫肆虐,润州临近江南府。举国百姓避之不及,当然没有帝王巡幸江南一事。
她从沈度的口中得知,沈家在江南早有谋划,针对的,就是成国公秦邑。
沈家所谋划的事,是江南银库的事,具体细节并没有和顾琰多说,只是说十分有信心。
沈肃和沈度的行事,顾琰很清楚。他们说十分有信心,就说明事情已经完备,就等着帝王巡幸江南了。
有顾霑在,有杜预在,沈度在随行官员中,是意料中事。
至于江南银库……顾琰所知不多,最大的印象,就是崇德十八年的三初宫变,江南银库是为朱宣明谋反提供钱财支持的。换言之,江南一直是朱宣明一系的后盾,而且是很可靠的后盾。
这辈子时移世易,前世发生过的事情,或许也作不得准了。但朱宣明有这么坚固的后盾,她是一定要提醒沈度的。
及到傍晚,她接到了傅铉的消息,联想到成国公府现在的处境和朱宣明的为人,她便想到了一个可能,恍惚渐渐变得清明。
待沈度来到桐荫轩的时候,顾琰便将这个可能对沈度说了,是提醒,也是帮助。
沈度惊异地看着沈度,再一次为她对朝局的敏锐感到震惊……和佩服。阿璧虽在闺阁之中,却所知甚多,包括对很多官员来变幻莫测的朝局,她都能把握得到。
比如她当下说的这个可能,他就忽略了。
“阿璧,你说,太子殿下会阻止皇上去杭州?太子意在江南银库?”沈度如此说道。
他在江南的谋划,已经和父亲沈肃推了无数次,也将各种可能的情况都列了出来。秦邑会向朱宣明求助,是他们的预料之中。
但是,据东宫的暗卫所报,朱宣明并没答应秦邑所请。先前,他们还感叹,道太子的确变聪明了,没有将这件祸事揽上身。
但听了阿璧之言,他才发觉,或许他们算漏了些东西。不是太子变聪明了,而是太子的野心太大了,大到出乎他们的预料。
阿璧说,傅家的暗卫查探到,江南卫大将军唐训刚纳了一门小妾,还喜爱得紧。
这是来自军中的消息,自是傅家比沈家灵通得多。就是唐训纳妾这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消息,能充分说明一件事:江南银库的相关官员,并无惊慌。
唐训是江南卫大将军,江南银库不可能绕过他。据沈度所知,唐训手中也有江南银库半成干股。皇上即将巡幸江南,唐训还有心情纳妾?
但他的的确确是纳妾了,还喜爱得紧,这就不寻常了。
沈度的面容渐渐严肃起来,此刻他还不知道,东宫铺设的一张大网,已经罩到了他头顶。
(章外:第二更!)(未完待续。)
PS:第二更!
俞恒敬半眯着桃花眼,想起了那个年轻官员来拜访的情景。
上一次,那个年轻官员送来的是一封没有钤印的奏疏。这一次,他送来的是一个消息。
那封奏疏,是成全,对俞恒敬、御史台的成全。这个消息,则是艰难,俞恒敬、御史台的艰难。
御史台的官员以清廉起仕,艰难什么的,实属常事,俞恒敬从来就没有怕过。
因此,江南府,他无论如何都要去一趟了。身为御史台的长官,这是他不容推搪的职责。
自上而下,政事堂的随行官员既然定下,那么其余的随行官员,也要陆续挑选了。
因有杜预和韩士元争执一事,使得这一次帝王巡幸的规模,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小,就是为了避免劳民伤财。
这一次随行人员,定为三百人左右,包括随行官员与仆从,却不包括随行守卫的虎贲士兵。
可以这么说,这个人数已经相当相当精简了。在这一点上,大定历代帝王都和前朝不一样,或也是大定胜于前朝的地方。
前朝巡幸的规模极大,而且巡幸的次数极多,史书都这样记载“西征东幸,无所暂息,六宫与文武吏士常十余万人,然非省方展义之行也。”
非省方展义之行,这就是史书否定的评价。有时候,巡幸和暴政就只有一线之隔。这个度的把握,就尤为重要了。既要知道民情,又不可劳民伤财,所以朝廷才定员三百。
这样的规模,怎么说都不能视为所以奢靡了。
这三百人之中,主要的都是吏胥、侍从、文士,官员不过占了五十之数。这五十个官员,出自五省九寺五监,实际每个官衙不过出两三名官员,对朝事没多大的影响。
这五十个官员。都有谁呢?
顾霑和张明德碰了面,都为了挑选合适的随行官员,都绞尽了脑汁,因为这事。的确不太好办。
跟随帝王出巡,这是一种认可,也是一种荣耀。对很多官员来说,这是他们官场生涯中值得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外,伴驾出行。就意味着有机会在皇上跟前露面。对于文官来说,万一有机会,赋的某句诗、作的某副对,能得到皇上的赏识,那就意味着官员亨通了。
对于武将来说,道理也是一样的。皇上巡幸,武将随身保护,这就多了时间和皇上相处。感情,都是处出来的,得到皇上的好感。还愁以后的官路吗?
因此,为了能跟随帝王巡幸,官员们想尽了办法,就是为了让吏部和礼部的主官选中。一时间,前往顾家和张家拜访的官员便多了起来,而且都备了重礼。
面对这么有目的性的拜访,顾霑一贯的原则都是推拒的,大部分帖子都是不受。但有一些官员的帖子,顾霑却不能不接
这些官员,或是在朝中有大势力、大倚仗。或与顾家有很深的联系。比如,户部尚书张龟龄的帖子,还有太仆丞崔韶的帖子,类似这些官员。他都是要见的。
他接了这些帖子,傅氏便变得比以往忙碌。无形中,顾琰也忙了起来。迎来送往、维系交情,历来都是当家夫人和嫡女的重要职责。
崇德帝巡幸江南一事,令顾琰有些恍惚。前一世润州大疫肆虐,润州临近江南府。举国百姓避之不及,当然没有帝王巡幸江南一事。
她从沈度的口中得知,沈家在江南早有谋划,针对的,就是成国公秦邑。
沈家所谋划的事,是江南银库的事,具体细节并没有和顾琰多说,只是说十分有信心。
沈肃和沈度的行事,顾琰很清楚。他们说十分有信心,就说明事情已经完备,就等着帝王巡幸江南了。
有顾霑在,有杜预在,沈度在随行官员中,是意料中事。
至于江南银库……顾琰所知不多,最大的印象,就是崇德十八年的三初宫变,江南银库是为朱宣明谋反提供钱财支持的。换言之,江南一直是朱宣明一系的后盾,而且是很可靠的后盾。
这辈子时移世易,前世发生过的事情,或许也作不得准了。但朱宣明有这么坚固的后盾,她是一定要提醒沈度的。
及到傍晚,她接到了傅铉的消息,联想到成国公府现在的处境和朱宣明的为人,她便想到了一个可能,恍惚渐渐变得清明。
待沈度来到桐荫轩的时候,顾琰便将这个可能对沈度说了,是提醒,也是帮助。
沈度惊异地看着沈度,再一次为她对朝局的敏锐感到震惊……和佩服。阿璧虽在闺阁之中,却所知甚多,包括对很多官员来变幻莫测的朝局,她都能把握得到。
比如她当下说的这个可能,他就忽略了。
“阿璧,你说,太子殿下会阻止皇上去杭州?太子意在江南银库?”沈度如此说道。
他在江南的谋划,已经和父亲沈肃推了无数次,也将各种可能的情况都列了出来。秦邑会向朱宣明求助,是他们的预料之中。
但是,据东宫的暗卫所报,朱宣明并没答应秦邑所请。先前,他们还感叹,道太子的确变聪明了,没有将这件祸事揽上身。
但听了阿璧之言,他才发觉,或许他们算漏了些东西。不是太子变聪明了,而是太子的野心太大了,大到出乎他们的预料。
阿璧说,傅家的暗卫查探到,江南卫大将军唐训刚纳了一门小妾,还喜爱得紧。
这是来自军中的消息,自是傅家比沈家灵通得多。就是唐训纳妾这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消息,能充分说明一件事:江南银库的相关官员,并无惊慌。
唐训是江南卫大将军,江南银库不可能绕过他。据沈度所知,唐训手中也有江南银库半成干股。皇上即将巡幸江南,唐训还有心情纳妾?
但他的的确确是纳妾了,还喜爱得紧,这就不寻常了。
沈度的面容渐渐严肃起来,此刻他还不知道,东宫铺设的一张大网,已经罩到了他头顶。
(章外:第二更!)(未完待续。)
PS:第二更!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