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引 子
- 2 第一章 荒野奇遇 一
- 3 第二章 荒野奇遇 二
- 4 第三章 荒野奇遇 三
- 5 第四章 荒野奇遇 四
- 6 第五章 荒野奇遇 五
- 7 第六章 荒野奇遇 六
- 8 第七章 荒野奇遇 七
- 9 第八章 荒野奇遇 八
- 10 第九章 寒笼艳劫 一
- 11 第十章 寒笼艳劫 二
- 12 第十一章 寒笼艳劫 三
- 13 第十二章 寒笼艳劫 四
- 14 第十三章 寒笼艳劫 五
- 15 第十四章 寒笼艳劫 六
- 16 第十五章 寒笼艳劫 七
- 17 第十六章 寒笼艳劫 八
- 18 第十七章 雪夜偷袭 一
- 19 第十八章 雪夜偷袭 二
- 20 第十九章 雪夜偷袭 三
- 21 第二十章 雪夜偷袭 四
- 22 第二十一章 雪夜偷袭 五
- 23 第二十二章 雪夜偷袭 六
- 24 第二十三章 雪夜偷袭 七
- 25 第二十四章 雪夜偷袭 八
- 26 第二十五章 军火列车 一
- 27 第二十六章 军火列车 二
- 28 第二十七章 军火列车 三
- 29 第二十八章 军火列车 四
- 30 第二十九章 军火列车 五
- 31 第三十章 军火列车 六
- 32 第三十一章 军火列车 七
- 33 第三十二章 军火列车 八
- 34 第三十三章 白俄兵团 一
- 35 第三十四章 白俄兵团 二
- 36 第三十五章 白俄兵团 三
- 37 第三十六章 白俄兵团 四
- 38 第三十七章 白俄兵团 五
- 39 第三十八章 白俄兵团 六
- 40 第三十九章 白俄兵团 七
- 41 第四十章 白俄兵团 八
- 42 第四十一章 因祸得福 一
- 43 第四十二章 因祸得福 二
- 44 第四十三章 因祸得福 三
- 45 第四十四章 因祸得福 四
- 46 第四十五章 深山虎影 一
- 47 第四十六章 深山虎影 二
- 48 第四十七章 深山虎影 三
- 49 第四十八章 深山虎影 四
- 50 第四十九章 用武之地 一
- 51 第五十章 用武之地 二
- 52 第五十一章 用武之地 三
- 53 第五十二章 用武之地 四
- 54 第五十三章 初露狰狞 一
- 55 第五十四章 初露狰狞 二
- 56 第五十五章 初露狰狞 三
- 57 第五十六章 初露狰狞 四
- 58 第五十七章 初露狰狞 五
- 59 五十八章 铁甲战车一
- 60 第五十九章 铁甲战车 二
- 61 第六十章 上海上海
- 62 第六十一章 世纪庭审 一
- 63 第六十二章 世纪庭审 二
- 64 第六十三章 关键时刻 一
- 65 第六十四章 关键时刻 二
- 66 第六十五章 死里逃生 一
- 67 第六十六章 死里逃生 二
- 68 第六十七章 红叶谷深 一
- 69 第六十八章 红叶谷深 二
- 70 第六十九章 厄运袭来 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章 荒野奇遇 二
第二章 荒野奇遇 二
颂诗般的赞声雷动,吱溜,儿!然后,大家齐齐朝地上狠狠一扔玻璃杯,砰!巨大的声音,穿越了三百年罗曼罗夫王朝,定格在公元1917年11月7日。
十月革命,呼啸而至,荡涤和摧毁着一切。到处是翻滚的红旗,激动的人群和亢奋的演讲。
昔日的帝俄炮兵司令米沙,随着沙皇的灰飞烟灭,自然站在了苏维埃政权的对立面。
惶惶不可终日的米沙,纠集起一大批罗曼罗夫王朝的残兵败将,史称“白俄”,在白俄将军高尔察克指挥下,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血腥逐杀,生死相争。
记忆到此,闭着眼睛的米沙,痛苦的又发出了无可奈何的呻吟。
是的,那一场场血战,汇集着双方的愤怒和决心,是那么的惊心动魂,血腥残酷。
丧失了王朝庇荫的白俄们,犹如饥肠辘辘的独狼,红着眼睛,簸着左脚,端着枪刺,跟在米沙后面,奋勇冲击。
他们疯狂屠杀手无寸铁的俘虏和平民,烧光抢光杀光一座座村庄。
而刚建立了政权的赤俄们呢,则响应列宁“大家都去和高尔察克战斗”的号召,举着红旗,唱着国际歌,满山遍野的追杀过来……
米沙清楚的记得,几十次恶战后,自己那原本表面上看起来,也威武雄壮的白俄军团,犹如鸡蛋碰到石壁上,越来越少,越来越士气不振。
连一向与共产革命有不共戴天仇恨,英勇善战的顿河哥萨克骑兵,竟也军心涣散,一拨拨的偷偷溜走。
为此,米沙还带队劫杀了好几批逃跑的哥萨克。
无情地把他们满是络腮胡子的脑袋瓜子砍下,一颗颗的仿照基督十字架堆放。
那情景,上帝,嫣红的鲜血衬映着皑皑白雪,黑色的脑袋瓜子铺垫着黑沉沉的大地,足以让每一个军心涣散者魂飞魄散。
然而,逃跑仍在继续。
终于,最后的劫数,在一个灰蒙蒙的清晨来到。
不知从何处涌出的红军,满山遍野的呼喊着,波涛般滚滚杀来。面对白俄的枪林弹雨,如林的马刀高高举起,马蹄声得得震荡着大地。
马车拖拉的机关枪,一面纵横驰骋,一面弹泼如雨。
早成惊弓之鸟的白俄,任凭米沙司令官如何挥着手枪,跺着脚吼叫,倾刻间土崩瓦解,作鸟兽散。
眼看着大势已去的前帝俄炮兵司令,无奈也连滚带爬,扔了手枪,加入了逃命的洪流……
谁在耸动着自己,不会是该死的布尔什维克吧?
米沙打个寒噤,恐怖的又睁开了眼睛,发现自己正被二个中国士兵挽扶着,骑在一匹白马上,一耸一耸的走着。
而那个自称姓张名宗昌的镇守使,正脱了军装,露着黑毛森森的胸脯,领着一大帮徒手士兵在前面蹦达追赶。
一边蹦达,嘴里还高兴的叫骂着:“弟兄们,跟着我做,看前面那座山,谁先翻过去,老子赏他一壶好洒!”
见米沙又睁开眼睛,挽扶的士兵不无恶意的咧开了嘴巴:“妈拉个巴子,老毛子醒啦?”
十月革命,呼啸而至,荡涤和摧毁着一切。到处是翻滚的红旗,激动的人群和亢奋的演讲。
昔日的帝俄炮兵司令米沙,随着沙皇的灰飞烟灭,自然站在了苏维埃政权的对立面。
惶惶不可终日的米沙,纠集起一大批罗曼罗夫王朝的残兵败将,史称“白俄”,在白俄将军高尔察克指挥下,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血腥逐杀,生死相争。
记忆到此,闭着眼睛的米沙,痛苦的又发出了无可奈何的呻吟。
是的,那一场场血战,汇集着双方的愤怒和决心,是那么的惊心动魂,血腥残酷。
丧失了王朝庇荫的白俄们,犹如饥肠辘辘的独狼,红着眼睛,簸着左脚,端着枪刺,跟在米沙后面,奋勇冲击。
他们疯狂屠杀手无寸铁的俘虏和平民,烧光抢光杀光一座座村庄。
而刚建立了政权的赤俄们呢,则响应列宁“大家都去和高尔察克战斗”的号召,举着红旗,唱着国际歌,满山遍野的追杀过来……
米沙清楚的记得,几十次恶战后,自己那原本表面上看起来,也威武雄壮的白俄军团,犹如鸡蛋碰到石壁上,越来越少,越来越士气不振。
连一向与共产革命有不共戴天仇恨,英勇善战的顿河哥萨克骑兵,竟也军心涣散,一拨拨的偷偷溜走。
为此,米沙还带队劫杀了好几批逃跑的哥萨克。
无情地把他们满是络腮胡子的脑袋瓜子砍下,一颗颗的仿照基督十字架堆放。
那情景,上帝,嫣红的鲜血衬映着皑皑白雪,黑色的脑袋瓜子铺垫着黑沉沉的大地,足以让每一个军心涣散者魂飞魄散。
然而,逃跑仍在继续。
终于,最后的劫数,在一个灰蒙蒙的清晨来到。
不知从何处涌出的红军,满山遍野的呼喊着,波涛般滚滚杀来。面对白俄的枪林弹雨,如林的马刀高高举起,马蹄声得得震荡着大地。
马车拖拉的机关枪,一面纵横驰骋,一面弹泼如雨。
早成惊弓之鸟的白俄,任凭米沙司令官如何挥着手枪,跺着脚吼叫,倾刻间土崩瓦解,作鸟兽散。
眼看着大势已去的前帝俄炮兵司令,无奈也连滚带爬,扔了手枪,加入了逃命的洪流……
谁在耸动着自己,不会是该死的布尔什维克吧?
米沙打个寒噤,恐怖的又睁开了眼睛,发现自己正被二个中国士兵挽扶着,骑在一匹白马上,一耸一耸的走着。
而那个自称姓张名宗昌的镇守使,正脱了军装,露着黑毛森森的胸脯,领着一大帮徒手士兵在前面蹦达追赶。
一边蹦达,嘴里还高兴的叫骂着:“弟兄们,跟着我做,看前面那座山,谁先翻过去,老子赏他一壶好洒!”
见米沙又睁开眼睛,挽扶的士兵不无恶意的咧开了嘴巴:“妈拉个巴子,老毛子醒啦?”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