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1 第二十章 雪夜偷袭 四
- 22 第二十一章 雪夜偷袭 五
- 23 第二十二章 雪夜偷袭 六
- 24 第二十三章 雪夜偷袭 七
- 25 第二十四章 雪夜偷袭 八
- 26 第二十五章 军火列车 一
- 27 第二十六章 军火列车 二
- 28 第二十七章 军火列车 三
- 29 第二十八章 军火列车 四
- 30 第二十九章 军火列车 五
- 31 第三十章 军火列车 六
- 32 第三十一章 军火列车 七
- 33 第三十二章 军火列车 八
- 34 第三十三章 白俄兵团 一
- 35 第三十四章 白俄兵团 二
- 36 第三十五章 白俄兵团 三
- 37 第三十六章 白俄兵团 四
- 38 第三十七章 白俄兵团 五
- 39 第三十八章 白俄兵团 六
- 40 第三十九章 白俄兵团 七
- 41 第四十章 白俄兵团 八
- 42 第四十一章 因祸得福 一
- 43 第四十二章 因祸得福 二
- 44 第四十三章 因祸得福 三
- 45 第四十四章 因祸得福 四
- 46 第四十五章 深山虎影 一
- 47 第四十六章 深山虎影 二
- 48 第四十七章 深山虎影 三
- 49 第四十八章 深山虎影 四
- 50 第四十九章 用武之地 一
- 51 第五十章 用武之地 二
- 52 第五十一章 用武之地 三
- 53 第五十二章 用武之地 四
- 54 第五十三章 初露狰狞 一
- 55 第五十四章 初露狰狞 二
- 56 第五十五章 初露狰狞 三
- 57 第五十六章 初露狰狞 四
- 58 第五十七章 初露狰狞 五
- 59 五十八章 铁甲战车一
- 60 第五十九章 铁甲战车 二
- 61 第六十章 上海上海
- 62 第六十一章 世纪庭审 一
- 63 第六十二章 世纪庭审 二
- 64 第六十三章 关键时刻 一
- 65 第六十四章 关键时刻 二
- 66 第六十五章 死里逃生 一
- 67 第六十六章 死里逃生 二
- 68 第六十七章 红叶谷深 一
- 69 第六十八章 红叶谷深 二
- 70 第六十九章 厄运袭来 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十章 军火列车 六
第三十章 军火列车 六
部队被红军打散后,自己和几个兄弟东躲西窜,饥寒交迫,吃尽了苦头。好容易窜到了中俄边境,在中国一侧,才总算是暂时落了脚。
老天有眼,让他和兄弟们找到了这辆帝俄时代留下的军火列车,
于是,这里便成了自己的家。
只是漫漫长夜,寒气逼人,这一刻不知下一刻的命运,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头啊?米沙阴沉着脸,默默的听着。
从聂洽耶夫的谈话中,他得知这位帝俄贵族的后裔,曾是圣彼得堡文学院的高材生。
再往上漫溯。
其父是著名的诗评家,和俄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杰出的翻译家茹科夫斯基的良师益友,二人经常一起唱合,谈诗咏叹,在俄国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茹科夫斯基那些炙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傍晚》,《俄罗斯军营的歌手》,《海》以及《十二个睡美人》,《斯薇特兰娜》等,都带有诗评家的润饰和情调的气息。
可是现在,帝俄贵族的后裔和圣彼得堡文学院的高材生,却佝偻着身子,裹着破旧的军大衣,胡须茂密发白,心境韭凉的在漫天风雪中,等待着不可捉摸的命运。
半响,米沙低沉的说:“瓦佳(聂洽耶夫的爱称),历史捉弄了我们。
在深不可测的历史面前,我们只是可怜的小虫子。
没办法,总要活下去。跟着我干吧。现在,不要再奢谈什么祖国和陛下了,那些,都是毫无意义的捕风捉影。我们现在得为自己活着,明白吗?”
聂洽耶夫惊愕的看着米沙。
年轻的前卫戍团长,曾多次在冬宫的假面舞会和各种军事会议上,看见过前帝俄炮兵司令。
那时的司令官阁下,是如何的气轩昂扬,慷慨陈辞啊?言必“伟大的俄罗斯母亲!”,动辄“至高无尚的沙皇陛下!”,来不来“军人以战死沙场,报效祖国为己任”……
却原来,他心里竟是这样想的?
“不用惊奇,我亲爱的的瓦佳。”
米沙查觉了对方的惊愕,便不以为然的拍拍他的肩头:“祖国没有了,我就是我自己心中的祖国;沙皇没有了,我就是我自己最尊敬的沙皇。祖国和沙皇都抛弃了我,现在,我为我自己而活着,我为我自己而战斗,这有错吗?”
“当然,不过,”
聂洽耶夫涨红了脸,有些不知所措。
但是,他却在暗地里承认,将军阁下说得有理。想想自己吧,一腔热血沸腾,忠心耿耿卫国,眼看着仕途高远,就要升任首都警卫师副师长,却晴天霹雳,如披冰苞,转眼间,一切灰飞烟灭。
曾经弹钢琴,写抒情诗和轻挽女舞伴的手,却被迫握起了冰冷的枪,为了自己能够活得长一些而战斗。
这是谁的悲剧?
又是谁造成的?
说实话,奇怪的是,在聂洽耶夫心里,改变了这一切状况的布尔什维克,并非像同伴们所咬牙切齿咒骂的那样,青面燎牙,杀气翻腾腾,反倒是一个令自己暗暗称奇的朝气蓬勃新形象。
老天有眼,让他和兄弟们找到了这辆帝俄时代留下的军火列车,
于是,这里便成了自己的家。
只是漫漫长夜,寒气逼人,这一刻不知下一刻的命运,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头啊?米沙阴沉着脸,默默的听着。
从聂洽耶夫的谈话中,他得知这位帝俄贵族的后裔,曾是圣彼得堡文学院的高材生。
再往上漫溯。
其父是著名的诗评家,和俄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杰出的翻译家茹科夫斯基的良师益友,二人经常一起唱合,谈诗咏叹,在俄国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茹科夫斯基那些炙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傍晚》,《俄罗斯军营的歌手》,《海》以及《十二个睡美人》,《斯薇特兰娜》等,都带有诗评家的润饰和情调的气息。
可是现在,帝俄贵族的后裔和圣彼得堡文学院的高材生,却佝偻着身子,裹着破旧的军大衣,胡须茂密发白,心境韭凉的在漫天风雪中,等待着不可捉摸的命运。
半响,米沙低沉的说:“瓦佳(聂洽耶夫的爱称),历史捉弄了我们。
在深不可测的历史面前,我们只是可怜的小虫子。
没办法,总要活下去。跟着我干吧。现在,不要再奢谈什么祖国和陛下了,那些,都是毫无意义的捕风捉影。我们现在得为自己活着,明白吗?”
聂洽耶夫惊愕的看着米沙。
年轻的前卫戍团长,曾多次在冬宫的假面舞会和各种军事会议上,看见过前帝俄炮兵司令。
那时的司令官阁下,是如何的气轩昂扬,慷慨陈辞啊?言必“伟大的俄罗斯母亲!”,动辄“至高无尚的沙皇陛下!”,来不来“军人以战死沙场,报效祖国为己任”……
却原来,他心里竟是这样想的?
“不用惊奇,我亲爱的的瓦佳。”
米沙查觉了对方的惊愕,便不以为然的拍拍他的肩头:“祖国没有了,我就是我自己心中的祖国;沙皇没有了,我就是我自己最尊敬的沙皇。祖国和沙皇都抛弃了我,现在,我为我自己而活着,我为我自己而战斗,这有错吗?”
“当然,不过,”
聂洽耶夫涨红了脸,有些不知所措。
但是,他却在暗地里承认,将军阁下说得有理。想想自己吧,一腔热血沸腾,忠心耿耿卫国,眼看着仕途高远,就要升任首都警卫师副师长,却晴天霹雳,如披冰苞,转眼间,一切灰飞烟灭。
曾经弹钢琴,写抒情诗和轻挽女舞伴的手,却被迫握起了冰冷的枪,为了自己能够活得长一些而战斗。
这是谁的悲剧?
又是谁造成的?
说实话,奇怪的是,在聂洽耶夫心里,改变了这一切状况的布尔什维克,并非像同伴们所咬牙切齿咒骂的那样,青面燎牙,杀气翻腾腾,反倒是一个令自己暗暗称奇的朝气蓬勃新形象。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