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1 第三十章 军火列车 六
- 32 第三十一章 军火列车 七
- 33 第三十二章 军火列车 八
- 34 第三十三章 白俄兵团 一
- 35 第三十四章 白俄兵团 二
- 36 第三十五章 白俄兵团 三
- 37 第三十六章 白俄兵团 四
- 38 第三十七章 白俄兵团 五
- 39 第三十八章 白俄兵团 六
- 40 第三十九章 白俄兵团 七
- 41 第四十章 白俄兵团 八
- 42 第四十一章 因祸得福 一
- 43 第四十二章 因祸得福 二
- 44 第四十三章 因祸得福 三
- 45 第四十四章 因祸得福 四
- 46 第四十五章 深山虎影 一
- 47 第四十六章 深山虎影 二
- 48 第四十七章 深山虎影 三
- 49 第四十八章 深山虎影 四
- 50 第四十九章 用武之地 一
- 51 第五十章 用武之地 二
- 52 第五十一章 用武之地 三
- 53 第五十二章 用武之地 四
- 54 第五十三章 初露狰狞 一
- 55 第五十四章 初露狰狞 二
- 56 第五十五章 初露狰狞 三
- 57 第五十六章 初露狰狞 四
- 58 第五十七章 初露狰狞 五
- 59 五十八章 铁甲战车一
- 60 第五十九章 铁甲战车 二
- 61 第六十章 上海上海
- 62 第六十一章 世纪庭审 一
- 63 第六十二章 世纪庭审 二
- 64 第六十三章 关键时刻 一
- 65 第六十四章 关键时刻 二
- 66 第六十五章 死里逃生 一
- 67 第六十六章 死里逃生 二
- 68 第六十七章 红叶谷深 一
- 69 第六十八章 红叶谷深 二
- 70 第六十九章 厄运袭来 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四十章 白俄兵团 八
第四十章 白俄兵团 八
米沙接过,很快扫一眼,信封上居然是俄文“挑战书交米沙将军阁下亲收。”,米沙惊愕的耸耸肩:“我的上帝,哪来的?”
中将女儿又哆哆嗦嗦地掏出一颗锃亮的子弹,保养得红润美丽的脸蛋上,满是恐惧。
“在,在我家窗台上,我不知到发生了什么事?所以,马上给您送来了。”
米沙拆开,一目十行读完,连连惊叹:“我的上帝,我的上帝,这太可怕啦,简直是匪夷所思,怎么发生这种事?”
手一伸,把信递给了聂洽耶夫。
前卫戍团长接过,先飞快的看一遍。
然后,大声读到:“米沙将军阁下,有蒙你上次英勇善战,让本山的络子们死伤惨重,我亦束手就擒,不胜荣幸。痛定思痛,唏嘘有余。今特邀将军阁下赴战,决一雄雌。
时间……地点……。想将军阁下今有千余猛虎,训练有素,军威赫赫,焉有不来之理?特此折剑为约!民国十二年六月十七日,一只虎。”
众军官哗然。
“一只虎,那个老土匪去年不是被镇守使张师长,捆送奉天张大帅了吗,怎么逃出来啦?”
聂洽耶夫把信往桌上一拍:“岂有此理!难道我堂堂帝俄士兵,还怕一个区区土匪?将军,请给我一连人,我立刻进山剿匪。”
米沙摇摇头。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诸位军官冷静。奇怪,一只虎会写俄文?而且语法标淮,表达清晰,是完美的俄式风格?”
聂洽耶夫不以为然。
“这不奇怪,一定是有白俄在他身边。将军阁下,,白俄兵团成立以来,还没真正打过一次好仗。所以,我看我们不能示溺。”
大家纷纷点头。
米沙对此也有同感。
白俄兵团成立三个月来,可平时除了练兵,为张宗昌贵客表演,维持秩序和奉命去种植鸦片外,基本上西线无战事。
士兵们军装笔挺,勾鹰鼻闪亮,倒是不断引起中国市民的围观。
甚或还闹出了一些的风流逸事,被以卫士长小扒子为首的中国军人们,嘲弄为“银样蜡头枪。”
米沙知道,中国话的“银样蜡头枪”,就是中看不中用的意思。自己率领的部队,居然被中国人看成了“银样蜡头枪。”?
因此,前帝俄炮兵司令官很愤懑,很不服气,也很不了然。
米沙暗地里,早就盼着有一场战斗,来显示帝俄部队的赫赫军威和战斗力。
所以,考虑一会儿,米沙断然决定应战。吩咐聂洽耶夫写了回信,交予伊凡诺娃重新带回。中将女儿惶恐不安的走后,米沙便和众军官开始了商量与策划。
面对军官们的眼光,米沙胸有成竹,侃侃而谈。
“诸位勇士,中国土匪,历来是各种政府的腑下之疾,顽固难治,成为社会一患。土匪招教,精在毫无章法,钻山遁林,打了就跑。所以,我们如此如此这般,当是赶尽杀绝匪患之日,为镇守使争足脸面。”
众军官皆点头称是。
接着,米沙带着聂洽耶夫,马上求见张宗昌。
当张宗昌听了米沙的排阵布兵,高兴的大笑:“好哩,俺养兵千日,用兵一日。米沙团长,放手干吧!妈拉个巴子,所有的土匪,包括一只虎本人,一律就地枪毙。
我派邢副师长带兵支援,放心,两军夹击,这就像他佬佬的推牌九,剔出大、小王,点大为庄家,明张暗张一起来,包赢不输哩。”
米沙大喜:“这样最好。镇守使在外兜捕,我在内进攻,一只虎再狡猾,也逃不过咱们的天罗地网。”
中将女儿又哆哆嗦嗦地掏出一颗锃亮的子弹,保养得红润美丽的脸蛋上,满是恐惧。
“在,在我家窗台上,我不知到发生了什么事?所以,马上给您送来了。”
米沙拆开,一目十行读完,连连惊叹:“我的上帝,我的上帝,这太可怕啦,简直是匪夷所思,怎么发生这种事?”
手一伸,把信递给了聂洽耶夫。
前卫戍团长接过,先飞快的看一遍。
然后,大声读到:“米沙将军阁下,有蒙你上次英勇善战,让本山的络子们死伤惨重,我亦束手就擒,不胜荣幸。痛定思痛,唏嘘有余。今特邀将军阁下赴战,决一雄雌。
时间……地点……。想将军阁下今有千余猛虎,训练有素,军威赫赫,焉有不来之理?特此折剑为约!民国十二年六月十七日,一只虎。”
众军官哗然。
“一只虎,那个老土匪去年不是被镇守使张师长,捆送奉天张大帅了吗,怎么逃出来啦?”
聂洽耶夫把信往桌上一拍:“岂有此理!难道我堂堂帝俄士兵,还怕一个区区土匪?将军,请给我一连人,我立刻进山剿匪。”
米沙摇摇头。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诸位军官冷静。奇怪,一只虎会写俄文?而且语法标淮,表达清晰,是完美的俄式风格?”
聂洽耶夫不以为然。
“这不奇怪,一定是有白俄在他身边。将军阁下,,白俄兵团成立以来,还没真正打过一次好仗。所以,我看我们不能示溺。”
大家纷纷点头。
米沙对此也有同感。
白俄兵团成立三个月来,可平时除了练兵,为张宗昌贵客表演,维持秩序和奉命去种植鸦片外,基本上西线无战事。
士兵们军装笔挺,勾鹰鼻闪亮,倒是不断引起中国市民的围观。
甚或还闹出了一些的风流逸事,被以卫士长小扒子为首的中国军人们,嘲弄为“银样蜡头枪。”
米沙知道,中国话的“银样蜡头枪”,就是中看不中用的意思。自己率领的部队,居然被中国人看成了“银样蜡头枪。”?
因此,前帝俄炮兵司令官很愤懑,很不服气,也很不了然。
米沙暗地里,早就盼着有一场战斗,来显示帝俄部队的赫赫军威和战斗力。
所以,考虑一会儿,米沙断然决定应战。吩咐聂洽耶夫写了回信,交予伊凡诺娃重新带回。中将女儿惶恐不安的走后,米沙便和众军官开始了商量与策划。
面对军官们的眼光,米沙胸有成竹,侃侃而谈。
“诸位勇士,中国土匪,历来是各种政府的腑下之疾,顽固难治,成为社会一患。土匪招教,精在毫无章法,钻山遁林,打了就跑。所以,我们如此如此这般,当是赶尽杀绝匪患之日,为镇守使争足脸面。”
众军官皆点头称是。
接着,米沙带着聂洽耶夫,马上求见张宗昌。
当张宗昌听了米沙的排阵布兵,高兴的大笑:“好哩,俺养兵千日,用兵一日。米沙团长,放手干吧!妈拉个巴子,所有的土匪,包括一只虎本人,一律就地枪毙。
我派邢副师长带兵支援,放心,两军夹击,这就像他佬佬的推牌九,剔出大、小王,点大为庄家,明张暗张一起来,包赢不输哩。”
米沙大喜:“这样最好。镇守使在外兜捕,我在内进攻,一只虎再狡猾,也逃不过咱们的天罗地网。”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