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0 第20章 人在江湖飘,难免被树典型
- 21 第21章 求着哥拿奖
- 22 第22章 每个人都演着并非自己所选的剧本(六千字大章)
- 23 第23章 与旧的自己划清界限
- 24 第24章 投资就是投人
- 25 第25章 就拿这点小钱考验同学
- 26 第26章 曾经真的以为人生就这样了
- 27 第27章 迎接大学生活
- 28 第28章 吾不如张良萧何韩信
- 29 第29章 还真有来撞枪口的
- 30 第29章 大公司之患不在颛臾
- 31 第30章 人生是一场长跑
- 32 第31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 33 第32章 哥白让你们半个月证据搜集时间都不怕
- 34 第33章 我是证据不足,但对方自愿认栽我有什么办法
- 35 第34章 穷要张狂富要稳
- 36 第35章 高光时刻
- 37 第36章 人与人的差距,有时候比人与狗都大
- 38 第37章 重生者的独门士气BUFF
- 39 第38章 顾辙的人生规划(划掉,改成意淫)
- 40 第39章 千头万绪
- 41 第40章 一气呵成(五千字大章)
- 42 第41章 多赚哪有不赔爽
- 43 第42章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价值
- 44 第43章 顾哥也不是无所不能的
- 45 第44章 质疑:顾辙这种成绩都能拿奖学金?
- 46 第45章 大一新生都有新闻发布会的待遇
- 47 第46章 连搞几个大新闻
- 48 第47章 爱登不登,哥不关心
- 49 第48章 请大家不要围观
- 50 第49章 顾哥的每一步,都是有后招组合拳的
- 51 第50章 人间清醒:我们能被妹子倒追,是因为我们站在顾哥旁边
- 52 第51章 细节暖人心
- 53 第52章 泽国江山入阵图
- 54 第53章 搞互联网的本事没有,但借机薅羊毛的胆子还是有的,而且很大
- 55 第54章 就当是积点德了
- 56 第55章 还没开打对面就中计了
- 57 第56章 你以为是腰斩,其实是一刀砍到脚脖子
- 58 第57章 漫天要价
- 59 第58章 这么抠抠缩缩你打发谁呢
- 60 第59章 人是悬挂在意义之网上的动物
- 61 第60章 你们女儿自愿跟我的
- 62 第1章 没想到你藏得那么深
- 63 第2章 顾辙的冰山一角
- 64 第3章 躬身入局,再谈公信力
- 65 第4章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 66 第5章 该来的终于来了
- 67 第6章 熔喷布口罩
- 68 第7章 聚丙烯都能缺货?你开玩笑吧
- 69 第8章 你陈某人的问题还需要证据?
- 70 第9章 我们没有研究数据,是因为我们没有对照组
- 71 第10章 PPT战神
- 72 第11章 你想知道什么问我不是更快么?看什么新闻啊
- 73 第12章 君子之装淡如水
- 74 第13章 吹牛逼当神棍当然不用讲证据
- 75 第14章 有条不紊
- 76 第15章 筹建工厂(三更)
- 77 第16章 周公吐哺
- 78 第17章 似乎把事情想简单了
- 79 第18章 无心插柳
- 80 第19章 我不知道什么才算大事
- 81 第20章 淘宝上线
- 82 第21章 初创平台永恒的痛:先有店还是先有客
- 83 第22章 跟着XX混,三天饿九顿
- 84 第23章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 85 第24章 你这是非法打折
- 86 第25章 顾辙,你就等着当被告吧!
- 87 第26章 天不生我顾辙,阴谋道万古如长夜
- 88 第27章 反向假冒第一案(《商标法》修法前的不算)
- 89 第28章 干一行灭一行
- 90 第29章 学校求你别退学
- 91 第30章 小鱼小虾没有筹码
- 92 第31章 余波都是海啸级别的
- 93 第32章 胜利者的朋友数不清
- 94 第33章 搞搞清楚到底谁投谁
- 95 第34章 不管比什么都是碾压
- 96 第35章 当日说法的威力
- 97 第36章 掏钱总是那么令人痛苦
- 98 第37章 先赚个一千万,我说的是美元
- 99 第38章 几百万美元怎么花还用请示我吗,不知道我正忙着选课吗
- 100 第39章 一盘为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大棋
- 101 第40章 一切为了石墨烯(五千字大章)
- 102 第41章 因为你单身,所以你加班
- 103 第42章 三百五十万买个不用低头弯腰
- 104 第43章 小学数学还用你来教
- 105 第44章 既然不承担风险,就别指望收益率
- 106 第45章 你可以对我顾辙没信心,但你不能对科学没信心
- 107 第46章 对手终于想到该打价格战了
- 108 第47章 哥不陪你玩了
- 109 第48章 扮猪吃虎的时间窗口不多了
- 110 第49章 小庙难容大神
- 111 第50章 跟着我才有机会一起释放生产力
- 112 第51章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 113 第52章 处于成败叠加态的顾辙
- 114 第53章 都是他们自找的
- 115 第54章 顾老板什么都好,就是太直男
- 116 第55章 码农:连夜实现顾总需求
- 117 第56章 让真相飞一会儿
- 118 第57章 形势逆转
- 119 第58章 哭也算时间哦
- 120 第59章 新开一坑
- 121 第60章 哥布的局,你们看不懂是正常的
- 122 第61章 没人能完全懂顾辙
- 123 第62章 格局小了
- 124 第63章 怎么还没人来侵权啊
- 125 第64章 一年翻倍和一年翻十倍
- 126 第65章 极限烧脑
- 127 第66章 2004年的第一场雪
- 128 第67章 早点想明白多好呢,挣扎只会让人更痛苦
- 129 第68章 这逻辑水平连入门级码农都不如
- 130 第69章 不花成本阴死人,才算真本事
- 131 第70章 图穷匕见
- 132 第71章 舔狗不得HOUSE
- 133 第72章 我不是来跟大家讨价还价的,我只是通知你们
- 134 第73章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 135 第74章 一人得道,仙及鸡犬
- 136 第75章 狂飙到尾灯都看不见了
- 137 第76章 像您这么高风亮节不爱听拍马屁的人,世上又能有多少
- 138 第77章 天才总有很多莫名其妙的坚持
- 139 第78章 入学斯坦福
- 140 第79章 管他什么获奖者,先搅黄就对了
- 141 第80章 马老板哪有我洒脱
- 142 第81章 只能帮你到这一步了
- 143 第82章 先赚他几个亿,再拿个诺贝尔
- 144 第83章 如爱因斯坦故事
- 145 第84章 大结局
- 146 完本感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29章 大公司之患不在颛臾
第29章 大公司之患不在颛臾
不了解前因后果的人,看到顾辙和石韬晦刚才的言语交锋,或许会有些懵逼。
这里必须稍微提一句前情:两个月前,也就是暑假里顾辙刚买电脑那阵子,顾辙曾经对自己最初申请的那俩专利进行过一次升级。
升级之前,他还专门长了个心眼特地全面检索了相关的现有、在申技术。
当时他就发现:
“鸡汤漏油勺”的专利,被人试图加塞了。所以顾辙就及时调整策略,在改良鸡汤漏油勺的二次申请时,要求了优先权,确保对方的加塞将来会被驳回、无效化,代价则是顾辙自己的最初申请也会被覆盖。
而“鸡尾酒滴管”的专利没有人来试图加塞,或许是别人也想不到这么改良、没这个本事。所以顾辙对这项专利的改良,就直接按原始计划、当成新的实用新型来申请,好闷声发大财多捞一个专利数。
总的来说,就是顾辙尽量吃干抹净、利益最大化。
而石韬晦刚才的搪塞,终于让顾辙确定了那个想加塞的人、就是对方研发部内部的。
顾辙当然要提出严正交涉,让对方别动歪脑筋。
石韬晦开始其实也没当回事,虽然他刚才开会的时候,听那同事说了情况之后,他也已经猜到对方的龌龊操作了。
但他觉得“顾辙只是一个理科生,刚刚高中毕业读大学,估计是个技术宅,法律肯定不太精通”。
所以明知己方不占理,他还是想稍微尝试蒙混一下,万一顾辙好骗呢?
做技术转让,本来就要脸皮厚,哪怕只是一线机会,试试又没成本。
混不过去最多丢个脸,脸才几毛钱一斤。
不过,当顾辙侃侃而谈跟他掰扯相关条款时,石韬晦立刻就意识到这次绝对混不过去了。
顾辙从专利法说到实施细则再说到审查指南,引经据典短短十几句话,简直就跟别人深思熟虑后发出来的律师函差不多了。
而且顾辙还当面给他看了他二次申请时的申请书复印件,证明所言不虚。
这是踢到硬茬儿了啊!
石韬晦立刻换了一个表情:“顾先生你别急,这事儿真跟我没关系,我也是刚刚才听了他们自研那边的评估,肯定是有误会。
要不这样,你再给我点时间,我去深入了解一下,也把你的想法转达给自研的同事,看看能不能让部长统一意见。大公司病嘛,体谅体谅。”
顾辙:“我刚才已经给你们半小时了,还要给多久?我能旁听么?这个事情,真要是跟我扯皮,我绝对可以把他的申请无效化。
至于告公司,目前确实证据不足,我也承认赢不了,但要闹大也是容易的,我不希望走到那一步。”
顾辙说话还是很有分寸的,至今为止这点小破事儿,还是咬不到对方公司的。但对方家大业大,也犯不着跟他拉拉扯扯,不好看。
石韬晦有点犯难:“给个面子,我保证是最后一次,我跟他们好好了解一下。”
几分钟后,石韬晦回到他们事业部的研发部会议室,跟他的经理陈清风、以及另一位负责自研的副经理童双庆,展开了交涉。
陈清风是抓总拍板的,童双庆自然就是暑假里看顾辙那玩意儿太简陋、一时手痒直接改了又申了的家伙。
当然他后来也没查过具体结果和进度,毕竟他每天也很忙的,那只是一步闲棋,要不是今天石韬晦旧事重提,他都快忘了。
石韬晦也不管童双庆,直接跟陈清风说:“经理,那准供应商不是个善茬,他绝对懂行的。老童这点小把戏,最后估计会被驳回申请的。
老童,你后续都没查新跟进吧,连他本人后来的操作都不知道吧。这种低级错误要不我看这次我们还是买了吧,没必要折腾,确实也值那点价,他卖得也不贵。”
可惜,他这番话并没有让童双庆领情。
童双庆一贯看不惯负责外部技术转让的同事最近的办事风格,总觉得石韬晦就是个“损害公司利益来粉饰自己小团体kpi”的“买办”。
他稍微忍了几秒,就越想越气,选择了怼回去:“公司也像国家,能自研的为什么要买别人的!这种事情行业内又不是没做过!
外面的专利技术拿回来,逆向拆一下,看看能不能改良,或者看看别人有没有申请专利申得太笼统、权利请求保护不够全面的。
就把对方遗漏的、还能申的申一下,或者稍微改改再申一下。大家都这么干的。
老大,你可不能由着小石随便服软呐。钱是小事,关键要是让别人觉得我们事业部的研发是软柿子、可以随便捏,以后非买不可的技术也给我们涨价,那怎么办?”
童双庆前面说了一大堆,都是站在他自己的立场上,也确实喷得石韬晦够爽,但他也看得出来,陈清风并不以为意。
对陈清风来说,他是抓总的,管你自研还是外购的技术,都是他的业绩,他只要好用、总的数据漂亮、内耗压到最低、最便于他带团队。
童双庆这种做自研的,情商略低本来就是正常的,所以他说着说着才醒悟,最后连忙补了几句站在陈清风立场上的话。
果不其然,最后两句,让陈清风稍有意动。
他心中暗忖:“确实是这个道理,山寨是不光彩,但是让圈内人知道我们有山寨的本事,山寨的效率高,他们以后卖我们非卖不可的技术时,才不敢漫天要价。
这次关键不是几万块钱买不买那家伙专利的问题,是不能让人觉得我们好拿捏,公司的面子不能随便丢。”
他不由想起切格瓦拉的一句名言:我们走后,他们会给你们修学校和医院、提高你们工资。这不是因为他们良心发现,而是因为我们来过。
陈清风自己就亲身经历过:前几年引进几项扶桑松下公司的厨房家电专利时,国内有两家公司同时都买了授权。一家是他们这,另一家是齐省一个卖豆浆机的品牌。
后来就是因为他们家山寨底子更好,松下问他们收的授权费就低一些,问那家豆浆机友商收的就贵。
他毕竟也只是个拿人工资的高级打工仔,有些落人口实的决策可不能干。
通盘考虑之后,陈清风对石韬晦说:“那人不就是个皮包公司么,这次的事儿,本来也没多大吧。最多就是老童那个申请被驳回,关公司什么事儿?
我们又不是非买他不可的,买来用处也不大。直接那个事儿上不跟他合作,冷处理,不丢面子就是了。他还能打官司告赢公司不成?”
石韬晦苦笑:“他倒是有自知之明,进来之前就跟我说,他确实暂时只能让老童的申请无效,也告不赢我们公司。但他有办法起诉把公司牵连进去,就算最后证据不足。”
陈清风轻轻一笑,还没开口,童双庆先反驳了:
“呵,从来只听过大公司把个人发明人拖死的、打不赢的官司也耗着。第一次听说有反过来,个人和大公司打不赢还耗着,他不怕律师费都付不起!石韬晦,我看你就是立场不正!老大,您给个准信啊。”
陈清风摸了摸胡渣子,一摆手示意童双庆先出去。
童双庆急了:“老大,你可不能服软呐!”
陈清风面无表情:“放心,我今天绝对不会服软,我是有别的事情要说,你先出去!”
童双庆心中狐疑,但领导都发话保证了,他也不好胡搅蛮缠,就恨恨地走了。
石韬晦等童双庆出门,才忐忑地等经理发话。
陈清风却端着咖啡沉默踱步了几秒,随后走到窗口,拉开玻璃窗拉上纱窗,让风吹进来,这才叹道:
“上医治未病,可上医也难做呐,没看到症状之前,上面的人都会讳疾忌医。吃预防的药吃苦了,还嫌你多事。”
石韬晦眼神一闪:“经理您的意思是”
陈清风把咖啡一饮而尽:“老童说的,表面上有理,而且只要不出事,他就能一直喷我们怂。我们压着他,也是两边不讨好——
小石,我们都是赚几千几万工资的,玩什么命啊,公司那么大,症状出来了再治症状好了。这话我就关起门来跟你说。
不过你也别想多,公司的自研还是非常重要的,真正有研发能力的骨干,绝对不能牺牲。那点学了一两条法律就到处惹事的,蝇头小利也闹大的,自然会有对手盘让他吃苦头。
老童这次本来就做过分了,他居然利用职务之便看到的供应商技术、直接以个人名义拿来稍微改改。就算最后他会归为职务发明、让公司发点奖金了事儿,这也有点目无制度了。我是对事不对人。”
石韬晦立刻心领神会,经理这是想既听他的又不想让他飘,所以得先敲打一番。
同时,这个听也不是完全听,而是暂时先不听,等症状起来一点后再听。
大公司病,还真是悲哀啊,没症状的潜伏期,治了没功劳。都抢着收拾残局,那样才显眼,大领导看得见。
没想到向来是大公司法务部碾压个人研发者的领域,最后会机缘巧合运作到这一步局面,那个顾辙运气还真是好啊。
“明白,那我就让他先去走流程吧。等老童那个申请、被国知局正式驳回了,顾辙那边也真闹出别的动静了,再来讨论。”石韬晦审慎地总结。
陈清风端着空咖啡杯,如泥塑木雕没有说话。
石韬晦挠挠头,也对,这不是领导要求的,是他自己悟的,真要是没办好,绝对不是领导的意思。
石韬晦闷声不吭离开会议室,找到顾辙,开门见山:“顾先生,你爱起诉就先起诉吧,我们都是拿工资的,没办法了。不过这不代表我个人态度。
将来如果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我还是随时欢迎你撤诉和解的——不过,我希望,如果你真要起诉,你就当今天没来通知过我们,我们也什么都不知道,这样,以后才可能和解继续买你的专利,听得懂么?”
他说完后,本以为顾辙需要反应一会儿,才能理解这里面的大公司病难处。
但顾辙一秒钟都没让他等,直接呵呵一笑:“明白,那就当我今天没来过,买卖不成仁义在嘛。看来石经理之忧,不再颛臾而在萧墙之内呐。”
石韬晦直接懵逼了:他这么快就反应过来了?卧槽,这是个老手啊。
陈清风并没有出现,他还在刚才的会议室里看风景,只是在石韬晦送走顾辙的时候,从门缝里目送了一下。
刚才石韬晦离开会议室前最后那句自言自语,他也完全没听见。
离开苏珀尔之后,顾辙也没什么好留恋的了。后续的流程他知道该怎么走,而且对他来说也没什么成本——
对方公司的研发和生产基地是在邻市会稽的,但公司总部反而恰恰是在省城方舟市。所以顾辙要打官司非常方便,即使要原告就被告,也可以直接在省城起诉。
当然了,苏珀尔的总部,是在方舟市最偏僻、位于钱塘江以南的哪个区,紧邻了会稽,如果是普通民事官司,那顾辙还得跑点路,去江南的那个区法院起诉。
但专利官司属于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知识产权诉讼归中院”,所以顾辙甚至连过江的路费都不用掏,直接在方舟市中院告就行了。
知识产权界,向来是大有大的难,小有小的难。
大的难,在于上医治未病不显功劳、拿死工资的人玩什么命啊。
小的难,在于耗不起律师费——但顾辙偏偏是个自己给自己打的,他不用请律师,没这个开支,现在甚至连路费都不用出,除了诉讼费外完全是无本生意,这就逆天了。
只要他真证明了自己能做到这一点,对方绝对会甩牛皮糖一样争取花点小钱息事宁人。到时候,顾辙多花的钱肯定要对方买技术的时候连本带利掏出来。
回到学校后,他就趁着国庆前最后一个下午,先把让对方的申请无效化的相关流程走起来,别的暂时不急,还没到法院那步呢。
具体细节没什么好赘述的,法务工作向来是程序又臭又长。
随后的几天,就是国庆长假,顾辙总算能稍微歇一下,不过他也没歇多久,就有人来找了。
十一当天一早,顾辙因为之前太累了,睡懒觉睡到十点多,结果被一个电话吵醒,拿起来一看是林静静打来的。
顾辙揉了揉眼睛,确认寝室里其他室友都出去了,没人听,他就大大方方躺床上接了。
林静静张口先问:“顾辙,幽幽前几天给你的邮件,你是不是没看见?她前几天趁着军训结束前,总算抽时间回来报道了,把军训考核的学分拿了。
她爸在扶桑住院了你知道吧?她才来几天,又趁国庆连着后面请了个假,估计要十月过半才能回来正常上课了,应该是她爸身边没人陪吧。
她本来想找你的,听说你们院非常辛苦,你最近很忙,想想就算了,让我和你说一声,免得刚见了又要各奔东西。后续你记得看看邮箱吧,她在国外不好用qq,也收不到短信,这半个月会跟你邮箱联系的。”
“这样啊,谢了,我还真不清楚细节,我会看邮件的。”顾辙不想表现得先知先觉,这种话题也就不在外人面前深入触碰了。
林静静说了陆幽幽事儿后,又请示了一些关于她自己的情况:“对了,有个事我觉得应该跟你说下——之前我们暑假在孙经理那做的兼职,后来你说后续交给孙经理去操心,我们不是都收手了嘛。
前阵子孙经理又打电话给我们,让我们帮忙做些辅助工作,不用去明州,就在省城,我看内容和暑假里差不多,而且他就找了我和叶小敏,我们想了想就先答应了,但觉得还是该告诉你一声,如果你觉得不该做,我们就不做。”
顾辙:“我们在那事儿上的合作,本来就结束了。我又不会长期限制你们的自由,你想到来问我一声,我很高兴。如果确认工作内容真的完全没变化,我不反对。
不过这不是一句话说得清楚的,这样吧,中午你来六食堂,我正好都仔细问问清楚。嵩哥有空你也可以拉他一起来蹭饭。”
——
ps:明天总算过完年了,新的一周有分强,那我就恢复到每天双更六千字,是时候追求一波追读了。之前又过年又冬奥会的,都没人看书,双更了也浪费。
这里必须稍微提一句前情:两个月前,也就是暑假里顾辙刚买电脑那阵子,顾辙曾经对自己最初申请的那俩专利进行过一次升级。
升级之前,他还专门长了个心眼特地全面检索了相关的现有、在申技术。
当时他就发现:
“鸡汤漏油勺”的专利,被人试图加塞了。所以顾辙就及时调整策略,在改良鸡汤漏油勺的二次申请时,要求了优先权,确保对方的加塞将来会被驳回、无效化,代价则是顾辙自己的最初申请也会被覆盖。
而“鸡尾酒滴管”的专利没有人来试图加塞,或许是别人也想不到这么改良、没这个本事。所以顾辙对这项专利的改良,就直接按原始计划、当成新的实用新型来申请,好闷声发大财多捞一个专利数。
总的来说,就是顾辙尽量吃干抹净、利益最大化。
而石韬晦刚才的搪塞,终于让顾辙确定了那个想加塞的人、就是对方研发部内部的。
顾辙当然要提出严正交涉,让对方别动歪脑筋。
石韬晦开始其实也没当回事,虽然他刚才开会的时候,听那同事说了情况之后,他也已经猜到对方的龌龊操作了。
但他觉得“顾辙只是一个理科生,刚刚高中毕业读大学,估计是个技术宅,法律肯定不太精通”。
所以明知己方不占理,他还是想稍微尝试蒙混一下,万一顾辙好骗呢?
做技术转让,本来就要脸皮厚,哪怕只是一线机会,试试又没成本。
混不过去最多丢个脸,脸才几毛钱一斤。
不过,当顾辙侃侃而谈跟他掰扯相关条款时,石韬晦立刻就意识到这次绝对混不过去了。
顾辙从专利法说到实施细则再说到审查指南,引经据典短短十几句话,简直就跟别人深思熟虑后发出来的律师函差不多了。
而且顾辙还当面给他看了他二次申请时的申请书复印件,证明所言不虚。
这是踢到硬茬儿了啊!
石韬晦立刻换了一个表情:“顾先生你别急,这事儿真跟我没关系,我也是刚刚才听了他们自研那边的评估,肯定是有误会。
要不这样,你再给我点时间,我去深入了解一下,也把你的想法转达给自研的同事,看看能不能让部长统一意见。大公司病嘛,体谅体谅。”
顾辙:“我刚才已经给你们半小时了,还要给多久?我能旁听么?这个事情,真要是跟我扯皮,我绝对可以把他的申请无效化。
至于告公司,目前确实证据不足,我也承认赢不了,但要闹大也是容易的,我不希望走到那一步。”
顾辙说话还是很有分寸的,至今为止这点小破事儿,还是咬不到对方公司的。但对方家大业大,也犯不着跟他拉拉扯扯,不好看。
石韬晦有点犯难:“给个面子,我保证是最后一次,我跟他们好好了解一下。”
几分钟后,石韬晦回到他们事业部的研发部会议室,跟他的经理陈清风、以及另一位负责自研的副经理童双庆,展开了交涉。
陈清风是抓总拍板的,童双庆自然就是暑假里看顾辙那玩意儿太简陋、一时手痒直接改了又申了的家伙。
当然他后来也没查过具体结果和进度,毕竟他每天也很忙的,那只是一步闲棋,要不是今天石韬晦旧事重提,他都快忘了。
石韬晦也不管童双庆,直接跟陈清风说:“经理,那准供应商不是个善茬,他绝对懂行的。老童这点小把戏,最后估计会被驳回申请的。
老童,你后续都没查新跟进吧,连他本人后来的操作都不知道吧。这种低级错误要不我看这次我们还是买了吧,没必要折腾,确实也值那点价,他卖得也不贵。”
可惜,他这番话并没有让童双庆领情。
童双庆一贯看不惯负责外部技术转让的同事最近的办事风格,总觉得石韬晦就是个“损害公司利益来粉饰自己小团体kpi”的“买办”。
他稍微忍了几秒,就越想越气,选择了怼回去:“公司也像国家,能自研的为什么要买别人的!这种事情行业内又不是没做过!
外面的专利技术拿回来,逆向拆一下,看看能不能改良,或者看看别人有没有申请专利申得太笼统、权利请求保护不够全面的。
就把对方遗漏的、还能申的申一下,或者稍微改改再申一下。大家都这么干的。
老大,你可不能由着小石随便服软呐。钱是小事,关键要是让别人觉得我们事业部的研发是软柿子、可以随便捏,以后非买不可的技术也给我们涨价,那怎么办?”
童双庆前面说了一大堆,都是站在他自己的立场上,也确实喷得石韬晦够爽,但他也看得出来,陈清风并不以为意。
对陈清风来说,他是抓总的,管你自研还是外购的技术,都是他的业绩,他只要好用、总的数据漂亮、内耗压到最低、最便于他带团队。
童双庆这种做自研的,情商略低本来就是正常的,所以他说着说着才醒悟,最后连忙补了几句站在陈清风立场上的话。
果不其然,最后两句,让陈清风稍有意动。
他心中暗忖:“确实是这个道理,山寨是不光彩,但是让圈内人知道我们有山寨的本事,山寨的效率高,他们以后卖我们非卖不可的技术时,才不敢漫天要价。
这次关键不是几万块钱买不买那家伙专利的问题,是不能让人觉得我们好拿捏,公司的面子不能随便丢。”
他不由想起切格瓦拉的一句名言:我们走后,他们会给你们修学校和医院、提高你们工资。这不是因为他们良心发现,而是因为我们来过。
陈清风自己就亲身经历过:前几年引进几项扶桑松下公司的厨房家电专利时,国内有两家公司同时都买了授权。一家是他们这,另一家是齐省一个卖豆浆机的品牌。
后来就是因为他们家山寨底子更好,松下问他们收的授权费就低一些,问那家豆浆机友商收的就贵。
他毕竟也只是个拿人工资的高级打工仔,有些落人口实的决策可不能干。
通盘考虑之后,陈清风对石韬晦说:“那人不就是个皮包公司么,这次的事儿,本来也没多大吧。最多就是老童那个申请被驳回,关公司什么事儿?
我们又不是非买他不可的,买来用处也不大。直接那个事儿上不跟他合作,冷处理,不丢面子就是了。他还能打官司告赢公司不成?”
石韬晦苦笑:“他倒是有自知之明,进来之前就跟我说,他确实暂时只能让老童的申请无效,也告不赢我们公司。但他有办法起诉把公司牵连进去,就算最后证据不足。”
陈清风轻轻一笑,还没开口,童双庆先反驳了:
“呵,从来只听过大公司把个人发明人拖死的、打不赢的官司也耗着。第一次听说有反过来,个人和大公司打不赢还耗着,他不怕律师费都付不起!石韬晦,我看你就是立场不正!老大,您给个准信啊。”
陈清风摸了摸胡渣子,一摆手示意童双庆先出去。
童双庆急了:“老大,你可不能服软呐!”
陈清风面无表情:“放心,我今天绝对不会服软,我是有别的事情要说,你先出去!”
童双庆心中狐疑,但领导都发话保证了,他也不好胡搅蛮缠,就恨恨地走了。
石韬晦等童双庆出门,才忐忑地等经理发话。
陈清风却端着咖啡沉默踱步了几秒,随后走到窗口,拉开玻璃窗拉上纱窗,让风吹进来,这才叹道:
“上医治未病,可上医也难做呐,没看到症状之前,上面的人都会讳疾忌医。吃预防的药吃苦了,还嫌你多事。”
石韬晦眼神一闪:“经理您的意思是”
陈清风把咖啡一饮而尽:“老童说的,表面上有理,而且只要不出事,他就能一直喷我们怂。我们压着他,也是两边不讨好——
小石,我们都是赚几千几万工资的,玩什么命啊,公司那么大,症状出来了再治症状好了。这话我就关起门来跟你说。
不过你也别想多,公司的自研还是非常重要的,真正有研发能力的骨干,绝对不能牺牲。那点学了一两条法律就到处惹事的,蝇头小利也闹大的,自然会有对手盘让他吃苦头。
老童这次本来就做过分了,他居然利用职务之便看到的供应商技术、直接以个人名义拿来稍微改改。就算最后他会归为职务发明、让公司发点奖金了事儿,这也有点目无制度了。我是对事不对人。”
石韬晦立刻心领神会,经理这是想既听他的又不想让他飘,所以得先敲打一番。
同时,这个听也不是完全听,而是暂时先不听,等症状起来一点后再听。
大公司病,还真是悲哀啊,没症状的潜伏期,治了没功劳。都抢着收拾残局,那样才显眼,大领导看得见。
没想到向来是大公司法务部碾压个人研发者的领域,最后会机缘巧合运作到这一步局面,那个顾辙运气还真是好啊。
“明白,那我就让他先去走流程吧。等老童那个申请、被国知局正式驳回了,顾辙那边也真闹出别的动静了,再来讨论。”石韬晦审慎地总结。
陈清风端着空咖啡杯,如泥塑木雕没有说话。
石韬晦挠挠头,也对,这不是领导要求的,是他自己悟的,真要是没办好,绝对不是领导的意思。
石韬晦闷声不吭离开会议室,找到顾辙,开门见山:“顾先生,你爱起诉就先起诉吧,我们都是拿工资的,没办法了。不过这不代表我个人态度。
将来如果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我还是随时欢迎你撤诉和解的——不过,我希望,如果你真要起诉,你就当今天没来通知过我们,我们也什么都不知道,这样,以后才可能和解继续买你的专利,听得懂么?”
他说完后,本以为顾辙需要反应一会儿,才能理解这里面的大公司病难处。
但顾辙一秒钟都没让他等,直接呵呵一笑:“明白,那就当我今天没来过,买卖不成仁义在嘛。看来石经理之忧,不再颛臾而在萧墙之内呐。”
石韬晦直接懵逼了:他这么快就反应过来了?卧槽,这是个老手啊。
陈清风并没有出现,他还在刚才的会议室里看风景,只是在石韬晦送走顾辙的时候,从门缝里目送了一下。
刚才石韬晦离开会议室前最后那句自言自语,他也完全没听见。
离开苏珀尔之后,顾辙也没什么好留恋的了。后续的流程他知道该怎么走,而且对他来说也没什么成本——
对方公司的研发和生产基地是在邻市会稽的,但公司总部反而恰恰是在省城方舟市。所以顾辙要打官司非常方便,即使要原告就被告,也可以直接在省城起诉。
当然了,苏珀尔的总部,是在方舟市最偏僻、位于钱塘江以南的哪个区,紧邻了会稽,如果是普通民事官司,那顾辙还得跑点路,去江南的那个区法院起诉。
但专利官司属于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知识产权诉讼归中院”,所以顾辙甚至连过江的路费都不用掏,直接在方舟市中院告就行了。
知识产权界,向来是大有大的难,小有小的难。
大的难,在于上医治未病不显功劳、拿死工资的人玩什么命啊。
小的难,在于耗不起律师费——但顾辙偏偏是个自己给自己打的,他不用请律师,没这个开支,现在甚至连路费都不用出,除了诉讼费外完全是无本生意,这就逆天了。
只要他真证明了自己能做到这一点,对方绝对会甩牛皮糖一样争取花点小钱息事宁人。到时候,顾辙多花的钱肯定要对方买技术的时候连本带利掏出来。
回到学校后,他就趁着国庆前最后一个下午,先把让对方的申请无效化的相关流程走起来,别的暂时不急,还没到法院那步呢。
具体细节没什么好赘述的,法务工作向来是程序又臭又长。
随后的几天,就是国庆长假,顾辙总算能稍微歇一下,不过他也没歇多久,就有人来找了。
十一当天一早,顾辙因为之前太累了,睡懒觉睡到十点多,结果被一个电话吵醒,拿起来一看是林静静打来的。
顾辙揉了揉眼睛,确认寝室里其他室友都出去了,没人听,他就大大方方躺床上接了。
林静静张口先问:“顾辙,幽幽前几天给你的邮件,你是不是没看见?她前几天趁着军训结束前,总算抽时间回来报道了,把军训考核的学分拿了。
她爸在扶桑住院了你知道吧?她才来几天,又趁国庆连着后面请了个假,估计要十月过半才能回来正常上课了,应该是她爸身边没人陪吧。
她本来想找你的,听说你们院非常辛苦,你最近很忙,想想就算了,让我和你说一声,免得刚见了又要各奔东西。后续你记得看看邮箱吧,她在国外不好用qq,也收不到短信,这半个月会跟你邮箱联系的。”
“这样啊,谢了,我还真不清楚细节,我会看邮件的。”顾辙不想表现得先知先觉,这种话题也就不在外人面前深入触碰了。
林静静说了陆幽幽事儿后,又请示了一些关于她自己的情况:“对了,有个事我觉得应该跟你说下——之前我们暑假在孙经理那做的兼职,后来你说后续交给孙经理去操心,我们不是都收手了嘛。
前阵子孙经理又打电话给我们,让我们帮忙做些辅助工作,不用去明州,就在省城,我看内容和暑假里差不多,而且他就找了我和叶小敏,我们想了想就先答应了,但觉得还是该告诉你一声,如果你觉得不该做,我们就不做。”
顾辙:“我们在那事儿上的合作,本来就结束了。我又不会长期限制你们的自由,你想到来问我一声,我很高兴。如果确认工作内容真的完全没变化,我不反对。
不过这不是一句话说得清楚的,这样吧,中午你来六食堂,我正好都仔细问问清楚。嵩哥有空你也可以拉他一起来蹭饭。”
——
ps:明天总算过完年了,新的一周有分强,那我就恢复到每天双更六千字,是时候追求一波追读了。之前又过年又冬奥会的,都没人看书,双更了也浪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