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924 第九二三节 小矮人办大事
- 925 第九二四节 大家都是反贼
- 926 第九二五节 来俊臣强档出击
- 927 第九二六节 兄弟捅刀最狠
- 928 第九二七节 聚会搞来俊臣
- 929 第九二八节 捉拿来俊臣
- 930 第九二九节 审讯来俊臣
- 931 第九三十节 急调徐有功
- 932 第九三一节 终结来俊臣
- 933 第九三二节 大乱之后有大治
- 934 第九三三节 收税
- 935 第九三四节 移民西方(一)
- 936 第九三五节 移民西方(二)
- 937 第九三六节 统治区的春天
- 938 第九三七节 唐甜收小亚细亚
- 939 第九三八节 女战神
- 940 第九三九节 汉语之星
- 941 第九四十节 备战欧罗巴
- 942 第九四一节 叵测
- 943 第九四二节 策反史万超
- 944 第九四三节 准备起事
- 945 第九四四节 不杀一人
- 946 第九四五节 第三条路
- 947 第九四六节 京城的发动
- 948 第九四七节 兵部之事
- 949 第九四八节 入侵欧罗巴
- 950 第九四九节 天时在我
- 951 第九五十节 取特基尔达城
- 952 第九五一节 敌我故事
- 953 第九五二节 战事将起
- 954 第九五三节 达州攻防战一
- 955 第九五四节 达州攻防战二
- 956 第九五五节 御前会议
- 957 第九五六节 千年帝国
- 958 第九五七节 总参谋部的怨气
- 959 第九五八节 千秋也留下我清音
- 960 第九五九节 万马奔腾
- 961 第九六十节 进普利思卡
- 962 第九六一节 破普利思卡
- 963 第九六二节 天上掉下的大馅饼
- 964 第九六三节 汉人来了!
- 965 第九六四节 装备使人服
- 966 第九六五节 乡下村长不如城里打工皇帝
- 967 第九六六节 突袭城堡
- 968 第九六七节 阿瓦尔汗国
- 969 第九六八节 眼皮跳
- 970 第九六九节 不能退
- 971 第九七十节 破阿瓦尔人
- 972 第九七一节 她不是女神还是谁是!
- 973 第九七二节 宝地在手
- 974 第九七三节 派酒叔来
- 975 第九七四节 借酒劝说
- 976 第九七五节 左右为难的部族
- 977 第九七六节 我想打冰球!
- 978 第九七七节 瓜熟蒂落
- 979 第九七八节 兵临君士坦丁堡
- 980 第九七九节 攻打君士坦丁堡(一)
- 981 第九八十节 攻打君士坦丁堡(二)
- 982 第九八一节 攻打君士坦丁堡(三)
- 983 第九八二节 攻打君士坦丁堡(四)
- 984 第九八三节 攻打君士坦丁堡(五)
- 985 第九八四节 攻打君士坦丁堡(六)
- 986 第九八五节 攻打君士坦丁堡(七)
- 987 第九八六节 攻打君士坦丁堡(八)
- 988 第九八七节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 989 第九八八节 不坐宝座
- 990 第九八九节 幸福与不幸
- 991 第九九十节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 992 第九九一节 西巡之议
- 993 第九九二节 商人约翰逊
- 994 第九九三节 宫相丕平二世
- 995 第九九四节 好在他们不知道有中餐
- 996 第九九五节 法兰克人的对策
- 997 第九九六节 我们做了好大事啊!
- 998 第九九七节 拳头收回来
- 999 第九九八节 鬼佬过春节
- 1000 第九九九节 进军,进军!
- 1001 第一千节 捕到大鱼了
- 1002 第一千一节 痛快还是窝囊?
- 1003 第一千二节 史叔险成死叔
- 1004 第一千三节 可汗来了
- 1005 第一千四节 哈扎尔汗国的对策
- 1006 第一千五节 火枪兵袁风(一)
- 1007 第一千六节 火枪兵袁风(二)
- 1008 第千七节 窘迫的哈扎尔汗国人
- 1009 第千八节 攻进都城(一)
- 1010 第千九节 攻进都城(二)
- 1011 第千十节 攻进都城(三)
- 1012 第千十一节 哈扎尔汗国的崩溃(一)
- 1013 第千十二节 哈扎尔汗国的崩溃(二)
- 1014 第千十三节 哈扎尔汗国的崩溃(三)
- 1015 第千十四节 哈扎尔汗国的崩溃(四)
- 1016 第千十五节 边走边铺路
- 1017 第千十六节 好心情
- 1018 第千十七节 民心向背
- 1019 第千十八节 双方伤员
- 1020 第千十九节 夜袭法兰克人
- 1021 第千二十节 小人物撬动大局
- 1022 第千二一节 过山岩
- 1023 第千二二节 攻入敌寨
- 1024 第千二三节 战后必作总结
- 1025 第千二四节 享受战争的乐趣
- 1026 第千二五节 天险难过
- 1027 第千二六节 不是普通人
- 1028 第千二七节 危险的鲶鱼
- 1029 第千二八节 三天血战
- 1030 第千二九节 张武相议
- 1031 第千三十节 明月出祁连
- 1032 第千三一节 建设盛唐(一)
- 1033 第千三二节 建设盛唐(二)
- 1034 第千三三节 建设盛唐(三)
- 1035 第千三四节 建设盛唐(四)
- 1036 第千三五节 建设盛唐(五)
- 1037 第千三六节 建设盛唐(六)
- 1038 第千三七节 建设盛唐(七)
- 1039 第千三八节 建设盛唐(八)
- 1040 第千三九节 建设盛唐(九)
- 1041 第千四十节 建设盛唐(十)
- 1042 第千四一节 建设盛唐(十一)
- 1043 第千四二节 建设盛唐(十二)
- 1044 第千四三节 建设盛唐(十三)
- 1045 第千四四节 建设盛唐(十四)
- 1046 第千四五节 建设盛唐(十五)
- 1047 第千四六节 建设盛唐(十六)
- 1048 第千四七节 建设盛唐(十七)
- 1049 第千四八节 建设盛唐(十八)
- 1050 第千四九节 建设盛唐(十九)
- 1051 第千五十节 建设盛唐(二十)
- 1052 第千五一节 建设盛唐(二一)
- 1053 第千五二节 建设盛唐(二二)
- 1054 第千五三节 我来自后世!
- 1055 第千五四节 攻法兰克
- 1056 第千五五节 攻法兰克(二)
- 1057 第千五六节 攻法兰克(三)
- 1058 第千五七节 国王劝自己臣民投降
- 1059 第千五八节 欧罗巴初定
- 1060 第千五九节 武三思是菩萨转世?本宫不认识他!
- 1061 第千六十节 儿子的婚事(一)
- 1062 第千六一节 儿子的婚事(二)
- 1063 第千六二节 神都巨变
- 1064 第千六三节 顺顺盛世(大结局)
- 1065 完本感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九三三节 收税
第九三三节 收税
过去合作对付酷吏的事毕,朝堂上的放下彼此间矛盾一团和气的政局立即分崩离析,武承嗣和武三思兄弟和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联合起来,怼上了韦晞!
大家分猪肉不均而发生争吵,为的是郭待举空出的宰相、地官尚书(户部)之位!
他临行前的荐举、韦晞的保荐,由西军系统的娄师德接任,认为娄久管后勤,精通业务,想必胜任。
结果此议被武家兄弟认定为户部重要,不可久入一家手里为由给否了。
张家兄弟推荐的杜审言左迁为相、且兼地官尚书,得到了武家兄弟的大力赞成。
至于李旦,这老兄从来都是不争的,打定的主义是做万年王八。。。耗死他老娘去!
韦晞一个人斗不过两方势力,武则天遂明发上谕,由杜审言接任郭待举的位置,张家兄弟大获全胜,他们以得意的、挑衅的目光看着韦晞。
户部换了个主人,导致官员大流失,一个侍郎告老还乡,另一个侍郎自请出关,去了太平公主的幕府,另有一批熟手的官员也跟着他跑路了。
杜审言不以为然,反而认为走得好,方便他安插人手。
甫上任不久,他开始贯彻执行张家兄弟们的意旨:加税!
郭待举管户部,受韦晞严重影响,在关内实行了“放水养鱼”的政策,积极培养工商业,税率不算高。(相比之下,关外的税收更高,毕竟韦晞要军费去打仗)。
等到杜审言上台,税率普遍猛增了一倍,还专门针对韦晞的垄断产业例如酒、肥皂、玻璃、钢铁、棉花等更是税收高企至百分之五十!
再有税种增加,计有关税、盐税、印花税、酒税、丝茧税、茶税、糖税、出产税、矿税、牙税、当税、钢铁税还有田赋、房屋税、牲畜税、屠宰税、谷米税、什谷税、和契税等等。
种类繁多,还明确规定:玉门关内商品过境皆收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五的税收,另有人头税,无论出关入关皆收税,被韦晞称为“(中移动的)双向收费!”
过往郭待举掌户部,每年皆奏准武则天给韦晞拨二十万军人的军费,且变换名目,从朝廷那里得到大量的“专项资金”(特别拨款),例如“西域民众打井、引水费用”、“西域交通建筑费用”、“西域妇婴保健院”等等,发至太平公主账下,由她使用,以宏扬朝廷圣恩。
但今年以来,上半年发了十万军人的军费之后,下半年就是寺人的下半截。。。没了!
专项资金也尽数停发,户部声明,因为国家财政困难,以后将严格审核,换言之,没了!
国家财政困难?!
海外倭人的银矿一直收入稳定,山东黄金经过徐有功的整顿的产量不少,之前隐瞒的矿区开采出更多的黄金。
最厉害的就是税收,经过户部的制度改革,税收大增!
照目前的态势,今年翻倍不成问题。
由于长享太平,民间经济发达,税收猛增。
不过呢,杜审言说家大业大,收得多也用得多,支出的方面有:之一、武则天的供养,她意念所到,皆要花钱。
例如朝廷铸成九鼎,移置于通天宫。豫州鼎高一丈八尺,能容纳一千八百石;其余各州鼎各高一丈四尺,能容纳一千二百石;分别在鼎上铸山川物产的图象,共用铜五十六万零七百余斤。
铸成时九鼎自玄武门拽入,武则天命令宰相、诸王率领南北衙禁卫军十余万人及仪仗队中的大牛、白象一同牵拽,迎入通天宫里,韦晞也去出了一把力。
这么多的铜,都是钱呐!
之二、百官的俸禄,有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五十的提升。
过往,西府(指关外太平公主幕府及韦晞军府)的文官武将们的薪水很被关内同行所羡慕,因为是双份薪水!
关内一个官员一年收入一千贯,在关外就有二千贯到手。
在关外还能够建功立业,获得奖金,另有更多的田地。。。耕种、开发问题不大,有大量的奴隶,那些都是战败国家被俘的民众。
现在关内提升了薪水,削弱了关外的吸引力。
同时对关外物资提高税收,增加他们经济上的压力。
双管齐下,俾使提升关内的统治度。
之三、扩军备战!
韦晞横行无忌,敢说出“只要陛下在,我的西军将不入关”,实际上他是最大的反贼,连酷吏都搬不动他(话是武承嗣说的),靠的是什么?
朝廷对军人一向控制很严,律令有“不得皇命擅调兵员十人以上者为谋反!”
韦晞以军功起家,在关内他绝对没有机会,根本不能与朝廷打对台。
民心思稳,李唐立国并未失德,文武官员不会随韦晞走。
那时期他的兄弟都不会跟随他!
但他在西域,山高皇帝远,当他得突骑施四十万控弦时,如曹操得三十万青州兵,那些突骑施人只认他不认朝廷,事情也就脱离了轨道,他也就迈上造反的道路。
此后他西征,得到的城市越来越多,收纳民众,力量不断增强,终于脱离了朝廷的控制。
现在他麾下文武官员已经随他一条路走到底,担心的是他不造反!
膨胀的野心,是随着膨胀的军队而变大。
韦晞靠的是他的百万之众,威胁朝廷,
只有朝廷的军力胜过韦晞军,方能制他服服贴贴。
所以,张家兄弟上书应当重组军队,消除韦晞的影响力!
重组军队重点在于骑兵,关键在于加强马匹的供应!
中国古代的养马场大部分都分布在北方,从西到东分别是青海、甘肃、陕西、内蒙古、东北、河北等,具体一点则是青海湖、河西走廊也就是兰州到敦煌及祁连山一带、河套平原也就是宁夏和包头一带(黄河在内蒙古包头段也叫云溯,也就是云中、溯方郡)、华北也就是阴山以南到大同及长城沿线一带(包含北京,也就是幽燕一带)、东北则是辽宁一带。
唐朝马匹主要产地是陇右,即河西走廊一带,但河西走廊也是韦晞起家的根据地,他在那里的势力庞大无比,朝廷政令根本难行。
败是他,成也是他,由于他的强大战力,现在武周朝周边形势相当的不错。
河套平原乃至漠南、幽燕、辽东各处地方是新兴未艾的养马场,朝廷所得税收,支持马政,饲养大批战马。
又有建立钢铁厂,打造兵器、装甲。
另外是火药的研制。
这些年来,哪怕韦晞再怎么保密,总有不少技术泄露出来的,比方说肥皂、制酒都已经被武三思们依照出来,好在玻璃被保护得不错,车间在西域好好的。
又有训练新兵,练兵方法都是照搬韦晞的方法,成立了总参、总后、总政、总装备部四总部。
再有武举、军事学校等等。
张氏兄弟野心勃勃,大力搞作(没有武则天的点头根本不可行),李旦是支持他们的,毕竟他知道他想继位,绝不能够让他老妹和妹夫这么猖獗,武家兄弟更不用说了,早想与韦晞一别苗头。
大家分猪肉不均而发生争吵,为的是郭待举空出的宰相、地官尚书(户部)之位!
他临行前的荐举、韦晞的保荐,由西军系统的娄师德接任,认为娄久管后勤,精通业务,想必胜任。
结果此议被武家兄弟认定为户部重要,不可久入一家手里为由给否了。
张家兄弟推荐的杜审言左迁为相、且兼地官尚书,得到了武家兄弟的大力赞成。
至于李旦,这老兄从来都是不争的,打定的主义是做万年王八。。。耗死他老娘去!
韦晞一个人斗不过两方势力,武则天遂明发上谕,由杜审言接任郭待举的位置,张家兄弟大获全胜,他们以得意的、挑衅的目光看着韦晞。
户部换了个主人,导致官员大流失,一个侍郎告老还乡,另一个侍郎自请出关,去了太平公主的幕府,另有一批熟手的官员也跟着他跑路了。
杜审言不以为然,反而认为走得好,方便他安插人手。
甫上任不久,他开始贯彻执行张家兄弟们的意旨:加税!
郭待举管户部,受韦晞严重影响,在关内实行了“放水养鱼”的政策,积极培养工商业,税率不算高。(相比之下,关外的税收更高,毕竟韦晞要军费去打仗)。
等到杜审言上台,税率普遍猛增了一倍,还专门针对韦晞的垄断产业例如酒、肥皂、玻璃、钢铁、棉花等更是税收高企至百分之五十!
再有税种增加,计有关税、盐税、印花税、酒税、丝茧税、茶税、糖税、出产税、矿税、牙税、当税、钢铁税还有田赋、房屋税、牲畜税、屠宰税、谷米税、什谷税、和契税等等。
种类繁多,还明确规定:玉门关内商品过境皆收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五的税收,另有人头税,无论出关入关皆收税,被韦晞称为“(中移动的)双向收费!”
过往郭待举掌户部,每年皆奏准武则天给韦晞拨二十万军人的军费,且变换名目,从朝廷那里得到大量的“专项资金”(特别拨款),例如“西域民众打井、引水费用”、“西域交通建筑费用”、“西域妇婴保健院”等等,发至太平公主账下,由她使用,以宏扬朝廷圣恩。
但今年以来,上半年发了十万军人的军费之后,下半年就是寺人的下半截。。。没了!
专项资金也尽数停发,户部声明,因为国家财政困难,以后将严格审核,换言之,没了!
国家财政困难?!
海外倭人的银矿一直收入稳定,山东黄金经过徐有功的整顿的产量不少,之前隐瞒的矿区开采出更多的黄金。
最厉害的就是税收,经过户部的制度改革,税收大增!
照目前的态势,今年翻倍不成问题。
由于长享太平,民间经济发达,税收猛增。
不过呢,杜审言说家大业大,收得多也用得多,支出的方面有:之一、武则天的供养,她意念所到,皆要花钱。
例如朝廷铸成九鼎,移置于通天宫。豫州鼎高一丈八尺,能容纳一千八百石;其余各州鼎各高一丈四尺,能容纳一千二百石;分别在鼎上铸山川物产的图象,共用铜五十六万零七百余斤。
铸成时九鼎自玄武门拽入,武则天命令宰相、诸王率领南北衙禁卫军十余万人及仪仗队中的大牛、白象一同牵拽,迎入通天宫里,韦晞也去出了一把力。
这么多的铜,都是钱呐!
之二、百官的俸禄,有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五十的提升。
过往,西府(指关外太平公主幕府及韦晞军府)的文官武将们的薪水很被关内同行所羡慕,因为是双份薪水!
关内一个官员一年收入一千贯,在关外就有二千贯到手。
在关外还能够建功立业,获得奖金,另有更多的田地。。。耕种、开发问题不大,有大量的奴隶,那些都是战败国家被俘的民众。
现在关内提升了薪水,削弱了关外的吸引力。
同时对关外物资提高税收,增加他们经济上的压力。
双管齐下,俾使提升关内的统治度。
之三、扩军备战!
韦晞横行无忌,敢说出“只要陛下在,我的西军将不入关”,实际上他是最大的反贼,连酷吏都搬不动他(话是武承嗣说的),靠的是什么?
朝廷对军人一向控制很严,律令有“不得皇命擅调兵员十人以上者为谋反!”
韦晞以军功起家,在关内他绝对没有机会,根本不能与朝廷打对台。
民心思稳,李唐立国并未失德,文武官员不会随韦晞走。
那时期他的兄弟都不会跟随他!
但他在西域,山高皇帝远,当他得突骑施四十万控弦时,如曹操得三十万青州兵,那些突骑施人只认他不认朝廷,事情也就脱离了轨道,他也就迈上造反的道路。
此后他西征,得到的城市越来越多,收纳民众,力量不断增强,终于脱离了朝廷的控制。
现在他麾下文武官员已经随他一条路走到底,担心的是他不造反!
膨胀的野心,是随着膨胀的军队而变大。
韦晞靠的是他的百万之众,威胁朝廷,
只有朝廷的军力胜过韦晞军,方能制他服服贴贴。
所以,张家兄弟上书应当重组军队,消除韦晞的影响力!
重组军队重点在于骑兵,关键在于加强马匹的供应!
中国古代的养马场大部分都分布在北方,从西到东分别是青海、甘肃、陕西、内蒙古、东北、河北等,具体一点则是青海湖、河西走廊也就是兰州到敦煌及祁连山一带、河套平原也就是宁夏和包头一带(黄河在内蒙古包头段也叫云溯,也就是云中、溯方郡)、华北也就是阴山以南到大同及长城沿线一带(包含北京,也就是幽燕一带)、东北则是辽宁一带。
唐朝马匹主要产地是陇右,即河西走廊一带,但河西走廊也是韦晞起家的根据地,他在那里的势力庞大无比,朝廷政令根本难行。
败是他,成也是他,由于他的强大战力,现在武周朝周边形势相当的不错。
河套平原乃至漠南、幽燕、辽东各处地方是新兴未艾的养马场,朝廷所得税收,支持马政,饲养大批战马。
又有建立钢铁厂,打造兵器、装甲。
另外是火药的研制。
这些年来,哪怕韦晞再怎么保密,总有不少技术泄露出来的,比方说肥皂、制酒都已经被武三思们依照出来,好在玻璃被保护得不错,车间在西域好好的。
又有训练新兵,练兵方法都是照搬韦晞的方法,成立了总参、总后、总政、总装备部四总部。
再有武举、军事学校等等。
张氏兄弟野心勃勃,大力搞作(没有武则天的点头根本不可行),李旦是支持他们的,毕竟他知道他想继位,绝不能够让他老妹和妹夫这么猖獗,武家兄弟更不用说了,早想与韦晞一别苗头。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