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008 第千七节 窘迫的哈扎尔汗国人
- 1009 第千八节 攻进都城(一)
- 1010 第千九节 攻进都城(二)
- 1011 第千十节 攻进都城(三)
- 1012 第千十一节 哈扎尔汗国的崩溃(一)
- 1013 第千十二节 哈扎尔汗国的崩溃(二)
- 1014 第千十三节 哈扎尔汗国的崩溃(三)
- 1015 第千十四节 哈扎尔汗国的崩溃(四)
- 1016 第千十五节 边走边铺路
- 1017 第千十六节 好心情
- 1018 第千十七节 民心向背
- 1019 第千十八节 双方伤员
- 1020 第千十九节 夜袭法兰克人
- 1021 第千二十节 小人物撬动大局
- 1022 第千二一节 过山岩
- 1023 第千二二节 攻入敌寨
- 1024 第千二三节 战后必作总结
- 1025 第千二四节 享受战争的乐趣
- 1026 第千二五节 天险难过
- 1027 第千二六节 不是普通人
- 1028 第千二七节 危险的鲶鱼
- 1029 第千二八节 三天血战
- 1030 第千二九节 张武相议
- 1031 第千三十节 明月出祁连
- 1032 第千三一节 建设盛唐(一)
- 1033 第千三二节 建设盛唐(二)
- 1034 第千三三节 建设盛唐(三)
- 1035 第千三四节 建设盛唐(四)
- 1036 第千三五节 建设盛唐(五)
- 1037 第千三六节 建设盛唐(六)
- 1038 第千三七节 建设盛唐(七)
- 1039 第千三八节 建设盛唐(八)
- 1040 第千三九节 建设盛唐(九)
- 1041 第千四十节 建设盛唐(十)
- 1042 第千四一节 建设盛唐(十一)
- 1043 第千四二节 建设盛唐(十二)
- 1044 第千四三节 建设盛唐(十三)
- 1045 第千四四节 建设盛唐(十四)
- 1046 第千四五节 建设盛唐(十五)
- 1047 第千四六节 建设盛唐(十六)
- 1048 第千四七节 建设盛唐(十七)
- 1049 第千四八节 建设盛唐(十八)
- 1050 第千四九节 建设盛唐(十九)
- 1051 第千五十节 建设盛唐(二十)
- 1052 第千五一节 建设盛唐(二一)
- 1053 第千五二节 建设盛唐(二二)
- 1054 第千五三节 我来自后世!
- 1055 第千五四节 攻法兰克
- 1056 第千五五节 攻法兰克(二)
- 1057 第千五六节 攻法兰克(三)
- 1058 第千五七节 国王劝自己臣民投降
- 1059 第千五八节 欧罗巴初定
- 1060 第千五九节 武三思是菩萨转世?本宫不认识他!
- 1061 第千六十节 儿子的婚事(一)
- 1062 第千六一节 儿子的婚事(二)
- 1063 第千六二节 神都巨变
- 1064 第千六三节 顺顺盛世(大结局)
- 1065 完本感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千十七节 民心向背
第千十七节 民心向背
路,非常的难行,哪怕是铺好的水泥路,上面画了花纹来增加摩擦力,但拖着沉重的火炮和飞雷炮,还是非常的困难。
雨雪交集,雾气浓郁,道路非常的光滑,一不小心,重炮会倒着走!
在较平缓的道路使用毛驴来拖,而在险阻的坡道上则尽是人力去拖。
每个人都尽力拖曳,夹了金属丝的绳索被拉得紧紧的,重炮被五花大绑一般,在一些特别险要的地方干脆是吊上去的。
一些人磨破了皮是小事,肌肉拉伤是常见,挨这等军器一碰,身上青黑一片,骨折也不是件稀奇的事。
虽说极不容易,可是人们咬着牙死扛,别说是军工,人手不够时就是正规军也去搭一份子,尽自己的力气,无分军官和士兵。
东方民族的勤劳守纪律爱国爱军识大体的品性尽显无遗。
是的,东方民族也有过贪生怕死、做带路党、贪小便宜的行为,但在目前的西军西府,唐人的表现非常的正面。
他们都为一个大业而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奋勇当先,他们努力,向着胜利和成功而奋斗!
……
很不错地,他们的带头大哥能力出众,做事公平,关键是这点,他给每一个顺从他的阶层以合适的回报,哪怕是民工,除了国家规定的劳役之外(但韦晞一样给予报酬!),为韦晞的工作,都按市场价给钱!
再有一条,跟随军队远征的民工,韦晞的后勤部包伙食!
再有,生病免费治疗!
那些折了腿的民工根本不用担心,军队一定会尽力医治他们,直到他们康复为止。
伙食相当不错,吃得饱,够营养,许多民工军前效力,回家过年时,身体都很壮实,个个都胖了一些。
反倒是在家中,因为节省伙食,结果就瘦了下来。
韦晞其实的行径。。。用一些诋毁他的人的话来说“他是隋炀帝第二”,即频繁地发动战争,滥用民力,确有相似之处。
结果隋炀帝闹出了一曲《无向江东浪死歌》,民众纷纷揭竿而起。
那些诋毁他的人恨不得韦晞也成隋炀帝第二,他们好将韦晞给搞没了。
一来二往,韦晞不是隋炀帝,大有向着“汉武帝”的趋势发展,要知道汉武帝一生基本就是在征战中度过,可是他既得天时又得人和。
看看韦晞的人和吧!
那些民工在歇工时,吃着热气腾腾的热饭、肉菜汤,饭后喝茶,个个都是一脸的笑意,他们当中许多人都是识途老马,一旦韦晞对外发动战争或者做大工程,他们纷纷起来响应,和军人一般踊跃参与,仿佛战国时的秦人一般,到了征战时刻,老百姓都激情澎湃,完全没有所谓的战争恐惧。
唐军打仗象虎狼扑向食物一样地凶猛,而唐人民工经常有好些胆大分子,跟随着第一批入城的部队冲进巷战中的城池。。。为军队补给、往后方送受伤的伤员,奖金是丰厚的!
死了、残了也不要紧,唐军为他们买了保险,家人有丰厚的补偿!
永远不会象隋炀帝那样出现一家笑万家哭的情形。
再有,长期的支前民工政治上有优待的,家人考政府职位时有加分,有可能成为地方上的“议员”,逢年过节,地方官员有必要到他们家里抚慰,家庭有什么事可到军部求助等等。
至于军人的待遇更不用说了。
加上后方的大生产,有充足的物资,大政主针从不出错,就象民工锲而不舍地拖着大炮行进那样,他也坚定地带领他的子民们走向一个接一个的胜利!
……
民工的干劲是如此之大,军队走了二天,而民工运大炮仅用了三天,虽说修整过的道路好走了许多,但可见民工们的踊跃程度,和隋炀帝时期的民工怠工恰成一个鲜明的对比。
有了民工,军队专心打仗,物资源源不断地送达前线。
在大炮上来的时候,唐军没有闲着,他们搅拌水泥砂石上铺设道路,在靠近敌军工事的地方构筑防御工事和营寨,接着身披重甲的工程兵往上修路!
虽然山上的投枪和石头没有间断过,但唐军修路,然后平整地面,用水泥搭建平台好装载兵力作战。
……
山上法兰克守军,正象唐军所预料的,是个白发将军作统领。
他叫普式卡(法兰克语“磐石”的意思,他进攻的能耐不是很突出,个人武力也不强,但防守却在法兰克王国里出了名,反倒让他在法兰克王团里有一定地位。
法兰克王国从不缺乏穿着一条裤头就敢闯阵的勇士,而是缺乏面对强敌坚忍防守沉得住气的将军。
唐军遇到的就是一个,尽管他的部下嗷嗷叫着想冲出营里与唐人放对,打个痛快,普式卡止住了他们,他也有足够的威望让法兰克人只用石头、弓箭和投枪去对付唐人。
他默默地看到唐军在距离他们阵地不远的地方忙碌,和那些无忧无虑乐天的法兰克人相比,普式卡微微忧虑。
隔上一段距离,他也感觉到唐人的士气的旺盛,走了这么远的路,挨了克,是为坚韧!
普式卡老将,知道刚不可久,坚韧不拔的敌人最难对付!
他思忖了一下,下令在山上再预设阵地,万一前面的阵地被突破了,可以撤到新的阵地上,再不行,继续设置阵地,对唐人进行节节阻挡。他就不信,这么做,唐军有足够的耐心和给养来进行战争吗!
法兰克人在行动,确切的是奴隶在干活,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奴隶们在寒冷中栗栗发抖,于法兰克人的监督下,运送材料修建简陋房屋、开挖壕沟。
而在山的背面,更多的奴隶弯腰缓慢地拉着大车,后面还有人推往前山运送物资。
一辆四轮板车上装满了木料,不幸陷到了一个泥坑里,前方一个浑身污泥的奴隶连拉带爬地使着力,麻绳深深勒进了肩膀上的衣服里,后面几个人上前帮忙推。
法兰克的监工吼叫着:“用力!用力!”
皮鞭狠狠打下,打得那些奴隶受刺激地猛用力,把车给拉起来。
到处都是鬼哭狼嚎的声音,法兰克王国虽说在外表装上了基督的衣服,但内里却是野蛮人,奴役奴隶干活是司空见惯,所有的法兰克人习以为常。
高高在上的法兰克人高傲无比,但他们没有注意到他们的奴隶眼中闪烁的不甘目光!
雨雪交集,雾气浓郁,道路非常的光滑,一不小心,重炮会倒着走!
在较平缓的道路使用毛驴来拖,而在险阻的坡道上则尽是人力去拖。
每个人都尽力拖曳,夹了金属丝的绳索被拉得紧紧的,重炮被五花大绑一般,在一些特别险要的地方干脆是吊上去的。
一些人磨破了皮是小事,肌肉拉伤是常见,挨这等军器一碰,身上青黑一片,骨折也不是件稀奇的事。
虽说极不容易,可是人们咬着牙死扛,别说是军工,人手不够时就是正规军也去搭一份子,尽自己的力气,无分军官和士兵。
东方民族的勤劳守纪律爱国爱军识大体的品性尽显无遗。
是的,东方民族也有过贪生怕死、做带路党、贪小便宜的行为,但在目前的西军西府,唐人的表现非常的正面。
他们都为一个大业而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奋勇当先,他们努力,向着胜利和成功而奋斗!
……
很不错地,他们的带头大哥能力出众,做事公平,关键是这点,他给每一个顺从他的阶层以合适的回报,哪怕是民工,除了国家规定的劳役之外(但韦晞一样给予报酬!),为韦晞的工作,都按市场价给钱!
再有一条,跟随军队远征的民工,韦晞的后勤部包伙食!
再有,生病免费治疗!
那些折了腿的民工根本不用担心,军队一定会尽力医治他们,直到他们康复为止。
伙食相当不错,吃得饱,够营养,许多民工军前效力,回家过年时,身体都很壮实,个个都胖了一些。
反倒是在家中,因为节省伙食,结果就瘦了下来。
韦晞其实的行径。。。用一些诋毁他的人的话来说“他是隋炀帝第二”,即频繁地发动战争,滥用民力,确有相似之处。
结果隋炀帝闹出了一曲《无向江东浪死歌》,民众纷纷揭竿而起。
那些诋毁他的人恨不得韦晞也成隋炀帝第二,他们好将韦晞给搞没了。
一来二往,韦晞不是隋炀帝,大有向着“汉武帝”的趋势发展,要知道汉武帝一生基本就是在征战中度过,可是他既得天时又得人和。
看看韦晞的人和吧!
那些民工在歇工时,吃着热气腾腾的热饭、肉菜汤,饭后喝茶,个个都是一脸的笑意,他们当中许多人都是识途老马,一旦韦晞对外发动战争或者做大工程,他们纷纷起来响应,和军人一般踊跃参与,仿佛战国时的秦人一般,到了征战时刻,老百姓都激情澎湃,完全没有所谓的战争恐惧。
唐军打仗象虎狼扑向食物一样地凶猛,而唐人民工经常有好些胆大分子,跟随着第一批入城的部队冲进巷战中的城池。。。为军队补给、往后方送受伤的伤员,奖金是丰厚的!
死了、残了也不要紧,唐军为他们买了保险,家人有丰厚的补偿!
永远不会象隋炀帝那样出现一家笑万家哭的情形。
再有,长期的支前民工政治上有优待的,家人考政府职位时有加分,有可能成为地方上的“议员”,逢年过节,地方官员有必要到他们家里抚慰,家庭有什么事可到军部求助等等。
至于军人的待遇更不用说了。
加上后方的大生产,有充足的物资,大政主针从不出错,就象民工锲而不舍地拖着大炮行进那样,他也坚定地带领他的子民们走向一个接一个的胜利!
……
民工的干劲是如此之大,军队走了二天,而民工运大炮仅用了三天,虽说修整过的道路好走了许多,但可见民工们的踊跃程度,和隋炀帝时期的民工怠工恰成一个鲜明的对比。
有了民工,军队专心打仗,物资源源不断地送达前线。
在大炮上来的时候,唐军没有闲着,他们搅拌水泥砂石上铺设道路,在靠近敌军工事的地方构筑防御工事和营寨,接着身披重甲的工程兵往上修路!
虽然山上的投枪和石头没有间断过,但唐军修路,然后平整地面,用水泥搭建平台好装载兵力作战。
……
山上法兰克守军,正象唐军所预料的,是个白发将军作统领。
他叫普式卡(法兰克语“磐石”的意思,他进攻的能耐不是很突出,个人武力也不强,但防守却在法兰克王国里出了名,反倒让他在法兰克王团里有一定地位。
法兰克王国从不缺乏穿着一条裤头就敢闯阵的勇士,而是缺乏面对强敌坚忍防守沉得住气的将军。
唐军遇到的就是一个,尽管他的部下嗷嗷叫着想冲出营里与唐人放对,打个痛快,普式卡止住了他们,他也有足够的威望让法兰克人只用石头、弓箭和投枪去对付唐人。
他默默地看到唐军在距离他们阵地不远的地方忙碌,和那些无忧无虑乐天的法兰克人相比,普式卡微微忧虑。
隔上一段距离,他也感觉到唐人的士气的旺盛,走了这么远的路,挨了克,是为坚韧!
普式卡老将,知道刚不可久,坚韧不拔的敌人最难对付!
他思忖了一下,下令在山上再预设阵地,万一前面的阵地被突破了,可以撤到新的阵地上,再不行,继续设置阵地,对唐人进行节节阻挡。他就不信,这么做,唐军有足够的耐心和给养来进行战争吗!
法兰克人在行动,确切的是奴隶在干活,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奴隶们在寒冷中栗栗发抖,于法兰克人的监督下,运送材料修建简陋房屋、开挖壕沟。
而在山的背面,更多的奴隶弯腰缓慢地拉着大车,后面还有人推往前山运送物资。
一辆四轮板车上装满了木料,不幸陷到了一个泥坑里,前方一个浑身污泥的奴隶连拉带爬地使着力,麻绳深深勒进了肩膀上的衣服里,后面几个人上前帮忙推。
法兰克的监工吼叫着:“用力!用力!”
皮鞭狠狠打下,打得那些奴隶受刺激地猛用力,把车给拉起来。
到处都是鬼哭狼嚎的声音,法兰克王国虽说在外表装上了基督的衣服,但内里却是野蛮人,奴役奴隶干活是司空见惯,所有的法兰克人习以为常。
高高在上的法兰克人高傲无比,但他们没有注意到他们的奴隶眼中闪烁的不甘目光!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