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一章 佳人……家人
- 2 第二章 关羽!还我家的马!
- 3 第三章 关二爷,您劈了多少刀了?
- 4 第四章 家的希望
- 5 第五章 名将张辽
- 6 第六章 曹操大宴
- 7 第七章 天下谁人明我心
- 8 第八章 金蝉脱壳
- 9 第九章 路途艰险
- 10 第十章 祸不单行
- 11 第十一章 名声初显
- 12 第十二章 误会卧牛山
- 13 第十三章 屡战屡败
- 14 第十四章 关羽战颜良
- 15 第十五章 白马显威
- 16 第十六章 耍诈的刘备
- 17 第十七章 这是曹操的小把戏
- 18 第十八章 小曹很受伤
- 19 第十九章 割须弃袍
- 20 第二十章 庆功
- 21 第二十一章 掐指一算有人叛变
- 22 第二十二章 抓住许攸一头
- 23 第二十三章 赶紧挖坑
- 24 第二十四章 绝影瞬间没影
- 25 第二十五章 曹操的“恐高症”
- 26 第二十六章 花花轿子人人抬
- 27 第二十七章 难斗的袁本初
- 28 第二十八章 借兵北上
- 29 第二十九章 我乃常山赵子龙也
- 30 第三十章 好大的竹杠
- 31 第三十一章 我不是鬼子
- 32 第三十二章 不同的队伍
- 33 第三十三章 善有善报
- 34 第三十四章 高远的反围剿
- 35 第三十五章 主公慢走
- 36 第三十六章 计诱匈奴
- 37 第三十七章 挥军北定
- 38 第三十八章 奇谋妙计
- 39 第三十九章 落难佳人
- 40 第四十章 貂蝉做媒
- 41 第四十一章 主动出击
- 42 第四十二章 威震草原
- 43 第四十三章 三女守城
- 44 第四十四章 一入王庭
- 45 第四十五章 又入王庭
- 46 第四十六章 别怕,我又回来了!
- 47 第四十七章 决死
- 48 第四十八章 草原红
- 49 第四十九章 神威天将军
- 50 第五十章 并州狼骑
- 51 第五十一章 并州都督
- 52 第五十二章 袁绍的谋划
- 53 第五十三章 收本金的来了
- 54 第五十四章 后发制人
- 55 第五十五章 曹操的图谋
- 56 第五十六章 晋阳争夺战
- 57 第五十七章 舍不得兵马套不着高孟严
- 58 第五十八章 贾诩的毒计
- 59 第五十九章 绝地反击
- 60 第六十章 奇迹般的突破
- 61 第六十一章 强敌来袭
- 62 第六十二章 袁家的儿子们
- 63 第六十三章 偷你“本阵”
- 64 第六十四章 老二和老三的单挑
- 65 第六十五章 抓住两只猪头
- 66 第六十六 惊人的计策
- 67 第六十七章 劝降
- 68 第六十八章 高远的要求
- 69 第六十九章 “掠夺”袁本初
- 70 第七十章 虎豹骑的由来
- 71 第七十一章 袁绍的妥协
- 72 第七十二章 困境
- 73 第七十三章 河内有司马
- 74 第七十四章 孟津攻防战
- 75 第七十五章 突袭猛进
- 76 第七十六章 拿手纸的是曹操
- 77 第七十七章 壁垒进军
- 78 第七十八章 孟德是否会中计
- 79 第七十九章 连环诱曹
- 80 第八十章 曹孟德挂了
- 81 第八十一章 尔虞我诈
- 82 第八十二章 曹操的惊声尖叫
- 83 第八十三章 疲惫
- 84 第八十四章 疯司马
- 85 第八十五章 孟严VS仲达
- 86 第八十六章 曹操家的哭声
- 87 第八十七章 被七大姑八大姨包围的曹操
- 88 第八十八章 钱粮都去哪了
- 89 第八十九章 土地改革
- 90 第九十章 并州王家
- 91 第九十一章 都是纸老虎
- 92 第九十二章 士族大逃亡
- 93 第九十三章 孟德本初图谋不轨
- 94 第九十四章 政务五条
- 95 第九十五章 袁绍大举进攻
- 96 第九十六章 壶关前的战斗
- 97 第九十七章 阵前的突破
- 98 第九十八章 司马懿的发现
- 99 第九十九章 袁军的奇袭
- 100 第100章 山中埋伏
- 101 第一百零一章 悲壮
- 102 第一百零二章 血染的防线
- 103 第一百零三章 平型岭大捷
- 104 第一百零四章 战地支援
- 105 第一百零五章 呆头鹅袁绍
- 106 第一百零六章 空关一座
- 107 第一百零七章 焦头烂额的本初
- 108 第一百零八章 高远的突袭
- 109 第一百零九章 本初的逆袭
- 110 第一百一十章 壶关事变
- 111 第一百一十一章 “陷粮草”高远
- 112 第一百一十二章 八万羔羊(三更求月票)
- 113 第一百一十三章 狼的诱惑(四更求月票)
- 114 第一百一十四章 高远的”提款机“
- 115 第一百一十五章 当“狼爱上羊”
- 116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下惊
- 117 第一百一十七章 袁绍领导盖“炮楼”(四更求月票)
- 118 第一百一十八章 司马有败家
- 119 第一百一十九章 科举舞弊
- 120 第一百二十章 抓现行
- 121 第一百二十一章 离间计
- 122 第一百二十二章 明主求贤兮
- 123 第一百二十三章 双料间谍
- 124 第一百二十四章 曹操不好骗
- 125 第一百二十五章 自残的仲达
- 126 第一百二十六章 孟德不VS孟严
- 127 第一百二十七章 马特拉稀
- 128 第一百二十八章 曹操要崩溃
- 129 第一百二十九章 突围与围剿
- 130 第一百三十章 一往无前的孟德
- 131 第一百三十一章 谁是走狗
- 132 第一百三十二章 河东孤军
- 133 第一百三十三章 好多俘虏
- 134 第一百三十四章 从轻发落
- 135 第一百三十五章 思想与教育
- 136 第一百三十六章 天下招医
- 137 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兵种
- 138 第一百三十八章 徐庶辞行
- 139 第一百三十九章 阴差阳错
- 140 第一百四十章 三女投江
- 141 第一百四十一章 救对闺女上错船
- 142 第一百四十二章 怎么救徐庶
- 143 第一百四十三章 美女援手
- 144 第一百四十四章 绑票计划
- 145 第一百四十五章 不要叫破喉咙
- 146 第一百四十六章 马车里的故事
- 147 第一百四十七章 情难还
- 148 第一百四十八章 并州白皮书
- 149 第一百四十九章 百姓都去哪了?
- 150 第一百五十章 并州有个高孟严
- 151 第一百五十一章 猛将投降
- 152 第一百五十二章 皇叔总是输
- 153 第一百五十三章 不速之客
- 154 第一百五十四章 结盟
- 155 第一百五十五章 “炮楼”林立
- 156 第一百五十六章 发动群众
- 157 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喊就倒?
- 158 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将军很猛
- 159 第一百五十九章 袁老爹的计划
- 160 第一百六十章 完败的孟德
- 161 第一百六十一章 奋起的本初
- 162 第一百六十二章 孟德坑爹货
- 163 第一百六十三章 子龙断后
- 164 第一百六十四章 十面包围
- 165 第一百六十五章 忠勇的战魂
- 166 第一百六十六章 田丰看破
- 167 第一百六十七章 本初得志
- 168 第一百六十八章 重重包围
- 169 第一百六十九章 看敌人死掐
- 170 第一百七十章 救驾
- 171 第一百七十一章 被袁绍围住了
- 172 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救星
- 173 第一百七十三章 泥巴巴的威力
- 174 第一百七十四章 恐吓汉献帝
- 175 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家请喝白玉汤
- 176 第一百七十六章 全身麻醉的本初
- 177 第一百七十七章 携带朝廷出逃
- 178 第一百七十八章 狂怒的袁绍
- 179 第一百七十九章 陛下快上驴
- 180 第一百八十章 你们是那一部分的
- 181 第一百八十一章 连遭追击
- 182 第一百八十二章 汉献帝露馅
- 183 第一百八十三章 你是骗我的
- 184 第一百八十四章 挟奉天子
- 185 第一百八十五章 指挥敌人
- 186 第一百八十六章 袁军大乱
- 187 第一百八十七章 都去自裁吧
- 188 第一百八十八章 翻滚吧~本初
- 189 第一百八十九章 各有计策
- 190 第一百九十章 将计就计
- 191 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将之风
- 192 第一百九十二章 怒揍谋士
- 193 第一百九十三章 屡屡用计
- 194 第一百九十四章 田丰道破
- 195 第一百九十五章 形势比人强
- 196 第一百九十六章 屡战屡败
- 197 第一百九十七章 抓袁绍
- 198 第一百九十八章 痛定思痛
- 199 第一百九十九章 万岁呼声
- 200 第二百章 大权在握
- 201 第二百零一章 要命的来了
- 202 第二百零二章 喜得贵子
- 203 第二百零三章 珍贵的礼物
- 204 第二百零四章 突然袭击
- 205 第二百零五章 袁绍猛追
- 206 第二百零六章 又中计了
- 207 第二百零七章 失败中总结教训
- 208 第二百零八章 势危的曹操
- 209 第二百零九章 郭嘉有病
- 210 第二百一十章 奉孝叛变了
- 211 第二百一十一章 老丈人和女婿
- 212 第二百一十二章 大开城门
- 213 第二百一十三章 改版空城计
- 214 第二百一十四章 翁婿戏敌
- 215 第二百一十五章 城中狙敌
- 216 第二百一十六章 首战告捷
- 217 第二百一十七章 喊话的艺术
- 218 第二百一十八章 关张之勇
- 219 第二百一十九章 二哥中招
- 220 第二百二十章 飞的高远
- 221 第二百二十一章 一家亲
- 222 第二百二十二章 挖地道
- 223 第二百二十三章
- 224 第二百二十四章 又有阴谋
- 225 第二百二十五章 将计就计
- 226 第二百二十六章 这叫演戏
- 227 第二百二十七章 田丰有个好主意
- 228 第二百二十八章 阿瞒率众蹲墙头
- 229 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人借箭
- 230 第二百三十章 曹操受教
- 231 第二百三十一章 都要来借箭
- 232 第二百三十二章 先别放火箭
- 233 第二百三十三章 投机不成着火了
- 234 第二百三十四章 决口黄河
- 235 第二百三十五章 开始挖沟
- 236 第二百三十六章 惊闻汛情
- 237 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家一起来挖吧
- 238 第二百三十八章 垫院子的传说
- 239 第二百三十九章 洛阳变大海
- 240 第二百四十章 旱鸭子袁绍
- 241 第二百四十一章 打捞联军
- 242 第二百四十二章 抢俘虏
- 243 第二百四十三章 曹操哭了
- 244 第二百四十四章 苦练内功
- 245 第二百四十五章 并幽冀抗袁根据地
- 246 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公粮
- 247 第二百四十七章 破洛阳
- 248 第二百四十八章 孟德上吊
- 249 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从
- 250 第二百五十章 局势
- 251 第二百五十一章 人才济济
- 252 第二百五十二章 马超来投
- 253 第二百五十三章 战事再起
- 254 第二百五十四章 没有大将
- 255 第二百五十五章 袁军不度雁门关
- 256 第二百五十六章 招降西凉骑兵
- 257 第二百五十七章 反戈一击
- 258 第二百五十八章 袁跑跑
- 259 第二百五十九章 连抓三头
- 260 第二百六十章 河北诤臣
- 261 第二百六十一章 横扫雍凉
- 262 第二百六十二章 袁绍称帝
- 263 第二百六十三章 登基当天的闹剧
- 264 第二百六十四章 八十万大军压境
- 265 第二百六十五章 黑夜里的奇袭
- 266 第二百六十六章 决战在即
- 267 第二百六十七章 骑兵突击
- 268 第二百六十八章 袁老爹的最后
- 269 第二百六十九章 争位
- 270 第二百七十章 决战邺城之巅
- 271 第二百七十一章 三方混战
- 272 第二百七十二章 死的最快的皇帝
- 273 第二百七十三章 实力暴涨
- 274 第二百七十四章 青州围歼战
- 275 第二百七十五章 袁熙登基
- 276 第二百七十六章 袁家的覆灭
- 277 第二百七十七章 谁来当皇帝
- 278 第二百七十八章 官渡
- 279 第二百七十九章 一统中原
- 280 第二百八十章 历史回来了
- 281 第二百八十一章 刘备有军师
- 282 第二百八十二章 博望坡之战
- 283 第二百八十三章 南征
- 284 第二百八十四章 牵猪到处卖
- 285 第二百八十五章 草船借箭
- 286 第二百八十六章 凡人的智慧
- 287 第二百八十七章 诸葛怂鸡
- 288 第二百八十八章 主公神了
- 289 第二百八十九章 苦肉计
- 290 第二百九十章 诈降书
- 291 第二百九十一章 凤雏来了
- 292 第二百九十二章 道破连环反坏事
- 293 第二百九十三章 周瑜好吐血
- 294 第二百九十四章 高远的布置
- 295 第二百九十五章 敌我进行时
- 296 第二百九十六章 赤壁鏖兵
- 297 第二百九十七章 尽灭九路
- 298 第二百九十八章 怒斩诸葛亮
- 299 第二百九十九章 刘备败逃
- 300 第三百章 刘备要投降
- 301 第三百零一章 天下一统
- 302 新书以上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七章 天下谁人明我心
第七章 天下谁人明我心
曹操麾下群臣,多为一时才俊。似郭嘉、荀彧等高才的目光,全部集中在了高远身上。
铜臭气,最让有学之士反感,但礼尚往来是要有的,这礼物就难免花钱,就有了铜臭气。他们很想知道,高远没有铜臭气的礼物是什么。
蒋干胡子一翘,斜视道:“那么,高公子快快拿出来让我等一观。”
高远观众人说道:“我有诗一首,送与曹公。”
郭嘉等人顿时来了兴趣,赠诗可不是寻常人能够赠送的。这诗不好,就达不到赠送的效果,并且传出去笑掉大牙,从此名声蒙尘。然而话又说回来,若是有一首好诗,立刻传与天下,声名鹊起。
九江名士蒋干就露出了不屑一顾,道:“无知小子,在座荀尚书、郭祭酒诸人,哪一个不是满腹经纶,就凭你一个山野粗鄙之人也敢学人赠诗?”
末席的高远侧立,望着屋顶雕花的横梁不语。
曹操本身就是一位大诗人,他颇有兴趣,挥退蒋干道:“孟严赠送本司空诗,本司空十分高兴,不妨说出,我等静听。”
高远这才转身,微微一礼,道:“曹公领军平定徐州,有大功与朝廷,不才有诗《龟虽寿》送于曹公,聊表寸心。”
曹操被夸赞,终于有了笑容,他疑心顿去。
龟虽寿!
似郭嘉、荀彧这样的高才,也看不透高远的心思,他们只能静观。
高远娓娓道来,“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他念诗之时目光遍观堂中诸人,尤其在张辽身上多停留了一会。
此诗念完,满堂静悄悄的针落可闻,然而瞬间后就炸开了锅。人们大声议论了起来,并投来惊讶,惊艳,惊叹的目光。
王佐之才荀彧情不自禁击节赞叹道:“好诗,好一首《龟虽寿》。”
郭嘉十分惊讶高远的才华,“好意境,此诗足以载入《乐府诗集》,于名家比肩。”
曹操已经乐的合不拢嘴,头风病竟然也好了一半,连道:“好诗,好诗,颇合我心。”
此诗之意:神龟虽然十分长寿,但生命终究会有结束的一天。腾蛇尽管能腾云乘雾飞行,但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人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决定。调养好身心,就定可以益寿延年。
有郭嘉等人解释,众人皆知道了此诗之意,更加赞同。
这诗,对于高远来说又有另一番含义:我随被束缚,但有雄心壮志。虽然一时衰败,但奋发之心永不止息。我命由我不由天,调整好我心,就能够获得成功。
这一首诗,高远不是送给曹操的,而是送给自己的,同时也是送给张辽的。这一层的含义,除了高远,没有人领悟到。他人皆从此诗的意境中,去感怀曹操的壮志人生去了。
然而有一人随后却是领悟到了,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吕布旧将张辽。他露出惊讶之色,他万万没有想到,往日里文不成武不就的高远,竟然有如此的抱负,竟然有如此的才华!
郭嘉起身对曹操一礼,道:“此诗道出了吾主的大志。”他又看向高远,敬服一礼道:“只有高公子这样才华横溢之人,才能够做出这样的诗来。”
高远面上微笑,心中冷笑。而曹操兴奋的跟中了五百万彩票一样,然而这《龟虽寿》是曹操晚年做的,高远拿曹操的诗忽悠了曹操,也是给他面子了。若曹孟德得知详情,不知会作何感想,估摸着会把高远大卸八块吧。
然而此刻的曹操,打死也不可能知道这首诗是高远剽窃自己多年后的版权。他心里跟吃了蜜一样,突然看到蒋干的时候,顿时吃了苍蝇一样恶心,冷哼一声一挥手。
蒋干脸色刷的就白了,急忙躬身,后退出去。退到高远身边的时候,急忙行礼,谄笑道:“高公子大才,您大人不记小人过,大人不记小人过。”他灰溜溜的离开了大厅。
众人开始重新认识高远,对于这名家道衰败的年轻人,流露出太多赞叹,而张辽另有所想。
饱学之士更令人尊敬,曹操是要礼贤下士的,他急忙指着近处蒋干的席位,亲自起身请高远入席。
高远再次入席,恰巧与张辽相对。张辽颇为尴尬,而高远反而是更加镇定自若。
庆功宴正式开始了,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渐渐进入了*。众人诉说战事获胜的经历,期间不免又对高远的《龟虽寿》赞叹。
席间,郭嘉多次示意曹操借机招募高远加入,正当曹操趁着酒兴有所动作的时候,一阵冷风倒卷。高远随众人一起望去,就见门口黑影一闪,疾步进来一位武将,正是值守的夏侯恩。
他拜倒在地,举起二卷竹简,大声道:“主公,袁本初兴兵十余万,大军已经进驻黎阳,先锋颜良即将到达白马,延津于禁,白马刘延的告急文书已经传到!”
曹操吃了一惊,急忙拿来细看。曹操看完后,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感冒和头风病都好了。开始燥热的他扔掉披风,便是曹操,也已经心惊,焦急道:“袁绍大军以动,汝等有何良策对敌?”
告急文书传与曹操手下重要谋士之间。
袁绍有十余万大军,粮草充足,而曹操虽然也有不少兵马,但需要防守南面的刘表、孙策,还有西北的马腾,青州的袁谭部。他能够调动的兵马只有二万多人,郭嘉等人皆皱眉,面色开始压抑。
堂中诸人深知目前中原的实力与河北差距巨大,皆露出忧色。
此事高远早就猜到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然而全在他掌中,那未卜先知快意,令他更加自信。心中哈哈大笑,他的机会来了。
这时荀攸说道:“袁本初兵马虽多,但不足为惧。我军皆是精锐之士,以一当百。但利在急战,若是拖延时日,粮草不济。”
“此话颇合我意。”曹操摸着胡子说道。
高远听到后,心里又是暗笑。这话他在《三国演义》里面看到过,但最终怎么样?好汉架不住人多,最终出击的曹操战败,退守官渡。
他想到这里,不免露出耐人寻味的表情。
而一旁的郭嘉忽然间,就发现高远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难道高孟严已经有了更好的对策?”于是,这位鬼谋便说道:“不知高公子有何高见?”
众人的注意力立刻转移到了高远身上,想要看看这位能够作出《龟虽寿》的年轻人,是否在谋略上也有建树。
高远脑筋一转,琢磨一番,便说道:“袁本初兵多将广,初期锐气极盛,曹公虽然兵精,但无法立刻取得优势。若是急战,兵员损失下对后面的战事极其不利。”
高远上来就将荀攸的主张全盘否定了,众人十分吃惊。
曹操不动声色道:“那么以孟严之意呢?”
高远微微一笑,他后世而来深知历史走向,自然知道最好的办法,道:“可佯攻延津,急袭白马,围剿颜良重挫袁军锐气。”他起身遍观诸人娓娓而谈,“河北军虽众,但文武不和,无法全力以赴。明公可以扼守官渡要害,袁本初必定无法寸进。待得袁本初营中有变,便是用计破敌之时。”
郭嘉与荀彧等人面面相窥,忍不住说道:“此谋甚妙,主公若用此谋,袁本初必败无疑!”
荀攸脸红道:“听孟严先生一席话茅塞顿开,荀攸险些误主,死罪,死罪。”
曹操手下的谋士,十分敬佩高远。
众人立刻对高远刮目相看,没想到这位年轻人不但武勇过人,才华横溢,在军略方面也有过人之处。这单项的好找,三合一的天下屈指可数,众人一时间惊为天人。原来高孟严如此有才,之前的他不是这样的,众人又感到匪夷所思。
高远露出自信的笑容,这便是后来人的优势。即便郭嘉、荀彧这样的当世英才比高远知道的多,但后世来的高远比他们知道的更多,他们也要甘拜下风。
领先千年的知识,岂容超越?
“好!”曹操拍案而起,道:“孟严,此番对袁本初获胜,你是首功。本司空不日起兵,孟严可否来帐下出力?”他终于忍不住抛出了橄榄枝,这般有勇有谋有才的人,作为枭雄的曹操,是绝对不会放过的。
然而此刻的张辽,震惊的同时,心中十分不解,“公子是绝对不会投顺曹操的,此策绝不会是晋身之资,那么他又为什么帮助曹操出谋划策呢?”张辽便发现,高远太过高深莫测,自己彻底看不透他是如何打算的了。
高远起身,众人只以为他要做出决定,拭目以待。曹操露出了最和蔼的笑容,心说麾下若有高孟严这样有勇有谋的大将,何愁大事不成。期盼之色,顿时溢于言表。
高远遍观众人,似郭嘉,荀彧,许褚、徐晃等英才之士,皆在曹操手下效力。然而一股不服之气,更加涌上高远心头。他最后望了一眼张辽,弃曹操不顾,转身仰天长叹,“天下谁人明我心!”甩袖子就走了
张辽见到高远并没有投顺曹操的打算,内心深处松了口气。
“手里拿着橄榄枝摇啊摇”的曹操顿时傻了眼,他本以为高远考虑后会同意效力,没想直接就走了。曹操的脸上挂不住,脸色阴沉起来,突有所悟,暗道:“二年有余,此子依旧心怀仇恨,不愿投顺我,凭此子之才,必为祸患。”
曹操是什么人,中原霸主,他放下了身价招募,然而高远竟然是一点面子都不给。这无异于重重扇了曹操一计无形的耳光。
有道是主辱臣死,夏侯惇暴怒,起身道:“主公,末将这就去将高孟严抓回来,任凭主公发落!”
张辽心头一惊,就说求情的时候。郭嘉好似随口的一句话传来,“昔日周公吐脯,天下归心。”
恼羞成怒的曹操闻言一愣,他很快冷静了下来,心说此子年少,我也有的是时间降服他。于是中原霸主曹操充满了自信,他挥退了夏侯惇,感叹道:“此次早生数年,吕布大事成矣。”
众人听到后颇有感触,尤其是张辽。他没想到高远从软弱的碌碌无为,变的勇可挡关羽,谋略让郭嘉、荀彧这样的大才惊叹,想到他前番重整基业之事,不免记忆起旧主之恩,心中颇动。而高远临走之时的话,依旧在他耳边回荡,那种落寞和孤独,让他感同身受。
此次庆功宴后,天下广为流传高远的龟虽寿,一时间,大江南北,皆认为高远乃是有不可多得的当世才俊,又为他如今寄人篱下的境况而惋惜。
感谢:李建飞福礼、所言与记忆两位兄弟的打赏。
新书求推荐票,求收藏。
铜臭气,最让有学之士反感,但礼尚往来是要有的,这礼物就难免花钱,就有了铜臭气。他们很想知道,高远没有铜臭气的礼物是什么。
蒋干胡子一翘,斜视道:“那么,高公子快快拿出来让我等一观。”
高远观众人说道:“我有诗一首,送与曹公。”
郭嘉等人顿时来了兴趣,赠诗可不是寻常人能够赠送的。这诗不好,就达不到赠送的效果,并且传出去笑掉大牙,从此名声蒙尘。然而话又说回来,若是有一首好诗,立刻传与天下,声名鹊起。
九江名士蒋干就露出了不屑一顾,道:“无知小子,在座荀尚书、郭祭酒诸人,哪一个不是满腹经纶,就凭你一个山野粗鄙之人也敢学人赠诗?”
末席的高远侧立,望着屋顶雕花的横梁不语。
曹操本身就是一位大诗人,他颇有兴趣,挥退蒋干道:“孟严赠送本司空诗,本司空十分高兴,不妨说出,我等静听。”
高远这才转身,微微一礼,道:“曹公领军平定徐州,有大功与朝廷,不才有诗《龟虽寿》送于曹公,聊表寸心。”
曹操被夸赞,终于有了笑容,他疑心顿去。
龟虽寿!
似郭嘉、荀彧这样的高才,也看不透高远的心思,他们只能静观。
高远娓娓道来,“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他念诗之时目光遍观堂中诸人,尤其在张辽身上多停留了一会。
此诗念完,满堂静悄悄的针落可闻,然而瞬间后就炸开了锅。人们大声议论了起来,并投来惊讶,惊艳,惊叹的目光。
王佐之才荀彧情不自禁击节赞叹道:“好诗,好一首《龟虽寿》。”
郭嘉十分惊讶高远的才华,“好意境,此诗足以载入《乐府诗集》,于名家比肩。”
曹操已经乐的合不拢嘴,头风病竟然也好了一半,连道:“好诗,好诗,颇合我心。”
此诗之意:神龟虽然十分长寿,但生命终究会有结束的一天。腾蛇尽管能腾云乘雾飞行,但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人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决定。调养好身心,就定可以益寿延年。
有郭嘉等人解释,众人皆知道了此诗之意,更加赞同。
这诗,对于高远来说又有另一番含义:我随被束缚,但有雄心壮志。虽然一时衰败,但奋发之心永不止息。我命由我不由天,调整好我心,就能够获得成功。
这一首诗,高远不是送给曹操的,而是送给自己的,同时也是送给张辽的。这一层的含义,除了高远,没有人领悟到。他人皆从此诗的意境中,去感怀曹操的壮志人生去了。
然而有一人随后却是领悟到了,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吕布旧将张辽。他露出惊讶之色,他万万没有想到,往日里文不成武不就的高远,竟然有如此的抱负,竟然有如此的才华!
郭嘉起身对曹操一礼,道:“此诗道出了吾主的大志。”他又看向高远,敬服一礼道:“只有高公子这样才华横溢之人,才能够做出这样的诗来。”
高远面上微笑,心中冷笑。而曹操兴奋的跟中了五百万彩票一样,然而这《龟虽寿》是曹操晚年做的,高远拿曹操的诗忽悠了曹操,也是给他面子了。若曹孟德得知详情,不知会作何感想,估摸着会把高远大卸八块吧。
然而此刻的曹操,打死也不可能知道这首诗是高远剽窃自己多年后的版权。他心里跟吃了蜜一样,突然看到蒋干的时候,顿时吃了苍蝇一样恶心,冷哼一声一挥手。
蒋干脸色刷的就白了,急忙躬身,后退出去。退到高远身边的时候,急忙行礼,谄笑道:“高公子大才,您大人不记小人过,大人不记小人过。”他灰溜溜的离开了大厅。
众人开始重新认识高远,对于这名家道衰败的年轻人,流露出太多赞叹,而张辽另有所想。
饱学之士更令人尊敬,曹操是要礼贤下士的,他急忙指着近处蒋干的席位,亲自起身请高远入席。
高远再次入席,恰巧与张辽相对。张辽颇为尴尬,而高远反而是更加镇定自若。
庆功宴正式开始了,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渐渐进入了*。众人诉说战事获胜的经历,期间不免又对高远的《龟虽寿》赞叹。
席间,郭嘉多次示意曹操借机招募高远加入,正当曹操趁着酒兴有所动作的时候,一阵冷风倒卷。高远随众人一起望去,就见门口黑影一闪,疾步进来一位武将,正是值守的夏侯恩。
他拜倒在地,举起二卷竹简,大声道:“主公,袁本初兴兵十余万,大军已经进驻黎阳,先锋颜良即将到达白马,延津于禁,白马刘延的告急文书已经传到!”
曹操吃了一惊,急忙拿来细看。曹操看完后,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感冒和头风病都好了。开始燥热的他扔掉披风,便是曹操,也已经心惊,焦急道:“袁绍大军以动,汝等有何良策对敌?”
告急文书传与曹操手下重要谋士之间。
袁绍有十余万大军,粮草充足,而曹操虽然也有不少兵马,但需要防守南面的刘表、孙策,还有西北的马腾,青州的袁谭部。他能够调动的兵马只有二万多人,郭嘉等人皆皱眉,面色开始压抑。
堂中诸人深知目前中原的实力与河北差距巨大,皆露出忧色。
此事高远早就猜到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然而全在他掌中,那未卜先知快意,令他更加自信。心中哈哈大笑,他的机会来了。
这时荀攸说道:“袁本初兵马虽多,但不足为惧。我军皆是精锐之士,以一当百。但利在急战,若是拖延时日,粮草不济。”
“此话颇合我意。”曹操摸着胡子说道。
高远听到后,心里又是暗笑。这话他在《三国演义》里面看到过,但最终怎么样?好汉架不住人多,最终出击的曹操战败,退守官渡。
他想到这里,不免露出耐人寻味的表情。
而一旁的郭嘉忽然间,就发现高远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难道高孟严已经有了更好的对策?”于是,这位鬼谋便说道:“不知高公子有何高见?”
众人的注意力立刻转移到了高远身上,想要看看这位能够作出《龟虽寿》的年轻人,是否在谋略上也有建树。
高远脑筋一转,琢磨一番,便说道:“袁本初兵多将广,初期锐气极盛,曹公虽然兵精,但无法立刻取得优势。若是急战,兵员损失下对后面的战事极其不利。”
高远上来就将荀攸的主张全盘否定了,众人十分吃惊。
曹操不动声色道:“那么以孟严之意呢?”
高远微微一笑,他后世而来深知历史走向,自然知道最好的办法,道:“可佯攻延津,急袭白马,围剿颜良重挫袁军锐气。”他起身遍观诸人娓娓而谈,“河北军虽众,但文武不和,无法全力以赴。明公可以扼守官渡要害,袁本初必定无法寸进。待得袁本初营中有变,便是用计破敌之时。”
郭嘉与荀彧等人面面相窥,忍不住说道:“此谋甚妙,主公若用此谋,袁本初必败无疑!”
荀攸脸红道:“听孟严先生一席话茅塞顿开,荀攸险些误主,死罪,死罪。”
曹操手下的谋士,十分敬佩高远。
众人立刻对高远刮目相看,没想到这位年轻人不但武勇过人,才华横溢,在军略方面也有过人之处。这单项的好找,三合一的天下屈指可数,众人一时间惊为天人。原来高孟严如此有才,之前的他不是这样的,众人又感到匪夷所思。
高远露出自信的笑容,这便是后来人的优势。即便郭嘉、荀彧这样的当世英才比高远知道的多,但后世来的高远比他们知道的更多,他们也要甘拜下风。
领先千年的知识,岂容超越?
“好!”曹操拍案而起,道:“孟严,此番对袁本初获胜,你是首功。本司空不日起兵,孟严可否来帐下出力?”他终于忍不住抛出了橄榄枝,这般有勇有谋有才的人,作为枭雄的曹操,是绝对不会放过的。
然而此刻的张辽,震惊的同时,心中十分不解,“公子是绝对不会投顺曹操的,此策绝不会是晋身之资,那么他又为什么帮助曹操出谋划策呢?”张辽便发现,高远太过高深莫测,自己彻底看不透他是如何打算的了。
高远起身,众人只以为他要做出决定,拭目以待。曹操露出了最和蔼的笑容,心说麾下若有高孟严这样有勇有谋的大将,何愁大事不成。期盼之色,顿时溢于言表。
高远遍观众人,似郭嘉,荀彧,许褚、徐晃等英才之士,皆在曹操手下效力。然而一股不服之气,更加涌上高远心头。他最后望了一眼张辽,弃曹操不顾,转身仰天长叹,“天下谁人明我心!”甩袖子就走了
张辽见到高远并没有投顺曹操的打算,内心深处松了口气。
“手里拿着橄榄枝摇啊摇”的曹操顿时傻了眼,他本以为高远考虑后会同意效力,没想直接就走了。曹操的脸上挂不住,脸色阴沉起来,突有所悟,暗道:“二年有余,此子依旧心怀仇恨,不愿投顺我,凭此子之才,必为祸患。”
曹操是什么人,中原霸主,他放下了身价招募,然而高远竟然是一点面子都不给。这无异于重重扇了曹操一计无形的耳光。
有道是主辱臣死,夏侯惇暴怒,起身道:“主公,末将这就去将高孟严抓回来,任凭主公发落!”
张辽心头一惊,就说求情的时候。郭嘉好似随口的一句话传来,“昔日周公吐脯,天下归心。”
恼羞成怒的曹操闻言一愣,他很快冷静了下来,心说此子年少,我也有的是时间降服他。于是中原霸主曹操充满了自信,他挥退了夏侯惇,感叹道:“此次早生数年,吕布大事成矣。”
众人听到后颇有感触,尤其是张辽。他没想到高远从软弱的碌碌无为,变的勇可挡关羽,谋略让郭嘉、荀彧这样的大才惊叹,想到他前番重整基业之事,不免记忆起旧主之恩,心中颇动。而高远临走之时的话,依旧在他耳边回荡,那种落寞和孤独,让他感同身受。
此次庆功宴后,天下广为流传高远的龟虽寿,一时间,大江南北,皆认为高远乃是有不可多得的当世才俊,又为他如今寄人篱下的境况而惋惜。
感谢:李建飞福礼、所言与记忆两位兄弟的打赏。
新书求推荐票,求收藏。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