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70 第二百七十章 决战邺城之巅
- 271 第二百七十一章 三方混战
- 272 第二百七十二章 死的最快的皇帝
- 273 第二百七十三章 实力暴涨
- 274 第二百七十四章 青州围歼战
- 275 第二百七十五章 袁熙登基
- 276 第二百七十六章 袁家的覆灭
- 277 第二百七十七章 谁来当皇帝
- 278 第二百七十八章 官渡
- 279 第二百七十九章 一统中原
- 280 第二百八十章 历史回来了
- 281 第二百八十一章 刘备有军师
- 282 第二百八十二章 博望坡之战
- 283 第二百八十三章 南征
- 284 第二百八十四章 牵猪到处卖
- 285 第二百八十五章 草船借箭
- 286 第二百八十六章 凡人的智慧
- 287 第二百八十七章 诸葛怂鸡
- 288 第二百八十八章 主公神了
- 289 第二百八十九章 苦肉计
- 290 第二百九十章 诈降书
- 291 第二百九十一章 凤雏来了
- 292 第二百九十二章 道破连环反坏事
- 293 第二百九十三章 周瑜好吐血
- 294 第二百九十四章 高远的布置
- 295 第二百九十五章 敌我进行时
- 296 第二百九十六章 赤壁鏖兵
- 297 第二百九十七章 尽灭九路
- 298 第二百九十八章 怒斩诸葛亮
- 299 第二百九十九章 刘备败逃
- 300 第三百章 刘备要投降
- 301 第三百零一章 天下一统
- 302 新书以上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百八十章 历史回来了
第二百八十章 历史回来了
高远杀了大周朝第五任皇帝,收服降兵十余万,郭图、辛评等人授首。
消息传到许昌后,大周朝最后的大臣崔琰、王修、岑璧肝胆俱裂。
崔琰和王修就请岑璧继位称帝,继续带领大周抵抗。
然而,岑璧却是以“大毅力”拒绝了帝位的诱惑,他说道:“还是算了,投降吧。”又对崔琰和王修道:“你二人也对袁氏尽忠了,不能愚忠,天下大事,已经在丞相那边……。”
忽然之间,崔琰和王修也已经没有了心力,憔悴之下,就投降了。
公元207年五月,高远收复中原。一时间之间,天下百姓欢庆,南方诸侯震动。
似孙权、刘备等人,谁也没有想到,庞大的袁绍势力,说垮就垮了。
然而对于高远来说,一切都是水到渠成。毕竟他在并州苦练内功多年,执行的善政已经深入民心,但凡走到哪里,都会得到百姓的支持。也正因为有了全百姓的支持,他才能够如此快速的,消灭了袁绍。
随后,势力暴涨的高远,调动五十万大军,进攻宛城。
刘表势力心惊肉跳,迫于高远强大的军事压力,刘表派遣使者,愿意归还宛城,请求高远能够退兵。
高远便和众位军师商量了一下,鉴于这一年之间,就从三州之地扩张到了十州半,地方上需要巩固。因此,高远暂且答应了刘表的请求,当曹仁部进驻樊城的时候,便停止了军事行动。
紧跟着,高远便将大本营迁到了许昌,朝廷自然是跟来了。
到了现在,朝廷终于可以发挥他的重要作用了。在长安“休闲”的汉献帝,就要求重新去许昌,然而高远没有搭理他,而是派曹洪前去长安。镇守西部,另外圈禁汉献帝,不得与外界传递消息。
另一方面,高远开始大刀阔斧重整朝廷。废除三公九卿制,启用三省六部制。司马懿、徐庶等军师全部任职三省,其余等人进驻六部,又有嫡系任职各州封疆大吏。高远自领宰相,统领中枢、地方。除了没有皇帝的头衔外,权势已经和皇帝一样。
207年下半年,由于高远整理各州,他停止了军事行动后,天下忽然之间就太平了下来。
转眼到了208年,高远的土地改革在各州顺利实施,民心大振。经历了207年的秋收,208年的夏收后,各州元气迅速恢复。高远又严厉打击士族,但凡做过伤天害理事情的。该治罪治罪,该吵架吵架。这一下可了不得了,全被抄家了。
高远得知后,十分惋惜,道:“没想到,没有一家不犯罪的,死了也是活该。”
就此,士族打倒高远吃饱,一时间府库钱粮充足,直追汉武盛世。
208年4月后。荆州传来消息,刘表病危,蔡瑁等人扶持的刘琮与刘琦争位,刘琦跑到了江夏避难。
高远福由心至。暗道:“这历史忽然之间回来了!”
掌握历史走向,乃是高远的神兵利器,然而许多年前,他就失去了这个神兵利器。眼看着神兵利器又回来了,高远自然大喜过望。
于是,就在208年四月底。夏粮全部入库后,高远就召集文武,商议南征。
丞相府中,高远面南高坐。
右手边,是赵云、许褚、夏侯惇、夏侯渊、徐晃、马超、庞德、颜良、文丑、张郃、曹仁、曹洪、于禁、李典、乐进这些大将。至于张辽等人,都在合肥、樊城、汉中、长安等地守边。
左手边,则是司马懿、徐庶、郭嘉、贾诩、荀彧、荀攸、田丰、沮授、满宠、刘晔等人。
一时间,气象还在后世曹操鼎盛时期之上。
听说高远要南征,这就是奔着统一天下去了,又有感于兵强马壮,钱粮充足,文武便感到果真是一统天下的时机已经到了,因此一阵喜悦。
赵云就首先说道:“主公,今日有消息,刘备在新野招兵买马,颇有声势。若议南征,必先图此人!”
高远心里是有一个全盘计划的,便道:“子龙所言甚是,刘表留下刘备,就是想让他成为荆州的屏障。此南征,由于江东水军很强,因此不可从合肥进兵。而是要下荆襄,收荆州水军为己用,就可一鼓作气,横扫江东!”
司马懿等军师闻言,钦佩不已,齐声道:“主公深思熟虑,此番进兵策略,实乃上策!”
荀彧最是稳重,进言道:“主公,刘备也是当世英雄,听说得到了一个叫做诸葛亮的军师,有了此人相助,这才在新野有了些声势,不可轻敌。”
谁知夏侯惇不快,起身行礼道:“主公,刘备只是鼠辈耳,某不才,愿以精兵数万为先锋,必擒那刘备还有什么诸葛亮的至主公驾下发落。”
这一下可了不得了,赵云、夏侯渊、徐晃、马超、庞德、颜良、文丑、张郃全部站起来了,都要求当先锋。
马超道:“何须数万,一万兵马足以抓住刘备!”
颜良就说了,“我五千就够了!”
“我三千!”文丑道。
高远听到后,一阵哆嗦,心说军心可用,但是,这诸葛亮可不好对付。他便先安抚众将,待得商议妥当,再作打算。
这时候,徐庶就起身对众将说了,“诸位将军,不可轻视刘备,今日刘备得到诸葛亮相助,如虎添翼!”
夏侯惇一只眼睛,瞪得也是吓人,嗡声道:“军师,诸葛亮是个什么东西?”
徐庶苦笑道:“诸葛亮不是东西,此人字孔明,道号卧龙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出鬼入神之计,真当世之奇才,非可小觑。”
高远一听来了精神,只因为这对答太熟悉了,心说神器终于是回来了,他立刻就说道:“比公如何?”
徐庶立刻如历史上一般,道:“庶安敢比亮?庶如萤火之光,亮乃皓月之明也。”
夏侯惇立刻不满挥手:“军师之言差矣,吾看那诸葛亮如草芥耳,何足惧哉!吾若不一阵生擒刘备,活捉诸葛,愿将首级献与丞相。”
历史在这一刻,彻底回来了,掌握历史,就是高远的神器。高远心说,我把历史说破,将火烧博望坡翻转过来,没准夏侯惇就真抓住刘备和诸葛亮了,省去太多麻烦。
然而高远又一想,提前说了,就影响了夏侯惇的判断,就会又改变了历史。那么,怎么办,才能够在不影响夏侯惇判断的情况下,逆转博望坡呢?(未完待续。)
PS: 感谢:清云御风 投票。骚王 、hggjchnv 打赏。
消息传到许昌后,大周朝最后的大臣崔琰、王修、岑璧肝胆俱裂。
崔琰和王修就请岑璧继位称帝,继续带领大周抵抗。
然而,岑璧却是以“大毅力”拒绝了帝位的诱惑,他说道:“还是算了,投降吧。”又对崔琰和王修道:“你二人也对袁氏尽忠了,不能愚忠,天下大事,已经在丞相那边……。”
忽然之间,崔琰和王修也已经没有了心力,憔悴之下,就投降了。
公元207年五月,高远收复中原。一时间之间,天下百姓欢庆,南方诸侯震动。
似孙权、刘备等人,谁也没有想到,庞大的袁绍势力,说垮就垮了。
然而对于高远来说,一切都是水到渠成。毕竟他在并州苦练内功多年,执行的善政已经深入民心,但凡走到哪里,都会得到百姓的支持。也正因为有了全百姓的支持,他才能够如此快速的,消灭了袁绍。
随后,势力暴涨的高远,调动五十万大军,进攻宛城。
刘表势力心惊肉跳,迫于高远强大的军事压力,刘表派遣使者,愿意归还宛城,请求高远能够退兵。
高远便和众位军师商量了一下,鉴于这一年之间,就从三州之地扩张到了十州半,地方上需要巩固。因此,高远暂且答应了刘表的请求,当曹仁部进驻樊城的时候,便停止了军事行动。
紧跟着,高远便将大本营迁到了许昌,朝廷自然是跟来了。
到了现在,朝廷终于可以发挥他的重要作用了。在长安“休闲”的汉献帝,就要求重新去许昌,然而高远没有搭理他,而是派曹洪前去长安。镇守西部,另外圈禁汉献帝,不得与外界传递消息。
另一方面,高远开始大刀阔斧重整朝廷。废除三公九卿制,启用三省六部制。司马懿、徐庶等军师全部任职三省,其余等人进驻六部,又有嫡系任职各州封疆大吏。高远自领宰相,统领中枢、地方。除了没有皇帝的头衔外,权势已经和皇帝一样。
207年下半年,由于高远整理各州,他停止了军事行动后,天下忽然之间就太平了下来。
转眼到了208年,高远的土地改革在各州顺利实施,民心大振。经历了207年的秋收,208年的夏收后,各州元气迅速恢复。高远又严厉打击士族,但凡做过伤天害理事情的。该治罪治罪,该吵架吵架。这一下可了不得了,全被抄家了。
高远得知后,十分惋惜,道:“没想到,没有一家不犯罪的,死了也是活该。”
就此,士族打倒高远吃饱,一时间府库钱粮充足,直追汉武盛世。
208年4月后。荆州传来消息,刘表病危,蔡瑁等人扶持的刘琮与刘琦争位,刘琦跑到了江夏避难。
高远福由心至。暗道:“这历史忽然之间回来了!”
掌握历史走向,乃是高远的神兵利器,然而许多年前,他就失去了这个神兵利器。眼看着神兵利器又回来了,高远自然大喜过望。
于是,就在208年四月底。夏粮全部入库后,高远就召集文武,商议南征。
丞相府中,高远面南高坐。
右手边,是赵云、许褚、夏侯惇、夏侯渊、徐晃、马超、庞德、颜良、文丑、张郃、曹仁、曹洪、于禁、李典、乐进这些大将。至于张辽等人,都在合肥、樊城、汉中、长安等地守边。
左手边,则是司马懿、徐庶、郭嘉、贾诩、荀彧、荀攸、田丰、沮授、满宠、刘晔等人。
一时间,气象还在后世曹操鼎盛时期之上。
听说高远要南征,这就是奔着统一天下去了,又有感于兵强马壮,钱粮充足,文武便感到果真是一统天下的时机已经到了,因此一阵喜悦。
赵云就首先说道:“主公,今日有消息,刘备在新野招兵买马,颇有声势。若议南征,必先图此人!”
高远心里是有一个全盘计划的,便道:“子龙所言甚是,刘表留下刘备,就是想让他成为荆州的屏障。此南征,由于江东水军很强,因此不可从合肥进兵。而是要下荆襄,收荆州水军为己用,就可一鼓作气,横扫江东!”
司马懿等军师闻言,钦佩不已,齐声道:“主公深思熟虑,此番进兵策略,实乃上策!”
荀彧最是稳重,进言道:“主公,刘备也是当世英雄,听说得到了一个叫做诸葛亮的军师,有了此人相助,这才在新野有了些声势,不可轻敌。”
谁知夏侯惇不快,起身行礼道:“主公,刘备只是鼠辈耳,某不才,愿以精兵数万为先锋,必擒那刘备还有什么诸葛亮的至主公驾下发落。”
这一下可了不得了,赵云、夏侯渊、徐晃、马超、庞德、颜良、文丑、张郃全部站起来了,都要求当先锋。
马超道:“何须数万,一万兵马足以抓住刘备!”
颜良就说了,“我五千就够了!”
“我三千!”文丑道。
高远听到后,一阵哆嗦,心说军心可用,但是,这诸葛亮可不好对付。他便先安抚众将,待得商议妥当,再作打算。
这时候,徐庶就起身对众将说了,“诸位将军,不可轻视刘备,今日刘备得到诸葛亮相助,如虎添翼!”
夏侯惇一只眼睛,瞪得也是吓人,嗡声道:“军师,诸葛亮是个什么东西?”
徐庶苦笑道:“诸葛亮不是东西,此人字孔明,道号卧龙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出鬼入神之计,真当世之奇才,非可小觑。”
高远一听来了精神,只因为这对答太熟悉了,心说神器终于是回来了,他立刻就说道:“比公如何?”
徐庶立刻如历史上一般,道:“庶安敢比亮?庶如萤火之光,亮乃皓月之明也。”
夏侯惇立刻不满挥手:“军师之言差矣,吾看那诸葛亮如草芥耳,何足惧哉!吾若不一阵生擒刘备,活捉诸葛,愿将首级献与丞相。”
历史在这一刻,彻底回来了,掌握历史,就是高远的神器。高远心说,我把历史说破,将火烧博望坡翻转过来,没准夏侯惇就真抓住刘备和诸葛亮了,省去太多麻烦。
然而高远又一想,提前说了,就影响了夏侯惇的判断,就会又改变了历史。那么,怎么办,才能够在不影响夏侯惇判断的情况下,逆转博望坡呢?(未完待续。)
PS: 感谢:清云御风 投票。骚王 、hggjchnv 打赏。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