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43 第二百四十三章 曹操哭了
- 244 第二百四十四章 苦练内功
- 245 第二百四十五章 并幽冀抗袁根据地
- 246 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公粮
- 247 第二百四十七章 破洛阳
- 248 第二百四十八章 孟德上吊
- 249 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从
- 250 第二百五十章 局势
- 251 第二百五十一章 人才济济
- 252 第二百五十二章 马超来投
- 253 第二百五十三章 战事再起
- 254 第二百五十四章 没有大将
- 255 第二百五十五章 袁军不度雁门关
- 256 第二百五十六章 招降西凉骑兵
- 257 第二百五十七章 反戈一击
- 258 第二百五十八章 袁跑跑
- 259 第二百五十九章 连抓三头
- 260 第二百六十章 河北诤臣
- 261 第二百六十一章 横扫雍凉
- 262 第二百六十二章 袁绍称帝
- 263 第二百六十三章 登基当天的闹剧
- 264 第二百六十四章 八十万大军压境
- 265 第二百六十五章 黑夜里的奇袭
- 266 第二百六十六章 决战在即
- 267 第二百六十七章 骑兵突击
- 268 第二百六十八章 袁老爹的最后
- 269 第二百六十九章 争位
- 270 第二百七十章 决战邺城之巅
- 271 第二百七十一章 三方混战
- 272 第二百七十二章 死的最快的皇帝
- 273 第二百七十三章 实力暴涨
- 274 第二百七十四章 青州围歼战
- 275 第二百七十五章 袁熙登基
- 276 第二百七十六章 袁家的覆灭
- 277 第二百七十七章 谁来当皇帝
- 278 第二百七十八章 官渡
- 279 第二百七十九章 一统中原
- 280 第二百八十章 历史回来了
- 281 第二百八十一章 刘备有军师
- 282 第二百八十二章 博望坡之战
- 283 第二百八十三章 南征
- 284 第二百八十四章 牵猪到处卖
- 285 第二百八十五章 草船借箭
- 286 第二百八十六章 凡人的智慧
- 287 第二百八十七章 诸葛怂鸡
- 288 第二百八十八章 主公神了
- 289 第二百八十九章 苦肉计
- 290 第二百九十章 诈降书
- 291 第二百九十一章 凤雏来了
- 292 第二百九十二章 道破连环反坏事
- 293 第二百九十三章 周瑜好吐血
- 294 第二百九十四章 高远的布置
- 295 第二百九十五章 敌我进行时
- 296 第二百九十六章 赤壁鏖兵
- 297 第二百九十七章 尽灭九路
- 298 第二百九十八章 怒斩诸葛亮
- 299 第二百九十九章 刘备败逃
- 300 第三百章 刘备要投降
- 301 第三百零一章 天下一统
- 302 新书以上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百五十三章 战事再起
第二百五十三章 战事再起
自从袁绍得到雍凉后,他就成为一个有大心脏的老男人了。便感到,天下应该姓袁了。
“刘璋看门之犬,刘表无能之辈,江东碧眼小儿,皆不为惧。”袁绍当时在天水是这么说得。
“一定要小心高孟严……。”田丰是这么提醒的。
袁绍的面皮就哆嗦了一阵,然而此刻的袁绍已经是拥有九州之地,带甲百万,战将千员的老男人了。他虽然不能打,但手下能打。他便感到,九州打一州,闭着眼都能打赢。
但是,袁绍也是有自己独到见解的,因此他便提出了一个计划,“西凉五万铁骑归我,又有本部五万骑军,十万骑兵先行,十万步兵后进。虽然高远有壶关之险,黄河天堑,但在西北,只有一座小小的雁门关。想我二十万大军,攻下雁门易如反掌。夺下雁门,就能够随时攻击高远的腹地,也就打开了并州的缺口。你们看怎么样?”
田丰琢磨了一下,感到这个计划是可行的。这壶关比雁门关难打多了,至于黄河,自从高远大力发展水军后,这过去后的粮草运输就是一个大问题了。他便说道:“主公所言甚是,更为重要的是,雁门关四周人口稀少,高孟严就得不到百姓的支持了。”
袁绍一听就笑了,这话说到了他的心里,他便恨恨道:“这些平头老百姓,就知道跟着高远造反。雁门关好像是高远的牧区。百姓数量不及内地十分之一。没有百姓支持的高远,什么都不是。我军此去,一定能够大获全胜。”
袁绍忽然道:“马上命令。颜良从洛阳,袁熙从壶关,三面对高远发动攻势!”
田丰吃了一惊,急忙道:“主公不可,须知,那太行山中,还有一个赵云……。”
袁绍闻言。这才想起,自己的腹地里面。还有一个该死的抗袁根据地。这根据地就如同一个“毒瘤”一样,虽然要不了袁绍的性命,但却牵扯了他太多的精力。一不留神,还就一阵阵痛。
因此。袁绍便感到,还是等到有实质性突破后,在进行合围等计划。以免合围没有成功,反而被高远袭击了冀州等地。因此,他非但没有命令内地合攻,反而是吩咐自己的儿子,一定要小心守备。高远军在村子里闹就闹吧,成不了气候,只要守好城池就行了。
就此。袁绍制定了奔袭雁门关的作战计划,就留下文丑在长安,坐镇雍凉地区。又有降将梁兴、侯选、程银、李堪辅佐。
而袁绍起大兵二十万,就进入到了羌地。
羌人吓坏了,羌王迷当急忙派人来投顺,又是送牛羊,又是送马匹。
这可把袁绍高兴坏了,心说我天威至此。收服天下,指日可待。
另一方面。高远得到袁绍出兵雁门的消息后,便留下张辽、司马懿、徐庶等人看家。率领十万大军,前去雁门拒敌。
带着夏侯惇、夏侯渊、许褚、马超、庞德、马岱、曹仁、曹洪、曹彰、夏侯霸等将,又带着,郭嘉、贾诩为军师。
行军之事,看着自己的这些将领谋士,要不是还能看到马超、马岱,整的高远恍惚间,只以为自己就是曹操了。心说真是世事无常,什么事情都有,如今全跟着我了。
高远还是有些小窃喜的,心说若得不了天下,都对不起这阵容。
因此,虽然高远只有十万人,但那真是气势如虹。
另外,高远又命令常山郡抗袁根据地的赵云,立刻四处出击敌后,牵制了袁绍在北方的力量。这让袁绍,无法从多面,发动攻击。
205年初夏,高远率领十万大军,进入了雁门关。夏季,这草原上的温度刚好不冷不热。
关城议事厅里,守将田豫,做了汇报。
由于高远来的及时,袁军的先锋三万人昨天也是刚到,后续兵马正在来的路上。
高远登城头查看,就见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数不清的帐篷,数不清的马匹,敌势力很大。并且,由于是在草原内,又是夏季,敌人根本不用携带草料,这极大减少了袁军的后勤压力。
高远不免问道:“草原上的匈奴人是个什么态度?”
田豫急忙道:“各部都在戒备袁军,各部首领皆传来消息,但凡主公有用到他们的地方,一定前来相助。”
高远十分欣慰,道:“也不枉这么多年照顾他们。”
三日后,袁绍大部队接连到达,一时间,二十万大军汇聚在雁门关外的草原上。放眼望去,以十万计的帐篷延伸,在极远的地方,已经于天地相连。
袁军大帐之中。
袁绍皱着眉头,质问张郃道:“为何没有攻城?”
张郃急忙道:“主公,高孟严十万大军先一步进入了雁门,末将生恐有闪失,因此立下土墙营寨,等主公到来做定夺。”
袁绍吃惊道:“我骑军从草原横穿,高孟严在内地,竟然比我的骑兵来的还快?”
田丰便说道:“主公,高孟严在草原素有威望,有人通风报信,也是难免。”
袁绍忽然起身,走出大帐,众人不明所以急忙跟进。袁绍就站在广阔的大草原上,便感到心胸十分开阔,这脑袋也好使了许多,他遥望不远处的雁门,哈哈一笑道:“此关比之壶关差了许多,今日就做准备,来日便兵进雁门。”
这雁门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但那是几百年后的事情了。这个时期的雁门关,由于多年都在匈奴手中,因此破败也是难免。到高远手中时间不长,而高远的重心在壶关防线,因此的确没有壶关坚固。
到了第二天。
袁绍找来了韩遂,就说了,“文约,都说西凉勇士,英勇善战。那高孟严绝不会只在雁门之中,待得他出战,就要看看西凉铁骑的威风了。”
韩遂唯唯诺诺,道:“必定不让袁公失望。”
于是,袁绍尽起十万骑兵,前去雁门关前,十万大军不分本部还是西凉骑兵,都是张郃、蒋義渠、吕翔、吕威旷这些老人统帅。
而韩遂和他投降的旧将张横、成宜、杨秋、阎行、成公英等人,皆是张郃等人的部将。
然而一字排开,也是将星闪耀。
随后,关上高远,率领并州狼骑到来。这边刚刚摆下阵势,马超等人就看到了韩遂等人,既然在袁绍那边,不用说了,一定是投降了。
庞德大怒,横刀指道:“马将军待你们不薄,没想到尸骨未寒,你们就投降了仇人,似汝等不义之人,不是我西凉汉子!”(未完待续)
“刘璋看门之犬,刘表无能之辈,江东碧眼小儿,皆不为惧。”袁绍当时在天水是这么说得。
“一定要小心高孟严……。”田丰是这么提醒的。
袁绍的面皮就哆嗦了一阵,然而此刻的袁绍已经是拥有九州之地,带甲百万,战将千员的老男人了。他虽然不能打,但手下能打。他便感到,九州打一州,闭着眼都能打赢。
但是,袁绍也是有自己独到见解的,因此他便提出了一个计划,“西凉五万铁骑归我,又有本部五万骑军,十万骑兵先行,十万步兵后进。虽然高远有壶关之险,黄河天堑,但在西北,只有一座小小的雁门关。想我二十万大军,攻下雁门易如反掌。夺下雁门,就能够随时攻击高远的腹地,也就打开了并州的缺口。你们看怎么样?”
田丰琢磨了一下,感到这个计划是可行的。这壶关比雁门关难打多了,至于黄河,自从高远大力发展水军后,这过去后的粮草运输就是一个大问题了。他便说道:“主公所言甚是,更为重要的是,雁门关四周人口稀少,高孟严就得不到百姓的支持了。”
袁绍一听就笑了,这话说到了他的心里,他便恨恨道:“这些平头老百姓,就知道跟着高远造反。雁门关好像是高远的牧区。百姓数量不及内地十分之一。没有百姓支持的高远,什么都不是。我军此去,一定能够大获全胜。”
袁绍忽然道:“马上命令。颜良从洛阳,袁熙从壶关,三面对高远发动攻势!”
田丰吃了一惊,急忙道:“主公不可,须知,那太行山中,还有一个赵云……。”
袁绍闻言。这才想起,自己的腹地里面。还有一个该死的抗袁根据地。这根据地就如同一个“毒瘤”一样,虽然要不了袁绍的性命,但却牵扯了他太多的精力。一不留神,还就一阵阵痛。
因此。袁绍便感到,还是等到有实质性突破后,在进行合围等计划。以免合围没有成功,反而被高远袭击了冀州等地。因此,他非但没有命令内地合攻,反而是吩咐自己的儿子,一定要小心守备。高远军在村子里闹就闹吧,成不了气候,只要守好城池就行了。
就此。袁绍制定了奔袭雁门关的作战计划,就留下文丑在长安,坐镇雍凉地区。又有降将梁兴、侯选、程银、李堪辅佐。
而袁绍起大兵二十万,就进入到了羌地。
羌人吓坏了,羌王迷当急忙派人来投顺,又是送牛羊,又是送马匹。
这可把袁绍高兴坏了,心说我天威至此。收服天下,指日可待。
另一方面。高远得到袁绍出兵雁门的消息后,便留下张辽、司马懿、徐庶等人看家。率领十万大军,前去雁门拒敌。
带着夏侯惇、夏侯渊、许褚、马超、庞德、马岱、曹仁、曹洪、曹彰、夏侯霸等将,又带着,郭嘉、贾诩为军师。
行军之事,看着自己的这些将领谋士,要不是还能看到马超、马岱,整的高远恍惚间,只以为自己就是曹操了。心说真是世事无常,什么事情都有,如今全跟着我了。
高远还是有些小窃喜的,心说若得不了天下,都对不起这阵容。
因此,虽然高远只有十万人,但那真是气势如虹。
另外,高远又命令常山郡抗袁根据地的赵云,立刻四处出击敌后,牵制了袁绍在北方的力量。这让袁绍,无法从多面,发动攻击。
205年初夏,高远率领十万大军,进入了雁门关。夏季,这草原上的温度刚好不冷不热。
关城议事厅里,守将田豫,做了汇报。
由于高远来的及时,袁军的先锋三万人昨天也是刚到,后续兵马正在来的路上。
高远登城头查看,就见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数不清的帐篷,数不清的马匹,敌势力很大。并且,由于是在草原内,又是夏季,敌人根本不用携带草料,这极大减少了袁军的后勤压力。
高远不免问道:“草原上的匈奴人是个什么态度?”
田豫急忙道:“各部都在戒备袁军,各部首领皆传来消息,但凡主公有用到他们的地方,一定前来相助。”
高远十分欣慰,道:“也不枉这么多年照顾他们。”
三日后,袁绍大部队接连到达,一时间,二十万大军汇聚在雁门关外的草原上。放眼望去,以十万计的帐篷延伸,在极远的地方,已经于天地相连。
袁军大帐之中。
袁绍皱着眉头,质问张郃道:“为何没有攻城?”
张郃急忙道:“主公,高孟严十万大军先一步进入了雁门,末将生恐有闪失,因此立下土墙营寨,等主公到来做定夺。”
袁绍吃惊道:“我骑军从草原横穿,高孟严在内地,竟然比我的骑兵来的还快?”
田丰便说道:“主公,高孟严在草原素有威望,有人通风报信,也是难免。”
袁绍忽然起身,走出大帐,众人不明所以急忙跟进。袁绍就站在广阔的大草原上,便感到心胸十分开阔,这脑袋也好使了许多,他遥望不远处的雁门,哈哈一笑道:“此关比之壶关差了许多,今日就做准备,来日便兵进雁门。”
这雁门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但那是几百年后的事情了。这个时期的雁门关,由于多年都在匈奴手中,因此破败也是难免。到高远手中时间不长,而高远的重心在壶关防线,因此的确没有壶关坚固。
到了第二天。
袁绍找来了韩遂,就说了,“文约,都说西凉勇士,英勇善战。那高孟严绝不会只在雁门之中,待得他出战,就要看看西凉铁骑的威风了。”
韩遂唯唯诺诺,道:“必定不让袁公失望。”
于是,袁绍尽起十万骑兵,前去雁门关前,十万大军不分本部还是西凉骑兵,都是张郃、蒋義渠、吕翔、吕威旷这些老人统帅。
而韩遂和他投降的旧将张横、成宜、杨秋、阎行、成公英等人,皆是张郃等人的部将。
然而一字排开,也是将星闪耀。
随后,关上高远,率领并州狼骑到来。这边刚刚摆下阵势,马超等人就看到了韩遂等人,既然在袁绍那边,不用说了,一定是投降了。
庞德大怒,横刀指道:“马将军待你们不薄,没想到尸骨未寒,你们就投降了仇人,似汝等不义之人,不是我西凉汉子!”(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