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 第3章 大战前夕
- 4 第4章 夜袭
- 5 第5章 中伏
- 6 第6章 屠城
- 7 第7章 进军大同
- 8 第8章 攻城受挫
- 9 第9章 战场琐事
- 10 第10章 局势不利
- 11 第11章 打探消息
- 12 第12章 生死之间(上)
- 13 第13章 生死之间(下)
- 14 第14章 败逃
- 15 第15章 遭遇元军
- 16 第16章 热血复仇
- 17 第17章 班底雏形
- 18 第18章 以少袭多
- 19 第19章 功劳被抢
- 20 第20章 重回敢战营
- 21 第21章 伏击靺鞨部
- 22 第22章 擒拿敌酋
- 23 第23章 兵临上都
- 24 第24章 惨烈大战
- 25 第25章 螳臂当车
- 26 第26章 生另起炉灶之意
- 27 第27章 是守还是战?
- 28 第28章 决战(上)
- 29 第29章 决战(中)
- 30 第30章 决战(下)
- 31 第31章 龙翔天际
- 32 第32章 夺取赤峰城(上)
- 33 第33章 夺取赤峰城(下)
- 34 第34章 打劫匪徒
- 35 第35章 收获颇丰
- 36 第36章 棒子,是用来灭的!
- 37 第37章 指导练兵
- 38 第38章 打入敌人内部
- 39 第39章 挑拨离间(上)
- 40 第40章 挑拨离间(中)
- 41 第41章 挑拨离间(下)
- 42 第42章 ‘近’而示之‘远’
- 43 第43章 许睿的阳谋
- 44 第44章 破局
- 45 第45章 大战将起
- 46 第46章 激烈攻防
- 47 第47章 首战获胜
- 48 第48章 开始反击
- 49 第49章 善后处理
- 50 第50章 厉害的对手
- 51 第51章 言辞交锋
- 52 第52章 揭露许睿的阴谋
- 53 第53章 收网之战
- 54 第54章 摧枯拉朽
- 55 第55章 赏罚明军法
- 56 第56章 扩张前的特训(一)
- 57 第57章 扩张前的特训(二)
- 58 第58章 扩张前的特训(三)
- 59 第59章 扩张前的特训(四)
- 60 第60章 刀锋亮起(上)
- 61 第61章 刀锋亮起(中)
- 62 第62章 刀锋亮起(下)
- 63 第63章 诱敌
- 64 第64章 内部不和
- 65 第65章 终遭伏击
- 66 第66章 惨痛的变数
- 67 第67章 血腥激战
- 68 第68章 坑杀俘虏
- 69 第69章 朝阳三杰
- 70 第70章 将计就计
- 71 第71章 中敌激将计
- 72 第72章 赵信杀到
- 73 第73章 变化的四门斗底阵
- 74 第74章 恶战者,莫如瞿远!!!
- 75 第75章 示敌以弱
- 76 第76章 反击
- 77 第77章 瞒天过海之计 上
- 78 第78章 瞒天过海之计 下
- 79 第79章 引君入瓮
- 80 第80章 瓮中捉鳖
- 81 第81章 要拼命了!!!
- 82 第82章 定局
- 83 第74章 恶战者,莫如瞿远!!!
- 84 第75章 示敌以弱
- 85 第76章 反击
- 86 第77章 瞒天过海之计(上)
- 87 第78章 瞒天过海之计(下)
- 88 第79章 引君入瓮
- 89 第80章 瓮中捉鳖
- 90 第81章 要拼命了!!!
- 91 第82章 定局
- 92 第83章 巧计破关
- 93 第84章 杀袍泽兄弟者,有才亦不纳
- 94 第85章 议封赏
- 95 第86章 攻锦州城 上
- 96 第87章 攻锦州城 中
- 97 第88章 攻锦州城(下)
- 98 第89章 破城
- 99 第90章 1358年的烽火
- 100 第91章 兴内政
- 101 第92章 处理‘争地’纠纷(上)
- 102 第93章 处理‘争地’纠纷
- 103 第94章 狂徒公孙昱
- 104 第95章 治国之论(上)
- 105 第96章 治国之论(下)
- 106 第97章 出征东宁府
- 107 第98章 接连突破
- 108 第99章 大局定落
- 109 第100章 高丽棒子来搅局
- 110 第101章 连斩五将
- 111 第102章 首战大胜
- 112 第103章 丧心病狂
- 113 第104章 血性之战
- 114 第105章 炼心!定策!
- 115 第106章 开始反击
- 116 第107章 击毙李子春
- 117 第108章 诱敌首战
- 118 第109章 艰难诱敌
- 119 第110章 男儿当杀人!
- 120 第111章 斩杀李成桂
- 121 第112章 战后决断
- 122 第113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 123 第114章 改进冶铁技术(上)
- 124 第115章 改进冶铁技术(下)
- 125 第116章 改良火铳
- 126 第117章 训练火铳手
- 127 第118章 小试锋芒(上)
- 128 第119章 小试锋芒(下)
- 129 第120章 雷击营
- 130 第121章 救援中路伐元军?
- 131 第122章 干掉‘尾巴’ 上
- 132 第123章 干掉‘尾巴’(中)
- 133 第124章 干掉‘尾巴’(下)
- 134 第125章 干掉‘尾巴’(续)
- 135 第126章 收编俘虏
- 136 第127章 暗夜袭城
- 137 第128章 连锁反应(上)
- 138 第129章 连锁反应(中)
- 139 第130章 连锁反应(下)
- 140 第131章 疲兵
- 141 第132章 上下有隙
- 142 第133章 哗变
- 143 第134章 赵家军出现
- 144 第135章 林外剿杀(上)
- 145 第136章 林外剿杀(中)
- 146 第137章 林外剿杀(下)
- 147 第138章 林外绞杀(续1)
- 148 第139章 林外剿杀(续2)
- 149 第140章 放羊归山
- 150 第141章 进往滦州
- 151 第142章 人心纷乱
- 152 第143章 孛罗帖木儿的‘逆袭’
- 153 第144章 孛罗帖木儿的逆袭
- 154 第145章 击杀孛罗帖木儿
- 155 第146章 搅局
- 156 第147章 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3章 生死之间(下)
第13章 生死之间(下)
混乱中伙夫牛二看到了聚集在一起的赵信三人,连滚带爬地赶了过来,接过赵信递来的木枪,四个人肩并肩在乱军中往外闯。
这时,中军本阵也被冲散了,无数红巾军士卒在城下乱撞,然后被元军骑兵赶来赶去。
眼见元军骑兵又掉头冲了过来,牛二转身想跑,被赵信喝止,四人挤成一排,让过骑兵大队的前行方向,持枪对着从面前如飞奔过的数百骑兵。
转身用后背面对追击的骑兵是十分愚蠢的,这个粗浅的道理赵信怎么会不懂?骑兵中无数双眼睛看向了站在一边的四人,和四人对视在一处,却毫不停留,继续向前。
这一刻,赵信感觉时光流逝地特别慢,他和一双双元军骑兵的眼神交碰,从中看到了木然、冰冷、惊诧、疑惑等等各种情绪。
然后,这一幕突然加快,他看到了骑兵大队最后一骑的马蹄碰到一具红巾军士卒的尸身,停滞了一下。
就在这时,赵信大喝一声‘杀’,挺枪便向那骑兵的腰身刺去,身旁的陈棋、吴袭和牛二听见赵信的喝声,也跟着送出了手中的木枪。
那骑兵瞬间就被四杆木枪捅下了马背,一条腿却仍旧吊在了马镫上,被奔马拖走,身上还带着陈棋来不及收回的木枪。
刚才还威风凛凛的骑兵就这样死了?巨大的反差让陈棋等人还有些接受不了,傻乎乎地看向了赵信。
赵信却没时间解释,有关于从侧面攻击敌人要害的效果,有关于骑兵面对结阵的步卒并无优势等等这些战术理论,他自己也只是限于知道和了解的层面,并没有深入研究过,说起来既啰嗦,让人在短时间内就能明白也基本不可能。
但至少,这一次成功击杀落单骑兵的经历,让陈棋三人多少都恢复了些信心,他们紧跟在赵信身边,向战场外的红巾军大营跑去。
有组织的离开叫做撤退,无组织的逃离叫做溃败,撤退和溃败的区别就是前者可能活命,后者可能送命。
所以,赵信一行四人在元军步卒赶到城下之时,成功离开了战场,一路上,赵信还将十多个相熟的本百人队弟兄收拢起来,并安全回到了红巾军大营。
李思齐的骑兵突击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极佳效果,不仅将城下聚集的红巾军本阵冲垮,还令攻入城头的红巾军山字营陷入困境。
等察罕帖木儿率步卒赶到时,山字营已是军心大乱,转眼溃散,城头城下死伤狼藉。
领军登城的山字营副指挥使徐恪,在撤下土城时被李思齐生擒,面对李思齐的劝降,徐恪破口大骂,被当场枭首。
由于血狼营主力随二统领破头潘东进白登拒敌,手中无兵的血狼营骑将齐大柱,带领留守大营的一百骑冲击元军骑兵,为大统领‘关先生’的安全撤离赢得了时间。
战至最后一人时,齐大柱,这位绿林出身的好汉奋勇不屈,在围着自己的元军骑兵面前挥刀自尽。
元军骑兵突袭的时候,敢战营统领张忠正在中军本阵向大统领‘关先生’请战,他见东城上守军重兵布防,打算请命攻击北门。
大军溃散之时,张忠奋力杀出重围,沿路尽力收拢士卒,却只得了两千余人,敢战营前后五千余人如今战死过半,这位中年将领泪流满面,长久伫立在大营门前,扶着木门不愿回去。
此战中,敢战营首当其冲,损失最重,其次为攻上城头的山字营精锐,其余各军的损失大多发生在军阵溃乱时的自相践踏中,待回到大营后仔细清点,共计折了一万两千余人。
元军奇袭取得重大战果,但因为兵力缺乏,最终还是没有攻击红巾军大营,只是将土城拆毁后,便在大同镇抚使塔哈尔的出城亲迎下,耀武扬威地回归大同城内。
赵信回到营帐后倒头就睡,这一天的惊心动魄实在让他感到疲倦不已,正在熟睡之时,忽然被人摇醒,一看却是吴袭。
只见吴袭惊慌失措地道:“赵兄弟醒来,大军败了,大军败了!”
赵信猛地一个激灵,睡意全消,翻身坐起,抓住吴袭的胳膊问道:“什么败了?说清楚点!”
一旁的陈棋也惊醒了,望着吴袭说不出话来,吴袭话语中带着哽咽道:“二统领败了,逃回来的没多少人,全军尽没啊,尽没啊……”
赵信掀开营帐出来,敢战营内依旧寂静无声,只有箭楼上守夜的军卒身影在不时晃动。
待夜风吹得额头一凉,赵信又回到营帐内,急问道:“消息可靠?”
吴袭点头道:“我夜间睡不着,就溜出去找同村的程大哥,想打听些情势,到了中军大营外,就见他们正在收拾行装,我心里就慌了,问了值守的弟兄,那弟兄和我相熟,让我赶紧预作准备,说是二统领刚刚逃回来,身边只带着数百人!”
赵信又问道:“中军要撤?咱们这边怎么没动静?”
吴袭答道:“回来路上碰到张统领,我见他急急赶往中军大营!”
陈棋惊慌地颤抖着舌头问道:“张,张,张统领要丢下咱们?”
吴袭苦着脸道:“我也不知道啊,所以赶紧来找你们,赵兄弟给出个主意,要是张统领真的撇下咱们,咋们,咋们要如何应对?”
赵信想起白日里张忠扶住营门等待弟兄们回归时大哭的样子,摇了摇头道:“张统领不会丢下弟兄们的,或许是去中军请命吧,先莫惊慌,等等消息再说!”
三人在帐内坐不住了,又出了营帐,遥望中军大营的方向,隔了一会儿,赵信便对陈棋和吴袭道:“你们分头去把弟兄们叫起来,收拾好到我的营帐内集合,只带兵刃细软,小点声不要闹出大动静来!”
军营中没有军令就擅自收拾行装,这是杀头的大罪,赵信本来也不欲行此违令之事,但事情紧急,若是张忠真的撇下弟兄们不管,大伙儿便都要死在这里。
能够早一些做好撤离的准备,便多一分保命的希望,事到如今,赵信也只好抛开军令不顾了。
陈棋和吴袭都知道这么做的严重后果,小心翼翼地到周围营帐轻声唤醒了大伙儿,悄悄地集中到赵信的营帐内。
这时,中军本阵也被冲散了,无数红巾军士卒在城下乱撞,然后被元军骑兵赶来赶去。
眼见元军骑兵又掉头冲了过来,牛二转身想跑,被赵信喝止,四人挤成一排,让过骑兵大队的前行方向,持枪对着从面前如飞奔过的数百骑兵。
转身用后背面对追击的骑兵是十分愚蠢的,这个粗浅的道理赵信怎么会不懂?骑兵中无数双眼睛看向了站在一边的四人,和四人对视在一处,却毫不停留,继续向前。
这一刻,赵信感觉时光流逝地特别慢,他和一双双元军骑兵的眼神交碰,从中看到了木然、冰冷、惊诧、疑惑等等各种情绪。
然后,这一幕突然加快,他看到了骑兵大队最后一骑的马蹄碰到一具红巾军士卒的尸身,停滞了一下。
就在这时,赵信大喝一声‘杀’,挺枪便向那骑兵的腰身刺去,身旁的陈棋、吴袭和牛二听见赵信的喝声,也跟着送出了手中的木枪。
那骑兵瞬间就被四杆木枪捅下了马背,一条腿却仍旧吊在了马镫上,被奔马拖走,身上还带着陈棋来不及收回的木枪。
刚才还威风凛凛的骑兵就这样死了?巨大的反差让陈棋等人还有些接受不了,傻乎乎地看向了赵信。
赵信却没时间解释,有关于从侧面攻击敌人要害的效果,有关于骑兵面对结阵的步卒并无优势等等这些战术理论,他自己也只是限于知道和了解的层面,并没有深入研究过,说起来既啰嗦,让人在短时间内就能明白也基本不可能。
但至少,这一次成功击杀落单骑兵的经历,让陈棋三人多少都恢复了些信心,他们紧跟在赵信身边,向战场外的红巾军大营跑去。
有组织的离开叫做撤退,无组织的逃离叫做溃败,撤退和溃败的区别就是前者可能活命,后者可能送命。
所以,赵信一行四人在元军步卒赶到城下之时,成功离开了战场,一路上,赵信还将十多个相熟的本百人队弟兄收拢起来,并安全回到了红巾军大营。
李思齐的骑兵突击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极佳效果,不仅将城下聚集的红巾军本阵冲垮,还令攻入城头的红巾军山字营陷入困境。
等察罕帖木儿率步卒赶到时,山字营已是军心大乱,转眼溃散,城头城下死伤狼藉。
领军登城的山字营副指挥使徐恪,在撤下土城时被李思齐生擒,面对李思齐的劝降,徐恪破口大骂,被当场枭首。
由于血狼营主力随二统领破头潘东进白登拒敌,手中无兵的血狼营骑将齐大柱,带领留守大营的一百骑冲击元军骑兵,为大统领‘关先生’的安全撤离赢得了时间。
战至最后一人时,齐大柱,这位绿林出身的好汉奋勇不屈,在围着自己的元军骑兵面前挥刀自尽。
元军骑兵突袭的时候,敢战营统领张忠正在中军本阵向大统领‘关先生’请战,他见东城上守军重兵布防,打算请命攻击北门。
大军溃散之时,张忠奋力杀出重围,沿路尽力收拢士卒,却只得了两千余人,敢战营前后五千余人如今战死过半,这位中年将领泪流满面,长久伫立在大营门前,扶着木门不愿回去。
此战中,敢战营首当其冲,损失最重,其次为攻上城头的山字营精锐,其余各军的损失大多发生在军阵溃乱时的自相践踏中,待回到大营后仔细清点,共计折了一万两千余人。
元军奇袭取得重大战果,但因为兵力缺乏,最终还是没有攻击红巾军大营,只是将土城拆毁后,便在大同镇抚使塔哈尔的出城亲迎下,耀武扬威地回归大同城内。
赵信回到营帐后倒头就睡,这一天的惊心动魄实在让他感到疲倦不已,正在熟睡之时,忽然被人摇醒,一看却是吴袭。
只见吴袭惊慌失措地道:“赵兄弟醒来,大军败了,大军败了!”
赵信猛地一个激灵,睡意全消,翻身坐起,抓住吴袭的胳膊问道:“什么败了?说清楚点!”
一旁的陈棋也惊醒了,望着吴袭说不出话来,吴袭话语中带着哽咽道:“二统领败了,逃回来的没多少人,全军尽没啊,尽没啊……”
赵信掀开营帐出来,敢战营内依旧寂静无声,只有箭楼上守夜的军卒身影在不时晃动。
待夜风吹得额头一凉,赵信又回到营帐内,急问道:“消息可靠?”
吴袭点头道:“我夜间睡不着,就溜出去找同村的程大哥,想打听些情势,到了中军大营外,就见他们正在收拾行装,我心里就慌了,问了值守的弟兄,那弟兄和我相熟,让我赶紧预作准备,说是二统领刚刚逃回来,身边只带着数百人!”
赵信又问道:“中军要撤?咱们这边怎么没动静?”
吴袭答道:“回来路上碰到张统领,我见他急急赶往中军大营!”
陈棋惊慌地颤抖着舌头问道:“张,张,张统领要丢下咱们?”
吴袭苦着脸道:“我也不知道啊,所以赶紧来找你们,赵兄弟给出个主意,要是张统领真的撇下咱们,咋们,咋们要如何应对?”
赵信想起白日里张忠扶住营门等待弟兄们回归时大哭的样子,摇了摇头道:“张统领不会丢下弟兄们的,或许是去中军请命吧,先莫惊慌,等等消息再说!”
三人在帐内坐不住了,又出了营帐,遥望中军大营的方向,隔了一会儿,赵信便对陈棋和吴袭道:“你们分头去把弟兄们叫起来,收拾好到我的营帐内集合,只带兵刃细软,小点声不要闹出大动静来!”
军营中没有军令就擅自收拾行装,这是杀头的大罪,赵信本来也不欲行此违令之事,但事情紧急,若是张忠真的撇下弟兄们不管,大伙儿便都要死在这里。
能够早一些做好撤离的准备,便多一分保命的希望,事到如今,赵信也只好抛开军令不顾了。
陈棋和吴袭都知道这么做的严重后果,小心翼翼地到周围营帐轻声唤醒了大伙儿,悄悄地集中到赵信的营帐内。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