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6 第16章 热血复仇
- 17 第17章 班底雏形
- 18 第18章 以少袭多
- 19 第19章 功劳被抢
- 20 第20章 重回敢战营
- 21 第21章 伏击靺鞨部
- 22 第22章 擒拿敌酋
- 23 第23章 兵临上都
- 24 第24章 惨烈大战
- 25 第25章 螳臂当车
- 26 第26章 生另起炉灶之意
- 27 第27章 是守还是战?
- 28 第28章 决战(上)
- 29 第29章 决战(中)
- 30 第30章 决战(下)
- 31 第31章 龙翔天际
- 32 第32章 夺取赤峰城(上)
- 33 第33章 夺取赤峰城(下)
- 34 第34章 打劫匪徒
- 35 第35章 收获颇丰
- 36 第36章 棒子,是用来灭的!
- 37 第37章 指导练兵
- 38 第38章 打入敌人内部
- 39 第39章 挑拨离间(上)
- 40 第40章 挑拨离间(中)
- 41 第41章 挑拨离间(下)
- 42 第42章 ‘近’而示之‘远’
- 43 第43章 许睿的阳谋
- 44 第44章 破局
- 45 第45章 大战将起
- 46 第46章 激烈攻防
- 47 第47章 首战获胜
- 48 第48章 开始反击
- 49 第49章 善后处理
- 50 第50章 厉害的对手
- 51 第51章 言辞交锋
- 52 第52章 揭露许睿的阴谋
- 53 第53章 收网之战
- 54 第54章 摧枯拉朽
- 55 第55章 赏罚明军法
- 56 第56章 扩张前的特训(一)
- 57 第57章 扩张前的特训(二)
- 58 第58章 扩张前的特训(三)
- 59 第59章 扩张前的特训(四)
- 60 第60章 刀锋亮起(上)
- 61 第61章 刀锋亮起(中)
- 62 第62章 刀锋亮起(下)
- 63 第63章 诱敌
- 64 第64章 内部不和
- 65 第65章 终遭伏击
- 66 第66章 惨痛的变数
- 67 第67章 血腥激战
- 68 第68章 坑杀俘虏
- 69 第69章 朝阳三杰
- 70 第70章 将计就计
- 71 第71章 中敌激将计
- 72 第72章 赵信杀到
- 73 第73章 变化的四门斗底阵
- 74 第74章 恶战者,莫如瞿远!!!
- 75 第75章 示敌以弱
- 76 第76章 反击
- 77 第77章 瞒天过海之计 上
- 78 第78章 瞒天过海之计 下
- 79 第79章 引君入瓮
- 80 第80章 瓮中捉鳖
- 81 第81章 要拼命了!!!
- 82 第82章 定局
- 83 第74章 恶战者,莫如瞿远!!!
- 84 第75章 示敌以弱
- 85 第76章 反击
- 86 第77章 瞒天过海之计(上)
- 87 第78章 瞒天过海之计(下)
- 88 第79章 引君入瓮
- 89 第80章 瓮中捉鳖
- 90 第81章 要拼命了!!!
- 91 第82章 定局
- 92 第83章 巧计破关
- 93 第84章 杀袍泽兄弟者,有才亦不纳
- 94 第85章 议封赏
- 95 第86章 攻锦州城 上
- 96 第87章 攻锦州城 中
- 97 第88章 攻锦州城(下)
- 98 第89章 破城
- 99 第90章 1358年的烽火
- 100 第91章 兴内政
- 101 第92章 处理‘争地’纠纷(上)
- 102 第93章 处理‘争地’纠纷
- 103 第94章 狂徒公孙昱
- 104 第95章 治国之论(上)
- 105 第96章 治国之论(下)
- 106 第97章 出征东宁府
- 107 第98章 接连突破
- 108 第99章 大局定落
- 109 第100章 高丽棒子来搅局
- 110 第101章 连斩五将
- 111 第102章 首战大胜
- 112 第103章 丧心病狂
- 113 第104章 血性之战
- 114 第105章 炼心!定策!
- 115 第106章 开始反击
- 116 第107章 击毙李子春
- 117 第108章 诱敌首战
- 118 第109章 艰难诱敌
- 119 第110章 男儿当杀人!
- 120 第111章 斩杀李成桂
- 121 第112章 战后决断
- 122 第113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 123 第114章 改进冶铁技术(上)
- 124 第115章 改进冶铁技术(下)
- 125 第116章 改良火铳
- 126 第117章 训练火铳手
- 127 第118章 小试锋芒(上)
- 128 第119章 小试锋芒(下)
- 129 第120章 雷击营
- 130 第121章 救援中路伐元军?
- 131 第122章 干掉‘尾巴’ 上
- 132 第123章 干掉‘尾巴’(中)
- 133 第124章 干掉‘尾巴’(下)
- 134 第125章 干掉‘尾巴’(续)
- 135 第126章 收编俘虏
- 136 第127章 暗夜袭城
- 137 第128章 连锁反应(上)
- 138 第129章 连锁反应(中)
- 139 第130章 连锁反应(下)
- 140 第131章 疲兵
- 141 第132章 上下有隙
- 142 第133章 哗变
- 143 第134章 赵家军出现
- 144 第135章 林外剿杀(上)
- 145 第136章 林外剿杀(中)
- 146 第137章 林外剿杀(下)
- 147 第138章 林外绞杀(续1)
- 148 第139章 林外剿杀(续2)
- 149 第140章 放羊归山
- 150 第141章 进往滦州
- 151 第142章 人心纷乱
- 152 第143章 孛罗帖木儿的‘逆袭’
- 153 第144章 孛罗帖木儿的逆袭
- 154 第145章 击杀孛罗帖木儿
- 155 第146章 搅局
- 156 第147章 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26章 生另起炉灶之意
第26章 生另起炉灶之意
赵信一招得手,宽大的手掌凌空一探,刹地抓住花剌子恪的头颅,此时的赵信满脸血污,眼目赤红,仿若来自地狱的使者,煞气腾腾。
“元狗骑军统帅已死,兄弟们,随我杀!!!”
喝声一落,周边无论是元军还是红巾军都齐齐望向赵信,刚才有不少蒙古骑兵看到了赵信杀死花剌子恪那一幕,个个胆寒,此时见赵信杀来,不觉地退了几步。
反之红巾军士气大增,赵信的辉煌战绩,好似给他们平添了无尽勇猛之力,立马随着赵信向蒙古骑军反杀而去。
与此同时,二统领破头潘与三统领沙刘二依仗人数优势,已经将元军步卒的攻势挡住,并借着赵信斩将之机,发起反攻。
元军后阵中的木允杰,眼见形势一片大好之际,花剌子恪不但没有突破最后阻碍,反而被敌将斩杀,而己军步卒又露出节节败退之象,顿时怒不可遏,状若癫狂地嘶吼起来,终于派出了一万精锐骑军,欲要靠其力挽狂澜。
只见一个个骑着高头大马,浑身孔武有力的蒙古壮汉,好似一头头红眼的公牛,厉声狂吼,狂拍马腹,朝着战场飞疾而去。
另一边,‘关先生’察觉到元军的兵力调动,一颗忐忑的心终于平稳下来,宝剑一挥,身后的一万骑军迅疾向那一万蒙古骑军拦截而去。
两军的杀手锏齐出,大战的变数被降到最小,惨烈的厮杀进行了五个多时辰,杀得是天昏地暗,日月无光,直到夜幕降临,双方统帅才在不甘中下达撤军的号令。
是役,红巾军折损步卒近三万,骑军近两千,小将数员,可谓是损失惨重,而元军亦是伤筋动骨,折损大将一员,小将数员,骑军八千余,步卒近一万三千。
......
夜间一更时分,红巾军中军大帐内,红巾军高层并没有因巨大折损而沮丧,相反,他们此刻神采奕奕,仿佛大局已定,胜利指日可待。
‘骑军不满万,满万不可敌’,两军野外决战,红巾军最为忌惮者,乃是元军数量众多的骑军,而今日大战时,红巾军竟然依靠步卒挡住了蒙古骑军的踏阵,并且给蒙古骑军造成重创。
这实在是出人意料,来自蒙古骑军的压力降低,红巾军高层便有了继续大战的底气,与战而胜之的决心。
而大帐外,吃饱喝足,精神恢复的赵信,正等待着大统领关铎的召见,等了约莫半刻钟后,一个威凛侍卫将赵信引入大帐。
刚一踏入,赵信便见宽阔的军帐内,点着十余根硕大的火炬,映得帐中温暖明亮。
大帐中央帅案后,一个身穿银甲,外披儒袍的中年男子正威凛端坐,堂下左列,二统领破头潘立于首位,陈黑虎、胡鹰两个万户级别的心腹紧随其后,而三统领沙刘二则位于右列首位,其后跟着许正青、刘番等心腹,至于‘关先生’的心腹则左右随意而站,张忠便处于右列倒数第二位。
“敢战营千户赵信,拜见大统领!”赵信心怀谨慎,缓缓踏步上前施礼。
‘关先生’瞅了瞅赵信,面容带笑道:“率千人之军,阻杀鞑子铁骑,并斩杀鞑子大将,真可谓是少年英雄!”
赵信闻言,面色不变,朗声而道:“大统领如此盛赞,末将实不敢当,今日小有斩获,全赖大统领布阵有道,各位统领、万户指挥有方,众将士舍身敢战!”
‘关先生’听赵信如此应答,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封赏道:“勇猛敢战,获功而不骄,不错,不错,本统领治军向来赏罚分明,今日你立此大功,当擢升为副万户,准立一营!”
此言刚落,便见万户胡鹰踏步而出,拱手谏道:“大统领,此举不妥!!!”
‘关先生闻言,眉头微微一皱道:“哦?胡万户何出此言?”
见‘关先生’蹙眉不喜,胡鹰心头一突,但还是坚定道:“禀大统领,赵信小儿参军方才四月,便连升四级,贵为千户,此已是破格重赏,若再擢升为副万户,准立营头,那于其他红巾元老却是不公,且此子年幼,骤升高位,难免心高气傲,不若再历练一番,再行擢升封赏!”
“胡万户所言有理,赵千户年纪太轻,尚缺历练,骤居高位,对其有害无益,不若暂居千户之职,待其再立新功,再行封赏!”陈黑虎冷冷地瞟了赵信一眼,迅疾出列附和胡鹰之言。
胡鹰、陈黑虎两个万户级别的高层出言阻扰,其他红巾军老人也窃窃私语,显然他们也不太乐意见到赵信这个毛头小子窜得太快。
对于众人的反应,赵信冷眼视之,脸色坦然,只是将目光投向‘关先生’,看其如何处理。
此时的‘关先生’也比较为难,帐内二十余人,除了赵信的直属上司张忠,以及他自己的几个心腹,对擢升赵信的决议表示支持,其他人都或明或暗的表示反对。
作为大统领,尽管他这一系实力最强,但破头潘和沙刘二实力也不弱,两人联合起来,他也颇为忌惮,加上眼下大战在即,即便他看重赵信,也知道如何抉择。
最后,‘关先生’取消了擢升赵信为副万户,以及准立营头的封赏,作为补偿,‘关先生’赐钱十万,战马百匹。
而赵信似乎对这个结果早有意料,神色泰然地接受下来,只是,从这一刻起,赵信脱离红巾军,独立发展的念头种子开始生根发芽。
赵信心里明白,红巾军对付蒙古鞑子等外部敌人时,敢拼敢杀,确实是好汉子,但作为农民义军,他们也有着天然的阶级局限性。
作为小生产者,狭隘的、闭塞的自然经济使农民义军目光短浅,自由散漫,心胸比较狭窄,再者,深固的家族观念和地方观念,也使得农民义军不容易形成长久坚强的内部团结。
同时,作为小私有者,农民义军私有观念比较强,义军领袖在取得一定成绩后,容易争权夺利,贪图享乐。
所以,在这样的团体中,除非处于势力最顶端,以无上威信施以雷霆变革,否则,躲不开内部争斗与倾轧。
因而,另起炉灶成了赵信的必然选择,从势力萌芽时起,就以良性的组织制度约束,才可成就大势,才方可与朱元璋等逐鹿大佬一争天下!
“元狗骑军统帅已死,兄弟们,随我杀!!!”
喝声一落,周边无论是元军还是红巾军都齐齐望向赵信,刚才有不少蒙古骑兵看到了赵信杀死花剌子恪那一幕,个个胆寒,此时见赵信杀来,不觉地退了几步。
反之红巾军士气大增,赵信的辉煌战绩,好似给他们平添了无尽勇猛之力,立马随着赵信向蒙古骑军反杀而去。
与此同时,二统领破头潘与三统领沙刘二依仗人数优势,已经将元军步卒的攻势挡住,并借着赵信斩将之机,发起反攻。
元军后阵中的木允杰,眼见形势一片大好之际,花剌子恪不但没有突破最后阻碍,反而被敌将斩杀,而己军步卒又露出节节败退之象,顿时怒不可遏,状若癫狂地嘶吼起来,终于派出了一万精锐骑军,欲要靠其力挽狂澜。
只见一个个骑着高头大马,浑身孔武有力的蒙古壮汉,好似一头头红眼的公牛,厉声狂吼,狂拍马腹,朝着战场飞疾而去。
另一边,‘关先生’察觉到元军的兵力调动,一颗忐忑的心终于平稳下来,宝剑一挥,身后的一万骑军迅疾向那一万蒙古骑军拦截而去。
两军的杀手锏齐出,大战的变数被降到最小,惨烈的厮杀进行了五个多时辰,杀得是天昏地暗,日月无光,直到夜幕降临,双方统帅才在不甘中下达撤军的号令。
是役,红巾军折损步卒近三万,骑军近两千,小将数员,可谓是损失惨重,而元军亦是伤筋动骨,折损大将一员,小将数员,骑军八千余,步卒近一万三千。
......
夜间一更时分,红巾军中军大帐内,红巾军高层并没有因巨大折损而沮丧,相反,他们此刻神采奕奕,仿佛大局已定,胜利指日可待。
‘骑军不满万,满万不可敌’,两军野外决战,红巾军最为忌惮者,乃是元军数量众多的骑军,而今日大战时,红巾军竟然依靠步卒挡住了蒙古骑军的踏阵,并且给蒙古骑军造成重创。
这实在是出人意料,来自蒙古骑军的压力降低,红巾军高层便有了继续大战的底气,与战而胜之的决心。
而大帐外,吃饱喝足,精神恢复的赵信,正等待着大统领关铎的召见,等了约莫半刻钟后,一个威凛侍卫将赵信引入大帐。
刚一踏入,赵信便见宽阔的军帐内,点着十余根硕大的火炬,映得帐中温暖明亮。
大帐中央帅案后,一个身穿银甲,外披儒袍的中年男子正威凛端坐,堂下左列,二统领破头潘立于首位,陈黑虎、胡鹰两个万户级别的心腹紧随其后,而三统领沙刘二则位于右列首位,其后跟着许正青、刘番等心腹,至于‘关先生’的心腹则左右随意而站,张忠便处于右列倒数第二位。
“敢战营千户赵信,拜见大统领!”赵信心怀谨慎,缓缓踏步上前施礼。
‘关先生’瞅了瞅赵信,面容带笑道:“率千人之军,阻杀鞑子铁骑,并斩杀鞑子大将,真可谓是少年英雄!”
赵信闻言,面色不变,朗声而道:“大统领如此盛赞,末将实不敢当,今日小有斩获,全赖大统领布阵有道,各位统领、万户指挥有方,众将士舍身敢战!”
‘关先生’听赵信如此应答,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封赏道:“勇猛敢战,获功而不骄,不错,不错,本统领治军向来赏罚分明,今日你立此大功,当擢升为副万户,准立一营!”
此言刚落,便见万户胡鹰踏步而出,拱手谏道:“大统领,此举不妥!!!”
‘关先生闻言,眉头微微一皱道:“哦?胡万户何出此言?”
见‘关先生’蹙眉不喜,胡鹰心头一突,但还是坚定道:“禀大统领,赵信小儿参军方才四月,便连升四级,贵为千户,此已是破格重赏,若再擢升为副万户,准立营头,那于其他红巾元老却是不公,且此子年幼,骤升高位,难免心高气傲,不若再历练一番,再行擢升封赏!”
“胡万户所言有理,赵千户年纪太轻,尚缺历练,骤居高位,对其有害无益,不若暂居千户之职,待其再立新功,再行封赏!”陈黑虎冷冷地瞟了赵信一眼,迅疾出列附和胡鹰之言。
胡鹰、陈黑虎两个万户级别的高层出言阻扰,其他红巾军老人也窃窃私语,显然他们也不太乐意见到赵信这个毛头小子窜得太快。
对于众人的反应,赵信冷眼视之,脸色坦然,只是将目光投向‘关先生’,看其如何处理。
此时的‘关先生’也比较为难,帐内二十余人,除了赵信的直属上司张忠,以及他自己的几个心腹,对擢升赵信的决议表示支持,其他人都或明或暗的表示反对。
作为大统领,尽管他这一系实力最强,但破头潘和沙刘二实力也不弱,两人联合起来,他也颇为忌惮,加上眼下大战在即,即便他看重赵信,也知道如何抉择。
最后,‘关先生’取消了擢升赵信为副万户,以及准立营头的封赏,作为补偿,‘关先生’赐钱十万,战马百匹。
而赵信似乎对这个结果早有意料,神色泰然地接受下来,只是,从这一刻起,赵信脱离红巾军,独立发展的念头种子开始生根发芽。
赵信心里明白,红巾军对付蒙古鞑子等外部敌人时,敢拼敢杀,确实是好汉子,但作为农民义军,他们也有着天然的阶级局限性。
作为小生产者,狭隘的、闭塞的自然经济使农民义军目光短浅,自由散漫,心胸比较狭窄,再者,深固的家族观念和地方观念,也使得农民义军不容易形成长久坚强的内部团结。
同时,作为小私有者,农民义军私有观念比较强,义军领袖在取得一定成绩后,容易争权夺利,贪图享乐。
所以,在这样的团体中,除非处于势力最顶端,以无上威信施以雷霆变革,否则,躲不开内部争斗与倾轧。
因而,另起炉灶成了赵信的必然选择,从势力萌芽时起,就以良性的组织制度约束,才可成就大势,才方可与朱元璋等逐鹿大佬一争天下!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