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1章 重生元末
- 2 第2章 义军行伍
- 3 第3章 大战前夕
- 4 第4章 夜袭
- 5 第5章 中伏
- 6 第6章 屠城
- 7 第7章 进军大同
- 8 第8章 攻城受挫
- 9 第9章 战场琐事
- 10 第10章 局势不利
- 11 第11章 打探消息
- 12 第12章 生死之间(上)
- 13 第13章 生死之间(下)
- 14 第14章 败逃
- 15 第15章 遭遇元军
- 16 第16章 热血复仇
- 17 第17章 班底雏形
- 18 第18章 以少袭多
- 19 第19章 功劳被抢
- 20 第20章 重回敢战营
- 21 第21章 伏击靺鞨部
- 22 第22章 擒拿敌酋
- 23 第23章 兵临上都
- 24 第24章 惨烈大战
- 25 第25章 螳臂当车
- 26 第26章 生另起炉灶之意
- 27 第27章 是守还是战?
- 28 第28章 决战(上)
- 29 第29章 决战(中)
- 30 第30章 决战(下)
- 31 第31章 龙翔天际
- 32 第32章 夺取赤峰城(上)
- 33 第33章 夺取赤峰城(下)
- 34 第34章 打劫匪徒
- 35 第35章 收获颇丰
- 36 第36章 棒子,是用来灭的!
- 37 第37章 指导练兵
- 38 第38章 打入敌人内部
- 39 第39章 挑拨离间(上)
- 40 第40章 挑拨离间(中)
- 41 第41章 挑拨离间(下)
- 42 第42章 ‘近’而示之‘远’
- 43 第43章 许睿的阳谋
- 44 第44章 破局
- 45 第45章 大战将起
- 46 第46章 激烈攻防
- 47 第47章 首战获胜
- 48 第48章 开始反击
- 49 第49章 善后处理
- 50 第50章 厉害的对手
- 51 第51章 言辞交锋
- 52 第52章 揭露许睿的阴谋
- 53 第53章 收网之战
- 54 第54章 摧枯拉朽
- 55 第55章 赏罚明军法
- 56 第56章 扩张前的特训(一)
- 57 第57章 扩张前的特训(二)
- 58 第58章 扩张前的特训(三)
- 59 第59章 扩张前的特训(四)
- 60 第60章 刀锋亮起(上)
- 61 第61章 刀锋亮起(中)
- 62 第62章 刀锋亮起(下)
- 63 第63章 诱敌
- 64 第64章 内部不和
- 65 第65章 终遭伏击
- 66 第66章 惨痛的变数
- 67 第67章 血腥激战
- 68 第68章 坑杀俘虏
- 69 第69章 朝阳三杰
- 70 第70章 将计就计
- 71 第71章 中敌激将计
- 72 第72章 赵信杀到
- 73 第73章 变化的四门斗底阵
- 74 第74章 恶战者,莫如瞿远!!!
- 75 第75章 示敌以弱
- 76 第76章 反击
- 77 第77章 瞒天过海之计 上
- 78 第78章 瞒天过海之计 下
- 79 第79章 引君入瓮
- 80 第80章 瓮中捉鳖
- 81 第81章 要拼命了!!!
- 82 第82章 定局
- 83 第74章 恶战者,莫如瞿远!!!
- 84 第75章 示敌以弱
- 85 第76章 反击
- 86 第77章 瞒天过海之计(上)
- 87 第78章 瞒天过海之计(下)
- 88 第79章 引君入瓮
- 89 第80章 瓮中捉鳖
- 90 第81章 要拼命了!!!
- 91 第82章 定局
- 92 第83章 巧计破关
- 93 第84章 杀袍泽兄弟者,有才亦不纳
- 94 第85章 议封赏
- 95 第86章 攻锦州城 上
- 96 第87章 攻锦州城 中
- 97 第88章 攻锦州城(下)
- 98 第89章 破城
- 99 第90章 1358年的烽火
- 100 第91章 兴内政
- 101 第92章 处理‘争地’纠纷(上)
- 102 第93章 处理‘争地’纠纷
- 103 第94章 狂徒公孙昱
- 104 第95章 治国之论(上)
- 105 第96章 治国之论(下)
- 106 第97章 出征东宁府
- 107 第98章 接连突破
- 108 第99章 大局定落
- 109 第100章 高丽棒子来搅局
- 110 第101章 连斩五将
- 111 第102章 首战大胜
- 112 第103章 丧心病狂
- 113 第104章 血性之战
- 114 第105章 炼心!定策!
- 115 第106章 开始反击
- 116 第107章 击毙李子春
- 117 第108章 诱敌首战
- 118 第109章 艰难诱敌
- 119 第110章 男儿当杀人!
- 120 第111章 斩杀李成桂
- 121 第112章 战后决断
- 122 第113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 123 第114章 改进冶铁技术(上)
- 124 第115章 改进冶铁技术(下)
- 125 第116章 改良火铳
- 126 第117章 训练火铳手
- 127 第118章 小试锋芒(上)
- 128 第119章 小试锋芒(下)
- 129 第120章 雷击营
- 130 第121章 救援中路伐元军?
- 131 第122章 干掉‘尾巴’ 上
- 132 第123章 干掉‘尾巴’(中)
- 133 第124章 干掉‘尾巴’(下)
- 134 第125章 干掉‘尾巴’(续)
- 135 第126章 收编俘虏
- 136 第127章 暗夜袭城
- 137 第128章 连锁反应(上)
- 138 第129章 连锁反应(中)
- 139 第130章 连锁反应(下)
- 140 第131章 疲兵
- 141 第132章 上下有隙
- 142 第133章 哗变
- 143 第134章 赵家军出现
- 144 第135章 林外剿杀(上)
- 145 第136章 林外剿杀(中)
- 146 第137章 林外剿杀(下)
- 147 第138章 林外绞杀(续1)
- 148 第139章 林外剿杀(续2)
- 149 第140章 放羊归山
- 150 第141章 进往滦州
- 151 第142章 人心纷乱
- 152 第143章 孛罗帖木儿的‘逆袭’
- 153 第144章 孛罗帖木儿的逆袭
- 154 第145章 击杀孛罗帖木儿
- 155 第146章 搅局
- 156 第147章 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8章 攻城受挫
第8章 攻城受挫
约莫一刻钟后,鼓声忽然一变,排在身后的云梯车开始往前移动,这种云梯车与城墙齐高,下面十多个民夫推着四个粗大的木轮转动向前。
云梯车上最多能容七人,车后是一架木梯,斜着向后拖到地面,可随时上人,等云梯车推到阵前,各营的士兵便在百户、队正的指挥下起身整队,聚集到云梯车下。
东面城墙推出了十架云梯车,扩编后的敢战营(四千余人)投入五个什,近五百兵力,赵信所在的百人队并不在其内,仍旧站在原地等待。
兵力调派好了以后,每辆云梯车顶上都上去了七个人,五个刀盾手,两名弓箭手,其他人则围在云梯车之后,以盾牌覆顶,组成盾阵。
几个盛满清水的木桶被吊上了云梯车,车顶的士卒将水泼洒在了云梯车上,浇得整座云梯车湿漉漉的。
待一切就绪,进攻号角声起,车下民夫推动木轮,云梯车便向城墙缓慢地靠了过去。
前排义军箭阵又换了一批士卒,这批生力军上阵后,发箭的速度又快了一些,逐渐将城头的元军箭手压制住。
云梯车缓慢通过护城河上民夫们用命填出来的通道,直接靠近城墙,这时,城墙上元军急忙射出一些火箭。
火箭钉在云梯车上,但因为浇过水的缘故,并没有点燃云梯车,云梯车靠在城墙上,车顶的义军刀盾手将顶在前面的盾阵一撤,纵身跃入城墙之内。
城下义军眼见自家弟兄上了城墙,都兴奋地大喝起来,声震四野,战鼓也擂得更紧了些,赵信这边军阵中的弟兄也都坐不住了,大伙儿纷纷起身,凝目往城墙上观瞧。
只见最先上了城墙的刀盾手跃上城头后,城头顿时喧闹杂乱起来,赵信看不清上面的情况,只是看到云梯车下的弟兄们陆续通过木梯登上云梯车顶端,然后一一纵身跃入城内。
义军各处军阵立刻传来一片欢呼声,只见后面阵中令旗一挥,新晋百户李义便让大伙儿整队,然后迅速向城下开拔,准备入城作战。
赵信随本队开到城下第六座云梯车处,眼见之前那一队的兄弟已经全部跃入城中,李义一挥手,便让大伙儿上云梯车。
赵信提起崭新的宽背大刀,迅速登上木梯,刚上了几步,就见城中忽然飞出十多个黑乎乎的陶罐,一愣神间,这些陶罐有几个直接砸在云梯车上破碎开来。
一股呛人的油腥味直冲入赵信的鼻子,赵信心头大骇,顾不得再登梯,直接跳了下来,口中大喊道:“退后,退后,油罐,是油罐!”
李义听罢也是一激灵,挥手让大伙儿后退,可是纷乱间数十人挤在云梯车前,哪里退得开。
只见城头抛下几支火把,云梯车眨眼间便‘噌’的窜起了高高的火苗,还有些没有砸中云梯车的油罐落在地上,也溅落了满地油液,城下顿时燃起大火。
拜赵信穿越前看得古代战争片比较多,对于这类突发事件反应快,预判早,等大火燃起的时候,他已经拽着陈棋跑出了火焰的范围。
但云梯车下推车的十来个民夫和本队中没来得及跑的十多个弟兄却都成了火人,哭喊着如没头苍蝇般在地上翻滚,惨不忍睹。
所幸城下义军的弓箭手压制得比较成功,剩下的义军撤离城下时没有太多伤亡,大家回头看去,十架云梯车都燃起了熊熊火焰,连带着城墙下许多地段都烧成了一条条火龙,无数没来得及撤下的义军士卒葬送在这一把大火之中。
如此惨状就在众人面前上演,大伙儿都惊得说不出话来,那些哭喊的火人中很多都是这些天来相熟的弟兄。
虽然大部分都叫不出名姓,但相互间却一起高唱过,一起呐喊过,一起厮杀过,一起痛饮过,如今却天人永隔,大伙儿心里都极为难受。
城下的大火除了让后续攻城的军士死伤狼藉外,十架云梯车全被烧毁,烧毁的不仅是攻城器械,更将城墙上的五百敢战营弟兄的退路给烧断了!
如今那五百弟兄仍在城头上厮杀,却没有了接应,撤又撤不下来,这可如何是好?
大伙儿只能在城下跳着脚发急,隔着大火眼睁睁看着城头五百义军弟兄孤军奋战,却都是一筹莫展。
等到城下火势渐弱,城头上的厮杀也慢慢停止,又过了一会儿,城头上抛下数百具义军弟兄的尸首,元军重新回到城墙边,指着城下的义军笑骂不止。
后阵中传来鸣金之声,百户李义无奈地指挥众人后撤,这一番失利对士气的打击十分沉重,大伙儿心里都不是滋味,垂头丧气地回归本阵。
第一次攻城失败,义军损失较大,光是东面城墙的攻势中,便折进去七、八百弟兄,其中还不包括数百民夫。
当然,东城是义军今日主攻的方向,其他各面都是配合策应而已,损折没有那么大,但加起来也有两千余人。
此后的数日中,义军继续加紧攻城,东城主攻过两次,西城、北城也各主攻过一次,但都未能成功,反倒是主攻的敢战营兵力折损超过两千人。
满营的伤兵对士气的影响是极大的,限于简陋的医治条件和极少医生,那些受伤较重的士卒基本上只能无奈的死去,或是被大夫直接放弃,或是疼得忍受不住之时,央求身边的弟兄给自己补上一刀。
就连许多只是腿上、胳膊上中箭的士卒,都只能获得相同的命运,他们大部分的症状都很简单,‘发烧’或‘发炎’,可是面对这样的伤病,这个时候的医治条件却一筹莫展。
能够得到救治的只有那些受伤不重的士卒,或是比较出众的军官,像腰腹处受了重伤的百户刘达,就得到了张忠的重点关照。
赵信亲眼见到许多受伤的弟兄,在接受大夫的诊治时疼得发出渗人的惨叫,让他不禁冷汗淋漓,大夫的诊治方法简单粗暴,只有生命力顽强的人,才能最后活下来!
毕竟是在一起共同战斗和生活过弟兄,按照赵信的理解,这些人都是他的战友,无论是穿越前还是穿越后,军营的生活都是一个大熔炉,能够最大限度的影响一个人的心性。
这段日子里,他早已不知不觉地融入了义军的氛围中,身边弟兄们的嬉笑怒骂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让他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红巾军。
遇到高兴的事情,赵信会和弟兄们一起大声欢呼,遭遇挫折的时候,他会和弟兄们一起沮丧叹息,他会为义军的雄壮和军威而激动,也会为战事的进展而担忧。
所以,赵信无法以穿越人士的心态超然地面对眼前的一切,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这些受伤的弟兄们。
云梯车上最多能容七人,车后是一架木梯,斜着向后拖到地面,可随时上人,等云梯车推到阵前,各营的士兵便在百户、队正的指挥下起身整队,聚集到云梯车下。
东面城墙推出了十架云梯车,扩编后的敢战营(四千余人)投入五个什,近五百兵力,赵信所在的百人队并不在其内,仍旧站在原地等待。
兵力调派好了以后,每辆云梯车顶上都上去了七个人,五个刀盾手,两名弓箭手,其他人则围在云梯车之后,以盾牌覆顶,组成盾阵。
几个盛满清水的木桶被吊上了云梯车,车顶的士卒将水泼洒在了云梯车上,浇得整座云梯车湿漉漉的。
待一切就绪,进攻号角声起,车下民夫推动木轮,云梯车便向城墙缓慢地靠了过去。
前排义军箭阵又换了一批士卒,这批生力军上阵后,发箭的速度又快了一些,逐渐将城头的元军箭手压制住。
云梯车缓慢通过护城河上民夫们用命填出来的通道,直接靠近城墙,这时,城墙上元军急忙射出一些火箭。
火箭钉在云梯车上,但因为浇过水的缘故,并没有点燃云梯车,云梯车靠在城墙上,车顶的义军刀盾手将顶在前面的盾阵一撤,纵身跃入城墙之内。
城下义军眼见自家弟兄上了城墙,都兴奋地大喝起来,声震四野,战鼓也擂得更紧了些,赵信这边军阵中的弟兄也都坐不住了,大伙儿纷纷起身,凝目往城墙上观瞧。
只见最先上了城墙的刀盾手跃上城头后,城头顿时喧闹杂乱起来,赵信看不清上面的情况,只是看到云梯车下的弟兄们陆续通过木梯登上云梯车顶端,然后一一纵身跃入城内。
义军各处军阵立刻传来一片欢呼声,只见后面阵中令旗一挥,新晋百户李义便让大伙儿整队,然后迅速向城下开拔,准备入城作战。
赵信随本队开到城下第六座云梯车处,眼见之前那一队的兄弟已经全部跃入城中,李义一挥手,便让大伙儿上云梯车。
赵信提起崭新的宽背大刀,迅速登上木梯,刚上了几步,就见城中忽然飞出十多个黑乎乎的陶罐,一愣神间,这些陶罐有几个直接砸在云梯车上破碎开来。
一股呛人的油腥味直冲入赵信的鼻子,赵信心头大骇,顾不得再登梯,直接跳了下来,口中大喊道:“退后,退后,油罐,是油罐!”
李义听罢也是一激灵,挥手让大伙儿后退,可是纷乱间数十人挤在云梯车前,哪里退得开。
只见城头抛下几支火把,云梯车眨眼间便‘噌’的窜起了高高的火苗,还有些没有砸中云梯车的油罐落在地上,也溅落了满地油液,城下顿时燃起大火。
拜赵信穿越前看得古代战争片比较多,对于这类突发事件反应快,预判早,等大火燃起的时候,他已经拽着陈棋跑出了火焰的范围。
但云梯车下推车的十来个民夫和本队中没来得及跑的十多个弟兄却都成了火人,哭喊着如没头苍蝇般在地上翻滚,惨不忍睹。
所幸城下义军的弓箭手压制得比较成功,剩下的义军撤离城下时没有太多伤亡,大家回头看去,十架云梯车都燃起了熊熊火焰,连带着城墙下许多地段都烧成了一条条火龙,无数没来得及撤下的义军士卒葬送在这一把大火之中。
如此惨状就在众人面前上演,大伙儿都惊得说不出话来,那些哭喊的火人中很多都是这些天来相熟的弟兄。
虽然大部分都叫不出名姓,但相互间却一起高唱过,一起呐喊过,一起厮杀过,一起痛饮过,如今却天人永隔,大伙儿心里都极为难受。
城下的大火除了让后续攻城的军士死伤狼藉外,十架云梯车全被烧毁,烧毁的不仅是攻城器械,更将城墙上的五百敢战营弟兄的退路给烧断了!
如今那五百弟兄仍在城头上厮杀,却没有了接应,撤又撤不下来,这可如何是好?
大伙儿只能在城下跳着脚发急,隔着大火眼睁睁看着城头五百义军弟兄孤军奋战,却都是一筹莫展。
等到城下火势渐弱,城头上的厮杀也慢慢停止,又过了一会儿,城头上抛下数百具义军弟兄的尸首,元军重新回到城墙边,指着城下的义军笑骂不止。
后阵中传来鸣金之声,百户李义无奈地指挥众人后撤,这一番失利对士气的打击十分沉重,大伙儿心里都不是滋味,垂头丧气地回归本阵。
第一次攻城失败,义军损失较大,光是东面城墙的攻势中,便折进去七、八百弟兄,其中还不包括数百民夫。
当然,东城是义军今日主攻的方向,其他各面都是配合策应而已,损折没有那么大,但加起来也有两千余人。
此后的数日中,义军继续加紧攻城,东城主攻过两次,西城、北城也各主攻过一次,但都未能成功,反倒是主攻的敢战营兵力折损超过两千人。
满营的伤兵对士气的影响是极大的,限于简陋的医治条件和极少医生,那些受伤较重的士卒基本上只能无奈的死去,或是被大夫直接放弃,或是疼得忍受不住之时,央求身边的弟兄给自己补上一刀。
就连许多只是腿上、胳膊上中箭的士卒,都只能获得相同的命运,他们大部分的症状都很简单,‘发烧’或‘发炎’,可是面对这样的伤病,这个时候的医治条件却一筹莫展。
能够得到救治的只有那些受伤不重的士卒,或是比较出众的军官,像腰腹处受了重伤的百户刘达,就得到了张忠的重点关照。
赵信亲眼见到许多受伤的弟兄,在接受大夫的诊治时疼得发出渗人的惨叫,让他不禁冷汗淋漓,大夫的诊治方法简单粗暴,只有生命力顽强的人,才能最后活下来!
毕竟是在一起共同战斗和生活过弟兄,按照赵信的理解,这些人都是他的战友,无论是穿越前还是穿越后,军营的生活都是一个大熔炉,能够最大限度的影响一个人的心性。
这段日子里,他早已不知不觉地融入了义军的氛围中,身边弟兄们的嬉笑怒骂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让他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红巾军。
遇到高兴的事情,赵信会和弟兄们一起大声欢呼,遭遇挫折的时候,他会和弟兄们一起沮丧叹息,他会为义军的雄壮和军威而激动,也会为战事的进展而担忧。
所以,赵信无法以穿越人士的心态超然地面对眼前的一切,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这些受伤的弟兄们。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