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1章 重生元末
- 2 第2章 义军行伍
- 3 第3章 大战前夕
- 4 第4章 夜袭
- 5 第5章 中伏
- 6 第6章 屠城
- 7 第7章 进军大同
- 8 第8章 攻城受挫
- 9 第9章 战场琐事
- 10 第10章 局势不利
- 11 第11章 打探消息
- 12 第12章 生死之间(上)
- 13 第13章 生死之间(下)
- 14 第14章 败逃
- 15 第15章 遭遇元军
- 16 第16章 热血复仇
- 17 第17章 班底雏形
- 18 第18章 以少袭多
- 19 第19章 功劳被抢
- 20 第20章 重回敢战营
- 21 第21章 伏击靺鞨部
- 22 第22章 擒拿敌酋
- 23 第23章 兵临上都
- 24 第24章 惨烈大战
- 25 第25章 螳臂当车
- 26 第26章 生另起炉灶之意
- 27 第27章 是守还是战?
- 28 第28章 决战(上)
- 29 第29章 决战(中)
- 30 第30章 决战(下)
- 31 第31章 龙翔天际
- 32 第32章 夺取赤峰城(上)
- 33 第33章 夺取赤峰城(下)
- 34 第34章 打劫匪徒
- 35 第35章 收获颇丰
- 36 第36章 棒子,是用来灭的!
- 37 第37章 指导练兵
- 38 第38章 打入敌人内部
- 39 第39章 挑拨离间(上)
- 40 第40章 挑拨离间(中)
- 41 第41章 挑拨离间(下)
- 42 第42章 ‘近’而示之‘远’
- 43 第43章 许睿的阳谋
- 44 第44章 破局
- 45 第45章 大战将起
- 46 第46章 激烈攻防
- 47 第47章 首战获胜
- 48 第48章 开始反击
- 49 第49章 善后处理
- 50 第50章 厉害的对手
- 51 第51章 言辞交锋
- 52 第52章 揭露许睿的阴谋
- 53 第53章 收网之战
- 54 第54章 摧枯拉朽
- 55 第55章 赏罚明军法
- 56 第56章 扩张前的特训(一)
- 57 第57章 扩张前的特训(二)
- 58 第58章 扩张前的特训(三)
- 59 第59章 扩张前的特训(四)
- 60 第60章 刀锋亮起(上)
- 61 第61章 刀锋亮起(中)
- 62 第62章 刀锋亮起(下)
- 63 第63章 诱敌
- 64 第64章 内部不和
- 65 第65章 终遭伏击
- 66 第66章 惨痛的变数
- 67 第67章 血腥激战
- 68 第68章 坑杀俘虏
- 69 第69章 朝阳三杰
- 70 第70章 将计就计
- 71 第71章 中敌激将计
- 72 第72章 赵信杀到
- 73 第73章 变化的四门斗底阵
- 74 第74章 恶战者,莫如瞿远!!!
- 75 第75章 示敌以弱
- 76 第76章 反击
- 77 第77章 瞒天过海之计 上
- 78 第78章 瞒天过海之计 下
- 79 第79章 引君入瓮
- 80 第80章 瓮中捉鳖
- 81 第81章 要拼命了!!!
- 82 第82章 定局
- 83 第74章 恶战者,莫如瞿远!!!
- 84 第75章 示敌以弱
- 85 第76章 反击
- 86 第77章 瞒天过海之计(上)
- 87 第78章 瞒天过海之计(下)
- 88 第79章 引君入瓮
- 89 第80章 瓮中捉鳖
- 90 第81章 要拼命了!!!
- 91 第82章 定局
- 92 第83章 巧计破关
- 93 第84章 杀袍泽兄弟者,有才亦不纳
- 94 第85章 议封赏
- 95 第86章 攻锦州城 上
- 96 第87章 攻锦州城 中
- 97 第88章 攻锦州城(下)
- 98 第89章 破城
- 99 第90章 1358年的烽火
- 100 第91章 兴内政
- 101 第92章 处理‘争地’纠纷(上)
- 102 第93章 处理‘争地’纠纷
- 103 第94章 狂徒公孙昱
- 104 第95章 治国之论(上)
- 105 第96章 治国之论(下)
- 106 第97章 出征东宁府
- 107 第98章 接连突破
- 108 第99章 大局定落
- 109 第100章 高丽棒子来搅局
- 110 第101章 连斩五将
- 111 第102章 首战大胜
- 112 第103章 丧心病狂
- 113 第104章 血性之战
- 114 第105章 炼心!定策!
- 115 第106章 开始反击
- 116 第107章 击毙李子春
- 117 第108章 诱敌首战
- 118 第109章 艰难诱敌
- 119 第110章 男儿当杀人!
- 120 第111章 斩杀李成桂
- 121 第112章 战后决断
- 122 第113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 123 第114章 改进冶铁技术(上)
- 124 第115章 改进冶铁技术(下)
- 125 第116章 改良火铳
- 126 第117章 训练火铳手
- 127 第118章 小试锋芒(上)
- 128 第119章 小试锋芒(下)
- 129 第120章 雷击营
- 130 第121章 救援中路伐元军?
- 131 第122章 干掉‘尾巴’ 上
- 132 第123章 干掉‘尾巴’(中)
- 133 第124章 干掉‘尾巴’(下)
- 134 第125章 干掉‘尾巴’(续)
- 135 第126章 收编俘虏
- 136 第127章 暗夜袭城
- 137 第128章 连锁反应(上)
- 138 第129章 连锁反应(中)
- 139 第130章 连锁反应(下)
- 140 第131章 疲兵
- 141 第132章 上下有隙
- 142 第133章 哗变
- 143 第134章 赵家军出现
- 144 第135章 林外剿杀(上)
- 145 第136章 林外剿杀(中)
- 146 第137章 林外剿杀(下)
- 147 第138章 林外绞杀(续1)
- 148 第139章 林外剿杀(续2)
- 149 第140章 放羊归山
- 150 第141章 进往滦州
- 151 第142章 人心纷乱
- 152 第143章 孛罗帖木儿的‘逆袭’
- 153 第144章 孛罗帖木儿的逆袭
- 154 第145章 击杀孛罗帖木儿
- 155 第146章 搅局
- 156 第147章 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7章 进军大同
第7章 进军大同
怀仁屠城一事,完全不在张忠的掌控之内,当进入城内的义军们发现,所谓城内大户里应外合纯属骗局之时,情绪已然不受控制,于是乱象发生,所有人都如同疯了一般。
作为读书人,‘关先生’对屠城之举十分不喜,因此,在怀仁县衙对张忠好一顿臭骂,但好在怀仁城的迅速攻占,为大军北上赢得了宝贵时间。
所以,身为全军主帅的‘关先生’也不能对用命搏杀的将士太过严苛,该奖赏的还是得奖赏,只是在怀仁整顿的这两日内,‘关先生’不得不三令五申一番,要求大伙儿在今后的战事中不得发生这类行为。
挨了‘关先生’好一通臭骂的张忠憋屈不已,回到大营后,击鼓点卯,集合全营将士,将怒火狠狠发泄了一遍。
参加夜袭攻城的二百多敢战营士卒活下来的还剩八十来人,这帮人觉得很冤屈,那些没有参加攻城的人平白挨骂后感到更加郁闷,所幸张忠发泄完后,便公布了此战的赏格,终于把士气又重新振作了回来。
张忠本人此战立了大功,晋副万户,准敢战营扩编为五千人的大营,而参战活下来的八十来人中,有二十多人已经伤残,被勒令退军回乡,并补发赏钱和盘缠,剩下的五十余人则都有赏钱,有些立功较大的,则官升一级。
赵信和陈棋在攻城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上到城头的十来人里,除了百户刘达处于昏迷中不知生死外,其他人都已全部战殁。
赵信、陈棋得到的奖赏是钱五千,晋什长,别看是小小一步,却是官与兵的区别,这意味二人从今以后就是军官了,手下要带兵了。
赏钱很重,按惯例是要等大战结束后再行发放,军官的晋升则立刻生效,因为目前没有新兵,且敢战营还在怀仁一战中折了数百人。
所以,两人只能当个光杆什长,手下无兵,编制则仍在原队中,因为百户刘达的重伤,队正李义便升了百户,干脆直接管起了手下还剩的七十多人。
由于没有手下,赵信、陈棋都挤在了一个帐篷里继续作伴,倒也轻松宽敞了许多,两人在此战中所受的都是些皮外伤,养了两天,伤口便结疤凝固了,完全没有任何影响。
大军在怀仁休整了两天,继续进发,北攻大同,大同是有名的军事重镇,光守军就达两万,不过,元末的元军军事素质已经大幅降低,很难与拥兵十多万的红巾义军抗衡,所以,一路上大军信心满满,士气高涨。
等到了大同城下,看到城楼上挑着的李思齐和察罕帖木儿的将旗时,红巾军各部却有些哑然了。
怀仁一战义军们拼死赢得的时间优势,在迅速到来的元军援兵面前化为乌有,士气急转而下,所有人的心头似乎都被什么东西压住了一般,沉甸甸的。
单单两万大同守军,并不值得红巾军忌惮,可李思齐和察罕帖木儿的部众却是少有的精锐,两人皆是通过镇压义军而声名鹊起,广大义军对其是又恨又畏。
不熟悉元末历史的赵信,并不介意这两人到底如何厉害,他介意的是自己无法有效的发挥穿越人士的优势,比如根据对方的性格提出建议,或是按照历史中记载的战事细节提前打好埋伏。
若是穿越到三国,赵信大可在刘大耳朵闻听关羽死讯后,劝刘大耳朵阻止张飞挂帅出征,亲伐东吴时,要多听法正的建议,不要轻视陆逊这个儒帅,更不要在密林之地扎营。
只是,这是元末啊,在记忆中,只有朱元璋和他的主要对手张士诚、陈友谅的事迹颇为清晰,其他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皆是一片空白。
当初要是带本元末历史的书过来就好了,哪怕在天涯论坛里多看些介绍这方面的帖子不也强的多吗?赵信遗憾地拍了拍自己的脑袋,懊悔不已。
尚自沉浸在深深懊恼中的赵信自然不会知道,李思齐和察罕帖木儿会在这一次的大同之战中,给红巾义军带来多么深刻的印象。
陈棋则一直耿耿于当日怀仁城头烟雾四起的那一幕,经常追问赵信到底是怎么回事,对此,赵信只能爱莫能助的摊开双手,一脸无辜的样子,告诉陈棋他也不太清楚。
想不明白的陈棋便有些神神叨叨的,口中经常念念有词,赵信也听不大真切,只是觉得陈棋看他的眼神有些不对,至于哪里不对,他也说不上来。
大同城墙比怀仁城墙要高出两丈有余,外面围着的护城河也深达一丈,可谓城高池深,城内不仅有两万大同守军,更有数量不明的援军协助防守,急切间是攻不下来的。
红巾义军四面围困住大同城,便开始组织民夫赶制各种登城器具,有时候民夫不够,还常调派敢战营前去帮忙,赵信就去过两次,也算是大开了一番眼界。
红巾义军所建以云梯车、冲车、投石机、箭塔四种攻城器具为主,建造得十分结实,比赵信想象中好多了。
随着攻城器具的完工,红巾义军上下也随之一扫大同增兵所带来的阴影,士卒们心气逐渐高涨起来。
这般在城下扎营围城十日后,敢战营统领张忠终于传下军令,第二日攻城,当晚大营内杀猪宰羊,做了一顿好的,大伙儿兴致浓浓地喝着肉汤,啃着骨头,大声谈论着、说笑着,似乎弹指间‘樯橹灰飞烟灭了’!
尤其是本百人队之中,赵信和陈棋的例子就摆在那里,大伙儿看他们的眼神都有些泛红,让二人不寒而栗。
谁不想升官发财?至于能否活着,既然当了兵,吃了这碗粮,这个问题就不能去考虑了!
第二天,大战如期来临,赵信站在本阵之中,一边擦拭着新发的宽背大刀,一边看着前方上万民夫冒着城头的箭雨,将土袋倾倒入护城河中。
只用了小半个时辰,民夫便逐渐将一丈多深的河水阻断,在护城河上形成了数条宽阔的通道,整个敢战营都在城墙箭雨覆盖的射程之外,弟兄们看着眼前的一切,既兴奋又紧张。
东面城墙下已经倒下了千余民夫,有些没死的还躺在地上挣扎着,战鼓声和呐喊声将他们的呼叫声掩盖住,赵信看到他们张着嘴的痛苦神情,紧握着双拳,最终也只能无力的松开。
没有人有余暇顾及他们,而且,就算救了回来,以他们的伤势,在这个时代也是救不活的。
作为读书人,‘关先生’对屠城之举十分不喜,因此,在怀仁县衙对张忠好一顿臭骂,但好在怀仁城的迅速攻占,为大军北上赢得了宝贵时间。
所以,身为全军主帅的‘关先生’也不能对用命搏杀的将士太过严苛,该奖赏的还是得奖赏,只是在怀仁整顿的这两日内,‘关先生’不得不三令五申一番,要求大伙儿在今后的战事中不得发生这类行为。
挨了‘关先生’好一通臭骂的张忠憋屈不已,回到大营后,击鼓点卯,集合全营将士,将怒火狠狠发泄了一遍。
参加夜袭攻城的二百多敢战营士卒活下来的还剩八十来人,这帮人觉得很冤屈,那些没有参加攻城的人平白挨骂后感到更加郁闷,所幸张忠发泄完后,便公布了此战的赏格,终于把士气又重新振作了回来。
张忠本人此战立了大功,晋副万户,准敢战营扩编为五千人的大营,而参战活下来的八十来人中,有二十多人已经伤残,被勒令退军回乡,并补发赏钱和盘缠,剩下的五十余人则都有赏钱,有些立功较大的,则官升一级。
赵信和陈棋在攻城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上到城头的十来人里,除了百户刘达处于昏迷中不知生死外,其他人都已全部战殁。
赵信、陈棋得到的奖赏是钱五千,晋什长,别看是小小一步,却是官与兵的区别,这意味二人从今以后就是军官了,手下要带兵了。
赏钱很重,按惯例是要等大战结束后再行发放,军官的晋升则立刻生效,因为目前没有新兵,且敢战营还在怀仁一战中折了数百人。
所以,两人只能当个光杆什长,手下无兵,编制则仍在原队中,因为百户刘达的重伤,队正李义便升了百户,干脆直接管起了手下还剩的七十多人。
由于没有手下,赵信、陈棋都挤在了一个帐篷里继续作伴,倒也轻松宽敞了许多,两人在此战中所受的都是些皮外伤,养了两天,伤口便结疤凝固了,完全没有任何影响。
大军在怀仁休整了两天,继续进发,北攻大同,大同是有名的军事重镇,光守军就达两万,不过,元末的元军军事素质已经大幅降低,很难与拥兵十多万的红巾义军抗衡,所以,一路上大军信心满满,士气高涨。
等到了大同城下,看到城楼上挑着的李思齐和察罕帖木儿的将旗时,红巾军各部却有些哑然了。
怀仁一战义军们拼死赢得的时间优势,在迅速到来的元军援兵面前化为乌有,士气急转而下,所有人的心头似乎都被什么东西压住了一般,沉甸甸的。
单单两万大同守军,并不值得红巾军忌惮,可李思齐和察罕帖木儿的部众却是少有的精锐,两人皆是通过镇压义军而声名鹊起,广大义军对其是又恨又畏。
不熟悉元末历史的赵信,并不介意这两人到底如何厉害,他介意的是自己无法有效的发挥穿越人士的优势,比如根据对方的性格提出建议,或是按照历史中记载的战事细节提前打好埋伏。
若是穿越到三国,赵信大可在刘大耳朵闻听关羽死讯后,劝刘大耳朵阻止张飞挂帅出征,亲伐东吴时,要多听法正的建议,不要轻视陆逊这个儒帅,更不要在密林之地扎营。
只是,这是元末啊,在记忆中,只有朱元璋和他的主要对手张士诚、陈友谅的事迹颇为清晰,其他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皆是一片空白。
当初要是带本元末历史的书过来就好了,哪怕在天涯论坛里多看些介绍这方面的帖子不也强的多吗?赵信遗憾地拍了拍自己的脑袋,懊悔不已。
尚自沉浸在深深懊恼中的赵信自然不会知道,李思齐和察罕帖木儿会在这一次的大同之战中,给红巾义军带来多么深刻的印象。
陈棋则一直耿耿于当日怀仁城头烟雾四起的那一幕,经常追问赵信到底是怎么回事,对此,赵信只能爱莫能助的摊开双手,一脸无辜的样子,告诉陈棋他也不太清楚。
想不明白的陈棋便有些神神叨叨的,口中经常念念有词,赵信也听不大真切,只是觉得陈棋看他的眼神有些不对,至于哪里不对,他也说不上来。
大同城墙比怀仁城墙要高出两丈有余,外面围着的护城河也深达一丈,可谓城高池深,城内不仅有两万大同守军,更有数量不明的援军协助防守,急切间是攻不下来的。
红巾义军四面围困住大同城,便开始组织民夫赶制各种登城器具,有时候民夫不够,还常调派敢战营前去帮忙,赵信就去过两次,也算是大开了一番眼界。
红巾义军所建以云梯车、冲车、投石机、箭塔四种攻城器具为主,建造得十分结实,比赵信想象中好多了。
随着攻城器具的完工,红巾义军上下也随之一扫大同增兵所带来的阴影,士卒们心气逐渐高涨起来。
这般在城下扎营围城十日后,敢战营统领张忠终于传下军令,第二日攻城,当晚大营内杀猪宰羊,做了一顿好的,大伙儿兴致浓浓地喝着肉汤,啃着骨头,大声谈论着、说笑着,似乎弹指间‘樯橹灰飞烟灭了’!
尤其是本百人队之中,赵信和陈棋的例子就摆在那里,大伙儿看他们的眼神都有些泛红,让二人不寒而栗。
谁不想升官发财?至于能否活着,既然当了兵,吃了这碗粮,这个问题就不能去考虑了!
第二天,大战如期来临,赵信站在本阵之中,一边擦拭着新发的宽背大刀,一边看着前方上万民夫冒着城头的箭雨,将土袋倾倒入护城河中。
只用了小半个时辰,民夫便逐渐将一丈多深的河水阻断,在护城河上形成了数条宽阔的通道,整个敢战营都在城墙箭雨覆盖的射程之外,弟兄们看着眼前的一切,既兴奋又紧张。
东面城墙下已经倒下了千余民夫,有些没死的还躺在地上挣扎着,战鼓声和呐喊声将他们的呼叫声掩盖住,赵信看到他们张着嘴的痛苦神情,紧握着双拳,最终也只能无力的松开。
没有人有余暇顾及他们,而且,就算救了回来,以他们的伤势,在这个时代也是救不活的。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