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3 第0013章 出兵邯郸
- 14 第0014章 张耳密函
- 15 第0015章 大战前夕
- 16 第0016章 首战邯郸
- 17 第0017章 再战邯郸(上)
- 18 第0018章 再战邯郸(下)
- 19 第0019章 赵凯归来
- 20 第0020章 迁都前夕
- 21 第0021章 张楚亡国
- 22 第0022章 赵凯请兵
- 23 第0023章 张耳诡谲(上)
- 24 第0024章 张耳诡谲(下)
- 25 第0025章 赵凯点兵
- 26 第0026章 赵凯之忧
- 27 第0027章 联魏伐秦
- 28 第0028章 安阳之战(一)
- 29 第0029章 安阳之战(二)
- 30 第0030章 安阳之战(三)
- 31 第0031章 安阳之战(四)
- 32 第0032章 安阳之战(五)
- 33 第0033章 安阳之战(六)
- 34 第0034章 安阳之战(七)
- 35 第0035章 岑氏烈女
- 36 第0036章 烈女也温柔
- 37 第0037章 魏相周市
- 38 第0038章 南征之势
- 39 第0039章 魏国求援
- 40 第0040章 平静背后的风波
- 41 第0041章 再起风波
- 42 第0042章 风波渐起
- 43 第0043章 掌舵者
- 44 第0044章 援魏抗秦
- 45 第0045章 周市的遗愿
- 46 第0046章 李由的战书
- 47 第0047章 张敖献策
- 48 第0048章 魏咎****
- 49 第0049章 伏击李由(上)
- 50 第0050章 伏击李由(中)
- 51 第0051章 伏击李由(下)
- 52 第0052章 斩杀李由
- 53 第0053章 初逢刘邦
- 54 第0054章 范增的忧虑
- 55 第0055章 夜访张良
- 56 第0056章 东阿告急
- 57 第0057章 大战前夕
- 58 第0058章 三战王离(上)
- 59 第0059章 三战王离(中)
- 60 第0060章 三战王离(下)
- 61 第0061章 烽火东阿(一)
- 62 第0062章 烽火东阿(二)
- 63 第0063章 烽火东阿(三)
- 64 第0064章 烽火东阿(四)
- 65 第0065章 烽火东阿(五)
- 66 第0066章 烽火东阿(六)
- 67 上架感言
- 68 第0067章 兵进濮阳
- 69 第0068章 安阳解围
- 70 第0069章 智杀陈余(上)
- 71 第0070章 智杀陈余(中)
- 72 第0071章 智杀陈余(下)
- 73 第0072章 风云变
- 74 第0073章 赵毅的隐忍
- 75 第0074章 定陶噩耗
- 76 第0075章 春去秋来
- 77 第0076章 美酒佳人
- 78 第0077章 戴高献策
- 79 第0078章 赵凯的顾虑(上)
- 80 第0079章 赵凯的顾虑(下)
- 81 第0080章 蔡文论势
- 82 第0081章 二郎的犹豫
- 83 第0082章 游说宋义(上)
- 84 第0083章 游说宋义(下)
- 85 第0084章 两将争锋
- 86 第0085章 养使来访(上)
- 87 第0086章 燕使来访(下)
- 88 第0087章 羋心变卦
- 89 第0088章 宋义拜将
- 90 第0089章 安阳防务
- 91 第0090章 僵局
- 92 第0091章 邺县告急
- 93 第0092章 赵毅夺权(上)
- 94 第0093章 赵毅夺权(下)
- 95 第0094章 单洪平乱
- 96 第0095章 阴谋与阳谋
- 97 第0096章 邺县之争(一)
- 98 第0097章 邺县之争(二)
- 99 第0098章 邺县之争(三)
- 100 第0099章 邺县之争(四)
- 101 第0100章 邺县之争(五)
- 102 第0101章 邺县之争(六)
- 103 第0102章 邺县之争(七)
- 104 第0103章 王离乞降
- 105 第0104章 兵进武安
- 106 第0105章 再会项羽
- 107 第0106章 项羽借粮
- 108 第0107章 两种选择
- 109 第0108章 兵进巨鹿
- 110 第0109章 张敖的请求
- 111 第0110章 血战章邯(上)
- 112 第0111章 血战章邯(中)
- 113 第0112章 血战章邯(下)
- 114 第0113章 赵国来使
- 115 第0114章 两个赵国(上)
- 116 第0115章 两个赵国(下)
- 117 第0116章 大战落幕(一)
- 118 第0117章 大战落幕(二)
- 119 第0118章 大战落幕(三)
- 120 第0119章 大战落幕(四)
- 121 第0120章 大战落幕(五)
- 122 第0121章 大战落幕(六)
- 123 第0122章 一纸密诏
- 124 尾声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0023章 张耳诡谲(上)
第0023章 张耳诡谲(上)
“长信君有没有想过,您一旦离开邯郸城,陈余会甘于寂寞吗?而且,您之前那么强势打压他,甚至断了他的心腹夏说,还夺走了他部分军权,使得他这个大将军有名无实,虽然他在军中还有威望,可伴随着长信君驰骋疆场,抗李良,守沙河,夺邯郸,此时军心,民心都在向着长信君倾向,而陈余,已经慢慢走向了没落,长信君不在这个时候顺水推舟,除掉陈余,反而要拉拢他,这是不智之举啊!长信君!”蒯彻愁眉苦脸,一脸焦虑的说道。
蒯彻的话有几分道理,可赵凯的想法却偏偏与蒯彻背道相驰,如果不知道秦末这段历史的话,赵凯也许并不知道秦军不久之后必然北上,一场恶战不可避免,而想要在乱局中求存,在秦军二十万大军之下保全赵国,赵凯觉得,陈余还不能除。
可有一点蒯彻说的没错,自己离开邯郸,陈余会甘于寂寞吗?
答案很肯定,陈余一定不会。
赵凯长长叹息一声,他不无忧虑的告诉蒯彻,自己又何尝不知道养虎为患这句话呢?可眼下的赵国,还处在摇摇欲折的萌芽阶段,内斗太狠,除去陈余对赵国没有一点好处,这一点,赵凯不得不考虑啊。
蒯彻听了赵凯的话,他猜出了,赵凯已经无心除去陈余了,养虎为患,终有一战,蒯彻只是看不清,日后的赵国,赵凯能否压制陈余呢?
蒯彻也叹息一声,李左车见二人如此惆怅,他却反而朗然一笑,这一笑,使得二人纷纷扭头看向了李左车,赵凯也很纳闷,李左车这是在笑什么呢?
赵凯刚要开口,李左车却先一步说道:“一得一失,长信君未必会有所损失。”
“哦?”赵凯来了兴致,他很想听听李左车所谓的一得一失。
“正如长信君所言,赵国此时还处在摇摇欲坠的状态,我们还只是一个初露锋芒的起义军而已,我们照比曾经傲立一方的赵国还远远不足,我们所拥有的军队才数万之多,而这数万军队的精锐,却掌控在长信君你的手里。”李左车说到这顿住了。
他起身在屋内踱步,仿佛在思考下一句话该如何说似的。
等李左车来到窗边,他把窗户顺手掩住之后,才继续说:“如今军中,真正能忠于长信君,唯长信君号令的将领并不多,而陈余虽然在走向没落,可他终究是两朝赵国的大将,威望不言而喻,还有,陈余如果真想兵变,正如长信君所料,只需振臂一呼,必有数万将士响应,与其让他公然造反,何不我们退一步而求其次,用名声牵制他,让他安心辅佐赵王呢?”
李左车又一次顿住了话头,他瞥一眼二人,之后又说:“长信君虽然在赵国小有威望,军心稍稳,可比起陈余,却是略逊一筹,我们这次出征不仅仅要收复赵地,而且,我们还要在战争中建立更高的威望,建立更稳固的军权,建立更强大的军队,另外,只有闻名于海内,长信君才算真正的成功,仅仅赵国知有长信君,那不是真枭杰所为!长信君,我们支持你!”
李左车的这句话,彻底让赵凯坚定了信念,无论自己缓和陈余这步棋到底对不对,反正这一步赵凯已经迈出去了,何不大胆勇敢的向前走呢?
他看一眼一旁的蒯彻,吩咐道:“陈余的事就这么定了,先生不必太过忧虑,速速回去准备行装,我去拜访一下张相国,我们明天一早发兵启程!”
蒯彻刚刚听了李左车的一番话,他十分羞赧,也许,是自己想的太窄了,雄心壮志还不够,所以看待问题还有局限,不过眼下赵凯却没有计较自己之前话语间的不足,反而给自己一个台阶下,蒯彻心中感激不尽,他拱手唱诺,匆匆离去了。
蒯彻的身影渐远,李左车看着蒯彻离去的背影,他回到赵凯身边坐下,轻声提醒赵凯:“想要稳固军权,长信君必须培养更多能征善战的虎将,收纳更多的谋臣义士,这样,长信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谋士之言,不可偏听一家,否则,很容易被带入歧途之中,长信君,我这也是发自内心的忠言……”
李左车话没说完,赵凯已抬手打断了他,看着李左车一脸的关切,赵凯知道,这个李左车自己没看错,他日必是自己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他轻轻拍了拍李左车的肩膀:“有李将军在,我赵凯睥睨四方,还有何惧?哈哈哈……”
……
张耳的府宅今天照比往常要热闹的多,除了偶尔有官员来拜访之外,相隔许久没有来过的陈余竟然也来到了张耳的府宅。
陈余是想缓和自己与张耳之间的关系的,当初迎立赵歇,重建赵国,是两个人共同协商,共同努力的,想当年武臣北上之时,自己和张耳的交情何其深厚,可如今,为何却闹得如此崩裂呢?
还有,当年避难之时,自己与张耳可畏刎颈交,同生死,共患难,如今赵国日渐稳定,眼看着就是享福的日子,两个人的关系却日渐生疏,这不是陈余想要看到的。
无论如何,他必须缓和与张耳的紧张关系,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陈余都必须拉拢张耳。
而且,这段时间的深思熟虑,陈余发现,别看自己出道早,从政早,掌军也早,可自己照比赵凯却差太多了,赵凯只是几个回合,便夺走了自己的部分军权,竟然还能软禁自己多达半月之久,这是陈余此生最大的羞辱了。
如今赵凯南征,目的很明显,不仅仅是为了赵国开疆拓土,他想更牢固的抓住军权,想培育更多的军队和将校,他想逐渐替掉自己这个大将军。
可笑,陈余也是从战场爬出来的人,怎么可能轻易输给赵凯呢?
可赵凯在朝中一日,陈余就没有翻身的机会,所以,他选择了妥协,一是为了让赵凯安心南下,远离邯郸,第二,在赵凯离去的这段时间里,陈余可以拉拢赵歇,只要陈余逐步控制军队,控制邯郸,和好张耳,赵歇必然会逐渐倾向自己,别看他和赵凯是亲兄弟,可在权势的威逼下,他未必会站在赵凯那头。
这就是陈余的野心,他要重新夺回那些原本属于他的殊荣和权利。
陈余此时坐在张府的偏厅中,他已经喝尽了一杯茶,可张耳却迟迟没来,这是张耳在给自己下马威,如果换做往常,陈余早就翻脸走人了,可此时,陈余却不得不隐忍,他强压心中的怒火,手里把玩着茶杯,静静的等待着。
不多时,厅外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张耳带着儿子张敖来到了偏厅,二人笑着给陈余抱拳施礼,陈余也慌忙起身还礼,几个人客气几句之后,各自入座了。
有丫鬟送来三杯茶水,每人面前各摆放一杯,之后丫鬟退去了,张耳笑着指了指茶杯:“大将军请用茶。”
“唉……还什么大将军,相国大人不要拿我消遣了。”陈余幽幽一叹,做出一副十分无奈的样子,他拿起茶杯慢慢呷了两口,之后又说:“张敖侄儿准备何日出发?”
陈余故意用侄儿来形容张敖,是在委婉提醒张耳,自己曾经可是他的忘年交,让他不要忘了旧情,张耳自然能听懂陈余话里的喻意,可他已经和赵凯站在了一起,此时在和陈余缓和,岂不是前后矛盾,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更何况,一个已经失势的大将军,还有什么资本来和自己套近乎?
官场毕竟与平常百姓交往不同,再讨厌,再厌恶,也不能流露在脸上。
此时张敖已拱手笑道:“回大将军,我明日就会去军中赴任,之后听从上将军安排,择日出发。”
张敖口中的上将军自然就是赵凯,陈余听他这样形容赵凯,心中极度不爽,脸也黑了下来:“只是上将而已,上将军这个称呼,有点太高抬他了。”
张敖见陈余如此小觑赵凯,他略显不悦,想要反驳,张耳急忙插嘴打断了张敖即将脱口的话:“陈大将军今天来,一定有什么重要事情吧?”
“也没什么大事,春耕在即,长信君这么大张旗鼓的兴兵南下,我这心里总觉得不踏实,何况,秦军实力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强,如果以硬碰硬,我觉得……”陈余后面的话没有说出口,他只是抛出个开头,便没有下文了。
张耳见陈余是冲着赵凯来的,其目的很明显,想让自己重新考虑该和谁走的近一点而已。
张耳没有当面拒绝陈余,他只是笑了笑:“确实压力很大啊,不过邯郸城毕竟是大城,人口相对而言还是很富足的,虽然经历了几场战火的洗涤,不过,只要我们努力一点,邯郸城不久之后一定能发展起来的,到是大将军,我建议你尽早把军队重新编制一下,邯郸城的守卫可不能疏忽,长信君南下之后,我们更应该提高警惕,以防恒山郡有秦军流窜过来,再打我们个措手不及。”
张耳说到这,他又略带笑意的提醒道:“不过长信君既然南征安阳,大将军何不静待时日,北伐巨鹿呢?只要让国君意识到大将军的重要性,相信大将军的威势会一天天好起来的。”
张耳这句话让陈余为之一惊,他原以为张耳已经全心全意的支持赵凯了,自己只能与他缓和关系而已,此时听了张耳的这番话,他似乎意识到,张耳并没有实心实意的和赵凯站在一起,只要自己重新振作起来,未来赵国的朝局由谁掌控,还亦未可知了!
蒯彻的话有几分道理,可赵凯的想法却偏偏与蒯彻背道相驰,如果不知道秦末这段历史的话,赵凯也许并不知道秦军不久之后必然北上,一场恶战不可避免,而想要在乱局中求存,在秦军二十万大军之下保全赵国,赵凯觉得,陈余还不能除。
可有一点蒯彻说的没错,自己离开邯郸,陈余会甘于寂寞吗?
答案很肯定,陈余一定不会。
赵凯长长叹息一声,他不无忧虑的告诉蒯彻,自己又何尝不知道养虎为患这句话呢?可眼下的赵国,还处在摇摇欲折的萌芽阶段,内斗太狠,除去陈余对赵国没有一点好处,这一点,赵凯不得不考虑啊。
蒯彻听了赵凯的话,他猜出了,赵凯已经无心除去陈余了,养虎为患,终有一战,蒯彻只是看不清,日后的赵国,赵凯能否压制陈余呢?
蒯彻也叹息一声,李左车见二人如此惆怅,他却反而朗然一笑,这一笑,使得二人纷纷扭头看向了李左车,赵凯也很纳闷,李左车这是在笑什么呢?
赵凯刚要开口,李左车却先一步说道:“一得一失,长信君未必会有所损失。”
“哦?”赵凯来了兴致,他很想听听李左车所谓的一得一失。
“正如长信君所言,赵国此时还处在摇摇欲坠的状态,我们还只是一个初露锋芒的起义军而已,我们照比曾经傲立一方的赵国还远远不足,我们所拥有的军队才数万之多,而这数万军队的精锐,却掌控在长信君你的手里。”李左车说到这顿住了。
他起身在屋内踱步,仿佛在思考下一句话该如何说似的。
等李左车来到窗边,他把窗户顺手掩住之后,才继续说:“如今军中,真正能忠于长信君,唯长信君号令的将领并不多,而陈余虽然在走向没落,可他终究是两朝赵国的大将,威望不言而喻,还有,陈余如果真想兵变,正如长信君所料,只需振臂一呼,必有数万将士响应,与其让他公然造反,何不我们退一步而求其次,用名声牵制他,让他安心辅佐赵王呢?”
李左车又一次顿住了话头,他瞥一眼二人,之后又说:“长信君虽然在赵国小有威望,军心稍稳,可比起陈余,却是略逊一筹,我们这次出征不仅仅要收复赵地,而且,我们还要在战争中建立更高的威望,建立更稳固的军权,建立更强大的军队,另外,只有闻名于海内,长信君才算真正的成功,仅仅赵国知有长信君,那不是真枭杰所为!长信君,我们支持你!”
李左车的这句话,彻底让赵凯坚定了信念,无论自己缓和陈余这步棋到底对不对,反正这一步赵凯已经迈出去了,何不大胆勇敢的向前走呢?
他看一眼一旁的蒯彻,吩咐道:“陈余的事就这么定了,先生不必太过忧虑,速速回去准备行装,我去拜访一下张相国,我们明天一早发兵启程!”
蒯彻刚刚听了李左车的一番话,他十分羞赧,也许,是自己想的太窄了,雄心壮志还不够,所以看待问题还有局限,不过眼下赵凯却没有计较自己之前话语间的不足,反而给自己一个台阶下,蒯彻心中感激不尽,他拱手唱诺,匆匆离去了。
蒯彻的身影渐远,李左车看着蒯彻离去的背影,他回到赵凯身边坐下,轻声提醒赵凯:“想要稳固军权,长信君必须培养更多能征善战的虎将,收纳更多的谋臣义士,这样,长信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谋士之言,不可偏听一家,否则,很容易被带入歧途之中,长信君,我这也是发自内心的忠言……”
李左车话没说完,赵凯已抬手打断了他,看着李左车一脸的关切,赵凯知道,这个李左车自己没看错,他日必是自己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他轻轻拍了拍李左车的肩膀:“有李将军在,我赵凯睥睨四方,还有何惧?哈哈哈……”
……
张耳的府宅今天照比往常要热闹的多,除了偶尔有官员来拜访之外,相隔许久没有来过的陈余竟然也来到了张耳的府宅。
陈余是想缓和自己与张耳之间的关系的,当初迎立赵歇,重建赵国,是两个人共同协商,共同努力的,想当年武臣北上之时,自己和张耳的交情何其深厚,可如今,为何却闹得如此崩裂呢?
还有,当年避难之时,自己与张耳可畏刎颈交,同生死,共患难,如今赵国日渐稳定,眼看着就是享福的日子,两个人的关系却日渐生疏,这不是陈余想要看到的。
无论如何,他必须缓和与张耳的紧张关系,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陈余都必须拉拢张耳。
而且,这段时间的深思熟虑,陈余发现,别看自己出道早,从政早,掌军也早,可自己照比赵凯却差太多了,赵凯只是几个回合,便夺走了自己的部分军权,竟然还能软禁自己多达半月之久,这是陈余此生最大的羞辱了。
如今赵凯南征,目的很明显,不仅仅是为了赵国开疆拓土,他想更牢固的抓住军权,想培育更多的军队和将校,他想逐渐替掉自己这个大将军。
可笑,陈余也是从战场爬出来的人,怎么可能轻易输给赵凯呢?
可赵凯在朝中一日,陈余就没有翻身的机会,所以,他选择了妥协,一是为了让赵凯安心南下,远离邯郸,第二,在赵凯离去的这段时间里,陈余可以拉拢赵歇,只要陈余逐步控制军队,控制邯郸,和好张耳,赵歇必然会逐渐倾向自己,别看他和赵凯是亲兄弟,可在权势的威逼下,他未必会站在赵凯那头。
这就是陈余的野心,他要重新夺回那些原本属于他的殊荣和权利。
陈余此时坐在张府的偏厅中,他已经喝尽了一杯茶,可张耳却迟迟没来,这是张耳在给自己下马威,如果换做往常,陈余早就翻脸走人了,可此时,陈余却不得不隐忍,他强压心中的怒火,手里把玩着茶杯,静静的等待着。
不多时,厅外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张耳带着儿子张敖来到了偏厅,二人笑着给陈余抱拳施礼,陈余也慌忙起身还礼,几个人客气几句之后,各自入座了。
有丫鬟送来三杯茶水,每人面前各摆放一杯,之后丫鬟退去了,张耳笑着指了指茶杯:“大将军请用茶。”
“唉……还什么大将军,相国大人不要拿我消遣了。”陈余幽幽一叹,做出一副十分无奈的样子,他拿起茶杯慢慢呷了两口,之后又说:“张敖侄儿准备何日出发?”
陈余故意用侄儿来形容张敖,是在委婉提醒张耳,自己曾经可是他的忘年交,让他不要忘了旧情,张耳自然能听懂陈余话里的喻意,可他已经和赵凯站在了一起,此时在和陈余缓和,岂不是前后矛盾,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更何况,一个已经失势的大将军,还有什么资本来和自己套近乎?
官场毕竟与平常百姓交往不同,再讨厌,再厌恶,也不能流露在脸上。
此时张敖已拱手笑道:“回大将军,我明日就会去军中赴任,之后听从上将军安排,择日出发。”
张敖口中的上将军自然就是赵凯,陈余听他这样形容赵凯,心中极度不爽,脸也黑了下来:“只是上将而已,上将军这个称呼,有点太高抬他了。”
张敖见陈余如此小觑赵凯,他略显不悦,想要反驳,张耳急忙插嘴打断了张敖即将脱口的话:“陈大将军今天来,一定有什么重要事情吧?”
“也没什么大事,春耕在即,长信君这么大张旗鼓的兴兵南下,我这心里总觉得不踏实,何况,秦军实力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强,如果以硬碰硬,我觉得……”陈余后面的话没有说出口,他只是抛出个开头,便没有下文了。
张耳见陈余是冲着赵凯来的,其目的很明显,想让自己重新考虑该和谁走的近一点而已。
张耳没有当面拒绝陈余,他只是笑了笑:“确实压力很大啊,不过邯郸城毕竟是大城,人口相对而言还是很富足的,虽然经历了几场战火的洗涤,不过,只要我们努力一点,邯郸城不久之后一定能发展起来的,到是大将军,我建议你尽早把军队重新编制一下,邯郸城的守卫可不能疏忽,长信君南下之后,我们更应该提高警惕,以防恒山郡有秦军流窜过来,再打我们个措手不及。”
张耳说到这,他又略带笑意的提醒道:“不过长信君既然南征安阳,大将军何不静待时日,北伐巨鹿呢?只要让国君意识到大将军的重要性,相信大将军的威势会一天天好起来的。”
张耳这句话让陈余为之一惊,他原以为张耳已经全心全意的支持赵凯了,自己只能与他缓和关系而已,此时听了张耳的这番话,他似乎意识到,张耳并没有实心实意的和赵凯站在一起,只要自己重新振作起来,未来赵国的朝局由谁掌控,还亦未可知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