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2 第0032章 安阳之战(五)
- 33 第0033章 安阳之战(六)
- 34 第0034章 安阳之战(七)
- 35 第0035章 岑氏烈女
- 36 第0036章 烈女也温柔
- 37 第0037章 魏相周市
- 38 第0038章 南征之势
- 39 第0039章 魏国求援
- 40 第0040章 平静背后的风波
- 41 第0041章 再起风波
- 42 第0042章 风波渐起
- 43 第0043章 掌舵者
- 44 第0044章 援魏抗秦
- 45 第0045章 周市的遗愿
- 46 第0046章 李由的战书
- 47 第0047章 张敖献策
- 48 第0048章 魏咎****
- 49 第0049章 伏击李由(上)
- 50 第0050章 伏击李由(中)
- 51 第0051章 伏击李由(下)
- 52 第0052章 斩杀李由
- 53 第0053章 初逢刘邦
- 54 第0054章 范增的忧虑
- 55 第0055章 夜访张良
- 56 第0056章 东阿告急
- 57 第0057章 大战前夕
- 58 第0058章 三战王离(上)
- 59 第0059章 三战王离(中)
- 60 第0060章 三战王离(下)
- 61 第0061章 烽火东阿(一)
- 62 第0062章 烽火东阿(二)
- 63 第0063章 烽火东阿(三)
- 64 第0064章 烽火东阿(四)
- 65 第0065章 烽火东阿(五)
- 66 第0066章 烽火东阿(六)
- 67 上架感言
- 68 第0067章 兵进濮阳
- 69 第0068章 安阳解围
- 70 第0069章 智杀陈余(上)
- 71 第0070章 智杀陈余(中)
- 72 第0071章 智杀陈余(下)
- 73 第0072章 风云变
- 74 第0073章 赵毅的隐忍
- 75 第0074章 定陶噩耗
- 76 第0075章 春去秋来
- 77 第0076章 美酒佳人
- 78 第0077章 戴高献策
- 79 第0078章 赵凯的顾虑(上)
- 80 第0079章 赵凯的顾虑(下)
- 81 第0080章 蔡文论势
- 82 第0081章 二郎的犹豫
- 83 第0082章 游说宋义(上)
- 84 第0083章 游说宋义(下)
- 85 第0084章 两将争锋
- 86 第0085章 养使来访(上)
- 87 第0086章 燕使来访(下)
- 88 第0087章 羋心变卦
- 89 第0088章 宋义拜将
- 90 第0089章 安阳防务
- 91 第0090章 僵局
- 92 第0091章 邺县告急
- 93 第0092章 赵毅夺权(上)
- 94 第0093章 赵毅夺权(下)
- 95 第0094章 单洪平乱
- 96 第0095章 阴谋与阳谋
- 97 第0096章 邺县之争(一)
- 98 第0097章 邺县之争(二)
- 99 第0098章 邺县之争(三)
- 100 第0099章 邺县之争(四)
- 101 第0100章 邺县之争(五)
- 102 第0101章 邺县之争(六)
- 103 第0102章 邺县之争(七)
- 104 第0103章 王离乞降
- 105 第0104章 兵进武安
- 106 第0105章 再会项羽
- 107 第0106章 项羽借粮
- 108 第0107章 两种选择
- 109 第0108章 兵进巨鹿
- 110 第0109章 张敖的请求
- 111 第0110章 血战章邯(上)
- 112 第0111章 血战章邯(中)
- 113 第0112章 血战章邯(下)
- 114 第0113章 赵国来使
- 115 第0114章 两个赵国(上)
- 116 第0115章 两个赵国(下)
- 117 第0116章 大战落幕(一)
- 118 第0117章 大战落幕(二)
- 119 第0118章 大战落幕(三)
- 120 第0119章 大战落幕(四)
- 121 第0120章 大战落幕(五)
- 122 第0121章 大战落幕(六)
- 123 第0122章 一纸密诏
- 124 尾声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0042章 风波渐起
第0042章 风波渐起
在府门外,项伯依然穿着那身青色宽袍,右手握着一把短剑,在他身后有两名大汉把剑抱在怀里,十分警惕的望着四周。
很快,伴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赵凯和蒯彻来到了府门外,赵凯出来的时候,惊动了武商,武商也急急穿着袍服跟了出来。
看到府门外的项伯,赵凯匆忙施一礼:“哎呀,这么晚了让项将军来我这,真是过意不去啊,应该我去拜访您才对。”
“呵呵,赵将军,应该是我打扰你了才对。”项伯也赶忙还一礼。
蒯彻等人给项伯见礼,几个人简单的聊了几句,赵凯立刻邀请项伯进府一叙,几个人慢悠悠的走进了赵府。
赵凯的府衙很大,很气派,项伯看了看院子里的花草,对院子的布局夸赞有加,几个人穿过前院,来到了客堂,刚刚进屋,赵凯立刻吩咐武商去准备茶水,很快,当众人分宾主入座之后,茶水也送来了。
项伯之前在赵王宫显得有些醉意,此刻却如此清醒,赵凯从项伯的言行举止来看,他在赵王宫的表现是装出来的。
可他深夜来自己府里,绝对不是来串门的,所以,赵凯并不急着说破这些,他和项伯简单的聊了些秦军的局势,项伯认为,秦军虽然人数多,可他们已是强弩之末,只要各国齐心协力,秦军不久必灭。
赵凯又把周市不久前的担忧说了出来,章邯既然此时伐魏,下一步,必然是齐楚赵三家任选其一,不知道哪个国家又要经历大战了。
项伯却冷冷哼一声,他并不拐弯抹角,直言如果章邯不离开山东,楚军必会选择一个合适的机会和他来一场硬仗,谁赢谁输还不一定呢。
项伯这句话并非吹嘘,赵凯相信楚军有这个实力。
两个人聊了一些天下之事,话题慢慢的也就迁到了周市求援上来,魏军被秦军打的连连败退,此时秦军正一步步逼近魏国的都城,如果各国再不伸出援手,后果不堪设想,恐怕魏国很难熬过这一劫了。
项伯听后也是长吁短叹,来之前,他已经听说了魏军接连败了几场,直到项伯过了黄河之后,才得知秦军已经快到临济了,这一消息也让项伯感到震惊,在项伯的印象里,魏军也有十余万兵马,国土富饶,又北近黄河,不应该会这么轻易败给秦军,可事实偏偏如此。
如今既然赵凯提起了这个话题,项伯也没什么可隐晦的,他告诉赵凯,项梁绝对不会坐以待毙,任由魏国败亡的,所以,让赵凯不必担心。
赵凯轻叹一声,他告诉项伯,自己也收到了求援信,此时正在犹豫是否应该南下。
项伯听到这句话,他忽然眼前一亮,周市一向已自大而闻名,他能看上的人并不多,竟然在最危急关头,他会写信给赵凯,这太出乎意料了。
不过从今天见到赵凯直到此时,项伯的确觉得赵凯身上有一股不同寻常的气度,就像他说赵凯像自己的侄儿项羽一样,项羽是孔武有力,赵凯虽然没有那么健硕,但是赵凯的身形也非常高大,一看就知道是个练家子。
既然赵凯提出了周市的求援,项伯自然要极力促成的。
他呷了一口茶,然后目光炯炯的望着赵凯,好长时间,项伯并没有开口说话,反之,赵凯也在望着项伯,两个人就这样彼此对望着,就连一旁的蒯彻也插不上嘴,直到项伯朗然笑了笑:“我再赵将军眼里看到的是……”
“是什么?”赵凯来了兴致。
“是自信,是不屈不挠,我想,赵将军是不会看着魏国在黄河以南被秦军灭掉的,唇亡齿寒,魏国败了,恐怕章邯北上的几率会更大。”项伯笑了笑。
这句话也正是赵凯一向拿来劝别人的话,此时被项伯抢先说了,赵凯无言以对,竟然仰头大笑起来。
两个人之间的气氛更融洽了,赵凯放下手中的茶杯,他看着项伯道:“项将军来我府上,不会只是喝茶的吧,有啥事不妨直说。”
赵凯竟然直接切入了正题,这个豪爽劲正和项伯,因为项氏一门一向已豪爽著称,况且,项伯的父亲项燕更是楚国名将,他们又是楚国的贵族,自然有着与众不同的家风。
此时项伯拨弄着桌案上的茶杯,皱眉沉思了几秒钟,之后项伯叹道:“今天在朝堂上,我发现赵王似乎没有和楚国结盟的打算,所以,我才深夜来拜访赵将军,希望能促成此事。”
听了项伯的话,赵凯心中苦笑一声,果然是这事。
可赵凯此时连援魏的事情都很难和赵王沟通,更别说与楚国结盟了,何况,今天自己也不是没提过这件事,可最后,竟然激怒了赵歇。
此时赵凯有些犯难了,他不知道该如何回绝项伯。
屋内出现了短暂的沉默,项伯见赵凯不接自己的话茬,他有些坐不住了,他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哪里说的有问题还是连赵凯也不想和楚国结盟?
就在项伯紧盯赵凯不放的节骨眼上,蒯彻匆匆把话茬接了过来:“项将军您有所不知,我家将军常年在外,始终忙着向南用兵的事情,朝中政务,他早已淡出了,此时朝中把权的是张耳张丞相,这种事情,我觉得项将军还是去和他商量商量的好。”
“这……这……这……”项伯一连说了三个这字,他有些急了,赵凯知道,有些事还是说清楚的好,他也不和项伯绕弯子,直接告诉项伯,此时自己在邯郸已经没有多大说话权了,为了援助魏国,自己甚至可能会和赵歇闹僵,不过,为了天下灭秦之势,赵凯觉得这样做值得。
赵凯的一番肺腑得到了项伯的认同,他也不为难项庄,他在临走前告诉项庄,援魏是正确的选择,魏国存,赵国稳,魏国亡,赵国危。
项伯似乎已经放弃联盟赵国了,他走的时候,只是苦笑着摇摇头,并且嘱咐赵凯,坚持走自己的路,要有主见,年少英杰,他很看好赵凯。
送走项伯的马车,赵凯又和蒯彻回到房内,这一夜,他们直聊到清晨方才散去。
……
早朝如期,项伯再次来到朝堂拜见赵歇,提起了赵楚结盟的事情,但是赵歇依然支支吾吾,项伯似乎看透了赵歇一样,他竟然在当天便告辞离去了。
陈余首次在朝堂上提出了再次扩军的提案,并且希望国家能够尽快播发资金,让陈余可以在各县张贴榜文,招募兵士。
陈余的提案只不过是想把他麾下的七万人扩建到十万人,十万人除去各地留守的军队,其实陈余手里可调集的,也就六万余人,可这件事却遭到了张耳的极力反对,他不同意陈余的扩军一说,他已赵凯在南面已经有两万军队,国库承担的费用非常巨大来拒绝陈余。
这让陈余在朝堂上丢进了脸面,为了能够扩军,陈余甚至搬出了他的杀手锏,他要向南皮一线进兵,打通和齐国的接壤,并且,陈余指出,各郡均有未被收复的土地,军队不足就无法全力一战,他希望赵歇同意。
在两人的争执中,赵歇有些犯难了,却是赵凯站出来解围,他极力赞同陈余扩兵,并且,赵凯提出,愿意减少自己军中的供应来换取陈余扩兵,天下已然动荡,章邯二十万大军不知何日会突然北上,河内郡尚有秦军三万多人,如果赵国不尽快强军,敌军压境,后果不堪设想。
赵凯破天荒的站在了陈余的一面,打的张耳措手不及,张耳连反应的机会都没有,赵歇便允准了陈余的提案。
早朝散后,陈余回到了府衙,赵凯破天荒的替自己说话,这让陈余有些丈二的和尚摸不到头脑。
他在府中来回踱步,却一时间捋不出头绪,只能转身回到软席上坐下,这时,夏说端着一杯茶笑呵呵的走了进来,刚刚进屋,夏说就笑道:“大将军,喝杯茶暖暖身子。”
自从赵凯南下之后,夏说就被陈余已各种理由调回了身边,此时夏说又恢复了他在军中的职位,并且是陈余最信任的谋士,所以,夏说大多数时间都会呆在陈余的大将军府。
此时夏说把茶杯放到陈余面前,他刻意把茶杯向前推了推,之后笑道:“以我多年来的经验来看,大将军此时一定有心事。”
陈余不悦喝道:“有话就说,别拐弯抹角的。”
夏说嘿嘿一笑,之后说道:“之前赵凯拉拢张耳打压大将军,可他却没有料到,张耳这老狐狸自从打压了大将军之后,反而背叛了他,使得赵凯日渐没落,此时赵王已经对赵凯失去了信任,朝中大小事务基本上都交付到张耳手里,而军务则落在了大将军手里,所以,赵凯朝中无援,它必然要拉拢大将军了。”
夏说说的倒是有几分道理,陈余听后微微点头,这时,一名军侯走了进来,在门口向着陈余拱手说道:“上将军赵凯在府外求见。”
听说赵凯来了,陈余眼睛眯缝着看向门口,他略显不悦的说道:“他来做什么?”
“大将军不可忽略赵凯的能力,咱们宁肯顺着他也别得罪他,否则恐扩兵的事情会有变。”夏说一脸忧虑的说道。
陈余思考了几秒钟,而后令道:“带他进来吧。”
很快,伴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赵凯和蒯彻来到了府门外,赵凯出来的时候,惊动了武商,武商也急急穿着袍服跟了出来。
看到府门外的项伯,赵凯匆忙施一礼:“哎呀,这么晚了让项将军来我这,真是过意不去啊,应该我去拜访您才对。”
“呵呵,赵将军,应该是我打扰你了才对。”项伯也赶忙还一礼。
蒯彻等人给项伯见礼,几个人简单的聊了几句,赵凯立刻邀请项伯进府一叙,几个人慢悠悠的走进了赵府。
赵凯的府衙很大,很气派,项伯看了看院子里的花草,对院子的布局夸赞有加,几个人穿过前院,来到了客堂,刚刚进屋,赵凯立刻吩咐武商去准备茶水,很快,当众人分宾主入座之后,茶水也送来了。
项伯之前在赵王宫显得有些醉意,此刻却如此清醒,赵凯从项伯的言行举止来看,他在赵王宫的表现是装出来的。
可他深夜来自己府里,绝对不是来串门的,所以,赵凯并不急着说破这些,他和项伯简单的聊了些秦军的局势,项伯认为,秦军虽然人数多,可他们已是强弩之末,只要各国齐心协力,秦军不久必灭。
赵凯又把周市不久前的担忧说了出来,章邯既然此时伐魏,下一步,必然是齐楚赵三家任选其一,不知道哪个国家又要经历大战了。
项伯却冷冷哼一声,他并不拐弯抹角,直言如果章邯不离开山东,楚军必会选择一个合适的机会和他来一场硬仗,谁赢谁输还不一定呢。
项伯这句话并非吹嘘,赵凯相信楚军有这个实力。
两个人聊了一些天下之事,话题慢慢的也就迁到了周市求援上来,魏军被秦军打的连连败退,此时秦军正一步步逼近魏国的都城,如果各国再不伸出援手,后果不堪设想,恐怕魏国很难熬过这一劫了。
项伯听后也是长吁短叹,来之前,他已经听说了魏军接连败了几场,直到项伯过了黄河之后,才得知秦军已经快到临济了,这一消息也让项伯感到震惊,在项伯的印象里,魏军也有十余万兵马,国土富饶,又北近黄河,不应该会这么轻易败给秦军,可事实偏偏如此。
如今既然赵凯提起了这个话题,项伯也没什么可隐晦的,他告诉赵凯,项梁绝对不会坐以待毙,任由魏国败亡的,所以,让赵凯不必担心。
赵凯轻叹一声,他告诉项伯,自己也收到了求援信,此时正在犹豫是否应该南下。
项伯听到这句话,他忽然眼前一亮,周市一向已自大而闻名,他能看上的人并不多,竟然在最危急关头,他会写信给赵凯,这太出乎意料了。
不过从今天见到赵凯直到此时,项伯的确觉得赵凯身上有一股不同寻常的气度,就像他说赵凯像自己的侄儿项羽一样,项羽是孔武有力,赵凯虽然没有那么健硕,但是赵凯的身形也非常高大,一看就知道是个练家子。
既然赵凯提出了周市的求援,项伯自然要极力促成的。
他呷了一口茶,然后目光炯炯的望着赵凯,好长时间,项伯并没有开口说话,反之,赵凯也在望着项伯,两个人就这样彼此对望着,就连一旁的蒯彻也插不上嘴,直到项伯朗然笑了笑:“我再赵将军眼里看到的是……”
“是什么?”赵凯来了兴致。
“是自信,是不屈不挠,我想,赵将军是不会看着魏国在黄河以南被秦军灭掉的,唇亡齿寒,魏国败了,恐怕章邯北上的几率会更大。”项伯笑了笑。
这句话也正是赵凯一向拿来劝别人的话,此时被项伯抢先说了,赵凯无言以对,竟然仰头大笑起来。
两个人之间的气氛更融洽了,赵凯放下手中的茶杯,他看着项伯道:“项将军来我府上,不会只是喝茶的吧,有啥事不妨直说。”
赵凯竟然直接切入了正题,这个豪爽劲正和项伯,因为项氏一门一向已豪爽著称,况且,项伯的父亲项燕更是楚国名将,他们又是楚国的贵族,自然有着与众不同的家风。
此时项伯拨弄着桌案上的茶杯,皱眉沉思了几秒钟,之后项伯叹道:“今天在朝堂上,我发现赵王似乎没有和楚国结盟的打算,所以,我才深夜来拜访赵将军,希望能促成此事。”
听了项伯的话,赵凯心中苦笑一声,果然是这事。
可赵凯此时连援魏的事情都很难和赵王沟通,更别说与楚国结盟了,何况,今天自己也不是没提过这件事,可最后,竟然激怒了赵歇。
此时赵凯有些犯难了,他不知道该如何回绝项伯。
屋内出现了短暂的沉默,项伯见赵凯不接自己的话茬,他有些坐不住了,他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哪里说的有问题还是连赵凯也不想和楚国结盟?
就在项伯紧盯赵凯不放的节骨眼上,蒯彻匆匆把话茬接了过来:“项将军您有所不知,我家将军常年在外,始终忙着向南用兵的事情,朝中政务,他早已淡出了,此时朝中把权的是张耳张丞相,这种事情,我觉得项将军还是去和他商量商量的好。”
“这……这……这……”项伯一连说了三个这字,他有些急了,赵凯知道,有些事还是说清楚的好,他也不和项伯绕弯子,直接告诉项伯,此时自己在邯郸已经没有多大说话权了,为了援助魏国,自己甚至可能会和赵歇闹僵,不过,为了天下灭秦之势,赵凯觉得这样做值得。
赵凯的一番肺腑得到了项伯的认同,他也不为难项庄,他在临走前告诉项庄,援魏是正确的选择,魏国存,赵国稳,魏国亡,赵国危。
项伯似乎已经放弃联盟赵国了,他走的时候,只是苦笑着摇摇头,并且嘱咐赵凯,坚持走自己的路,要有主见,年少英杰,他很看好赵凯。
送走项伯的马车,赵凯又和蒯彻回到房内,这一夜,他们直聊到清晨方才散去。
……
早朝如期,项伯再次来到朝堂拜见赵歇,提起了赵楚结盟的事情,但是赵歇依然支支吾吾,项伯似乎看透了赵歇一样,他竟然在当天便告辞离去了。
陈余首次在朝堂上提出了再次扩军的提案,并且希望国家能够尽快播发资金,让陈余可以在各县张贴榜文,招募兵士。
陈余的提案只不过是想把他麾下的七万人扩建到十万人,十万人除去各地留守的军队,其实陈余手里可调集的,也就六万余人,可这件事却遭到了张耳的极力反对,他不同意陈余的扩军一说,他已赵凯在南面已经有两万军队,国库承担的费用非常巨大来拒绝陈余。
这让陈余在朝堂上丢进了脸面,为了能够扩军,陈余甚至搬出了他的杀手锏,他要向南皮一线进兵,打通和齐国的接壤,并且,陈余指出,各郡均有未被收复的土地,军队不足就无法全力一战,他希望赵歇同意。
在两人的争执中,赵歇有些犯难了,却是赵凯站出来解围,他极力赞同陈余扩兵,并且,赵凯提出,愿意减少自己军中的供应来换取陈余扩兵,天下已然动荡,章邯二十万大军不知何日会突然北上,河内郡尚有秦军三万多人,如果赵国不尽快强军,敌军压境,后果不堪设想。
赵凯破天荒的站在了陈余的一面,打的张耳措手不及,张耳连反应的机会都没有,赵歇便允准了陈余的提案。
早朝散后,陈余回到了府衙,赵凯破天荒的替自己说话,这让陈余有些丈二的和尚摸不到头脑。
他在府中来回踱步,却一时间捋不出头绪,只能转身回到软席上坐下,这时,夏说端着一杯茶笑呵呵的走了进来,刚刚进屋,夏说就笑道:“大将军,喝杯茶暖暖身子。”
自从赵凯南下之后,夏说就被陈余已各种理由调回了身边,此时夏说又恢复了他在军中的职位,并且是陈余最信任的谋士,所以,夏说大多数时间都会呆在陈余的大将军府。
此时夏说把茶杯放到陈余面前,他刻意把茶杯向前推了推,之后笑道:“以我多年来的经验来看,大将军此时一定有心事。”
陈余不悦喝道:“有话就说,别拐弯抹角的。”
夏说嘿嘿一笑,之后说道:“之前赵凯拉拢张耳打压大将军,可他却没有料到,张耳这老狐狸自从打压了大将军之后,反而背叛了他,使得赵凯日渐没落,此时赵王已经对赵凯失去了信任,朝中大小事务基本上都交付到张耳手里,而军务则落在了大将军手里,所以,赵凯朝中无援,它必然要拉拢大将军了。”
夏说说的倒是有几分道理,陈余听后微微点头,这时,一名军侯走了进来,在门口向着陈余拱手说道:“上将军赵凯在府外求见。”
听说赵凯来了,陈余眼睛眯缝着看向门口,他略显不悦的说道:“他来做什么?”
“大将军不可忽略赵凯的能力,咱们宁肯顺着他也别得罪他,否则恐扩兵的事情会有变。”夏说一脸忧虑的说道。
陈余思考了几秒钟,而后令道:“带他进来吧。”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