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8 第0018章 再战邯郸(下)
- 19 第0019章 赵凯归来
- 20 第0020章 迁都前夕
- 21 第0021章 张楚亡国
- 22 第0022章 赵凯请兵
- 23 第0023章 张耳诡谲(上)
- 24 第0024章 张耳诡谲(下)
- 25 第0025章 赵凯点兵
- 26 第0026章 赵凯之忧
- 27 第0027章 联魏伐秦
- 28 第0028章 安阳之战(一)
- 29 第0029章 安阳之战(二)
- 30 第0030章 安阳之战(三)
- 31 第0031章 安阳之战(四)
- 32 第0032章 安阳之战(五)
- 33 第0033章 安阳之战(六)
- 34 第0034章 安阳之战(七)
- 35 第0035章 岑氏烈女
- 36 第0036章 烈女也温柔
- 37 第0037章 魏相周市
- 38 第0038章 南征之势
- 39 第0039章 魏国求援
- 40 第0040章 平静背后的风波
- 41 第0041章 再起风波
- 42 第0042章 风波渐起
- 43 第0043章 掌舵者
- 44 第0044章 援魏抗秦
- 45 第0045章 周市的遗愿
- 46 第0046章 李由的战书
- 47 第0047章 张敖献策
- 48 第0048章 魏咎****
- 49 第0049章 伏击李由(上)
- 50 第0050章 伏击李由(中)
- 51 第0051章 伏击李由(下)
- 52 第0052章 斩杀李由
- 53 第0053章 初逢刘邦
- 54 第0054章 范增的忧虑
- 55 第0055章 夜访张良
- 56 第0056章 东阿告急
- 57 第0057章 大战前夕
- 58 第0058章 三战王离(上)
- 59 第0059章 三战王离(中)
- 60 第0060章 三战王离(下)
- 61 第0061章 烽火东阿(一)
- 62 第0062章 烽火东阿(二)
- 63 第0063章 烽火东阿(三)
- 64 第0064章 烽火东阿(四)
- 65 第0065章 烽火东阿(五)
- 66 第0066章 烽火东阿(六)
- 67 上架感言
- 68 第0067章 兵进濮阳
- 69 第0068章 安阳解围
- 70 第0069章 智杀陈余(上)
- 71 第0070章 智杀陈余(中)
- 72 第0071章 智杀陈余(下)
- 73 第0072章 风云变
- 74 第0073章 赵毅的隐忍
- 75 第0074章 定陶噩耗
- 76 第0075章 春去秋来
- 77 第0076章 美酒佳人
- 78 第0077章 戴高献策
- 79 第0078章 赵凯的顾虑(上)
- 80 第0079章 赵凯的顾虑(下)
- 81 第0080章 蔡文论势
- 82 第0081章 二郎的犹豫
- 83 第0082章 游说宋义(上)
- 84 第0083章 游说宋义(下)
- 85 第0084章 两将争锋
- 86 第0085章 养使来访(上)
- 87 第0086章 燕使来访(下)
- 88 第0087章 羋心变卦
- 89 第0088章 宋义拜将
- 90 第0089章 安阳防务
- 91 第0090章 僵局
- 92 第0091章 邺县告急
- 93 第0092章 赵毅夺权(上)
- 94 第0093章 赵毅夺权(下)
- 95 第0094章 单洪平乱
- 96 第0095章 阴谋与阳谋
- 97 第0096章 邺县之争(一)
- 98 第0097章 邺县之争(二)
- 99 第0098章 邺县之争(三)
- 100 第0099章 邺县之争(四)
- 101 第0100章 邺县之争(五)
- 102 第0101章 邺县之争(六)
- 103 第0102章 邺县之争(七)
- 104 第0103章 王离乞降
- 105 第0104章 兵进武安
- 106 第0105章 再会项羽
- 107 第0106章 项羽借粮
- 108 第0107章 两种选择
- 109 第0108章 兵进巨鹿
- 110 第0109章 张敖的请求
- 111 第0110章 血战章邯(上)
- 112 第0111章 血战章邯(中)
- 113 第0112章 血战章邯(下)
- 114 第0113章 赵国来使
- 115 第0114章 两个赵国(上)
- 116 第0115章 两个赵国(下)
- 117 第0116章 大战落幕(一)
- 118 第0117章 大战落幕(二)
- 119 第0118章 大战落幕(三)
- 120 第0119章 大战落幕(四)
- 121 第0120章 大战落幕(五)
- 122 第0121章 大战落幕(六)
- 123 第0122章 一纸密诏
- 124 尾声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0028章 安阳之战(一)
第0028章 安阳之战(一)
正如杨熊所得的情报一样,赵军来到距离安阳县约二十余里的地方开始安营下寨,一座座大营延绵不绝,这里距离后世的安阳市很近,地域辽阔,在这样辽阔的地域下寨可以免去敌军夜里偷袭之苦。
而在赵军抵达这里的时候,太阳已经快落山了,赵凯下令扎营之后,赵军并没有下一步动作,仿佛这场战争一下子又安静了下来似的。
接连几天,赵军都没有发动任何进攻。
时间仿佛静止了一样,赵军每天依然在营内训练,时而派出斥候四处巡查,而安阳县城头的守军却与日俱增,他们摸不透,赵军忽然停止进攻是有了什么新的计策还是他们在等待援军,唯有加防城头才可以免灾。
而另一面,杨熊也在赵军扎营的第二天向安阳县进发,可他却在距离安阳有五十余里的旷野上扎营,犹如赵军似的,不进也不退。
战争进入了僵局。
双方的将士们都在惴惴不安,而赵凯扎营后的第二天,张敖带着几名得力军士悄悄离开了赵营,从殷墟一带转走白马津,向着魏国的国都临济进发。
赵军的大帐里,赵凯一脸不安的站在地图前,在他身旁不远处,是蒯彻和王蒙,李左车与李琼依然坐在马凳上,虽然他们没有去看地图,却也是一脸的忧虑。
杨熊的突然北上显然给赵军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赵凯进攻安阳的计划不得不暂且搁置,一旦双方进入紧张的战局之中,赵凯非常担忧杨熊会突然北上加入,那时,自己将陷入两路兵马的夹攻之中,后果不堪设想。
可安阳是自己南下的一道屏障,也是邯郸郡最南面的边界所在,这座城池,赵凯势在必得。
如果仅仅是杨熊的兵马北上还不足以让赵凯忧虑的话,那么朝廷送来的一份文书,却是对赵凯致命打击的根由所在。
赵歇勒令赵凯一个月内必须攻克安阳,向河内郡进兵,不得有误。
另一面,赵歇还派了陈余带兵三万,向巨鹿一线进发,有侵吞北面的打算,这些计策是谁出的?赵凯已经命人回邯郸打探了,可消息还没有传回来。
不论赵国如何发展,赵凯都觉得赵歇的步子迈的太大了,如果他把自己调回邯郸,再让陈余北伐,至少可以保证赵国的南线是安全的,可自己已经在征讨安阳的同时,赵歇却肆无忌惮的向北扩张,他以为有自己的军队在南面,南线就安全了吗?
这一错误的决定,会让赵凯陷入困境,也会让张耳进一步得到口实,拖欠粮饷,虽然之前赵凯让张敖督运粮草,解决了一时的危急,可日后呢?赵凯不敢保证张耳不会翻脸,拖欠军饷。
尤其赵国同时出兵两路,这是致命的错误!
赵凯甚至有好几次都在犹豫,是否就此打住,收兵回都?蒯彻却从旁谏阻,他告诉赵凯,一旦撤军,不但从士气上会影响,赵歇也不会轻易允许赵凯回军,若要强制回去,这就是违抗王命,后果非常严重。
骑虎难下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精心安排的富强之路就这样被人为的糟蹋了,而赵凯之前却毫无察觉。
就在赵凯烦闷的时候,蒯彻从旁叹道:“如今有两条路可供上将军选择,不知道您要听哪一条?”
赵凯被蒯彻打断沉思,他看一眼蒯彻,略显不悦的说道:“有话尽管讲。”
蒯彻点点头,他指着地图说道:“第一,正如将军所说,回军邯郸,静观时局,不过这样一来,上将军很有可能会失掉全部军权,甚至被人视为懦夫,此为下策,还有一策,我们可以走殷墟,进荡阴,在那里与杨熊一战,杨熊溃,安阳可战,若我们败给杨熊,将军再退兵也也不迟,毕竟敌众我寡,那时朝中将不会有人已此事为难将军了。”
蒯彻的意见,赵凯只是听了听,并没有采纳,而是一旁的李左车看出了赵凯的心思,似乎赵凯想要先打安阳,后战杨熊。
李左车也有一策始终憋在心里,倒不是他不愿意说,而是这一策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一旦有失,赵军将会陷入绝境。
可赵凯迟迟不决,这才使得李左车不得不提出自己的策略,他起身走到赵凯身边,见赵凯还在凝视地图,他拱手说道:“末将有一策,愿将军细听。”
赵凯看一眼李左车,问道:“李将军有什么妙策?”
“我觉得,我们可以分兵继进,一路兵马越过安阳,向南推进,直接阻住杨熊北援道路,另一路兵马,可全力攻城,安阳县仅有守军数千人,若我军强力攻城,不出半月,此城必破!”李左车说到这忽然顿住了,他犹豫了一下之后才继续说:“不过这条计策有利也有弊,一旦杨熊突破我们的防线,向我军驻地进兵,我们那时守军寥寥,攻城在即,很容易被敌人里应外合,双面夹击,后果不堪设想,所以,用与不用还请上将军自裁。”
李左车说完,他退到了一边,赵凯虽然没有允诺会用谁的计策,可他的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地图,一直在寻找更好的战机。
赵凯并不是对攻打安阳没有信心,只是杨熊的出现,让赵凯不得不小心应对,更何况,自己派去长安的人还没有回来,山东一带的斥候至今未归,赵凯在等待一个消息,一个项梁北上的消息。
虽然赵凯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小股势力,可在这纷乱的年代,章邯依然强大,秦国依然富强,想要灭秦,不是一个国家可以做到的。
如果杨熊没有提兵北进,按照赵凯的初定计划,此时已经开始向安阳发动猛攻了,不出半月,安阳必克,可杨熊参与战局,又有蒯彻的联魏伐秦,赵凯便有了新的部署,那就是坐等魏国的消息,如果魏国同意联盟,何不与魏国两面夹击呢?只要魏军渡过黄河,占领白马津,杨熊必然回军,而那时攻打安阳,事半功倍。
可此时自己的谋臣武将都急于献策,想要尽快结束安阳之战,赵凯不得不把自己的大致想法说出来,安稳众心。
但是按兵不动,一仗不打又不是赵凯的性格,他凝望了一会地图之后,目光落在了刘赞的身上,邺县一战,刘赞表现的极为骁勇,而且攻打邺县的速度很快,这个人是个可朔之才,赵凯对他很满意,所以,当赵凯看了一会刘赞之后,他问道:“强攻安阳北门,你可愿出战?”
刘赞没想到赵凯会直接点自己的将,他慌忙走出来,拱手道:“末将愿往。”
赵凯又看向帐中众人,问道:“一路兵马不够,还有谁愿去?”
又一名校尉匆忙走出,拱手道:“我愿和刘将军一同前往。”
赵凯点头,随即喝令:“点兵五千,随我去安阳县走一遭。”
……
这已经是赵军抵达安阳以北的第三天了,双方始终僵持,安阳县北的守军日渐加多,为了巩固城防,县令岑彤命县尉增调城中青壮上城守卫,运送滚木雷石,并准备金汁以防赵军强攻。
而县尉何斌恐安阳县小,不能抵御赵军强攻,他特意休书一封,命人送去杨熊处,希望驻守在淇河一线的杨熊能够北援,解安阳之围。
可谁也想不到,杨熊率兵北上之后,竟然按兵不动,在五十里外观望风景,这让何斌又气又恼,却无可奈何。
而安阳县的守军虽然有五千人之多,可谁也没有何斌清楚,这五千人可战之士仅千余人,这还是虚报人数,如果真的两军交战,这一千人可能有三成人会临阵倒戈。
追其原因,主要是武臣北上之后安阳曾经沦陷过,就连何斌也是后来补缺过来的,很多士兵都是从附近乡村,县城募集而来,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
所以他才会这么急着找杨熊增援,杨熊坐看安阳与赵军厮杀,却不肯进兵安阳,这让何斌心里渐渐绝望。
可他却不能轻易放弃安阳,一旦放弃安阳,就意味着他只能投靠义军,义军的前景并不乐观,就单单章邯杀出函谷关之后,义军始终在走下坡路,连首次倡议反秦的张楚国都被灭掉了,谁还敢和章邯一战呢?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宁肯做秦国的官也好过跟着那帮疯子反秦。
而就在何斌这天巡视城头的时候,远处忽然卷起了一层层尘沙,尘沙中,有刀枪磕碰的声音,这异常的现象立刻引起了何斌的注意,他带着几名百长来到城头观望,起初只是尘沙越来越浓,之后,隐隐有赵国的旗帜从尘雾中显露出来,何斌大吃一惊,他立刻意识到,赵军来攻城了。
何斌惊讶之余还不忘大喝:“快,把青壮们都集结上来,还有,让将士们赶紧上城,准备迎战。”
何斌一边吩咐,一边喊来自己的副尉,吩咐他去把县令找来,就说赵军杀来了。
县尉匆匆跑开了,这时,何斌双手扶着城垛,再次眺望远方,这安阳县的城墙并不高大,也就两层楼那么高,想要阻挡赵军的脚步,真心太难,忧虑中,何斌又喊来自己的一名亲信,吩咐他火速赶往五十里外的杨熊军大营,把安阳告急的消息告诉杨熊,并且明言,若杨熊再不出兵,安阳必丢!
而在赵军抵达这里的时候,太阳已经快落山了,赵凯下令扎营之后,赵军并没有下一步动作,仿佛这场战争一下子又安静了下来似的。
接连几天,赵军都没有发动任何进攻。
时间仿佛静止了一样,赵军每天依然在营内训练,时而派出斥候四处巡查,而安阳县城头的守军却与日俱增,他们摸不透,赵军忽然停止进攻是有了什么新的计策还是他们在等待援军,唯有加防城头才可以免灾。
而另一面,杨熊也在赵军扎营的第二天向安阳县进发,可他却在距离安阳有五十余里的旷野上扎营,犹如赵军似的,不进也不退。
战争进入了僵局。
双方的将士们都在惴惴不安,而赵凯扎营后的第二天,张敖带着几名得力军士悄悄离开了赵营,从殷墟一带转走白马津,向着魏国的国都临济进发。
赵军的大帐里,赵凯一脸不安的站在地图前,在他身旁不远处,是蒯彻和王蒙,李左车与李琼依然坐在马凳上,虽然他们没有去看地图,却也是一脸的忧虑。
杨熊的突然北上显然给赵军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赵凯进攻安阳的计划不得不暂且搁置,一旦双方进入紧张的战局之中,赵凯非常担忧杨熊会突然北上加入,那时,自己将陷入两路兵马的夹攻之中,后果不堪设想。
可安阳是自己南下的一道屏障,也是邯郸郡最南面的边界所在,这座城池,赵凯势在必得。
如果仅仅是杨熊的兵马北上还不足以让赵凯忧虑的话,那么朝廷送来的一份文书,却是对赵凯致命打击的根由所在。
赵歇勒令赵凯一个月内必须攻克安阳,向河内郡进兵,不得有误。
另一面,赵歇还派了陈余带兵三万,向巨鹿一线进发,有侵吞北面的打算,这些计策是谁出的?赵凯已经命人回邯郸打探了,可消息还没有传回来。
不论赵国如何发展,赵凯都觉得赵歇的步子迈的太大了,如果他把自己调回邯郸,再让陈余北伐,至少可以保证赵国的南线是安全的,可自己已经在征讨安阳的同时,赵歇却肆无忌惮的向北扩张,他以为有自己的军队在南面,南线就安全了吗?
这一错误的决定,会让赵凯陷入困境,也会让张耳进一步得到口实,拖欠粮饷,虽然之前赵凯让张敖督运粮草,解决了一时的危急,可日后呢?赵凯不敢保证张耳不会翻脸,拖欠军饷。
尤其赵国同时出兵两路,这是致命的错误!
赵凯甚至有好几次都在犹豫,是否就此打住,收兵回都?蒯彻却从旁谏阻,他告诉赵凯,一旦撤军,不但从士气上会影响,赵歇也不会轻易允许赵凯回军,若要强制回去,这就是违抗王命,后果非常严重。
骑虎难下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精心安排的富强之路就这样被人为的糟蹋了,而赵凯之前却毫无察觉。
就在赵凯烦闷的时候,蒯彻从旁叹道:“如今有两条路可供上将军选择,不知道您要听哪一条?”
赵凯被蒯彻打断沉思,他看一眼蒯彻,略显不悦的说道:“有话尽管讲。”
蒯彻点点头,他指着地图说道:“第一,正如将军所说,回军邯郸,静观时局,不过这样一来,上将军很有可能会失掉全部军权,甚至被人视为懦夫,此为下策,还有一策,我们可以走殷墟,进荡阴,在那里与杨熊一战,杨熊溃,安阳可战,若我们败给杨熊,将军再退兵也也不迟,毕竟敌众我寡,那时朝中将不会有人已此事为难将军了。”
蒯彻的意见,赵凯只是听了听,并没有采纳,而是一旁的李左车看出了赵凯的心思,似乎赵凯想要先打安阳,后战杨熊。
李左车也有一策始终憋在心里,倒不是他不愿意说,而是这一策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一旦有失,赵军将会陷入绝境。
可赵凯迟迟不决,这才使得李左车不得不提出自己的策略,他起身走到赵凯身边,见赵凯还在凝视地图,他拱手说道:“末将有一策,愿将军细听。”
赵凯看一眼李左车,问道:“李将军有什么妙策?”
“我觉得,我们可以分兵继进,一路兵马越过安阳,向南推进,直接阻住杨熊北援道路,另一路兵马,可全力攻城,安阳县仅有守军数千人,若我军强力攻城,不出半月,此城必破!”李左车说到这忽然顿住了,他犹豫了一下之后才继续说:“不过这条计策有利也有弊,一旦杨熊突破我们的防线,向我军驻地进兵,我们那时守军寥寥,攻城在即,很容易被敌人里应外合,双面夹击,后果不堪设想,所以,用与不用还请上将军自裁。”
李左车说完,他退到了一边,赵凯虽然没有允诺会用谁的计策,可他的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地图,一直在寻找更好的战机。
赵凯并不是对攻打安阳没有信心,只是杨熊的出现,让赵凯不得不小心应对,更何况,自己派去长安的人还没有回来,山东一带的斥候至今未归,赵凯在等待一个消息,一个项梁北上的消息。
虽然赵凯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小股势力,可在这纷乱的年代,章邯依然强大,秦国依然富强,想要灭秦,不是一个国家可以做到的。
如果杨熊没有提兵北进,按照赵凯的初定计划,此时已经开始向安阳发动猛攻了,不出半月,安阳必克,可杨熊参与战局,又有蒯彻的联魏伐秦,赵凯便有了新的部署,那就是坐等魏国的消息,如果魏国同意联盟,何不与魏国两面夹击呢?只要魏军渡过黄河,占领白马津,杨熊必然回军,而那时攻打安阳,事半功倍。
可此时自己的谋臣武将都急于献策,想要尽快结束安阳之战,赵凯不得不把自己的大致想法说出来,安稳众心。
但是按兵不动,一仗不打又不是赵凯的性格,他凝望了一会地图之后,目光落在了刘赞的身上,邺县一战,刘赞表现的极为骁勇,而且攻打邺县的速度很快,这个人是个可朔之才,赵凯对他很满意,所以,当赵凯看了一会刘赞之后,他问道:“强攻安阳北门,你可愿出战?”
刘赞没想到赵凯会直接点自己的将,他慌忙走出来,拱手道:“末将愿往。”
赵凯又看向帐中众人,问道:“一路兵马不够,还有谁愿去?”
又一名校尉匆忙走出,拱手道:“我愿和刘将军一同前往。”
赵凯点头,随即喝令:“点兵五千,随我去安阳县走一遭。”
……
这已经是赵军抵达安阳以北的第三天了,双方始终僵持,安阳县北的守军日渐加多,为了巩固城防,县令岑彤命县尉增调城中青壮上城守卫,运送滚木雷石,并准备金汁以防赵军强攻。
而县尉何斌恐安阳县小,不能抵御赵军强攻,他特意休书一封,命人送去杨熊处,希望驻守在淇河一线的杨熊能够北援,解安阳之围。
可谁也想不到,杨熊率兵北上之后,竟然按兵不动,在五十里外观望风景,这让何斌又气又恼,却无可奈何。
而安阳县的守军虽然有五千人之多,可谁也没有何斌清楚,这五千人可战之士仅千余人,这还是虚报人数,如果真的两军交战,这一千人可能有三成人会临阵倒戈。
追其原因,主要是武臣北上之后安阳曾经沦陷过,就连何斌也是后来补缺过来的,很多士兵都是从附近乡村,县城募集而来,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
所以他才会这么急着找杨熊增援,杨熊坐看安阳与赵军厮杀,却不肯进兵安阳,这让何斌心里渐渐绝望。
可他却不能轻易放弃安阳,一旦放弃安阳,就意味着他只能投靠义军,义军的前景并不乐观,就单单章邯杀出函谷关之后,义军始终在走下坡路,连首次倡议反秦的张楚国都被灭掉了,谁还敢和章邯一战呢?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宁肯做秦国的官也好过跟着那帮疯子反秦。
而就在何斌这天巡视城头的时候,远处忽然卷起了一层层尘沙,尘沙中,有刀枪磕碰的声音,这异常的现象立刻引起了何斌的注意,他带着几名百长来到城头观望,起初只是尘沙越来越浓,之后,隐隐有赵国的旗帜从尘雾中显露出来,何斌大吃一惊,他立刻意识到,赵军来攻城了。
何斌惊讶之余还不忘大喝:“快,把青壮们都集结上来,还有,让将士们赶紧上城,准备迎战。”
何斌一边吩咐,一边喊来自己的副尉,吩咐他去把县令找来,就说赵军杀来了。
县尉匆匆跑开了,这时,何斌双手扶着城垛,再次眺望远方,这安阳县的城墙并不高大,也就两层楼那么高,想要阻挡赵军的脚步,真心太难,忧虑中,何斌又喊来自己的一名亲信,吩咐他火速赶往五十里外的杨熊军大营,把安阳告急的消息告诉杨熊,并且明言,若杨熊再不出兵,安阳必丢!
正在加载...